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库汇编之恶臭强度分级表
臭与臭阈值

臭与臭阈值臭和味是人类感觉器官对外界物质刺激的反应。
臭是对位于人类鼻腔上部嗅觉神经刺激的反应;味是对舌部味蕾刺激的反应。
习惯上,臭和味常共同使用。
恶臭物质,是指一切刺激嗅觉器官引起人们不愉快及损坏生活环境的气体物质。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环境意识不断增强,恶臭作为一种环境污染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恶臭污染广泛存在于工业、农业和城市污水处理厂等行业。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恶臭发生源。
比如,在新迁入居室时会接触到装修材料所发出的臭气,包括涂料、粘接剂等含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对人体毒性较大的恶臭气体。
另外,居室、厨房、厕所、垃圾堆都是恶臭经常发生的地方。
特别是对垃圾堆产生的恶臭,现在人们的投诉逐渐增多。
目前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恶臭污染问题也尤为突出,已经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
工业生产中的恶臭发生源更是多种多样,如化工厂、香料厂、涂料厂、食品发酵厂、农药厂、家畜厂等,其特点是臭气产生量较大,有些臭气还是有毒气体,对人体健康有较大的危害。
四氯化碳(由甲烷氯化〉氯醛氯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亚硫酸盐二苯亚硫酸盐乙基硫醇乙醇〈合成产品〉丙烯酸乙酯甲醛氯化铵气体硫化氢(由硫化物制备)硫化氢气体甲醇一甲胺二甲胺三甲胺氨苯胺苯甲基氯化物亚甲基氯化物甲乙基酮甲基异丁基酮甲基硫醇三烯酸甲酯>10甘臭似漂自粉的刺激性臭胺臭、焦臭油臭蔬莱硫磺臭橡胶的烧臭泥土臭、硫磺臭香甜气昧塑料燃烧臭、泥土臭麦秸样干臭、有刺激性刺激性臭腐蛋臭腐蛋臭香甜气味刺激性鱼臭鱼臭刺激性鱼臭刺激性臭刺激性臭溶剂香甜气味香甜气味刺激性硫磺臭刺激性硫磺臭氯气臭、卫生球臭鞋油臭、有剌激性焦油臭、有刺激性单氯基苯硝基苯对甲酚对二甲苯对氯乙烯酚光气磷化氨吡啶苯乙烯(抗反应性)苯乙烯〈非抗反应性〉二氯化硫亚硫酸气体甲苯〈由焦炭制备)甲苯(由石油制备〉异氰酸盐三氯乙烯香甜气味氛化物溶剂臭医药品臭干草臭洋葱臭、芥末臭焦油臭、有刺激性橡胶臭塑料臭、橡胶臭硫磺臭似花的刺激性气味卫生球臭、椽胶臭医药用绷带臭、刺激溶剂表0-1城市污水处理厂中产生的臭气物质国内外概况【日本】20世纪60年代,在日本以鱼骨场、皮革厂为代表的恶臭污染投诉不断增加,促使人们对恶臭污染的研究。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作者:————————————————————————————————日期: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代替GBJ 4-73(1993年7月19日国家环境保护局批准 1994年1月15日实施)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控制恶臭污染物对大气的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制定本标准。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 主题内容本标准分年限规定了八种恶臭污染物的一次最大排放限值、复合恶臭物质的臭气浓度限值及无组织排放原的厂界浓度限值。
1.2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全国所有向大气排放恶臭气体单位及垃圾堆放场的排放管理以及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设计、竣工验收及其建成后的排放管理。
2引用标准GB 3095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 12348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T 14675 空气质量恶臭的测定三点比较式臭袋法GB/T 14676 空气质量三甲胺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 14677 空气质量甲苯、二甲苯、苯乙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 14678 空气质量硫化氢、甲硫醇、甲硫醚、二甲二硫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 14679 空气质量氨的测定次氯酸钠-水杨酸分光光度法GB/T 14680 空气质量二硫化碳的测定二乙胺分光光度法3名词术语3.1 恶臭污染物 odor pollutants指一切刺激嗅觉器官引起人们不愉快及损坏生活环境的气体物质。
3.2 臭气浓度 odor concentration指恶臭气体(包括异味)用无臭空气进行稀释,稀释到刚好无臭时,所需的稀释被数。
3.3 无组织排放源指没有排气筒或排气筒高度低于15m的排放源。
4技术内容4.1 标准分级本标准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分三级。
4.1.1 排入GB 3095中一类区的执行一级标准,一类区中不得建新的排污单位。
4.1.2 排入GB 3095中二类区的执行二级标准。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作者:————————————————————————————————日期: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代替GBJ 4-73(1993年7月19日国家环境保护局批准 1994年1月15日实施)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控制恶臭污染物对大气的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制定本标准。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 主题内容本标准分年限规定了八种恶臭污染物的一次最大排放限值、复合恶臭物质的臭气浓度限值及无组织排放原的厂界浓度限值。
1.2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全国所有向大气排放恶臭气体单位及垃圾堆放场的排放管理以及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设计、竣工验收及其建成后的排放管理。
2引用标准GB 3095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 12348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T 14675 空气质量恶臭的测定三点比较式臭袋法GB/T 14676 空气质量三甲胺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 14677 空气质量甲苯、二甲苯、苯乙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 14678 空气质量硫化氢、甲硫醇、甲硫醚、二甲二硫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 14679 空气质量氨的测定次氯酸钠-水杨酸分光光度法GB/T 14680 空气质量二硫化碳的测定二乙胺分光光度法3名词术语3.1 恶臭污染物 odor pollutants指一切刺激嗅觉器官引起人们不愉快及损坏生活环境的气体物质。
3.2 臭气浓度 odor concentration指恶臭气体(包括异味)用无臭空气进行稀释,稀释到刚好无臭时,所需的稀释被数。
3.3 无组织排放源指没有排气筒或排气筒高度低于15m的排放源。
4技术内容4.1 标准分级本标准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分三级。
4.1.1 排入GB 3095中一类区的执行一级标准,一类区中不得建新的排污单位。
4.1.2 排入GB 3095中二类区的执行二级标准。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GB 14554-93代替GBJ 4-73批准日期1993-07-19实施日期1994-01-15(1993年7月19日国家环境保护局批准 1994年1月15日实施)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 主题内容本标准分年限规定了八种恶臭污染物的一次最大排放限值、复合恶臭物质的臭气浓度限值及无组织排放原的厂界浓度限值。
1.2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全国所有向大气排放恶臭气体单位及垃圾堆放场的排放管理以及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设计、竣工验收及其建成后的排放管理。
2引用标准GB 3095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 12348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T 14675 空气质量恶臭的测定三点比较式臭袋法GB/T 14676 空气质量三甲胺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 14677 空气质量甲苯、二甲苯、苯乙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 14678 空气质量硫化氢、甲硫醇、甲硫醚、二甲二硫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 14679 空气质量氨的测定次氯酸钠-水杨酸分光光度法GB/T 14680 空气质量二硫化碳的测定二乙胺分光光度法3名词术语3.1 恶臭污染物 odor pollutants指一切刺激嗅觉器官引起人们不愉快及损坏生活环境的气体物质。
3.2 臭气浓度 odor concentration指恶臭气体(包括异味)用无臭空气进行稀释,稀释到刚好无臭时,所需的稀释被数。
3.3 无组织排放源指没有排气筒或排气筒高度低于15m的排放源。
4技术内容4.1 标准分级本标准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分三级。
4.1.1 排入GB 3095中一类区的执行一级标准,一类区中不得建新的排污单位。
4.1.2 排入GB 3095中二类区的执行二级标准。
4.1.3 排入GB 3095中三类区的执行三级标准。
4.2 标准值4.2.1 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是对无组织排放源的限值,见表1。
1994年6月1日起立项的新、扩、改建设项目及其建成后投产的企业执行二级、三级标准中相应的标准值。
恶臭物质臭气强度鉴定法

附录1
恶臭物质臭气强度鉴定法
(补充件)
采用嗅觉法检定恶臭物质臭气强度时,选不经常接触恶臭物质的嗅觉正常人为检测员,由六人组成一个检测组,到恶臭源四周居民区进行嗅闻,检测员根据表8的规定,记录自己对恶臭的感觉定出强度,而后取多人平均值,计量臭气强度。
或进行人群对恶臭感受的抽样调查,以超过50%以上被调查人的感觉强度计量臭气强度。
表 8 恶臭物质的臭觉感受与臭气强度相关性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广东省环境保护局提出。
本标准由《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组起草。
本标准由广东省环境保护局负责解释。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谢谢观看
5.3排污单位经排水排出并散发的恶臭污染物和臭气浓度必须低于或等于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
监测
监测
6.1有组织排放源监测 6.1.1排气筒的最低高度不得低于15m。 6.1.2凡在表2所列两种高度之间的排气筒,采用四舍五入方法计算其排气筒的高度。表2中所列的排气筒高 度系指从地面(零地面)起至排气口的垂直高度。 6.1.3采样点:有组织排放源的监测采样点应为臭气进入大气的排气口,也可以在水平排气道和排气筒下部 采样监测,测得臭气浓度或进行换算求得实际排放量。经过治理的污染源监测点设在治理装置的排气口,并应设 置永久性标志。 6.1.4有组织排放源采样频率应按生产周期确定监测频率,生产周期在8h以内的,每2h采集一次,生产周期 大于8h的,每4h采集一次,取其最大测定值。 6.2无组织排放源监测 6.2.1采样点 厂界的监测采样点,设置在工厂厂界的下风向侧,或有臭气方位的边界线上。
附录
附录
排放浓度、排放量的计算(补充件) A1排放浓度 式中: C——恶臭污染物的浓度,mg/m3(干燥的标准状态); g——采样所得的恶臭污染物的重量,g; Vnd——采样体积,L(干燥的标准状态)。 A2排放量 式中: G——恶臭污染物的排放量,kg/h; Qsnd——烟囱或排气筒的气体流量,m3(干燥的标准状态)/h。 附加说明
技术内容
技术内容
标准分级 本标准Biblioteka 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分三级。 4.1.1排入GB3095中一类区的执行一级标准,一类区中不得建新的排污单位。 4.1.2排入GB3095中二类区的执行二级标准。 4.1.3排入GB3095中三类区的执行三级标准。 标准值 4.2.1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是对无组织排放源的限值,见表1。 1994年6月1日起立项的新、扩、改建设项目及其建成后投产的企业执行二级、三级标准中相应的标准值。 4.2.2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值,见表2。
实用文库汇编之《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1

实用文库汇编之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代替GBJ 4-73(1993年7月19日国家环境保护局批准1994年1月15日实施)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控制恶臭污染物对大气的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制定本标准。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 主题内容本标准分年限规定了八种恶臭污染物的一次最大排放限值、复合恶臭物质的臭气浓度限值及无组织排放原的厂界浓度限值。
1.2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全国所有向大气排放恶臭气体单位及垃圾堆放场的排放管理以及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设计、竣工验收及其建成后的排放管理。
2引用标准GB 3095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 12348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T 14675 空气质量恶臭的测定三点比较式臭袋法GB/T 14676 空气质量三甲胺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 14677 空气质量甲苯、二甲苯、苯乙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 14678 空气质量硫化氢、甲硫醇、甲硫醚、二甲二硫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 14679 空气质量氨的测定次氯酸钠-水杨酸分光光度法GB/T 14680 空气质量二硫化碳的测定二乙胺分光光度法3名词术语3.1 恶臭污染物odor pollutants指一切刺激嗅觉器官引起人们不愉快及损坏生活环境的气体物质。
3.2 臭气浓度odor concentration指恶臭气体(包括异味)用无臭空气进行稀释,稀释到刚好无臭时,所需的稀释被数。
3.3 无组织排放源指没有排气筒或排气筒高度低于15m的排放源。
4技术内容4.1 标准分级本标准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分三级。
4.1.1 排入GB 3095中一类区的执行一级标准,一类区中不得建新的排污单位。
4.1.2 排入GB 3095中二类区的执行二级标准。
4.1.3 排入GB 3095中三类区的执行三级标准。
4.2 标准值4.2.1 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是对无组织排放源的限值,见表1。
1994年6月1日起立项的新、扩、改建设项目及其建成后投产的企业执行二级、三级标准中相应的标准值。
氨的恶臭厂界影响分析

恶臭污染物厂界影响分析
1)臭气强度分级
臭气强度是以臭味的嗅觉阈值为基础划分等级的,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分级方法是将臭气划分为6级,见表9.1-16。
表9.1-16 臭气浓度分级
2)本项目臭气强度评价
本项目排放的气体NH3具刺激性、特臭特点,采用臭气强度法评价,计算公式为:I = a + b lg C
其中a 、b 为与氨有关的物质系数,C 为臭气物质浓度ppm。
由公式及NH3的相关物质系数可知:NH3的臭气强度每降低一级,其臭气浓度约降为原浓度的1/5,即“氨的5倍衰减规律”。
氨的恶臭强度与浓度关系见表9.1-17。
表9.1-17 氨的浓度与恶臭强度关系
采用SCREEN3模式估算NH3在厂周界外10米处的最高点浓度值,小时一次浓度及恶臭影响评价见表9.1-18。
表9.1-18 厂界影响预测结果
经预测,恶臭物质氨的厂界浓度最大值65.56ug/m3,占标率4.37×10-2,均小于厂界无组织排放监控限值;所对应的恶臭强度在各厂界均为0级,即无臭级;因此本项目产生的氨对环境的影响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