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基水杨酸法测铁学生用[1]
磺基水杨酸铁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磺基水杨酸与铁离子形成配合物的原理和方法;2. 学习分光光度法测定配合物组成及稳定常数的方法;3. 了解pH值对配合物组成及稳定常数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磺基水杨酸(HSal)与铁离子(Fe3+)在特定pH值下可以形成稳定的配合物。
根据实验原理,本实验将测定pH 2.5时磺基水杨酸铁的组成及其稳定常数。
实验采用分光光度法,通过测定溶液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计算出配合物的组成和稳定常数。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分光光度计、pH计、电子天平、移液管、容量瓶、试管等。
2. 试剂:磺基水杨酸(HSal)、铁离子标准溶液、氢氧化钠(NaOH)、盐酸(HCl)、蒸馏水等。
四、实验步骤1. 配制标准溶液:准确称取一定量的HSal,用蒸馏水溶解后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定容。
配制成一定浓度的HSal标准溶液。
2. 配制铁离子标准溶液:准确称取一定量的硫酸铁铵(FeSO4·7H2O),用1:1盐酸溶液溶解后转移至500mL容量瓶中,定容。
配制成一定浓度的铁离子标准溶液。
3. 测定HSal与Fe3+的配合物组成:将HSal标准溶液和铁离子标准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调节pH值至2.5。
待溶液混合均匀后,在特定波长下测定吸光度。
4. 计算配合物组成:根据实验数据,利用比尔定律计算配合物的组成。
5. 测定HSal与Fe3+的稳定常数:根据实验数据,计算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配合物组成: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出HSal与Fe3+的配合物组成为[Fe(HSal)2]3+。
2. 稳定常数: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出HSal与Fe3+的稳定常数为K=1.0×104。
3. pH值对配合物组成及稳定常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H值对配合物组成及稳定常数有显著影响。
当pH值从2.5逐渐增大时,配合物的组成由[Fe(HSal)2]3+逐渐转变为[Fe(HSal)3]3-,稳定常数逐渐增大。
磺基水杨酸法测铁的含量

磺基水杨酸法测铁的含量
磺基水杨酸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铁含量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磺化反应,将水杨酸中的羟基转化为磺基,形成磺基水杨酸(2-羟基苯磺酸),然后利用磺基水杨酸和铁离子反应,生成显色产物,通过比色法计算出样品中铁离子的含量。
实验步骤
1.用少量醋酸溶解待测样品,加入苯酚,使pH在3~4之间。
这样可以使铁以Fe3+的形式存在,以便后续的磺化反应。
2.加入少量磺酸(氢氧化二苯基磺酸),充分溶解。
3.加入过量的溶氧剂(过氧化氢),加速磺酸的磺化反应。
4.用氨水调整pH至9.5~10.5之间,使反应液处于碱性条件下,有利于后续显色反应的进行。
5.加入0.1%磺基水杨酸(2-羟基苯磺酸)溶液,与铁离子反应生成显色产物3-磺基-6-氨基三甲基苯并噁唑(Fe(III)-磺基水杨酸络合物),并使反应液呈现红色或紫色。
6.用光度计或比色计测定样品的吸光度或比色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中铁离子的含量。
注意事项
1.磺化反应需要过氧化氢的存在,加入过量的过氧化氢会导致反应液变得过于浓稠,影响显色反应的进行。
因此,应当谨慎加入过氧化氢,适量调整反应液的浓度。
2.在调整pH值时,应当注意避免反应液的pH过高,以免铁离子发生水解反应,导致测定结果不准确。
3.在标准曲线的绘制中,应当使用含铁量相近的标准溶液,以确保所绘制的标准曲线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4.在测定过程中,要注意反应时间的控制,过长或过短的反应时间都会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5.实验前要仔细准备试剂和设备,并进行充分的清洗和消毒,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磺基水杨酸法测铁学生用[1]
![磺基水杨酸法测铁学生用[1]](https://img.taocdn.com/s3/m/926ee92b9b6648d7c0c74608.png)
磺基水杨酸显色法测铁一、教学要求1、掌握用磺基水杨酸显色法测定铁的原理和方法。
2、学会绘制标准曲线的方法。
3、掌握722型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二、预习内容1、了解722型分光光度计构造2、掌握722型分光光度计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3、理解工作曲线的制作及意义;三、实验原理磺基水杨酸是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有机显色剂之一。
磺基水杨酸(简式为H3R)与Fe3+可以形成稳定的配合物,因溶液pH的不同,形成配合物的组成也不同。
在 pH=9~11.5 的 NH3.H2O-NH4Cl 溶液中,Fe3+与磺基水杨酸反应生成三磺基水杨酸铁黄色配合物。
+ Fe3+该配合物很稳定, 试剂用量及溶液酸度略有改变都无影响。
Ca2+、 Mg2+、 Al3+等与磺基水杨酸能生成无色配合物, 在显色剂过量时, 不干扰测定。
F-、 NO3-、 PO43-等离子对测定无影响。
Cu2+ 、Co2+、Ni2+、Cr3+等离子大量存在时干扰测定。
由于Fe2+ 在碱性溶液中易被氧化,所以。
本法所测定的铁实际上是溶液中铁的总含量。
磺基水杨酸铁配合物在碱性溶液中的最大吸收波长为 420nm, 故在此波长下测量吸光度。
四、仪器、药品仪器:722型分光光度计,50毫升比色管8支,吸量管(5毫升)4支.10毫升移液管1支。
药品:1、铁标准储备液(100ug/ml).准确称取0.8634克铁盐NH4Fe(SO4)2.12H2O,置于烧杯中,加入20毫升1+1的HCL和少量水,溶解后,转入1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充分摇匀。
2、铁标准使用液(10ug/ml).用移液管移取上述铁标准储备液10.00毫升,置于100毫升容量瓶中,加入2毫升1+1的HCl,加水稀释至刻度,充分摇匀。
3. 10%的NH4CL溶液4. 10%的磺基水杨酸溶液5. 1+1氨水溶液(滴瓶装)五、实验内容及步骤(一)进入实验室,将实验要用到的有关玻璃器皿按洗涤要求洗涤干净备用。
(二)722型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磺基水杨酸测铁

用玻璃棒搅拌 配好盖好玻璃盖
10ug的铁标溶液配制
从已配好的1000ml的容量瓶中的铁标溶液 中
用已润洗好的移液管移取10mL的溶液移
到100mL的容量。然后稀释到刻度线。
润洗移液管
移取铁标
移取铁标到容量瓶中
滴 至 刻 度 线
稀 释 好 的 铁 标
将配好的10ug/mL的铁标溶液中吸取 0ml、2ml、4ml、6ml、8ml、10ml、 (5ml、5ml--未知样)至8个100ml的 容量瓶中
拉入样品
拉入样品的动作
测量完 毕
找出最大吸收峰422.5
比色皿的配套性
润洗比色皿
拿出第二格的溶液换 成铁1(空白),点电 脑上的“定量分 析”——参数(波长422.5、仪器(设置幻 灯点)360nm——光 度测量——参数(测量 方式T%、波长422.5修改-确定——波长定 位422.5——测量(拉 入参比、样品拉入光 路(先拉再按确定)
按右键,就会出现"定制坐标",设 置坐标,横坐标为吸光度,纵坐标 为浓度,再点一下拟合,坐标就出 来了
测完铁6之后,把鼠标点在坐标那,
设置坐标
把鼠标点到未知样的吸光度格,测 未知样1和未知样2,测量方法同铁 标溶液测量方法相同,绘制坐标方 法也一样,到时溶度就会自动出现
未知样定制坐标
未知样的吸收曲线
移取铁标到8个容量瓶中
移好铁标的8个容量瓶
标水 的杨再 容酸将 量溶配 瓶液制 中各好 吸的 至 个磺 铁基
25% 8
移取 磺基 水杨 酸之 后变 成紫 色 移取磺基
水杨酸
标到 签刻 度 线 , 摇 匀 , 贴 上
再滴用 过至胶 量 头 个滴 铁管 标 , 将 溶 然 液 后 的 到 稀 氨 黄 释 色水
实验37 磺基水杨酸法测铁的含量

实验37 磺基水杨酸法测铁的含量实验目的(1)巩固吸光光度法的基本理论,掌握吸收曲线及标准曲线的绘制及应用。
(2)了解721型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一、提问(1)溶液酸度对磺基水杨酸铁配合物的吸光度有何影响?(2)本实验中哪些试剂应准确加入?哪些不必严格准确加入?为什么?(3)使用蒸馏水和试剂空白作参比溶液有何区别?工作曲线是否都通过原点?二、讲解1、原理:Fe3+离子与磺基水杨酸能形成有色配合物,在pH=8~11的氨性溶液中该配合物呈黄色,且其浓度服从朗伯-比尔定律。
可以固定溶液浓度和比色皿厚度,通过调节入射光的波长测定不同波长时的吸光度并绘制吸收曲线,找出最大吸收波长;固定波长为最大吸收波长,测定一系列标准溶液的吸光度,作出工作曲线。
根据相同条件下未知液的吸光度,可以在工作曲线上求出未知液的浓度。
(1)Fe3+离子与磺基水杨酸能形成逐级配合物,在不同酸度条件下,可能生成1:1、1:2和1:3三种颜色不同的配合物,故测定时应控制溶液酸度。
(2)配制标准溶液时铁离子必须准确加入,过量的磺基水杨酸和氨水对溶液的吸光度影响不是很大,不必严格准确加入。
(3)试剂空白作参比溶液可以消除溶液中其它有色物质的影响,所得工作曲线通过原点。
蒸馏水不能消除溶液中其它有色物质的影响,所得工作曲线不一定通过原点。
2、操作注意(1)为避免引起光电池疲劳现象,不测定时应打开暗室盖,特别应避免强光照射。
(2)比色皿盛取溶液时只需装至比色皿的2/3处,过满易溅出腐蚀仪器。
(3)比色皿的光学表面一定要注意保护。
(4)操作仪器要小心,不要用劲拧动,以免损坏机件。
(5)读数时眼睛应垂直于表盘,使平面镜里外的指针重合,此时读数最准确。
(6)每改变一个波长,就得重新调0和100%。
三、实验要求(1)熟悉分光光度计的构造,并掌握其使用方法。
(2)绘制吸收曲线,找出最大吸收波长。
(3)绘制工作曲线,并利用工作曲线求出未知液的浓度。
磺基水杨酸法测铁的含量

实验37 磺基水杨酸法测铁的含量实验目的(1)巩固吸光光度法的基本理论,掌握吸收曲线及标准曲线的绘制及应用。
(2)了解721型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一、提问(1)溶液酸度对磺基水杨酸铁配合物的吸光度有何影响?(2)本实验中哪些试剂应准确加入?哪些不必严格准确加入?为什么?(3)使用蒸馏水和试剂空白作参比溶液有何区别?工作曲线是否都通过原点?二、讲解1、原理:Fe3+离子与磺基水杨酸能形成有色配合物,在pH=8~11的氨性溶液中该配合物呈黄色,且其浓度服从朗伯-比尔定律。
可以固定溶液浓度和比色皿厚度,通过调节入射光的波长测定不同波长时的吸光度并绘制吸收曲线,找出最大吸收波长;固定波长为最大吸收波长,测定一系列标准溶液的吸光度,作出工作曲线。
根据相同条件下未知液的吸光度,可以在工作曲线上求出未知液的浓度。
(1)Fe3+离子与磺基水杨酸能形成逐级配合物,在不同酸度条件下,可能生成1:1、1:2和1:3三种颜色不同的配合物,故测定时应控制溶液酸度。
(2)配制标准溶液时铁离子必须准确加入,过量的磺基水杨酸和氨水对溶液的吸光度影响不是很大,不必严格准确加入。
(3)试剂空白作参比溶液可以消除溶液中其它有色物质的影响,所得工作曲线通过原点。
蒸馏水不能消除溶液中其它有色物质的影响,所得工作曲线不一定通过原点。
2、操作注意(1)为避免引起光电池疲劳现象,不测定时应打开暗室盖,特别应避免强光照射。
(2)比色皿盛取溶液时只需装至比色皿的2/3处,过满易溅出腐蚀仪器。
(3)比色皿的光学表面一定要注意保护。
(4)操作仪器要小心,不要用劲拧动,以免损坏机件。
(5)读数时眼睛应垂直于表盘,使平面镜里外的指针重合,此时读数最准确。
(6)每改变一个波长,就得重新调0和100%。
三、实验要求(1)熟悉分光光度计的构造,并掌握其使用方法。
(2)绘制吸收曲线,找出最大吸收波长。
(3)绘制工作曲线,并利用工作曲线求出未知液的浓度。
磺基水杨酸测铁的含量标准曲线

磺基水杨酸测铁的含量标准曲线稿子一:嗨呀,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聊磺基水杨酸测铁的含量标准曲线这个有趣的话题。
你知道吗,这个标准曲线就像是一把神奇的尺子,能帮我们准确测量铁的含量。
想象一下,它就像一个铁含量的密码地图。
当我们开始做实验的时候,那可真是有趣极了。
先准备好各种试剂和仪器,感觉自己就像个小小科学家。
然后呢,按照步骤一步步来,小心翼翼地操作,就怕出一点差错。
每次加入不同量的铁标准溶液,就像是在给这个曲线添砖加瓦。
看着溶液颜色的变化,心里那个期待呀,就盼着能画出一条漂亮又准确的曲线。
有时候实验过程中也会有点小紧张,万一数据不对怎么办?但正是这种小紧张,让整个过程充满了挑战和乐趣。
等到终于画出了那条满意的标准曲线,那种成就感,简直爆棚!就好像自己解开了一个大大的谜题。
小伙伴们,你们是不是也觉得这个过程很有意思呢?稿子二:嘿,朋友们!咱们来唠唠磺基水杨酸测铁的含量标准曲线的事儿。
一开始听到这个名字,是不是觉得有点复杂?其实啊,没那么难!做这个实验,就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冒险。
先把需要的东西都准备齐全,然后就可以大胆出发啦!在加入试剂的时候,要特别细心,就像在给宝贝们安排座位一样,不能有一点马虎。
每一滴试剂都像是一个小魔法,会让溶液发生奇妙的变化。
随着铁含量的不同,颜色也会跟着变,那感觉就像在看一场色彩的表演。
而且,每次测量的数据都像是一颗珍贵的宝石,要好好收集起来。
画标准曲线的时候,就像是在描绘一幅美丽的画。
每一个点的位置都要恰到好处,才能让这幅画完美呈现。
有时候可能会遇到一些小挫折,比如数据不太准,但别灰心,这只是冒险中的小插曲。
多试几次,总会成功的。
看到那条完美的标准曲线,心里那叫一个美呀!感觉自己完成了一项超级伟大的任务。
怎么样,朋友们,是不是也想亲自试试这个有趣的实验啦?。
磺基水杨酸测定烧碱中的铁含量(精)

O-CO OS O 3-3Fe6-磺基水杨酸测定烧碱中的铁含量一、实验原理磺基水杨酸是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有机显色剂之一。
磺基水杨酸(简式为 H 3R 与 Fe 3+可以形成稳定的配合物,因溶液 pH 的不同,形成配合物的组成也不同。
在pH=9~11.5 的 NH 3.H 2O-NH 4Cl 溶液中, Fe 3+与磺基水杨酸反应生成三磺基水杨酸铁黄色配合物。
+ Fe3+该配合物很稳定 , 试剂用量及溶液酸度略有改变都无影响。
Ca 2+、 Mg2+、 Al3+等与磺基水杨酸能生成无色配合物 , 在显色剂过量时 , 不干扰测定。
F -、NO3-、 PO43-等离子对测定无影响。
Cu 2+ 、 Co 2+、 Ni 2+、 Cr 3+等离子大量存在时干扰测定。
由于 Fe 2+在碱性溶液中易被氧化,所以。
本法所测定的铁实际上是溶液中铁的总含量。
磺基水杨酸铁配合物在碱性溶液中的最大吸收波长为 420nm, 故在此波长下测量吸光度。
二、实验试剂铁标准溶液 10%的 NH 4Cl 2%的磺基水杨酸氨水(1+10 三、实验步骤1、进入实验室,将实验要用到的有关仪器从仪器橱中取出,把玻璃器皿按洗涤要求洗涤干净备用。
2、工作曲线的绘制在 6只 5Oml 容量瓶中 , 用吸量管分别加入 0.00 、 2.00、 4.00、 6.00、 8.00 、10.00 一直浓度为 0.05mg/L的铁盐标准溶液 , 各加 4ml 10% NH4Cl 溶液和 2ml 2%磺基水杨酸溶液 , 滴加氨水 (1+10直到溶液变黄色后 , 再多加 4ml, 加水稀释至刻度 , 摇匀。
用分光光度计于 420m 波长下 , 以试剂空白作参比溶液 , 调节透光度为100%, 测出各标准溶液的吸光度。
以吸光度为纵坐标 , 铁含量为横坐标 , 绘制工作曲线。
表 1 作工作曲线所配的系列溶液3、试液中铁含量的测定用吸量管加待测试液 5.OOml 于 50ml容量瓶中 , 在与标准溶液相同条件 , 按上述方法显色 , 测量其吸光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磺基水杨酸显色法测铁
一、教学要求
1、掌握用磺基水杨酸显色法测定铁的原理和方法。
2、学会绘制标准曲线的方法。
3、掌握722型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二、预习内容
1、了解722型分光光度计构造
2、掌握722型分光光度计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3、理解工作曲线的制作及意义;
三、实验原理
磺基水杨酸是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有机显色剂之一。
磺基水杨酸(简式为H3R)与Fe3+可以形成稳定的配合物,因溶液pH的不同,形成配合物的组成也不同。
在 pH=9~11.5 的 NH3.H2O-NH4Cl 溶液中,Fe3+与磺基水杨酸反应生成三磺基水杨酸铁黄色配合物。
+ Fe3+
该配合物很稳定, 试剂用量及溶液酸度略有改变都无影响。
Ca2+、 Mg2+、 Al3+等与磺基水杨酸能生成无色配合物, 在显色剂过量时, 不干扰测定。
F-、 NO3-、 PO43-等离子对测定无影响。
Cu2+ 、Co2+、Ni2+、Cr3+等离子大量存在时干扰测定。
由于Fe2+ 在碱性溶液中易被氧化,所以。
本法所测定的铁实际上是溶液中铁的总含量。
磺基水杨酸铁配合物在碱性溶液中的最大吸收波长为 420nm, 故在此波长下测量吸光度。
四、仪器、药品
仪器:722型分光光度计,50毫升比色管8支,吸量管(5毫升)4支.10毫升移液管1支。
药品:
1、铁标准储备液(100ug/ml).准确称取0.8634克铁盐NH4Fe(SO4)2.12H2O,置于烧杯中,加入20毫升1+1的HCL和少量水,溶解后,转入1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充分摇匀。
2、铁标准使用液(10ug/ml).用移液管移取上述铁标准储备液10.00毫升,置于100毫升容量瓶中,加入2毫升1+1的HCl,加水稀释至刻度,充分摇匀。
3. 10%的NH4CL溶液
4. 10%的磺基水杨酸溶液
5. 1+1氨水溶液(滴瓶装)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
(一)进入实验室,将实验要用到的有关玻璃器皿按洗涤要求洗涤干净备用。
(二)722型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1、波长调整:转动波长旋钮使波长移到所需之处。
2、开机预热30分钟
3、T零调整:按功能键/ 透射比模式/ 置入遮光体/ 合上样品盖/ 按0%T调零/取出遮光体。
4、A零调整:按功能键/ 吸光度模式/ 置入参比液/ 合上样品盖/ 按100%T调零。
5、样品测试:置入待测样品液/ 合上样品室盖/ 读数据
(三)试液中铁的测定
1、工作曲线的绘制
在6 只 25ml 比色管中, 用吸量管分别加入0.00 、1.00、 2.00、3.00、4.00 、5.00
浓度为10ug/ml的铁标准使用液, 各加 4ml 10% NH4Cl溶液和2ml 10%磺基水杨酸溶液, 滴加1+1氨水直到溶液变黄色后, 再多加1ml, 加水稀释至刻度, 摇匀。
用分光光度计于420m波长下, 以试剂空白作参比溶液, 调节透光度为100%, 测出各标准溶液的吸光度。
以吸光度为纵坐标, 铁含
量为横坐标, 绘制工作曲线。
2、试液中铁含量的测定
用吸量管吸取待测试液 2.OOml于 25ml比色管中(两份), 在与标准溶液相同条件, 按上述
六、数据记录与处理表2 标准曲线法数据记录及结果
显色试液中铁的含量()ug/ml,根据下式计算出原试液中铁的含量()ug/ml.
原液中铁的含量(ug/ml)= 25.00×ρ(FE)
2.00
七、存在的问题和注意事项
1. 在用磺基水杨酸铁测定Fe3+ 时,在pH=10时形成的配合物稳定,且不容易受干扰,所以
在pH=9~ 11.5下测定黄色3:1配位比的产物,pH对实验成败很关键,用NH3-NH4Cl作为
缓冲溶液
2.待测溶液一定要在工作曲线线形范围内,如果浓度超出直线的线形范围,则有可能偏离朗-
比耳定律是光吸收的基本定律,就不能使用吸光光度法测定。
3. 用移液管移取试剂,注意顺序,并且不能混用移液管
4.比色皿的使用中,每改变一次试液浓度,比色皿都要用待装液润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