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中国现代史知识点梳理:开国大典、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部编版《开国大典》知识点整理 笔记

《开国大典》知识点一、作者简介选入《毛泽东文集》二、整体把握本文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
课文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叙述,先讲大会开始前会场上的情况;然后讲典礼的主体部分——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国旗、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接着讲阅兵式的盛况;最后讲群众游行。
在记叙开国大典开始前的这一部分,课文先交代了举行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和参加典礼的人员、人数,然后描述了会场的布置和群众队伍的场面。
写出了典礼的盛大和隆重,参加典礼的人们那种激动、兴奋的心情。
典礼临近开始,当毛主席出现在主席台上时,“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这显然表现了人民群众对领袖的无比拥戴,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
当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之后,课文用“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两个句子,表现了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欢欣鼓舞的心情。
如果说叙述典礼的部分主要表达的是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兴奋的心情的话,那么,记叙阅兵式的部分更侧重于表达为人民军队自豪的感情。
三、问题探究1.文章主要写了哪几个场面,连起来简要说说开国大典的过程。
主要写了群众进场、举行典礼、阅兵式、群众队伍游行等场面。
2、揣摩下列语句,感受开国大典现场的氛围。
1)主席台设在天安门城楼上。
城楼檐下,八盏大红宫灯分挂两边。
靠着城楼左右两边的石栏,八面红旗迎风招展。
描写了天安门城楼宫灯高挂,红旗招展的景象,突出红色色调,渲染出大典热烈、喜庆的气氛。
2)到了正年,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用比喻的手法描写了天安门广场人潮涌动、红旗翻动的场面,表现出大典的盛况。
3)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飖拂的声音,到后来,每声地响后。
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全场的肃静与炮声、旗帜飘拂声,以及炮响过后的掌声构成动静的变化,表现了开国大典的庄严隆重。
中国现代史背诵要点

中国现代史的中考背诵指标及具体记忆内容 (一) 第一主题:新中国的建立及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包含指标:37—43,对应练习:P37)37.讲述开国大典,认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1.开国大典:准备事件、时间、地点、标志意义(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2.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3.“新纪元”的含义: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法蒂反封建的革命任务的基本完成新民主革命的基本胜利;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真正赢得了国家的独立,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38.知道1954年颁布的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9知道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掌握第38、39这两个指标是“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就”2.宪法:时间、文件的名称、内容、性质、历史意义;3.三大改造:①哪三大行业?改造的含义、三大行业改造的各自方式、改造“实质”、结果、完成时间、历史意义(3条)、局限性。
②历史分期:(结合课本P25页所记的内容在下面的箭头“标出”)③ 重要问题:中国近代史上社会性质发生的三次变化及原因:A . 三次变化: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三次: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
B . 原因:第一次:外国入侵,主权不完整;;第二次:中共领导下,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取得了新民主主义的胜利;;第三次: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 的转变。
40.讲述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先进人物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
人物王进喜 邓稼先 焦裕禄所处的历史时期所在的领域“ 尊称”主要贡献学习的精神 41.知道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及伟大历史意义。
1.会议背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国内意义:课本P4国际意义:课本P4 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就A .原因:“文革”结束后,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仍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引起了人们的不满;B .历史意义: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复习资料 北师大版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1949—1953年)一、开国大典1、中国现代史的开端是:新中国的成立2、开辟中国历史新纪元的标志性事件是:新中国的成立第一届中国人民政协会议于1949年在北平召开,目的:为筹建新中国。
会议主要内容是:①大会通过了《共同纲领》②大会选举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是毛泽东;③大会决定新中国的名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同纲领》在当时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大会确定国旗是五星红旗;代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首都是北京(把北平改为北京);纪年方式是公元纪年;大会还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2、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开始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有什么历史意义。
答:①国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100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②国际: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二、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意义: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第2课最可爱的人1、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严重威胁我国的安全。
1950年10月,彭德怀为司令员率军赴朝作战。
2.结果:1953年,美国被迫签订《朝鲜停战协定》,朝、中人民取得了反侵略斗争的伟大胜利(10月25日成为志愿军出国作战纪念日。
)3.意义:国内: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创造了和平的外部环境。
国际: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气焰,维护了世界和亚洲的和平。
4、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有:堵枪眼的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牺牲),被烈火烧死的是邱少云。
第3课土地改革1、1950年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
使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2、土地改革的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八年级开国大典相关知识点

八年级开国大典相关知识点开国大典是中国历史上一件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也是在新中国建立初期的一件重要事情。
作为学习历史的学生,了解开国大典相关知识点也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八年级开国大典相关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一重要历史事件。
一、开国大典的时间和地点开国大典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庆典和颁布宪法的仪式,其时间和地点如下:时间:1949年10月1日地点:北京天安门广场二、开国大典的仪式开国大典是一场隆重的仪式,其具体仪式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升国旗、奏国歌2、主席团检阅受阅队伍3、主席团等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向全体群众致以节日的祝贺和慰问4、主席团等领导人盖印并发表讲话,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并颁布宪法5、场内唱《义勇军进行曲》和《国际歌》6、游行和文艺表演三、开国大典的意义开国大典的意义重大,它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
具体来看,开国大典有以下几个意义:1、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它是中国建国史上的一件重要事件。
2、开国大典是中国人民取得全面胜利的象征,也是中国人民独立自主的标志。
3、开国大典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宪法的颁布为新中国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4、开国大典表明中华民族具有团结、进取、自信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心。
四、开国大典的影响开国大典具有深远的影响,它对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开国大典宣告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开国大典为中国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的重大转变打下了基础,为新中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3、开国大典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
4、开国大典对世界历史也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它展示了来自东方的一个新的大国,改变了当时世界的格局。
五、八年级开国大典相关知识要点总结八年级学生学习开国大典相关知识点时,应该掌握以下几个要点:1、了解开国大典的时间和地点。
部编版历史中考一轮复习--教材知识梳理16

3 考点梳理
·考点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年3考) ·考点2 巩固人民民主政权(6 年1 考)
考点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年3考)
2022版课标:了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的主要内容、意义以及会议的职能,知道开 国大典的盛况,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对 中国和世界历史的伟大意义。
抗 时间 1950 年10 月—1953 年7 月
美 目的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援 朝
背景
① 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②朝鲜 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
1950 年10 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
概况 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
抗
1953 年7 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
4 知识纵横
总结: (1) 革命历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漫长而曲折 (2) 革命成果:基本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实现民族
独立 (3) 领导力量:无产阶级的领导尤其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
5 福建6年中考聚焦
01
02
03
04
1. 【2021 福建2 分】如图所示体现了20 世纪50年代中国 人民 ( B ) A. 热情好客,彰显礼仪风范 B. 爱好和平,打击侵略者 C. 士气旺盛,武器装备精良 D. 努力生产,踊跃支援前线
1. 五星红旗的象征意义。 答: 红色旗面上的五颗五角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中国共 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 2. 54 门礼炮齐鸣28 响, 28 响的含义。 代表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1921 年中国共产党诞 生到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英勇奋斗28 年的光 辉历程。
3. 中国近现代史上社会性质三次变化的事件。 (1) 1840 年鸦片战争后, 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
初中《中国现代史上的标志性事件》

初中:《中国现代史上的标志性事件》1.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的事件: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事件:1949 年10 月 1 日,开国大典。
3.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的事件:1949 年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4.结束了中国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的事件:1949 年10 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5.标志着中国人民站起来的事件:1949 年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6.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事件:1949 年10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7.抗美援朝开始的标志:1950 年,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
8.抗美援朝结束的标志:1953 年7 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9.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据:1950 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0.土地改革完成的标志:到1952 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11.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 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的标志性事件:土地改革的完成。
12.标志着我国地主阶级被消灭的事件:1952 年底,土地改革的完成。
13.标志着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事件:1956 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14.标志着我国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事件:1956 年,90 % 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15.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1956 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
16.标志着我国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的事件:三大改造的完成。
17.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1972 年,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18.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标志: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9.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的标志:1997 年7 月l 日,中英两国政府在香港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初三历史复习提纲中国现代史部分(1949年10月至今) doc

初三历史复习提纲——中国现代史部分(1949年10月至今)一、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1949年10月至1956年底本专题考点:新中国的成立,西藏和平解放,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一)新中国的成立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1949年9月,北平)会议内容: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它在1954年宪法制定以前,起临时宪法作用);确定新中国的名称;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定都,定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等等。
2、开国大典——新中国的成立: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举行开国大典。
这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同日,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会议决定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
3、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国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近代百余年的屈辱史,中国成为一个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结束了千百年来由少数剥削者垄断政权的历史,人民大众成为国家主人。
它是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新纪元”是指: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到此结束,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基本完成。
新中国的成立也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束,中国开始走上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国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还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大大增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直接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二)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签署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
这标志着祖国大陆的完全解放。
(拓展:西藏和平解放以来,以达赖喇嘛为首的部分势力一直在搞分裂活动,这是不得人心的。
西藏问题的实质是主权问题,不是西方国家所谓的人权和宗教问题。
)(三)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概况:1950-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涌现出无数英雄人物。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为开辟前进道路,用自己身躯堵敌人碉堡枪眼的黄继光;为不暴露目标,甘愿被烈火吞噬的邱少云。
初中中国现代史知识点梳理:开国大典、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初中中国现代史知识点梳理:开国大典、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49年9月在北平举行,主要内容:
①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临时宪法);
②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③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
④采用公元纪年;
⑤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⑵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下午,天安门广场举行。
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三年以来”指解放战争时期以来,”三十年以来”指五四爱国运动;”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指中英鸦片战争战争的爆发。
※礼炮齐鸣28响是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人民进行28年浴血奋战,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54门礼炮是为了纪念五四运动。
⑶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①国内意义: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②国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中国现代史知识点梳理:开国大典、开辟了中国历史新
纪元
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49年9月在北平举行,主要内容:
①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临时宪法);
②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③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
④采用公元纪年;
⑤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⑵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下午,天安门广场举行。
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三年以来指解放战争时期以来,三十年以来指五四爱国运动;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指中英鸦片战争战争的爆发。
※礼炮齐鸣28响是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人民进行28年浴血奋战,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54门礼炮是为了纪念五四运动。
⑶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①国内意义: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②国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