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放疗科 王维虎 李晔雄

合集下载

肛管癌的疗效和预后因素分析

肛管癌的疗效和预后因素分析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生堡越射壁擅堂苤壶垫!!生!旦筮丝鲞筮!翅垦堑!』曼趔丝Q:』!!Y!Q!!:Y!!:丝:堕!:堡治疗患者中7例接受常规放疗(>50Gy3例、≤50Gy4例),12例接受调强放疗技术(>50Gy10例、≤50Gy2例),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5),其不良反应详见表4。

表231例肛管癌患者疗后3年总生存率(0S)和无进展生存率(PFS)的Logrank法单因素分析表322例肛管癌放化疗患者的不良反应分布(例)注:8为14-2+3级表419例肛管癌不同放疗方法患者急性不良反应分布(例)注:采用Fisher’s精确概率法检验讨论本研究采用的肛管癌的分期为AJCC(第7版)与第6版基本一致,其区域淋巴结定义为直肠周围、髂内血管周围和腹股沟区淋巴结。

早期肛管癌淋巴结转移率为10%一20%,局部晚期者则上升至60%…。

肛管癌初诊时较少发现远处转移,但10%~17%患者疗后发生远处转移。

分期与肛管癌的预后密切相关。

RTOG9811显示肿瘤体积I>5cm即L期以上患者和淋巴结(+)患者OS和DFS更差‘2J。

本院1999年分析的61例肛管癌患者全组5年OS为44.3%,分期是预后相关因素"o。

本研究的单因素分析结果同样提示临床分期和T分期是重要的预后因素。

肛管鳞癌患者的首程治疗原则为同期放化疗,是基于同期放化疗和APR手术相当的疗效并可保留肛门,手术被作为主要的挽救治疗手段…。

肛门腺癌治疗原则参照直肠癌采用手术为主治疗,也有报道腺癌采用同期放化疗可取得相当疗效HJ。

近年基于SEER数据库∞o和Chang等一。

关于肛门腺癌的回顾分析显示采用同期放化疗者数量在上升,但APR手术仍是无远转者最主要根治方式和重要预后因素。

肛管鳞癌的辅助放化疗方面,有作者认为仅极少数患者(病变广泛破坏肛门括约肌功能或阴道瘘)可考虑APR手术和术后放化疗HJ。

而肛管腺癌的辅助放化疗在相关文献均有涉及H一刮,但由于原发肛管腺癌为罕见病且无前瞻研究结论,可参考病理相同的直肠癌治疗策略推荐辅助放化疗’7J。

高场强mr引导下精准穿刺抽吸治疗多房性脑脓肿

高场强mr引导下精准穿刺抽吸治疗多房性脑脓肿
23I)$=)$1,234 6$&'2,#4/787&2,!"#$%&'()&'2, /+, #$&'01%&'2,2391)&':$2"
!1;<)=%>?()&?@AM&0@:@'G,2$%@01)&'9%&0)>!@F=$?%:,2$%@01)&'252000,91$&%( 2;<)=%>?()&?@A3&?)>B)&?$@&%:6C3,D1%&E@&'6)E$0%:3(%'$&'C)F)%>01 3&F?$?7?),D1%&E@&'4&$B)>F$?G,H$&%&250021,91$&%"
脑脓肿多由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少部分也可为 真菌,结核菌等入侵脑组织所致#脑脓肿的病理学分 期包括急性脑炎期,脓肿形成期及包膜形成期#单纯 抗生素治疗在脑炎期和脓肿形成早期阶段有效 ,而当 完整脓肿形成后,常需脓腔穿刺抽吸或开颅外科手术 切除联合敏感抗生素治疗)1-3*#随着立体定向技术的 广泛普及,脓腔穿刺抽吸成为治疗脑脓肿的有效方法, 且创伤小,风险低,疗效确切4-8*,但存在针道调整困 难,脓液抽吸不全,脓腔冲洗不净等缺点,故目前针对 多房性脑脓肿仍首选开颅外科手术切除)9*#
高场强 ,- 引导下精准穿刺抽吸治疗
多房性脑脓肿
李培培1!柳 2!许玉军2!何祥萌2!鄢行畅2!李成利2"
!1.聊城 市肿瘤防治 院肿瘤科,山东 聊城 252000(2.山东大学附 属 山 东省医 学影 像学研 究所磁共振 介入科,山 东 济南 250021"

6LYX心脑血管药理、食管癌放疗增敏

6LYX心脑血管药理、食管癌放疗增敏

早期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李晔雄HL预后分组的定义EORTC/GELA标准GHSG标准早期HL危险因素 A 大纵隔B 年龄≥50岁C 无B组症状但ESR>50;或B组症状和ESR>30D ≥4个部位受侵A 大纵隔B 结外受侵C 无B组症状但ESR>50;或B组症状和ESR>30 D ≥3个部位受侵预后分组淋巴细胞为主型NLPHD, 膈上CS I-II,无危险因素NLPHD, 膈上CS I-II,无危险因素预后好早期HD膈上CS I-II期, 无危险因素CS I-II期, 无危险因素预后不良早期HD膈上CS I-II期, 伴一个或多个危险因素CS I-IIA伴一个或多,危险因素或CS IIB伴C/D, 但无A/B晚期HD临床III-IV期CS IIB期伴A*/B*或CS III-IV期HD 的标准治疗原则ABVD 是临床各期HD 的标准化疗方案,不同治疗分组的化疗方案可选择如下:a ABVD, EBVP 或VBM ;b ABVD, Stanford V 或MOPP/ABV ;c ABVD, MOPP/ABV , ChlVPP/EV A 或BEACOPP 加强方案。

预后分组定义治疗原则预后极好早期HD LPHD, IA 期,无预后不良因素单纯放疗预后好早期HD临床I-II 期, 无预后不良因素2-4周期化疗a + 受累野照射(20-36 Gy)或根治性放疗(化疗不能耐受或抗拒)或化疗??预后不良早期HD临床I-II 期, 有预后不良因素4-6周期化疗b + 受累野照射(20-40 Gy)晚期HD 临床III-IV 期6-8周期化疗c ±放疗(大肿块或残存肿瘤时做放疗)早期HL 综合治疗◆综合治疗→理想的化疗方案→有效而最少的化疗周期数→最小的照射靶区和照射剂量降低毒副作用◆保持高的生存率◆降低毒副作用◆降低远期死亡率放疗是早期HD的根治性治疗手段!◆HL连续性淋巴结转移, 极少远处转移◆扩大野照射的10年DFS和OS在80%◆单纯放疗可治愈>80%的早期HD早期HD单纯放疗结果研究者时间例数分期10年DFS(%) (年)10年OS(%) (年)Univ. of Minnesota 198720587P IA-BP IIAP IIB100 (5)796792 (5)9257Univ. of Chicago198828P IA-IIAB8383Univ. of Rochester19984044P IAP IIA92489183JCRT1984315P IA, IIA82 (14)92 (14) Stanford1982109P I, IIAB7784 Univ. of Florida1994120CP I, IIAB7577 College of Wisconsin1994153CP I-II79 St. Bartholomew’s H199090CP I78 (15)75 (15)Rush Presbyterian1990176P IAP IIA 93849489医科院肿瘤医院2001130 C I-II94 (5)80 (5)HD 治疗后的死亡原因其它死因1960-1995年Stanford Univ2498例HD死亡原因分析HDHoppe RT et al. Ann Oncol, 8(suppl 1):116, 1997早期HD的综合治疗Evidence-Based Medicine◆综合治疗和单纯放疗比较◆综合治疗和单纯化疗比较◆综合治疗时射野大小和剂量比较综合治疗和单纯放疗比较Meta-analysis综合治疗单纯放疗P10年复发率(%)15.832.80.0000110年OS (%)79.476.5>0.1Specht L, et al. JCO, 16:830-843, 1998研究入组条件例数治疗方案无病生存率(%)总生存率(%)EORTC-H7F预后好IA和IIA 1681656 EBVP + IFSTNI88 (10y)78P=0.01139292P=0.79GHSG-HD7预后好IA-IIB 3163112 ABVD + EFSTNI (30Gy)+IF (10Gy)88 (7-y)67P≤0.00019492P=0.43EORTC-H8-F 预后好I-II期2702723 MOPP/ABV + IFSTNI98 (5-y EFS)74P<0.00197 (10y)92P=0.001SWOG (Press 2001)临床IA-IIA期1651613 ABVD + STNISTNI (36-40 Gy)94 (3-y EFS)81P<0.0013例(死亡)7例EORTC-H5U 预后不良I-II期3 MOPP+Mantle+3MOPPTNI8465P<0.0016969P>0.05综合治疗和单纯放疗RCT早期HD单纯放疗和综合治疗比较GHSG-HD7 (favorable):结果RTCMT复发后生存率Engert A, et al. JCO, 25, 2007预后好早期HD能否做单纯化疗?综合治疗vs单纯化疗预后好早期HL综合治疗和单纯化疗RCT 研究者入组条件例数治疗方案DFS(%)OS (%)GATLA/GLATHEM (Pavlovsky S, 1988)预后好或不良临床I-II期277 3 CVPP+IF+3 CVPP6 CVPP71 (7-y)62P=0.018981P=0.3加拿大NCI HD6 (Meyer 2005)>16岁, 非大纵隔或非大肿块I-IIA期(包括预后不良因素)203196STNI或2 ABVD+STNI4-6 ABVD93 (PFS)87P=0.0069496P=0.4EORTC H9F ASCO 2005 (Noordijk)预后好临床I-II期化疗后达CR619 6 EBVP+IF 36 Gy6 EBVP+IF 20 Gy6 EBVP87 (4 EFS)8470P<0.001989898P>0.05MSKCC (Straus 2004)非大肿块I-IIIA期化疗后达CR76766 ABVD+EF/IF6 ABVD86 (PFS)81P=0.619790P=0.08研究者入组条件例数治疗方案DFS(%)OS (%)CCG 5942 [Nachman 2002]年龄<21岁,I-IV期化疗后CR251251COPP/ABV等+IFCOPP/ABV93 (3-y EFS)85P=0.00249899P>0.05India [Laskar 2004]I-IV期, 化疗后CR(47%<15岁)95846 ABVD+ EF/IF6 ABVD88 (8-y EFS)76P=0.0110089P=0.002POG 8625 [Kung 2006]年龄<21岁,I-IIIA期,化疗后达CR/PR81784 MOPP/ABVD+IF4 MOPP/ABVD91 (8-y EFS)82P=0.1519894P=0.785研究者入组条件例数治疗方案DFS(%)OS (%)CCG 5942 [Nachman 2002]年龄<21岁,I-IV期化疗后CR251251COPP/ABV等+IFCOPP/ABV93 (3-y EFS)85P=0.00249899P>0.05India [Laskar 2004]I-IV期, 化疗后CR(47%<15岁)95846 ABVD+ EF/IF6 ABVD88 (8-y EFS)76P=0.0110089P=0.002POG 8625 [Kung 2006]年龄<21岁,I-IIIA期,化疗后达CR/PR81784 MOPP/ABVD+IF4 MOPP/ABVD91 (8-y EFS)82P=0.1519894P=0.785预后好早期HL综合治疗和单纯化疗RCT 结论◆没有充分证据证明预后好早期HL可以单纯化疗◆3项随机研究都证明, 化疗+放疗提高了EFS或DFS!◆2项RCT: 儿童I-IV期化疗达CR后放疗同样提高了EFS或DFS! (2/3)◆NCIC-HD6在综合治疗组中照射野不适当(EF), 远期死亡两组相同◆MSKCC的研究例数少, 两组无可比性综合治疗和单纯化疗比较◆预后好早期HL能不能做单纯化疗?不能!!◆预后不良早期HL能不能做单纯化疗?不能!!◆儿童HL能不能做单纯化疗?不能!!预后不良早期HD的综合治疗综合治疗vs单纯化疗预后不良早期HL综合治疗和单纯化疗RCT 研究者入组条件例数治疗方案DFS(%)OS (%)GATLA/GLATHEM [Pavlovsky S, 1988]预后好或不良临床I-II期预后不良亚组亚组分析3 CVPP+IF+3 CVPP6 CVPP84 (7年)66P<0.0017534P<0.001加拿大NCI HD6 [Meyer 2005]>16岁, 非大纵隔或非大肿块I-IIA期预后不良亚组2031962 ABVD+STNI/STNI4-6 ABVD95 (PFS)88P=0.0049295P=0.4Mexico [Aviles, 1988]大肿块I-II期307 3 ABVD+IF+3 ABVD6 ABVD76 (12年)48P<0.018859P<0.01大纵隔早期HD的治疗结果单纯放疗单纯化疗综合治疗P值Stanford10-y FFR 10-y OS 45%74%81%84%0.030.09NCI10-y FFR 10-y OS 49%44%89%80%0.0530.055早期HD的综合治疗◆化疗方案和周期→有效和毒副作用少的化疗方案→最佳化疗周期数◆放射治疗→缩小放疗靶区→减少照射剂量理想的化疗方案(1)研究时间例数研究方案10年EFS(%)10年OS(%)EORTC H6U1982-19881511653 ABVD +斗蓬+ 3 ABVD3 MOPP +斗蓬+ 3 MOPP90(FFTF)68P<0.00018787P=0.52EORTC H7U1988-19921951946 MOPP/ABVD + IF6 EBVP + IF8868P<0.0018779P=0.017H90-NM(Le Maignan, 2004)1990-19961862003 ABVD + EF3 EBVM + EF91(FFP)80P=0.00290.490.3P>0.05理想的化疗方案(2)研究时间例数研究方案10年EFS(%)10年OS(%)Milan1974-198236333 ABVD+IF + 3 ABVD3 MOPP+IF + 3 MOPP72 (5FFP)66P=0.2GATLA1986-199292843 CVPP+IF + 3 CVPP3 AOPE+IF + 3 AOPE85 (5年)66P<0.0099587P=0.16IIL (Pavone, 2008)1997-200892894 ABVD + IF3 EVE + IF95 (5 RFS)78P=0.0059696P=0.426研究入组条件例数治疗方案无病生存率(%)总生存率(%)GHSG-HD10预后好IA-IIB,无预后不良因素1131 2 ABVD + IF (20 Gy)2 ABVD + IF (30 Gy)4 ABVD + IF (20 Gy)4 ABVD + IF (20 Gy)96.696.696.696.6P>0.0598.598.598.598.5P>0.05EORTC-H8U I和II期,预后不良3363333276 MOPP/ABV + IF4 MOPP/ABV + IF4 MOPP/ABV + STNI84 (EFS)888788 (10)8584EORTC-H9U 预后不良I-II期6 ABVD + IF4 ABVD + IF正进行早期HD综合治疗的化疗周期数研究入组条件例数治疗方案5年无病生存率(%)5年总生存率(%)French-Cop I和II期,预后不良82913 MOPP + IF + 3 MOPP3 MOPP + EF+ 3 MOPP87939291Italian-Milan 所有临床I和II期68654 ABVD + IF4 ABVD + STNI94 (TTP)979493GHSG-HD8预后不良IA/IIA和IIIA期5325324 COPP/ABVD + IF4 COPP/ABVD + EF84.285.892.490.8EORTC-H8U I和II期,预后不良3363333276 MOPP/ABV + IF4 MOPP/ABV + IF4 MOPP/ABV +STNI84 (EFS)888788 (10)8584早期HD综合治疗的受累野照射预后不良早期HD照射野大小GHSG HD8:入组条件◆临床I-II期有预后不良因素→大纵隔→脾受侵或结外受侵→≥3个部位受侵→ESR≥50但无B症状或ESR≥30和有B症状◆临床IIIA期无预后不良因素◆年龄16-75岁,KPS>70GHSG HD8: 近期疗效EF (n=532)IF(n=532)PCR率(%)98.597.2>0.05病变进展(%)0.8 1.9>0.05复发率(%) 6.47.7>0.05死亡率(%)8.1 6.4>0.05GHSG HD8: 结果EF IF P5年无进展生存率(%)85.884.2>0.055年总生存率(%)0.8 1.9>0.05Engert A, et al. JCO,21:3601-3608, 2003GHSG HD8: 近期毒副作用预后不良早期HD 照射野大小恶心或呕吐1-254.9 27.9<0.0013-47.7 1.4EF(%)n=532 IF(%)N=532 P WHO分级白细胞减少1-244.5 31.1<0.0013-44.5 2.3血小板减少1-215.3 5.4<0.0013-41.30.2胃肠道毒性1-216.6 4.1<0.0013-40.90.2EORTC H8U: 结果预后不良早期HD 照射野大小无事件生存率总生存率I-II期HL综合治疗照射野大小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病理证实的I-II期HL◆综合治疗◆化疗: ABVD或ABVD/MOPP◆受累野照射或扩大野照射◆2000-2002年: 88例I-II期HL综合治疗照射野大小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扩大野受累野P 例数46423年OS95.8%97.1%0.863年PFS93.2%91.7%0.65总复发例数3例3例LN复发例数1例(野内)1例(邻近部位)I-II度WBC减少19.5%7.2%0.089(INRT)加拿大: 入组条件◆局限期HLIA或IIA, 无局部结外受侵, <10 cm◆全部接受化疗+放疗(综合治疗)◆化疗: ABVD或类似方案, 95%为2周期◆年龄>16岁◆1989-2005年: 325例(INRT)◆EFRT: 1989-1995◆IFRT: 1996-2000受侵淋巴区域:化疗前受侵淋巴结和相邻区域◆INRT: 2001-2005化疗前受侵淋巴结≤5 cm(INRT)加拿大: 结果(INRT)加拿大: 结果EFRT (n=127)IFRT(n=97)INRT(n=102)P复发 4 (3%) 5 (5%) 3 (3%)0.9局部区域复发320研究入组条件例数治疗方案无病生存率(%)总生存率(%)GHSG-HD10预后好IA-IIB1131 2 ABVD + IF (20 Gy)2 ABVD + IF (30 Gy)4 ABVD + IF (20 Gy)4 ABVD + IF (20 Gy)96.696.696.696.6P>0.0598.598.598.598.5P>0.05EORTC-H9F 预后好I-II期 6 EBVP + IF (20 Gy)6 EBVP + IF (30 Gy)6 EBVP单纯化疗组复发率高提前中止了单纯化疗组GHSG-HD11预后不良I-II期 4 ABVD + IF (20 Gy)4 ABVD + IF (30 Gy)4 BEACOPP + IF (20 Gy)4 BEACOPP + IF (30 Gy)2年分析无差别早期HD综合治疗照射剂量RCT荷兰:乳腺癌发生危险性(健康人群比较) HD照射野大小对乳腺癌发生的影响例数观察例数预测例数SIR斗蓬野, 无盆腔6379211.28.2斗蓬野+盆腔1076 2.2 2.7纵隔照射, 无盆腔1095 1.3 3.7受累野照射(无盆腔)1133 1.91.6综合治疗照射野大小对第二原发肿瘤的影响第二原发实体瘤发生率HD治疗后恶性肿瘤发生危险性美国:肺癌发生率和治疗与吸烟相关性不吸烟或轻度吸烟中至重度吸烟>1包/天治疗RR P RR P无治疗 1.0 6.00.002单纯放疗7.2<0.00120.2<0.001单纯化疗(烷化剂) 4.3<0.00116.8<0.001放疗+化疗7.2<0.00149.1<0.001英国:心梗死亡危险性-治疗相关性HD治疗后的心肌梗塞死亡危险观察例数SMR 单纯放疗62 2.7放疗+阿霉素7 2.3放疗+长春新碱34 4.3单纯化疗(阿霉素)17 3.2 SMR: 标化死亡率◆1967-2000年◆7033例HL◆166例死于心梗◆标化死亡率(SMR)=2.5美国Mayo ClinicHD博来霉素肺毒性与生存率◆博来肺毒性发生率18%◆5年总生存率无BPT: 90% 有BPT: 63%◆博来霉素肺毒性死亡率占全部病人的4.2% 占肺症状病人的24%早期HD 的治疗◆缩小照射野可以降低第二原发肿瘤发生风险◆化疗同样可以增加第二原发肿瘤发生率◆化疗可以增加心肺疾病死亡率◆早期HD 的治疗是如何降低晚期毒副作用◆综合治疗仍然是早期HL 的标准治疗原则→理想的化疗方案→有效而最少的化疗周期数→最小的照射靶区和照射剂量HD的近代放疗技术◆化疗后受累野照射而不是扩大野照射◆放疗剂量降低45-54 Gy→≤30Gy◆降低了长期毒副作用HD 的标准治疗原则ABVD 是临床各期HD 的标准化疗方案,不同治疗分组的化疗方案可选择如下:预后分组定义治疗原则预后极好早期HD LPHD, IA 期,无预后不良因素单纯放疗预后好早期HD 临床I-II 期, 无预后不良因素2-4周期化疗a + 受累野照射(20-36 Gy)或根治性放疗(化疗不能耐受或抗拒)预后不良早期HD 临床I-II 期, 有预后不良因素4-6周期化疗b + 受累野照射(20-40 Gy)晚期HD临床III-IV 期6-8周期化疗c ±放疗(大肿块或残存肿瘤时做放疗)综合治疗年代根治性放疗的临床意义下列情况需要做根治性放疗!!早期HL◆对化疗抗拒的病人◆对化疗不能耐受的病人澳大利亚: 入组条件◆病理证实的HL I-IV期, I-II期占67%◆≥1个化疗方案后失败◆化疗失败定义为持续性或复发病变◆活检、功能影像或显著临床和影像LN肿大◆挽救性放疗≥30 Gy±常规挽救性化疗◆除外放疗野内复发或HDCT后放疗复发病人澳大利亚: 临床特点例数%年龄≤50(岁)6277性别男性4758B症状有2126结外受侵有67大肿块有1215分期I2126II4556III-IV1519澳大利亚: 结果% CR率75局控率82 10年FFTF32.8 10年OS45.7放疗: 62例, 放疗+化疗: 19例。

肿瘤个体化治疗检测技术指南(试行)

肿瘤个体化治疗检测技术指南(试行)

肿瘤个体化治疗检测技术指南(试行)-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肿瘤个体化治疗检测技术指南(试行)前言肿瘤的个体化治疗基因检测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实现肿瘤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标准化和规范化,是一项意义重大的紧迫任务。

本指南从诊断项目的科学性、医学实验室检测方法的准入、样本采集至检测报告发出的检测流程、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四个方面展开了相关论述,使临床医生能够了解所开展检测项目的临床目的、理解检测结果的临床意义及对治疗的作用;医学实验室为患者或临床医护人员提供及时、准确的检验报告,并为其提供与报告相关的咨询服务。

检测技术的标准化和实验室准入及质量保证对临床和医学实验室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以最大程度的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本指南是参考现行相关的法规和标准以及当前认知水平下制定的,随着法规和标准的不断完善,以及肿瘤个体化治疗靶点基因的不断发现,本技术规范相关内容也将进行适时调整。

本指南起草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苏州生物医药创新中心,经国家卫生计生委个体化医学检测技术专家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相关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的专家修订。

本指南起草人:詹启敏、曾益新、王珏、姬云、钱海利、李晓燕、孙石磊目录1. 本指南使用范围 (1)2. 简介 (1)3. 标准术语和基因突变命名 (1)3.1标准术语 (1)3.2 基因突变命名 (2)3.3 参考序列 (2)3.4 各类变异 (3)4. 分析前质量保证 (6)4.1 样本类型及获取 (6)4.2 采样质量的评价 (7)4.3 样本采集中的防污染 (8)4.4 样本运送和保存 (8)5.分析中质量保证 (9)5.1 实验室设计要求 (9)5.2 检测方法 (9)5.3 DNA提取方法与质量控制 (17)5.4 RNA提取方法与质量控制 (18)5.5 试剂的选择、储存及使用注意事项 (18)5.6 核酸扩增质量控制 (19)5.7 设备维护和校准 (19)5.8 人员培训 (20)5.9 方法的性能验证 (20)6. 分析后质量保证 (22)6.1 检测结果的记录 (22)6.2 失控结果的记录与分析 (22)6.3 报告及解释 (22)6.4 记录保留 (23)6.5 检测后基因咨询 (23)6.6 样本(及核酸)保留与处理 (23)6.7 检测与临床数据收集与分析 (24)7. 肿瘤个体化医学检测的质量保证 (24)7.1 标准操作程序 (24)7.2 质控品 (24)7.3 室内质量控制 (25)7.4 室间质量评价 (26)7.5 PCR污染控制 (26)附录A:常见的检测项目 (28)A.1 基因突变检测项目 (28)A.2 基因表达检测项目 (39)A.3融合基因检测项目 (43)A.4 基因甲基化检测项目 (45)参考文献: (48)1. 本指南使用范围本指南由国家卫生计生委个体化医学检测技术专家委员会制定,是国家卫生计生委个体化医学检测指南的重要内容,旨在为临床分子检测实验室进行肿瘤个体化用药基因的检测提供指导。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主任李晔雄:书写中国放疗事业新篇章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主任李晔雄:书写中国放疗事业新篇章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主任李晔雄:书写中国放疗事业新篇章作者:暂无来源:《中华儿女》 2020年第14期本刊记者陈晰提起“放射治疗科”,在一般综合性医院算是冷门科室。

但是,对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简称“肿瘤医院”)来说,却是不折不扣的第一大科室。

这个由临床治疗、放射物理和放射生物室三部分组成的专业科室,临床分为头颈、胸和腹部肿瘤三个专业组,是一支由医护人员、研究员、物理师、工程师和技师等超过200余人组成、实力雄厚的专业队伍。

每年收治新患者超过6000名。

作为科室主任,李晔雄已经在这里奋斗36个年头。

从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到科室主任、学科带头人,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主任委员,他不仅带领肿瘤医院放疗科在前辈打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也见证我国放疗事业从弱到强的发展,为国家放疗人才培养作出突出贡献。

接过老一辈接力棒肿瘤放射治疗是利用放射线治疗肿瘤的一种局部区域治疗方法,和手术、化疗并称为肿瘤治疗三大方法。

现在大约50~70%癌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放疗,其中约有40%癌症可以用放疗根治。

放射治疗在肿瘤治疗中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已成为治疗恶性肿瘤主要手段之一,李晔雄介绍。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拥有颇为辉煌的历史。

早在1958年,医院就设立放射治疗专科,在当时规划中便大胆设计8个加速器机房,是当时国内最大放疗科。

放射治疗科前辈为科室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建科之初,谷铣之教授等一批老前辈们手拉肩扛,自己动手安装钴60治疗机。

在早期治疗过程中,医生往往会受到很大剂量的辐射。

即使在这样的条件下,老一代放射治疗专家们依然为推动中国放疗事业发展作出杰出贡献。

“那是一段峥嵘岁月。

”李晔雄说。

也是在谷铣之和殷蔚伯教授等前辈努力推动下,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成立。

李晔雄说,放射治疗作为一个独立学科有一百多年历史,而真正得到迅速发展是最近几十年。

肿瘤医院放疗科在临床和基础科研工作方面取得令人骄傲的成就。

术前同步放化疗是直肠癌标准治疗模式

术前同步放化疗是直肠癌标准治疗模式

术前同步放化疗是直肠癌标准治疗模式
任骅;金晶;王鑫;王维虎;李晔雄
【期刊名称】《实用肿瘤杂志》
【年(卷),期】2013()1
【摘要】直肠癌局部/区域复发率与直肠癌的分期密切相关,LNn为16%-34%,rr4或N+高达34%~65%^[1],即使接受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Ⅲ期患者的局部区域复发率仍可达25%^[2],术前或术后的
同步放化疗可以提高局部控制率和长期生存率。

【总页数】4页(P20-23)
【关键词】直肠肿瘤;药物疗法;放射疗法;复发
【作者】任骅;金晶;王鑫;王维虎;李晔雄
【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37
【相关文献】
1.术前同步放化疗直肠癌治疗新模式 [J], 夏廷毅;董昭
2.术前同步放化疗与常规化疗治疗直肠癌的病理学缓解率及并发症观察 [J], 于秀

3.葛根芩连饮联合术前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直肠癌临床观察 [J], 马冠君;陈卓;陈峥;钱祥;张爱琴;罗加林
4.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术前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直肠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J], 曾利娴;林泽龙;梁红光
5.局部进展期直肠癌可从术前新辅助治疗中获益:长程同步放化疗优于单纯术前放疗 [J], 陈功;孙恒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早期低度恶性淋巴瘤的治疗-李晔雄

早期低度恶性淋巴瘤的治疗-李晔雄

2001 34 >=IIE
放 56 8 (2-18)
Fourmestraux

Nakamura S
2001 41 >=IIE 60 2 (1-18)
科NA

胃MALT国淋医巴瘤抗HP治疗后化疗?
LY03(欧洲学科): 入组条件 年I未H期P龄切有胃≥除或M1(8A9无岁3继L%组T续学淋)织/部教院巴证分育肿瘤实切瘤除医/院全放切除 抗HP治疗4-6个月HP达CR 疗 抗HP治疗后肿瘤CR/PR或S 科
t(11;18)(q21;q21) t(1;14)(q22;q32) t(11;18)(q21;q21) t(1;14)(q22;q32) t(3;14)(p14;q32)
42 7 15 10 20
放 t(14;18)(q32;q21)
13
皮肤
螺旋体
t(14;18)(q32;q21) t(3;14)(p14;q32)
尾等。
疗 科

黏膜相国关医 淋巴组织(MALT)
学 科 鼻相关淋巴组织(nasal-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NALT):
学 咽扁桃体、腭扁桃体、舌扁桃体及鼻后部其他淋巴组织 继续 院肿 肠相关淋巴组织(gut-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GALT):
CR后随诊 复发
Bayerdorffer Sackmann Steinbach G
1995 1997 1999
(%) 时间(月)
继续 院肿 IIE
0 4 (1-9)
教 瘤 10 >=IIE 0 NA (1-14)
育 医院 18 IIE
20 NA
时间(月) 13 (7~18) 10 41

滤泡淋巴瘤

滤泡淋巴瘤

滤泡淋巴瘤
李晔雄
【期刊名称】《癌症进展》
【年(卷),期】2004(002)003
【摘要】滤泡淋巴瘤是常见的淋巴瘤,大部分病人年龄超过50岁,诊断时多为晚期,伴有脾和骨髓受侵.单纯放疗可以治愈早期Ⅰ~Ⅱ级滤泡淋巴瘤,10~15年总生存率约为50%.目前仍不清楚化疗联合放疗是否改善了总生存率.Ⅲ~Ⅳ期滤泡不可治愈,治疗方法包括观察、单药化疗、联合化疗、干扰素、放疗、单克隆抗体和高剂量化疗加骨髓移植.联合化疗完全缓解率高,但未改善总生存率.高剂量化疗加骨髓移植可能对复发或进展的滤泡淋巴瘤有益
【总页数】9页(P166-173,216)
【作者】李晔雄
【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放疗科,北京,100021【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3.4
【相关文献】
1.淋巴滤泡瘤样增生与滤泡性淋巴瘤鉴别诊断 [J], 司英健;张曦;陈幸华;光丽霞;袁发焕
2.CD38在滤泡性淋巴瘤和淋巴滤泡反应性增生中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J], 郑媛媛;周小鸽
3.滤泡性淋巴瘤与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滤泡网免疫表达的差异 [J], 姚丽青;
郑智勇;卜宪敏;王晨;熊喜生;吴在增
4.微血管密度在低级别滤泡性淋巴瘤与滤泡增生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J], 汪军兵;李光明;刘思思;朱梅刚;武岳;董军
5.抗体CD105在低级别滤泡性淋巴瘤与滤泡增生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J], 丁向东;徐炜;王海伦;朱梅刚;张志魁;汪军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王维虎李晔雄恶性淋巴瘤是指原发于淋巴系统的一组疾病,来源于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或自然杀伤细胞的非正常克隆性增殖,包括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

在过去十多年中,恶性淋巴瘤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改变了淋巴瘤的治疗原则,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疗效,改善了生存质量。

1、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 HL)
放射治疗(简称放疗)是早期HL的根治性治疗手段。

I-II期HL 扩大野单纯放疗后,10-15年总生存率为73-91%,无病生存率为75-93%。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报道,预后好或预后不良临床I-II 期HL接受次全淋巴结照射或全淋巴结照射后,5年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4%和80%,这一结果和国外报道的大宗早期HL放疗结果相似。

对于I-II期HL患者而言,放疗后10-15年,长期的心肺并发症和第二原发肿瘤引起的死亡危险性明显高于疾病本身。

因此,I-II期HL 作为一种可以治愈的疾病,近年来研究的重点转移在不降低治疗疗效的前提下,减少治疗引起的并发症。

因此,开展了早期HL综合治疗的一系列随机对照研究,比较了综合治疗和单纯放疗或单纯化疗的疗效,并且研究了综合治疗时的最佳化疗方案和化疗周期数、照射野大小和照射剂量等。

在放疗照射野大小方面,已经发表了4个随机分组
研究均证实:在放疗和化疗综合治疗的情况下,对于早期HL采用只包括受累区域的受累野照射可以取得和扩大野照射相同的疗效,同时降低了治疗的急性和长期毒副作用。

因此,根据目前的临床研究证据,HL的合理治疗是:预后好的临床I-II期HL建议综合治疗或次全淋巴结照射,综合治疗时采用2-4周期ABVD化疗+20-30 Gy受累野照射;预后不良临床I-II期HL采用4-6周期ABVD化疗+20-40 Gy受累野照射的综合治疗,而不是单纯化疗或单纯放疗。

当然,放疗治疗是I-II期HL的根治性治疗手段,如果肿瘤对化疗抗拒、病人不能耐受化疗或化疗中出现严重毒副作用时,应考虑根治性放疗。

III-IV期HL患者只有化疗前肿瘤>10 cm或化疗后仍有明确肿瘤残存时才给予受累区域20-40Gy照射。

2、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 NHL)
1)单纯放射治疗可以治愈的NHL: I-II期I-II级滤泡淋巴瘤单纯放疗的10-15年无病生存率为28-53%,10-15年总生存率为43-79%,局部控制率超过90%;I-II期小淋巴细胞淋巴瘤单纯放疗后的5年生存率也大于50%,而且,目前仍不能明确化疗加入放疗后的综合治疗能否提高早期惰性淋巴瘤的生存率;I-II期结外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如胃MALT淋巴瘤对放疗敏感,并且放疗为非创伤性治疗手段,能保留胃的功能,提高生存质量,放疗合并或不合并化疗已成为I-II期胃MALT淋巴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IE/IIE期胃
MALT淋巴瘤放疗后的5年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分别超过90%和80%。

因此,I-II期I-II级滤泡淋巴瘤、I-II期小淋巴细胞淋巴瘤、I-II 期结外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单纯放疗是标准的治疗方案。

2)放疗为主要治疗手段的NHL:鼻腔NK/T细胞淋巴瘤尽管是侵袭性淋巴瘤,但对化疗抗拒,临床I、II期患者,以化疗为首程治疗时,化疗后的完全缓解率仅为0-59%,大部分低于40%,而以放疗为首程治疗的完全缓解率达到52-100%。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资料显示化疗的CR率为20%,放疗为83%,采用以放疗为主的治疗后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71%和59%,IE期分别为 78%和63%,IIE 期为46%和40%。

化疗加入放疗未改善I、II期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生存率,因此,放疗是早期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主要治疗手段。

放疗的靶区主要包括鼻腔、上颌窦和筛窦等,IE期不需要颈部淋巴引流区域的预防照射,根治性放疗剂量为50-55 Gy。

3)放化疗综合治疗的NHL:多数侵袭性淋巴瘤,如最具代表性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DLBCL),不仅要通过放疗有效地控制局部病变,而且要通过全身化疗有效地控制远处组织器官的亚临床转移,因此,化放疗综合治疗是其标准治疗方案。

事实上已有多项随机分组研究证实,与单纯放疗比较,综合治疗显著改善了I、II期侵袭性淋巴瘤的生存率,综合治疗后5-10年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63-85%。

另外,综合治疗的疗效也优于
单纯化疗,因此,美国癌症综合治疗网(NCCN)提出的DLBCL治疗指南如下:非大肿块(肿瘤大小<10 cm)I、II期,建议用CHOP±美罗华化疗4周期后局部区域放疗;大肿块(>10 cm)I、II期建议CHOP±美罗华化疗6周期后再考虑局部放疗。

当然我们都知道放射治疗曾经是I-II期侵袭性NHL的主要治疗手段,单纯放疗可以治愈约50%的早期病人,局部控制率达90%以上。

因此,放射治疗也是早期侵袭性NHL的治愈手段之一,虽然综合治疗是目前的标准治疗方案,但当肿瘤对化疗抗拒或病人不能耐受化疗时,需要考虑选择根治性放疗。

总之,淋巴瘤是一组疾病的总称,每一种病理类型都是一种独立的疾病,每种类型的生物学行为、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预后都有所不同。

总的来说,淋巴瘤患者经过合理的治疗后往往可以获得很好的疗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