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与建筑的联系
植物与建筑的共生

植物与建筑的共生植物建筑学是通过植物生长与技术连接的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活的、会呼吸的复合技术结构。
本文通过活树塔这一案例讲述了植物建筑结构创建所需考虑的设计要素、技术手段、建造及开发过程。
活树塔作为第一个示范性项目,它体现了活植物建筑工程实现的可能性,并将植物建筑学的生态潜力可视化,对以后的建筑设计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标签:植物建筑结构;叠加法;设计要素;生长过程1、项目概况活树塔是由斯图加特大学博士费迪南德·路德维希(Ferdinand Ludwig)设计,占地面积约八平方米,高度约九米,由三层楼层以及数百颗白柳组成(图1)。
整个建筑由一个临时钢管脚手架支撑,并通过一个可拆除的螺丝底座固定在地面上。
该项目主要是通过植物叠加法使植物融合并垂直生长、且与金属构件相互作用,来建造一个由植物支撑的三层结构。
2、设计要素2.1位置和树种活树塔建于海拔高约650米的湿草甸上。
湿润且阳光充足的位置为其提供了最佳的生长条件。
为了最大限度地增加建筑背离太阳一侧的光照,该建筑没有纯粹的北侧,而是略有旋转。
为了使建筑尽快完工,呈现出一定效果,在植物上选择了生长快速且已在前期研究过的白柳。
2.2植物建筑结构在表皮结构上,为了使植物形成稳定的结构,植物枝干均等倾斜排列形成菱形。
菱形结构又通过交叉、与金属部件牢固连接形成刚性的桁架状结构。
在荷载承重上,该结构的水平荷载由构建的临时框架结构支撑,垂直荷载由四个角的支柱承担。
当植物被放置到金属框架中且与金属构件融合时,撤除临时框架,此时的垂直荷载完全由植物交叉形成的菱形结构承担。
在连接方式上,植物通过上下交叉的方式与金属部件相接,从截面上看,金属部件被四株植物覆盖,这种方式的连接即使单株植物出现故障也不会失去整体稳定性。
在连接技术上,采用穿透连接将植物进行粘连。
在十字接头处,植物通过两根共用螺丝平行连接。
所有接头都预先钻好,以避免木材分裂。
2.3技术部件所有技术部件均由镀锌钢材构成。
植物与建筑的关系

植物与建筑的关系嘿,你问植物与建筑的关系啊?那咱就来唠唠。
这植物和建筑啊,关系可大着呢。
首先呢,植物能让建筑变得更美。
你想想看,一个光秃秃的房子多难看啊,要是周围种上一些花花草草,那可就不一样了。
春天有五颜六色的花朵,夏天有绿油油的叶子,秋天有金黄的落叶,冬天说不定还有傲雪的梅花。
这建筑就像穿上了一件漂亮的衣服,变得可迷人了。
然后呢,植物能给建筑带来阴凉。
夏天的时候,太阳火辣辣的,要是有大树在建筑旁边,就能挡住阳光,给房子带来一片阴凉。
这样屋里就会凉快很多,也能省点空调电费呢。
就像给建筑打了一把大伞,让它不被太阳晒得太热。
接着呢,植物还能改善建筑周围的环境。
植物可以吸收空气中的灰尘和污染物,让空气变得更干净。
还能释放氧气,让人呼吸更顺畅。
就像一个小卫士,守护着建筑和周围的人们。
还有啊,植物能让建筑更有生机。
建筑本来是没有生命的,但是有了植物,就感觉有了活力。
小鸟会在树上唱歌,蝴蝶会在花丛中飞舞,这一切都让建筑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我给你讲个事儿吧。
我有个朋友家的房子,周围种满了各种各样的植物。
有一次我去他家玩,一走进院子,就感觉像走进了一个小花园。
房子在花丛和绿树的包围中,特别漂亮。
而且院子里很凉快,空气也特别好。
他说住在这样的地方,心情都变得愉快了。
总之呢,植物和建筑的关系很密切。
植物能让建筑更美、更凉快、环境更好、更有生机。
我们在建造建筑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植物的作用,让它们和谐地相处。
让我们一起享受植物和建筑带来的美好生活吧。
建筑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联

建筑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联建筑是人类创造的艺术与科技结合的产物,它不仅给我们提供了生活和工作的空间,还承载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
然而,我们往往忽略了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联,尤其是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之间的联系。
本文将探讨建筑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联,并呼吁人们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
首先,建筑与生物多样性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建筑是在自然环境中兴起的,它们与周围的自然生态系统相互作用。
建筑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需要利用自然资源,例如木材、石材和水资源等,这对于生物多样性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如果在建筑过程中不注意节约和合理使用资源,将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其次,建筑的布局和设计也会对周围的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
建筑物的尺寸、形状和高度都会影响周围的生态系统。
例如,高层建筑会对鸟类和昆虫的迁徙路径和栖息地产生影响,这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和生态平衡的破坏。
因此,在建筑设计和规划中应该充分考虑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避免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第三,建筑的使用和运营也会对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
例如,一些城市的高层建筑和居民区的密集化发展,导致了大量绿地的消失,这对于城市内的植物和动物种群造成了威胁。
此外,建筑物的照明和噪音等问题也会对周围的生物产生负面影响,例如对夜行性动物的生活习性和迁徙行为的干扰。
然而,建筑并不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敌人,相反,它们可以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盟友。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规划,建筑可以与自然和谐相处,甚至为生物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例如,建筑物的绿色屋顶可以成为植物的栖息地,提供食物和庇护所。
此外,通过设置鸟类巢穴和蝙蝠居住空间,建筑可以提供给这些物种一个安全的栖息地。
这些举措既可以提升建筑的生态价值,又可以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为了进一步推动建筑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联,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在建筑设计和规划中应该加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考虑,确保建筑与周围的生态环境相协调。
其次,我们需要鼓励和支持建筑物的绿色化改造,在现有建筑上增加绿色屋顶、垂直绿化墙等,以提供更多的生态空间。
校园植物与校园建筑环境的协同关系

校园植物与校园建筑环境的协同关系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校园作为学习与生活的场所,其校园建筑环境的设计与布局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而校园植物作为校园建筑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
校园植物与校园建筑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协同关系,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为校园创造宜居的氛围。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校园植物与校园建筑环境的协同关系。
一、绿化景观引领美化环境校园建筑环境中的绿化景观是十分重要的元素之一,而校园植物则是绿化景观的主要组成部分。
树木、花坛、草地等校园植物的布置能够有效地提升校园建筑环境的美观程度,使得校园更具活力和生气。
植物所带来的绿意不仅让人们感到愉悦,还能够调节人们的情绪和压力,提升人们的学习和工作效率。
因此,适当且合理的绿化布局是校园建筑环境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净化空气创造健康环境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学校周围的交通流量和尾气排放量也在不断增长,导致校园的空气质量下降。
而校园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为校园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空气环境。
校园植物的绿叶表面还能够吸附空气中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保障学生和教师们的健康。
因此,在校园建筑环境设计中,应充分利用校园植物来净化空气,创造一个良好的健康环境。
三、改善校园微气候调节气温校园植物的广泛种植不仅可以美化校园环境,还能改善校园的微气候。
校园建筑环境常常存在着高温、低温等不适宜的气候条件,而校园植物却具有调节气温的功效。
在夏季,校园植物的树荫可以为校园提供清凉的遮荫,有效降低了校园的气温,减少了空调的使用频率,节省了能源。
而在冬季,校园植物的绿叶可以阻挡寒风,减缓了寒冷天气的侵袭,保护了校园内的温度。
因此,在校园建筑环境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校园植物的种植与布局,以改善校园的微气候,为师生创造一个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四、增强生态意识促进可持续发展校园植物的种植与管理不仅能够满足校园建筑环境的需求,还能够教育学生关于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景观造园中植物与建筑的搭配

景观造园中植物与建筑的搭配景观造园中,植物与建筑是相互影响、相互搭配的。
合理的植物选择可以为建筑增色添彩,建筑的高度、形态、风格则可以影响植物的选择和摆放。
植物与建筑的搭配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问,掌握它可以提高建筑景观的美观度和艺术性。
一、植物的选择植物的选择是景观造园中重要的一步,不同种类的植物适合不同的场景。
例如,高大的桂花树可以为园林增色添彩,而冬青则更适合用于围篱的构造。
同时,植物的花色、花形和叶色也是我们选择植物时需要考虑的要素。
优美的植物在造园中会起到很好的点缀作用,而且还能够吸引蝴蝶和鸟类等野生动物,增加园林的生态性。
二、植物的摆放在植物的摆放过程中,建筑的形态和模式会影响我们的选植方式。
例如,在低矮的花坛里,人们可以选择较矮的花和矮树种类,不会挡住建筑物的美观线条;而在建筑物的周围,可以选择高大的树木和花草来平衡建筑物的高度。
此外,在居民区洒满绿色的小路上,人们要选择适合路面宽度的轻盈植物,这样不至于影响行人流量和车辆通行。
三、建筑的色彩建筑的色彩也是影响造园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建筑的选择中,要考虑建筑本身的色彩与周围植物的搭配。
例如,灰色墙面和深绿色的草坪会各自强化对方的色彩。
所以在选址时,需要考虑到建筑室内和室外的色彩构架。
这样能够保证整体的美观性,提高园林的观赏价值。
四、建筑的形态建筑的形态也是影响植物摆放的重要因素。
比如,建筑物可以被分割成不同的区域。
在每个区域里,可以按照不同的功能、特色和空间要求来进行植物的选择和摆放。
例如,一些展示中的场地可以选择夹竹桃、金银花、铁线莲等五颜六色的花卉,增加整体的美观度和增值效益。
总之,植物与建筑的相互搭配非常重要。
在进行造园过程时,需要综合考虑植物的品种、花型、叶型、色彩和高度等因素与建筑的形态、色彩、功能和风格进行搭配,构建出高品质、高水准的园林空间。
这样,才能创造出真正美丽的自然环境,也能够创造出一个具有艺术性和观赏价值的公共空间。
论建筑与植物的配置

应根 据建 筑 外轮 廓来 设 计 。 其方 法 之一 就 是随 形就 势 , 在 即
建 筑 外 随 凹 凸变 化 布 置植 物 , 植 物 形式 与 建 筑形 成 统 一 其 形 态 。 外 的统 一办 法 就 是使 植 物 造景 形 式 与建 筑 的外 形 另 相 同 , 筑 外 的绿 化 形 式采 用 了 规 则方 式 使得 造景 与 建 筑 建
过不 同树 种 的搭配 体现 韵律 变化 。
2 建 筑 与 植 物 的 构 图 关 系
建 筑 与 植 物 的构 图关 系 含两 方 面 的内 容 。 即平 面 形 式
的组 织 和 立 体造 型 的组 合 。 筑 与 植 物 的平 面 组 合形 成 了 建
“ 图底 ” 的关 系 , 这种 图与底 的关 系使得 两 者都得 表现 。 建 如
不在 行 进路 线 的正 视 域 内而 是略 有隐 藏 之 意 的隐 藏 之 景 。 如 回头 一 望或 行 进 中发现 的景 。 景 的对 象 可 以 是建 筑 也 对
在 进行 植 物 配 置 时 , 根 据 建 筑各 方 位 的生 态 环 境 的 要 不 同因地 制宜 地 选择 适 当的 植物 种 类 , 植物 本 身 的生 态 使
建 筑 与周 围的环 境更 为 和谐 、 洽 。 融
1 建 筑 周 边 的 植 物 配 置 原 则 11 以 人 为 本 .
独 特 的气 质和 性 格 。 重选 择 不 同干形 的植 物 , 成 高低 错 注 形
落 有 致 的人 工植 物群 落 , 虑植 物 配置 与 生态性 的和 谐 , 考 通
习性 和 栽植 地 点 的环 境 条 件 基本 一致 , 方 案 能最 终 得 以 使 实施。 这就 要 求设 计 者首 先对 设 计场 地 的环 境条 件 ( 括 温 包
景观建筑中的植物设计与应用

景观建筑中的植物设计与应用在现代城市的建设中,景观建筑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存在。
而与之相关的植物设计与应用则更是成为了不少人所关注的话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会论述一些与景观建筑中的植物设计与应用相关的问题。
首先,我们先来探讨一下植物在景观建筑中所扮演的角色。
在大多数景观建筑中,植物不只是起到点缀眼睛的作用,它还可以给人们带来休闲娱乐的空间,甚至是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
例如,餐厅外面的绿植可以降低周围环境的噪音,公园里开阔的草坪可以让人们放松心情。
因此,在进行植物设计时,我们应该考虑到植物所带来的利益,为人们创造更加舒适的休闲环境。
在进行植物设计时,我们还需要考虑到植物的品种。
植物的品种和颜色可以影响到整个景观,从而达到美化的效果。
比如,深绿色的叶子可以给人一种稳重、庄重的感觉,而鲜艳的花朵则会让人感到明朗、热情。
因此,在进行植物设计时,我们应该根据景观的主题,选择合适的植物品种,让植物和周围环境相得益彰,从而创造出一份和谐的美。
理解植物的特性也十分重要。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光照、水分、养分等等,因此,在进行植物设计前,我们需要了解植物的特有属性,并将其利用到我们的设计中。
比如,在一些高楼大厦内部,我们可以采用竹子等高耸的植物来改变空间比例,增强视觉的层次感。
而在一些空气流通性差的地方,我们则可以采用一些喜好阴凉、又喜欢潮湿的植物。
同时,我们还需要了解植物生长的姿态和形态,让植物与空间相互呼应,创造出更加和谐的美感。
最后,我们还需要考虑到植物的养护问题。
毕竟植物在生长中是需要人力和资源的,因此,我们在植物设计时,还需要考虑到植物的养护问题。
比如,养护人员需要及时浇灌植物,修剪不良的枝条,施肥等等。
这样才能确保植物健康生长,从而为景观建筑的美化和改善环境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植物设计与应用在景观建筑中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合理的植物设计可以创造出更加美丽的环境,让人们在其中得到放松和舒适。
因此,在进行植物设计时,我们应该考虑到植物的属性、特性、品种等等,口感化整个环境,在细节上堆砌和打磨,从而营造出一个和谐美妙的景观。
建筑知识:建筑中使用植物的优点与方法

建筑知识:建筑中使用植物的优点与方法建筑设计不再只是注重建筑形式的美感和实用性,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注意到建筑与自然生态的关系,并通过使用植物来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融合。
本文将介绍建筑中使用植物的优点和方法。
优点:
1.美化环境:在建筑内、外加入适宜的植物,可以给建筑带来更自然、和谐的感觉,弥补建筑界限上的不足。
2.调节气候: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当夏季阳光过强时,绿植可以充当自然的遮阳伞,调节室内温度。
3.减少噪音:植物可以吸收噪音,起到吸音的作用,带来安静舒适的室内环境。
4.防止土壤流失:建筑设计中合理安排绿地,既能在城市中为人们提供新鲜的空气,又能保持土壤的稳定,防止因土壤流失而造成的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
方法:
1.悬挂盆栽:在室内悬挂盆栽,既美观又实用,适宜于小面积的
住宅。
2.玻璃幕墙:在建筑的外墙设置玻璃幕墙较易实现绿化设计,可
以在裸露的幕墙上种植藤蔓植物,令人身临其境感受到自然的气息。
3.绿化屋顶:在屋顶上种植适合生长的植物,适当增加建筑形体,在增加美观性的同时,还可以很好地实现建筑的节能和环保之目。
4.地下种植:在建筑地下增设种植区域,可以将室内的种植与室
外自然景观融合在一起,在保持清新空气的同时,还极具视觉效果。
因此,对于我们设计师来说,选择适当的绿化方式,保持建筑与
生态的和谐,是一件既有使命感,又价值巨大的工作。
建筑与自然的
和谐融合不仅可以大大提高环境品质,保障人才健康,还可以起到降
温降噪的作用,为城市营造和谐、舒适的生活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韵 律 和 节 奏
配植中有规律的变化, 就会产生韵律感
三、建筑不同部位的植物配置来自建筑前植物配置应考虑树形、 树高和建筑相协调,应和建筑 有一定的距离,并应和窗间错 种植,以免影响通风采光,并 应考虑游人的集散,不能塞得 太满,应根据种植设计的意图 和效果来考虑种植。
建筑基础种植应注意的问题: 1.以装饰性为主,植物不可过高过多 2.不可影响采光 3.植物配置方式的应用要与建筑的高度与方位 协调 4.植物种类选用应与小环境气候适应 5.植物种植方式与手法应与建筑风格协调
3.5 屋顶绿化
(3)花格墙或虎皮墙
宜选用 草坪和低 矮的花灌 木以及宿 根、球根 花卉。 高大的 花灌木会 遮挡墙面 的美观, 变得喧宾 夺主。
(4)墙园
用藤本植物、或经过整形修剪及绑 扎的观花、观果的灌木,甚至少数 的乔木,辅以各种球根、宿根花卉 作为基础栽植形成的景观。
3.3建筑的角隅
建筑的角隅 线条生硬,通过植 物配植进行缓和最 为有效。 宜选择观果、 观叶、观花、观干 等种类成丛配植, 也可略作地形,竖 石栽草,再植些优 美的花灌木组成一 景。
圆洞门的圆与植物的倾斜的直线构成对比 白色的墙面与红色、绿色的植物构成对比
引导视线,丰富构图
3.2 窗与植物组合造景
利用窗作为框景 的材料,透过窗框外 的植物配植,俨然一 幅生动画面。
尺幅窗与植物造景设计
3.2 墙与植物组合造景
建筑墙的植物种植,减少太阳 的日晒 ,改善建筑小气候 。
(1)白粉墙 苏州园林中的白粉墙常起到画纸的作用,通 过配植观赏植物,用其自然的姿态与色彩作画。 常用的植物有红枫、山茶、木香、杜鹃、枸 骨、南天竹等,红色的叶、花、果则跃然墙上。
知识点二 园林植物与建筑的组 合造景
园林建筑属于园林中以 人工美取胜的硬质景观,是 景观功能和实用功能的结合 体.
植物是有生命的活体,有其 生长发育规律,具有大自然 的美,是园林构景中的主体。
园林建筑和植物的配置如果 处理得好,可互为因借、相 得益彰。
一、园林植物与建筑之间的景观关系?
角隅植物设计
3.4建筑的 基础种植
建筑的基础种植应考虑 建筑的采光问题,不能离 得太近,不能太多地遮挡 建筑的立面,同时还应考 虑建筑基础不能影响植物 的正常生长。
建筑基础的植物种植是美化、强化建筑及其环 境地域性、文化性、功能性的重要手段。 常采用的方式:花境、花台、花坛、树丛、绿 篱
知识点一 园林道路组合造景
1.园路的作用?
项目:校门入口段植物造景设 计
2.园林道路景观构图规律?
均衡与对比 主次分明 韵律节奏 层次背景 造景与导游 季相
3.园林道路植物设计要点?
利用树木来覆盖交通线路; 对交通道路的结点给予重视; 在道路的交叉口要保持视线的通畅; 对任何街坊区和活动中心,都应创造一 个富有吸引力的道路入口; 扩展路边种植; 用树木强化小径或大道的走向效果; 给小路及自行车道荫凉和情趣。
项目:校门入口段植物造景设计
五、 园林植物与其它景观元素的组合造景
教学内容:植物与道路、水体、建筑的 组景设计。 教学目标:掌握植物与常见景观元素道 路、水体、建筑的组景设计方法。 教学难点:植物与其它景观元素的组景 方法的掌握。 教学方法:结合项目任务,采用学生参 与式、小组讨论式、问题式、现场教学 等方法综合应用。
(一)园林植物配置对园林建筑的作用
1、使园林建筑主题更突出 2、协调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1) 建筑物或小品因造型、尺度、色彩 等原因与周围园林环境不相称时,可用 植物来缓和或消除这种矛盾。 (2) 某些服务性建筑,如厕所,由于位 置不合适可能破坏景观效果,所以往往 借助植物配置来处理和改变这种情况。 3、丰富建筑物的艺术构图 (1)线条、形状的构图对比及补充 (2)绿色或丰富的植物色彩美化建筑
协调和对比
植物景观设计时要注意相互联 系与配合,体现调和的原则,使人 具有柔和、平静、舒适和愉悦的美 感。 相反地,用差异和变化可产生 对比的效果,具有强烈的刺激感, 形成兴奋、热烈和奔放的感受。
均衡的原则
将体量、质地各异的植物种类按均衡的 原则配植,景观就显得稳定、顺眼。
如色彩浓重、体量庞大、数量繁多、质地粗 厚、枝叶茂密的植物种类,给人以厚重的感 觉;相反,色彩素淡、体量小巧、数量简少、 质地细柔、枝叶疏朗的植物种类,则给人以 轻盈的感觉;
建筑前
建筑背阴面
建筑的背阴面离建筑的距离 和太阳的入射角度有关系。 应选择耐荫植物并根据植物 耐荫力的大小决定距离建筑的 远近 。
在建筑的空间留有种植池形成
天井,应选择对土壤、水分、空气
湿度要求不太严格的观赏价值较大的 植物为主,如竹子、芭蕉、鱼尾葵、 棕榈、一叶兰、巴西木、绿萝、红宝 石等进行种植。
依据建筑的主题、意境、 特色进行植物配置,使植物 配置对园林建筑主题起到突 出和强调的作用。
高大特殊的树
建筑物
植物对建筑的导游功能
(二)建筑对植物的作用
1.形成不 同的生 长小环 境 2.为植物 景观提 供背景
二、物植与建筑的配置原则
和 谐 与 统 一
植物景观设计时,树形、色彩、线条、质地及比例都要 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显示多样性,但又要使它们之间保 持一定相似性,这样既生动活泼,又和谐统一。 运用重复的方法最能体现植物景观的统一感。
4.园林道路植物配置方法?
4.1 主路植物配植
4.2次路与小路旁植物配植
4.3 园路局部的植物景观
路缘——草缘、花缘、植缘 路面——石中嵌草、草中嵌石 路口——对景、标志、歇憩 路口及道路转弯处的植物配置,要求起 到对景、导游和标志作用,一般安排观 赏树丛。配置混合树丛时,多以常绿树 做背景,前景配以浅色灌木或色叶树及 地被等。
天井
3.1 门的植物配置
门是游客游览必经 之处,门和墙连在一起 ,起到分隔空间的作用 。 充分利用门的造型, 以门为框,通过植物配 植,可软化入口和大门 的几何线条、增加景深 、 扩大视野,延伸视线 。
常见的入口和大 门的形式有门亭、 牌坊、园门和隐壁 等。 入口种植要能反映 入口特点。
入口种植首先要 满足入口功能。 入口种植多采用诱 导、引导、对比手 法。
(2)黑色的墙面
宜配植些开白花的植物,如木绣球,使硕 大饱满圆球形白色花序明快地跳跃出来,也起 到了扩大空间的视觉效果。 如将红枫配植在黑墙前,不但显不出红枫 的艳丽,反而感到又暗又脏,是个败笔。一些 山墙、城墙,如有薛荔、何首乌等植物覆盖遮 挡,极具自然之趣。 墙前的基础栽植宜规则式,与墙面平直的 线条取得一致。
4.赋予建筑物以时间和空间的季相感 5、完善建筑的功能 导游功能、隐蔽的功能、遮荫的功能、 隔离的功能 6、植物造景能改善园林建筑的环境质 量
圆洞门的圆与植物的倾斜的直线构成对比 白色的墙面与红色、绿色的植物构成对比
弥补建筑不足
丰富建筑景色
软化建筑的硬质线条,打破建筑的生硬感觉,丰 富建筑物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