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国肿瘤分子标志学术大会与国际肿瘤转化医学论坛暨第七届中国中青年肿瘤专家论坛在太原举行

合集下载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社编辑部投稿须知格式要求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社编辑部投稿须知格式要求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http://www.biother.org ·S5·Chin J Cancer Biother,Feb.2013,Vol.20,No.1《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稿约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of Chin J Cancer Biother《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是由中国免疫学会和中国抗癌协会联合主办的高级学术刊物,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为同行专家评审期刊和开放获取(OA)期刊。

本刊宗旨为交流学术、促进科研、服务临床、推动中国肿瘤防治事业发展,主要报道肿瘤生物治疗领域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新成果、新理论、新技术和新经验,常设有述评、院士论坛、专家论坛、标准与规范、研究快报、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技术方法、转化医学、文献综述、短篇论著、个案报告等栏目,以从事肿瘤防治的中高级临床和科研工作者、医药院校师生及相关学科科技人员为读者对象。

双月刊,每双月20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

作者在撰稿时和投稿前请仔细阅读本“稿约”,按照本稿约的要求撰写论文和投稿。

本刊只将符合撰稿和投稿要求的稿件送同行专家评审,若稿件的撰写格式和投稿方式不符合本刊要求,将作退稿处理。

1投稿要求1.1本刊欢迎肿瘤生物治疗领域基础和临床研究的各类稿件,也欢迎与本领域相关或交叉学科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稿件投稿。

述评和论坛类稿件主要为约稿。

1.2来稿应具新颖性、科学性和可读性,要求资料真实、数据可靠、论点明确、重点突出、层次分明、文字简练、图表规范、统计学处理正确;其格式须遵循国际《生物医学期刊投稿的统一要求》(温哥华格式)和国家有关科技出版的标准与规范。

1.3投稿方式:(1)网络投稿,请登陆本刊网站(http://www.biother.org)进入远程投稿系统,按提示步骤操作投送稿件;(2)电子信箱投稿,可将稿件电子版发至本刊信箱(E-mail:cjcb@biother.org)。

张绪超-广东人民医院

张绪超-广东人民医院

Tel: (20)83827812-51056 Email: zhxuchao3000@
主要业绩:参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中华医学会医 学科技一等奖1项、广东省科技成果一等奖2项。在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Clinical Cancer Research、Molecular Cancer等杂志以共同第一作者、第一作者或参与作者发表SCI文 章40余篇。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主要参与制 定CSCO 肺癌主要驱动基因EGFR 、ALK等检测共识制定。研究 论文获得“CSCO中国肺癌学术翘楚奖”、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 会“高影响力呼吸学术论文奖”。
研究资助: 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科研基金多项。 作为骨干成员参与“863”课题、卫计委行业专项及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多项。
招生专业与类型
学术硕士: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
科研工作
研究方向:肿瘤的分子标志物与转化应用研究 研究兴趣为肿瘤的细胞与分子异质性、肿瘤免疫微环境、癌症转 移机制、肿瘤分子变异检测技术等。着重在肿瘤的临床分子靶点 和相关信号通路分析及肿瘤进化和耐药机制方面开展研究。
教育/工作经历
• • • • • • • • • • 1991.9 - 1996.7 安徽医科大学 医学本科 1996.9 - 1999.6 中山医科大学 医学硕士 1999.9 - 2002.7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理学博士 2002.9 - 2005.7 中山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临床医学博士后 2005.9 - 2006.12 广东省人民医院 助理研究员 2006.12 - 2011.12 广东省人民医院 副研究员 副所长 2007.9 - 2008.2 阿斯利康AstraZeneca ICC 访问学者 2014.11-2015.10 香港中文大学 访问学者 2011.12 - 2017.08 广东省人民医院 研究员 常务副所长 2017. 8 – 现在 研究员 广东省肺癌研究所 所长

临床医学检验:体液肿瘤标志物考点巩固真题

临床医学检验:体液肿瘤标志物考点巩固真题

临床医学检验:体液肿瘤标志物考点巩固真题1、多选在肿瘤的早期诊断中不够敏感,但在肿瘤的预后判断中有较高应用价值的肿瘤标志物有()A.甲胎蛋白B.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C.癌胚抗原D.前列腺特异抗原E.癌基因e(江南博哥)rbB-2编码蛋白正确答案:B, E2、多选下列属癌基因(onecgene)的是()A.p53B.N-rasC.bcl-2D.c-erbB-2E.N-myc正确答案:B, C, D, E3、多选肿瘤是失去了正常生物调控的异常生长、分化的细胞和组织,其区别于其他疾病的临床特征是()A.肿瘤的局限生长B.肿瘤的转移特性C.晚期肿瘤无症状D.早、中期肿瘤无症状E.肿瘤早期即可诊断正确答案:B, D4、问答题简述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

正确答案:(1)肿瘤的早期发现物理仪器检测肿瘤的最低检测限是1cm(10^9个肿瘤细胞),而生化标志最低检测限为10^8细胞。

理论上,利用生化标志能在亚临床期较早地发现肿瘤。

目前能用于肿瘤筛查的标志只有两个,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和甲胎蛋白(AFP)。

(2)肿瘤的鉴别诊断与分期肿瘤标志物常用于鉴别良、恶性肿瘤,且其升高水平常和肿瘤的大小和恶性程度有关,因此定量检测可以有助于临床分期。

(3)肿瘤的疗效监测大部分肿瘤标志物和肿瘤治疗效果相关,标志物的下降程度反映了治疗成功程度。

(4)肿瘤的预后判断有一些标志物专用于观察预后,如乳腺癌的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类似的还有上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癌基因erbB-2编码蛋白。

(5)肿瘤的复发预报术后肿瘤病人应每隔2~3个月测定一次肿瘤标志,至少连续两年,在未再给予治疗时,至少连续二次肿瘤标志物呈直线上升,可认为肿瘤复发。

5、多选临床上可用于乳腺癌诊治的糖蛋白抗原类肿瘤标志物有()A.CA15-3B.CA19-9C.CA549D.CA72-4E.CA27-29正确答案:A, C, E6、单选患者,男,52岁,乙肝“小三阳”20余年,B超体检发现肝区结节状肿块数个。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博士陈雨沛专注精准诊疗 拓宽健康之路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博士陈雨沛专注精准诊疗 拓宽健康之路

INNOVATING CHINA | 食d 新中国cscxS ^g肿涵眭讯csccx ^肿瘤j g f f l主持人阿杜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博士陈雨沛:专注精准诊疗拓宽健康之路■文/杨烁鼻咽癌是“中国特色”肿瘤,我国每年新发病例占全球 的48%,让人们感到鼻咽癌就好像是中国人的病,西方几乎 没有患者。

并且近年来鼻咽癌的发病有年轻化趋势.从原来 的40~60岁高发年龄减少到青壮年,对家庭劳力和社会经济 造成巨大冲击,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生命健康。

目前,鼻咽 癌的主要治疗方式包括放射治疗、化学治疗、手术治疗等。

同时,医学界的科研工作者一直在探讨更有效、副作用更小 的精准治疗方法。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博士陈雨沛便是一 位鼻咽癌的精准治疗和分子分型研究领域的佼佼者,用一项 项创新成果不断提高患者生存与生活质量。

创新是这位90后学者事业的起点陈雨沛,一位典型的90后,独立、热情,有个性,有梦想, 有闯劲,同时他还有着并不符合这个年龄阶段的沉稳与坚定, 让他在科研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鼻咽癌也被称为“广东瘤”,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广东人, 陈雨沛2017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临床医学八年制后,便怀着 梦想进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在马骏教授的指导下以攻 克鼻咽癌为己任,四年来一直围绕鼻咽癌的精准治疗和分子 分型开展系列研宄工作,并将相关研宄成果转化为临床应用,为鼻咽癌的精准治疗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据了解,中晚期鼻咽癌极易出现远处转移,需要在放疗 基础上联合化疗或免疫治疗,但最佳的综合治疗模式一直不 明确。

对此,陈雨沛博士在鼻咽癌的精准治疗上开展了深入2021年第7期•中国高新科技 1了f d 新中国丨 INNOVATING CHINA研宂,证实了放疗后使用化疗(即辅助化疗)不仅未能提高 疗效,还增加了 30%的严重毒副反应,并进一步证实放疗前 使用化疗(即诱导化疗)可通过及早杀灭微小转移灶而提高 患者的生存几率,是最佳的化疗应用时机;发现通过监测诱 导化疗过程中血浆E B 病毒(EBV ) DNA 的动态变化可实时 评估患者的化疗反应性,及时调整化疗疗程数,指导从诱导 化疗转入放疗的时机;发现在化疗的基础上同步加用免疫治 疗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疗效,且毒性可控,并详细描绘了免疫 检查点抑制剂的毒性谱以 精准干预免疫相关毒副反 应,推动了免疫治疗临床 试验的设计优化与开展。

用心照亮康复路——记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科副主任史艳侠

用心照亮康复路——记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科副主任史艳侠

用心照亮康复路——记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科副主任史艳侠 唐慧乔 王慧娟在与肿瘤漫长的斗争史中,恶性肿瘤一直是人类最为恐惧的“敌人”之一。

尽管目前,医学技术的长足进步和层出不穷的创新研发成果为肿瘤患者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治疗方案,肿瘤治疗也已经从“谈癌色变”进入“与癌共存”的阶段,然而基于恶性肿瘤给患者身心层面带来的诸多不利影响和风险,它仍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及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 A R C)发布的全球癌症负担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1929万例,其中,乳腺癌作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新发病例数(226万)已经超过肺癌(220万),成为全球恶性肿瘤发病总数最高的疾病之一;在我国,乳腺癌高发的情况同样极为严峻,仅2020年一年,我国乳腺癌新发病例就高达42万例,并导致12万例乳腺癌患者死亡,高居我国所有癌症死亡人数中的第4位。

更严重的是,近年来这一数据以3%~4%的速度快速递增,乳腺癌已成为影响我国民众健康的重要威胁因素之一。

长期耕耘于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和研究领域,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科副主任史艳侠对于乳腺癌的防治颇有自己的一番思考。

以细心于临床中发现治疗的突破点,以恒心在科研中追寻新药物、新疗法的点点微光,是她从医以来坚定不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在治疗之外,以同理心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让爱和治愈的力量帮助患者建立对抗疾病的信心,亦是她始终坚守的初心。

如何更加有效地进行肿瘤的全程管理、全方位地改善患者的身心健康,是她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不负生命之托、践行医者承诺,史艳侠希望能够从各个维度综合发力,用心照亮患者的康复之路,让患者活得更久、活得更好。

追根溯源——拓宽恶性肿瘤治疗的破局之路谈及自己从医的契机,史艳侠称“这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我从小就非常崇拜那些手到病除、能够解决病人难题的医生,从那时起我就梦想成为一名医生。

”而曾目睹亲人罹患恶性肿瘤并在确诊3个月后即辞世的经历,也让她认识到了恶性肿瘤“万病之王”的“威力”。

肿瘤医学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肿瘤医学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肿瘤医学论文参考文献一、肿瘤医学论文期刊参考文献[1].2015年湘雅M.D.安德森国际肿瘤医学论坛暨M.D.安德森癌症中心放射肿瘤协会/G.H.Fletcher学会年会第一轮通知.《中华肿瘤杂志》.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5年2期.湘雅M.D.安德森国际肿瘤医学论坛筹委会.[2].放射肿瘤医学科技发展和展望.《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年6期.张英浩.王莹.[3].2015年湘雅M.D.安德森国际肿瘤医学论坛暨M.D.安德森癌症中心放射肿瘤协会/G.H.Fletcher学会年会(第一轮通知).《中国肺癌杂志》.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15年3期.2015年湘雅M.D.安德森国际肿瘤医学论坛筹委会.[4].《现代肿瘤医学》征稿、征订启事.《现代肿瘤医学》.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15年22期.[5].《现代肿瘤医学》征稿、征订启事.《现代肿瘤医学》.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15年20期.[6].纪念中国肿瘤医学创始人金显宅教授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在津举行. 《中国肿瘤临床》.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4年8期.[7].2015年湘雅M.D.安德森国际肿瘤医学论坛暨M.D.安德森癌症中心放射肿瘤协会/G.H.Fletcher学会年会(第一轮通知).《中国肺癌杂志》.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15年1期.[8].《现代肿瘤医学》期刊主要指标.《现代肿瘤医学》.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15年24期.[9].对放射肿瘤医学科技的发展及展望.《大家健康(中旬版)》.2016年3期.田锐子.康建宝.[10].《现代肿瘤医学》期刊主要指标.《现代肿瘤医学》.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15年23期.二、肿瘤医学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学术虚拟社区小团体研究——以丁香园医药学术网站为例.作者:陆天珺.情报学南京农业大学2012(学位年度)[2].睾丸生殖细胞肿瘤临床资料分析.作者:张瑞丽.肿瘤医学新疆医科大学2007(学位年度)[3].影响喉癌生存率的预后因素分析.作者:郑超.肿瘤医学新疆医科大学2007(学位年度)[4].肿瘤生长自由边界问题的定性分析.被引次数:3作者:卫雪梅.基础数学中山大学2006(学位年度)[5].<'131>碘肿瘤细胞核人鼠嵌合单抗(<'131>IchTNT)治疗肺肿瘤医学辐射吸收剂量估算.被引次数:2作者:陈仰纯.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复旦大学2003(学位年度)[6].靶向上转换发光纳米探针用于生物传感、成像及治疗.作者:王旭.分析化学南开大学2014(学位年度)[7].医学考试系统和医疗仪器专家系统的研究.被引次数:3作者:贾锦勇.生物医学工程上海交通大学2007(学位年度)[8].CT头部肿瘤图像灌注算法的设计与实现.作者:张萍.生物医学工程东北大学2008(学位年度)[9].单化疗与放化联合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分析.作者:张淳.肿瘤医学新疆医科大学2007(学位年度)[10].基于IDL肺部肿瘤医学图像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作者:李东华.软件工程电子科技大学2014(学位年度)三、肿瘤医学论文专著参考文献[1]立足国情充分利用因特网肿瘤医学资源.魏一生.金静君,1999第八届全国医药信息学大会[2]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医药文化,提高我国肿瘤防治科学水平.郑荣领,2011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第七届全国中青年肿瘤学术会议[3]关于肺部肿瘤CT图像数据库处理技术的研究.陶欣.刘怡,2004第二十一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4]运动营养平衡在肿瘤医学及运动养生中的临床意义.王仰宗,2014中华中医药学会2014年编辑出版分会年会暨中医、中西医结合防治肝病、肝癌高峰论坛[5]纳米技术与肿瘤.仝鑫.倪瑾,2006第七次全国放射医学与防护学术交流会[6]胃癌D2根治术后同步放化疗的临床研究.彭晋.周福祥.钟亚华.戴静.谢丛华.秦月娥.龚军.熊斌.周云峰,2014第9届全国胃癌学术会议暨第二届阳光长城肿瘤学术会议[7]量子点探针技术在肝癌、乳腺癌分子靶向诊断中的应用研究.陈创.陈良冬.彭俊.刘佳.庞代文.李雁,20082008年全国纳米生物和医学学术会议[8]偶联靶标纳米金调节肿瘤细胞放射敏感性的研究.徐文才.李萍.章青.俞立萍.罗腾.李兆斌.刘殳.傅深,2012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学术大会、中美放射肿瘤协会第三届学术会议、2012济南国际放射肿瘤学论坛[9]人源移植性肿瘤动物模型(PDX)一种能够用于个性化治疗和具有良好预测性的转化肿瘤医学平台.李其翔,2012第10届中国国际新药创制前沿技术与产业化发展峰会[10]辐射诱导放射抗拒鳞癌细胞株的蛋白组学分析.胡柳.周福祥.张喜梅.戴静.雷晗.谢丛华.刘诗权.周云峰,2009第十二届全国临床肿瘤大会暨2009年CSCO学术年会。

中国抗癌协会章程

中国抗癌协会章程

中国抗癌协会章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团体的名称是: 中国抗癌协会,英文名称:CHINESE ANTI CANCER ASSOCIATION,缩写:CACA。

第二条本团体是由全国各学科的肿瘤科技工作者、热心于抗癌事业的各界人士、相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自愿结成的学术性、公益性、非营利性的全国性社会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肿瘤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团体会员,是发展我国肿瘤防治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

第三条本团体的宗旨: 团结和动员全国各学科的肿瘤科技工作者和抗癌社会力量,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贯彻国家科学技术和卫生工作的方针,促进肿瘤科学技术的繁荣和发展,促进抗癌知识和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促进肿瘤科技人才的成长,促进肿瘤科学技术与经济的结合,为肿瘤防治事业服务,为提高全民健康素质服务,为肿瘤科技工作者服务。

第四条本团体接受登记管理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和业务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第五条本团体的住所为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兰苑路5号A座。

第二章业务范围第六条本团体的业务范围:(一)开展肿瘤学术和技术交流,活跃学术思想,加强学科间和团体间的联系与协作,促进肿瘤学科发展,推动自主创新;(二)开展防癌宣传,普及肿瘤科学知识,提高广大群众的抗癌知识水平;(三)开展肿瘤学科继续教育,更新肿瘤科学知识和技术,提高广大会员和医学科技工作者的肿瘤专业水平;(四)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编辑出版肿瘤学术、技术、信息、科普等各类期刊、著作、图书资料和音像制品等;(五)推广肿瘤科学技术成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六)积极向有关部门提出肿瘤防治研究方面的建议,反映肿瘤科技工作者的意见和要求,维护肿瘤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七)开展肿瘤科学论证、咨询服务,提出政策建议,接受政府有关部门委托承担项目评估、科技成果鉴定、技术职称资格审评、专业医师资格认证、抗癌药物和医疗器械的验证、评审等任务;(八)开展民间国际肿瘤科学技术交流,加强同国际同类学术组织友好交往和合作,参加相关的国际抗癌组织;(九)发现、推荐、表彰优秀肿瘤科技人才,评定科技成果、学术论文和科普作品,经政府部门批准,主办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的评审与奖励;(十)兴办符合本团体宗旨的社会公益性事业。

中华肿瘤学会

中华肿瘤学会

中华肿瘤学会一、简介中华肿瘤学会(Chinese Society of Oncology,简称CSO)是中国肿瘤学领域最具影响力和最权威的学术组织之一,成立于1980年11月15日。

CSO是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指导下发起成立的,旨在促进全国范围内肿瘤学科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提高肿瘤学科医务人员的学术水平,推动中国肿瘤学科的发展。

中华肿瘤学会的宗旨是团结肿瘤学工作者,以推进我国肿瘤学科的迅速发展为己任,提高我国肿瘤学科医疗及预防保健水平为目标,为普及肿瘤学科知识、传播肿瘤学科最新科研成果和技术、提高肿瘤学科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促进中国肿瘤学向国际化水平迈进,为肿瘤均衡有效管理提供学术支持与智力支持。

二、组织结构中华肿瘤学会的组织结构由主席团、常务委员会、执委会和各专门委员会组成。

主席团是中华肿瘤学会的最高决策机构,由主席、副主席和秘书长组成。

主席团负责领导和决策肿瘤学会的工作,推动肿瘤学科的发展。

常务委员会是中华肿瘤学会的执行机构,主要负责日常事务的处理和决策的执行。

执委会是中华肿瘤学会的议事机构,由肿瘤学会会员和各专门委员会代表组成,负责讨论并决定一些重要事项。

中华肿瘤学会下设多个专门委员会,包括研究、防控、诊疗、教育、宣传等,每个专门委员会负责推动相应领域的发展和学术交流。

三、学术活动中华肿瘤学会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学术活动,包括学术会议、学术论坛、研讨会、培训班等,旨在为肿瘤学科医务人员提供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每年,中华肿瘤学会都会举办一次全国性的学术年会,邀请国内外知名的肿瘤学者和专家,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

此外,中华肿瘤学会还定期举办一些专题研讨会和培训班,以提高肿瘤学科医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

同时,中华肿瘤学会还与国内外其他肿瘤学会和学术组织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和交流,定期举办学术交流活动,推动国际间肿瘤学领域的合作与创新。

四、学术刊物中华肿瘤学会出版了多种学术刊物,包括《中华肿瘤防治杂志》、《中华实验肿瘤学杂志》、《中华肿瘤诊治杂志》等,这些刊物定期发表肿瘤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论文,为广大肿瘤学科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