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病变肾病课件
合集下载
微小病变肾病课件

• 该病发病时,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核因子NFkB活性增高,缓解时恢复正常,复发时再次升 高。激素可使其抑制剂I-kBα上调,环孢素可 使灭活I-kBα的蛋白酶体活性下降,从而使NFkB保持非活性状态,起到治疗作用。
• 体液免疫方面: 患者血中IgG常降至非
常低的水平,且在NS缓解后其恢复需要 较长时间。
微小病变肾病
内 容
概 流行 病 念 病学 理
病 因
发病 机制
临床 表现
诊断 及 鉴别 诊断
治疗 及 预后
中医 认识
概念
微小病变型肾病(minimal change disease,MCD) 又称微小病变性肾小球病,是指临床表现为肾
病综合征,光镜下肾小球结构大致正常,电镜下仅 以足细胞足突广泛消失为主要特点的一类肾小球疾 病。由于在肾小管上皮细胞中存在大量的含脂质的 重吸收颗粒,在20世纪中叶曾被称为类脂性肾病, 其中包括局灶阶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随着对 本病认识的深入,这一名称已被废弃。
二、局灶阶段性肾小球硬化:由于本病的局灶阶段性
特点,因而可能在肾活检或病理切片时未取到阶段 性硬化的肾小球而被误诊为微小病变肾病,对此类 患者,在以下情况时应高度警惕FSGS的可能:
1.以蛋白尿为主要表现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光镜下肾小球病 变轻微,但肾小球体积增大,或存在球囊粘连、灶状肾小管 萎缩、肾间质纤维化;
●免疫荧光:
1.典型者肾小球内各种免疫球蛋白及补体均阴 性。偶见IgM和补体C3在系膜区微弱阳性。
2.肾小管上皮细胞内可见白蛋白阳性的重吸收 颗粒。
●电镜:
1.肾小球足细胞广泛足突消失,实际是同一 足细胞的足突消失、胞浆扁平的附在肾小 球基底膜上,而不是相邻足细胞间的足突 融合。
• 体液免疫方面: 患者血中IgG常降至非
常低的水平,且在NS缓解后其恢复需要 较长时间。
微小病变肾病
内 容
概 流行 病 念 病学 理
病 因
发病 机制
临床 表现
诊断 及 鉴别 诊断
治疗 及 预后
中医 认识
概念
微小病变型肾病(minimal change disease,MCD) 又称微小病变性肾小球病,是指临床表现为肾
病综合征,光镜下肾小球结构大致正常,电镜下仅 以足细胞足突广泛消失为主要特点的一类肾小球疾 病。由于在肾小管上皮细胞中存在大量的含脂质的 重吸收颗粒,在20世纪中叶曾被称为类脂性肾病, 其中包括局灶阶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随着对 本病认识的深入,这一名称已被废弃。
二、局灶阶段性肾小球硬化:由于本病的局灶阶段性
特点,因而可能在肾活检或病理切片时未取到阶段 性硬化的肾小球而被误诊为微小病变肾病,对此类 患者,在以下情况时应高度警惕FSGS的可能:
1.以蛋白尿为主要表现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光镜下肾小球病 变轻微,但肾小球体积增大,或存在球囊粘连、灶状肾小管 萎缩、肾间质纤维化;
●免疫荧光:
1.典型者肾小球内各种免疫球蛋白及补体均阴 性。偶见IgM和补体C3在系膜区微弱阳性。
2.肾小管上皮细胞内可见白蛋白阳性的重吸收 颗粒。
●电镜:
1.肾小球足细胞广泛足突消失,实际是同一 足细胞的足突消失、胞浆扁平的附在肾小 球基底膜上,而不是相邻足细胞间的足突 融合。
成人微小病变肾病医学PPT课件

• 早期2项小规模的随机对照研究,均与口服激素组比较, 一项研究发表于1983年,另一项研究发表于1985年 • 缺陷:
– 研究人数均较少,一项研究18例,另一项研究22例 – 未报到重要临床及实验室数据,如尿蛋白、血压、肾功能情况
• 静脉激素组库欣综合征较少,但缓解率低于口服激素组 • 结论:激素静脉使用不推荐
Adapted from adult FSGS guidelines in KDIGO
* No formal definition exists in adults; adapted from the definition for children with FR MCD from KDIGO.
7
“不同于儿童患者,在成人MCD患者中缺乏良好设计的RCTs” ——KDIGO MCD指南
KEIICHI FUKUDOME et al.Nephrology 17 (2012) 263–268
20
结果:
• 12周内共74例患者达到缓解
21
结果:
• 静脉序贯口服激素组达到缓解后1年内15例复发,持续口 服激素组17例复发 对于初次复发MCD患者治疗,和口服激素组比较,静脉激 素序贯口服疗法诱导缓解快,但容易复发
Yeung CK, et al. Aust N Z J Med 13: 349–351, 1983 Imbasciati E, et al. Br Med J (Clin Res Ed) 291: 1305–1308, 1985
19
静脉序贯口服激素法
• 最新一项回顾性研究分析,静脉激素/口服激素序贯组:1000mg甲强 龙 静滴/天*3天后口服强的松30-40mg/d*4-8周,以5-10mg/2-4w逐步 减量vs持续口服激素组:口服1mg/kg/d 强的松4-8周,以5-10mg /24w逐步减量
– 研究人数均较少,一项研究18例,另一项研究22例 – 未报到重要临床及实验室数据,如尿蛋白、血压、肾功能情况
• 静脉激素组库欣综合征较少,但缓解率低于口服激素组 • 结论:激素静脉使用不推荐
Adapted from adult FSGS guidelines in KDIGO
* No formal definition exists in adults; adapted from the definition for children with FR MCD from KDIGO.
7
“不同于儿童患者,在成人MCD患者中缺乏良好设计的RCTs” ——KDIGO MCD指南
KEIICHI FUKUDOME et al.Nephrology 17 (2012) 263–268
20
结果:
• 12周内共74例患者达到缓解
21
结果:
• 静脉序贯口服激素组达到缓解后1年内15例复发,持续口 服激素组17例复发 对于初次复发MCD患者治疗,和口服激素组比较,静脉激 素序贯口服疗法诱导缓解快,但容易复发
Yeung CK, et al. Aust N Z J Med 13: 349–351, 1983 Imbasciati E, et al. Br Med J (Clin Res Ed) 291: 1305–1308, 1985
19
静脉序贯口服激素法
• 最新一项回顾性研究分析,静脉激素/口服激素序贯组:1000mg甲强 龙 静滴/天*3天后口服强的松30-40mg/d*4-8周,以5-10mg/2-4w逐步 减量vs持续口服激素组:口服1mg/kg/d 强的松4-8周,以5-10mg /24w逐步减量
微小病变型肾病护理查房PPT

有效
评估患者满意 度:了解患者 对护理服务的
满意程度
评估护理人员 工作表现:检 查护理人员是 否尽职尽责, 是否有需要改
进的地方
发现潜在问题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评估患者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 指导患者进行自我护理,提高生活质量 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患者满意度
调整护理方案
评估患者病情: 了解患者病情 变化,制定针 对性护理方案
临床表现
血尿:尿液中红细胞含量增 加,可能导致尿液颜色改变
蛋白尿:尿液中蛋白质含量 增加,可能导致水肿、高血 压等症状
水肿:由于蛋白尿和血尿导 致体内水分潴留,可能出现
水肿
高血压:由于蛋白尿和血尿 导致体内水分潴留,可能出
现高血压
肾功能异常:由于蛋白尿和 血尿导致肾脏功能受损,可
能出现肾功能异常
03
加强护理工作 的规范化和标 准化,提高护 理工作的质量
和效率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护理质量 完善护理查房制度,提高查房效率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提高患者满意度 加强与其他科室的协作,提高护理效果
感谢观看
汇报人:
微小病变型肾病护 理查房目的
了解患者病情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 发现异常情况
评估患者治疗效果,调整 治疗方案
指导患沟通,提高患者 满意度和依从性
评估护理效果
评估患者病情 变化:了解患 者病情是否好
转或恶化
评估护理措施 实施情况:检 查护理措施是 否到位,是否
定期进行体检, 监测病情变化
保持良好的心理 状态,避免焦虑、 抑郁等不良情绪
积极配合治疗, 遵循医嘱,按时 服药
对护理工作的建议
加强患者教育, 提高患者对疾 病的认识和自
评估患者满意 度:了解患者 对护理服务的
满意程度
评估护理人员 工作表现:检 查护理人员是 否尽职尽责, 是否有需要改
进的地方
发现潜在问题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评估患者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 指导患者进行自我护理,提高生活质量 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患者满意度
调整护理方案
评估患者病情: 了解患者病情 变化,制定针 对性护理方案
临床表现
血尿:尿液中红细胞含量增 加,可能导致尿液颜色改变
蛋白尿:尿液中蛋白质含量 增加,可能导致水肿、高血 压等症状
水肿:由于蛋白尿和血尿导 致体内水分潴留,可能出现
水肿
高血压:由于蛋白尿和血尿 导致体内水分潴留,可能出
现高血压
肾功能异常:由于蛋白尿和 血尿导致肾脏功能受损,可
能出现肾功能异常
03
加强护理工作 的规范化和标 准化,提高护 理工作的质量
和效率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护理质量 完善护理查房制度,提高查房效率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提高患者满意度 加强与其他科室的协作,提高护理效果
感谢观看
汇报人:
微小病变型肾病护 理查房目的
了解患者病情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 发现异常情况
评估患者治疗效果,调整 治疗方案
指导患沟通,提高患者 满意度和依从性
评估护理效果
评估患者病情 变化:了解患 者病情是否好
转或恶化
评估护理措施 实施情况:检 查护理措施是 否到位,是否
定期进行体检, 监测病情变化
保持良好的心理 状态,避免焦虑、 抑郁等不良情绪
积极配合治疗, 遵循医嘱,按时 服药
对护理工作的建议
加强患者教育, 提高患者对疾 病的认识和自
微小病变性肾病诊断与治疗PPT

尿液检查:通 过尿液检查, 检测尿蛋白、
尿糖等指标
血液检查:通 过血液检查, 检测血肌酐、 血尿素氮等指
标
病理学检查: 通过病理学检 查,观察肾脏 组织病变情况
免疫学检查: 通过免疫学检 查,检测免疫 球蛋白、补体
等指标
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 激素治疗:如泼尼松、甲泼尼龙等 生物制剂:如利妥昔单抗、阿达木单抗等 细胞疗法:如干细胞移植、CAR-T细胞疗法等 基因治疗:如基因编辑、基因沉默等 传统中药:如黄芪、丹参等
遗传因素:研究发现,微小病变性肾病具有家族聚集性,可能与某 些基因突变有关。
环境因素:研究发现,某些环境因素,如感染、药物、重金属等, 可能诱发微小病变性肾病。
临床试验和案例报道
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的临床试验,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案例报道:已发表的案例报道,包括成功治疗案例、失败治疗案例等 治疗效果:临床试验和案例报道的治疗效果,包括缓解率、复发率等 治疗方案:临床试验和案例报道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病情监测和复查
定期监测血压、 血糖、血脂等指 标
定期复查尿常规、 肾功能、电解质 等指标
定期进行肾脏B超 检查,观察肾脏 形态和功能变化
定期进行肾活检, 了解肾脏病理变 化情况
心理护理和康复指导
心理支持:提供 心理支持和安慰, 帮助患者缓解焦 虑和抑郁情绪
健康教育:向患 者及其家属普及 疾病知识,提高 自我管理能力
生活方式调整: 指导患者调整生 活方式,如合理 饮食、适当运动 等
社会支持:鼓励 患者参与社交活 动,增强社会支 持,提高生活质 量
05
微小病变性肾病的研究 进展
新的诊断方法和技术
内科学_各论_疾病:微小病变性肾病_课件模板

内科学疾病部分:微小病变性肾病>>>
并发症:
者罕见,成人发展为慢性肾衰者约3% , 儿童则更罕见,慢性肾衰常发生于对激素 有抗药性者,同时每附加有局灶性肾小球 硬化。
内科学疾病部分:微小病变性肾病>>>
治疗:
微小病变性肾病治疗方法_如何治疗微小 病变性肾病
西医治疗 在激素和现代抗生素应用以前,其自 发性缓解估计在25%~40%。由于感染和栓 塞并发症,当时儿童患者的5年死亡率超 过50%,目前大约在7%~12%;在对激素敏 感儿童病例中,则小于2%。 激素治疗常规剂量儿童为每日
内科学疾病部分:微小病变性肾病>>>
治疗:
复发或呈激素依赖性(指需较大剂量激素 维持始可控制蛋白尿),此时常伴有激素 的副反应,在儿童患者更为明显。每日加 用环磷酰胺2~3mg/kg(儿童每日75mg/m2) 治疗8~12周,可延长激素敏感患者的缓 解期。由于细胞毒药物对性腺毒性、致畸 胎作用及其他毒性反应,仅在肾病和激素 副反应均严
内科学疾病部分:微小病变性肾病>>>
治疗:
维持正常的肾功能。 ③对激素不敏感者,大多有局灶性肾
小球硬化。 ④为减少停用激素后的复发率,停用
激素前应先测定血考的松浓度,血考的松 浓度正常者,停用激素后不易复发。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需要请详细 咨询相关医师或者相关医疗机构。
内科学疾病部分:微小病变性肾病>>>
内科学疾病部分:微小病变性肾病>>>
诊断:
微小病变性肾病鉴别诊断_如何诊断微小 病变性肾病
诊断 血检中尿蛋白定性为阳性,尿比重大 于1.030,24小时尿蛋白定量大于150毫克, 血浆蛋白低于百分之六克,白蛋白低于百 分之三克,血查胆固醇每升超过6.7毫摩 尔,肾功能检查提示功能减退。血常规, 血液粘度、血清补体测定,眼
微小病变肾病的诊治进展演示ppt课件

.
一旦我单位在贵局承办的“海峡两岸 渔业资 源增殖 放流活 动”放 流苗种 招标中 中标, 我单位 将严格 按照招 标方案 的要求 和合同 的约定 执行
肾小球
.
一旦我单位在贵局承办的“海峡两岸 渔业资 源增殖 放流活 动”放 流苗种 招标中 中标, 我单位 将严格 按照招 标方案 的要求 和合同 的约定 执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定义
➢ Minimal change disease ➢Minimal change glomerulopathy ➢Minimal lesion glomerulonephritis ➢一组以肾小球上皮细胞足突融合为特点的、临床以单纯性 肾病综合征为表现的疾病。光镜下肾小球基本正常,而近端 肾小管上皮细胞脂肪变性,可出现脂肪尿,1913年Monk首 先发现并称之为“类脂质肾病”。
.
一旦我单位在贵局承办的“海峡两岸 渔业资 源增殖 放流活 动”放 流苗种 招标中 中标, 我单位 将严格 按照招 标方案 的要求 和合同 的约定 执行
正常肾小球(光镜)
微小病变肾小球(光镜) 微小病变肾小球(电镜)
.
一旦我单位在贵局承办的“海峡两岸 渔业资 源增殖 放流活 动”放 流苗种 招标中 中标, 我单位 将严格 按照招 标方案 的要求 和合同 的约定 执行
➢与T淋巴细胞功能异常密切相关。
➢本病活动时IL2R上调,总T细胞和Th细胞增加,Ts细胞下降。 ➢淋巴因子影响基底膜阴电荷屏障,导致蛋白尿 ➢直接影响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底因子(肿瘤坏死因子样因子) ➢淋巴因子改变致使免疫功能低下,易于发病
➢过敏反应:主要食物过敏、IgE,血管活性胺、前列腺素 ➢药物:干扰素、青霉素、利福平 ➢肿瘤:何杰金氏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 ➢感染:病毒(HIV)
一旦我单位在贵局承办的“海峡两岸 渔业资 源增殖 放流活 动”放 流苗种 招标中 中标, 我单位 将严格 按照招 标方案 的要求 和合同 的约定 执行
肾小球
.
一旦我单位在贵局承办的“海峡两岸 渔业资 源增殖 放流活 动”放 流苗种 招标中 中标, 我单位 将严格 按照招 标方案 的要求 和合同 的约定 执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定义
➢ Minimal change disease ➢Minimal change glomerulopathy ➢Minimal lesion glomerulonephritis ➢一组以肾小球上皮细胞足突融合为特点的、临床以单纯性 肾病综合征为表现的疾病。光镜下肾小球基本正常,而近端 肾小管上皮细胞脂肪变性,可出现脂肪尿,1913年Monk首 先发现并称之为“类脂质肾病”。
.
一旦我单位在贵局承办的“海峡两岸 渔业资 源增殖 放流活 动”放 流苗种 招标中 中标, 我单位 将严格 按照招 标方案 的要求 和合同 的约定 执行
正常肾小球(光镜)
微小病变肾小球(光镜) 微小病变肾小球(电镜)
.
一旦我单位在贵局承办的“海峡两岸 渔业资 源增殖 放流活 动”放 流苗种 招标中 中标, 我单位 将严格 按照招 标方案 的要求 和合同 的约定 执行
➢与T淋巴细胞功能异常密切相关。
➢本病活动时IL2R上调,总T细胞和Th细胞增加,Ts细胞下降。 ➢淋巴因子影响基底膜阴电荷屏障,导致蛋白尿 ➢直接影响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底因子(肿瘤坏死因子样因子) ➢淋巴因子改变致使免疫功能低下,易于发病
➢过敏反应:主要食物过敏、IgE,血管活性胺、前列腺素 ➢药物:干扰素、青霉素、利福平 ➢肿瘤:何杰金氏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 ➢感染:病毒(HIV)
微小病变型肾病讲课PPT课件

微小病变型肾病与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 球硬化的区别:微 小病变型肾病主要 影响儿童和青少年, 而局灶性节段性肾 小球硬化主要影响 中年人。
微小病变型肾病与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 肾炎的区别:微小 病变型肾病主要表 现为肾病综合征,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 肾炎则表现为血尿、 蛋白尿。
微小病变型肾病与 膜性增生性肾小球 肾炎的区别:微小 病变型肾病的治疗 反应较好,而膜性 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的治疗反应较差。
06微小病变型肾病案 例分来自和经验总结典型案例介绍
患者基本信息:年 龄、性别、病程等
临床表现:水肿、 蛋白尿、血尿等症 状的描述
诊断过程:实验室 检查、病理诊断等
治疗过程:药物治 疗、透析治疗等
经验总结和注意事项
经验总结:通过案 例分享,总结出微 小病变型肾病的治 疗经验
注意事项:在治疗 过程中,需要注意 的事项和避免的误 区
临床表现:微小病变型肾病主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明显的水肿。
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水肿、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和高脂血症等
诊断标准:依赖于肾活检病理诊断,病理表现以肾小球病变为主,表现为肾小球上皮细胞足 突广泛融合,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轻度增生
鉴别诊断:需与其他肾病综合征相鉴别,如膜性肾病、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等
注意事项
定期检查:定期进 行肾功能检查,及 早发现肾病迹象
健康饮食:保持低盐、 低脂、低蛋白的饮食 习惯,避免过度摄入 高嘌呤、高脂肪食物
控制体重:保持适 当的体重,避免肥 胖和高血压
避免感染:预防感 冒和感染,减少对 肾脏的刺激和负担
05
微小病变型肾病与 其它肾病的比较
与其他肾病的区别
微小病变型肾病 与膜性肾病的区 别:微小病变型 肾病以肾病综合 征为主要表现, 而膜性肾病则以 蛋白尿为主。
微小病变肾病精品医学课件ppt

1-2周中先后出现尿量增多、消肿、尿蛋白转阴。 4.疗效不佳或中老年患者应先行肾活检病理诊断。
鉴别诊断
1.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非IgA型) 症状:肾病综合征 光镜:弥漫性系膜细胞及基质增生 免疫荧光:IgG、IgM、C3等沉积 电镜:系膜区电子致密物沉积
仅有轻度系膜增生而免疫荧光阴性; 免疫荧光IgM阳性,电镜下未见电子致密物; 免疫荧光IgM阳性,同时电镜下见到电子致密物
微小病变肾病病理模式图
绿色: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足细胞);深灰色:肾小球基底膜;黄色:肾小球内皮细胞; 红色:肾小球系膜细胞;浅灰色:肾小球系膜基质
肾脏病理
光镜
肾小球没有明显病变,或仅轻微的系膜增生; 近曲小管有重吸收颗粒,肾小管上皮细胞可见空泡变性。伴急性肾衰竭患者,可见肾小管上皮 细胞扁平化及其他肾小管损伤表现; 肾间质无明显异常,在全身严重水肿时,可见肾间质水肿。此外,在中老年患者,MCD可有非 特异性的局部肾小管间质硬化和轻微的血管病变(小动脉硬化、高血压相关性小动脉玻璃样变 或其他类型的疾病)
见多处系膜区轻度增生 • 红色箭头:系膜轻度增生
肾脏病理
光镜
• HE 染色 • 肾小球病变轻微,但肾小管及间质损伤
严重 • 红色箭头:肾小管上皮细胞扁平并脱落,
小管代偿性扩张并出现切迹 • 蓝色箭头:间质水肿,并伴有炎症细胞
浸润
肾脏病理
光镜
• HE 染色 • 肾小管损伤更为严重 • 红色箭头:肾小管上皮细胞已经脱落 • 绿色箭头:肾小管基底膜裸露,即上皮
治疗与预防
①CsA 由于其两个主要副作用—高血压和肾间质纤维化,长期较大剂量使用[>5.5mg/(Kg·d)],
可是部分患者缓慢进展为肾衰竭,故专家建议: CsA适用于激素依赖、激素抵抗及不能耐受激素毒副作用的患者; 剂量控制在5mg/(Kg·d)以内,用药后若血肌酐比基础值上升超过30%,应立即停药; 治疗有效者,尽可能将剂量降至有效维持缓解的最低药量,低剂量可使用一年以上。
鉴别诊断
1.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非IgA型) 症状:肾病综合征 光镜:弥漫性系膜细胞及基质增生 免疫荧光:IgG、IgM、C3等沉积 电镜:系膜区电子致密物沉积
仅有轻度系膜增生而免疫荧光阴性; 免疫荧光IgM阳性,电镜下未见电子致密物; 免疫荧光IgM阳性,同时电镜下见到电子致密物
微小病变肾病病理模式图
绿色: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足细胞);深灰色:肾小球基底膜;黄色:肾小球内皮细胞; 红色:肾小球系膜细胞;浅灰色:肾小球系膜基质
肾脏病理
光镜
肾小球没有明显病变,或仅轻微的系膜增生; 近曲小管有重吸收颗粒,肾小管上皮细胞可见空泡变性。伴急性肾衰竭患者,可见肾小管上皮 细胞扁平化及其他肾小管损伤表现; 肾间质无明显异常,在全身严重水肿时,可见肾间质水肿。此外,在中老年患者,MCD可有非 特异性的局部肾小管间质硬化和轻微的血管病变(小动脉硬化、高血压相关性小动脉玻璃样变 或其他类型的疾病)
见多处系膜区轻度增生 • 红色箭头:系膜轻度增生
肾脏病理
光镜
• HE 染色 • 肾小球病变轻微,但肾小管及间质损伤
严重 • 红色箭头:肾小管上皮细胞扁平并脱落,
小管代偿性扩张并出现切迹 • 蓝色箭头:间质水肿,并伴有炎症细胞
浸润
肾脏病理
光镜
• HE 染色 • 肾小管损伤更为严重 • 红色箭头:肾小管上皮细胞已经脱落 • 绿色箭头:肾小管基底膜裸露,即上皮
治疗与预防
①CsA 由于其两个主要副作用—高血压和肾间质纤维化,长期较大剂量使用[>5.5mg/(Kg·d)],
可是部分患者缓慢进展为肾衰竭,故专家建议: CsA适用于激素依赖、激素抵抗及不能耐受激素毒副作用的患者; 剂量控制在5mg/(Kg·d)以内,用药后若血肌酐比基础值上升超过30%,应立即停药; 治疗有效者,尽可能将剂量降至有效维持缓解的最低药量,低剂量可使用一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