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业务支撑工作界面

合集下载

信息安全运营中心系统-业务支撑安全管理系统

信息安全运营中心系统-业务支撑安全管理系统
• 事件采集器(可选)
– 事件采集器可以独立安装部署,或者与性能采集器集成部署,功能同管 理中心内置的采集模块,用以辅助管理中心实现分布式事件采集和负载 均衡
• 日志代理(可选)
– 对于Windows日志,系统还提供一个单独的Windows日志代理软件,可 以安装在Windows系统的主机上,采集Windows系统的日志
5
从传统IT综合管理系统到业务支撑安全管理
四合一的一体化IT运行管理平台
IT综合 管理
业务 监控
虚拟化 监控
安全 分析
业务支 撑安全
管理
网络管理 拓扑发现 网络故障 链路性能
网络设备监控 主机监控 数据库监控 中间件监控
业务建模 业务监控指标 业务拓扑 业务告警 业务故障诊断
VenusTech Confidential
11
管理中心端运行环境
平台
支持的操作系统
Windows – Windows Server 2008 R2
Enterprise
– Windows Server 2003
Enterprise Edition SP2
Linux
– Windows 7 Enterprise – Redhat Enterprise
知识检索 案例库 漏洞库 事件库 字典表 文档库
VenusTech Confidential
10
系统组成
• 管理中心
– 包括了TSOC的核心功能 – 管理中心内置性能采集模块,具备全部监控功能 – 管理中心内置事件采集模块,具备全部事件采集功能
• 性能采集器(可选)
– 性能采集器可以独立安装部署,或者与事件采集器集成部署,功能同管 理中心内置的性能采集模块,用以辅助管理中心实现分布式性能采集与 监控

中国移动全业务支撑工作思路

中国移动全业务支撑工作思路
集团客户渠道协同服务指的是在同一个集团客户服务活动中基于对渠道功能与服务对象的划分使各服务环节由不同渠道承载并进行流程衔接共同完成客户服务的协同策略与流程规则对此称之为集团客户渠道协同服务?支持集团客户经理管理?沿用现有客户服务中服务请求管理流程实现对集团客户的端到端售后服务保障?客户维系管理为客户经理提供维系活动的支撑功能通过客户挽留客户关怀客户回访满意度调查等活动以提升集团客户的忠诚度?沿用现有销售管理中销售活动管理功能支持集团产品的定制化解决方案管理?沿用现有销售管理中订单管理功能支持集团业务的跨区业务受理等销售?通过销售活动的执行与跟踪对客户需求进行细化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并进行资源确认与预占报价与谈判合同签订等最终将商机转化为正式的产品订购内部资料注意保密?实现客户经理工作计划管理工作日志管理工作事务提醒等功能重点提升两方面的能力优化
•宽带业务的上网帐号等资源,包括XDSL,LAN 等上网帐号。 •沿用现有的资源管生命周期管理功能,实现上 网帐号等资源的申请、生成、分配、领用、接 收、启用、使用、回收的生命周期管理。 •支持帐号资源的自动生成及生成规则的管理。
内部资料 注意保密
CRM对家庭业务的支持
•支持针对家庭客户营销方案的管理 功能。 •针对家庭套餐涉及移动业务和宽带 业务捆绑组合,增加涵盖移动业务、 固网业务的全业务营销方案的管理 功能。 •支持营销活动中对于家庭客户中成 员重复营销的规避功能。
明确了BOSS服务开通的定位,主要负责即开即 通类业务的开通 。
CRM对集团业务的支持
•沿用现有销售管理中销售活动管理 功能,支持集团产品的定制化解决 方案管理 •沿用现有销售管理中订单管理功能, 支持集团业务的跨区业务受理等销 售 •通过销售活动的执行与跟踪对客户 需求进行细化,提供相应的解决方 案并进行资源确认与预占、报价与 谈判、合同签订等,最终将商机转 化为正式的产品订购

中国移动省级业务运营支撑系统业务技术规范版

中国移动省级业务运营支撑系统业务技术规范版

中国移动省级业务运营支撑系统业务技术规范版1. 引言中国移动省级业务运营支撑系统(以下简称“系统”)是为了支持中国移动各省公司的业务运营需求而开发的。

本文档旨在规范系统的业务技术要求,确保系统能够稳定、高效地进行业务运营。

2. 系统架构系统采用了分布式架构,分为前端和后端两部分。

前端主要负责用户界面的展示和用户交互,后端则负责业务逻辑的处理和数据存储。

系统的前端采用HTML、CSS和JavaScript技术,以实现跨平台的用户界面。

后端则借助Java技术进行开发,通过使用Spring框架进行模块化设计和管理,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扩展性。

3. 数据库设计系统的数据存储和管理采用关系型数据库。

数据库的设计要遵循以下原则:•合理的表结构设计,符合数据库范式要求,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恰当的索引设计,提高查询性能,减少数据检索的时间开销。

•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机制,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 业务流程系统根据中国移动省级公司的业务运营流程进行设计和实施。

以下是常见的业务流程:1.业务办理:用户通过系统提交业务办理请求,请求将发送到后台进行处理。

2.业务审核:后台系统对用户提交的请求进行审核,根据业务规则进行判断,并生成相应的审核结果。

3.业务处理:根据审核结果,后台系统对业务进行处理和操作,包括生成工单、发送短信通知等。

4.业务完成:业务处理完成后,系统会生成业务办理的相关数据和报表,并通知用户处理结果。

系统的业务流程应该通过流程图和文字说明来清晰地呈现,以便于系统用户和开发人员的理解和使用。

5. 接口规范系统的接口规范是系统与其他系统或模块进行交互的重要依据。

接口规范应该包括以下内容:•接口功能说明:明确接口的功能和用途。

•接口参数:要求明确接口的输入参数和输出参数,包括参数类型、参数名称和参数说明。

•接口调用方法:要求明确接口的调用方式和操作步骤,以便其他系统或模块能够正确地调用接口。

接口规范的编写应该遵循统一的规范,以提高开发效率和协作效果。

业务运营支撑系统进入全面融合时代

业务运营支撑系统进入全面融合时代
0 月8 中国联 通集 团总 部内部 架构 调整 , 固 网建设 、 1 日, 将 固网运 维和 移 动 公司合 并成立 网络 公 司, 以此实 现原 网通 的数 据固 网与原 联通 移动 网络 运维
平 台的进 一步融合 优化 。
应 用实验 ; 与此 同时, 中国移动还联 合 了 天津市政府, 试点推 出了基于 云计算的电子政 务及无线城市的应用。 ”
o 月1 日, 5 0 北京 电信 宣布全 球首 家 推出 融八3 G应 用的 I C D 业务 平 台, 全 新 推出 的I O ̄ 务可 将用 户所关 心的 各种 I C 行数据 、 频 监控 、 D J E D 运 视 报警裁
沙跃 家
内容 迅速 发送 到用户 的手机 终端 上。 0 月中旬 , 国移 动公 布了在 开源 软件基 础上 开发的 云计算 系统 ——大 5 中

, 后 支 苴 台 。
部 一省 份 ) 不 同点 在 于 , 国 联 通 更 加 强 调 支 撑 系统 建 设 的高 度 统 一 — — 由 总 , 中 部 统 一 规 划 , 定 制 的业 务 规 范 将 直 接 干涉 各 厂 商 产 品 的 设 计 和 定 版 , 其 各地 系统 最 终将严格按 照统一版本进行最 终的测试入 网。 2 1年, 0 0 中国 联 通 充 分发 挥 73 G产 业 链 优 势 ,以3 “ 领 先 、六 统 一 ” 目 G 三 为 标 , 断 尝 试 标 准 化 管控 , 将 目标 定 在 了全 业 务 一 体 化 运 营。不 过 , 不 并 由于 中国 联 通 自身 对 于 固 网、 动 网 的 融 合 支 撑 能 力还 有 差 距 , 处 在 “ 个 终 端 、 一 登 移 尚 一 统 录 ”的 发 展 阶 段 , 此 中 国 联 通 在 2 1 年 更 加 强 调 一 级 架 构 的 业 务 支 撑 系 统 建 因 00 设 。现 阶 段 , 中国 联 通 正 基 于原 有 两 级 架 构 的基 础 上 , 加 建 设 集 中 于 一 级 架 构 叠 的 电子 渠 道 系统 。@

各种系统架构图

各种系统架构图

各种系统架构图级包括:用户界面层、应用服务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和数据存储层。

其中,用户界面层主要负责与用户的交互,应用服务层负责提供各种服务,业务逻辑层负责处理业务逻辑,数据访问层负责与数据库进行交互,数据存储层负责数据的存储和管理。

1.3.2.技术架构说明整体技术架构采用SOA面向服务管理架构模式,通过服务的拆分和组合实现应用组件的整合和重用。

同时,采用ESB作为服务的中介,实现服务之间的通信和协作。

此外,还采用了RPC和REST两种服务通信协议,以满足不同的业务需求。

1.3.3.资源共享说明整体资源共享采用了结构化和非结构化资源的统一管理和采集,通过接口管理体系和资源采集工具实现资源的有效管理和维护。

同时,采用了有效的资源分析和管理机制,实现对资源的查询、分析、统计、汇总、报表、预测、决策等功能模块的搭建,从而提升整体应用服务质量。

1.3.4.门户发布说明最终数据将通过内外网门户对外进行发布,实现对局内各个部门人员、区各委办局、用人单位以及广大公众的服务。

同时,通过不同的权限登录不同门户进行相关资源的查询,从而实现对数据的有效应用。

综上,本次共享资源平台逻辑架构和技术架构的设计,有效实现了应用系统的全面升级和新的应用系统的开发,建立了行业的全面的应用系统架构群,提升了整体应用服务质量。

大型应用工程项目的建设必须遵循严格的标准体系建设规范。

为了保障本次项目的实际需求,我们采用三个规范体系,包括安全标准管理系统、标准规范体系和运行管理体系。

通过制定相关标准、保障安全架构和建设管理规范,可以保障整个应用系统的设计、搭建和运维等全流程性工作。

我们将整个应用系统面向人群分为四类,包括广大公众、区内委办局、局内相关部门和用人单位。

不同的对象可以通过访问不同的门户进行全面的服务保障。

在项目整体应用系统建设需求方面,我们将项目整体分为三个主体建设,包括共享信息平台的搭建、原有应用系统的改造和新的应用系统的搭建。

ISMP综合业务管理平台

ISMP综合业务管理平台

业务控制
3G业务平台
ISMP
3G业务平台
SAG
业务系统 和引擎
IPTV 数据会议
IM
CDN EMAIL WAP GW
MMSC
SC
GMLC
媒体服务器
KJAVA下载
承载网络 CDMA2000
WCDMA
TD-SCDMA
CDMA
PSTN/NGN
GSM
PHS
ISMP平台功能定位 版权短信业务需求 短信过滤业务需求
业务管理示例
内容管理
统一内容管理 统一内容管理 内容生命周期管理 内容信息管理
* 内容信息包括: 内容名称,内容类 型,内容格式属性, 内容编号 * 一个内容可以被 多个业务绑定,进 而发布成多个产品。 *内容提交:CP提交内容及内容描述、定价建议等信 息 *内容审批:运营商对提交的内容/内容描述/定价建 议等进行审核 *内容存储:内容存储到相应的应用服务器(彩铃/流 媒体/下载等) *内容发布:内容与业务关联定价或内容直接定价后 发布至用户门户 *内容更新:内容更新不影响用户使用 *内容删除:SP可以申请内容删除操作,需经过审批 流程处理
数据增值业务发展的竞争焦点
业务和服务已成为运营商决战的主战场
竞争初期:网络质量、价格 竞争后期:业务/应用/服务

资源的控制是运营商业务成败的关键
竞争的本质就是对资源的争夺。资源包括:用户资源、网络资源、管道资源、业务资源、 CP/SP资源等 手段:提供平台、加强管理和服务
灵活、快速是运营商业务竞争的需求
增加、维护CP/SP 接入资源开通、变更 注册、注销审批 信息变更审批
查看CP/SP信息 增加CP/SP操作员 配置SP数据到SE CP/SP信息查询

业务平台维护职责界面

业务平台维护职责界面

22
语音短信平台 信息服务类/语音类
一枢纽4层
23
小灵通悦铃平台 信息服务类/音乐类 视频点播系统(VOD) 、 VSDN直播业务平台 信息服务类/视频类
二枢纽9层
24
二枢纽11层 信息服务类/视频类 二枢纽11层
25
26 27 28 29 30
宽带我世界CNCMAX 信息服务类/视频类 宽视界平台、 IPTV增值业务平台 信息服务类/视频类 IPTV业务平台 统一客户端平台 信息服务类/浏览类 信息服务类/视频类 信息服务类/视频类
7
华为智能网 通信服务类/号码类
一枢纽4层
8
NGN统一业务平台 (USDP) 通信服务类/号码类
二枢纽9层
9 10
116167电话会议系统 通信服务类/多方通信类 网视通 通信服务类/多方通信类
二枢纽9层 二枢纽11层
移动设备维护中心/固 网络公司全管(移动维护负责硬 网、PHS增值平台维护 件,交换中心负责用户数据部分, 部 省网管负责软件及权限,局数据) 移动设备维护中心/固 网、PHS增值平台维护 网络公司除应用软件外的全部。 应用部分归省产创 部 互联网维护中心 网络公司全管
网络公司
网络公司
网络公司
网络公司
网络公司
产品创新部
网络公司
网络公司
产品创新部
网络公司 网络公司 网络公司 网络公司 网络公司
网络公司 网络公司 网络公司 网络公司 网络公司
产品创新部 产品创新部 产品创新部 产品创新部 产品创新部
31
黑龙江信息港 信息服务类/浏览类
二枢纽11层
互联网维护中心
网络公司
二枢纽9层
移动设备维护中心/固 网、PHS增值平台维护 部 移动设备维护中心/固 网、PHS增值平台维护 部 移动设备维护中心/固 网、PHS增值平台维护 部 移动设备维护中心/固 网、PHS增值平台维护 部 移动设备维护中心/固 网、PHS增值平台维护 部 移动设备维护中心/固 网、PHS增值平台维护 部 长维中心

BOMC

BOMC

一、适用范围该使用手册适用于所有BOMC系统使用和维护人员,此使用手册为初稿,其中很多地方有不足,欢迎大家提出宝贵建议。

二、业务支撑运营管理系统简介业务支撑运营管理系统(简称BOMC系统)是为更加全面的反映系统整体运行状况,深化运营管理工作,在对IT基础架构进行监控管理的基础上,开始业务支撑网的业务服务管理的系统平台。

其监控和管理所涵盖的范围包括全省网元、主机、数据库、中间件以及BOSS 业务指标和应用监控、经分业务指标和应用监控。

本期BOMC系统为二期系统,在一期系统中,对业务的管理和监控以及对地市的报障和支撑比较弱化。

在本期系统中,强化地市业务支撑网、IP资源的监控与管理,同时提供丰富多样的综合报表、业务监控视图等综合信息发布功能,从而帮助地市BOMC内部使用人员做好平时维护分析工作,促进业务运营质量和客户满意度的提升。

在BOMC二期系统中,为加大地市的支撑和服务力度,以及更好的完成地市支撑和管理工作,特将地市支撑全网监控以及本地传输质量监控纳入BOMC系统;为解决目前IP资源管理问题,增加了IP资源池管理功能;为了完成业务支撑中心和地市的真正管理互动和交流,也将知识库管理、问题和事件流程管理功能通过此次培训推广到地市日常维护工作中去,目的是为了能够使地市公司提升本地支撑工作,并且能及时发现,反映问题以确保问题在第一时间能被解决,降低故障和投诉的频发度,提升维护工作中的短板。

以下内容将对此次推广的四大功能逐一介绍,其中不乏有不足和错误之处,欢迎大家指出并提出改进意见建议。

三、拓扑资源监控与配置1、功能点背景介绍1.1BOMC一期拓扑资源监控介绍在BOMC一期系统中,资源拓扑只是将省中心设备到地市接入路由器设备纳入了监控,后期也添加了全省开通和采集点的状态监控。

由于对地市本地局域网状况不掌握,无法对地市的本地网络状况整体做出评价和管理。

一旦出现网络问题,都要重头查起;地市人员一直处在发起报障和被动等待的位置上,等问题定位后,才能配合进行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业务支撑工作界面
一、集客业务
(一)网络部各专业分工界面
1.无线网优中心负责WLAN AP部分维护职责。

2.设备维护中心负责AC部分和CMNET数据网维护职责。

3.网络服务中心负责所有类型集团客户专线(包括互联网专线、传输专线、语音专线、短彩信专线、APN专线、无线城市相关专线、平安城市相关专线、信息岛专线等)、IMS接入侧、地市层面放置在移动机房内业务平台的维护。

4.网络服务中心与传输维护中心分工界面
(1)传输接入类设备维护界面
网络服务中心负责维护:
基站或综合业务接入点机房内用于集团接入的语音、数据和传输设备及其间的连接线。

集团客户侧移动自主产权的传输、数据、语音设备和之间的连线。

(2)与传输外线专业界面划分
基站或综合接入点中,传输类设备下行端口至集团用户侧传输设备上行端口间的线路以光缆线路进入机房第一个ODF端子为界,端子以外部分由传输维护中心维护。

(3)与传输设备专业界面划分
基站或综合接入点内集客基站侧设备和传输设备之间以到传输设备的下行端口为分界点,下行端口以下的连线及设备归网络服务中
心维护。

(二)网络服务中心与集团客户部界面划分
1.客户侧应用终端类设备维护界面
以客户侧设备到客户端设备的第一个端口为界,端口以上连线及客户侧设备归网络服务中心维护,端口以下设备归客户自行维护或集团客户部维护。

2.与客户签订的延伸服务界定的设备和连线,如用户内部综合布线、电源、路由器、交换机、视频终端等,由集团客户部维护。

注1:网络部客户侧与集团客户客户端定义
客户端设备:在客户机房内用于实现客户专线业务的用户自有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等组成用户业务平台的用户网络设备。

客户端设备主要用于用户自己的业务网络平台,由用户进行设备选型、系统建设和维护。

客户侧设备:位于客户端和接入网交接处的设备,处于接入网末端,向上将业务上传至城域传送网接入节点,向下通过客户接口连接客户端设备。

客户侧设备一般由运营商提供,安装在客户机房,根据不同的专线用户,客户侧设备包括数据业务设备,如移动自主产权的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语音业务设备,如移动自主产权的PBX、IAD等设备;客户侧设备归移动公司网络部网络服务中心维护。

注2:关于ICT类项目
按照集团客户部ICT项目划分分类原则,可以将ICT项目分为五类:一卡通类、MAS类、工作手机类、行业平台类、其他系统集成
类。

针对这五类产品,维护细分界面如下,其中应由网络部负责的职责划归网络服务中心:
IMS接入侧以IPPBX、IAD、AG等设备面向客户的出端口为划分界面,出端口及出端口以里(面向核心网络侧)归网络服务中心维护,出端口以外的线缆(包括楼内综合布线)、终端等设备归客户自
行维护或集团客户部维护。

二、家客业务
网络服务中心与传输维护中心维护分界点如下。

以小区外光交箱(或离小区最近的光缆成端点)为分界点,光交箱靠近小区侧的光缆及设备由网络服务中心维护。

光交箱及交接箱以上的光缆、管道等由传输维护中心维护。

驻地网工程建设职责归工程管理中心,驻地网维护职责归网络服务中心。

入户线装维职责归网络服务中心。

家客业务开通过程中的PON资源配置工作由传输维护中心负责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