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胎教
论胎教与优生

论优生与胎教1 胎教概述胎教与优生的含义胎教是指在妊娠期间为有利于母子身心的健康发展而对母亲的精神、饮食、生活起居等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有效措施。
优生是优化生育的简称。
通俗地说,优生就是生个优秀的宝宝。
到底怎样才算优生,众说纷纭,目前尚无一种普遍认可的说法。
胎教与优生的由来最早研究胎教的是中国。
早在西汉初戴德所辑的《大戴礼记》中就有明确的记载:“周后妃任成王于身,立而不踱,坐而不差,独处而不倨,虽怒而不詈,胎教之谓也。
”意思是说周后妃怀孕时,站、坐都规矩端正,即使独处也保持谦恭,虽然发怒也不骂人,这就是胎教。
清代未年的改良派代表人物康有为在他的《大同书》中也曾提出创建“人本院”即“胎教院”的主张在国外,近几十年来,胎教科研的报告不仅在许多国家新闻报刊上常有报道,而且在英美日等国的国家级医学专业期刊上,也经常有对胎教的研究报告,拒有关实验研究,认为胎儿可以听到母亲的和母体外边传人子宫内的声音,包括说话和音乐,胎儿有辨别不同声音的能力,对声和光均有反应能力。
研究认为胎儿是有记忆力的,在宫内是可以学习的。
胎教与优生的关系简单地说,优生是胎教的目的,胎教是优生的一种手段。
2 胎教的方法与作用人们普遍认为个体的可塑性是随着年龄的增大而逐渐减小的,因而对孩子的教育越早越好。
一位日本著名学者主持的“英才制造工程试验”对127名孕妇进行胎教指导,结果在她们所生的孩子中有71%的儿童智力超常。
为了实现这个理想,胎教的方法形形色色,诸如规定孕妇活动内容和范围;限制孕妇饮食;规范孕妇行为方式和情绪状态;让妊妇天天看俊男靓女照片;定时抚摩孕妇腹部;给胎儿放音乐等。
尽管胎教的方法不胜枚举,但归纳起来,大抵也就两大类。
一类是给孕妇和胎儿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另一类是给孕妇和胎儿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
为了给孕妇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促进胎儿的生理更加健康正常地发展,人们常常采用如下一些方法。
慎寒暑受孕以后孕妇由于生理上发生特殊变化,很容易受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尤其是风寒之侵,易感染疾病,甚至危及胎儿,故而注重胎前的摄养,慎起居,适寒温,甚为紧要。
胎教与优生资料

早产的原因:
1.子宫异常
2.母体疾病
3.过劳
4.多胎
5.前置胎盘
6.原因不明
乳房的护理
*准备自行哺乳时
乳房的按摩,可使乳房凸起易于宝宝吸 吮,且使皮肤较具弹性,同时也可预防乳腺炎。 *腹部紧绷时须停止
孕期的性生活
腹部已有隆起的现象,请注意体重不要 加诸于上,最好浅式插入,且次数须加以控制, 彼此之间都必须注意到胎儿的存在。 *孕后期时尽可能避免
胎教时间的安排
孕4个月前准备购买胎教用品:选用 音乐磁带、话筒,以及胎儿日记等。怀 孕5个月后,按每个孕妇不同的生活作息 时间,安排胎教课程,最好安排在起床 前后,午睡或下班后,孕满5个月后可上 胎儿音乐课,每日二次。
1.孕6-7个月时,可用两首乐曲交替播放给胎儿听,父 母还可以与胎儿讲话或唱歌,每天还要安排时间测胎 动次数。 2.孕7个月后,上课前抚摸给他信号,也可用手轻压胎 儿肢体或轻拍胎儿,告诉他开始上课。各种胎教具体 方法和时间可由自己安排。
请注意!
孕期的危险信号
*多胎 *羊水过多症 *腹部异常的小
(腹部大小因人而异)
*早期破水
主要症状:几乎所有的情形不痛也 无出血,而从阴道口流出水状物,虽然 感觉像尿,但却无尿的臭味。
*胎盘早期剥离 *前置胎盘 *胎位不正(臀位) *超过预产期尚未生产
请小心!早产
预防早产的方法: 1.避免日产能够生活的危险 2.若有异常,立即就医
胎教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胎教包括在怀孕前后所采取的各种保健优生。
如:合适的怀孕时机(6-9月份), 最佳生育年龄(女:24-27,男:26-30)
孕期营养,生活坏境,
情绪精神卫生,孕期用药等。 应避免不利因素(烟,酒,不良刺激,生病等)
胎教与优生-第四章

第四章胎教的作用及内容胎教有什么作用?凡是能透过身体的声音,胎儿都可以感知到。
这是因为人体的血液、体液等液体传递声波的能力比空气大得多。
这些声音信息不断刺激胎儿的听觉器官,并促进其发育,听觉在人体的智力发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胎儿发育到五、六个月时,其大脑皮质结构已经形成,此时胎儿已经有了能够接受外界刺激的物质基础。
由此可见,胎儿尤其是妊娠中后期的胎儿,其触、视、听、味觉等都发育到了相当的程度,能够感受到一些外界活动…进行胎教,可以促进胎儿身心健康发展。
受过胎教的孩子有什么特点?1.能较早与人交往。
婴儿出生2~3天就会用小嘴张合与大人“对话”,20天左右就会逗笑,2个多月就能认识父母,3个多月就能听懂自己的名字。
2.较早学会发音。
受过胎教的婴儿2个月时会发几个元音,4个月会发几个辅音,5~6个月发出的声音能表达一定的意思。
3.较早地理解语言。
受过胎教的婴儿4个半月时能认出第一件东西,6~7个月时能辨认手、嘴、水果、奶瓶等。
这样的婴儿能较早理解“不”的意思,早期学会服从“不”的孩子更懂事、更听话。
他还会较早学会用姿势表示语言,会做“欢迎”、“再见”、“谢谢”等动作,也能较早理解别人的表情,所以,显得特别聪明可爱。
4.较早学会说话。
经过胎教和早教的孩子9~10个月时,就会有目的地叫爸爸妈妈,如果出生后不继续给以发音和认物训练,胎教的影响在6~7个月时就会消失。
受过胎教和早教的孩子在20个月左右便能背诵整首儿歌,并且也能背数。
受过胎教的孩子入学后成绩都比较优秀。
胎教可以防止分娩时出现麻烦吗?一个曾为几万个婴儿接过生的资深的产科医生说,“婴儿有自杀的迹象”。
不可思议的是,在胎内死亡的婴儿中,有的把脐带一圈地缠到自己脚上拉紧,或是缠到自己脖子上。
看到婴儿以这种姿态死亡的情景,这位医生的意思是,这只能认为是按自己意志而为之。
最近常发生孩子因受虐待而自杀事件,这些孩子都是感到孤立无扰而自杀的。
胎内情况也一样使胎儿处于孤立无扰状态,会引起“胎内自杀”。
胎教与优生

(九)心理胎教法
清静法包括清静操、冥想 孕妇坚持使用清静法不仅对胎教有好处,也会 对分娩有帮助。清静法要练习一个月以上才可以看 到效果,所以最好从怀孕第16周起一直练习到分娩。 孕妇每天应该练习30分钟到1小时,但也可以根据 自己的身体状态适当选择。清静法中有多种清静操 的姿势和冥想法。
(十)饮食胎教法
一、胎教的起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中国古代胎教始于西周。据刘向 《列女传》记载,周文王之母太任在妊 娠期间,“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 口不出敖言,能以胎教。” 贾谊《新书·胎教》篇中也记载: “周妃后妊成王于身,立而不跛,坐而 不差,笑而不喧,独处不倨,虽怒不骂, 胎教之谓也。”
二、什么是胎教
广义胎教:指为了促进胎儿生理上和心理 上的健康发育成长,同时确保孕产妇能够 顺利地渡过孕产期所采取的精神、饮食、 环境、劳逸等各方面的保健措施。
(三)触压、拍打胎教法
孕24周以后,可以在孕妇腹部明显地触摸到胎儿 的头、背和肢体。自此时开始,每晚可让孕妇平卧床 上,放松腹部,使胎儿在“子宫内散步”、做“宫内 体操”。这样反复的锻炼,可以使胎儿建立起有效的 条件反射,并增强肢体肌肉的力量。经过锻炼的胎儿 出生后肢体的肌肉强健,抬头、翻身、坐、爬、行走 等动作都比较早。但要记住,一旦胎儿出现踢蹬不安 时,便应立即停止刺激,并轻轻抚摩之,以免发生意 外。
(六)“斯赛迪克”胎教
美国俄亥俄州的斯塞迪克夫妇十分重视胎教,4名女 儿智商奇高,均达到160以上,他们归功于胎教。 1.经常用悦耳、快乐的声音唱歌给胎儿听。 2.多播旋律优美节奏明快的音乐或歌曲,将幸福与爱 的感觉传递给胎儿。 3.随时与胎儿交谈。 4.讲故事给胎儿听。 5.多出外散步,增长见识。 6.利用形象语言。 7.出世后跟进。
浅谈优生与胎教

浅谈胎教与优生胎教是对胎儿进行的教育,它是优生的一个重要内容。
孩子的健康聪明程度将会给孩子的一生带来深远影响。
如果仅仅注意出生后的教育,往往不能如愿以偿地把孩子培养成才。
所以教育应从“0”岁——最佳的教育时期开始,也就是进行胎教。
胎儿在母体里面,最早接触的是声音,如母亲的心跳、脉搏等,利用先进仪器让胎儿在腹中欣赏音乐,有助于他的身心健康地成长。
最近的研究证实,子宫内的胎儿,也有记忆能力,而且会受母体与环境改变的影响。
实验显示:将扩音器放在孕妇隆起的肚皮之上,经常让胎儿聆听美妙的音乐,到胎儿出生后约一周,就会选择他所熟悉的声音。
近年来,胎教在国内外逐渐受到重视,许多研究结果表明,受过胎教的婴儿,智商高于未受过胎教的婴儿。
胎儿发育到第4周时,其神经系统已经开始建立,可辨认胚盘与体蒂;第20周开始对光线有反应,医生检查孕妇时可听到胎心音;第26周时听觉反应开始出现;第28周时已经能够对音响刺激作出充分的反应;第35周时就迅速敏锐起来:在出生前的最后三个月时,胎儿甚至能够偷听大人谈话,分辨出男性和女性的声音,并且能感觉到母亲的情绪。
可以说,胎儿期是人的~生中生长发育最为迅速、最为关键的时期。
因此,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这一重要时期,正确实施科学有效的、切实可行的胎教手段,如系统地对胎儿说话、放音乐、拍打和抚摸等等,最大限度地开发胎儿的潜能,使其所有的能力在飞速发育的胎儿时期得到全面的发展,使胎儿在日后能成为更加聪明健康的儿童。
最近,俄罗斯彼尔姆州索利卡姆斯克市的“新医学”产科医院组织孕妇定期进行大合唱,实践证明这一做法有益于胎儿和新生儿的机体和智力发育。
孕妇在唱歌和朗诵诗词时,腹中的胎儿也会学着“歌唱”和“咏诗”,这能刺激胎儿脑细胞的生长,提高其运动的活力,改善母体—胎盘的血液循环。
从而降低胎内感染和预防胎儿窒息及缺氧症的发生。
由此可见,为生一个聪明的宝宝j现在一些家庭在妻子怀孕时就要开始实施“胎教”。
但有关专家指出,胎教音乐如果运用不当,反而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
遗传优生和胎教之间的密切关系

遗传优生和胎教之间的密切关系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这句话包含了遗传的全部内涵。
就是说,自然界的万物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来繁衍后代的。
各类生物只能产生同种的后代,并继承前代的基本特征。
猫的后代只能是猫,而绝不会是老鼠;苹果树只能开苹果花、结苹果,而不可能结出葡萄。
具体到人类,孩子在容貌、举止、神态等方面都多少和父母有些相像。
只是有时候某个地方像父亲,某个地方又像母亲,甚至还有一些地方像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属。
这种现象就叫做遗传。
遗传是优生的基础,也是胎教的先决条件。
在自然界,只有素质良好的种子才有可能结出优良的果实。
同样道理,只有继承了父母双方良好遗传基因的健康胎儿,才有可能达到优生的境界,也才谈得上胎教。
我们知道,胎教就是对母腹中胎儿的感觉器官进行刺激,前提是胎儿必须具备健全的感觉器官、神经系统及全身各器官。
显然,一个先天性痴呆的智残胎儿是不可能接受胎教的,所谓“对牛弹琴”正是这是道理。
优生与胎教的关系

优生与胎教的关系胎儿的发育分为三期即早期,中期和晚期。
早期:1-3月。
1-12周为胚胎形成的过程,这短时间容易受外来因素的干扰,不良因素刺激导致发育畸形。
中期:4-6月。
12-28周的胎儿。
28周之前出生的宝宝为流产。
晚期:7-9月。
28-40周。
28以后出生的宝宝为早产,37-42周出生的宝宝为足月产。
优生是一门新生学科,是一门研究如何改造人体遗传素质的学科。
胎教是后天社会化过程,包括生活环境,文化因素,社会阶层等,可以改变遗传素质。
人脑发育:1.孕2-5月:脑神经细胞增殖,分裂完成,脑的形态大致完成。
2.孕5月-出生后2岁:脑神经细胞伴出神经纤维,建立网状组织。
3.出生后3岁-4岁:神经纤维外髓鞘的形成,髓鞘发育得好,脑反应得快。
胎儿的五种感觉:1.听觉:胎儿能听到母亲的心跳,胃肠咕噜声,外界声响,人的声音。
2.视觉:如光线直接照在母亲的腹部上会引起胎儿的反应,大多数都会躲开。
现在的宝宝一出生就睁开眼,新生儿能看到20厘米范围的视野。
3.味觉:孕12周味蕾形成,孕24—28周胎儿可以辨别甜味和苦味。
羊水就是苦的,胎儿喝羊水锻炼胃肠功能。
4.触觉:受孕后10周开始,胎儿就已经有触觉,能扭动头部,四肢和身体。
16-18周孕妇感到有胎动,胎儿醒着时做胎心监护比较好。
5.嗅觉:胎儿同时有嗅觉。
胎动频繁时间:夜晚睡觉前,吃饭以后,洗澡时候,对着肚子说话时,听音乐时。
晚上8点—9点时活动最频繁。
胎儿期内利用一定方法,通过母体给胎儿的各种良性刺激。
有几种胎教方法:1.环境胎教:大环境(居室环境,工作环境),小环境(子宫内膜情况,精子卵子质量)。
2.触摸胎教:有拍打法,按压法,抚摸法。
最好定时晚上9点左右进行,每次5-10分钟。
3.语言胎教:准爸爸和准妈妈一起和宝宝讲话,最好在早上,几分钟就可以了。
4.情绪胎教:妈妈情绪的好坏直接影响宝宝,有些妈妈脾气不好,思想忧郁会直接影响宝宝的,所以准妈妈一定要保持开朗的心情。
胎教与优生-第七章

第七章孕期要注意的事项孕期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1.孕期少用手机妇女怀孕的头3个月,称为妊娠早期,是胚胎组织分化、发育的重要时期,也是最容易受内外环境影响的时期。
因此,为了避免胎儿的畸形,母亲在妊娠早期应远离、少使用手机。
科研人士进行的一项测试显示,手机在接通时,产生的辐射比通话时产生的辐射高20倍,因此当手机在接通阶段,用者应避免将其贴近耳朵,这样能减少80%至90%的辐射量。
怀孕初期的妇女,更不应将手机挂在胸前,以减低辐射对体内胎儿的影响。
手机通话是通过高频电磁波将电讯号发射出去的发射天线周围存在微波辐射(300MHz-300GHz),手机的微波为超过国家规定的微波卫生标准,对人体就产生危害,有40%被机体吸收到深部,使器官发热,而人无感觉。
对人体的生殖和胚胎发育有影响。
如果是高强度微波辐射对孕妇可引起流产,胎儿畸形或死胎;低强度可对子代出生后的若干行为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
正常胎心率为120-160次/分,你宝宝胎心率在正常范围手机在接通时,产生的辐射比通话时产生的辐射高20倍。
而且不同型号的手机在使用时会有不同的辐射量。
手机严重的电磁波辐射对胎儿有致畸作用,因此孕妇不宜经常使用手机。
此外,手机还能引起内分泌的紊乱,影响泌乳,因此乳母也应尽量避免使用手机。
来国外一些科学家的研究显示,手机在接通时会释放出电磁波,尽管辐射轻微,但仍可能会使正的发育中的胚胎受到很大的损害,由此导致畸形,这一点已从同人类胚胎有相似之处的鸡胚中得到证实,因此科学家们表示,这一研究结果应引起人们的高度警觉,他们呼吁,孕妇最好避免使用手机,怀孕期间有些事物,需要准爸爸准妈妈们注意,否则有可能会对孕妇和胎儿造成危害,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孕期要谨防哪些危害:避免噪音的危害噪音对孕妇的危害更大,可影响孕妇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活动,使孕妇内分泌功能紊乱,还可使胎心加快,胎动增加,对胎儿极为不利。
严重者可诱发子宫收缩而引起早产、流产、新生儿体重减轻及先天性畸形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沿:“胎教”一词源于我国古代,最早提出是在西汉初年。
西汉刘向编纂的《列女传》中就有记载太任怀周文王讲究胎教的事例(刘向.古列女传.上海.上海商务印刷馆1919),并一直被奉为胎教典范。
贾谊在《新书》中也提到“胎教”这两个字。
到了魏晋南北朝和唐朝的时候,当时的医书中已经有了“胎教”这一门类。
南宋时,名医陈自明的著作《妇人大全良方》中,也有“胎教”的阐述。
唐朝时,孙思邈的医学巨著《千金要方》中,也记载有孕妇怀胎十月的逐月养胎法。
古人认为,胎儿在母体中能够感受孕妇情绪、言行的感化,所以孕妇必需谨守礼仪,给胎儿以良好的影响。
古代胎教还提出了“慎始”、“外像内感”、“宁静即胎教”等说法。
现在看来,这些提法和现代优生学的观念也是基本一致的。
胎教能使孩子健康聪明,所以,从怀孕早期就应该给胎儿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
胎教是一种优生优育的方法之一,为了使宝宝出生后有一个良好的基础。
在胎儿期内,利用一定的方法,通过母体给胎儿以各种良性刺激,从而促使胎儿生理和心理上的健康成长。
就现在研究表明,胎儿在6个月时,大脑细胞的数目已接近成人,各种感觉器官起趋于完善,对母体内外的刺激能做出一定的反应。
这就给胎教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早期的胎教对胎儿在母体里时的发育以及出生后在智力和身体各种机能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现在在胎教这方面的研究和胎教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有许多正确的、有效地,当然也有些错误的认识和无用的做法。
胎教,从广义上说,胎教指为了促进胎儿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健康发育成长,同时确保孕产妇能够顺利渡过孕产期所采取的精神、饮食、环境、劳逸等各方面的保健措施。
因为没有健康的母亲,就不会有身心健康的孩子。
广义胎教也被称为间接胎教或优境胎教。
狭义胎教是根据胎儿各感觉器官发育成长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积极主动地给予适当合理的信息刺激,使胎儿建立起条件反射,进而促进其大脑机能、躯体运动机能、感觉机能及神经系统机能的成熟。
换言之,狭义胎教就是在胎儿发育成长的各时间,科学地提供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的刺激,如光照、音乐、对话、拍打、扶摸等,使胎儿大脑神经细胞不断增殖,神经系统和各个器官的功能得到合理的开发和训练,以最大限度地发掘胎儿的智力潜能,达到提高人类素质的目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狭义胎教亦可称之为“直接胎教”。
(戴凤淑..胎教——让孩子赢在起跑线.家庭医学报/2010年/7月/26日/第015版)胎教的普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原中国优生育协会梁济民会长在《提高人口素质》中指出:“胎教对于促进胎儿健康发育成长、提高出生婴儿的身体和智能质量均能起到积极作用。
”(皮丕湘胎教:相信宝宝的能力大众卫生报/2003年/05月/29日/)研究人员的调查结果表明,有意识地接受过胎教的孩子有一些明显的特点:1、不爱哭,很容易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听到播放过的胎教音乐或母亲哼唱的催眠曲能很快入睡。
2、易于与人交流,喜欢朝人笑,不认生。
3、语言接受和理解能力都比较强。
发音比较早,能够较早地理解别人的表情,聪明伶俐。
我相信普天之下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生下来之后健康、聪明,优于他人的小孩。
胎教的前提很多人以为胎教就是对胎儿进行教育。
这是不正确的。
因为胎儿在母亲腹中还不具备学习的能力。
胎教其实是指人们用各种方法,刺激帮助胎儿身体脑皮层细胞的生长,因为脑细胞在胎儿期就完全形成,在其后的一生中,脑细胞只会减少死亡,再也不会增多。
故此胎教的前提是胎儿能感应到外界的环境因素,胎儿从何时才能对外界因素作出反应呢,这就要简单了解一下胎儿的成长过程。
胎儿在母体内的发育从受孕时起到胎儿2个月大,这时胎儿的脊椎开始形成。
怀孕第8周,胎儿的皮肤有了感觉,对皮肤进行刺激,能使大脑逐步发达。
.从怀孕第2个月开始,胎儿在羊水中进行类似游泳般的运动。
从怀孕第3个月起,胎儿会吸吮自己手指,虽不老练,但只要是能碰到嘴的,不管是手臂还是脐带,胎儿都会吸吮。
胎儿的小耳朵从怀孕4个月起就可听到子宫外的声音,当听到巨大的声音时,他(她)会感到吃惊。
怀孕5个月后,脑的记忆能力开始,胎儿反复听到母亲的声音时,就能辨别这种声音,由此产生一种安全感。
怀孕5个月后,能熟练地吸吮手指,只要吸到手指,可以很认真地持续下去,其神态似乎在品尝手指的味道。
怀孕5个月后,肾脏开始工作,胎儿喂羊水后,可以通过小肠过滤,并在羊水中小便。
.怀孕6个月后,胎儿开始有了嗅觉,在羊水中的胎儿能嗅到母亲的气味,从而记忆在脑中。
怀孕6个月后,母亲常感到强烈的胎动,这是胎儿正在用自己的脚踢子宫壁,脚的剧烈运动使羊水晃动,从而刺激胎儿的皮肤,向大脑传递冲动,促进发育。
.怀孕7个月后,胎儿应具有视物的能力。
怀孕7个月后,胎儿对外面的声音会反应出喜欢或讨厌。
怀孕8个月时,胎儿能听出音调的高低及强弱。
怀孕8个月时,胎儿的味觉系统已很发达.怀孕8个月时,子宫收缩或受到外界压迫,胎儿会猛踢子宫壁进行抵抗。
怀孕8个月后,胎儿开始感受到母亲的情绪。
知道了以上这些,我们就可以胎儿在母体内不同时期的发育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胎教。
下面就说说有关胎教的方法。
胎教发展到现在已经发形成了许多的方法,市场上关于胎教的书籍也是琳琅满目。
在马飞编著的《科学胎教宝典》中的胎教方法就有十几中,有音乐胎教法、环境胎教法、抚摸胎教法、运动胎教法、体操胎教法、对话胎教法、营养胎教法、饮食胎教法等等。
当下最流行的,是也大家普遍都认可的当属音乐胎教,那些悠扬、轻柔、婉转的曲调不仅使母亲听了心旷神怡,而且使母体内的胎儿也像母体外一样的充满阳光,从而使他们变得健康、漂亮、聪明。
音乐胎教:通过对胎儿听觉机能的训练,有助于促进宝宝的心理健康,特别是情绪的丰富和稳定。
音乐胎教时最好选用无歌词、舒缓、愉快、优美的轻音乐,孕妇随音乐做任意的情景联想,调节自己的情绪,达到心平气和、心旷神怡的意境。
孕妇也可以为胎儿轻声哼歌曲或乐曲,使胎儿的情绪与母亲同步变化:若父亲会唱歌的话这种胎教的效果会更好,男性那低频的声音更容易穿过腹壁被胎儿所接受。
音乐胎教自孕妇16周既可以开始,每次进行5~20分钟,最长不超过30分钟。
若听音乐,孕妇最好距离音响1~2米,声音不要太想,分贝不超过90(陈宇.几种有益的胎教.家庭医生报/2007年/7月/2日/第005版妇幼保健)为宜。
临床实践中还发现音乐可以保胎。
开花总想结果,但现实生活中,由于许多的因素的影响,孕妇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多了起来。
在杭州市中医院妇科,有近六成的病房住的是前来保胎的中青年妇女。
据妇科主任傅萍介绍,有20多年保胎治疗经验的杭州市中医院,根据不同的保胎患者提供肾虚、血热、脾虚的治疗中药配方。
与此同时,根据现代人的生活特点还推出了音乐保胎。
所有的病房,每天3次定时半小时播放具有特定效用的音乐,这些音乐除了胎教功能,还有保胎作用,使孕妇在轻松舒缓的音乐声中放松精神。
(一佳.胎教先从音乐始母子同乐可保胎.浙江日报/2003年/12月/04日)语言胎教:父母若能常常和胎儿聊天的话,宝宝出生后的语言功能甚至智力发育都比未做此项训练的宝宝要好一些。
在做语言胎教时,父母应带着感情与宝宝交流,要保持安详、稳定的情绪,把注意力始终集中在宝宝的身上。
视觉胎教:孕妇经常看一些美丽的生动的画面,可以使孕妇保持良好的、愉快的情绪,是使宝宝的情绪也能够健康发展。
光照胎教:由于胎儿的视觉能力发育较晚,要到宝宝出生后几年才能够成熟。
所以在孕妇28周后,每天醒来时,可以用手电筒贴住腹壁进行一明一灭的照射,时间不可过长。
最初照射训练时间不超过2分钟,随着月龄的增加,照射训练时间可以延长至5分钟。
运动胎教:孕14周后,孕妇睡前排空大小便,仰卧床上,双手由上而下、由下而上,从左往右,从右往左沿腹壁抚摸胎儿,父母做均可,最好加上亲子对话,每日5~10分钟;孕6个月后,母亲双手掌放在腹壁两侧,按照缓稳定的节奏,左右轮流加压,为宝宝出生后的动作和运动的协调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陈宇.几种有益的胎教.家庭医生报/2007年/7月/2日/第005版妇幼保健)胎教措施的进行也遭到了一些学者的质疑。
有的学者在早些年认为当时主张的胎教方法多来自民间,未被科学家认同,也未进行严格的足够样本的临床验证。
这些方法是否有效还有什么方法值得研究和提出,科学界尚无定论,贸然使用这些未经科学验证与规范管理的方法必然存在风险;胎教的临床研究中也存在着问题,一些医院小范围进行小样本的临床研究,主要方法就是要孕妇听听音乐,然后以胎动,新生儿的出生情况等作为评价的指标。
这些临床妇科医生是否具备开展此项研究的行医资格?目前国家也没有此类的行医资格认证。
对新生儿的出生情况作为胎教评价指标是否具备科学意义;关于音乐胎教,音乐对胎儿而言可能是噪音,音乐胎教可以降低胎儿听觉阈值,往往使胎儿更容易受外界声音的干扰,从而使胎儿更容易烦躁和不适,胎动次数也就更容易增加。
(唐蓉芳.胎教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西部医学2007年/7月/第19卷第4期)就上面提出的问题,作者也给予了改进的方法。
作者认为胎教的真实意义其实并不直接对与胎儿有效和有益,而是通过维护孕妇的身心健康来间接的促进胎儿的发育。
所以,胎教的直接对象应该是孕妇而不是胎儿。
从这个意义出发,孕妇选择的音乐需要适当考虑其个人的偏好,但过于激昂的音乐不宜使用。
对音乐的音量也要适当控制,以不打扰孕妇自身的休息并不对胎儿形成噪音为宜。
孕妇要保持积极健康愉悦的心理状况,任然有很多方法可以选择,在进行胎教时,不宜强迫孕妇,需要切实维护孕妇应有的知情权益。
唐蓉芳医生的观点,在胎教过程中,孕妇为主体,因为只有身体健康,身心愉悦的母亲,才可以生下健康聪明的宝宝。
做任何事先要考虑孕妇是否愿意,是否有益于孕妇。
所以胎教的进行不必拘泥于形式,而是注要重于孕妇的感受。
最新研究表明,运用现代先进科学技术方法,已有学者证明了胎教存在的客观性。
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从2008年九月至2010年1月对在其本院自愿要求进行四维彩超检查的留有胎儿宫内录像资料的162例,对胎儿宫内神情、动作、状态以及宫内胎儿对胎教行为的反应进行细致观察及分析。
研究表明,用科学的方法检测在外界的良好刺激下,宫内胎儿和孕妇的多项生理指标都有相应的变化,检测表明脐带血流(S/D、RI、PI)都有相应的下降,孕妇的呼吸、心率也会有相应的减慢,胎儿及孕妇的血流供应增加,对胎儿的宫内发育及益智都有重大意义,开阔了人们的视野,表明了胎教存在的客观性。
(张艳荣.采用思维彩色多普勒超声研究胎教存在的客观性.重庆医学2011年3月第40卷第9期)其实最好的胎教绝不是哪种方法,而是孕妇良好心态的保持和合理营养的摄入,我们我提及的胎教方法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让孕妇在身体上和心理上得到应有的满足,健康、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