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大家(第一讲—李白)

合集下载

古代文学大师教案

古代文学大师教案

古代文学大师教案古代文学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涵盖了众多的文学作品和文化精华。

通过学习和研究古代文学,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古人的智慧和情感,体验那个时代的风貌与氛围。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古代文学作品,本教案将介绍四位古代文学大师及其代表作品,并提供教学活动和资源。

一、李白——诗仙的风采李白,被尊称为“诗仙”,是唐代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之一。

他的诗作充满了豪放和超越尘世的情怀,广泛涉及山水田园、爱国抒怀、饮酒作乐等主题。

他的代表作包括《静夜思》、《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深受后人喜爱。

教学活动:1. 请学生选取李白的一首诗,进行背诵,并解读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2. 组织学生自由创作一首运用李白的诗风的短诗,并分享给其他同学。

3. 选取《静夜思》这首诗,与学生一起分析其结构和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

4. 通过唐代文学音乐作品的欣赏与学习,了解李白诗作的影响力。

二、苏轼——文学宗师的卓越才华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时期最重要的文学家之一。

他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渊博的学识闻名于世。

他的作品涉及了散文、诗歌、书法等多个领域,并以其豪放的风格和独立的思想而著名。

他的代表作包括《水调歌头》、《东坡游春》、《赤壁赋》等。

教学活动:1. 学生朗读苏轼的一首词或一篇散文,并讨论其情感表达和意境描绘。

2. 邀请学生选择一篇苏轼的散文或诗歌,进行赏析,并写下自己的感悟。

3. 听取学生的意见,共同探讨苏轼与其他文学家在创作风格、主题和观点上的异同。

4. 鼓励学生尝试仿写苏轼的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三、白居易——散文大家的笔触白居易,字乐天,唐宋八大家之一,具有极高的文学造诣。

白居易的作品以散文为主,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既有描绘风景的优美文字,也有表达情感的深刻叙述。

他的代表作包括《琵琶行》、《长恨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教学活动:1. 学生阅读白居易的一篇散文,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情感,并进行讨论。

李白大神知识点总结

李白大神知识点总结

李白大神知识点总结李白的生平和成就为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文学、历史、文化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下面我将从他的生平、诗歌创作、思想情感等方面对李白的大神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生平李白出生于中国唐代贞观四年(701年)的今陕西省凤翔县,是贵族的后裔。

他的父亲是一个富有的商人,所以李白在童年时期得以接受良好的教育。

据传闻,他少年时便对诗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常参加文学社交活动,因此深受当时诗歌界的关注和赞赏。

李白年轻时在长安(今西安)学习诗歌和文学技艺,结识了许多文学家和学者。

他对古典文学和音乐等方面都有所涉猎,同时也参与了当时的政治活动。

然而,由于他性格豪放、行事不拘泥、不善交际等个性特点,无法取悦朝廷官员,因此很难在官场上立足。

李白多次离开长安,游历各地,结交翰林学士韦曾、吴筠、宣宗皇帝的小妾夏侯姬等人。

他游历的地方包括西域、江南、巴蜀等地,这些经历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他的创作灵感,也深刻影响了他的人生观和诗歌风格。

在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等人发动了安史之乱,李白被困在岷山南麓图们,逃难途中经历了许多苦难。

他的诗作中表现出了对国家兴亡和人民苦难的深刻关怀,同时也表现了自己的豪迈与不屈精神。

安史之乱结束后,李白返回长安,辗转于恢复的朝廷和江南各地,但始终无法再次获得官职。

李白在贞元四年(762年)逝世,终年六十二岁。

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游历风尘,诗文波澜,成为了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留下了大量深刻的、气势磅礴的诗作,广受后人赞颂。

二、诗歌创作李白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为活泼奔放、豪放洒脱的诗人之一,他的诗作在形式、内容和意境上都呈现出了独特的个性风采。

他的诗风既豪放奔放,又含蓄禅意,既表现了直抒胸臆的豪情壮志,又体现了优美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

在题材方面,李白的诗歌十分广泛,涵盖了山水田园、政治抒怀、抒发个人情感等方面。

他的山水田园诗以抒发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向往之情为主,借景抒志,信手拈来,充满了豪放、柔情、激情等气息。

历史名人李白简介PPT全

历史名人李白简介PPT全
主要成就-诗歌
综 述
李白的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为最高。其歌行,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
风 格
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奇妙,浪漫主义,立意清晰。
语 言
李白诗歌的语言,有的清新如同口语,有的豪放,不拘声律,近于散文,但都统一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主要成就-词赋
李白在词坛上处于开山祖地位,这是词学家的共识。即便传世“李白词”确实全部是伪作并不属于词体,李白仍然是词体发展链上不可或缺的一环,没有这一环,就无法全面地说明词体的发展史。从唐末五代《花间集》以来,所有的唐宋词选集、总集,在具体操作中,都不会忘记李白,至少也要在序跋题记中提上一句。
主要成就-书法
《上阳台帖》为李白书自咏四言行草诗,也是其唯一传世的书法真迹
主要成就-思想
盛唐国力强盛,多数士人渴望建功立业。李白以不世之才自居,以“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功业自许,一生矢志不渝地追求实现“谈笑安黎元”、“终与安社稷”的理想。他以大鹏、天马、雄剑自比:“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上李邕》)。他希望能像姜尚辅佐明君,像诸葛亮兴复汉室。《梁甫吟》《读诸葛武侯传抒怀》《永王东巡歌》《行路难》(其二)都反映了他的这类思想。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物评价
杜甫:“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杜甫:“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春日忆李白》)辛弃疾:“当年宫殿赋昭阳,岂信人间过夜郎。明月入江依旧好,青山埋骨至今香。不寻饭颗山头伴,却趁汨罗江上狂。定要骑鲸归汗漫,故来濯足戏沧浪。”(《忆李白》)魏颢:“白与古人争长,三字九言,鬼出神入。” 许多文人都对李白有着很高的评价。

李白的详细资料

李白的详细资料

李白的详细资料李白的详细资料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谁都知道李白是我国著名的诗人,他的佳作是何其多,下面的内容是李白的详细资料,欢迎大家阅读。

李白的详细资料篇1李白 (701—762年),唐朝,汉族,身高六尺六,字太白,号,四川江油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

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大李杜”,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又称为“诗仙”。

李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静宁县成纪乡),隋朝末年,迁徙到中亚碎叶城(今北部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诞生于此。

五岁时,其家迁入绵州彰明县(今四川江油)。

二十岁时只身出川,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

他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干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

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

他又继续北上太原、长安,东到齐、鲁各地,并寓居山东任城(今山东济宁)。

这时他已结交了不少名流,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诗名满天下。

天宝初年,由道士吴人筠推荐,唐玄宗召他进京,命他供奉翰林。

不久,因权贵的谗悔,于天宝三、四年间(公元744或745年),被排挤出京。

此后,他在江、淮一带盘桓,思想极度烦闷。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冬,安禄山叛乱,他这时正隐居庐山,适逢永王李遴的大军东下,邀李白下山入幕府。

后来李遴反叛肃宗,被消灭,李白受牵连,被判处流放夜郎(今贵州省境内),中途遇赦放还,往来于浔阳(今江西九江、宣城(今安徽宣城)等地。

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病死于安徽当涂县。

李白生活在唐代极盛时期,具有“济苍生”、“安黎元”的进步理想,毕生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

他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

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诗仙

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诗仙

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诗仙
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诗仙
诗仙,指李白。

以下是小编带来的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希望对你有帮助。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又号“谪仙人”,中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贺知章称为“诗仙”,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

诗风雄奇豪放。

他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且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

李白的'思想内容:讴歌理想,抒发悲愤。

蔑视权贵,追求自由。

揭露现实,抨击时政。

情绪起伏,充满矛盾。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他性格豪迈,热爱祖国山河,游踪遍及南北各地,写出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

他的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

李白的诗歌不仅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从形象塑造、素材摄取、到体裁选择和各种艺术手法的运用,无不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艺术特征。

李白成功地在诗歌中塑造自我,强烈地表现自我,突出抒情主人公的独特个性,因而他的诗歌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

他喜欢采用雄奇的形象表现自我,在诗中毫不掩饰、也不加节制地抒发感情,表现他的喜怒哀乐。

对权豪势要,他“手持一枝菊,调笑二千石”(《醉后寄崔侍御》二首之一);看到劳动人民艰辛劳作时,他“心摧泪如雨”。

当社稷倾覆、民生涂炭时,他“过江誓流水,志在清中原。

拔剑击前柱,悲歌难重论”(《南奔书怀》),那样慷慨激昂;与朋友开怀畅饮时,“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山中与幽人对酌》),又是那样天真直率。

古代文学常识——诗人字号

古代文学常识——诗人字号

102位诗人字号1、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人,代宗大历八年(773年)出生于京城长安,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客死于柳州。

一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享年不到50岁。

因为他是河东人,终于柳州刺史任上,所以人称柳河东或柳柳州。

2、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

3、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

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湖广公安(今湖北省公安县)人。

4、袁枚(公元1716—1798年)字子才,号简斋,浙江钱塘人。

他是清代乾隆年间的进士,才华出众,诗文冠江南。

5、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

南宋爱国诗人。

6、韩愈——韩昌黎(郡望),韩十八(行第),韩吏部(官至吏部侍郎),韩文公。

7、苏轼——东坡居士(曾在黄州城东一坡地自耕),诗神(诗挥洒自如),苏赵郡(郡望),苏学士(官名)。

8、王安石——半山(曾隐居江宁半山),王文公(谥号),王临川(籍贯),王荆公(爵名)。

9、李白——诗仙(雄浑奔放),青莲居士(曾住四川青莲),李谪仙(才气横谥),李十二(行第)。

10、杜牧——杜紫薇(曾写过《紫薇花》),小杜(有别于杜甫)。

11、贺知章——诗狂(秉性放达),四明狂客,贺八(行弟),贺秘监(宫至秘书监)。

12、王维——诗佛(佛教意味),王右丞(官名)。

13、白居易——白二十二(行第),白司马(官名),诗魔(写诗刻苦),白香山(地望),香山居士。

14、秦少游——秦七(行第)秦学士(官名)山抹微云君(山抹微云)。

15、黄庭坚——黄八(行第),涪翁(贬为涪州别驾),山谷道人(读于潜山县山谷寺),贫乐斋。

16、柳宗元——柳八(行第)柳河东(山西永济,地望)柳柳州(官地)。

17、李清照——易安居士(盼望生活安定,住处为易安室)。

18、司马光——司马温公(爵名),迁叟,涞水先生(籍贯)。

李白生平简介

李白生平简介

李白生平简介李白生平简介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李白是唐朝著名诗人,也是中国最著名的诗人之一,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

李白和杜甫合称“李杜”。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

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二十五岁起“辞亲远游”,仗剑出蜀。

天宝初供奉翰林,因遭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

安史之乱中,曾为永王幕僚,因败系浔阳狱,远谪夜郎,中途遇赦东还。

晚年投奔其族叔当涂令李阳冰,后卒于当涂,葬龙山。

唐元和十二年(817),宣池观察使范传正根据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遗愿,将其墓迁至青山。

有《李太白文集》三十卷行世。

李白的诗歌今存990多首。

有大量的政治抒情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非凡的抱负,奔放的激情,豪侠的气,也集中代表了盛唐诗歌昂阳奋发的典型音调。

李白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多次以大鹏自比,「大鹏一日同风起,博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

但李白在长安三年失意而归,使他激昂的政治热情,再受到现实的冲撞时,便转化为怀才不遇的悲愤狂歌,从胸中喷涌而出:「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狗赌梨栗,弹剑作歌奏苦声,曳王门不称情」。

李白还以痛快淋漓的饮酒诗,来排遣怀才不遇的忧愁。

《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与这种豪放奔涌,无所掩抑的感情气势相适应,李白的诗歌在艺术手法方面的显着特点是:想象神奇,变化无端,结构纵横跳跃,句式长短错落,形成了雄奇飘逸的风格。

《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水荡漾清猿啼。

脚着谢公,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古代诗人名人李白人物介绍PPT

古代诗人名人李白人物介绍PPT

诗人生平
名震京城
天宝元年(742年),四十二岁的李白终于等来了他的诏书:时经过他的朋 友道士吴筠的推荐,唐玄宗命李白进京供奉翰林。李白也难掩兴奋,写道: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的任务是给皇上写诗文娱乐, 陪侍皇帝左右。玄宗每有宴请或郊游,必命李白侍从,利用他敏捷的诗才, 赋诗纪实。虽非记功,也将其文字流传后世,来向后人夸耀展示这样的盛 况。李白受到玄宗如此的宠信,同僚非常羡慕,但也有人因此而产生了嫉 恨之心。
完结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 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出生于蜀郡绵州 昌隆县(一说出生于西域碎叶)。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被后人誉为“诗仙”。
诗人生平
安史入幕
至德二年(757年)李白在永王军营写下了一首名为 《永王东巡歌》的组诗。后来永王擅自率兵东巡,导 致失败,最终被征剿。李白因此被囚禁在浔阳监狱中, 直到得到宋若思和崔涣的救助才获得自由。成为宋若 思的幕僚后,他给宋若思写过一些文书,并随他前往 武昌。后来李白因参与永王东巡而被判罪,被流放到 夜郎(今贵州桐梓)。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 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出生于蜀郡绵州 昌隆县(一说出生于西域碎叶)。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被后人誉为“诗仙”。
目 录
诗人生平 经典作品 作品特点 相关资料
第一部分
人物生平
诗人生平
青年游学
开元三年(715年),十五岁的李白开始撰写诗赋,有意识地向有社会地位 的人递送作品以获得求见的机会,得到了一些社会名流的认可和奖赏。青 年时的李白在临近的郡县游学,包括江油、剑阁、梓州等地。李白在游学 过程中受到了道家思想、侠客思想的影响,他十八岁时(718年)前往戴天 大匡山隐居,学习剑术、结交侠客。在匡山读书十年期间,他跟从空灵法 师学剑术,师从赵蕤学纵横术,与道士交往特别密切。李白后来用诗追忆 当年的生活,还表现出无限的怀恋:“忆昔作少年,结交赵与燕金羁络骏 马,锦带横龙泉。寸心无疑事,所向非徒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饮, 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 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对于李白的评论
是黄沙漫天,北风吹雁中骑驴高歌 的歌者么?是以霓为线,以虹为钩的 海上钓螯客么?是遍访青山绿水、且 歌且行的游者么?在那个烟花三月的 时代,人们对你的期望是歌功颂德, 取悦帝王换取高官厚禄;而你,偏偏 要独上高楼,在朝要高力士脱靴磨墨, 在野要放白鹿于青崖之间。
于是你注定要孤独,“举杯邀 明月,对影成三人”,然而你傲然,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 醒”。 而当我们回望唐朝,站在盛唐 中间的不是帝王,而是你啊! 酒入豪胸,七分酿成了月亮, 剩下三分啸成了剑气,秀口一吐就 是半个盛唐。
古代文学大家第一讲
李白
李白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 青莲居士。出生地至今未有定论。少 是居住绵州昌隆青莲乡(今四川附 近)。诗风清新俊逸、奔放自然,诗 境奇妙空灵。与杜甫并称“李杜”。 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后世称 “诗仙”。
李白生平简述
唐玄宗时期奉召入京,供奉翰 林,得到唐玄宗的赏识。但不久因 朝臣的毁谤,被逐出朝廷。后又赐 金放还,中途遇赦东还,万年漂泊 东南一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