《西方文论史》考试复习

《西方文论史》考试复习
《西方文论史》考试复习

《西方文论史》考试复习

名词解释:

1、悲剧

“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的、完整的、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中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诗学》第六章)

2、“卡塔西斯”作用

亚里士多德关于悲剧审美效果的中文音译,朱光潜译为净化,罗念生译为陶冶。净化,指通过悲剧观赏,使过分强烈的情绪因宣泄而达到平静,从而恢复和保持心理健康。陶冶指的是通过悲剧欣赏,使过分强烈的情绪得以疏导,过弱的情绪得以激发,使情绪强弱适度,以有利于身心健康。综上,可以解释为通过悲剧观赏,使情绪强弱适度,有利于身心健康。

2、崇高的含义

文章风格的审美性质,如高洁、深沉、不同凡响的意味,激越的热情、豪迈的气概、高超的文采等。

!

3、启蒙主义

启蒙,“启迪”、“照亮”之意,启蒙主要指要用近代科学的理性光辉照亮民众头脑,启迪民众心灵,以建立自由化的理想王国,故称启蒙运动。

4、德国古典文艺美学

18c末19c初,德国先后出现了一批著名的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如康德、席勒、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等,他们开创了西方近代美学的高峰时期,史称德国古典文艺美学。

5、天才

康德认为,“天才是天生的心灵禀赋,通过它自然给艺术制定法规”;“天才就是:一个主体在他的认识诸机能的自由运用里表现着他的天赋才能的典范式的独创性。”特点:独创性、典范性、自然性、不可模仿性。

简答,论述(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

1、)

2、评价柏拉图

唯心主义诗学的奠基人:提供了重要的诗学概念:理式和灵感;艺术不同于技艺;艺术是自然的模仿;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艺术的政治功用;艺术内容的重要性;对话体写作泽及后世;审美经验积淀的重要性;美的普遍性等。不足:神秘性;贵族性;否定模仿的艺术;否定艺术主动性和创造性;否定俗世情感等。

3、柏拉图的艺术本质论

A、模仿的艺术:理式的模仿的模仿和影子的影子。启示:最早喻艺术为镜子,开镜子说之端;在否定的意义上强调艺术要真实。

B、回忆的艺术:艺术是人们对前世审美经验的回忆。其重要性:艺术与技术不同;艺术是灵感的创作;暗含了审美经验积淀的思想。

4、康德关于美的分析

A、质上看,美是无功利的快感;

B、量上看,美是不凭借概念而普遍令人愉快的;

·

C、关系上看,审美判断具有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D、方式上看,美是不涉概念而具有必然性的。

5、黑格尔:

A、艺术和美的本质: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B、艺术和美的特征:形象的具体性、生动性和鲜明性。

C、艺术和美的创造的动因:心灵自由的需要。

6、莱辛《拉奥孔》论诗画的区别:诗是时间艺术,画是空间艺术。

A、媒介不同,画是空间中存在的形状和颜色,即自然符号,诗则是时间中存在

的语言和声音即人为符号;

B、'

C、对象不同,画表现空间中并列的事物,诗表现时间中前后承续的事物,画模

仿事物,诗模仿动作;

D、审美效果不同,画的效果是美,诗的效果是真。

7、莱辛《拉奥孔》诗画联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A、画模仿动作,要化动为静,选择富于包孕性的顷刻表现。

B、诗也能模仿物体,要化静为动,即把空间中并列的物体,化为时间中持续的

动作,通过动作描写物体。

其他:

1、毕达哥拉斯“数的和谐”理论;美在和谐;模仿说;艺术功用论。

2、~

3、赫拉克利特“对立和谐”理论;最早明确提出艺术模仿自然;美的相对性。

4、德谟克利特模仿说;灵感说;美育论“大的快乐来自对美的作品的瞻仰。”

5、苏格拉底美在效用;美是相对的;发展了模仿说。

6、黑格尔三种艺术类型:象征型艺术、古典型艺术、浪漫型艺术。

7、歌德“创作经验谈”;提倡“世界文学”概念。

8、德国古典文艺美学的起止和标志:1790年康德《判断力批判》问世—1838

年黑格尔《美学全部出版》

康德A、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B、物自体C、物象界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