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打点计时器与速度公式
打点计时器求瞬时速度

打点计时器求瞬时速度
打点计时器求瞬时速度:v=[sn-1+sn]/2t。
打点计时器是一种测量短暂时间的工具。
研究纸带上的各点间的间隔,就可分析物体的运动频率。
打点计时器的瞬时速度公式
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V=X/t。
比如说有ABC三个点,打点计时器,时间间隔是一样的,那么求B点的速度,B点就
是时间中点,那么VB=AC之间的位移除以时间。
也可以求出在这个点前一段距离和后一段距离之和,然后除以这一段的时间,就是用
平均速度来求瞬时速度。
v=[sn-1+sn]/2t表示的是平均速度,因为是匀加速,所以平均速度也就是中时刻速度,而纸袋运行Sn-1和Sn用的时间是相等的(因为打点计时器的频率是一定的,都是t。
所
以中时刻时刚好就在瞬时点的位置。
打点计时器实验过程
1.把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
2.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木板没有滑轮的一侧,并连好电路。
3.把一条细绳栓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边吊着合适的钩码。
4.把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固定在小车后面。
5.使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放开小车,让小车运动。
6.断开电源,取出纸带。
7.换上新的纸带,再重做两次。
注意:避免使用纸带的前两个点!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只带分析瞬时速度公式

只带分析瞬时速度公式
1、打点计时器频率、周期:f=50Hz,T=0.02s
2、电磁打点计时空误规父煤缺设深井毫器与电火花计时器区别:
电磁打点计时器(4-6V低压交流电源)、电火花计时器(220V交流电源)
3、点迹密集的地方表示纸带运动的速度小,点迹稀疏的地方表示速度大
4、若点与点队备别笔存侵欢吧维回之间的距离相等,就可判断物体做匀速运动,若点与点间距越来越圆含大,则物体做加速步侵块印运动,反之做减速运动。
5、初速无论是否为零,只要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就具有下面两个很重要的特点:
(1)在连续相邻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一常数;Dx=aT2(判断物体是否作到密功找规犯酸同匀变速运动的依据)。
更阶低主固之汽(2)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露厚散优火伯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
打点计时器瞬时速度的计算公式

打点计时器瞬时速度的计算公式打点计时器是一种常用的测量时间的工具。
它通过记录物体经过两个或多个点的时间差来估算物体的瞬时速度。
在物理学中,瞬时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瞬间的瞬时速度。
本文将介绍打点计时器瞬时速度的计算公式以及相关内容。
一、打点计时器瞬时速度的计算公式打点计时器瞬时速度的计算公式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得出:1. 首先,选择一个起点和终点。
起点是物体开始运动的位置,终点是物体结束运动的位置。
2. 在起点和终点之间选择一个或多个点,作为记录点。
这些点的位置应尽可能接近于物体在该瞬间的位置。
3. 使用打点计时器记录物体经过每个记录点的时间。
打点计时器可以是手动的,也可以是自动的。
4. 根据记录的时间差计算物体在每个记录点的瞬时速度。
速度的计算公式为:速度=距离/时间。
5. 对于每个记录点,重复步骤4,得到物体在该点的瞬时速度。
6. 将所有记录点的瞬时速度进行整合,得到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瞬时速度变化。
二、打点计时器瞬时速度的应用打点计时器瞬时速度的计算公式在物理学和工程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应用实例:1. 运动学研究:打点计时器瞬时速度的计算公式可以用于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
通过记录物体在不同时间点的瞬时速度,可以得出物体在不同时刻的加速度、位移等运动参数。
2. 交通工程:打点计时器瞬时速度的计算公式可以用于交通流量调查和交通信号优化。
通过记录车辆经过某个点的时间,可以估算出车辆在该点的瞬时速度,从而评估道路的通行能力和交通状况。
3. 运动训练:打点计时器瞬时速度的计算公式可以用于运动员的训练和竞技分析。
通过记录运动员在不同训练阶段和比赛阶段的瞬时速度,可以评估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和技术水平,从而指导训练和制定竞技策略。
4. 物流管理:打点计时器瞬时速度的计算公式可以用于物流过程中的运输效率评估和优化。
通过记录货物在不同节点的瞬时速度,可以分析货物的运输时间和运输效率,从而提高物流运输的效益。
5. 航空航天:打点计时器瞬时速度的计算公式可以用于飞行器的轨迹规划和导航控制。
打点计时器注意事项和公式总结

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和加速度(重力加速度)实验注意事项以及公式推导
根据实验,测量出实验数据:
涉及到的公式
1 某一点的速度V=(S1+S2)/2T
2 加速度求解公式:逐差法
任意相邻两段计数点距离如果是相邻情况,那么m-n=1 3根据图象求解加速度
注意事项:
1.开始要把小车或物体停在打点计时器处,再让小车运动,以便在只带上打下足够的点
2.先接通电源,再放开小车,为的是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以后,打点更清晰
3.选择点迹清晰的纸袋,在纸带上选择点间间隔较大的一段内的点作为计数点,并做好标记供分析使用
4.将打完点的纸带放在水平桌面上,用米尺测量任意计数点到基准点之间的距离
5.小车的加速度适当大些,这样可以减少长度测量上带来的误差,一般是50cm上取7-8个清晰的点
6.纸袋运动时,不要让纸带与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摩擦。
7.若让小车在水平方向上运动,应该适当的增加一点地面与木板之间的夹角,为了抵消小车运动时与地面的摩擦力而带来的误差
8.一般情况下为了减少仪器误差,都是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
打点计时器公式

打点计时器公式
打点计时器常用公式:V=(S1+S2)/2T。
打点计时器是一种测量短暂时间的工具。
如果运动物体带动的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的点就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纸带上的点也相应的表示出了运动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
研究纸带上的各点间的间隔,就可分析物体的运动频率。
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其工作电压小于6V,一般是4~6V,电源的频率是50Hz,它每隔0.02s打一次点。
即一秒打50个点。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是利用火花放电在纸带上打出墨迹而显示出点迹的计时仪器,使用220V交流电压,当频率为50Hz时,它每隔0.02s打一次点。
电火花计时器工作时,纸带运动所受到的阻力比较小,它比电磁打点计时器实验误差小。
电火花打点原理:交流电的电源电压大小会周期性改变,当电压值达到较大时,就会放出电火花,于是电火花会周期性出现,由于纸张不导电,所以不能将电火花吸引在纸面上,而作为导体的碳膜就起到了“引雷”的作用,将印记“打”在纸带上。
高一物理打点计时器公式

高一物理打点计时器公式打点计时器是物理实验中常用的一种仪器,用于测量物体运动的时间。
在高一物理学习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打点计时器的使用,因此了解打点计时器的原理和相关公式是非常重要的。
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红外线传感器来检测物体通过的时间间隔。
当物体经过红外线传感器时,会遮挡住红外线,从而使传感器感应到光的变化。
打点计时器会记录下物体通过传感器的时间,从而得出物体的速度、加速度等相关信息。
打点计时器的公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时间间隔公式:打点计时器用来测量物体通过的时间间隔,时间间隔公式可以表示为Δt = t2 - t1,其中Δt表示时间间隔,t2表示物体通过传感器的结束时间,t1表示物体通过传感器的起始时间。
通过测量时间间隔,我们可以计算出物体的速度、加速度等运动参数。
2. 平均速度公式:在实验中,我们常常需要测量物体的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公式可以表示为v = Δx / Δt,其中v表示平均速度,Δx 表示物体通过传感器的距离,Δt表示物体通过传感器的时间间隔。
通过测量距离和时间间隔,我们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平均速度。
3. 加速度公式:在某些实验中,我们还需要测量物体的加速度。
加速度公式可以表示为a = Δv / Δt,其中a表示加速度,Δv表示物体速度的变化量,Δt表示时间间隔。
通过测量速度的变化和时间间隔,我们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加速度。
4. 自由落体公式: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我们常常会用到自由落体公式。
自由落体公式可以表示为h = 1/2gt^2,其中h表示自由落体的高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t表示物体下落的时间。
通过测量物体下落的时间,我们可以计算出物体的下落高度。
除了上述公式外,打点计时器的使用还需要注意一些实验技巧和注意事项。
首先,我们要保证打点计时器的传感器正常工作,确保传感器对物体通过的检测准确无误。
其次,我们要合理安排物体通过传感器的距离和时间间隔,以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ppt xx年xx月xx日•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目录•实验步骤•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总结与建议01实验目的了解打点计时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掌握打点计时器的安装及使用方法知道如何更换纸带和调整纸带位置掌握打点计时器的使用方法学会用打点计时器测量速度了解速度的定义及单位学会使用打点计时器进行速度测量掌握速度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知道如何处理数据和计算平均速度理解速度的定义及计算方法了解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义理解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及区别掌握速度的计算公式及单位换算知道如何通过实验数据绘制速度时间图像02实验原理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等于物体的位移与发生此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
速度定义v = s / t,其中v为速度,s为位移,t为时间。
速度公式速度的定义及计算公式打点计时器构造打点计时器主要由脉冲发生器、电磁铁、振针和纸带等组成。
工作原理当脉冲发生器产生电脉冲时,电磁铁吸合,振针向下运动,从而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迹。
打点计时器的计时原理误差来源测量误差主要来源于计时器本身的误差、操作不当引起的误差以及空气阻力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减小误差的方法可以通过使用高精度的计时器、规范操作流程以及减小空气阻力的影响等方法来减小测量误差。
测量速度的误差分析03实验器材作用计时仪器,用于记录重物下落的时间间隔。
使用方法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接通电源,释放纸带,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时,打点计时器会记录下重物下落的时间。
打点计时器作用记录重物下落的时间和位移。
要求纸带应平整、无折痕,长度应足够覆盖打点计时器的两个限位孔之间的距离。
纸带作用模拟物体下落的过程。
要求重物应具有一定的质量,以产生足够大的重力加速度。
重物作用测量纸带上点的间距,进而计算速度。
要求刻度尺应具有足够的精度和量程,以准确地测量纸带上点的间距。
刻度尺04实验步骤1组装器材23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连接电源和纸带。
打点计时器选择合适的重物,如小铅锤,系上细绳并挂在打点计时器的支架上。
打点计时器时间的计算公式

打点计时器时间的计算公式计时器是一种用来测量时间的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精确地记录事件的持续时间。
在很多领域,如体育比赛、科学实验、工业生产等,计时器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使用计时器时,我们经常需要计算时间,以便确定事件的持续时间或者预测事件的结束时间。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计时器时间计算公式,并且解释它们的原理和应用。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最基本的计时器时间计算公式,计时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
这个公式非常简单,它的原理也很直观。
如果我们知道事件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相减来计算事件的持续时间。
比如,如果一个比赛在12:00开始,15:00结束,那么比赛的持续时间就是15:00-12:00=3小时。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经常需要考虑一些特殊情况,比如跨越了一天、一周、甚至一个月的时间。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用到一些更复杂的计时器时间计算公式。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情况,并且给出相应的计算公式。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跨越一天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考虑小时和分钟的进位。
假设事件在23:30开始,1:30结束,我们应该如何计算事件的持续时间呢?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使用以下的计时器时间计算公式,计时时间=24小时-开始时间+结束时间。
按照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得到事件的持续时间为1:30-23:30=2小时。
这个公式的原理是,当结束时间小于开始时间时,我们可以将结束时间加上24小时,然后再相减,得到事件的持续时间。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跨越一周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考虑天数的进位。
假设事件在周一9:00开始,周二10:00结束,我们应该如何计算事件的持续时间呢?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使用以下的计时器时间计算公式,计时时间=7天(结束时间-开始时间)。
按照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得到事件的持续时间为10:00-9:00=1天。
这个公式的原理是,当结束时间小于开始时间时,我们可以将结束时间加上7天,然后再相减,得到事件的持续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一辆汽车在十字路口等候绿灯,当绿灯亮时汽车以3m/s 2
的加速度开始加速行驶,恰在这时一辆自行车以6m/s 的速度匀速驶来,从后边超过汽车。
试求:汽车从路口开动后,在追上自行车之前经过多长时间两车相距最远?此时距离是多少?
2.甲、乙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出发沿同一直线运动时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
A .1s 末两物体的速度相等,甲在乙前方1m 处
B .两物体两次相遇的时刻分别有2s 末和6s 末
C .4s 末两物体的速度相等,乙在甲的前方2m 处
D .2s 后,甲、乙两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反
3.如图所示为两个物体A 和B 在同一直线上沿同一方向同时做匀加速运动的v -t 图
线。
已知在第3 s 末两个物体在途中相遇,则两个物体出发点的关系是()
A .从同一地点出发
B .A 在B 前3 m 处
C .B 在A 前3 m 处
D .B 在A 前5 m 处
4.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t =0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个路标.在
描述两车运动的v -t 图中,直线a 、b 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0~20秒的运动情况.关于两车之间的位置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0~10秒内两车逐渐靠近
B .在10秒~20秒内两车逐渐远离
C .在5秒~15秒内两车的位移相等
D .在t =10秒时两车在公路上相遇
5.如图2所示为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的v – t 图象,则( )
A .甲、乙两物体在4s 末相距最远
B .甲、乙两物体在5s 末相遇
t v
6.a、b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b加速时,物体a的加速度大于物体b的加速度
C.60秒时,物体a在物体b的前方
D.40秒时,a、b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200 m
7.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速度为108km/h,若驾驶员发现前方80m处发生了交通事故,马上紧急刹车,汽车以恒定的加速度经过4s才停下来。
(1)问该汽车是否有安全问题 ?
(2)如果驾驶员看到交通事故的反应时间是0.5s,该汽车是否有安全问题?
8.经检测汽车A的制动性能:以标准速度20m/s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制动后40s停下来.现A在平直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发现前方180m处有一货车B以6m/s的速度同向匀速行驶,司机立即制动,能否发生撞车事故?
9.一人骑自行车经过某公路,发现前方一公共汽车上遗落一钱包,此时公共汽车在他正前方20m处以初速度v0=1m/s做加速度为a=2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此人立刻以10m/s的速度追汽车,此人能追上公共汽
车并归还钱包么?
1.两辆完全相同的汽车,沿水平直路一前一后行驶,速度为v,若前车突然以恒定的加速度刹车,在它刚停住时,后车以前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开始刹车.已知前车在刹车过程中所行的距离为x,若要保证两辆车在上述情况中不相撞,则两车在匀速行驶时保持的距离至少应为()
A.x B.2x C.3x D.4x
2.处于平直轨道上的甲乙两物体相距s,同时同向开始运动,甲以初速度v、加速度a1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假设乙在前甲在后,且甲能从乙旁边通过而不相撞。
下述情况中能发生的是()
A.a1=a2时,能相遇两次B.a1>a2时,能相遇两次
C.a1<a2时,可能相遇两次D.a1>a2时,只能相遇一次
3.甲乙两车在一平直道路上同向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图中ΔOPQ和ΔOQT的面
积分别为s1和s2(s2>s1).初始时,甲车在乙车前方s0处.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s0=s1+s2,两车不会相遇
B. 若s0<s1,两车相遇两次
C. 若s0=s1,两车相遇一次
D. 若s0=s,两车相遇一次
4.甲、乙两车在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在t=0时,乙车在甲车前50 m处,它们的v-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对汽车运动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车先做匀速运动再做反向匀减速运动
B.在第20 s末,甲、乙两车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C.在第30 s末,甲、乙两车相距50 m
D.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甲、乙两车可以相遇两次
5.一辆值勤的警车停在公路边,当警员发现从他旁边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
货车严重超载时,决定前去追赶,经过5.5s后警车发动起来,并以2.5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但警车的行驶速度必须控制在90km/h 以内.问:
(1)警车在追赶货车的过程中,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2)警车发动后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货车?
6.甲、乙两车同时同地同向出发,在同一水平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甲以初速度,加速度
做减速运动,乙以初速度,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求:
(1)两车再次相遇前二者间的最大距离;
(2)两车再次相遇所需时间.
7.火车以速度v1匀速行驶,司机发现前方同轨道上相距x处有另一火车沿同方向以速度v2(对地,且v1>v2)做匀速运动,司机立即以加速度a紧急刹车,要使两车不相撞,a应满足什么条件?
8.A、B两车相距20m,A在前,B在后,沿同一方向运动。
A车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B以大小为2.5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
若要B追上A,则B的初速度v0应为多大?
9.甲车以20m/s行驶,司机发现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前方500m处乙车以10m/s同向匀速行驶,为避免撞车,甲车司机立即刹车,求:甲车司机刹车时a的最小值。
10.一只猫发现前方x=6m处有一只老鼠,它立即从静止开始以a1=0.5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去追及前方的老鼠,此时老鼠也立即从静止开始沿同一方向以恒定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逃跑。
已知猫在追及过程中所达到的最大速度v1=2m/s,且猫和老鼠的运动始终在同一条直线上。
问老鼠的加速度a2满足什么条件时才能不被猫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