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七年级下册试题期末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4年人教版初一历史下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A. 陈胜吴广起义B. 黄巾起义C. 绿林赤眉起义D. 李自成起义A. 后梁B. 后唐C. 后周D. 隋朝A. 淝水之战B. 官渡之战C. 赤壁之战D. 郾城之战A.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C.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D.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
”A. 元宵节B. 清明节C. 端午节D. 中秋节A. 指南针B. 火药C. 印刷术D. 造纸术A. 儒家B. 道家C. 墨家D. 法家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1.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
()3.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小说。
()4.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疆域面积最大的朝代。
()5. 郑和下西洋到达了美洲大陆。
()6.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分封制。
()7. 乾隆是清朝的第四位皇帝。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2. 北宋时期的《》是中国古代科技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
3. 诗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出自唐代诗人《》的作品。
4. 佛教在《》朝传入我国。
5. 明代《》是世界上最长的古代运河。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10分)1. 请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原因。
五、综合题(1和2两题7分,3和4两题8分,共30分)1. 请论述唐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8. 《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9.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
()10.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小说。
()11.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疆域面积最大的朝代。
()12. 郑和下西洋到达了美洲大陆。
()13.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分封制。
()14. 乾隆是清朝的第四位皇帝。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5.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卷(含带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卷(含带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你在答题纸上按要求把正确的答案涂黑。
)1.“入郭登桥出郭船(当年在大如城堡般的龙舟上进进出出)红楼日日柳年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沉溺于红楼温柔乡)。
君王忍把平陈业(想当初您意气风发率领大军灭陈统一)只博雷塘数亩田(可如今只落得国破身亡葬身雷塘荒野)。
”唐朝诗人罗隐这首诗描写的是A.对隋朝重新实现全国统一的赞叹B.对隋朝开凿贯通南北运河的佩服C.对隋文帝缔造的强盛王朝的向往D.对隋炀帝奢腐致身死国亡的嘲讽2.“对食不能餐(面对饭食吃不下)我心殊未谐(心中忧愁睡不安。
眇然贞观初(贞观年间但回想)难与数子偕(贤臣良相皆不见)。
”从杜甫写于安史之乱之后的这几句诗里,可以看出贞观之治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A.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B.唐太宗推行革新措施C.唐太宗善于选人用人D.唐太宗减轻人民负担3.“长安百花时(长安城里百花开)风景宜轻薄(嬉戏玩耍好风光)。
无人不沽酒(人人喝酒兴致高)何处不闻乐(处处音乐处处歌)。
唐朝诗人刘禹锡《百花行》)里的这几句诗描绘的是A.初唐景象B.盛唐气象C.中唐风光D.晚唐风景4.“两邦世代称盲圣,六犯风涛誓舍身。
同天风月启诗情,招提境,神往奈良城。
”这是当代佛教领袖赵朴初先生(1907年—2000年)的一首词,词中反映的是A.鉴真东渡B.遣唐使来华C.玄奘西游D.唐和新罗关系5.“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愿望是A.勤奋苦读,参加考试B.参军入伍,杀敌报国C.反抗压迫,推翻暴政D.养花弄草,悠闲生活6.“诸君傅粉涂脂(各位大男人只顾涂抹脂粉百事不问)问南北战争都不知(就连南北战争都不知)。
恨孤山霜重(恨孤山的白霜太厚)梅凋老叶(使梅花凋零老了叶子);平堤雨急(平堤上的雨下得太急)柳泣残丝(使柳条衰残像在哭泣)。
初一历史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A. 李世民B. 李隆基C. 李渊D. 李亨2. 宋朝时期,下列哪位科学家编写了《梦溪笔谈》?A. 沈括B. 苏轼C. 欧阳修D. 王安石3. 元朝时期,下列哪位航海家曾七次下西洋?A. 郑和B. 郑成功C. 玄奘D. 张骞4. 明朝时期,下列哪位皇帝实行了“一条鞭法”改革?A. 朱元璋B. 朱棣C. 朱元璋D. 朱厚照5. 清朝时期,下列哪位皇帝是康熙帝的儿子?A. 乾隆B. 嘉庆C. 雍正D. 咸丰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朝代。
()2. 宋朝时期,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3. 元朝时期,马可·波罗曾访问中国。
()4. 明朝时期,戚继光组建了“戚家军”抵抗倭寇。
()5. 清朝时期,慈禧太后发动了戊戌变法。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唐朝的都城是______。
2. 宋朝时期,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在军事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一种著名的火器是______。
3. 元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设立了______制度。
4.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起点是______。
5. 清朝时期,为了巩固边疆,康熙帝组织了______之战。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唐朝的“贞观之治”。
2. 请简述宋朝的“靖康之耻”。
3. 请简述元朝的行省制度。
4. 请简述明朝的“土木堡之变”。
5. 请简述清朝的“康乾盛世”。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分析唐朝的科举制度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2. 请分析宋朝的商业发展对当时经济的影响。
3. 请分析元朝的统一对当时民族融合的影响。
4. 请分析明朝的海禁政策对当时海外贸易的影响。
5. 请分析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对当时国家发展的影响。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唐朝盛世的原因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 请分析清朝衰落的原因及其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及答案解析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朝代奠定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基本格局?A. 西周B. 秦朝C. 汉朝D. 唐朝【答案】B2.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是?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秦朝【答案】D3.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我国进入封建社会?A. 夏朝的建立B. 商朝的建立C. 战国时期的变法D. 秦朝的建立【答案】C4. 下列哪个皇帝实行了“焚书坑儒”政策?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唐太宗D. 宋太祖【答案】A5. 下列哪个战争奠定了汉朝统治的基础?A. 淝水之战B. 巨鹿之战C. 楚汉战争D. 官渡之战【答案】C二、填空题1.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是由______建立的。
【答案】嬴政2. 汉武帝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设立了______。
【答案】郡国3. 楚汉之争的胜利者是______。
【答案】刘邦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主要措施。
【答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中央集权制度,设立郡县制,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修筑万里长城,推行法治,强化国家机器等。
2. 请简要介绍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
【答案】汉武帝时期,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国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设立太学,选拔人才,推广儒学,统一思想;开辟丝绸之路,加强对外交流;征服南越、东胡、朝鲜等,拓展疆域。
四、论述题请结合所学知识,论述楚汉之争的历史意义。
【答案】楚汉之争是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帝位而进行的一场战争。
战争结束后,刘邦建立了汉朝,实现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二次统一。
楚汉之争的历史意义在于:一是奠定了汉朝统治的基础,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和发展创造了条件;二是促进了民族融合,加强了中央集权;三是为后来的统治者提供了经验教训,有利于国家政治稳定。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及标准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及标准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进入封建社会?A. 夏朝的建立B. 商朝的建立C. 西周的建立D. 秦朝的建立标准答案:D2. 下列哪个皇帝完成了大一统,建立了汉朝?A. 秦始皇B. 汉高祖C. 隋炀帝D. 唐太宗标准答案:B3. 下列哪个是汉朝时期与匈奴和亲的政策?A. 安置匈奴B. 抗击匈奴C. 和亲匈奴D. 驱逐匈奴标准答案:C4. 下列哪个是三国时期魏国的建立者?A. 曹操B. 刘备C. 孙权D. 司马懿标准答案:A5. 下列哪个是南北朝时期的北朝之一?A. 东魏B. 西魏C. 南齐D. 北周标准答案:B6. 下列哪个是隋朝大运河的最北端?A. 洛阳B. 长安C. 开封D. 扬州标准答案:A7. 下列哪个是唐朝时期与阿拉伯帝国的怛罗斯之战?A. 怛罗斯之战B. 燕然之战C. 白马之围D. 淝水之战标准答案:A8. 下列哪个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之一?A. 后梁B. 后唐C. 后晋D. 前蜀标准答案:D9. 下列哪个是宋朝时期的著名文学家?A. 杜甫B. 白居易C. 苏轼D. 李清照标准答案:C10. 下列哪个是元朝时期的蒙古族统治者?A. 成吉思汗B. 忽必烈C. 铁木真D. 窝阔台标准答案:B11. 下列哪个是明朝时期的女真族领袖?A. 努尔哈赤B. 皇太极C. 福临D. 慈禧标准答案:A12. 下列哪个是清朝时期的著名收复台湾的人物?A. 康熙帝B. 乾隆帝C. 顺治帝D. 施琅标准答案:D13. 下列哪个是鸦片战争的签订者?A. 中英南京条约B. 中法天津条约C. 中英北京条约D. 中日马关条约标准答案:A14. 下列哪个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签订者?A. 中英天津条约B. 中法天津条约C. 中英北京条约D. 中日马关条约标准答案:C15. 下列哪个是甲午中日战争的签订者?A. 中英南京条约B. 中法天津条约C. 中英北京条约D. 中日马关条约标准答案:D16. 下列哪个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签订者?A. 中英南京条约B. 中法天津条约C. 中英北京条约D. 中日马关条约标准答案:C17. 下列哪个是辛亥革命的首领?A. 康有为B. 孙中山C. 黄兴D. 陈独秀标准答案:B18. 下列哪个是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A. 康有为B. 孙中山C. 黄兴D. 陈独秀标准答案:B19. 下列哪个是五四运动的口号?A. 废除二十一条B. 打倒军阀C. 反对帝国主义D. 实现民主标准答案:A20. 下列哪个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地点?A. 上海B. 广州C. 武汉D. 长沙标准答案:A第二部分: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______。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暨答案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一、单项选择题( 35分),1、隋朝重新统一南北是在()A、五世纪八十年代B、五世纪九十年代C、六世纪八十年代D、六世纪九十年代2、隋朝的统治繁荣一时,但很快便因隋炀帝的暴政而被农民起义所覆灭,它类似于下列哪一个朝代?()A、秦朝B、西汉C、东汉D、西晋3、隋唐时期处于我国封建社会的()A、开始形成时期B、初步发展时期C、繁荣发展时期D、走向衰落时期4、下面有关出现“贞观之治”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A、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B、唐太宗善于用人,重视纳谏,政治比较清明;C、社会安定,经济发展;D、提拔姚崇、宋璟等一批有才干的人5、回纥族是哪一族的祖先()A、汉族B、藏族C、回族D、维吾尔族6、“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称颂的唐朝全盛时期是指:()A、唐高祖统治时期B、唐太宗统治时期C、唐玄宗统治前期D、武则天统治时期7、佛殿式样优美,至今犹存,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的唐招提寺体现了中国和何国的交往()A、波斯B、日本C、朝鲜D、大食8.明朝时我国最伟大的航海家是 ( )A戚继光 B吴承恩 C徐霞客 D郑和9、隋朝时,设计并主持建造赵州桥的是()A、僧一行B、郭守敬C、鲁班D、李春10、在唐代众多的诗人中,最杰出的三位是()A、李白杜甫白居易B、王维陈子昂岑参C、李商隐杜牧贺知章D、王昌龄孟浩然王之涣11、被称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的是()A、龙门石窟的佛像B、云冈石窟的佛像C、莫高窟的壁画与塑像D、乐山大佛12、960年,赵匡胤废掉后周小皇帝,建立北宋政权。
历史上称这次兵变事件为()A、玄武门之变B、陈桥兵变C、靖康之难D、杯酒释兵权13、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作者是()A、范仲淹B、王安石C、司马光D、欧阳修14、澶渊之盟是哪两个政权之间签订的和议()A、北宋与辽B、北宋与西夏C、辽与西夏D、金与南宋15、下列人物属于宋代词人的是 ( )A司马光 B白居易 C关汉卿 D李清照16、《金史》记载:“声如雷震,热力达半亩之上,人与牛皮皆碎迸无迹,甲铁皆透。
初一下学期历史科期末考试题目与答案

初一下学期历史科期末考试题目与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封建社会?A. 夏朝的建立B. 商朝的建立C. 西周的建立D. 秦朝的建立答案:D2. 下列哪个皇帝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A. 秦始皇B. 汉武帝C. 汉文帝D. 汉景帝答案:B3. 下列哪个战役是战国时期赵国和秦国之间的决战?A. 马陵之战B. 桂陵之战C. 长平之战D. 巨鹿之战答案:C4. 下列哪个文档是西汉汉武帝时期制定的,规定了土地、人口、赋税等制度?A. 《农战法》B. 《九章算术》C. 《汉律》D. 《推恩令》答案:D5. 下列哪个朝代实行了行省制度?A. 秦朝B. 汉朝C. 三国D. 元朝答案:D6. 下列关于岳飞的说法正确的是:A. 他是南宋的建立者B. 他在抗金战争中表现出色C. 他是北宋的著名词人D. 他是明朝的名将答案:B7. 下列哪个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 中英《南京条约》B. 中法《北京条约》C. 中日《马关条约》D. 中英《天津条约》答案:C8. 下列哪个事件爆发后,中国进入了全面抗战时期?A. 九一八事变B. 七七事变C. 九一八事变D. 一二八事变答案:B9. 下列哪个会议确立了为党的指导思想?A. 中共一大B. 中共二大C. 中共三大D. 中共七大答案:D10.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A. 1949年1月1日B. 1949年10月1日C. 1950年1月1日D. 1950年10月1日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是____。
答案:秦朝2. 汉武帝时期,发明了____,使我国古代数学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答案:十进位制3. 隋朝时期,开通了____,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答案:大运河4. 唐朝时期,著名的诗人有____、杜甫、白居易等。
答案:李白5. 宋朝时期的两大发明是____和指南针。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版】本文档包含了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试卷内容
第一部分选择题(40分)
1. 以下哪个是丝绸之路的起点?
A. 长安
B. 洛阳
C. 嘉峪关
D. 西安
2. 以下哪个汉朝皇帝的儿子曾统一中国并开创了唐朝时期?
A. 汉武帝
B. 刘邦
C. 朱元璋
D. 李渊
......
第二部分填空题(30分)
1. 丝绸之路东端是(敦煌)。
2. 成语“画龙点睛”出自晋朝庾信的故事,庾信的字是(范)。
3.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颁布了统一的(度量衡)标准。
......
第三部分问答题(30分)
1. 请简述人类祖先的迁移路线。
2. 请简述丝绸之路的作用和意义。
3. 请简述唐太宗与贞观之治的相关内容。
......
答案解析
第一部分选择题
1. C
2. D
......
第二部分填空题
1. 敦煌
2. 范
3. 度量衡
......
第三部分问答题
1. 人类祖先的迁移路线包括非洲、欧亚大陆、大洋洲、美洲等。
2. 丝绸之路是一条连接中国和欧洲的重要贸易路线,促进了不
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和发展。
3. 唐太宗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通过他的改革,建立了贞观之治。
其中包括政治制度、军事制度、文化教育等多方面改革。
总结
该试卷主要涵盖了七年级历史下册的知识点,包含选择题、填空题和问答题。
希望同学们认真复习相关知识,为期末考试做好充分的准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七年级下册试题期末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历史游艺园
(一)事件接龙
1.A.开元盛世 B.活字印刷 C.玄奘西游 D.戚继光抗倭 E.郑成功收复台湾
(二)知识擂台
2.世界三大饮料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3.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是__________________。
4.宋代时,北方以____________为主食,南方以____________为主食,这种饮食习惯一直延续至今。
5.________年,蒙古贵族召开大会,推举_________为大汗,尊称为__________。
蒙古国建立。
6.在首领渥巴锡的领导下克服重重困难回归祖国的是______________。
7.北京___________是皇帝居住的地方,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
8.我国明朝卓越的医药学家____________,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写出一部药物学巨著___________。
9.我国四大古典小说是__________、《水浒传》、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从1553年,葡萄牙人攫取在我国_______________的居住权,到__________年12月21日回归祖国,共历时446年。
11.明长城东起____________,西至__________,蜿蜒一万余公里。
(三)精彩四选一
12.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
A.隋之前的古运河
B.隋运河
C.会通河
D.通惠河
13.“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知得失”中的第二个“人”指的是()
A.魏征
B.房玄龄
C.杜如晦
D.姚崇
14.科举制度是在_________逐渐完善的()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15.“和同为一家”是首________领给唐皇书信中的一句话()
A.回纥
B.靺鞨
C.吐蕃
D.南诏
16.隋唐时期,中日交往的著名人物是()
A.玄奘
B.戒贤
C.鉴真
D.崔致远
17.我国四大发明中在北宋时候发明的是()
A.造纸术和火药
B.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
C.火药和指南针
D.指南针和造纸术
18.澶渊之盟的签约双方是()
A.北宋与西夏
B.北宋与辽
C.南宋与西夏
D.南宋与金
19.《资治通鉴》的主持编写人是()
A.司马迁
B.司马睿
C.司马炎
D.司马光
20.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
A.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B.印度洋沿岸和红海沿岸
C.印度洋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D.榜葛刺和红海沿岸
21.军机处设立于()
A.顺治时期
B.康熙时期
C.乾隆时期
D.雍正时期
22.代表清朝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
A.盛京将军
B.伊犁将军
C.乌里雅苏台将军
D.驻藏大臣
23.下列我国古代科技成就中,两项都属于同一个领域的一组是()
A.《千金方》和《本草纲目》
B.《水经注》和《农政全书》
C.《缀术》和《天工开物》
D.《齐民要术》和《本草纲目》
24.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
A.隋朝
B.宋朝
C.元朝
D.清朝
25.宋代杰出的词人有()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苏轼
26.元朝时期,开始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是()
A.畏兀儿
B.蒙古族
C.回族
D.女真族
27.反映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风光和繁华景象的画是()
A.《秋郊饮马图》
B.《清明上河图》
C.《游春图》
D.《步辇图》
28.下列哪一项不利于明太祖、明成祖君权的加强?()
A.废除丞相
B.分封藩王
C.设立东厂
D.迁都北京
29.1616年,_________自立为汗,定国号为金,史称后金()
A.耶律阿保机
B.完颜阿骨打
C.骨力裴罗
D.努尔哈赤
30.“文字狱”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其规模之大,次数之多要数()
A.汉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31.清朝统一台湾后,开放四个港口进行对外贸易,后来又关闭其他港口,只留一个港口对外通商,这个港口是()
A.漳州
B.宁波
C.广州
D.云台山
(四)追根溯源
32.你知道足球最早起源于哪个国家吗?
3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①这是宋朝谁的诗句?②诗中对项羽作了怎样的评价?③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34.“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
——英国思想家培根
①发明这三种机械的是哪个国家的人?②培根所说的三种机械发明是指什么?
35.“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①这是谁的词?②倾吐了词人怎样的思想?(五)猜一猜,试一试
36. ①自相矛盾(打一古代地名)()
②囚禁苏武(打一历史人物)()
③大地旅行(打一历史人物)()
④脱离险境(打一古代地名)()
37.连线搭配
时间事件有关人或国家民族首领政权
1662年《尼布楚条约》郑成功女真族元昊蒙古国
1684年收复台湾清朝蒙古族阿保机西夏
1689年侵占我国台湾中俄契丹族努尔哈赤后金
明朝后期设置台湾府荷兰殖民者党项族成吉思汗契丹国
38.识图与设计
请填出右图中两种货币的使用朝代和名称:
A朝代____________ 名称:____________
B朝代____________ 名称:____________
二、分析与思考
39.“一座喇嘛庙,胜抵十万兵”是清朝乾隆帝称赞承德避暑山庄围墙外寺庙的诗句,它反映了什么样的思想?40.明朝小说《醒世恒言》里,描写了施复夫妇发家致富的故事。
施复夫妇住在苏州盛泽镇,拥有一台织机,还养了几筐蚕,靠缫丝织绸过日子。
他们织出的绸缎光彩润泽,成了市场上的抢手货,人们争相购买。
不到十年,施复夫妇就添置了三四十台织机,雇人织绸,成了大机户。
问:①说明当时出现了何种生产关系的萌芽?②为什么这种生产关系没有在中国发展开来?
41.“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来货物以通有无。
”
——清乾隆帝致英国乔治三世的信函
问:①此话反映出乾隆皇帝怎样的思想?②清朝统治者为此采取了怎样的对策?造成什么样的严重后果?③请联系当前对外开放的现实谈谈自己的看法?
参考答案
一、历史游艺园
1.C A B D E
2.茶、咖啡、可可
3.赵州桥
4.面、稻米
5.1206、铁木真、成吉思汗
6.土尔扈特族
7.紫禁城
8.李时珍、《本草纲目》
9.《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
10.澳门、1999
11.山海关、嘉峪关
12.B 13.A 14.B 15.C 16.C 17.B 18.B 19.D 20.A 21.D 22.D 23.A
24.C 25.D 26.C 27.B 28.B 29.D 30.D 31.C
32.中国
33.①李清照②称赞项羽是人杰鬼雄,肯定他不过江东的行为③借歌颂项羽嘲讽南宋统治者,苟安于江南的可耻行径。
34.①中国②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35.①辛弃疾②是词人抗金斗争的写照,体现了豪放的风格
36.①开封②关汉卿③陆游④临安
37.略
38.A.唐朝开元通宝B.北宋交子
二、分析与思考
39.清朝统治者尊重各族宗教信仰,利用宗教缓和民族关系,有利于国家的安定。
40.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②因为中国封建社会经历了两千多年,长期的自给自足经济相对稳定,人们手中有了钱以后往往愿意购置田产、宅地,影响了扩大再生产,中国的农民购买力低下,而且传统的观念以农为本,压制民间工商业的发展,所以资本主义没有在中国发展开来。
41.①自恃中国地大物博,藐视西方各国,夜郎自大。
②闭关锁国。
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推行了近二百年。
它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但是,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③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