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肿瘤医院放疗科-肿瘤放射治疗学
肿瘤放射治疗标准指南

肿瘤放射治疗标准指南-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应该包括文章的总体架构和各部分的内容概要。
以下是可能的文章结构内容: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包括引言、正文、临床应用指南和结论四个部分。
引言部分介绍了肿瘤放射治疗的基本概念、本指南的目的和重要性,以及整篇文章的总体结构和内容组织。
正文部分包括对肿瘤放射治疗的基本原理进行介绍,以及对适应症、禁忌症、常见副作用及处理方法、最新技术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临床应用指南部分将针对常见肿瘤的放射治疗标准进行具体分析,探讨个体化治疗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以及放射治疗与其他治疗手段的综合应用,并介绍患者的心理护理与支持。
结论部分对肿瘤放射治疗的展望进行总结和展望,探讨临床实践中的挑战与对策,并提供针对患者的建议和结语。
1.3 目的:本指南的目的是为肿瘤放射治疗提供一个系统化的标准指南,以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放射治疗技术。
通过介绍肿瘤放射治疗的基本原理、适应症和禁忌症、常见副作用及处理方法、最新技术和发展趋势,以及临床应用指南,我们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最新、最有效的肿瘤放射治疗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制定治疗方案、提升治疗质量和效果。
同时,本指南也将重点关注个体化治疗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以及放射治疗与其他治疗手段的综合应用,帮助医生更全面地考虑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更个性化、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此外,我们还将介绍患者的心理护理与支持,为医生和护理人员提供更深入的了解,帮助他们更好地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提供更全面的医疗服务。
通过本指南的发布,我们希望能够推动肿瘤放射治疗领域的发展,促进临床治疗水平的提升,为肿瘤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1.4 总结在本文中,我们对肿瘤放射治疗的基本原理、适应症和禁忌症、常见副作用及处理方法、最新技术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和分析。
同时,我们还就常见肿瘤的放射治疗标准、个体化治疗、放射治疗与其他治疗手段的综合应用以及患者心理护理与支持进行了深入探讨。
放射肿瘤学

放射肿瘤学
放射肿瘤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医学专业,它涉及到放射诊断与治疗、核医学与影像学以及肿瘤学等多领域。
其主要提供肿瘤定位、诊断、预后分期、治疗方案和治疗效果评估等服务,对恶性肿瘤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放射肿瘤学主要由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肿瘤放射诊断:通过X射线、CT、MRI、PET-CT等技术手段,精确诊断肿瘤的大小、形态、部位和淋巴结转移等,为恶性肿瘤的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2. 放射治疗:通过X射线、γ射线、中子射线等技术手段,对恶性肿瘤实施性病理学治疗和放射治疗,可以缩小肿瘤、减轻症状、预防复发和转移。
3. 放射肿瘤学咨询:为患者设计适当的治疗方案,并监测患者的治疗效果,为肿瘤治疗提供指导。
4. 放射肿瘤学研究:对新型放射治疗技术和药物进行研究,不断改善放射治疗技术,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各省三级肿瘤医院概况

1225
1225
设肿瘤内科,肿瘤外科(乳腺外科,大肠外科,头颈外科,妇瘤科,胸外科,胃外科,骨软外科,泌尿外科,肝胆胰外科,神经外科),中医科,介入科,放射治疗科等一,二级医疗科室28个。
江西省肿瘤医院
82080
850
1100
临床科室:头颈外科、脑外科、胸外科、妇产科、骨外科、胃肠外科、泌尿外科、整形外科、麻醉科、手术室、中西医结合科、普内科、急诊科、血液透析中心、健康体检中心、门诊综合科。医技科室:影像诊断中心、病理科、检验科物理诊断科
山东省肿瘤医院
70000
750
803
肿瘤外科、肿瘤内科、放射治疗科、妇瘤科、病理科、放射科、药剂科、特剑科
浙江省肿瘤医院
63880
1393
1122
疼痛门诊、妇瘤科、中西医结合科、检验科、乳腺脑外骨软科、肝胆胰胃外科、放射物理室、化疗中心、胸腹外科、内镜中心、病理科、核医学科、放疗科、头颈外科、超声科、大肠外科
南通市肿瘤医院
45000
1000
996
临床科室6个(内科、外科、妇科、放疗科、中医科、麻醉科)、医技科室6个(检验科、放射科、病理科、药剂科、物理诊断科、核医学科)。
天津市肿瘤医院
64000
2400
1766
现有6个医疗诊治中心,40个临床医技科室,9个基础研究科室,
重庆市肿瘤医院
70000
1000
750
90000
1000
1222
临床科室:胸外科、放疗科、妇瘤科、麻醉手术部、药剂科、外科、内科、中医科、重症监护室(ICU)。医技科室:病理科、检验科、放诊科、超声内镜科、细胞室、心肺功能室、PET/CT、核医学科、药物临床试验机构。
放疗联合PF方案治疗30例鼻咽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症少 、 复发率低等优点 ,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参考文献】
【】郑彬 , 1 张华杰 , 蔡世荣.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 中的应用评价m.
C I E IIE N H R A Y 中 药 HN M DC DP A M C 目医 斜詈第 5 01 卷 期
表 1 两组一般资料 比较
表 2 两组治疗 有效率 比较[( 】 n %)
D P与 5 F D - U联合放疗可使鼻咽肿瘤及 颈部转移灶缩小 , 减 轻放疗时的肿瘤负荷 , 有益于放疗及提高肿瘤局 控率 , 特别 是对 于颈部淋巴转移灶 巨大的病例。诱导化疗可 以通过肿瘤 的明显
【 中图分类号】R 3 .3 796 【 文献标识码】B 【 文章编号】2 9 — 6 6 2 1 )5 6 - 2 0 5 0 1 (0 10 — 1 0
鼻咽癌是原发于鼻咽黏膜被覆上皮的恶性肿瘤 。放射治疗
线照射 , 后颈部改电子线照射 , 总剂量 7 G , 0 y疗程 7周 。 下颈切线 野 至 5 G 。联合组在放疗 的第 14周应用 P 0v 、 F方案化疗 :顺铂
化疗有一定敏感性 ,故 近年来临床多采用化疗联合放疗 治疗 晚 期鼻咽癌。放疗联合化疗可 以直接作用 于肿瘤 干细胞而起到灭 瘤作用 , 提高放疗敏感性 , 干扰肿瘤细胞受辐射射线 照射后发生 的亚致死损伤修复 ,同时配合化疗可 以阻断肿瘤 细胞远 处转移
的 发 生【 3 】 。
床观察[. J 河北医学 , 1 , ( )9 19 3 ] 2 0 1 8 :3 - 3 . 0 6 [ 邓侃剀. 种化 疗方案诱导联合 同期 放化治疗鼻 咽癌 的近期疗效评 5 ] 2 价叨. 海南医学院学报 , 0 ,5 9 :0 4 18 . 2 9 1 ( ) 18 — 0 8 0
放射肿瘤学

4、放射治疗的发展史(4)
1986年—中华放射肿瘤学会成立,出版了《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264家,4679人(医师1715人)、71台加速器、钴60机224台
放射性同位素 (任何时间和环境下 一直放射出射线)
射线装置只有在通电 状态下产生射线
内、外照射的区别
外照射
照射源距离不同 源强度不同 照射方式不同 75cm~100cm MV 能量大,射程远,需经过准 直器、限束器等屏蔽后只有 少部分射线到达组织 经皮肤、正常组织后到达肿 瘤组织,肿瘤的受照量受到皮 肤及正常组织耐受量的限制 能量梯度变化不大,靶区内 剂量分布均匀
[我国放射治疗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近 10 年来 ,向多学科化和高技术化发展 计算机技术 网络技术(整合、协调、资源共享、QA、QC等) 医学影象技术(PET/ CT /MR) 生物技术 生物 —物理剂量模式、 IGRT、 自适应的肿瘤放射治疗 挑战 =机遇
(1)加强放疗从业人员素质和继续教育的培养 ; (2)改善人员结构比例 (3)放疗设备研发,合理、全面的配臵; (4)强化现代化科学管理 , 上岗培训 , 对外交流 , 全国统一的质量管理 和控制网络体系。
(4)放射治疗技术水平不均衡
大城市省级放疗中心—乳腺切线照射、非对称野照射、 调强放疗、三维适形、全身照射、 立体定向放疗、放射外科等; 其他基层放疗中心—停留在 20 世纪 60~70 年代状态 , 单一钴机(西部) 限制了治疗技术的应用 ; 仅采用γ刀一台设备 ,而忽略整体技术发展现象 ;
肿瘤放疗科科室简介

肿瘤放疗科科室简介放射治疗是肿瘤治疗的三大手段之一,在临床肿瘤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WHO权威统计资料显示,目前约45%的恶性肿瘤可以治愈,其中放疗的贡献约为18%。
约70%的肿瘤病人在其治疗的过程中需作放疗。
放疗的主要治疗病种为:头颈部肿瘤、肺癌、食管癌、直肠癌、乳腺癌、妇科肿瘤和淋巴瘤等常见肿瘤。
然而,随着放射物理、放射生物和放射技术的发展,现代放疗范围几乎可以涵盖所有实体肿瘤,包括肝癌、胃癌、胰腺癌等。
北京肿瘤医院放疗科始建于1976年,放疗科人员有20余人。
同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我国第一台直线加速器在这里研制成功。
20多年来,放疗科一直在发展壮大,先后添置了美国瓦里安直线加速器、德国西门子直线加速器、Co-60治疗机、后装治疗机、模拟定位机、二维计划治疗系统、三维计划治疗系统、浅部热疗机、深部热疗机和全身热疗机等大型设备。
2000年放疗科开始开展三维立体定向适形放疗,至今已治疗患者2000余例,2004年放疗科安装了北京市唯一一台三维适形动态调强放射治疗系统,迄今已治疗患者400余例,并取得良好的疗效。
科室现有医生、技术员和护士48名,其中主任医师4名、主任技师1名,副主任医师6名,主治医生及主管技师6名。
放疗科每年收治近两千例患者,在多种常见肿瘤如头颈肿瘤、肺癌、消化道肿瘤、淋巴瘤、软组织肿瘤等的放疗方面达国内先进水平,在动态调强治疗、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等方面达国内领先水平,在肿瘤基因治疗结合放疗、热疗的科研和临床方面达国际领先水平。
科室大部分医疗人员有出国深造的经历,与欧洲、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关系密切,每年都有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的顶尖医生和物理师来放疗科报告交流。
放疗科不仅重视对外交流,而且院内交流也十分频繁,如每周二下午都要与外科、内科进行肺癌的多中心联合会诊等。
1995年放疗科获得硕士学位授予资格。
此后,一直承担北京大学医学部八年制直博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进修生的培养、教学任务。
放射治疗质量控制基本指南

放射治疗质量控制基本指南放射治疗质量控制基本指南Basic guidelines of quality control for radiotherapy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诊疗质控中心2017-11-11 发布目次前言. ......................................................................................................................... (I)引言. ......................................................................................................................... . (I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放射治疗专业基本要求 (1)3.1 基本条件 (1)3.2 上岗证制度 (2)4 放射治疗人员和组织要求 (2)4.1 人员构成 (2)4.2 人员资质 (2)4.3 人员数量配置 (3)4.4 组织架构及管理制度 (4)5 放射治疗设备、技术要求 (5)6 放射治疗场所要求 (5)7 患者放射治疗流程要求 (7)7.1 放射治疗流程描述 (7)7.2 知情同意 (8)7.3 患者教育 (8)8 辐射防护与安全应急 (9)8.1 职业工作人员的辐射防护 (9)8.2 患者的辐射防护 (9)8.3 安全应急 (10)9 文档记录 (10)9.1 放射治疗病历 (10)9.2 放射治疗临床电子数据 (11)9.3 设备档案 (12)9.4 放射治疗工作人员档案 (12)参考文献 (13)前言本指南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划起草。
本指南由国家肿瘤诊疗质控中心提出。
本指南由国家肿瘤诊疗质控中心归口。
本指南起草单位:国家肿瘤诊疗质控中心放射治疗专家委员会。
康复新液联合美洲大蠊研末防治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疗效观察

康复新液联合美洲大蠊研末防治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疗效观察庄玲【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新液联合美洲大蠊研末在头颈部肿瘤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科收治的85例头颈部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试验组放疗时使用康复新液联合美洲大蠊研末,对照组单用康复新液.比较两组放疗期间发生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严重程度.结果放疗第3周,试验组发生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多为1级,对照组多为2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第7周,试验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主要为1、2级,对照组主要为2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新液联合美洲大蠊研末用于防治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期刊名称】《实用药物与临床》【年(卷),期】2019(022)005【总页数】3页(P501-503)【关键词】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康复新液;美洲大蠊研末;放疗【作者】庄玲【作者单位】辽宁省肿瘤医院消化淋巴放疗科,沈阳110042【正文语种】中文0 引言头颈部肿瘤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头颈部解剖复杂且重要器官众多,限制了手术在头颈部肿瘤的应用,而头颈部肿瘤多对放射治疗敏感,故以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成为头颈部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1]。
由于头颈部组织器官解剖位置紧密,加之肿瘤放疗剂量较高,正常组织器官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放射损伤,严重者可能会导致治疗中断,对于接受高剂量头颈部放疗的患者,有15%因放射治疗相关并发症需要系统治疗[2]。
口腔及咽部黏膜细胞的增殖速度较快,但对放射线的抵抗性较低,使其易受到头颈部放射治疗射线的损伤[3]。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会导致口腔疼痛、进食困难、继发感染,进而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影响治疗进度。
放射性口腔炎的治疗一般为止痛治疗、防治感染、营养支持治疗等[4]。
目前,尚无确切措施及治疗可以完全控制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仍需要大量临床研究的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止血:鼻咽癌,宫颈癌等
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 Always
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 慰
-----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
无法手术的早期患者,放疗可作为一种有可能治愈的手段
有远处转移的患者,放疗也是有效的姑息治疗方法, 如:骨转移、脑转移患者放疗后可缩小局部病灶,缓 解症状
WHO表示:可以治愈的肿瘤中,通过放疗治愈的占40%
1. 王颖,等.家庭医药.2019.05:14-15. 2. 闰海霞,等.当代医学.2010,16(19):37-38 3. Baskar R, et al. Int J Med Sci. 2012;9(3):193-9. 4. 林清.家庭医学.2015,08:25. 5. 王绿化.《肿瘤放射治疗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 中度敏感: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非 小细胞肺癌
• 低度敏感:大部分脑瘤、软组织肿瘤、骨 肉瘤及恶性黑色素瘤
放射敏感性与放射治愈性
放射敏感性与放射治愈性
• 不存在明确的相关性
• 放射敏感高的肿瘤往 往分化程度低,恶性 程度较高,容易发生 远处转移,未必具有 可治愈性
喉鳞癌血管内侵犯
1.3 细胞存活曲线及早、晚 反应组织
接受放疗后,患者应当注意些什么?
定期随诊复查 积极治疗放射副反应和后遗症 保障营养,以易消化吸收的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为主 注意休息、预防感冒 继续服中药或进行免疫疗法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防止转移 和复发 对照射过的部位,即使疑有局部复发,也不可轻易采取创伤 性检查,否则伤口不易愈合。特别要注意鉴别是复发还是放 射反应,有时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慎重作出诊断
• 外照射,或称远距离放射: 放射 源位于体外一定距离, 集中照射 某一处组织, 是最常用的方式
• 内照射,或称近距离放射:指 放射源密闭后直接放在人体表 面、自然腔道内或组织内
前列腺癌的外照射与内照射
四野外照射
3
后
I125粒子植 入内照射
2
前列腺轮廓
I125粒子
4
前
1
放射治疗的分类
化 疗
根治性放疗
人肿瘤及正常组织的 / 比值
晚反应组织平均值 2.9 早反应组织平均值10.6
肿瘤通常 >10
大部分肿瘤的 / 比值与早反应组织 接近或略大于早反应正常组织
分割量与细胞生存
A 单次剂量 B
细
胞
存
活
率
高/值:早反应组织
大部分恶性肿瘤
低/值:晚反应组织
增殖缓慢的恶性肿瘤
二.放疗临床总论
放射治疗方式
• 放疗的原理:肿瘤和正常
增殖的
组织在增殖和修复能力上
肿瘤
细胞
的差异
放射敏感性的概念
➢ 肿瘤细胞对放射线的反应,包括肿瘤退 缩的速度和程度。
➢ 包括肿瘤和正常组织对放射作用的相对 反应
➢ 放射敏感性与肿瘤的增殖能力成正比, 与细胞的分化程度成反比
放射敏感性的分类
• 高度敏感:精原细胞瘤、白血病、恶性淋 巴瘤
单位轨迹上能量传递的水平
低LET射线: X射线 (<10kev/μm) 射线
电子线
高LET射线: 中子 (≥10kev/μm) 粒子
负π介子
电离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x、 射线
• 光电效应 • 康普顿效应 • 对电子效应
电子线
• 电离 • 激发 • 韧致辐射
电离射线的剂量吸收
• 射线与(穿射)物质相互作用,其 能量被物质吸收
细胞杀灭的“靶学说”
• 细胞的DNA双链中的某一特定区域存在关键位点即存 在所谓的靶
• 靶受到放射损伤后将直接或间接引起细胞死亡 • “单击单靶杀灭”:假设单次打击细胞内的单个关键
靶点即可引起细胞的死亡(又称为α型细胞死亡)
• “单击多靶杀灭” :假设细胞内有n个靶, 只有把n个
靶全部打中, 细胞才会死亡(又称β型细胞死亡)
• 主要在三个层面推动放射肿瘤学的发展:
1)判明机制,提供理论基础,如对乏氧和DNA损伤修复机制 的阐述
2)发展新的治疗策略,如乏氧增敏剂、非常规放疗 3)放疗的模式研究,即疗效或损伤预测模式和各类不同照射
方式之间合理切换模式的研究
辐射作用的时相
• 物理过程--能量吸收 电离和激发(10-16至10-12秒) • 化学过程--自由基形成 损伤出现(10-12至10-2秒) • 生化过程—DNA受损 损伤修复/无法修复/错误修复(1
1896年 第一例放射治疗 1920s X线治疗喉癌 镭治疗宫颈癌 1930s Courtard 建立了分次放射治疗的方法 1950s 钴-60治疗恶性肿瘤 1970s CT应用肿瘤诊断和治疗 加速器治疗恶性肿瘤
模拟定位机应用 1980s MRI应用肿瘤诊断和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应用 1990s 适形放射治疗及调强放射治疗(IMRT)
• 单位:Gy(格雷,Gray) • 1 Gy =100cGy =100rad=1J/Kg
1 Gy = 1
60J 1KJg/水Kg 水温↑ 0.012 0C
60 Gy
人
?
1 Gy = 1
60J 1KJg/水Kg 水温↑ 0.012 0C
60 Gy
人
死亡
放射生物学
• 探讨放射线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即放射线对肿瘤组织和 正常组织的效应,以及这两类组织被照射后所起的反应
CT模拟机 2000s PET-CT问世 TOMO Cyberknife 质子刀 MRI定位机
• 放射技术的发展概况
一.放射生物学基础
放射物理 放射生物 临床放疗
肿瘤放射治疗学
放射治疗
物
生
理
物
手效Βιβλιοθήκη 段应粒子射线
电子线(线) 粒子 中子 负π介子 质子
光子射线
X 射线
射线
线性能量传递(LET)
Dose (Gy)
1.1 分子水平的放射 生物效应
射线作用的靶
DNA
射线引致 DNA损伤
DNA是主要的靶点
利用由钋产生的α 粒子进行的微束实验显示:细胞 核是辐射敏感部位
Polonium α particles
0 10µm
Scale of cell and needle
射线的直接和间接作用
• 直接作用:
放射治疗为首选根治疗法
鼻咽癌,喉癌,扁桃体癌,舌癌, 恶性淋巴瘤, 宫颈癌, 皮肤癌, 颈段食道癌等
放射治疗为主要治疗
颅内肿瘤, 上颌窦癌,下咽癌, 肺癌,胸腺癌, 下段食道癌, 直肠癌, 乳腺癌, 膀胱癌, 淋巴瘤等
姑息性放射治疗
(Palliative RT)
• 止痛:有效率80%以上
• 减轻压迫:颅内高压,脊髓截瘫,上腔静脉
秒至数小时)
• 生物过程(数小时至十数年) -- 细胞死亡(肿瘤控制,晚 期损伤),第二原发肿瘤
分子生物学
细胞水平生物学
整体水平生物学
Surviving fraction
1 0.1 0.01
SC6 9 U2 S QD9 A5 4 9 A1 8 47 SCC6 1 M CF 7
0.001
0
2
4
6
8 10 12
放疗前的准备---热缩膜固定
CT扫描
治疗靶区勾画及治疗计划设定
• 精确放疗靶区勾画 • 精确正常组织勾画 • 精确放疗治疗计划设计
靶区勾画
精确的放射治疗计划
放疗质量验证
患者位置和机器剂量验证
放疗中的质量保证
• 监测患者一般状态,症状的动态观察 • 血生化指标。 • 放疗中影像学复查 • 照射野区域的对症处理。 • 放疗CBCT。
细胞周期的再分布
• 细胞周期有不同的放射敏感性 • 敏感细胞杀灭,不敏感细胞进入敏感期
再充氧
• 乏氧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氧浓度
较富氧细胞低2.5-3倍
• 分次放射治疗后,富氧
细胞杀灭,乏氧细胞再
血
充氧,放射敏感性增加
管
富氧
坏死 乏氧
再增殖
• 正常组织修复损伤、增殖
• 肿瘤组织加速再增殖
--克服:加速超分割, 加用化疗等等
细胞存活曲线及数学模型
密集电离
稀疏电离
早、晚反应组织生物学特点
• 根据细胞增殖动力学,可把正常组织和肿瘤分 成二大类,在临床上直接表现为放射反应出现 时间的早晚。
• 增殖快的为早期反应组织或肿瘤,如皮肤和小 肠上皮细胞等,增殖慢的为晚期反应组织或肿 瘤如CNS,肺等组织。
晚反应组织 早反应组织
放疗与手术治疗、化疗一起,被称为肿瘤治疗的三大手段 内分泌肿瘤 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中医中药等
手术
放疗
化疗
免疫靶向等治疗
50~70%以上的恶性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放射治
疗
Bentzen SM, et al., Radiother Oncol 2019; 75: 355–365 Delaney G, et al.. Cancer 2019; 104: 1129–1137
➢ 标化发病率188/106,新发病例4.6万(男性54%) ,每千人中3人以上罹患癌症
➢ 三万人因癌症死亡(男性60%),居心脑血管疾病 后第二位死因,每千人中2人以上因癌症而死亡
➢ 累计约18万存活着的癌症患者,每百人中就有超过 1人是癌症患者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 20(8): 421
肿瘤治疗总体概况
任何形式的辐射,如X或γ射线等被生物体吸收,直接 作用于细胞的关键靶区,使靶自身被激发或电离,从而 产生一系列的生物改变。
• 间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