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高考热点电化学考查形式和主要考点分析
电化学在高考化学中的常考题型及解题技巧

电化学在高考化学中的常考题型及解题技巧第一、遇到电化学的考题,一定要先判断是电解池还是原电池,这个很简单,看看有没有外接电源或者用电器即可。
第二、如果是原电池,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推论反应物和生成物:这里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题里都会给的非常确切,现在的中考很少托福我们未知的一些电池反应,这样更能够注重考查学生的自学能力。
这一步就相似排位赛的一步,一旦你跑偏了或者走快了,整个电池题就搞砸了。
所以原电池只要把这一步化解掉,后面几步其实就是行云流水。
秘诀:判断生成的阳(阴)离子是否与电解液共存,并保证除h、o外主要元素的守恒;共存问题实在是太重要了切记切记例如:题里说的是酸性溶液,电池反应里就不可能出现氢氧根离子;如果是碱性溶液,电池的产物就不可能存在二氧化碳;如果电解液是熔融的氧化物,那电池反应里就不会有氢氧根或者氢离子,而是氧离子……2.电子迁移动量:通过化合价的滑行推论;(说白了就是氧还反应中的推论化合价增高还是减少)秘诀:这里需要说的就是化合价比较难判断的有机物:有机物里的氧均是负二价、氢是负一价、氮是负三价,从而判断碳元素的化合价即可。
这里还需要强调的就是:比如负极反应方程式,一定就是得电子,也就是化合价减少的反应。
如果负极反应方程式里即为发生递减元素,又发生降价元素,这个方程式你就已经弄错了。
但是可以发生两个降价,这种题也就是中考实地考察过的,但通常情况下都就是一种变价。
3.电荷守恒:电子、阴离子带负电,阳离子带正电。
缺的电荷结合电解液的属性补齐,这句话是很重要的,酸性就补氢离子,碱性补氢氧根离子,中性一般都是左边补水,熔融状态下就补熔融物电解出来的阴离子即可。
4.元素动量:通常都就是密氢补水,最后用氧检查。
忘记基础不好的孩子们,切勿不要迁调氢气和氧气第三、如果是电解池,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书写方法和原电池一捏一样,殊途同归。
2.电解池不同于原电池就是电解液中有多种离子,到底哪个先反应,哪个后反应。
高考电化学大题必考知识点

高考电化学大题必考知识点电化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电能和化学能的相互转化关系。
在高考中,电化学常常作为一道大题出现,需要考生对电化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验操作进行全面的掌握。
下面将重点介绍高考电化学大题必考的知识点。
一、电池和电解池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根据电极材料的不同,电池可分为原电池和干电池。
原电池是基于金属间的电荷转移,如锌铜电池、铅蓄电池等;干电池则是基于金属和电解质的电荷转移,如干电池、锂离子电池等。
电解池则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根据电能来源的不同,电解池可分为直接电解和间接电解。
直接电解是指通过外加电势差使电解质发生电解,如电镀、电解水等;间接电解是指在电解过程中进行了化学反应,产生了新的物质,如铜化银、电解铜和银等。
二、电极反应和电动势在电化学中,电极反应是指在电极上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
电极分为阳极和阴极,阳极对应着氧化反应,阴极对应着还原反应。
在电解质溶液中,电极反应的进行需要有电子传导和离子传递两个过程。
电动势是电池或电解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能力,也就是电化学反应的驱动力。
电动势可以通过电池电解法和电动势表法进行测定。
常见的电动势表有标准电极电位表和电动势系列。
在电动势表中,还需要了解电池符号及电池方程式的表示方法。
三、电解质溶液和离子迁移电解质溶液中的化学物质会电离成离子,其中正离子迁移到阴极,负离子迁移到阳极。
离子迁移速度受到浓度、温度、电势差等因素的影响。
根据迁移速度的大小,可以将溶液分为弱电解质溶液、强电解质溶液和非电解质溶液。
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迁移使得电解液产生电解效应,如电解的速度和电解物的物质变化。
在电解质溶液中,还需了解电解质的溶解度和电导率的概念。
四、化学电源和电解合成化学电源是指能够产生电能的装置,如干电池、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等。
其中,干电池由于其简单、便携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电解合成是指通过电解反应使得化学反应发生的装置。
电化学考点知识点总结高中

电化学考点知识点总结高中电化学考点知识点总结高中电化学作为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电能与化学能之间相互转化的科学。
在高中化学课程中,电化学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对高中电化学的考点知识进行总结,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内容。
一、电解与电解质电解是指在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的电解质中,由于外加电压的作用,正负离子向电极分解而使溶液具有导电性的过程。
电解质是指在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物质。
在电解过程中,阳离子向阴极移动,阴离子向阳极移动,同时在电极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二、电解质的强弱电解质的强弱与其在溶液中溶解度有关。
溶解度越大的电解质,导电能力越强,称为强电解质;溶解度小的电解质,导电能力较弱,称为弱电解质。
需要注意的是,金属和碳等物质在熔融状态下也可以导电,但它们不是电解质。
三、电解电池的构成和工作原理电解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由两个电极和电解质溶液构成。
电解电池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外加电压使反应发生,进而产生电电动势,使电子从负极流向阳极,正离子从阳极流向负极。
根据所用电解液的性质不同,电解电池可以分为蓄电池和电解池。
四、电解电池的种类和应用电解电池主要分为化学电池和电解电池两种。
化学电池是指利用化学不平衡引起的电化学反应来产生电能的装置,如常见的电池。
电解电池是利用外加电压使化学反应进行而产生电流的装置,如电镀和电解制氢。
五、电池的种类和工作原理电池是利用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常见的电池有干电池和湿电池。
干电池通常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电能,包括锌-碳电池和碳-锰电池。
湿电池则是利用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迁移来产生电能,如铅蓄电池和锂离子电池。
电池的工作原理与电解电池类似,都是利用电化学反应产生电动势。
六、电化学反应的性质和计算电化学反应分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在氧化反应中,物质失去电子,电子是从物质流出,物质被氧化或者与氧化剂反应;在还原反应中,物质获得电子,电子是流入物质,物质被还原或与还原剂反应。
高考必考热点之电化学深度剖析

( 2) 氧化 , 2Cl- - 2e- = Cl2 # CaCl2 + 2H 2 O= Ca( OH ) 2 + Cl2 # + H 2 # ; ( 3) % F 极有气泡产生且能闻到刺激性气味; & E 极附近溶液呈红色且有气泡冒出; ∋ 连续通入 CO2 , 溶液中先出现白色沉淀的贫乏 . 雪莱
热点追踪
Cu 2+ 、H + 、Pb 2+ 、Sn 2+ 、F e2+ 、Zn 2+ 、Al3+ 、Mg 2+ 、 Na 、 Ca 、 K . 在 一般 情况 下, H 的位 置在 Cu 后 , 在电镀条件下 , H 的位置在 Zn
+ 2+ + 2+ + + 2+
( 2) 电解时 F 极发生 式为 为
反应 , 电极反应
; 通 CO 2 前 电 解 的 总 化 学 方 程 式
后.
例 5 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硫酸铜溶液 , 通电一段时 间后 , 向所 得到 的溶 液中 加入 0 1 mol Cu 2 ( OH ) 2 CO 3 后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 pH ( 不 考虑二氧化碳的溶解 ) . 则电解过程中共转移的电子 数为( A C ). 0 4 mo l; B 0 5 mol; 0 6 mo l; D 0 8 m ol 电解 硫 酸 铜 溶 液 的 方 程 式 为 : 2CuSO4 + 2H 2 O
+
+ 2e = Cu, 与电源负极相连, 选项 B 错; 装
-
置( 的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 阴离子自由通过 , 选项 D 错. 答案 C. 离子的放电顺序 4 电解规律
高考电化学必考知识点

高考电化学必考知识点电化学作为化学的重要分支,在高考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电化学研究的是电与化学的相互关系,以及电化学原理在实际应用中的运用。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在本文中将介绍高考电化学的必考知识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电解池与电解液电解池是指用来进行电解的具体装置。
在电解池中,需要有电解液来传递电荷和离子。
电解液是由化合物在溶剂中被解离而形成的能够导电的溶液。
常见的电解液有强酸、强碱和盐。
二、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电解质是指能够在溶液中发生电离的物质,能够导电。
而非电解质则是指无法在溶液中发生电离的物质,不能导电。
在电解质中,还可以进一步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强电解质完全电离,而弱电解质只能部分电离。
三、离子与离子方程式离子是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形式,是由正、负电荷组成的。
在电化学反应中,利用离子方程式能够清晰地表达电化学反应中的电荷转移和离子变化等。
四、电导率与电解度电导率是衡量电解质溶液导电性能的指标。
电解度则是表示一个化合物溶液中电离的程度。
电导率与电解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通常电导率越大,电解度越高。
五、电极与电势差电极是用来与电解质接触并允许电荷流动的介质。
在电化学中,电极分为阳极和阴极。
电势差是指电化学反应中的电压差,是衡量电化学反应的驱动力或是电池电势的指标。
六、原电池与电解池原电池是通过化学反应直接产生电能的装置,它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而电解池是通过外加电势将化学反应进行逆反应,使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七、电解产物与电量电解产物是指在电化学反应中通过电解作用从电解质中分离出来的物质。
电量是指通过电解质溶液的数量,通常用库仑(C)来表示。
八、伏安定律与法拉第定律伏安定律是电解质中电流大小与电解质电势差、电阻之间的关系。
通常表现为I=U/R,其中I为电流强度,U为电解质电势差,R为电阻。
法拉第定律是描述电流通过电解质中,电解质电量与电解质溶液中电流强度、时间和化学当量之间的关系。
九、电化学的应用电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高考化学电化综合知识点

高考化学电化综合知识点在高考化学考试中,电化学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它涉及到电化学电池、电解质溶液、电解质的电离和导电性等内容。
掌握了这些知识点,学生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电化学的原理,解决与电化学相关的问题。
1. 电化学电池电化学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它由两个电极(阳极和阴极)和一个电解质溶液组成。
阳极是氧化反应发生的地方,阴极是还原反应发生的地方。
在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向阴极移动,阴离子向阳极移动。
这个过程中,产生了电流。
电池中的电流可以通过外部连接的导线和其他电子器件传输。
2. 电解质和电离电解质是指在溶液中能够形成离子的物质。
具体来说,电解质可以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能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形成大量离子。
常见的强酸、强碱和盐都是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在溶液中只有少部分电离,形成少量离子。
例如,乙酸和氨水都是弱电解质。
电离是指电解质在溶液中分解为离子的过程。
具体来说,电离可以分为电解质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电离。
阳离子是带正电的离子,阴离子是带负电的离子。
在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和阴离子被溶剂包围,并且可以随着电流的传递而移动。
3. 电导性电导性是指物质导电的能力。
根据电导性的不同,物质可以分为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
导体是具有良好导电性的物质。
金属是最常见的导体,它具有大量自由电子,可以自由移动,传递电流。
其他一些物质,如某些液体和溶液也具有较高的导电性。
绝缘体是具有很低导电性的物质。
绝缘体几乎不传导电流。
常见的绝缘体包括橡胶、木材和塑料等。
半导体是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
它们的导电性介于两者之间,可以通过控制温度和加入杂质来改变其导电性。
半导体是现代电子学和信息技术的基础材料。
综上所述,电化学是高考化学考试中的重要知识点,涵盖了电化学电池、电解质溶液、电解质的电离和导电性等内容。
通过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电化学的原理和应用,解决与电化学相关的问题。
因此,在复习电化学知识时,学生应注重理论的学习与题目的练习,同时也要加强对实验操作的理解和实践。
化学高考电化学必备知识点

化学高考电化学必备知识点电化学是研究电子在电化学体系中的转移规律和电化学过程的学科。
在化学高考中,电化学是一个重要的考点,学好电化学知识对于化学成绩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电池、电解质溶液和电解等角度介绍电化学高考必备的知识点。
一、电池的构成和工作原理电池是一种能够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装置。
在电化学高考中,电池是必考的知识点。
电池由正极、负极和电解质溶液组成。
其中,正极是电池的正极化学反应发生的地方,负极是电池的负极化学反应发生的地方,电解质溶液起着导电和平衡电荷的作用。
电池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正负电极上的化学反应来释放或吸收电子,从而形成电势差。
其中,正极发生氧化反应,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电池的电动势是指单位正电荷从负极移动到正极,电池正极域负极电位的差。
电池的电动势与其化学反应有关,可以根据标准电极电势来计算。
二、电解质溶液和导电性电解质溶液是一个重要的电化学概念。
在电解质溶液中,溶质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溶液中的阳离子在阴极接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溶液中的阴离子在阳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这些反应是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基础。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与溶质的浓度有关,溶液中溶质浓度越高,导电性越好。
此外,温度也对溶液的导电性有影响,温度升高,离子的运动速度增加,导电性提高。
三、电解过程和电解方程式电解是通过外加电压使电化学体系发生非自发的化学反应。
在电解过程中,阳离子移向阴极,受电子还原;阴离子移向阳极,失去电子氧化。
电解方程式是表示电解反应的方程式。
在电解方程式中,阳离子写在阴极前面,阴离子写在阳极前面。
方程式中可以标明物质的电荷状态,即正离子上方写上正电荷,负离子上方写上负电荷。
四、化学电池和电解槽化学电池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电能的装置,分为电池反应部分和电解质溶液两个部分。
化学电池可分为原电池和电解池两类。
原电池是指化学反应自发发生,能够释放电能的电池。
原电池的电动势可根据标准电极电势来计算,电动势为正的为常用电池,电动势为负的为反常电池。
高三化学高考热点电化学考查形式和主要考点分析通用

质对市爱慕阳光实验学校高考化学热点:电化学考查形式和主要考点分析一.考试说明1.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常见的简单电极反和电池反方程式。
2.了解常见的化学电源,认识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实际意义及其重要用。
3.认识金属腐蚀的危害,理解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能选用恰当的措施防止铁、铝金属腐蚀。
二.近高考试题分析〔1〕以最的原电池知识特别是燃料电池为背景考查原电池的相关知识,如卷、卷、卷、卷;〔2〕以电解原理的最用为背景考查电解池的相关知识,如卷和卷;〔3〕考查两池的用,如考查金属的防腐、电解精炼、电镀、电解饱和食盐水、电解冶炼金属,卷、卷、卷、I卷、均涉及。
2.主要涉及知识点⑴.考查两池的根本概念,如能量转换关系、两池的判别;⑵.考查两极的判断;⑶.考查两极的简单电极反的书写或正误判断;⑷.考查两极发生的反类型;⑸.考查电子的移动方向以及电子的转移数目的计算;⑹.考查电解池中放电顺序;⑺.考查电解池极材料的选择;⑻.考查两极发生的现象;⑼.考查电解质中离子的移动方向;⑽.考查电解质溶液的变化,如pH的变化、离子浓度的变化;⑾.考查电解质的复原问题⑿.考查两池的用。
三.考试预测分析1.从考试题型来看,大多数省份以选择题的方式呈现,但在考题中非选择题的考查明显增多,说明该知识的考查从根底考查向能力考查转化,不排除高考仍然以大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2.从考试的知识点来看,着重考查电极反的书写、两极的判断及反的类型、电子的转移方向和数目计算、离子的移动方向和电解质的变化,所以这知识点要突破。
两池的用从近来看,主要涉及金属的防腐、电解饱和食盐水这两个重要的用,而且和均以不同的方式进行了考查,值得。
当然其他方面的用还是用关注的。
3.从考查学生的能力角度来看,两池的混合考查能有效将两方面的知识高度结合考查,突出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强化训练1.用惰性电极电解250mLNaCl和CuSO4的混合溶液,经过一段时间后,两电极分别得到11.2L气体〔不考虑气体溶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高考化学热点:电化学考查形式和主要考点分析
一.考试说明
1.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常见的简单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2.了解常见的化学电源,认识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实际意义及其重要应用。
3.认识金属腐蚀的危害,理解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能选用恰当的措施防止铁、铝等金属腐蚀。
二.近两年高考试题分析
1.纵观近两年各省市的高考命题来看,由于电化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四处可见,其相应知识的考查在考题中得到充分体现,考试频率很高,但在知识点的考查上各有侧重,主要有以下形式:
(1)以最新的原电池知识特别是燃料电池为背景考查原电池的相关知识,如09年江苏卷、广东卷、山东卷、天津卷;
(2)以电解原理的最新应用为背景考查电解池的相关知识,如09年安徽卷和浙江卷;(3)考查两池的应用,如考查金属的防腐、电解精炼、电镀、电解饱和食盐水、电解冶炼金属等,09年广东卷、北京卷、宁夏卷、全国I卷、重庆卷均涉及。
2.主要涉及知识点
⑴.考查两池的基本概念,如能量转换关系、两池的判别;
⑵.考查两极的判断;
⑶.考查两极的简单电极反应的书写或正误判断;
⑷.考查两极发生的反应类型;
⑸.考查电子的移动方向以及电子的转移数目的计算;
⑹.考查电解池中放电顺序;
⑺.考查电解池中阳极材料的选择;
⑻.考查两极发生的现象;
⑼.考查电解质中离子的移动方向;
⑽.考查电解质溶液的变化,如pH的变化、离子浓度的变化等;
⑾.考查电解质的复原问题
⑿.考查两池的应用。
三.考试预测分析
1.从考试题型来看,08年大多数省份以选择题的方式呈现,但在09年考题中非选择题的考查明显增多,说明该部分知识的考查从基础考查向能力考查转化,不排除2010年高考仍然以大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2.从考试的知识点来看,着重考查电极反应的书写、两极的判断及反应的类型、电子的转移方向和数目计算、离子的移动方向和电解质的变化,所以这部分知识点要重点突破。
两池的应用从近两年来看,主要涉及金属的防腐、电解饱和食盐水这两个重要的应用,而且08年和09年均以不同的方式进行了考查,值得重视。
当然其他方面的应用还是用关注的。
3.从考查学生的能力角度来看,两池的混合考查能有效将两方面的知识高度结合考查,突出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强化训练
1.用惰性电极电解250mLNaCl和CuSO4的混合溶液,经过一段时间后,两电极分别得到
11.2L气体(不考虑气体溶解)。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阴极上有Cu析出
B.阴极上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C.阳极上产生的气体是氯气和氧气混合气体
D.使溶液恢复到原来状态,需加入适量CuO并通适量HCl气体
2.工业上利用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所得产物再溶于水的方法制得工具书盐酸,流程复杂且造成能量浪费。
有人设想利用原电池原理直接制盐酸的同时,获取电能,假设这种想法可行,下列说法肯定错误的是
A.两极材料都用石墨,用稀盐酸做电解质溶液
B.通入氢气的电极为原电池的正极
C.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向通氯气的电极移动
D.通氯气的电极反应式这Cl2+2e-→2Cl―
3.一种碳纳米管(氢气)二次电池原理如右图,该电池的电解质为6mol·L—1KOH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储存H2的碳纳米管放电时为负极,充电时为阴极
B.放电时负极附近pH减小
C.放电时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为
NiO(OH)+H2O+e—===Ni(OH) 2+OH—
D.放电时,电池反应为2H2+O2===2H2O
4.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w.w.^w.k.s.5.u.c.#o@m
A.用锌片做阳极,铁片做阴极,电解氯化锌溶液,铁片表面出现一层锌
B.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铁片表面出现气泡,铜片表面无气泡
C.把锌粒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气泡放出速率加快
D.把铜片插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在铜片表面出现一层铁
5.如下图所示的装置,C、D、E、F、X、Y都是惰性电极。
将电源接通后,向乙中滴入酚酞试液,在F极附近显红色。
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w.w.^w.k.s.5.u.c.#o@m
A.电源B极是负极
B.甲、乙装置的C、D、E、F电极均有单质生成,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2∶2∶2
C.欲用丙装置给铜镀银,H应该是Ag,电镀液是AgNO3溶液
D.装置丁中Y极附近红褐色变深,说明氢氧化铁胶粒带正电荷
6.按右图装置实验,A、B两烧杯分别盛放200g10%NaOH和足量CuSO4溶液。
通电一段时间后,c极上有Cu析出;又测得A杯中溶液的质量减少4.5g(不考虑水的
蒸发)。
a、b、c为石墨电极,d为铜电极。
(1)电极P极为极
(2)a极上所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3)在标准状况下,b极产生气体的体积为L
(4)c极上析出固体的质量为答案(1)负极
(2)电极反应式为2H++2e—=H2↑
(3)标准状况下,b极产生气体的体积为2.8L
(4)c极上析出固体的质量为16g
7.取一张用饱和的NaCl溶液浸湿的石蕊试纸,平铺在一块金属板上,按如下图所示的方法连接电路。
(1)若金属板为一铂片,B处为一直流电源,接通电源后,
①若试纸为红色石蕊试纸,用铅笔在试纸上写字,出现蓝色字迹。
则a电极为电源的(填“正极”或“负极”),铅笔芯与试纸接触的电极反应为。
②若试纸为蓝色石蕊试纸,将铅笔芯放置在试纸上一段时间后,接触处出现一个双色同心圆,内圈为白色,外圈呈浅红色。
则a电极为电源的(填“正极”或“负极”),铅笔芯与试纸接触处的电极反应为。
(2)若试纸为红色石蕊试纸,金属板为一锌片,B处为一灵敏电流计,接通电路,将铅笔芯放置在试纸上一段时间,发现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则接触处将(填“变白”、“变蓝”或“不变色”),铅笔芯与试纸接触处的电极反应为。
答案
(1)①负极2H++2e-=H2↑(或2H2O+2 e-=H2↑+2OH-)
②正极2Cl-=Cl2↑+2e-(或2Cl—2e-=Cl2↑)
(2)变蓝O2+2H2O+4e-=4OH-
8.下图甲池和乙池中的四个电极都是惰性材料,乙池溶液分层,上层溶液为盐溶液,呈中性,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w.w.^w.k.s.5.u.c.#o@m
(1)通入乙醇的惰性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若甲池可以充电,充电时A接电源的负极,此时B极发生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2)在乙池反应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电极周围的溶液呈现棕褐色,反应完毕后,用玻璃棒搅拌溶液,则下层溶液呈现紫红色,上层接近无色,C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答案、(1)C2H5OH+16OH--12e-=2CO32-+11H2O
4OH--4e-=2H2O+O2↑
(2)C 2I--2e-=I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