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鸿业第五版微观经济学 第六讲无差异曲线与消费者均衡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第六版答案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第六版答案【篇一: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第五版习题及答案】txt>1. 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d=50-5p,供给函数为qs=-10+5p。
(1)求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并作出几何图形。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d=60-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并作出几何图形。
(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s =-5+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并作出几何图形。
(4)利用(1)、(2)和(3),说明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的联系和区别。
(5)利用(1)、(2)和(3),说明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解答:(1)将需求函数qd=50-5p和供给函数qs=-10+5p代入均衡条件qd=qs,有50-5p=-10+5p得pe=6将均衡价格pe=6代入需求函数qd=50-5p,得或者,将均衡价格pe=6代入供给函数qs=-10+5p,得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e=6,qe=20。
如图2—1所示。
图2—1(2)将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而产生的需求函数qd=60-5p和原供给函数qs=-10+5p代入均衡条件qd=qs,有60-5p=-10+5p得pe=7将均衡价格pe=7代入qd=60-5p,得或者,将均衡价格pe=7代入qs=-10+5p,得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e=7,qe=25。
如图2—2所示。
图2—2(3)将原需求函数qd=50-5p和由于技术水平提高而产生的供给函数qs=-5+5p代入均衡条件qd=qs,有50-5p=-5+5p得pe=5.5将均衡价格pe=5.5代入qd=50-5p,得或者,将均衡价格pe=5.5代入qs=-5+5p,得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e=5.5,qe=22.5。
如图2—3所示。
图2—3(4)所谓静态分析是考察在既定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及其特征。
西方经济学第五版课件 第6章完全竞争市场 (高鸿业) 章

2012年7月22日星期日
制作者:张昌廷(河北经贸大学)
14
第六章 完全竞争市场 第二节 完全竞争厂争厂商的收益曲线 第二,完全竞争厂商的总收益曲线 完全竞争厂商的总收益曲线是一条从原点出发、向 右上方倾斜的直线。
2012年7月22日星期日
一、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
1.市场上有无数的买者和卖者。每一个消费者或每一个 厂商对市场价格没有任何的控制力量,他们每一个人都 只能被动地接受既定的市场价格。
2012年7月22日星期日
制作者:张昌廷(河北经贸大学)
5
第六章 完全竞争市场 第二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一、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
2.市场上每一个厂商提供的商品都是同质的。商品同质 指厂商之间提供的商品是完全无差别的,它不仅指商品 的质量、规格、商标等完全相同,还包括购物环境、售 后服务等方面也完全相同。
2012年7月22日星期日
制作者:张昌廷(河北经贸大学)
7
第六章 完全竞争市场 第二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一、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
4.完全信息。市场上的每一个买者和卖者都掌握与自己 的经济决策有关的一切信息,并据此作出自己的最优经 济决策,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 理论分析中所假设的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是非常苛 刻的,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真正符合以上四个条件的市场 是不存在的,通常只是将一些农产品市场看成是比较接 近完全竞争市场的。
9
第六章 完全竞争市场 第二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二、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
2.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 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由既定的市场均衡价格水平 出发的水平线。 水平的需求曲线意味着:厂商只能被动地接受给定 的市场价格。
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带图详解 完整版第六章 习题答案 (15)

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1.假定某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分别为D=22-4P,S=4+2P。
求:(1)该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2)单个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函数。
解答:(1)完全竞争市场的均衡条件为D(P)=S(P),故有22-4P=4+2P解得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3Q e=10(2)单个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是由给定的市场价格出发的一条水平线,于是,在P =3时,有如图6—1所示的需求曲线d。
图6—12.请区分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以及市场的需求曲线。
解答: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是用来表示单个厂商所面临的对他产品的需求情况的。
单个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是由市场均衡价格出发的一条水平线(如同第1题所示),而市场的均衡价格取决于市场的需求与供给,单个完全竞争厂商只是该价格的接受者。
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产生于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行为。
正如本教科书效用论中所描述的,利用对单个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行为进行分析的无差异曲线分析法,可以得到单个消费者的价格—消费曲线,并进一步推导出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一般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把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水平加总,便可以得到市场的需求曲线,市场需求曲线一般也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在这里,特别要区分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和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两者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
3.请分析在短期生产中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一般会面临哪几种情况?解答:在短期生产中,厂商根据MR=SMC这一利润最大化或亏损最小化的原则进行生产。
在实现MR=SMC原则的前提下,厂商可以获得利润即π>0,也可以收支平衡即π=0,也可以亏损即π<0,其盈亏状况取决于厂商的生产技术、成本以及市场需求情况。
当π>0和π=0时,厂商会继续进行生产,这是毫无问题的。
但是,当π<0时,则需要进一步分析厂商是否应该继续生产这一问题。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五版chapter6-完全竞争市场

的接受者,竞争地位平等) 2.厂商提供的商品同质,不存在产品差别。 3.资源具有完全流动性。(从长期来看,厂商可以自
由地进入或退出这一个行业。) 4.信息是完全的。 (典型市场是农产品市场)
A.增加产量 B.停产
C.减少产量 D.可采取以上任何措施
7、某完全竞争企业生产的产品市场价格为12元,平 均成本13元,其中平均不变成本为2元,平均可变成 本中有7元是以前购进的原材料的成本,该原材料目 前已涨价30%,该企业应( )
A.停产
B.继续生产,按12元出售
C.继续生产,按13元出售 D.继续生产,按14元出售
35
• 练习
1、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当一个企业实现长期利润最大化时 ,( )
A.在垄断市场上会减少产量 B.在垄断市场上应增加产量,但在完全竞争市场上
不增不减 C.任何条件下都应减少产量 D.任何条件下都应增加产量
17
第四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一、厂商的短期均衡 (1)盈利
P
SMC
SAC
P1
E1
P=AR=MR
G
K
O
M
Q
P=AR>SAC,厂商处于盈利状态
18
(2)盈亏平衡 P P2
教学难点:
长期均衡条件分析、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 给曲线
3
第一节 市场的类型
• 市场论主要说明在消费者和厂商的经济行为的相 互作用下,不同类型的市场的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
• 微观经济学中的市场是指从事某一种商品买卖的 交易场所或接触点。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5版)课后习题详解(完全竞争市场)【圣才出品】

(3)厂商的短期供给函数。 解:(1)因为 STC 0.1Q3 2Q2 15Q 10 ,所以 SMC dSTC 0.3Q2 4Q 15 。
dQ 根据完全竞争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原则 P SMC ,且已知 P 55 ,于是有:
0.3Q2 4Q 15 55
解得利润最大化的产量 Q* 20 (负值舍去)。
1 / 18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2)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产生于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行为。单个消费者的需求 曲线一般总是向右下方倾斜的,表示商品的需求量和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的关系。需求曲 线上与每一价格水平相对应的商品需求量都是可以给消费者带来最大效用的均衡数量。单个 厂商的需求曲线和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两者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 6 章 完全竞争市场 1.假定某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分别为 D 22 4P , S 4 2P 。 求:(1)该市 解:(1)根据市场均衡条件 D S ,有:
图 6-1 完全竞争厂商的盈亏图 (1)经济利润大于零的短期均衡 当市场价格为 P1 时, MR 与 MC 相交于 A 点( P1 MR ),这时 P1 AC ,厂商可获得超 额利润, =Q1 (P AC)=Q1 AB ,即矩形 ABGP1 的面积。所以厂商将按 MR MC 所确定的产量点
22 4P 4 2P 解得:均衡价格 P* 3 ,均衡数量 Q* 10 。 即该市场的均衡价格为 3,均衡数量为 10。 (2)完全竞争市场中,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是由市场的均衡价格决定的,故单个厂商 的需求函数是 P 3 。
2.请区分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以及市 场的需求曲线。
高鸿业第五微观经济学第六讲无差异曲线与消费者均衡

?均衡原则的经济学意义
MU1 :
增加1(X1)单位物品1的消费所带来的总效 用的增量。
1 p1 : 1单位货币所能购买到的物品1(X1)的量。
MU1 p1 :
增加单位货币用于物品1的购买和消费所带 来的总效用的增量。
增加单位货币用于物品1的购买和消
MU1
p1
MU 2
p2
费所带来的总效用的增量大于减少
E
X1
无差异曲线分析
•C
A
•E •B
p1 p2
消费者均衡点出现在无差 异曲线与预算线相切处。
在切点E,MRS为过E点 的切线的斜率,而切线与 预算线重合,所以,
MRS12=-p1/p2 取绝对值MRS12=p1/p2 因为MRS=-MU1/MU2, 所以,MU1/p1=MU2/p2, 此结论与边际效用分析得 到的结论相同。
眼镜架
2
U1
1
U2
0 1 2 3 4 眼镜片 完全互补品
(3)中性商品
Y
中性商品
乙
的
收
Y的多少对X没有影响
入
3
X 甲的收入
第3节 预算线及其变动
含义:收入和价格既定时,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 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
以下的公式或图表中,X=X1,Y=X2
Y
B的含义:无法实现购买
A的含义:收入有剩余
标之间不是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两者是独立的,其因变
量(效用)是第三维的,所以无差异曲线是等效用曲面上曲
线的水平投影。
概念:无差异曲线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不同
数量的各种组合。或者说,它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同等效用 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点的轨迹
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第五版上课用..剖析

需求的数学表达式
Qd f ( P,I,Pr,F,Pe )
将问题简化,假定其他因素保持不变,仅仅分析价格对该
商品需求量的影响,需求函数就可以用下式表示:
Qd f ( P),且
dQd 0 dP
(2.1)
P
D2
D0
D1
价格不变 ,由于 其 他 因 素 变动引起的 需求的变动 , 需 求曲线的位移
Pb
Pc O
b c D Qa Qb (a) Qc Q
P0
O
Q2 Q0 (b)
经济学理论的描述方法
第一节 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一、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体经济单位。 个体经济单位指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和单个市 场等。
2018年11月29日星期四
8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分析单个消费者或生产者的经济行为
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
生产者追求利用最大化 国家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 第 二 个 层 次 : 分 析 单 个 市 场 的 均 衡 价 格 的 决 定 (局部均衡分析)
微观经济学
2.30
一、供给函数supply function
1. 供给 :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
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愿意——供给欲望” “能够——供给能力” 这两个条件缺一都不构成供给。
供给是供给欲望与供给能力的统一
2018/11/29 微观经济学 2.31
什么是供给?
供给愿望
供给能力
供给
问:上述两个条件中哪个是关键?
微观西方经济学概念总结高鸿业第五版

微观经济学重点概念1.需求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决定需求的因素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是由许多因素共同决定的。
其中的主要因素有: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偏好和消费者对该商品的价格预期等。
2.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函数。
3.需求函数 需求函数()dQf P =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和该商品的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4.商品的需求表商品的需求表是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水平和与各种价格水平相对应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之间的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5.需求曲线的特征需求曲线具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它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即它的斜率是负值。
它们都表示水泥股票的需求量和价格之间呈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6.供给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7.供给函数供给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和该商品的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8.供给表商品的供给表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和与各种价格相对应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9.供给曲线的特征供给曲线表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特征,即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值。
它们都表示商品的供给量和价格成同方向变动的规律。
10. 均衡均衡的最一般的意义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11. 均衡价格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12. 均衡数量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
市场上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的状态,也被称为市场出清状态。
13. 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由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应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
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它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
14. 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供给量(点动)的变动是指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由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应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算线的变动
(1)价格不变,收入变化:预算线左移或右移 (2)收入不变,价格同比例,同方向变化,预算线左或右移
X2
收入增加,向右平移 收入减少, 向左平移
O
X1
预算线的变动
(3)收入不变,相对价格变化(商品X的价格Px变化) X2
P1上升,预算线向内旋转 P1下降,预算线向外旋转
O
X1
预算线的变动
无差异曲线是一条斜率不 变的直线。 MRS12=常数,
牛奶 3
2
1 U1 U2 U3 0
1 2 3 咖啡
完全替代品的无差异曲线
(2)完全互补
两种商品必须按固定不变的比例配合同时被使用
例如,一副眼镜架必须和 两片眼镜片同时配合,才 能构成一副可供使用的眼 镜。
无差异曲线为直角形状。 边际替代率为0(平行于 横轴)或为∞(垂直于横 轴)。
眼镜架
2
U1
1
U2
0 1 2 3 4 眼镜片 完全互补品
(3)中性商品
Y
中性商品
乙
的
收
Y的多少对X没有影响
入
3
X 甲的收入
第3节 预算线及其变动
含义:收入和价格既定时,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 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
以下的公式或图表中,X=X1,Y=X2
Y
B的含义:无法实现购买
A的含义:收入有剩余
?如果MU1/p1<MU2/p2,其经济学意义是 什么?消费者应该增加还是减少物品1的购 买?
消费者均衡条件的数学方法(本科不要求掌 握)
消费者行为问题,实际上是一个有条件制约的 最优化问题,可以转化为下面数学问题的求解:
max u(x1, x2 ) s.t. p1x1 p2 x2 m
(3)
(1) (2) u x1 p1 u x2 p2
MU1 MU2
p1
p2
B( I / PX,0)
X
预算线斜率的意义及其变动
斜率为 -px/py,称为物品x,y的相对价格 因为 y/x= -px/py , 所以预算线斜率的经济学意义 为:
1. 由市场确定的两物品的交换的比例。 2. 消费者消费物品X 的机会成本。
几种情况: 价格不变,收入变化 收入不变,价格同比例、同方向变化 收入不变,相对价格变化(如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化) 收入与两种商品价格同比例、同方向变化
也可以用数学方法得到上面的结论
U U ( x1, x2 )
dU
U x1
dx1
U x2
dx2
0
dx2 U x1 dx1 U x2
即,MRSx1x2 MU1 MU2
无差异曲线的特例
(1)完全替代:两种商品之间的替代比例固定不变。
例如:在某消费者看来, 一杯牛奶和一杯咖啡之间是 无差异的,两者总是可以以 1:1的比例相互替代。
Y
C
D
A
E G
B
F
O
X
序数效用论消费者均衡
1.最优购买行为条件: 第一,商品组合必须能带来最 大效用。 第二,最优支出位于给定预算 线上。
把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合 在一个图上;
收入既定,预算线必与无数 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 在切点上,实现了消费者均 衡——效用最大化
(1)把钱花光,买到 商品的最大数量 (2)追求最大的满足 X2
?均衡原则的经济学意义
MU1 :
增加1(X1)单位物品1的消费所带来的总效 用的增量。
1 p1 : 1单位货币所能购买到的物品1(X1)的量。
MU1 p1 :
增加单位货币用于物品1的购买和消费所带 来的总效用的增量。
增加单位货币用于物品1的购买和消
MU1
p1
பைடு நூலகம்
MU2
p2
:
费所带来的总效用的增量大于减少 单位货币用于物品2的购买和消费所 带来的总效用的减少量。
边际替代率与边际效用的关系
A C u mu1x1
x2
- - - -由于物品1增加带来的效用变化
C B u mu2x2 - - - -由于物品2 增加带来的效用变化
AC
A B的变化是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
B
mu1x1 mu2x2 0
x1
x2 x1 mu1 mu2 MRSx1x2 mu1 mu2
边际效用分析
该问题的解答如下:
L( x1, x2 , ) u( x1, x2 ) ( p1x1 p2 x2 m)
L x1 u x1 p1 0
(1)
L x2 u x2 p2 0
(2)
L p1x1 p2 x2 m 0
第2节 无差异曲线与消费者均衡
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 预算线及其变动 消费者均衡 价格—消费曲线与需求曲线 收入—消费曲线与恩格尔定律
偏好的基本假设
①完全性 ②传递性
③非饱和性:商品越多越好;(暗示商品是好的)
无差异曲线 (indifference curve)
定义:给消费者相同效用的所有商品组合所连接成 的曲线(效用无差异也就是等效用曲线)
U1
X1,X2分别为商品1
U0
和商品2的数量; U0是常数,表示某个
效用水平 。
3
X1
无差异曲线分析 例:给某人带来同样效用水平的组合表
土豆
组合方式 牛肉 土豆
A
10 100
B
20 65
无差异曲线
A
B
C
C
30 40
牛肉
D
边际替代率及递减:图示
X2
MRS12
X X
2 1
18
11
前提:对一条无差
(3)收入不变,相对价格变化(商品X的价格Px变化) X2
P2上升,预算线向内旋转 P2下降,预算线向外旋转
O
X1
(4)收入不变,其中一种商品价格变化,消费 可能线如何变动? 不动
Y
Y商
Y
品
价
X商品价格不变
格
不
变
X商品价格 下降
Y商品
Y商品价 格下降
价格上升
X
X
X商品价格上升
第4节 消费者均衡:图示
E
X1
无差异曲线分析
•C
A
•E •B
p1 p2
消费者均衡点出现在无差 异曲线与预算线相切处。
在切点E,MRS为过E点 的切线的斜率,而切线与 预算线重合,所以,
MRS12=-p1/p2 取绝对值MRS12=p1/p2 因为MRS=-MU1/MU2, 所以,MU1/p1=MU2/p2, 此结论与边际效用分析得 到的结论相同。
无差异曲线与大家熟悉的数学曲线不同,这类曲线的横纵座
标之间不是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两者是独立的,其因变
量(效用)是第三维的,所以无差异曲线是等效用曲面上曲
线的水平投影。
概念:无差异曲线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不同
数量的各种组合。或者说,它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同等效用 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点的轨迹
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MRS12=p1/p2 MU1/p1=MU2/p2
以上两个条件等价,意义不同
消费者均衡:图解
无差异曲线(群)与既定预算线的切点E实现消费者均衡, 即实现了效用最大化。均衡点E还表示: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 = 预算线的斜率 边际替代率 = 两种商品的价格之比 MRS12 > P1/P2 时,增加商品1的购买,减少商品 2的购买; 当 MRS12< P1/P2 时,增加商品2的购买,减少商 品1的购买; 当 MRS12= P1/P2 时,处于均衡状态,购买商品 的组合不再变化,即称为均衡。
作图方法 预算线是一条直线
I P X • X PY • Y
Y I P X • X
PY
PY
作图方法:
令X=0,则Y= I / PY,得A点; Y 令Y=0,则X= I / PX,得B点;
A(0, I / PY)
连接A、B两点的直线即为预算线
斜率可表示为y/x= -px/py, 截距为 I / PY,斜率也为- PX / PY O
B
C的含义:全部收入所能
A
实现的最大购买组合
C
O
X
消费可能线:在消费者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 消费者所能购买到的X、Y两种商品数量最大组合的线。
在它上面的每一点,
X、Y两种商品组合不同,
Y商品(衣服)
但所支出的钱是相等的。 B
A点,全部买X,无法买Y; B点,全部买Y,无法买X。
0
A X商品(食品)
异曲线而言。即效
7 5
IC 用水平给定
O
123 4
X1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边际替代率概念:在维持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 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消费时所需放弃的另 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被称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无差异 曲线上某一点的边际替代率就是无差异曲线在该点的斜率 的绝对值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 着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 的这种商品所需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 边际替代率递减原因: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无差异曲线的特点:
同一平面图上,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远,效用
越大
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
X2
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且凸向原点
原因:消费的边际替代率递减
O
I3 I2
I1
X1
X2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