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271124宁夏能源铝业宁东铝业分公司电解厂房房顶坍塌事故防范措施
丰城事故安全培训课件

基本情况
2013年8月 ☞☞ 完成初步可行性研究工作 2013年12月 ☞☞ 通过江西省发改委组织的初步可行性评审 2014年1月 ☞☞ 上报国家能源局,申请本期工程开展前期工作 2014年5月 ☞☞ 该项目完成可行性研究工作 2014年6月 ☞☞ 通过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 2015年1月 ☞☞ 江西省能源局同意该项目开展前期工作 2015年7月 ☞☞ 江西省发展改革委核准该项目建设
在 7 月 28 日 的 调整中,筒壁 工程工期由 212 天 调 整 为 110 天 , 压 缩 了102天
7号冷却塔 施工工期
相关施工管理情况(一)工期调整情况
2016年4月15日到2017年6月25日,共437天(施工合同)
2016年4月15日到2017年4月30日(施工组织设计)
建设单位7月27日提出“应考虑力争年底到顶计划”的要求 2016年7月28日,施工单位项目部将7号冷却塔施工工期调整 为2017年1月18日结构封顶 2016年8月1日,建设单位签署:“同意暂按调整计划执行, 合同考核工期另行协商” 7号冷却塔工期调整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总承包单 位项目部均没有对缩短后的工期进行论证、评估,也未提出 相应的施工组织措施和安全保障措施
事故经过与应急救援处置情况
(三)事故信息接报与前期应急处置情况。
7时43分 110接到 报警,立
即通知相 关部门
8时15分 丰城市委向 宜春市委汇 报事故情况
9时03分 省政府启动 省级安全生 产事故灾难 应急预案
9时30分 国家安全生 产应急救援 指挥中心调 度各救援队 伍参加救援
10时30分 省政府人员 抵达现场成 立事故救援
(一)混凝土强度情况 7号冷却塔第50节模板拆除时,第50、51、52节筒壁混凝土实际小时龄 期分别为29-33小时、14-18小时、2-5小时。 根据丰城市气象局提供的气象 资料,2016年11月21日至11月24日期间,当地气温骤降,分别为17-21℃、 6-17℃、4-6℃和4-5℃,且为阴有小雨天气,这种气象条件延迟了混凝土强 度发展。
2024年安全月事故警示教育培训

三起重大事故——盘锦浩业化工有限公司“ 1•15”爆炸事故
三起重大事故——鲁西化工“ 5•1”爆炸事故
事故概况: 2023年5月1日8时36分许, 操作人员将1号双氧水装置工作液配置釜 (共3台, 每台容积为12 立方米) 用作回收工作液, 5月1日凌晨4时左右, 现场操作人员将70%浓度双氧水表面漂浮的工作液回收至1 号双氧水装置2号工作液配置釜; 7时40分左右, 该釜液位从15%增加到57%左右 (增加约4立方米), 操作人 员停止回收。 8时35分左右, 中控室操作人员发现2号工作液配置釜温度迅速上升, 虽注入脱盐水稀释降温 , 但温度仍继续上升, 最终发生爆炸, 造成现场操作人员和附近正在准备制定双氧水浓缩装置维修方案的人员伤 亡。
2023年8月24日, 亿鼎公司全线停车进行年度大检修, 9月7日凌晨气化B炉点火启动, 随后发现气化炉B 炉粗煤气外送阀阀芯脱落, 维保人员对阀门压盖进行拆除检查。 15时40分左右, 在拆除过程中管道内气体喷 出(管道直径DN450mm), 将检修作业人员以及管理人员从渣水五楼顶部向北一起吹落至厂区地面, 而导致事 故扩大。
从三起重大事故反思异常工况应急处置风险管控
从三起重大事故反思异常工况应急处置风险管控
异常工况至少包括
异常工况是指装置在正常运行和开停车阶段出现偏离正常工况, 无法通过自动控制系统或常规操作 恢复正常, 操作人员必须进行紧急应对, 否则可能引发事故的情况。 常见的异常工况包括但不限于以下 几类:
(1) 装置工艺参数发生大幅波动、安全设施和联锁启动、关键动力设备停机、重要公用工程中断, 且无法通过自动控制系统恢复到正常状态。
• 异常工况处置人员聚集。气化B炉点火时粗煤气外送阀阀芯脱落 , 维保人员对阀门压盖进行拆除检查时, 相关管理人员进入现场, 发 生闪爆致事故扩大。
宁夏回族自治区安监局关于全区工贸企业防粉尘爆炸专项整治“回头

宁夏回族自治区安监局关于全区工贸企业防粉尘爆炸专项整治“回头看”情况的通报【法规类别】劳动安全与劳动保护【发文字号】宁安监工贸[2015]101号【发布部门】宁夏回族自治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发布日期】2015.07.31【实施日期】2015.07.3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宁夏回族自治区安监局关于全区工贸企业防粉尘爆炸专项整治“回头看”情况的通报(宁安监工贸〔2015〕101号)各市、县(区)安监局、宁东管委会安监局:按照《全区安全生产“十大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的统一部署,在全区深入开展了为期半年的工贸企业防粉尘爆炸专项整治“回头看”活动。
现就有关情况通报如下:一、基本情况江苏省苏州昆山市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8·2”特别重大爆炸事故发生后,各地安监部门在2014年工贸企业防粉尘爆炸专项治理的基础上,按照《自治区安监局关于进一步做好防粉尘爆炸专项整治“回头看”的通知》(宁安监〔2014〕185号)的要求,继续深化专项整治,加强宣传教育,强化工贸行业粉尘防爆安全生产执法检查。
自治区安监局先后于今年4月和6月对各市安监部门工贸企业防粉尘爆炸专项整治行动节点任务落实情况进行了督导,有力的促进了专项整治的深入开展。
截止目前,全区共计防粉尘爆炸企业147家(2014年为148家,吴忠市通过排查,排除1家),其中银川市32家,石嘴山市51家,吴忠市37家,中卫市13家,固原市13家,宁东管委会1家。
全区各级安监部门共检查防粉尘爆炸企业128家次,下达执法文书41份,排查治理隐患246项。
6月份,五市安监局和宁东管委会安监局按照自治区安监局的统一部署,对专项整治“回头看”工作开展了异地交叉互检,促进了工作落实,总结了经验和不足,明确了下一步工作目标,达到了互检验收的目的。
通过专项整治行动,提高了我区工贸行业粉尘防爆安全生产监管水平和防范意识,较好的完成了预定任务目标。
二、主要工作情况(一)工作安排部署迅速。
2024年建筑工程典型安全质量事故案例分析大量案例(共103张PPT)

武汉市“9.13”电梯坠落重大事故(2021年)
武汉市某工程,一载满粉刷工人 的电梯,在上升过程中突然失控, 直冲到34层顶层后,电梯钢绳突 然断裂,厢体呈自由落体直接坠
到地面,造成梯笼内的19人全部 死亡。
• 原因一:违规操作、超载(施工升降机标注核定人数12人,当天上了19人,且为 工人自行操作上下)。
原因二:未严格进行监测(地面已出现裂缝,未重视)
其他:瞒报事故(违反《生产安全事 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九条“事 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 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 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 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 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 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 原因一:底板上下钢筋同时铺设,临时支撑不足。
• 原因二:板顶临时堆载过多。
• 三点教训:
• 1、上下交叉作业时应确保支撑系统牢固并提供足够的支撑能力。 • 2、作业面上不应堆放过多的物品。
• 3、必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才能赶工。
临桂县“7.1”高处坠落事故(2021年)
桂林市临桂县某工程,外墙线条装饰工人从5 楼25层坠落到地面死亡。
• 四点教训:
• 1、梁、板、柱不宜同时浇筑混凝土。 • 2、外架不能做支撑系统,拉结应规范牢固。 • 3、支撑系统木立杆尾径应不小于8CM。 • 4、错误的操作不一定酿成事故,但事故一定是错误的操作造成的(必须
时刻谨记!)。
天等“6.18”坍塌事故(2021年)
崇左市天等县某新建厂房发生整体坍塌,3名 工人当场死亡。
柳东新区“9.6”中毒窒息较大事故(2021年) 柳州市柳东新区某房开项目,地质勘探人员在做人 工挖孔桩地质钻探时,1名工人下孔捡掉落孔内的 钻头时发生窒息,其余3名工人盲目下井施救,最 终导致4人窒息死亡。
2013年全国部分支模架、脚手架坍塌事故案例

武汉一工地桩基施工发 生塌方 2015 年 1 月 12 日上午 , 关山大道某工地发生惊 心动魄一幕: 4 名民工 在工地上清理桩基周围 的土方,突然 6 米高处 的原始土方坍塌下来将 一名女子埋住,三名工 友上前施救时遭遇二次 塌方, 4 人均被土方埋 住。正在附近施工的十 几名工友全力施救,将 4 人先后救出,其中一 名刘姓工人不幸身亡。
达州20多层楼高的塔吊折断,造成3人受 伤,2人死亡
• 2013年12月17日下午约5点半,在达州市南外镇某在建楼盘的工 地上,有20多层楼高的塔吊折断,造成工地上3人受伤,2人死亡 。目前,该工地已停工,进行安全检查,达州市达川区安监局相 关负责人表示,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
2014年1月15日 晚20时05分, 广西象州县石 龙镇一工地发 生塌方,事故 造成4人被埋。 被埋的4名工人 因抢救无效死 亡。
湖南郴州一建筑工地发生坍塌事故致6人死亡
• 1月 2日下午5时许,湖 南郴州的湖南柿竹园 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 司柴山工业广场在建 机修房在进行现浇封 顶时,发生屋顶及其 脚 手 架 垮 塌 事 故, 造 成 11 名 工人被 埋。经 过搜救,有 6 人不幸遇 难, 5 名伤者正在医院 接受救治。
• 2015年2月9日13时 47分,云南省文山市三 角塘教职园区新卫校在建大楼在进行混凝 土浇灌时脚手架发生垮塌,约 13人被困。 文山消防支队共调集12车76人进行救援。 截至16时,消防官兵共救出8人(2死6伤) ,仍有5人被困,救援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中 。最后是8死7伤。坍塌超过400平方米。
2014年10月20日,江西省吉安市新干县河 西接待中心工程,发生模板支撑体系坍塌 事故,造成6名施工人员死亡。
2014年12月29日,一名受伤的工人在北京市海淀医院接受 救治,他的工友在旁边等待(右)。当日上午,位于北京 市海淀区清华附中一在建工地底板钢筋在绑扎过程中发生 坍塌,事故直接造成在现场作业的10名工人死亡,4人受 伤。
事故典型案例分析

• 其他:该项目总建筑面积约80万平方米,地处武 汉闹市区,大部分单体已封顶,但仍未办理施工 许可证。
• 三点教训:
• 1、起重机械设备属于重大危险源,尤其是 施工升降机,每次进入不应超过9人(含司 机)。
• 2、起重机械设备的开启专业性强,必须专 人开启,其他人员一律禁止操作。
• 3、平时使用机械设备发现异常的要即时向 管理者反映。
吸取血的教训 防范新的事故
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临桂“5.13”模板坍塌较大事故(2014年)
桂林市临桂县某公共租赁房项目,在浇筑北侧楼梯间 顶棚混凝土时发生模板坍塌,导致5人死亡、2人重伤。
• 原因一:顶棚木支撑叠层搭设。
• 原因二:外飘屋檐用外架支顶,无水平拉结。
• 原因三:梁、板、柱同时浇筑。
该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未及时报告,存在瞒报事故的严 重违法行为。
该事故经近3个月救援后,才最终发现被埋的2名工人的尸 体。
该事故至少导致南宁市轨道交通1号线通车延迟3个月以上。
原因一:违反操作规程(未对前仓测压即进入作业)
原因二:未严格进行监测(地面已出现裂缝,未重视)
其他:瞒报事故(违反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 查处理条例》第九条“事 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 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 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 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 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 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 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 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 告。)
• 现场勘验:抛出物约10米,立杆未断裂,测算 水平推力约1.5吨。
• 四点教训:
• 1、模板支架不能叠层搭设。 • 2、梁、板、柱不能同时浇筑混凝土。 • 3、外架不能做支撑系统。 • 4、合理配备作业人员数量(该操作面仅30
安全员考试案例题目

安全员考试最容易出的案例题1.背景某单层工业厂房项目,檐高22m,建筑面积6000m2。
施工单位在拆除顶层钢模板时,将拆下的18根钢管(每根长4m)和扣件运到井字架的吊盘上,5名工人随吊盘一起从屋顶高处下落.此时恰好操作该机械的人员去厕所未归,一名刚刚招来两天的合同工开动了卷扬机。
在卷扬机下降过程中,钢丝绳突然折断,人随吊盘下落坠地,造成4人死亡3人重伤的恶性后果.( 问题:(1)本工程这起事故可定为哪种等级的事故?依据是什么?((2)试简要分析造成这起事故的原因。
()答案:(1)按照建设部《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本工程这起重大事故可定为较大事故.上述《规定》规定,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为较大事故:①死亡3以上10人以下;②重伤10人以上,50人以下;③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不满5000万元。
(2)造成这起事故的原因是:①违反了货运升降机严禁载人上下的安全规定;②违反了卷扬机应由经过专门培训且合格的人员操作的规定;③对卷扬机缺少日常检查和维修保养,致使使用中发生伤亡事故。
2.背景某建筑公司在世纪新城小区工地施工中,使用吊篮脚手架进行外檐装修作业.某日,吊篮升至10层时,南端吊点的卡扣突然崩开,导致中间吊点承重钢丝绳的卡扣也相继崩开,捌链链条同时断裂,吊篮脚手架向南倾斜约40º,位于吊篮中部的1名作业人员被抛出,坠落至地面死亡(落差为27m)。
经事故调查,该单位在组装吊篮时未按安全技术规范进行操作,吊点设置不合理。
吊索连接本应为插接,但施工时改变成为卡接的方式,且卡具安装数量未按工艺要求。
在提升作业中,未能同步提升,造成吊索具受力不均。
由于荷载的进一步转嫁及断裂后失稳动载的作用,最终使其他卡扣相继崩裂及捌链链条同时断裂,吊篮倾斜。
篮内的作业人员又未使用安全带,致使事故发生时失去了自身保护能力,坠地身亡。
(本题13分) 问题:(1)简要分析造成这起事故的原因。
(2)进行安全生产管理时,经常提及的“四不放过”的内容是什么?(3)安全事故调查处理的原则是什么?答案:(1)造成这起事故的原因是:①吊篮组装不符合安全规定,没有按照安全技术交底进行,承重钢丝绳卡接的卡扣数量不够,造成卡扣受力过大而断裂.②在作业前,施工管理人员对吊篮进行安全检查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形成吊篮带“病"运行.③安全生产过程的管理不到位,作业人员违反安全操作规程,高处作业未系安全带.(2)“四不放过”是指在调查处理事故时,必须坚持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人及群众受不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人不处理不放过的原则.(3)安全事故调查处理的原则: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及时准确.3。
关于“废气处置设施”生产安全事故的9个典型案例析

关于“废气处置设施”生产安全事故的9个典型案例析案例一:江苏昆山市金属制品加工企业特别重大爆炸事故企业主要从事五金件金属表面处理加工,事故车间为铝合金打磨车间,打磨抛光均为人工作业,产生的抛光铝粉由每个工位设置的吸尘罩统一进入除尘系统排出。
一、二层共建设安装8套除尘系统,8套除尘系统室外排放管全部连通,由一个主排放管排出。
事故车间除尘设备与收尘管道、手动工具插座及其配电箱均未按规定采取接地措施。
2014年8月2日7时10分,事故车间除尘风机开启,员工开始作业。
7时34分,1号除尘器发生爆炸。
爆炸冲击波沿除尘管道向车间传播,扬起除尘系统内和车间集聚的铝粉尘并发生系列爆炸。
事故当场造成47人死亡,当天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28人,185人受伤。
事故报告期(30天)内共计97人死亡。
直接经济损失3.51亿元。
直接原因:事故车间除尘系统较长时间未按规定清理,铝粉尘集聚。
除尘系统风机开启后,打磨过程产生的高温颗粒在集尘桶上方形成粉尘云。
1号除尘器集尘桶锈蚀破损,桶内铝粉受潮,发生氧化放热反应,达到粉尘云的引燃温度,引发除尘系统及车间的系列爆炸。
因没有泄爆装置,爆炸产生的高温气体和燃烧物瞬间经除尘管道从各吸尘口喷出,导致全车间所有工位操作人员直接受到爆炸冲击,造成群死群伤。
间接原因:(1)厂房设计与生产工艺布局违法违规:事故车间厂房原设计建设为戊类,而实际使用应为乙类,导致一层原设计泄爆面积不足,疏散楼梯未采用封闭楼梯间,贯通上下两层。
事故车间生产工艺及布局未按规定规范设计,是由企业总经理根据自己经验非规范设计。
生产线布置过密,作业工位排列拥挤,车间内人员密集,且通道中放置了轮毂,造成疏散通道不畅通,加重了人员伤害。
(2)除尘系统设计、制造、安装、改造违规:事故车间除尘系统改造委托无设计安装资质单位完成。
除尘器本体及管道未设置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未按《粉尘爆炸泄压指南》(GB/T15605)要求设置泄爆装置,集尘器未设置防水防潮设施,集尘桶底部破损后未及时修复,外部潮湿空气渗入集尘桶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序号
防范措施
责任单位
责任人
计划时间
完成时间
完成情况
备注
1Hale Waihona Puke 各部门要认真组织学习本事故通报,吸取事故教训,提高人员安全意识。避免靠近或长时间停留在可能脱落或坍塌的构建筑物附近,防止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各单位
各级管理人员
长期
2
对厂区内所有构建筑物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厂房结构如有损伤、变形、老化(如:彩钢板、外墙皮有无脱落,钢梁及墙体有无变形,基础有无塌陷)要采取相应的措施维修或加固。
设备专业部
张宏伟
长期
各位领导:请组织人员认真学习并将措施落实,于6月10日将措施落实完成情况反馈给我。
设备专业部
张宏伟
6月10日
3
对新建车间厂房要抓好施工单位资质审查、设计审查、施工质量、及竣工验收等环节的监管工作,保证新建车间厂房质量达到行业有关标准要求,满足安全生产需求。
设备专业部
张宏伟
长期
4
应加强构建筑物的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对暂不能处理的,必须制订监控及防范措施,并有效地予以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