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基水杨酸分光光度法测定陶瓷原料中的微量铁_蔡新安

合集下载

磺基水杨酸法测铁学生用[1]

磺基水杨酸法测铁学生用[1]

磺基水杨酸显色法测铁一、教学要求1、掌握用磺基水杨酸显色法测定铁的原理和方法。

2、学会绘制标准曲线的方法。

3、掌握722型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二、预习内容1、了解722型分光光度计构造2、掌握722型分光光度计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3、理解工作曲线的制作及意义;三、实验原理磺基水杨酸是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有机显色剂之一。

磺基水杨酸(简式为H3R)与Fe3+可以形成稳定的配合物,因溶液pH的不同,形成配合物的组成也不同。

在 pH=9~11.5 的 NH3.H2O-NH4Cl 溶液中,Fe3+与磺基水杨酸反应生成三磺基水杨酸铁黄色配合物。

+ Fe3+该配合物很稳定, 试剂用量及溶液酸度略有改变都无影响。

Ca2+、 Mg2+、 Al3+等与磺基水杨酸能生成无色配合物, 在显色剂过量时, 不干扰测定。

F-、 NO3-、 PO43-等离子对测定无影响。

Cu2+ 、Co2+、Ni2+、Cr3+等离子大量存在时干扰测定。

由于Fe2+ 在碱性溶液中易被氧化,所以。

本法所测定的铁实际上是溶液中铁的总含量。

磺基水杨酸铁配合物在碱性溶液中的最大吸收波长为 420nm, 故在此波长下测量吸光度。

四、仪器、药品仪器:722型分光光度计,50毫升比色管8支,吸量管(5毫升)4支.10毫升移液管1支。

药品:1、铁标准储备液(100ug/ml).准确称取0.8634克铁盐NH4Fe(SO4)2.12H2O,置于烧杯中,加入20毫升1+1的HCL和少量水,溶解后,转入1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充分摇匀。

2、铁标准使用液(10ug/ml).用移液管移取上述铁标准储备液10.00毫升,置于100毫升容量瓶中,加入2毫升1+1的HCl,加水稀释至刻度,充分摇匀。

3. 10%的NH4CL溶液4. 10%的磺基水杨酸溶液5. 1+1氨水溶液(滴瓶装)五、实验内容及步骤(一)进入实验室,将实验要用到的有关玻璃器皿按洗涤要求洗涤干净备用。

(二)722型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磺基水杨酸法测定铁实验流程

磺基水杨酸法测定铁实验流程

磺基水杨酸法测定铁实验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磺基水杨酸法测定铁实验流程一、实验准备阶段在进行磺基水杨酸法测定铁实验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磺基水杨酸分光光度法测木耳中铁的含量

磺基水杨酸分光光度法测木耳中铁的含量

磺基水杨酸分光光度法测木耳中铁的含量
李凤;荣先国
【期刊名称】《甘肃科学学报》
【年(卷),期】2012(24)3
【摘要】采用磺基水杨酸分光光度法测定食用木耳中铁的含量.分析了铁元素最佳显色物质和测定条件.该方法操作简单,所用药品少、灵敏度高、准确度高、稳定性好,有很好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The sulfosalicylic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was use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iron content in edible fungus. The optimum chromogenic substances of the element were analyzed and its determination conditions were stated. The method is simple, sensitive, highly accurate for applic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总页数】3页(P81-83)
【作者】李凤;荣先国
【作者单位】滨州医学院烟台校区,山东烟台264003;滨州医学院烟台校区,山东烟台264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657.32
【相关文献】
1.浊点萃取分光光度法测黑木耳中锌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J], 徐春放;孙洪海
2.浊点萃取分光光度法测黑木耳中锌的含量 [J], 徐春放
3.原子吸收法与分光光度法测煤灰中铁含量比对研究 [J], 武晋晶
4.磺基水杨酸分光光度法测定槽液中铁含量 [J], 赵文娟
5.分光光度法测葡萄酒中铁的含量 [J], 张汉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磺基水杨酸法测定水中铁含量在实验比对中的结果分析

磺基水杨酸法测定水中铁含量在实验比对中的结果分析


ang Yue。,Yang N
ingxiang‘,Yang Zerong。,Liang Guang’,M
a M
inglu‘ ,

ang Lei
(1.Zhuhai Branch,Guangdong Institute of Special Equipment Inspection and Research,Zhuhai 5 1 9000:
【摘 要 】在能力 验 证项 目中 采用磺 基 水杨 酸分 光 光度法 测 定水 中铁 含量 ,统 计 分析其 结 果 ,发现 该方 法存 在操 作 困难 、使 用有挥 发 性试 剂 、
样 品 须经 氧化 富集 处理 等不 足 ,这 些无 法 主观控 制 的因素 会 使工作 曲线难 以保 持 良好线 性 ,导致 测量 结 果准 确性 有所 偏差 ,有待进 一 步完 酱
3分 析步骤
3.1工作 曲线 的绘 制 (11准确 量取 0、0.25、0.50、 1.0O、 1.50、2.o0、2.50 mL的一
系列铁 标准 溶 液移 入一 组 50 mL容量瓶 中 ,分 别加 入 l mL浓 盐 酸 ,用 试剂 水 稀释 至约 4O mL。
(2)加入 4.00 mL磺基 水杨 酸溶 液 ,摇 匀 ,加浓 氨水 4.00 mL, 摇 匀 ,使 pH维 持在 9一一ll的范 围 内。
2.BeO 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Zhuhai 5 1 9000,China)
Abstract:In proficiency testing projects using sulf usalicylic acid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determination of iron content of water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results,found that the operating dif iculties,using volatile reagent,sample must be approved by oxidation enrichment processing,etc.These objective factors

磺基水杨酸分光光度法测木耳中铁的含量_李凤

磺基水杨酸分光光度法测木耳中铁的含量_李凤
1 实验部分
1. 1 实验原理 磺基水杨酸和三价铁离子能形成稳定的橙红色
配合物,该配合物用分光光度法可以测量. 物质对单 色光的吸收遵循 Lambent-Beer 定律
A = Kcb, 其中 A 为吸光度; c 为 溶液浓度( g /L) ; b 为溶液厚 度( cm) . 另外,物质对单色光的吸收程度随波长的
[3] Gregorio G B,Senadhira D ,Htut T,et al. Improving Iron and Zinc Vaue of Rice for Human Nutrion [J]. Agriculture et Development, 1999,23( 9) : 77-81.
在 7 个 10 mL 容量瓶中分别加入 1 mL 标准铁 溶液,各 加 入 0. 25 mol / L 磺 基 水 杨 酸 0. 2 mL、 0. 4 mL、0. 6 mL、0. 8 mL、1. 0 mL、1. 2 mL、1. 4 mL, 然后 加 入 0. 2 mol / L HNO3 1 mL、pH 为 4. 7 的 NH3 —NH4 Cl 缓冲液,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线,在最 大吸收波长处测它们的吸光度. 测量结果显示加入 1 mL 显色剂此时效果最好. 2. 3 显色酸度的选择
( 3) 标准溶液系列的配制 用 7 个 10 mL 玻璃 比色管编号后按表 1 配制标准溶液.
( 4) 最大吸收波长的选择 配制好上述溶液 后,就要选择最大吸收波长. 采用其中浓度最大的 6 号溶液,然后倒入石英比色皿中,放入样品槽中测得 吸光波长为 460 nm.
( 5) 溶 液 吸 光 度 的 测 定 在 最 大 吸 收 波 长 460 nm处把上述配置制好的 1 号溶液设为空白,分 别测定 2 ~ 6 号系列溶液吸光度.

磺基水杨酸分光光度法测定槽液中铁含量

磺基水杨酸分光光度法测定槽液中铁含量

280学术论丛磺基水杨酸分光光度法测定槽液中铁含量赵文娟新疆众和股份有限公司摘要:测定酸中铁含量有分光度光度法、容量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滴定分析法等,本文主要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铁,使用不同的显色剂 a.磺基水杨酸法关键词:磺基水杨酸,分光光度法关键词:原理;器材;药品;步骤本文所检测酸液为两种混合酸,自由酸度为7.0moL/L铝含量为0.5g/L,通过控制电解液的酸度及铝含量并在额定的电流下,使铝箔表面形成较好的腐蚀形貌,但如果铁的含量太高,将会影响到铝箔腐蚀形貌的形成状态,因铁在电解液中相当于促使剂,箔腐蚀的速度加快,从而导致箔的表面形成较多的病孔,影响产品的性能,所以必须控制电解液中的铁含量。

1.1实验原理本实验用磺基水杨酸作显色剂测定Fe3+。

磺基水杨酸是一有机弱酸:酸根离子Sal2-可与Fe3+生成有色配合物,配位数随Sal2-的浓度增大而增加。

显然,[Sal2-]与[H+]有关,因而在不同的pH下,配合物配位数不同。

因此控制溶液的pH值对本实验有重大意义。

此外,大量Al3+、Cu2+均干扰测定(槽液中因含有Al3+所以选择合适的掩蔽剂),而Mg2+、Ca2+干扰不大。

本实验用HAc—NaAc缓冲液控制溶液的pH值为5-6,即先选用橙红色的Fe(Sal)2-进行测定,因吸收曲线没有较大的突越。

(见图1)后改为用1:1的氢氧化铵缓冲溶液中和过量的酸,使溶液pH值调节为8-10,.即选用黄色的Fe(Sal)33-进行测定.2.1器材和药品2.1.1器材722型分光光度计,容量瓶.(50mL,6个),刻度吸管(10mL.1支,2mL2支)。

2.1.2药品(2.2.1)20%磺基水杨酸溶液,pH=5-6的HAc—NaAc缓冲液.(2.2.2)标准硫酸铁铵NH4Fe(SO4)2·12H2O溶液(1mL∝25γFe3+)。

铁标准溶液:溶解0.864g硫酸高铁铵[FeNH4(SO4)2·12H2O]于10.mL的1:.1盐酸溶液中,移入1000.mL容量瓶内,用水稀释至刻度。

使用磺基水杨酸分光光度法测定海绵铁中全铁含量

使用磺基水杨酸分光光度法测定海绵铁中全铁含量

使用磺基水杨酸分光光度法测定海绵铁中全铁含量蒋修博【摘要】用磺基水杨酸分光光度法测定海绵铁中全铁的含量.具体操作方法是用HCl溶解试样,用双氧水将Fe2+氧化成Fe3+,在氨性介质中加入磺基水杨酸显色测定全铁含量.该测定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无毒害作用.【期刊名称】《中国重型装备》【年(卷),期】2016(000)001【总页数】3页(P48-49,54)【关键词】海绵铁;全铁含量;磺基水杨酸分光光度法【作者】蒋修博【作者单位】中国二重集团有限公司检测中心,四川618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57.32对海绵铁中全铁含量的测定多采用传统的重铬酸钾容量法。

具体操作是使用HCl 溶解海绵铁,SnCl2将Fe3+还原成Fe2+,过量的SnCl2用饱和HgCl2中和,用K2Cr2O7滴定终点。

该方法实用性强、准确度高,一直被作为一种标准方法长期广泛应用。

但是,该方法在测定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Hg离子和Cr离子,对环境以及人体造成危害,不符合当下节能减排的形势。

本文提出使用磺基水杨酸分光光度法测定海绵铁中全铁含量的方法,同样可以获得准确结果,操作方法简便而且不会对环境、人体造成危害。

1.1 方法要点试样用HCl溶解后,经双氧水将Fe2+氧化成Fe3+,加入定量磺基水杨酸,用NH3·H2O调节pH值在9~11.5范围内,Fe3+与磺基水杨酸生成三磺基水杨酸铁黄色化合物,其颜色强度和含量成正比。

该化合物很稳定,试剂用量及溶液酸度略有改变均无影响。

用分光光度计在430 nm波长下,以试剂空白作为参比溶液,测出吸光度,绘制工作曲线,计算试样结果。

1.2 仪器与试剂仪器与试剂主要有:电子分析天平:100 g/0.1 mg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752型HCl:1.19 g/mlH2O2 :30%磺基水杨酸:10%NH3·H2O:1+1铁标准溶液:0.1 g/L试验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去离子水。

磺基水杨酸分光光度法测铁的微型实验设计

磺基水杨酸分光光度法测铁的微型实验设计

磺基水杨酸分光光度法测铁的微型实验设计《用磺基水杨酸分光光度法测铁的微型实验设计》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利用磺基水杨酸分光光度法(Griess法)测定水样中铁的含量,并建立准确的测定方法,解决铁的分析问题。

实验原理磺基水杨酸可以与Fe(Ⅲ)结合形成深红色的复合物(如FeS-磺基水杨酸),其吸光度与Fe(Ⅲ)浓度成正比,故利用这种复合物吸收光谱测定Fe(Ⅲ)浓度。

实验材料用于衡量Fe(Ⅲ),磺基水杨酸,氢氧化钠,氟溴酸纳,氨水,外加曲利醇,0.1mol/L硫酸钾和不含Fe(Ⅲ)的纯水。

实验步骤1.将一种不含Fe(Ⅲ)的纯水(50ml)在野外实验室中称取,然后向该液中加入硝酸钡以及曲利醇(硝酸钡:曲利醇=1:1),搅拌均匀,使水样得到全面酸化,并保持。

2.将50ml甲醇中加入0.2mmol的磺基水杨酸,搅拌使之均匀溶解,作为比色剂。

3.将前步骤中制备的水样加入一定量的标准溶液(Fe(Ⅲ)),搅拌均匀,使Fe(Ⅲ)和吸光剂上的结合物形成。

4.将以上混合物放入分光光度仪中,测定其在540nm处的吸光度。

5.根据该实验所测定的结果,按照磺基水杨酸的比色分光光度赤仪(Griess法)的标准,计算所检测的水样中Fe(Ⅲ)的含量,以求得实验质量控制结果。

结果及分析通过磺基水杨酸分光光度法(Griess法)测定,本实验得出的水样中铁的含量为1.2mgl-1。

通过分析结果,我们可以知道,本次实验能够较准确地测定水样中铁的含量,并能够为铁的分析提供参考。

结论本次实验采用食品科学习磺基水杨酸分光光度法(Griess法)来测定水样中铁的含量,试验结果表明,磺基水杨酸分光光度法能够获得比较准确的测定结果。

因此,可以用磺基水杨酸分光光度法来测定水样中的铁的含量,为今后的科学研究提供有效的思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陶瓷│CHINA CERAMICS │2008(44)第 11 期│63【摘 要】:采用磺基水杨酸分光光度法,以磺基水杨酸为显色剂、双氧水为氧化剂, 控制pH 值为1.5~3,磺基水杨酸与Fe 3+生成稳定的紫红色配合物(1∶1),其最大吸收波长在515nm 处,在等吸收点处测定吸光度,铁量在0.00~1.00mg 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该方法适用于陶瓷原料中微量铁的测定。

【关键词】:磺基水杨酸,分光光度法,铁引 言影响陶瓷白度的主要元素是铁化合物,故检验陶瓷原料中的铁含量对制备高质量的陶瓷十分重要,现有陶瓷原料中铁的测定主要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1],由于原子吸收光谱仪价贵昂贵,对一些小型原料厂不太现实,磺基水杨酸分光光度法以其特有的仪器简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优点,非常适合铁含量的测定[2],本文在此基础上,经过实验研究发现,在pH=1.5~3时,磺基水杨酸与Fe 3+可生成稳定的紫红色配合物(1∶1),利用铁(Ⅲ)-磺基水杨酸显色体系及光度特性,可成功地用于陶瓷原料中微量铁的测定。

1 实验部分1.1 主要仪器与试剂752 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光谱仪器有限公司),Fe 3+标准溶液:准确称取经400℃灼烧的三氧化二铁(光谱纯)0.1000g 于烧杯中,加入(1+1)盐酸30mL,浓硝酸5mL,于水浴上溶解之后,移入1L 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以每毫升含三氧化二铁0.1mg/mL 做为储备液,使用时并稀释至0.05mg/mL。

pH2.0的盐酸溶液∶于1L 水中加入浓盐酸2.5mL,并用酸度计校正至2.0。

磺基水杨酸溶液浓度为10%。

以上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双蒸馏水。

1.2 实验方法取一定量的含铁(Fe 3+)溶液于50mL 容量瓶中,加入少量双氧水使其中部分Fe 2+氧化为Fe 3+,然后加入磺基水杨酸溶液,用蒸馏水稀释并同时调节pH 值,定容,摇匀,以试剂空白为参比,采用1cm 比色皿测吸光度,求其中的铁含量。

准确称取0.5克左右烘干的陶瓷原料试样(精确至0.0001g)置于镍钳锅中,取NaOH 4g 将熔剂的2/3 与试样混匀,剩下的1/3 覆盖于上面,先低温加热,逐渐升高至1000℃,熔融10~15min 取出冷却后,将熔块用热水浸出于500mL 烧杯中,加入盐酸(密度1.19g/cm 3)20mL,盖上表面皿,待反应停止后用盐酸(1+1)及热水洗净坩埚、坩埚盖及表面皿,将烧杯移至沸水浴上,浓缩至硅酸胶体析出仅带少量液体为止(约10mL)。

取下,冷却至室温,加沸水10mL,用慢速定量滤纸过滤于100mL 容量瓶中,用热盐酸(1+19)洗涤5~6次,再用热水洗涤沉淀无氯离子止,加水定容至刻度。

移取5mL 于50mL 容量瓶中,加入少量双氧水氧化Fe 2+为Fe 3+,然后加入磺基水杨酸溶液,用蒸馏水稀释并同时调节pH 值,定容,用1cm 比色皿,以试剂空白作参比,在550nm 波长处,测定其吸光度。

由测得的吸光度值,通过工作曲线,查取铁的浓度,从而计算出试样中铁的含量。

2 结果与讨论2.1吸收光谱按实验方法配制磺基水杨酸铁溶液, 在波长460~640nm 范围内每隔10nm 测定一次吸光度,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吸光度随波长的变化曲线,如图1所示。

结果表明,515nm 为铁与磺基水杨酸所形成配合物的最佳吸收波长。

2.2溶液pH 值对吸光度的影响Fe 3+与磺基水杨酸配合物的形成与溶液pH 值有密切的关系。

图2为溶液pH 值对吸光度的影响。

由图2可见:Fe 3+与磺基水杨酸形成的配合物的吸光度随pH 值的增大而升高。

当pH 值<1.5和pH 值>3.0时,吸光度随pH磺基水杨酸分光光度法测定陶瓷原料中的微量铁蔡新安1,章慧芳1,李 硕2,杨晓波1(1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生化系, 景德镇 333000;2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 景德镇 333000)图1 吸光度随波长变化曲线收稿日期:2008-8-29基金项目: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科研重点资助项目,编号:TCYJ-08-01作者简介:蔡新安,男,江西丰城人,副教授。

主要从事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及陶瓷材料研究工作。

中 国 陶 瓷2008年 第 11 期64│中国陶瓷│CHINA CERAMICS │2008(44)第 11 期值的升高变化很明显:在pH 值1.5~3.0时吸收值变化较小。

图3为不同pH 值下Fe 3+与磺基水杨酸配合物的吸收曲线。

研究结果发现: pH 值高时,配合物的极大吸收波长向短波方向移动。

这表明,用该试剂测定铁时必须准确控制pH 值。

为避免pH 值的影响,可以利用测定550nm 处的等吸收点。

另外,不用等吸收点时,pH 值一定要准确调节,并采用pH 值影响较小(pH 2.0左右)的区域。

2.3显色时间对吸光度的影响本研究发现,采用的磺基水杨酸铁的稳定性较好,15min 后吸光度达最大,并可稳定存放24h 以上,本实验采用30min 后测定。

2.4显色剂用量磺基水杨酸用量对吸光度的影响如图4。

由图可以看出:随磺基水杨酸用量的增加,吸光度增大,当用量超过2mL 后,吸光度不再发生变化,故选用2mL10%磺基水杨酸。

2.5介质对溶液稳定性的影响本研究比较了不同pH 值的不同介质,发现磺基水杨酸铁在盐酸溶液中比在有醋酸和醋酸铵存在的介质中更稳定。

因此,本实验选用pH 值2.0左右的盐酸溶液为介质。

2.6铁标准曲线的绘制分别移取Fe 3+标准溶液(0.05mg/mL) 0,3,6,9,12,15,18mL 于50mL 容量瓶中,加入2mL10%磺基水杨酸,加水至刻度并同时调节pH 值,使其在1.5~3.0范围内,在波长550 nm 处以空白溶液为参比,测定其它溶液的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如 图5所示。

将上述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确定其回归方程为A=-0.00299+0.70206C(mg/50mL),相关系数为0.9999。

2.7 干扰离子的影响实验考察了常见共存离子的干扰情况。

在Fe 3+为0.5mg/50mL 的溶液中加入不同量的干扰离子(mg),若误差不超过5%,视为不干扰。

干扰离子试验结果表明: K +,NH 4+,Al 3+,Zn 2+,Na +,Cu 2+,Ag +,Mg 2+(50);Ba 2+,Sr 2+,Ni 2+,Cd 2+,Co 2+,Hg 2+(5) ;Cr 3+ (1),Mo (Ⅵ) (0.1)对实验没有干扰。

2.8 试样分析试样分析及回收试验结果可见表1。

3 结 论表1 试样分析结果及回收试验(n=6)Table1 Analysis results of the sample s and the retrieval experiments图2 溶液pH 值对吸光度的影响图3 不同pH 值下磺基水杨酸铁的吸收曲线图4 磺基水杨酸用量对吸光度的影响图5 磺基水杨酸铁的标准吸收曲2008年 第 11 期中 国 陶 瓷中国陶瓷│CHINA CERAMICS │2008(44)第 11 期│65SULFOSALICYLIC ACID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FOR THE DETECTION OF MICRO-IRON IN CERAMIC RAW MATERIALSCai Xin’an 1,Zhang Huifang 1,Li Shou 2,Yang Xiaobo 1(1 Department of and biochemical engineering,Jingdezhen comprehensive college, Jingdezhen 333000;2 Ceramic research insititute of light industry of China, Jingdezhen 333000)【Abstract】:Spectrophotometry is emplyed, with sulfosalicylic acid as chromogenic agent, H 2O 2 as oxidant, pH was to be controlled in the range of 1.5~3, Fe(Ⅲ) reacting with sulfosalicylic acid to form a complex compound (1∶1) , The maximum absorption wavelength of the complex was tested at 515 nm, and it was determined at the isoabsorptive point.There was coincident to Beer’s law in the range of 0.00~1.00mg. The method can be successfully appli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micro-iron in ceramic raw materials.【Keywords】:sulfosalicylic acid,spectrophotometry,iron3.1 利用铁(Ⅲ)-磺基水杨酸的显色体系及光度特性,可成功地用于陶瓷中微量铁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3.2 本法分析步骤简单,准确度与灵敏度均较高,重现性好,可替代价格昂贵的原子吸收光谱仪。

可适用于小型原料厂进行铁常规快速检测。

参 考 文 献[1]陶瓷材料及制品化学分析方法GB/T 4734—1996[S],江西景德镇,中国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1997,10-12[2]张铨铭,战菊芳,李永华. 元素实用光度分析[M] . 辽宁: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8, 482-514[24]蔡作乾,王琏,杨跟. 陶瓷材料辞典[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355~359[25]Kraynid A M. MRS Bull., 2003, 28(4): 275~278[26]Brown D D, Green D J. J. Am. Ceram. Soc., 1994, 77(6): 1467~1472[27]D.D.Brown, D.J. Green. Investigation of strut crack formation in open cell alumina ceramics. J. Am. Ceram. Soc. 1994,77 (6): 1467~1472[28]R. Brezny, D.J. Green, Fracture behavior of open-cell ceramics, J. Am.Ceram. Soc. 1989,72 (7): 1145~1152[29]Reynaud C, Thevenot F. Porosity dependence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orous SiC verification of the minimum solid area model. Mater Sci Lett, 2000, (19): 871[30]杨刚滨,蔡序珩等. 多孔陶瓷制备技术及其进展[J ].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 25 (2): 99~103[31]李恒德,师昌绪主编. 中国材料发展现状及迈入新世纪对策.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162MAJOR FACTORS INFLUENCE ON THE PROPERTIES OFSILICON CARBIDE FOAM CERAMICSJi Shuxia, Gong Benkui(Dept.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ibo 255049)【Abstract】: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many excellent properties, sic foam ceramics have been becoming potential material. In this paper, the components, viscidity, PH of the slurry and phase composition, microstructure of the sintered body were analyzed in detail. The problems and development trend were also pointed out.【Keywords】: sic foam ceramics, slurry, microstructure, property(上接第53页·Continued from page 5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