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二学案:3.3 工业区位
河北省定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地理(湘教版)二学案:3.3 工业联系

主题:工业联系学习目标1。
工业联系的形式和各类工业地域的形成。
2.从工业生产的“投入-产出"关系看工业联系.3。
工业区位因素变化对产业转移、集聚的影响.4。
开发区和专业化产区的形成。
5.环境与工业生产的关系.学习重点工业联系的形式和各类工业地域的形成学习过程【自主学习】知识要点一:工业联系1。
工业生产系统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
2. 工业联系A.生产上的投入—产出联系各工厂分别完成某一产品的某道工序,负责前一道工序的工厂的产出成为下一道工序的工厂的投入。
如:布匹的生产过程钢铁工业的生产过程B。
许多工厂为某一产品生产零部件,生产零部件的各厂家之间没有直接的投入—产出联系,它们分别与最终产品的组装厂家联系或通过组装厂家互相取得联系。
C 。
非生产上的空间联系有些工厂相互之间并没有生产上的联系,却在地理空间上联系在一起。
这种工厂之间空间联系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共同利用基础服务设施、共同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等等。
D .非物质的信息联系如:计算机联网活动:从“投入一产出”的工业联系来看,在下列工厂中,宜靠近钢铁厂布局的是:① 汽车厂 ② 化纤厂 ③ 电视机厂 ④ 造船厂 ⑤ 机床厂知识要点二:工业转移和工业集聚1。
工业转移的原因由于各地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不同的,而且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工业布局相应地会表现出明显的趋向性.2。
工业转移的方向(以制造业为例)劳动密集型产业:3。
发达国家维持对高端产品的垄断地位美国硅谷—信息技术产品 日本—数码电子产品 法国-高档化妆品投资环境明显改善 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工资水平较低 发展中国家德国—高级轿车瑞士——名牌手表补充:工业集聚1。
地理湘教版必修2学案:教材梳理 第三章 第三节 工业区

庖丁巧解牛知识·巧学一、工业区位因素1.工业区位的概念工业区位是指工业企业的经济地理位置,以及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与相关事物的联系。
生产主要在工厂里进行。
在工厂里,劳动力(工人、技术人员等)利用动力(燃料、电能)和机械设备,将原料制成产品的过程。
2.工业区位影响因素(1)主要的工业区位影响因素工业不像农业那样受自然条件的严格限制。
工业生产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小,除场地和水源外,工业生产一般不要求更多的自然因素投入,这就使工业生产在地域上比农业生产灵活得多,并且除极少数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外,绝大多数工业可在任何季节进行连续性生产,即与农业生产相比,工业生产在地域上具有灵活性,在季节上具有连续性。
一般来说,运输、土地和集聚是影响工业区位的三大主要因素,如下所示。
(2)工业生产类型的划分及其分布、发展特点工业生产的类型可划分为资源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其分布及特点如表3-8所示。
(3)不同的工业企业影响其主导区位因素也有差异,按影响工业企业的主要因素可分为原料导向型、市场导向型、动力导向型、廉价劳动力导向型和技术导向型,其特点和区位选择如表3-9所示。
(4)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在工业区位选择时,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总是尽量将工厂区位选择在原料、动力充足、劳动力质优价廉、市场消费量大的地区。
现实中,人们总是把工厂建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因而出现不同指向型工业。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这些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是在不断变化的;工业区位并不能完全以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为目的,工业区位还需考虑社会因素、环境因素,其中环境效益更需慎重考虑。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各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也在不断变化,其原因及表现如图3-18所示。
图3-18误区警示 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是绝对的。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有些工厂的区位选择可能考虑其他因素,例如伊春建设家具厂就是符合接近原料产地的原则。
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3.3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1-湘教版

第三章第三节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学习目标】1.结合实例分析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2.辨别不同类型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3.通过比较分析工业区位的发展变化。
【自主梳理】一、工业区位因素1. 现有5个工厂,请选择其中之一进行分析:假如你是一位投资者,你要投资建厂,选择厂址要考虑哪些因素?甘蔗制糖厂、啤酒厂、炼铝厂、服装厂、飞机制造厂2.通过上述分析,你认为你选择的工厂的主导区位因素是什么?该工业最适合布局在何处?3.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1)结合课本P70材料《风向频率与工业布局》和上图,从环境的角度来看,可能产生大气污染的工业应该如何布局?(2)可能产生水体污染的工业应该如何布局?(3)可能产生固体废弃物体污染的工业应该如何布局?二、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我国20世纪50年代扩建的鞍山钢铁企业,拥有职工50万人;70年代末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等兴建的宝山钢铁企业,规模与鞍钢差不多,最初需职工3万人,现在职工不足2万人。
据图分析,两个钢铁工业发展的区位条件分别是什么?导致其区位因素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自主训练】1.读下面炼铝厂、制糖厂、电子装配厂和啤酒厂四种工业布局模式图,对应正确的( )A .①是炼铝厂,②是制糖厂,③是电子装配厂,④是啤酒厂B .①是啤酒厂,②是电子装配厂,③是制糖厂,④是炼铝厂C .①是制糖厂,②是电子装配厂,③是炼铝厂,④是啤酒厂D .①是啤酒厂,②是炼铝厂,③是制糖厂,④是电子装配厂2.如图,某城市计划在A 、B 、C 、D 四处兴建化工厂、 钢铁厂、电视机厂、自来水厂,请根据影响区位因素作出相应选择,并说明理由。
【学有所得】能源 1 市场 原料 优质水源 2 能源 劳动力 市场 3 原料 市场 能源 劳动力 4 劳动力 能源 原料。
湘教版必修二3.3工业区位因素教案设计

3.3工业区位因素教案设计一、现实区位与理想区位的矛盾1.分组讨论找因素:阅读下列三则材料,找出材料中影响石家庄钢铁厂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材料一:建国初,位于平汉和石太铁路交汇处的石家庄,被列为全国发展工业的重点城市。
距市中心火车站约5公里的东北郊区被划为工业区。
石家庄钢铁厂于1957年在该工业区开工建设。
石钢发展初期的煤炭主要从井陉煤矿运来,铁矿石主要来自西部太行山铁矿区。
材料二:1958年石家庄钢铁厂投产出铁。
由于科技水平低,缺乏技术工人,不得不从辽宁鞍钢抽调30多名技工支援石钢。
由于缺乏机械设备,几乎所有生产工序都由人工负责,钢厂工人达到了九千多人。
钢铁厂生产的钢铁有力的支援了京津地区的工业化建设。
材料三:在国务院要求下,在石家庄东北部工业区除了原有的石家庄焦化厂(焦炭主要用于炼铁)以外,又布局了石家庄棉纺厂、华北制药厂石家庄热电厂(供热和发电)、石家庄钢铁厂、石家庄煤矿机械厂等企业。
工业区位因素2.自主探究析不同:判读下列工业部分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
(1)制糖工业:制糖工业是利用甘蔗或甜菜等农作物为原料,生产原糖和成品食糖及对食糖进行精加工的行业。
8吨甜菜可制成1顿糖。
主导区位:(2)练铝工业:以纯净的氧化铝为原料,采用电解制铝的工业部门。
每生产一吨铝约耗电1.5万千瓦时,可使一颗100w的大灯泡不间断地亮175年。
主导区位:(3)纺织工业:生产织物和生产制成织物的纤维、纱、线和其他原料的工业部门。
工序繁多,需要大量人工。
主导区位:(4)航天工业:是研制与生产航天器、航天运载器及其所载设备和地面保障设备的工业部门,是综合性的高技术产业之一。
主导区位:(5)饮料制造业:包括酒精制造业、酒的制造业、软饮料制造业、精制茶加工等行业。
主要产品为白酒、啤酒、碳酸饮料、茶饮料和瓶(罐)装饮用水等。
每2公斤可口可乐糖浆可以灌出100公斤的瓶装可口可乐。
主导区位:3.拓展延伸助提升二、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矛盾大气污染的工厂:最小风频的风向;盛行风的风向或者与盛行风向的郊外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工厂:远离和。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2学案:第3章 第3节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 Word版含解析

第三节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1.掌握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及其发展变化。
(重点)2.理解工业联系的形式和各类工业地域的形成。
(重点)3.运用区位理论分析工业基地、工业地域的区位条件及影响。
(重、难点)[基础·初探]教材整理1工业区位因素阅读教材P67~P69,完成下列问题。
1.工业区位:指工业企业的经济地理位置,以及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与相关事物的联系。
2.影响工业区位的三大因素(1)运输①运输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厂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②原料指向型工业: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原料运输成本很高的工业,应接近原料产地,如制糖厂、罐头厂等。
③市场指向型工业: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或产品运输成本很高的工业,应接近市场,如啤酒厂、家具厂等。
(2)土地土地供给状况和地价的区域差异,对于需要较多土地的工业企业显得尤为重要。
(3)集聚3.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1)自然资源:资源型工业直接受制于区域的自然资源状况。
(2)自然条件:主要是指工业布局区域的地质、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状况,以及有无大的自然灾害。
(3)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状况、交通运输条件、劳动力供给,以及投资环境和经济政策等。
(4)生产技术因素:包括生产设备与工艺、从业人员素质与科技开发水平等。
高科技产业应当布局在大城市附近或市场需求比较高的地区。
(5)市场因素:日益变化的市场需求,对于工业生产的影响越来越大。
(6)环境生态因素:环境生态状况对工业布局的影响越来越大,如工业区一般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
正误判断:(1)工业区位就是工业企业所在的地理位置。
()(2)罐头厂、啤酒厂等食品加工类工厂应布局在市场地。
()(3)不同时期,影响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是不断变化的。
()【提示】(1)×工业区位是指工业企业的经济地理位置,以及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与之相关事物的联系。
(2)×罐头厂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应布局在原料地,啤酒厂属于市场导向型工业,应布局在市场地。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 3.3《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名师教案(第1课时)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教案教学重点1.工业区位因素。
2.工业联系。
教学难点工业联系。
教具准备工业区、居民区布局与风频图,工业联系和产业链、某大企业景观图。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三大主要因素。
2.从工业生产的“投入—产出”关系看工业联系。
教学过程第1课时导入新课师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后工业化阶段,发达国家拥有了世界上80%的工业和90%的财富,人口却只占20%,而占世界人口80%的发展中国家仅拥有20%的工业,10%的财富。
这种差距还在拉大,发展中国家要想摆脱受控制地位,必须优先发展现代工业,尽快过渡到工业社会,实现强国富民。
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正是为这一目的而服务的,要想发展工业必须首先了解影响工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
板书:第三节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一、工业区位因素推进新课师工业区位是指工业企业的经济地理位置,以及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与相关事物的联系。
影响工业区位的三大主要因素是:生(齐答)运输、土地、集聚。
生阅读教材P67第二、三、四自然段,自主学习。
课件展示:材料:1909年,德国经济学家韦伯在《工业区位理论:论工业区位》一书中,曾以“原料指数”分析最低运费点,原料指数是指工业生产中所有消耗原料、燃料重量与产品重量之比。
如果原料指数大于1,则为原料指向型工业,企业应接近原料产地;如果原料指数小于1,则为产品指向型工业,企业应在产品消费地;如果原料指数等于1,则企业区位可在原料产地或产品消费地。
如下图,O 点到原料M1、M2产地和市场N的距离相等,据此完成1~2题。
1.如果工厂选址在O点最合理,那么()A.M1的原料指数大于M2的原料指数B.M1、M2的原料指数都大于1C.生产1个单位重量的产品分别约需要0.5个单位重量的M1、M2D.生产1个单位重量的产品分别需要1个单位重量的M1、M22.若生产两个单位重量的产品需要3个单位重量的原料M1,2个单位重量的M2,那么工厂区位最好接近以下四点中的()A.N B.PC.Q D.R答案:1.D 2.C生审题得知,M1O=M2O=NO,且工厂选在O点最合理,在工厂选址只考虑运费,且运费仅与所运货物的重量和运距成正比的条件下,说明从M1和M2运来的原料重量相等,且等于从O点运到N市场的产品重量,即可知第1题正确选项为D。
湘教版 高中地理 必修二 3.3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教案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3.3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教案3.3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及其发展变化。
2.了解工业联系的形式和各类工业地域的形成。
3.理解环境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1.结合实例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并作出适当评价。
2.通过了解工业生产活动过程,理解工业各部门之间的联系。
3.引导学生结合实例分析世界各地工业转移和工业集聚的原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工业区位因素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
2.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发展取得的成就,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3.通过工业与环境的学习,培养环境保护意识。
【阅读思考】为什么说运输、土地和集聚是影响工业的三大区位因素?【点拨】交通运输是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运输成本的高低决定了工业产品的成本和市场竞争力。
因此,工业生产活动应尽量减少运费,降低运输成本。
从运输“原料”看,为了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那些原料运输成本高或不便长途运输的或原料笨重,而制成品重量却大大减轻的工业部门工业布局应尽量接近原料产地,这类工业也叫原料指向型。
例如制糖工业,一般8吨甜菜才能制出1吨糖。
再如低品位铁矿砂冶炼生铁,重量会减轻三分之二似上。
因此这类工业应接近原料布局以降低成本。
还有像水产品、水果等容易腐烂、不能久贮的食品,要制成罐头也要接近原料地。
从运输“产品”看,产品不便于运输或运输成本很高的工业应接近市场。
这类工业也叫市场指向型。
一些由原料加工制成产品后,重量并不减少,而运费在成本中占很大比重的工业。
如棉纱制成棉布、石油加工等。
或是运输不便,产品只适宜在本地销售的工业,如食品工业、汽水、啤酒等瓶装饮料的制造业,以及家具制造、印刷工业等,多接近消费市场。
土地的有限性和不可移动性决定了土地的供给状况和地价的区域差异,任何工业布局都要占用一定量的土地,这一因素对占地面积较大的工业尤为重要。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教案-3.3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1)

工业区位因素导学案一、课标要求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二、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高中地理必修(2)第四章第一节,主要由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及社会、环境需要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三部分组成。
区位理念贯穿了高中人文地理有关人类空间活动的章节,从城市、农业、工业、到交通区位,把各章节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成为人文地理部分“活的灵魂”。
而工业和农业是国民经济最基础的物质生产部门,工业又因其特点在区位因素及区位选择上比农业更加复杂与灵活,所以,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是对前面知识的深化,也是为后面知识的辅垫,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同时,本节的工业区位理论在本章后面各节的学习中要反复应用,是理解各节内容的基础,所以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也是是本章的核心内容。
【教学目标】依据本节内容在本册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新课标中的要求,本节课主要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结合实例掌握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2)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使学生学会根据主导区位因素进行工业区位选择,理解主导区位因素变化对区位选择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工业区位分析注重多要素综合分析和评价,突出对实际问题的区位分析,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案例分析法、对比法、讨论法等,提高学生分析地理图表的能力,培养学生提取并加工有效地理信息的能力,从而加强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用情景案例的创设激发学生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探究的兴趣,在学习中建立科学的发展观、环境观。
【教学重难点】重点:1.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2.运用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对工厂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
难点:判断影响某个工厂区位的主导因素及其合理布局。
三、学生情况分析工业的区位选择对学生是既熟悉又陌生的地理事物。
所谓熟悉,是前面学习农业区位因素分析后,有一定的基础,对区位因素有了一定的认识。
所谓陌生是学生对工业的区位选择还是一片茫然,没有接触过,因为这些基本上还是一个全新的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题:工业区位
【学习目标】
1.了解主要工业区位因素对工业发展及区位选择的影响。
2.掌握工业区位选择的方法。
【重难点】工业区位因素和选择
【学法指导及使用说明】
1、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规范书写,独立完成,保证学案完成质量。
2、10分钟讨论、交流、质疑,教师点拨,切记:讨论集中,及时修正自己的答案。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自主学习】
1.工业:
工业是采取自然物质资源制造生产资料、生活资料,或对农产品及半成品进行加工的生产部门。
2.工业区位
工业区位是指工业企业的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与______________的联系。
用简式表示为:工业区位= 经济地理位置+ 相关事物的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是影响工业区位的三大主要区位因素。
3. 区位因素与工业类型
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原料、动力(燃料)、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土地、水源、政策等。
不同的工业部门所要考虑的主要的区位因素不同。
据此可将工业部门划分为五种指向型,其生产特点及主导区位因素如下表所示:
3、工业发展类型,按投入因素在总投入中所占比重划分:
4.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由于原料种类越来越多而且可替代原料日益增多,原料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2) 、等社会经济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越来越显著。
(3)知识、技术、、环境标准成为影响工业区位的重要因素。
(4)此外,一个地区的和对工业区位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自学检测】
云南德宏州的盈江县2008年至今甘蔗种植总面积稳定在24万亩。
其中:水田16万亩,旱地控制在8万亩,最终要实现甘蔗产量138万吨的目标。
回答1~2题。
1.在广西糖厂也称作“田间工厂”,从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看,蔗糖厂属于( )
A.动力指向型工业B.劳动力指向型工业C.原料指向型工业D.市场指向型工业2.根据蔗区来建蔗糖厂,糖厂辐射的半径在30~50公里左右。
影响蔗糖厂辐射半径大小的主要原因是()
①糖厂辐射的半径在30~50公里左右,可以方便工人上下班②甘蔗运输成本较高,辐射半径小可以降低甘蔗运输成本③在甘蔗产区布局,劳动力丰富且可以接近消费市场④甘蔗长途运输,易造成糖分流失,影响产糖量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3.读“工业区位因素影响力模式图”,图中各点与中心距离的长短表示各区位因素影响程度的大小。
与图示区位条件相匹配的工厂是()
A.①——有色金属冶炼厂B.②——计算机装配厂C.③——甘蔗榨糖厂D.④——采矿厂
【第二部分合作学习】
一、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鞍钢和宝钢在区位选择上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鞍钢选择近动力和原料产地,对自然因素依赖大;宝钢接近消费市场,受交通运输条件影响大。
2.大型钢铁企业转向沿海钢铁消费区布局,科学技术在其中起了什么作用?
交通运输技术进步,巨型矿石运输船的出现,使得原料运输费用在生产成本中所占比例降低,可以方便地利用国外廉价的原料,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1 )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加强(2)沿海沿江港口、铁路枢纽、高速公路沿线对工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3)的通达性作为工业区位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通过这个材料分析,使我们了解到:
1.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经历了三次变化2.现代钢铁工业起源:19世纪
3
4
二、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
阅读思考:读教材,分析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完成表格。
1.影响因素
三、污染严重的工业布局原则:如图
活动探究:读教材“活动”题思考风向频率与工业布局的关系。
风向频率与工业布局
(1) 风向是指_________________,一般分为8个方位。
(2) 风向频率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意义:根据风向频率确定该地区一年内主要的________________,并以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