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建筑史简答题(一)

合集下载

建筑史简答题

建筑史简答题

建筑史简答题简答题1:中国宫殿建筑的礼制含义?答:根据《礼记》“乐结同,礼辨异”证明:维护上下有别的等级秩序,辨别尊卑贵贱的差异,是礼制---“礼”的职能,利用建筑来区别尊卑的办法是用宗庙殿堂的数量.规模.高度等加以体现如天子.诸侯.大夫.士等依次宗庙“七.五.三.一”座;殿堂台阶高度“九.七.五.三”尺等。

(2)《礼记》还提出“中正无邪,礼之质也”的看法,高度概括了建筑中轴对称的布局对于烘托尊贵地位的重要。

主要殿堂必须建在中轴线上接近中心的最重要位置。

这一观念又称“择中论”,故洛邑王城及其宫城的规划(3):除上外,作为儒学经典之一的《易经》,还对建筑提出了“大壮”的要求,即所谓“阳刚壮大之美”,在宫殿中就是要体现巨大,宏丽,华美和威严,这与突出君权的观念是遥相呼应的。

2:私家园林中的建筑艺术?答:(1)所谓私家园林一般是指士大夫的府宅园林,这类园林均是当时达官贵人退隐和享乐之处,大多布局精巧,小中见大,曲折幽深,反映主人的审美兴趣和艺术修养。

(2)私家园林主要是以大自然景观作为师法的对象,最初如秦汉,梁翼私园“深林绝涧,有若自然”(《后汉书梁绕列传》)。

中国园林作为风景式(自然式)园林的特点即以此为开端,因园林规模小更要精细经营。

(3)士大夫和文人雅士经营的私家园林,使诗与画的造诣抒发于大自然的山水的改造之中。

出现诗书园的结合,如王维的白居易的庐山草堂堂村居都是文人私家园林的典型,亦即其艺术特色。

3:魏晋山水诗对园林的影响?答:(1)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士大夫为了逃避现实,隐逸江湖,寄托于山水之间。

他们开始在自己的生活居地经营具有山水之美的小环境,这就是私家园林的开端。

而追求与大自然在一起,最典型的是东晋陶渊明在其代表作《桃花源记》和《归去来兮》所表现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渲。

”(2)这一时期真正走出帝王园林的豪华风格,发展当时的民间的造园艺术,从文人墨客(如王羲之的兰亭诗集,陶渊明的田园诗,谢灵运的山水诗等)的诗词中明显地咏出这种真实,朴素的自然境景,讴歌了大自然之美4:我国古代城市设置集中的市场何时出现根本变化?哪幅写实画反映出来?答:我国古代集中的市场开始于战国时期各国的都城,至西汉长安有九个市场分布城内,而且多建有重楼,有的“列楼为道”随着商品种类的增加形成多行业聚集的街道,并设官吏管理。

中外建筑史的简答

中外建筑史的简答

㈠中国木构架优缺点:优点:取材方便;适应性强;有较强的抗震性能;施工速度快;便于修缮,搬迁。

缺点:木材越来越稀少;木架建筑易遭火灾;简支梁体系难以满足更大、更复杂的空间需求。

㈡明代建筑特点:1砖已普遍用于民居砌墙2琉璃面砖,琉璃瓦的质量提高了,应用更加广泛3、木构架方面,经过元代的简化,到明代形成了新的定型的木构架,斗拱的结构作用减小,梁柱构架的整体加强;4建筑群的布置更加成熟5官僚地主私院发达6官式建筑的装修、彩画、修饰日趋定型化。

㈢两宋时期建筑特点:1城市结构和布局起了根本变化2木架建筑采用了古典的模数制,李诫(营造法式)3建筑组合方面,在总体上加强了进深方向的空间层次,以便衬托主体建筑4建筑装饰与色彩有很大发展5砖石建筑的水平达到新的高度6园林兴盛㈣唐代建筑特点:1规模宏大,规划严整2建筑群处理愈趋成熟3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并已定型化4设计与施工水平提高5砖石建筑进一步发展6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和成熟㈤清代建筑特点:1园林达到极盛时期2藏传佛教建筑兴盛3住宅建筑百花齐放,丰富多彩4简化单体设计提高群体与装修设计水平。

㈥中国都古代城建筑的模式类型:1新建城市2依靠旧城建设新城3在旧城的基础上扩建㈦穿斗式,抬梁式木构架的特点及优点:1、穿斗式:特点:用穿枋把柱子串联起来,形成一榀榀的房梁;柄条上直接搁置在柱头上;在沿柄条方向,用斗方把柱子串联起来。

抬梁式:特点,柱头上搁置柄条,梁上再用矮柱支较短的梁,如此层叠而上。

梁的总数可达3-5根,当柱上采用斗拱时,则梁头上搁置于斗拱上。

2、优缺点:穿斗式木构架用料少,整体性强,但柱子排列密,只有当室内空间尺度不大时才能使用;而抬梁式木构架可采用跨度较大的梁,以减少柱子数量,取得室内较大空间,所以适用于宫殿庙宇等建筑㈧中国佛教石窟的特点:1建筑以是洞窟为主,附属之土构建筑很少2其规模以洞窟多少与面积大小为依据3总体平面常依窟壁做带形展开,与一般寺院沿纵深布置不同4由于建造需开展山造石。

外建史简答题

外建史简答题

1.试述古埃及的自然环境、社会背景和建筑特点,并谈谈自己的观点。

尼罗河深刻影响着古埃及的文化和建筑:自然环境:1、充足的灌溉——解放了大量的劳动力 2、河流和峡谷——提供了丰富的建筑材料3、大自然景观——培养了审美和构思观念4、同河流斗争——锻炼了组织和技术能力社会背景:1、奴隶主的产生2、中央皇权制度的形成3、祭祀阶层为政权服务古代埃及的主要技术能力:精巧的石工艺技术。

雕塑艺术日臻完善。

精确的几何学、测量学。

发明了起重和运输机械。

具有了组织与协作能力。

形成了专业的建筑师群体。

创造了三维彩色轴侧图纸。

古代埃及的建筑:在尼罗河两岸产生了人类第一批用巨大石材建造的纪念性建筑,它们具有镇摄人心的艺术力量。

古代埃及的主要建筑成就:开创了人类从无到有的建筑史2、产生了最早的住宅、府邸宫殿、城市、陵墓、庙宇等类型的建筑3、建成了大批有代表性的陵墓建筑4、创造了高艺术水平的庙宇建筑群5、提高了巨石建筑的水平。

建筑特点:1、强调建筑的外部空间形象2、逐步由外部空间向室内空间过渡3、注重建筑内部空间的营造2. 试述古西亚地理特点、建筑特色和装饰特点,并谈谈自己的观点。

地理特点:1、土壤中含丰富的石油2、雨水不多但多下暴雨3、绿色植物和石材较少建筑特色:创建了住宅、宫殿、城廓、山岳台等建筑形制。

山岳台——土坯或夯土建造的多层高台建筑代表作:乌尔山岳台宫殿建筑——土坯或夯土建造、装饰豪华代表作:萨艮二世王宫、帕赛玻里斯新巴比仑城——土坯和夯土建造、外贴琉璃面砖代表作:伊什达城门装饰特点:公元前4000年——陶钉、圆形、密集排列公元前3000年——发明硫璃、色彩斑斓公元前3000年——沥青、石片、贝壳、砖或石板墙裙、横向浮雕3. 试述古希腊建筑的文化特色、艺术特征和主要贡献,并谈谈自己的观点。

古代希腊文化闪耀着人文主义的光芒,古代希腊建筑开拓了欧洲建筑的先河。

文化特色:人文主义和民主精神,现实主义和科学精神,追求理想和崇尚健康,崇拜偶像和信奉多神。

中外建筑历史试题及答案

中外建筑历史试题及答案

中外建筑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世界上最早的木结构建筑是哪个?A. 埃及金字塔B. 罗马斗兽场C. 中国的阿房宫D. 希腊帕台农神庙答案:C2. 以下哪个不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A. 米开朗基罗B. 达芬奇C. 贝尼尼D. 路易斯·康答案:D3. 以下哪个建筑不是现代主义建筑?A. 纽约的联合国总部大楼B. 巴黎的卢浮宫金字塔C. 伦敦的水晶宫D. 德国的包豪斯学校答案:B4. 中国古代建筑中“斗拱”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装饰B. 承重C. 防水D. 通风答案:B5. 以下哪个是伊斯兰建筑的特点?A. 十字形平面B. 圆顶C. 尖塔D. 拱门和阿拉伯式纹样答案:D6. 世界上最大的单体建筑是?A. 悉尼歌剧院B. 迪拜塔C. 中国国家大剧院D. 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答案:B7. 以下哪个是哥特式建筑的特点?A. 圆顶B. 尖拱C. 飞扶壁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8. 以下哪个是巴洛克建筑的特点?A. 简洁对称B. 装饰性C. 色彩单一D. 线条平直答案:B9. 中国古代建筑中“四合院”的布局特点是什么?A. 四面环绕B. 东西对称C. 南北朝向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10. 以下哪个是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特点?A. 功能主义B. 形式追随功能C. 历史主义D. 装饰性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中国古代建筑的三个主要特点。

答案:中国古代建筑的三个主要特点包括:(1)木结构,多采用榫卯结构,体现了结构与装饰的统一;(2)平面布局讲究对称,以中轴线为中心,左右对称;(3)屋顶形式多样,如歇山顶、悬山顶等,具有丰富的装饰性和象征意义。

2. 描述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主要特征。

答案: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主要特征包括:(1)重视古典建筑的比例和秩序;(2)采用古典柱式,如多立克、爱奥尼亚、科林斯等;(3)重视建筑的几何形状和对称性;(4)强调建筑的功能性和实用性。

中外建筑史试题及答案

中外建筑史试题及答案

中外建筑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建筑是哥特式建筑的代表?A. 巴黎圣母院B. 罗马斗兽场C. 泰姬陵D. 长城答案:A2. 中国古代建筑中,被称为“千年古刹”的是?A. 法喜寺B. 灵隐寺C. 少林寺D. 寒山寺答案:C3. 以下哪位建筑师是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领军人物?A. 贝聿铭B. 莱特C. 米开朗基罗D. 高迪答案:B4. 古希腊建筑中的柱式,以女性雕像作为柱子的柱式是?A. 多立克柱式B. 爱奥尼亚柱式C. 科林斯柱式D. 复合柱式答案:C5.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三进院落”布局,通常用于哪种建筑?A. 皇家宫殿B. 贵族府邸C. 宗教寺庙D. 普通民居答案:B二、填空题1. 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筑是________,位于________。

答案:圣彼得大教堂,梵蒂冈2. 中国古代建筑中,屋顶的“歇山顶”是指________。

答案:前后两坡屋顶中间高,两侧低3. 巴洛克建筑风格起源于________世纪的意大利。

答案:174. 中国的________是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之一。

答案:南禅寺大殿5. 现代建筑中,以玻璃幕墙为特色的建筑风格被称为________。

答案:国际风格三、简答题1. 请简述古埃及建筑的特点。

答案:古埃及建筑以其宏伟的规模和象形文字装饰而著名,常见的建筑类型包括金字塔、神庙和陵墓。

这些建筑通常采用厚重的石块建造,具有坚固耐用的特点。

此外,古埃及建筑还注重对称和比例,以及对神性和皇权的象征表达。

2. 请描述文艺复兴建筑的基本原则和特点。

答案:文艺复兴建筑强调古典文化的复兴,追求比例、几何形式和对古典柱式的运用。

这一时期的建筑师如布鲁内莱斯基、阿尔贝蒂等,他们的设计注重建筑的功能性和人文主义精神,力求达到和谐、平衡与完美的视觉效果。

文艺复兴建筑的代表作有佛罗伦萨的圣母百花大教堂和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

3. 请解释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理念和风格特征。

答案: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主张“形式随功能”,强调建筑的实用性和技术美。

中外建筑史考题及答案

中外建筑史考题及答案

中外建筑史考题及答案一:三国、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建筑在中国的发展(包括佛寺、佛塔两方面),传入中国后有何种发展变化;佛寺:北魏佛寺以洛阳的永宁寺为最大,初期佛寺布局与印度相仿,以塔为主要崇拜对象,置于佛寺中央,而已佛殿为辅,置于塔后。

北魏有很多佛寺是由贵族官僚的邸宅改建的,所谓“舍宅为寺”。

前堂改为大殿,后堂改为讲堂,于是佛寺进一步中国化,不仅把中国的庭院式木构架建筑使用佛寺,而且使原来的私家园林也成为佛寺的一部分,这些佛寺也往往是市民游览的活动场所。

佛塔:是为埋藏舍利,供佛寺饶塔礼拜而作,具有圣墓性质。

传到中国后,把它缩小变成塔刹,和中国东汉已有的多层木构楼阁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式木塔,除了木塔以外,还发展了石塔和砖塔,北魏时,河南登封嵩岳寺砖塔,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佛塔。

仅作礼拜对象不供登临游眺。

二:佛寺—佛光寺大殿(能默画出外观及平面布局,掌握其建筑特点以及建筑成就及影响);佛塔,按类型分类,以及各类型的代表实例1.佛光寺大殿:建筑特点:①平面柱网由内外两圈柱组成,应用了金厢斗底槽,柱等高的措施。

②柱高与开间的比例略呈方形,斗拱高度约为柱高的1/2。

③正脊和檐口都有升起曲线,有侧脚,采用了叉手和托脚,鸱尾式样及叠瓦脊尊旧制,无仙人走兽。

④粗壮的柱身,肥硕的斗拱,再加上深远的出檐,都给人以雄健有力的感觉。

面阔七开间(等开间),进深八架椽(四间),单檐四阿殿,屋面坡度较平缓,举方约1/4.77。

○5大殿外表朴素,柱、额、斗拱、门窗、墙壁,全部用朱红涂刷,未施彩绘。

建筑成就:是我国现存的最大的唐代木构架建筑,结构与艺术的高度统一。

影响:填补了唐代建筑的空白,被梁思成誉为“中国建筑第一瑰宝”,为我们研究唐代建筑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成为了仿唐建筑的范例,同时对辽代建筑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佛塔楼阁式塔(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

江苏苏州虎丘云岩寺塔。

江苏苏州报恩寺塔。

福建泉州开元寺双塔。

南京报恩寺琉璃塔。

)密檐塔(河南登封嵩岳寺塔。

中外建筑史自学考试复习资料一

中外建筑史自学考试复习资料一

中外建筑史复习资料一.选择题1.斗栱在《营造法式》的各作制度中属于:( C )A 小木作B 大木作C 铺作D 檐下作2.一般认为,中国古代地方城市中的商业街应出现于:( A )A 宋B 宋以前C 明清 D元3.天安门工程的最初设计承建者是:( C)A、宇文恺B、李诫C、蒯祥D、也黑迭尔4.我国已知的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建筑遗址是:( A )A、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B、西安半坡母系氏族部落聚落遗址C、连云港藤花落龙山文化遗址D、西安客省庄龙山文化遗址5.建筑结构上的斗拱一般含以下哪些功用( ABCD )A 模数化B 承重C 装饰D 材等6.中国拱券结构大致出现于( B )A 东周B 西汉C 唐宋D 明清7.以下哪几条与长城有关( BCD )A 宗法制度B 秦始皇C 胡服骑射D 丝绸之路8.以下哪些不符合历史建筑保护的精神 ( BCD )A 全面保护B 重点保护C 有限保护D 酌情保护9.迄今所知最早的四合院建筑遗址是:( B )A、河南偃师尸沟商城遗址B、陕西歧山凤雏村西周遗址C、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D、安阳洹北遗址10.汉代四象中指东方的是( A )A、青龙B、白虎C、朱雀D、玄武11.清明上河图所表现的是( C )城的风貌。

A、西汉长安B、唐长安C、北宋汴梁D、明南京12.目前我国保存有三城三河的最完整、最古老的地面城池的城市是( A )A、春秋淹城B、曲阜鲁故都C、燕下都故城D、东汉洛阳。

13.下列属于道教建筑的是:( B )A、洛阳白马寺B、武当山建筑群C、天龙山石窟D、安徽九华山建筑群14.( A )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唐代木建筑。

A、山西佛光寺大殿B、山西应县木塔C、蓟县独乐寺山门D、河北正定隆兴寺15.下列不属于楼阁式塔的是(ABD )A、河南嵩岳寺塔B、小雁塔C、苏州虎丘塔D、云南大理三塔16.天坛的屋顶形式是( C )A、庑殿式B、歇山式C、攒尖式D、复合式17.法国古典主义建筑最主要的代表类型是( B )。

中外建筑史考试要点

中外建筑史考试要点

《中外建筑史》习题集第一章溯源——原始建筑艺术一、单项选择题1.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是中国原始社会中国南方()形式发展的见证。

A.穴居B.湖居C.巢居D.蜂居2.西安半坡遗址是原始社会中国北方()形式发展的见证。

A.穴居B.巢居C.湖居D.蜂巢居3.印度、巴比伦和罗马人热衷于(),这种自撑式弧形结构使得建筑在跨度和高度上不断增加。

A.拱券B.梁架C.湖居D.蜂居4.原始人出于对死者的怀念,堆起象征永恒的(),形成了最初的墓葬。

A.穴居B.巢居C.湖居D.石台二、多项选择题1.《易·系辞》中的“昔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指的是原始社会的()居住形式。

A.湖居B.巢居C.穴居D.帐篷2.原始社会居住建筑了常见类型有()。

A.穴居B.巢居C.石环D.湖居3.原始巨石建筑的形式有()。

A.石柱B.列石C.石环D.石台4.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构架形式是()。

A.抬梁B.穿斗C.石环D.石台三、填空题1.建筑最基本的结构方式有两种:和。

2.从原始社会开始,人们在建筑房屋时就离不开技术、形象和三个方面方面的因素。

3.原始社会纪念性的石柱、列石、石环、石台一般规模巨大,称为。

4.英国的石环可以称为原始神庙的雏形。

5.马耳他岛上有许多史前庙宇,它们通常由两个小庙和组成。

6.法国的巨石建筑之高大令人惊叹,其中最大的一个整石柱直径4.28米,高19.2米,重达260吨。

四、名词解释1.英国索尔兹伯里石环答案第一章溯源——原始建筑艺术一、单项选择题1. C 2.A 3. A 4. D二、多项选择题1.BC 2.ABD 3.ABCD 4.AB三、填空题1.梁架拱券2.功能3.巨石建筑4.索尔兹伯里5.圆形前院6.布列塔尼四、名词解释1.英国索尔兹伯里石环英国索尔兹伯里的石环高5米、直径约32米,当中有5座门状的石塔。

据推测,石环中的石杆与石门的排列形状与间距,与在每年主要节日中太阳与月亮起落时所投的影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简述中国佛教石窟的特点①建筑以石洞窟为主,附属土木构筑很少②规模以洞窟多少与面积大小为依凭③总体平面常依崖壁作带形展开,与一般寺院沿纵深布置不同④开山凿石,工程量大,费时长⑤雕刻、绘画艺术中保存了许多早期建筑形象2.结合汉、唐、明三代宫室实例,简述其发展趋势。

大明宫:大明宫选址在唐长安城宫城东北侧的龙首塬上,利用天然地势修筑宫殿,形成一座相对独立的城堡。

宫城的南部呈长方形,北部呈南宽北窄的梯形。

周长7.6多公里;面积约3.2平方公里,为北京紫禁城的四倍。

宫城共有九座城门,整个宫域可分为前朝和内庭两部分,前朝以朝会为主,内庭以居住和宴游为主。

北京故宫中轴线主体建筑序列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建筑群,分外朝和内廷,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为主体,也就是故宫的“三大殿”。

皇帝举行大典和召见群臣、行使权力的主要场所。

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主体。

皇帝和后妃们居住生活以及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

北京故宫的特点:1)吸收前朝各个时期优秀做法形制集大成者。

2)用连续对称的封闭空间,形成逐步展开的建筑序列。

3)建筑处理上,采用以小衬大,以低衬高的对比手法。

清沈阳故宫建于1625年,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建造和使用的宫殿,现存古建筑100多座。

清沈阳故宫的建筑布局可以分为三路:东路为清太祖努尔哈赤时期建造的大政殿与十王亭;中路为清太宗皇太极时期续建的大中阙,包括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以及清宁宫、关睢宫、衍庆宫、启福宫等;西路则是乾隆时期增建的文溯阁、嘉荫堂和仰熙斋等。

3.简述南京城的规划特点。

1)充分利用自然,顺应地然地形进行城市规划2)依照风水学说进行规划,选择了风水学中的“穴”3)结合周礼,对古典布局做了一些改变,但是依然崇尚王权4)体现规划中的区划思想4.简述哥特式结构体系的特点。

1)使用骨架券作为拱顶的承重构件,十字拱成了框架式的,其余的填充围护部分就减薄到25~30cm左右,拱顶大为减轻。

材料省了,侧推力也小多了,连带着垂直承重的墩子也就细了一点。

2)骨架券把拱顶荷载集中到每间十字拱的四角,因而可以用独立的飞券在两侧凌空越过侧廊上方,在中厅每间十字拱四角的起脚抵住它的侧推力。

3)全部使用两圆心的尖券和尖拱。

第四,哥特式教堂的形制基本是拉丁十字式的。

5.请结合实例试述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的三种不同模式的区别以及都城建设的共同特点。

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的模式大致三种:第一类新建城市原来没有基础,平地起城。

第二类利用旧城建设新城。

汉代以后常用。

第三类旧城基础扩建。

明初南京和北京。

6.简述隋朝在建筑上的主要成就。

第一、规模宏大,规划严整:唐都城长安原是隋代规划兴建的,面积83平方公里,是今西安市区(明西安城)的8倍.使之成为当时世界最宏大繁荣的城市.长安城的规划是我国古代都城中最为严整的.其他府城、衙署等建筑的宏敞宽广,也为任何封建朝代所不及.第二、建筑群处理愈趋成熟:隋唐时,不仅加强了城市总体规划.宫殿、陵墓等建筑也加强了突出主体建筑的空间组合,强调了纵轴方向的陪衬手法.这种手法正是明清宫殿、陵墓布局的渊源所在.唐代帝陵多利用自然地形,因山为坟,因此比秦汉时的人造巨冢更有气势;陵墓的神道极长,石雕刚健雄伟,数量也较前加多,墓内壁画尤为生动.第三、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并已定型化:到了隋唐,大体量的建筑已不再象汉代那样依赖夯土高台外包小空间木建筑的办法来解决.各构件,特别是斗拱的构件形式及用料都已规格化,定型化反映了施工管理水平的进步,加速了施工速度,对建筑设计也有促进作用.第四、设计与施工水平的提高:掌握设计与施工的技术人员“都料”,专业技术熟练,专门从事公私房设计与现场指挥,并以此为生.一般房屋都在墙上画图后按图施工.房屋建成后还要在梁上记下他的名字(见柳宗元《梓人传》).“都料”的名称直到元朝仍在沿用.第五、砖石建筑有进一步发展:主要是佛塔采用砖石者增多.目前我国保留下来的唐塔均为砖石塔.唐时砖石塔有楼阁式、密檐式与单层塔三种.第六、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和成熟:唐代建筑风格特点是气魄宏伟,严整又开朗.现存木建筑物质反映了唐代建筑艺术加工和结构的统一,斗拱的结构、柱子的形象、梁的加工等都令人感到构件本身受力状态与形象之间内在的联系,达到了力与美的统一.而色调简洁明快,屋顶舒展平远,门窗朴实无华,给人庄重,大方的印象,这是在宋、元、明、清建筑上不易找到的特色.7.简述古希腊庙宇外围一圈柱廊的艺术作用。

1)强调建筑的韵律感,节奏感2)创造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结合3)增加挺拔感4)强化建筑尺度8.简述佛罗伦萨教堂穹顶的历史意义。

答:1)在结构和施工上的首创性巨大,标志着文艺复兴时期科学技术的普遍进步。

佛罗伦萨大教堂的穹顶采用了拜占庭教堂的集中型制,穹顶呈八角形,跨度42.2米,高107米,是当时欧洲最大的穹顶。

大教堂建筑的精致程度和技术水平超过古罗马和拜占庭建筑,其穹顶被公认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建筑的第一个作品,体现了奋力进取的精神。

穹顶是文艺中兴早期修建的代表作,也是佛罗伦萨都会修建的标记性修建,它把文艺中兴时期的屋顶方法和哥特式修建品格完好地连合起来了,有清楚的过渡特性。

9.简述密斯·范·德·罗在1928年提出的“少就是多”的主要寓意。

答:1)简化结构体系,精简结构分件,使产生诺大的、没有屏障或屏障极少的可作用任何途径的建筑空间。

2)净化建筑形式,精确施工,使之成为不附有任何多余东西的只是由直线、直角组成规模、精确是纯净的钢和玻璃方盒子。

10.试述格罗皮乌斯的建筑理论。

答:1)格罗皮乌斯很早就提出建筑要随时代向前发展,必须创造这个时代的新建筑的主张2)在新的社会条件下,他特别强调现代工业的发展对建筑的影响,主张建立用工业化方法供应住房的机构。

3)为了创造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新建筑,格罗皮乌斯坚决地同建筑界的复古主义思潮进行论战。

4)他被公认为现代建筑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建筑革新家,并于二战后被推崇为四位现代建筑大师之一。

11.请分析希腊多立克柱式的形象特点。

答:多力克柱式通常无柱础,直接放置在基座上,柱高约为柱径的4-6倍。

柱身明显向上收缩,稍有微肿,柱表面饰以20个棱角凹槽。

多立克柱式雄伟、粗壮,象征着男性粗犷、刚毅、率直的性格。

12.请分析希腊爱奥尼柱式的形象特点。

答:爱奥尼柱式比多立克柱式轻巧、雅致,象征女性,柱身24道凹槽,柱高约为柱径的8-9倍。

柱身收分不太明显,始于1/3柱高处。

柱头有两个卷涡。

3.请分析希腊科林斯柱式的形象特点。

13.请分析希腊克斯林柱式的形象特点。

答:科林斯柱式比爱尼奥柱式更加纤巧,比例也更细长,柱式刻有24道凹槽,柱头有一个饰有美丽花纹茛叶的倒钟形花篮。

科林斯柱式亭亭玉立、极为优雅、富有女性温柔之美。

14.简述巴洛克风格建筑的特征。

答:巴洛克建筑的具体表现是利用透视的幻觉增加层次来夸大距离感,采用波浪曲线与曲面、断折的檐部与山花、柱子的疏密排列来助长立面与空间的凹凸起伏和运动感;运用光影便变化、形体的不稳定组合来产生虚幻与动荡的气氛;堆砌装饰和喜用大面积的壁画与姿态做作的雕像来制造脱离现实的感觉。

15.什么是洛可可风格?它的常用手法是什么?答:洛可可风格是17-18世纪在法国宫廷和贵族沙龙中盛行的一种室内装饰风格,它追求的是柔媚、温情的性格与琐碎、纤巧的图形,其常用手法为:建筑室内空间各个面的交接处都用柔软的曲面掩饰棱角;装饰题材有自然主义倾向,用蚌壳、卷涡、水草等曲线形花纹;多用闪烁的光泽和柔媚的色彩,使室内充满脂粉气。

16.简述中西方建筑的发展差异。

答:中国木结构建筑体系和院落空间传统从夏朝开始一直演绎到明清,这种发展是有序的、承上启下的渐进,而西方建筑的发展是一种“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过程,在批判中创新,表现出风格变革的多样性。

17.古代城市发展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城市初生期。

第二阶段是里坊制确立期。

第三阶段里坊制极盛期,第四阶段开放式街市期。

18.东西方古典园林的主要区别?西方:整齐规律,均衡对称。

有明确的轴线和对位关系,强调人为改造东方:自由灵活,体现山水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形式,表达自然野趣,景与物相融,其手法有很深的造诣。

19.什么是柱式?古希腊三大经典柱式是什么?为了追求建筑物的优美比例,追求构件和谐匀称和端庄的形式,石建筑的各组成部分之间,如檐部和柱子之间,以及各组成部分本身的处理,逐渐形成了定型的做法,这种有特定做法的石梁柱体系的艺术形式称为柱式,希腊柱式有多立克、爱奥尼、科林斯三种20.《建筑十书》的作者及该书的意义。

建筑十书的作者是维特鲁威,它是迄今最早的建筑学理论著作。

维特鲁威在这本书里率先提出了建筑的三要素,即坚固、实用和美观。

21.什么是巴西利卡。

古罗马用作法庭、交易所和议会厅的大厅性建筑。

平面为长方形,两端或一端有半圆形龛,主厅被两排或四排柱子划分为三个或五个空间,中间宽而高的是中厅,侧廊窄而低,入口通常在长边。

这种建筑的容量大、结构简单,后来成为中世纪基督教堂的基本形式。

22.巴洛克风格建筑的特征。

巴洛克建筑的具体表现是利用透视的幻觉与增加层次来夸大距离感,采用波浪曲线与曲面、断折的檐部与山花、柱子的疏密排列来助长立面与空间的凹凸起伏和运动感;运用光影变化、形体的不稳定组合来产生虚幻与动荡的气氛;堆砌装饰和喜用大面积的壁画与姿态做作的雕像来制造脱离现实的感觉23.请分析古罗马科洛赛姆竞技场(大角斗场)的柱式。

大角斗场的立面为券柱式构图柱式由下至上均不同:低层为质朴的塔司干柱式;二层为秀美的爱奥尼柱式;三层为华丽的科林斯柱式;四层墙面则用了罗马偏爱的科林斯壁柱。

24.坦比哀多的外形特点和成就。

坦比哀多神堂外墙面直径6.1米,周围一圈多立克式的柱廊,有16根柱子。

集中式的形体、饱满的穹顶、圆柱形的鼓座,外加一圈柱廊,使它的体积感很强,十分雄健,坦比哀多虽小,但有很强的层次感,有多种几何形体的变化,虚实映衬,构图丰富。

环廊上的柱子,经过鼓座上臂柱的接应,同穹顶的肋首尾相连,从下而上,一气呵成,浑然一体。

坦比哀多的比例极为和谐,遵循着纯粹的古典主义原则。

值得一提的是,伯拉孟特的设计很有弹性,所以这种构图在全球各地被广泛复制。

25.请分析古罗马万神庙圆形正殿的艺术及结构成就。

万神庙曾是现代结构出现之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建筑。

圆形正殿是万神庙的直径和高度都是43.43米。

神殿的全部结构均以火山灰混凝土浇筑,墙厚达6.2米,以抵抗上部穹顶传下来的侧推力。

穹顶越往上越薄,所选用的填充料也越轻,充分表现了结构技术与艺术处理的协调。

26.文艺复兴风格建筑的特征。

文艺复兴风格提倡向古希腊、古罗马建筑学习,古典柱式再度成为构图主题。

为了追求合乎理性的稳定感,半圆形券、厚实墙、圆形穹窿、水平向厚檐一起被用来与哥特风格的尖券、垂直向上的束柱、飞扶壁和小尖塔等建筑符号对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