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的诊断与治疗

合集下载

肝硬化课件

肝硬化课件
CHAPTER
消化道出血预防措施
饮食调整
避免粗糙、刺激性食物,减少消化道黏膜损伤风 险。
药物治疗
使用降低门脉压力的药物,减少出血风险。
内镜治疗
对高危患者采取内镜下的预防性治疗措施。
肝性脑病处理方法
去除诱因
01
积极控制感染,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减少肠内氮源性毒物的生成与吸收
02
调整饮食结构,限制蛋白质摄入,清洁肠道等。
题。
心理评估及干预方法
心理评估
通过专业心理测评工具,了解患者的 心理状态、情绪变化及心理需求,为 后续心理干预提供依据。
心理疏导
针对患者出现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 题,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调整心 态,积极面对疾病。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改变患者的错误认知和行为模式 ,减轻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放松训练
检测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 丙型肝炎病毒(HCV)等肝炎病毒标 志物,判断是否存在病毒感染。
影像学检查
01
02
03
B超检查
通过B超观察肝脏形态、 大小、回声等,判断是否 存在肝硬化及并发症。
CT检查
利用CT扫描技术,观察肝 脏形态、密度、血管等, 进一步评估肝硬化程度。
MRI检查
通过MRI技术,对肝脏进 行高分辨率成像,更准确 地判断肝硬化及其并发症 。
02 肝硬化诊断方法
CHAPTER
实验室检查
肝功能检查
通过检测血清中的谷丙转氨酶(ALT )、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 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 )等指标,评估肝脏功能状态。
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
肝纤维化指标检测
通过检测血清中的透明质酸(HA)、 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 PⅢP)、Ⅳ型胶原(Ⅳ-C)等指标, 评估肝纤维化程度。

肝硬化教学ppt课件

肝硬化教学ppt课件
根据病理特征
小结节型肝硬化、大结节型肝硬 化、混合型肝硬化等。
02
CATALOGUE
肝硬化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肝硬化的临床表现
01
02
03
肝功能减退
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 吐、腹胀腹泻等症状。
门静脉高压
腹水、门-腔侧支循环开放 (胃底食管静脉曲张、腹 壁静脉曲张、痔静脉曲张 等)。
并发症
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 、胆石症、原发性肝癌等 。
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恢复了健 康。医生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生活,定 期进行复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 现的问题。在康复过程中,患者也积 极参与了疾病管理,通过调整饮食、 保持适量运动等方式来维护身体健康 。
病例三:肝硬化患者的日常保养与疾病管理
日常保养
肝硬化患者需要特别关注饮食健康、休息与运动、情绪管理等方面。合理的饮食安排能够促进肝脏功能恢复,避 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充足的休息和适量的运动有助于改善身体状况;情绪管理则有助于缓解焦虑和压力, 增强身体抵抗力。
限制钠盐和水的摄入量,使用利尿剂治疗,如呋塞米、螺内酯 等。
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使用敏感抗生素治疗。
肝硬化并发症的预防措施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肝功能、超声等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合理饮食
避免高盐、高脂、高糖、高纤维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控制情绪
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保持良好的心态。
预防感染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感染源。
03
脂肪肝
肥胖、糖尿病等引起。
04
原发性肝癌
肝硬化基础上发生。
03
CATALOGUE
肝硬化的治疗和预防
肝硬化的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肝硬化的诊断标准

肝硬化的诊断标准

肝硬化的诊断标准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肝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为了更好地诊断和治疗肝硬化,医学界制定了一系列的诊断标准。

本文将详细介绍肝硬化的诊断标准及其应用。

一、肝硬化的定义肝硬化是指肝脏病变的一种晚期形式,病变过程导致肝脏组织受到广泛的破坏和纤维化,肝细胞逐渐死亡,并被纤维组织所代替。

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可导致肝功能衰竭和肝癌等严重后果。

二、肝硬化的诊断标准1. 临床表现肝硬化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腹水、黄疸、肝功能不全、肝性脑病等。

这些症状可以帮助医生初步判断患者是否患有肝硬化。

2. 影像学检查肝硬化的影像学检查包括B超、CT、MRI等,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观察肝脏是否有纤维化、肝静脉压力是否升高等情况。

3. 肝穿刺活检肝穿刺活检是诊断肝硬化的“金标准”,通过活检可以明确肝脏组织是否存在纤维化和肝细胞坏死等情况。

但是,肝穿刺活检具有一定的风险性,需要慎重考虑。

4. 临床评分肝硬化的临床评分包括Child-Pugh评分和MELD评分。

Child-Pugh评分是根据患者的黄疸、腹水、蛋白质含量、凝血功能等指标进行评估,评分越高,代表肝硬化越严重。

MELD评分则是通过患者的肝功能指标、肾功能指标等因素进行评估,也可以反映肝硬化的严重程度。

5. 血清学指标肝硬化的血清学指标包括肝功能指标、肝炎病毒标志物、肝纤维化指标等。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肝硬化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三、肝硬化的临床分期肝硬化的临床分期是根据肝功能和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划分的。

常见的分期方法有Child-Pugh分期和BCLC分期。

其中,Child-Pugh分期根据患者的黄疸、腹水、蛋白质含量、凝血功能等指标进行评估,分为A、B、C三个级别。

BCLC分期则是根据肝癌的存在与否、肝功能、肝硬化程度等因素进行评估,分为0、A、B、C、D五个级别。

四、肝硬化的治疗肝硬化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等。

药物治疗主要是针对肝硬化的症状和并发症进行治疗,如利尿剂、抗病毒药物、维生素等。

肝硬化

肝硬化

肝硬化诊断
• • • • • 二、影像学检查 1.X光检查:食道胃底钡剂造影,可见食道胃底静脉出现虫蚀样戒蚯蚓样静脉曲张发化。 2.B型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波检查:肝被膜增厚,肝脏表面丌光滑,肝实质回声增强,粗糙丌匀称,门 脉直径增宽,脾大,腹水。 3.CT检查:肝脏各叶比例失常,密度降低,呈结节样改发,肝门增宽、脾大、腹水。 三、内镜检查:可确定有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阳性率较钡餐X线检查为高,尚可了解静脉曲张的 程度,并对其出血的风险性进行评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是诊断门静脉高压的最可靠指标。在并収 上消化道出血时,急诊胃镜检查可判明出血部位和病因,并进行止血治疗。 四、肝活检检查:肝穿刺活检可确诊。 五、腹腔镜检查:能直接观察肝、脾等腹腔脏器及组织,并可在直规下叏活检,对诊断有困难者有 价值。 六、门静脉压力测定:经颈静脉插管测定肝静脉楔入压不游离压,二者之差为肝静脉压力梯度 (HVPG),反映门静脉压力。正常多小于5mmHg,大于10mmHg则为门脉高压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肝硬化治疗
• 1、支持治疗:静脉输入高渗葡萄糖液以补充热量,输液 中可加入维生素C、胰岛素、氯化钾等。注意维持水、电 解质、酸碱平衡。病情较重者可输入白蛋白、新鲜血浆。 • 2、肝炎活动的患者可给予保肝、降酶、退黄等治疗。如 肝泰乐、维生素C。必要时静脉输液治疗,如促肝细胞生 长素80~120mg/天,还原型谷胱甘肽1.2g/天,甘草酸类 制剂等。 • 3、口服降低门脉压力的药物:1、心得安:国内常用量每 次10~20mg,每日3次戒每次40mg,每日2次。应从小量 开始,逑增给药。2、硝酸酯类:如消心痛每次5~10mg, 每日2~3次,极量每次20mg。3、钙通道阻滞剂:如心痛 定每次10~20mg,每日3次,急症给药可舌下含服。 • 4、补充B族维生素和消化酶。如维康福2片,每日1次。达

内科学8版-肝硬化

内科学8版-肝硬化

02 肝硬化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是最常见 的病因,长期感染可导致慢性 肝炎,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
酒精
长期大量饮酒可引起酒精性肝 炎,最终导致肝硬化。
非酒精性脂肪肝
肥胖、糖尿病、高血脂等代谢 紊乱引起的脂肪肝,可发展为 肝硬化。
药物和毒物
长期或大量服用某些药物,或 接触有毒物质,可能引起肝脏
等特征性表现。
鉴别诊断
慢性肝炎
慢性肝炎与肝硬化在临床表现和实验 室检查上均有重叠,鉴别需依靠影像 学检查和病理学诊断。
肝脏肿瘤
其他原因引起的肝损害
如自身免疫性肝炎、药物性肝炎等, 鉴别需依靠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 检查。
肝脏肿瘤与肝硬化在影像学检查上有 时难以区分,鉴别需依靠病理学诊断。
05 肝硬化的治疗
损伤,进而发展为肝硬化。
发病机制
肝星状细胞的激活
慢性炎症刺激下,肝星状细胞激活并转化为 肌成纤维细胞,导致肝脏纤维化。
门脉高压的形成
随着肝纤维化的进展,门静脉压力逐渐升高, 导致门脉高压。
胶原合成增多
激活的肝星状细胞合成大量胶原纤维,使肝 脏逐渐失去弹性。
肝功能减退
肝实质的广泛破坏导致肝功能减退,表现为 解毒、合成、代谢等功能下降。
内科学8版-肝硬化
ents
目录
• 肝硬化的定义与分类 • 肝硬化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 肝硬化的临床表现 • 肝硬化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肝硬化的治疗 • 肝硬化的预防与预后
01 肝硬化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原因长期作用于肝脏,引起肝脏结 构和功能的改变。
预后
病因
不同病因导致的肝硬化预后不同,如酒精性肝硬化戒酒后可能逆转,而肝炎后 肝硬化则较难逆转。

《中国肝硬化临床诊治共识意见》2023

《中国肝硬化临床诊治共识意见》2023

《中国肝硬化临床诊治共识意见》2023肝硬化(livercirrhosis)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变性坏死、肝细胞异常再生、肝内血管新生、肝脏纤维组织大量增生和假小叶形成为组织学特征的慢性进行性疾病。

《中国肝硬化临床诊治共识意见》主要针对就肝硬化的病因、病理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主要并发症、诊断、治疗,以及预后和慢病管理等方面形成共识。

关于肝硬化的诊断和治疗,共识主要提出以下推荐。

肝硬化的诊断肝硬化应依据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和内镜检查、实验室检查结果等综合诊断,诊断困难者可行肝穿刺活体组织检查,同时应尽量进行病因筛查。

Child-PUgh分级和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是评估肝硬化病情严重程度的常用指标。

胃镜和CT检查是诊断和评估食管胃静脉曲张(EGV)的有效手段,胃镜检查是评估静脉曲张出血风险的金标准。

腹水实验室检查是明确腹水原因和性质的最主要方法。

对新发腹水、不明原因腹水加重、腹水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均需行诊断性腹水检查。

肝硬化患者应积极筛查有无隐匿性肝性脑病(CHE)0可根据检测目的、使用经验等选择肝性脑病心理学评分(PHES\斯特鲁普(Stroop)试验等神经心理学测试方法。

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测定是诊断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金标准,可用于门静脉高压治疗药物的疗效评价,但不适用于窦前性、窦后性门静脉高压和存在肝静脉间交通支或门静脉-下腔静脉分流的诊断。

营养不良是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积极评估肝硬化患者的营养状态。

肝硬化的治疗去除病因是最重要的肝硬化治疗措施。

通过病因控制,尤其是乙型、丙型肝炎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和酒精性肝硬化患者戒酒,可逆转部分患者的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或使部分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向代偿期逆转。

保护肝细胞功能,抑制肝脏炎症、纤维化、血管新生是肝硬化临床治疗的重要策略。

肝硬化患者合并营养不良时建议能量摄入量为25~35kcal∙kg-1∙d-1(1kcal=4.184kJ),蛋白质摄入量为1.0~1.5g∙kg-1∙d-1,提倡增加进食频率,夜间加餐并适当补充膳食纤维、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肝硬化的临床诊断及治疗PPT课件

肝硬化的临床诊断及治疗PPT课件
肝硬化治疗的最新进展
新型药物的研发与临床试验
靶向药物
01
针对肝硬化发展的不同阶段,研发具有针对性的靶向药物,以
减缓病情进展、改善肝功能。
免疫调节剂
02
通过调节免疫系统,减轻肝脏炎症反应,降低肝衰竭的风险。
新型抗病毒药物
03
针对乙型和丙型肝炎等病因,研发新型抗病毒药物,以有效抑
制病毒复制,减轻肝脏负担。
利尿剂
对于腹水患者,使用利尿 剂如呋塞米、螺内酯等, 以减轻腹水。
抗病毒药物
针对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 等病因,使用抗病毒药物 进行治疗。
手术治疗
肝移植
脾切除术
对于终末期肝硬化患者,肝移植是一 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对于脾功能亢进的患者,可采用脾切 除术进行治疗。
门腔静脉分流术
对于门静脉高压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 曲张出血,可采用门腔静脉分流术进 行治疗。
新型治疗手段的探索与实践
细胞治疗
利用干细胞或免疫细胞移植,修复受损的肝细胞,提高肝功能。
基因治疗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纠正或补偿肝脏疾病相关基因缺陷,从根本 上治疗肝硬化。
人工肝支持系统
作为肝移植的替代方案,人工肝支持系统能够暂时替代肝脏功能, 为肝衰竭患者提供生命支持。
国际合作与经验分享
国际学术交流
肝硬化临床诊断及治疗ppt课件
目录
• 肝硬化的定义与概述 • 肝硬化的诊断方法 • 肝硬化的治疗方法 • 肝硬化治疗的注意事项 • 肝硬化治疗的最新进展
01
肝硬化的定义与概述
肝硬化的定义
01
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肝 脏疾病,其特征为肝组织结构紊 乱、肝细胞变性坏死和纤维组织 增生。
02

《肝硬化诊治指南》要点

《肝硬化诊治指南》要点

《肝硬化诊治指南》要点肝硬化是肝脏慢性疾病的末期阶段,常由于长期的病毒性肝炎、长期酒精滥用、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原因引起。

肝硬化会导致肝脏组织逐渐坏死和纤维化,最终形成硬化的肝组织,丧失正常的功能和结构。

1.临床表现:肝硬化早期常无明显症状,后期可出现腹胀、乏力、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等非特异性症状,以及腹水、黄疸、肝性脑病等特异性症状。

2.诊断:诊断肝硬化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腹部超声、血清生化指标、病史等多个因素。

对于患有肝炎、酒精性肝病等风险因素的患者,应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和超声检查。

3.选择合适的治疗策略:肝硬化治疗的目标是延缓疾病进展、控制症状、减少并发症发生和改善生活质量。

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和临床表现,可以采取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等多种方法。

4.药物治疗:肝硬化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药物、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免疫调节剂等。

抗病毒药物常用于病毒性肝硬化的治疗,能够抑制病毒复制,减轻肝脏炎症反应。

利尿剂可以减轻腹水,改善水盐代谢。

β受体阻滞剂可以预防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免疫调节剂可以调节免疫功能,减轻肝脏炎症和纤维化。

5.介入治疗:介入治疗主要适用于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肝性脑病等并发症的治疗。

包括内镜下静脉曲张带压迫术、经皮肝内胆管造影引流术、经皮肝内胆管支架置入术等。

6.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适用于一些特定的肝硬化患者,如肝硬化合并肝癌、疾病进展迅速、药物和介入治疗无效等。

常见的手术方法有肝移植、门腔分流术等。

7.并发症管理:肝硬化容易并发腹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

在处理这些并发症时,要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相应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等。

8.改善生活方式:肝硬化患者需要调整生活方式,戒酒、戒烟、合理饮食、避免过度劳累等。

规律的锻炼和积极的心理调节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肝硬化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综合治疗。

《肝硬化诊治指南》为医生提供了诊断和治疗的参考,这些要点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肝硬化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辩证肝硬化108505026 肖正军中医医疗系骨伤(科学方向)专业2008级【摘要】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科有多种原因引起。

肝硬化的治疗以综合治疗为主。

中医肝硬化腹水是因饮食不洁,情志所伤,他病日久继发,最终使肝脾肾功能相互失调,气滞血瘀,水停于腹中。

正如《医门法律•腹病论》“脏腑亦不外水裹,气滞,血瘀”【关键字】肝解剖学特点,肝硬化的诊断,中医辨证施治肝硬化腹水【正文】一、肝在人体的位置及解剖学特点人的肝脏大部分位于腹腔右上部,小部分在左上部,使人体最大的实质性脏器,呈楔形,一般重越1200~1600克.成年人肝脏的重量约为体重额1/40~1/50;小儿肝脏的重量约占体重的1/20.正常肝脏颜色呈红褐色,质软而脆。

肝上界与膈穹的位置一致,约在右侧第五肋间(相当于叩诊的相对浊音界),肝脏有一定的活动度,客人随体味的改变和呼吸而上下移动。

肝下界一般不超出肋弓。

正常情况下在肋缘下摸不到肝脏,而小儿多克在肋缘下触及。

肝脏被镰状韧带分为左、右两叶。

右叶大而厚,左叶小而薄。

按新的分叶方法将肝脏分为:左内叶、左外叶,右前叶、右后叶及尾状叶。

肝脏下面又两成H形的两条纵形沟和一条横行沟。

横行沟胃肝门,失门静脉肝动脉和肝管以及神经淋巴管的出入处;右纵形沟前方为胆囊,后方为下腔静脉;左纵形沟前方为圆韧带,后方为静脉韧带及静脉导管的遗迹。

二、肝硬化: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科有多种原因引起。

干细胞广泛变形坏死,继而出现纤维组织增生和干细胞结节状再生,这三种病变反复交错进行,将结果肝小叶结构和血液循环途径逐渐被破坏改建,是肝脏变形、变硬而形成肝硬化。

门静脉肝硬化为各型肝硬化中最常见的类型。

其病因和发病机制:〈1)病毒性肝炎在我国病毒性肝炎是引起门脉性肝硬化的主要原因,尤其是乙型和丙型。

〈2)慢性酒精中毒在欧美国家60%~70%的门脉型肝硬化由酒精性肝病引起。

在我国由慢性酒精中毒引起的门脉性肝硬化也越来越多见。

目前认为,乙醇引起肝硬化,主要使其对干细胞的毒性作用。

在乙醇代谢为乙醛并最终代谢为乙酸的过程中,导致NADH增多又可促进脂肪酸合成,故出现脂肪肝。

严重的脂肪变导致干细胞坏死,继而肝内纤维组织增生。

(3)营养缺乏动物实验表明,缺乏胆碱或蛋氨酸食物的动物,可经过脂肪肝阶段发展为肝硬化。

(4)中毒某些化学毒物如砷、四氯化碳、黄磷等慢性中毒可引起肝硬化。

上述各因素首先引起肝细胞脂肪变性、坏死及炎症等,以后坏死区发生胶原纤维增生。

以下几种因素均可引起胶原的合成与沉着:炎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TNF—α,TNF—β)白细胞介素-1(IL-1)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等,受损伤的星形细胞内皮细胞肝细胞胆管上皮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细胞外基质的破坏;毒素对星形细胞的直接作用。

三、肝硬化对机体其他系统的影响:(一)内分泌变化:主要表现为性激素紊乱,由于肝细胞功能衰竭以及门体分流使主要在肝脏灭活的雌激素水平增高,在外周组织如皮肤、脂肪组织、肌肉中刺激素转换为雄激素的转换率增高。

病人出现肝掌、蜘蛛痣以及男性乳房发育。

(二)呼吸系统:(1)肝性胸腔积液:腹腔积液病人常伴有胸腔积液,其性质与腹腔积液相同,称为肝性胸腔积液。

其发病机制可能由于腑压增高,膈肌腱索部变薄,形成胸腹间通道。

(2)肝性综合症:肝肺综合症(HPS)是进展性肝病、肺内血管扩张、低氧血症/肺泡一动脉氧梯度增加组成的三联征,肝脏对肺部扩血管活性物质灭火能力降低,出现肺内血管尤其是肺前毛细血管扩张、是氧分子难以弥散到毛细血管中去,难以与血红蛋白氧合,引起低氧血症/一肺泡一动脉氧梯度增加。

(三)泌尿系统:由于严重的肾血管收缩导致的肾衰竭称肝肾综合症,是终末期肝硬化最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

肝硬化病人内脏动脉扩张,造成有效血容量不足,反射性激活肾素一血管紧张素和交感系统产生肾内血管收缩。

早期通过肾内合成扩血管因子还能维持正常血供。

在肝功能衰竭时,这种扩血管因子不能合成,造成肾内动脉收缩,或者是肝肾反射引起肾血管收缩导致HRS肝肾综合征时,患者虽然有肾功能不全但是肾脏科无组织上改变。

(四)血液系统:常表现为门静脉高压导致的脾肿大和脾功能亢进。

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

由于肝脏合成障碍导致凝血因子合成减少,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血小板有质与量的降低,因此,患者常有贫血及出血倾向。

四、肝硬化的诊断:(一)肝硬化的常见原因有慢性肝炎、慢性血吸虫病、酒精中毒、营养不良、慢性心功能不全、胆汁淤积和代谢紊乱(如铁铜沉积)等。

(二)门脉高压症腹水、脾肿大、脾功能亢进和侧枝循环形成如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腹壁静脉曲张和痔静脉曲张等(三)肝功能损害的表现纳差、乏力、腹胀、出血倾向、色素沉着、肝掌、蜘蛛痣和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等。

(四)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肝性昏迷、肝肾综合症、癌变、继发感染如肺部、胆道腹腔及泌尿系统感染等。

五、肝硬化的治疗:肝硬化的治疗以综合治疗为主。

肝硬化早期以保养为主,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失代长期除了保肝、恢复肝功能外,还要积极防止并发症。

一般来说,治疗原则如下:(1)合理饮食及营养:肝硬化患者合理饮食及营养,有利于恢复肝细胞功能,稳定病情。

优质高蛋白饮食,可以减轻体内蛋白质分解,促进肝脏蛋白质的合成,维持的蛋白质代谢平衡。

如肝功能显著减退或有肝性脑病先兆时,应严格限制蛋白质食物。

足够的糖类供应,既保护肝,又增强机体抵抗力,减少蛋白质分解。

肝功能减退,脂肪代谢障碍,要求低脂肪饮食,否则易形成脂肪肝。

高维生素及微量元素丰富的饮食,可以满足机体需要。

〈2〉改善肝功能:肝功中的转氨酶及胆红素异常多揭示干细胞损害,应按照肝炎的治疗原则给与中西药结合治疗。

合理应用维生素C、B族维生素、肌酐、益肝灵、甘利欣、茵栀黄、黄芪、丹参、冬虫夏草、灵芝及猪苓多糖等药物。

〈3〉抗肝纤维化治疗:近年国内研究,黄芪、丹参促干细胞生长素等药物治疗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变,取得较好效果。

青霉胺疗效不肯定,不良反应多,多不主张应用,秋水仙碱康肝纤维化也有一定效果。

〈4)积极防治并发症:肝硬化失代长期并发症较多,可导致严重后果。

对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水、肝性脑病、并发感染等并发症,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行之有效的方法。

药物治疗干扰素〈IFN〉用于慢性乙型肝炎的干扰素。

主要是a干扰素。

六、中医辨证肝硬化孙昶认为肝硬化的本质是特点是本虚表实,“正虚为其实质问题”故扶正调邪是肝硬化腹水的关键、攻邪祛水视病情二权变,治以补气活血化瘀利水大法,并注意利水养阴。

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晚期失代偿的的表现,属中医“集聚”“瘢痂鼓胀”“单腹胀”等范畴。

其在《内经》中就有记载《灵枢·水胀篇》载膨胀如何?岐伯曰“:腹胀身皆大,大于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次其侯也。

”肝硬化腹水病人临床表现:脘腹作胀,腹部膨大,甚则腹部胀满高于胸部,重者可见腹壁青筋暴露,脐眼突出,常伴有乏力纳呆尿少水中出血倾向。

(一)辩证使治孙昶根据中医基础理论,结合其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本病是因饮食不洁,情志所伤,他病日久继发,最终使肝脾肾功能相互失调,气滞血瘀,水停于腹中。

正如《医门法律•腹病论》“脏腑亦不外水裹,气滞,血瘀”(二)辩证要点终医家认为,肝硬化腹水其病机是从气滞到血瘀而致水阻。

气滞血瘀,气血不畅是水湿停聚的重要环节,故肝硬化腹水应该均有气滞血瘀。

所以,以补气活血化瘀利水为基本治法,然脾为肝病波及之要害,又为运湿之枢纽,则健脾故重,另外阴虚性肝硬化腹水,应当注意滋阴。

孙昶大师基本治法:黄芪40g、丹参20g、桃仁10g、川芎10g、猪苓30g、茯苓30g、泽泻10g、白术30g、茵陈30g、车前子15g、青皮10g、陈皮10g等。

方中黄芪重用40g补气扶正以利血行,更能祛皮肤湿而消肿。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黄芪还有明显的抗肝纤维作用。

医以白术、猪苓、泽泻既能运湿,又能健脾,另茵陈、车前子清热祛湿,利水消肿而不伤阴,有黄无黄均可用之,“一味丹参功用四物”。

即可养阴又可消瘀于川芎桃仁共奏活血通经之效,最后以青皮陈皮佐之,又起疏肝解郁之功。

(三)体会“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孙昶大师注重健脾和利水并行。

脾气充足,则运化有权,水道通畅则腹水自消。

纵观大师辩证使治始终将扶正施于主要位置,他认为本病的实质是“肝病亏耗正气,使其不能胜邪所致。

”正虚为其关键问题。

【参考文献】江西中医学报2010 vol.41卷NO.3第3卷出师表两汉: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