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笔算除法(7)商的中间或末尾有0
第4课时 商中间有0的除法教案

迁移知识,应用算理计算商中间有0的笔算除法。利用规律再次尝试计算。计算后与之前判断的商为三位数及估算结果比较是否相符。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验算。
板书设计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
309÷3=420÷3=
商中间有0的除法
504÷3= 205÷5=
商末尾有0的除法
200÷4= 980÷7=
教学反思
学生对于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算理比较容易理解,但是计算过程中却常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我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反思,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教学中,我出示了几道比较典型的错例,引导学生讨论、交流,错在哪里?怎样可以避免这类错误?
750÷5 980÷7
对比例两题,有什么共同点?
共同点:两道题都是除到0前面的数正好除尽,没有余数,除0这步可以省略不写。
问:是不是被除数的中间末尾有0,商的中间末尾一定有0?
巩固深化
一、自学检测
1.计算下面各题。
504÷3= 205÷5= 832÷4=
【活动形式】指名板演,全班交流、订正
2.用竖式计算。
402÷2 609÷3
老师:指一名说过程
老师:商中间有0的除法同学们已经学会了,这道题相信大家也能很快学会,请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生做题,指名板前做)
4、420÷3=
先由学生独立试做。问:商末尾这个0能省略吗?为什么?强调简便写法、汇报、交流
明确:在除的过程中哪位不够商1就在那一位上商0占位。
5、试一试
750÷5= 980÷7= 631÷3=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设计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1页的例7.教学目标①掌握一位数除多位数商中间或末尾有的0的笔算的一般方法.②能正确计算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除法.③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创设情境(课件出示春天的景色)师:春天到了,天暖了,草绿了,鸟儿飞来了,到处是一片生机勃勃,在这美好的春光里,我们三年级的同学要去春游了.看,大家都要准备出发了!老师们还在忙什么?(课件出示一些小学生准备上车,老师在整理食物的画面)(出示:三年级有218人,每2人准备一袋食物,需要准备多少袋食物)春游是每个学生都感兴趣的活动,以此为话题创设情境,学生必会积极投入.师:你能利用前面学过的知识,帮助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探究新知①探究商中间有0的笔算方法.师: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生答师板书:218÷2)师:怎样计算218÷2?a.小组讨论算法要求:各组把想出的计算方法写在纸上.b.组织交流实物投影展示各组的算法.方法1:109 2218211818有前面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笔算的基础,学生完全可以独立计算商中间有0的除法,只不过是写法上有差异.所以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此问题,使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体会合作成功的欢乐.师:有没有问题要问他们?生:为什么商中间写0?生:因为1÷2不够商1,所以商0.方法2:109 2218 21818师:有没有问题要问他们?生:为什么可以省略10这一步?生:因为省略这一步可以简便.生:因为省略这一步不影响后面的计算.c.师生评议.师:说一说,你喜欢哪种写法?为什么?生1:我喜欢第2种写法,它比较简便.生2:我喜欢第1种写法,它比较清楚,不容易掉下0.师:这两种计算的写法都是正确的,等大家的计算熟练了,用第2种方法,可以提高我们计算的速度.d.练一练.615÷3 525÷5②探究末尾有0的笔算除法.师:准备好了食物,可以出发了,又遇到了什么问题?(出示:三年级师生241人乘4辆大客车去春游,平均每辆大客车坐多少人?)在学习商中间有0的笔算除法的基础上,再放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利用旧知学新知的迁移能力.师:你能独立解决这个问题吗?(生独立试做,展示交流)③小结升华.师:今天大家在解决春游问题的过程中,有什么收获?生1:我知道了在计算笔算除法时,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商0.生2:我还学会了一种简便的写法.拓展学习通过足够的练习,形成计算技能.①第32页“做一做”.(分组做)②仔细阅读教材第31页例7,质疑问难.③数学小医生.1744284 28 289006544544803250241总结全课。
商中间有0的笔算除法教学指南

商中间有0的笔算除法教学指南的笔算除法教学指南商中间有0的笔算除法是小学数学中比较重要的一项内容,也是孩子们需要掌握的技能之一。
这种除法法对于孩子的数学基础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商中间有0的笔算除法,但是很多学生在笔算除法时遇到商中间有0的情况时,不知道如何进行处理。
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笔算除法中处理商中间有0的情况。
一、商中间有0的表现形式在笔算除法中,商中间有0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两种,即位数不够,被除数的最高位比除数低一位和最高位与其它位一样。
1.位数不够在笔算除法中,被除数的最高位比除数低一位,即被除数不够,商的最高位为0.例如,4除651的商中间有0的表现形式:<center> $ 4\div{6\mathbf{0}}1 =0r4 $ </center>2.最高位与其它位一样在笔算除法中,最高位与其它位一样的情况说明除数和被除数第一位上的数相同。
例如,41除428的商中间有0的表现形式:<center> $ 4\mathbf{0}\div4\;2\;8=0r\mathbf{4}0$ </center>这种情况与位数不够的情况类似,只不过分母的位置是0,如果学生能够理解位数不够的情况,那么他们也就能够在这种情况下运用类似的解题方法。
二、商中间有0的解题方法1.位数不够情况下的解题思路在笔算除法中,位数不够的情况下,被除数的最高位比除数低一位,商的最高位为0。
这时,我们就需要在被除数的最高位前面补一个0,使被除数的位数变为三位数,然后再进行除法运算。
例如:求4÷61我们可以发现,算式的被除数只有一位,没有相应的商位进行计算。
所以,我们需要让被除数的位数增加到三位,才能将商数写在算式上:<center> $ 4\div{6\mathbf{0}}1=0r4 $</center>此时,我们需要在被除数上加一个0,得到400,再进行除法运算:<center> $ 4\div{\mathbf{6}0}1=0r4 $ </center>对于位数不够的情况,大家需要注意以下三点:1). 一定要注意最高位不够,不是指单位,而是指数位,比如举例中的41÷ 7、63÷53都不是位数不够。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是一个数学概念,用于解决除法运算中出现的商值中 间或末尾有0的情况。本演示将讨论它的定义、步骤、挑战以及应用。
定义和目的
1 定义
2 目的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是指在除法运算中, 商值的中间或末尾出现一个或多个0的情况。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目的是确定如何正 确处理这样的商值,以避免错误或误导性的 结果。
3
验证解决方案
对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解决方案进行验证,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挑战
误解和错误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容易导致误解和计算错 误,特别是在复杂的运算中。
计算精度
在处理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情况时,需要注意计 算精度以避免误差的累积。
应用和实际例子
财务报表
在财务报表中,对于出现商中间 或末尾有0的情况,需要正确计 算和解释。
结论和总结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概念,它对于准确计算和解释数学结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理解定 义、掌握步骤和方法,以及解决可能遇到的挑战,我们能够应用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科学实验
在科学实验中,商中间或末尾有 0的除法是保证实验结果和数据 准确性的重要一环。
工程设计
在工程设计领域,商中间或末尾 有0的除法用于计算材料投入、 成本和尺寸规划。
对数学的意义和影响
1 精确性
2 标准化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正确处理确保了数 学计算的精确性。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处理方法可以成为 数学标准,使计算结果具有统一的表达和理 解。
重要性
1 避免误解
2 精确计算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掌握可以避免由于 商的表示不明确而导致的错误或误解。
2022-2022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9课时商末尾有0的除法》

2.笔算除法
• 第6课时 商末尾有0的除法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
学习目标
1.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 法,并能正确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算理。 3.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数学思维的
发展。 4.养成书写规范、工整的良好习惯。
104
2 208 2 8 8
0
108
2 216 2
16 16
0
130
5 650 5 15 15
0
30 8 245
24
5
你有什么发现?
想一想: 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商1,应该怎么办?
104
108
130
30
2 208 2 216 5 650 8 245
2
2
5
24
8
16
15
5
8
16
15
0
0
0
在求出商的最高位上的数后,除到被除数的哪一 位不够商1 ,就在那一位上面商0占位。
0 0
0
650÷5=130
130
简便写法 5 6 5 0
5
15
因为0减0仍等于 0,所以这一步 可以省略不写。
15
0 0 0
检验650÷5的笔算结果是否正确:
商×除数=被除数
650÷5 =130?
1 3 0 ……商 × 5 ……除数
6 5 0 ……被除数
计算结果正确吗?如何检验呢?
解决问题:
(1)王老师用650元买短跳绳,可以买多少根?
个位上的数比除数小,则不必再
4
除,只要在商的个位上写0占位, 被除数个位上的数就是余数。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评课稿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评课
笔算除法是三年级下册数学的一个难点,也是一个重点。
学习计算是一个枯燥的过程,已经学会的孩子一通百通,觉得老师的讲解很乏味;计算有困难的孩子,似懂非懂,跟着大伙一起会做,单独完成,总是差那么一点点。
为了让所有的孩子都提起对数学的兴趣,在教学《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时,潘老师采用了以下教学措施:
一、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她就以学生非常感兴趣的《猪八戒分西瓜》引入,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中充分理解了0除以3为什么得0,。
在此基础上,通过一系列被除数为0的除法题,观察得出,0除以任何不为0的数都得0,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体会学习的乐趣。
课堂应该是一个学生主动参与、具有挑战性的教学活动的场所。
所以教学时必须关注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权力交给学生。
潘老师在教例题:商中间有“0”的计算时,都让学生自己进行,并把不同的竖式让学生板演在黑板上,让学生自己观察、对照、相互讨论、主动探究,从中发现问题,找出正确答案,体验自己学习知识的快乐。
三、采用多样化的评价,促使学生有效的提高。
潘老师采用师生评价、生生评价等方式。
让学生通过评价他人从而反思自己,提醒自己不要在同样的地方犯错,如数位要对齐,要写简便方法,等等。
在这样一个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评价他人,提醒自己的一个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效的使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
潘老师语言表达流畅,板书条理清晰,重视比较分析,注意错例分析,教学效果较好。
商末尾有0的笔算除法

05
基础练习题
计算:200÷50=?
计算:400÷50=?
计算:600÷50=?
计算:800÷50=?
计算:1000÷50=?
计算:100÷50=?
计算:300÷50=?
计算:500÷50=?
计算:700÷50=?
计算:900÷50=?
进阶练习题
计算1000÷100写出计算过程和结果
易错点练习题
计算1000÷100时容易忘记将1000末尾的0去掉导致计算错误。
计算1000÷100时容易忘记将1000末尾的0去掉导致计算错误。
计算1000÷100时容易忘记将1000末尾的0去掉导致计算错误。
计算1000÷100时容易忘记将1000末尾的0去掉导致计算错误。
感谢观看
汇报人:
总结:商末尾有0的笔算除法只需将除数与被除数对齐从高位到低位依次相除商0写在相应位上余数写在被除数下方。
例题:1000÷300
解题步骤: . 百位上1除以3得0商0写在百位上 b. 十位上0除以3得0商0写在十位上 c. 个位上0除以3得0商0写在个位上
结果:商为000余数为000
高难度例题解析
例题:10000÷1000=10解题步骤: . 10000÷1000=10 b. 10000÷1000=10 c. 10000÷1000=10. 10000÷1000=10b. 10000÷1000=10c. 10000÷1000=10难点解析: . 除数是三位数被除数是四位数需要掌握多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b. 除数是三位数被除数是四位数需要掌握多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c. 除数是三位数被除数是四位数需要掌握多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除数是三位数被除数是四位数需要掌握多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b. 除数是三位数被除数是四位数需要掌握多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c. 除数是三位数被除数是四位数需要掌握多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解题技巧: . 利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提高计算速度 b. 利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提高计算速度 c. 利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提高计算速度. 利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提高计算速度b. 利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提高计算速度c. 利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提高计算速度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说课稿

《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说课稿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所说的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的内容。
一、教材分析“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最后一部分内容。
属于“数与代数”的知识领域的数的计算。
例6是其中“被除数哪一位上的数是0且前面没有余数时要在商这一位上写0”的情况。
在这一例题之前,教材先安排了“基本的笔算除法”和“除法的验算”内容。
因此,在学习本例题之前,学生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算理、算法已经基本掌握,因此有了一定的基础。
“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只是除法中的特殊情况,是除法计算法则的补充,也是这一单元的难点内容。
关键是让学生亲历“0占位”的思维过程,为以后四年级学习“除数是两位数或多位数”的除法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从学生的知识水平看,他们已经学会了口算除法、估算除法,掌握了基本的笔算除法,并会进行除法的验算。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看,他们对于“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理解得不够深入。
教学中学生可能只是盲目地按照所讲述的例子模仿着进行计算,因此教学中要鼓励孩子们大胆探索,在体验学习中理解算理。
三、教学目标1、掌握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让学生经历主动探索的过程,理解算法,提高学生节约意识。
3、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以及仔细、认真的计算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在除的过程中要商0的情况即:被除数哪一位上的数是0且前面没有余数时要在商这一位上写0。
)教学难点:理解算理,关键是0占位及简便写法的书写格式。
五、教学方法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为他们创设一个发展的空间。
因此,本节课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基本上采用“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