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目标、指标、管理方案
公司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完成情况统计

公司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完成情况统计一、引言作为公司的管理者,我们需要确立明确的目标和指标,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来实现这些目标。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需要对这些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和评估,以便及时调整和改进我们的工作计划。
本文将统计公司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完成情况,并分析相关数据,以便为未来的工作做出合理的决策。
二、公司目标公司的目标通常包括提高市场份额、提高销售额、提高利润率等。
对于不同的公司和不同的行业,目标可能有所不同。
在统计公司目标的完成情况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1.市场份额:市场份额是衡量公司在其中一市场中的竞争地位的重要指标。
我们可以通过市场调查和竞争分析来评估公司在市场中的份额,并与我们设定的目标进行对比。
2.销售额:销售额是公司实现利润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可以通过销售数据和销售报告来统计公司的销售额,并与我们设定的目标进行对比。
3.利润率:利润率是衡量公司经营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我们可以通过财务报表和财务指标来统计和评估公司的利润率,以衡量公司在经营方面的成效。
三、公司指标除了公司目标之外,公司还需要制定一系列指标来评估各个方面的绩效。
这些指标可以包括生产效率、人力资源管理效率、资产利用率等。
在统计公司指标的完成情况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1.生产效率:生产效率是衡量公司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的重要指标。
我们可以通过生产线的产量和产能利用率来统计和评估公司的生产效率,并与我们设定的指标进行对比。
2.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人力资源是公司运营的重要资产之一、我们可以通过员工绩效考核、员工满意度调查等方法来统计和评估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并与我们设定的指标进行对比。
3.资产利用率:资产利用率是衡量公司资产管理能力的重要指标。
我们可以通过资产负债表和财务报表来统计和评估公司的资产利用率,并与我们设定的指标进行对比。
四、管理方案为了实现公司的目标和指标,我们通常制定一系列管理方案来引导我们的工作。
方针、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控制程序

方针、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控制程序1 目的和适用范围1.1 目的为建立、实施与改进公司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实现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和指标以及为确保实现目标和指标而制定的管理方案的管理,改进公司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行为。
1.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综合管理体系的方针、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制定、更改与实施。
2 职责2.1 总经理制定综合管理体系管理方针,并负责目标、指标和安全管理方案的批准。
2.2 体系管理负责人组织目标、指标的制定,负责管理方案的审核,并负责监督方针、目标、指标与管理方案的实施。
2.3 行政部负责管理方案的编制,并监督验证实施进度。
2.4 各部门负责公司管理方针、目标、指标与管理方案的具体实施。
3 相关/支持文件3.1 《文件控制程序》4 程序内容4.1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4.1.1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的制定总经理以提高产品及服务质量、保护和改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为目的,针对公司的实际情况,适当考虑相关方的要求,制订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并形成文件,传达到全体员工。
4.1.2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应确保:(1) 适合于公司的服务性质和规模以及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影响;(2) 对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作出承诺;(3) 对遵守有关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作出承诺;(4) 为建立和评审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和指标提供框架和基础;(5) 与公司的其他方针一致。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为组织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职责和其业绩表现水准设定了总体目标,以此作为评判一切后续活动的依据。
4.1.3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的更改每次管理评审,需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予以重新评价。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需要更改时,须经总经理批准,形成文件后重新传达。
4.1.4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的宣贯(1) 通过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手册、员工规章制度的分发,内部文件、宣传栏宣传等方式对公司各级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操作人员、临时工以及代表公司工作的供应商员工等进行方针的宣贯;(2) 行政部负责对公司全体员工、临时工以及代表公司工作的供应商员工等进行管理方针的培训,以确保对方针的充分理解。
公司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

长期
生产部
2.班组长、车间主任、生产部主管加强工艺
纪律监督;
长期
生产部
2.设备100%按 计划维保;
1.设备新置、搬迁、大保、故障后维修后及
时确认其能力;
事后1日内
生产部
2.策划长期维保计划, 并根据设备状态修订 维保要求;
长期
生产部
3.禁止超期运作、带病运作;
长期
生产部
4.特种设备不在安检有效期内不得运作;
正式上岗前
人力行政部
成品转化 率
1.建立有效的质 量管理体系,并 持续地保持第三 方认证证书。
1.建立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 持续有效地
内审和管评,持续地质量考评;
长期
管理者代表
2.持续地保持第三方认证,并积极改进;
长期
管理者代表
2.合 同 评 审 率
100%
1.建立合同订单管理程序,对产品报价、服 务细则、生产排期等实施控制;
三个月内
人力行政部
2.定期点检、巡查。
长期
人力行政部
安全生产 事故数
1.安生生产检查不符合≤2次, 其中严重不符合
0次;
1.生产部(含下属生产车间、机修等) 、采 购部、销售部、财务部(含仓库) 、人力行 政部(厂房基建等) 做好员工培训教育, 并 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长期
各部
生产部含下属生产车间机修等生产部含下属生产车间机修等生产部含下属生产车间机修等采购部销售部财务部含仓库购部销售部财务部含仓库购部销售部财务部含仓库人力行人力行人力行政部厂房基建等厂房基建等厂房基建等做好员工培训教育做好员工培训教育做好员工培训教育并并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长期长期长期各部各部各部
方针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

方针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QB/JTGS-CX-031 目的为了建立、实施与改进公司的管理体系,贯彻管理方针,确保公司所确立的管理目标、指标的实现。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的制定、更换与实施。
3职责3.1 公司总经理批准公司目标、指标。
负责为目标、指标与管理方案的实施提供资源。
3.2 公司管理者代表组织公司目标、指标的制定,并负责监督目标、指标的实施与分解。
3.3 公司安全质量部是本程序的主责部门。
3.4 公司工程技术部负责审批项目经理部/分公司所制定的工程项目目标、指标与管理方案,并监督、验证事实上施的有效性。
3.5 公司办公室负责机关办公区目标、指标与管理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公司主管领导审批。
3.6 公司各部门、公司项目经理部、分公司/项目部负责目标、指标与管理方案的具体实施。
4 工作程序4.1 目标与指标4.1.1 目标与指标的制定4.1.1.1 公司安全质量管理部根据“三标一体”管理方针、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工程质量、重要环境因素/重大危险源、风险因素、经济与技术的可行性、利益有关方的意见与上一年度目标、指标完成情况等提出公司年度目标、指标,经管理者代表审核后,报公司总经理批准生效。
4.1.2 目标与指标的制定应考虑下列几个方面:a)管理方针的内容;b)有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c)公司的工程质量、重要环境影响因素/重大危险源、风险因素;d)来自有关方的信息与要求;e)工程质量的改进、环境行为的持续改进与污染预防的承诺,职业安全劳动保护行为的持续改进;f)可选择的最佳技术方案,与经济上、运作上的可行性;g)实施的进度,与可调整性的要求;h)目标应逐层分解,量化后纳入各有关职能部门/单位,即目标明确、指标具体可测量。
4.1.3 目标与指标的更换4.1.3.1 在管理方针、有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与管理方案的进度状况与有关外界因素等发生变更时,目标与指标应重新评审与修订。
4.1.3.2 具体工程项目的目标与指标由公司项目经理部/分公司项目部修订,报公司/分公司工程技术部门审批。
管理目标指标管理方案

管理目标指标管理方案
一、引言
本方案旨在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目标指标体系,以促进组织战略目标的有效实施,提升组织整体绩效。通过明确目标指标,规范管理流程,确保各部门及员工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一致性,推动组织持续发展。
二、目标指标体系构建
1.指标分类
-关键绩效指标(KPI):反映组织核心业务及战略目标的关键成果指标。
3.培训与支持
-组织开展目标管理相关培训,提升员工目标管理能力。
4.信息化支持
-利用现有信息系统,实现目标指标的在线填报、审批、监控和评价。
五、持续改进
1.定期评估
-对目标指标管理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定期评估。
2.反馈机制
-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广泛收集意见和建议,优化目标指标体系。
3.创新与变革
-动态调整:根据组织战略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指标。
3.指标制定流程
-目标分解:将组织战略目标分解为具体的业务领域目标。
-指标制定:各部门根据业务目标,提出关键绩效指标。
-综合平衡:组织进行综合平衡,形成全面的目标指标体系。
三、目标指标管理流程
1.目标制定
-明确组织、部门和个人三个层次的目标,确保层层递进,相互支撑。
-工作目标指标(WTI):体现部门及个人日常工作目标的指标。
-个人发展指标(PDI):关注员工职业成长和能力提升的指标。
2.指标制定原则
-相关性:指标需与组织战略目标紧密相关,确保目标一致性。
-可衡量性:指标应具有明确的量化标准,便于评价和监控。
-可实现性:指标目标应具有挑战性,同时确保实际可达成。
-提高目标管理的透明度和可操作性。
-确保目标指标与组织战略保持一致。
公司目标指标管理办法

公司目标指标管理办法一、制定目标制定公司目标需要考虑公司的整体战略、市场环境、竞争情况等因素。
目标应该具备以下特点:1.明确性:目标需要具体明确,能够让全体员工理解,避免模糊性和歧义。
2.可测量性:目标需要可以定量或定性地衡量,以方便对实际情况进行评估。
3.可行性:目标需要符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和资源限制,具备可实现性。
4.挑战性:目标需要具备一定的挑战性,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制定指标体系制定公司的指标体系是实现目标管理的重要步骤。
指标体系应该覆盖公司各个关键领域,涉及销售、生产、财务、人力资源等方面。
具体的制定步骤如下:1.确定关键业绩指标:根据公司目标确定关键业绩指标,包括收入、利润、市场份额等指标。
2.制定分解指标:将关键业绩指标分解为更具体的指标,以便实施和监测。
3.确定责任人和担责周期:明确每个指标的责任人,以及指标的担责周期,如年度指标、季度指标、月度指标等。
4.设定指标的合理目标值: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和行业平均水平,设定指标的合理目标值,既要有一定的挑战性,又要具备可实现性。
三、跟踪和评估跟踪和评估是目标、指标管理的基本环节,用于确保目标的实现。
具体的方法包括:1.指标计算和汇报:责任人需要按照规定的周期进行指标的计算,并向上级报告指标的完成情况。
2.异常分析和调整:如果指标出现异常情况,需要进行详细的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并采取合适的调整措施。
3.绩效考核和激励:根据指标完成情况,对责任人进行绩效考核,并设计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4.定期评估和调整:定期对指标体系进行评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保持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总之,公司目标、指标管理办法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可以帮助公司实现战略目标,优化业绩,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通过明确目标并设计合理的指标体系,公司能够更好地评估和改进自身的发展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实现目标。
方针、目标、指标与管理方案控制程序(三体系)

方针、目标、指标与管理方案控制程序(三体系)1目的与范围对公司管理体系方针、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实施管理,以确保方针的实现,公司管理体系业绩的持续改进。
适用于全公司范围内管理体系方针、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制定、实施、评审与改进等管理过程的控制。
2引用文件Q/PM0501-2006《管理手册》3术语和定义本程序采用GB/T19000-2000、GB/T24001-2004、GB/T28001-2001标准的术语和定义。
4职责4.1总经理负责组织公司方针的制定,并负责公司各类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的批准。
4.2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制定公司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并组织对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的评审。
4.3总经办负责组织将各类目标、指标分解到各相关部门、管理处。
4.4总经理与各部门、管理处、子公司第一责任人签订目标、指标责任书,并负责对公司经理层人员的评价与考核。
4.5各部门、管理处、子公司第一责任人负责在本职能范围内分解、下达、实施、检查、考核各部门/班组的分层目标、指标,并负责对部门/班组负责人的评价考核。
4.6品质保障部负责组织实施对各部门、管理处、子公司目标、指标、管理方案执行情况的日常检查,负责监督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的实施及完成情况,向管理者代表汇报,同时汇总分析各类目标、指标的实现情况,输入管理评审。
4.7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各级人员的绩效考核。
4.8各部门/班组负责人负责本职能范围内人员的绩效考核。
5工作程序5.1方针的控制要求5.1.1方针的制定5.1.1.1总经理应针对公司的实际状况,根据长期发展的需要,并结合主要相关方的要求和法律法规要求,组织制定公司总体方针并形成文件。
5.1.1.2方针的内容应确保:a)适用于公司的宗旨、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性质、规模以及环境影响和职业健康安全风险;b)包括应遵守的有关法律、法规及应满足其他要求的承诺,如:行业、地方和社区等相关方对本公司的要求,以及公司最高管理者提出的公司自身的管理要求;c)包含持续改进管理体系有效性和污染及风险预防的承诺;d)提供建立和评审目标和指标的框架;e)与公司的其他方针一致。
公司目标指标管理方案

公司目标指标管理方案一、公司目标公司目标是公司整体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是指公司在一定时期内所确定的使命和愿景。
公司目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经济目标:经济目标是公司最基本的目标,包括增加销售额、提高利润率、增加市场占有率等。
这些目标是确保公司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
2.市场目标:市场目标是指公司在市场竞争中所追求的目标,包括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品牌知名度、提高顾客忠诚度等。
这些目标是为了保持竞争优势和增加市场竞争力。
3.品质目标:品质目标是指公司在产品或服务质量上所追求的目标,包括提高产品品质、提升服务水平、降低客户投诉率等。
这些目标是为了满足客户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
4.员工目标:员工目标是指公司在员工培养和激励上所追求的目标,包括提高员工技能、提升员工满意度、降低员工离职率等。
这些目标是为了建设高效团队和优秀员工。
二、公司指标公司指标是用来度量公司目标达成程度的工具,是对公司目标进行定量化描述和衡量的依据。
公司指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财务指标:财务指标是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的衡量,包括销售额、利润率、市场占有率等。
2.市场指标:市场指标是对市场竞争力和市场份额的衡量,包括品牌知名度、顾客满意度、市场份额等。
3.品质指标:品质指标是对产品或服务质量的衡量,包括产品品质、服务满意度、客户投诉率等。
4.员工指标:员工指标是对员工绩效和员工满意度的衡量,包括员工培训成效、员工离职率、员工满意度调查等。
三、公司管理方案为了实现公司目标和指标,公司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案。
公司管理方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战略管理:战略管理是公司整体发展的指导和规划,包括制定公司长远发展战略、明确核心竞争力、制定市场拓展策略等。
2.绩效管理:绩效管理是对员工绩效进行评估和激励的过程,包括设定员工目标、制定绩效评估指标、实施绩效考核等。
3.品质管理:品质管理是对产品或服务质量进行管理和控制的过程,包括制定品质标准、建立品质检测体系、实施品质持续改进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XG/SC-202-2009
西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方针、目标、指标、管理方案
2009-09-30发布2009-10-01实施西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安环部、技术中心
公司方针、目标、指标、管理方案
1 目的与范围
制定QES方针、目标、指标、管理方案,保证公司目标的实现。
适用于公司方针、目标、指标、管理方案的管理。
2 引用文件
略
3 术语和定义
略
4 职责
4.1最高管理者负责批准公司方针、目标、指标、管理方案。
4.2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核方针、目标、指标、管理方案。
4.3生产安环部负责根据公司重要环境因素、重大危险源制定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负责管理方案实施情况的检查。
4.4技术中心负责目标、指标、管理方案中有关质量、能源方面内容的归口;生产安环部负责有关安全健康、环保方面的归口。
4.5 各部门/单位负责对公司目标、指标进行分解;负责本部门/单位管理方案实施情况的检查。
5 管理内容
公司方针、目标、指标见附件一,公司目标、指标、管理方案见附件二。
附加说明:
——本文件由西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安环部、技术中心归口。
——本文件编制人:谭余福、孟庆宇
——本文件审核人:李良玉
——本文件批准人:苗青远
——本文件2009年首次发布。
附件一:
1、方针
(1)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履行社会责任。
(2)坚持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和超越顾客使用要求。
(3)坚持预防为主,不断改进员工的安全工作环境。
(4)坚持持续改进,努力实现达标排放和清洁生产。
2、目标、指标
(1)员工QES管理体系受教育率100%;
(2)顾客满意率逐年提高,三年内达到95%;
(3)工亡率0,重伤率控制在0.3‰以内、轻伤率控制在6‰以内;
(4)工业废水重复利用率大于95%,工业废气污染物排放总量三年内削减5%,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率大于95%;
(5)吨钢综合能耗三年内降低5%;
(6)实现重大质量事故、重大环境事故、重大人身伤害事故、重大火灾事故、重大交通事故、重大设备事故“六为零”。
附件二:
公司目标、指标、管理方案一览表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