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读后感或观后感
看《背起爸爸上学》读后感600字

看《背起爸爸上学》读后感600字示例文章篇一:《〈背起爸爸上学〉观后感》哇,《背起爸爸上学》这部电影可真是太让我感动啦!我看完之后,心里就像有个小鼓一直在敲,好多想法都在我脑袋里打转呢。
电影里的石娃,他的生活可真不容易呀。
他家住在那么偏远的小山村,家里又穷得叮当响。
他和姐姐都想上学,可是家里只能供一个人。
就像在一个小小的独木桥上,只能有一个人走向有学上的那一头,多残酷呀。
这就像我们玩游戏的时候,只有一个胜利的名额,可难抉择了。
最后,爸爸用转勺子的办法决定让石娃去上学。
石娃能去上学,那可真是幸运中的幸运,就像中了超级大奖一样。
石娃在学校里,那也是困难重重。
他每天要走那么远的路,还得过那条看起来就很吓人的河。
那河呀,就像一个张着大口的怪兽,好像随时会把人吞掉。
可是石娃呢,他没有被吓倒,每天都勇敢地面对。
他学习还特别认真,就像小蜜蜂采蜜一样,一点点地积累知识。
我想啊,要是我在那么艰苦的环境里,我能做到像石娃这样吗?我可能会哭鼻子,会打退堂鼓呢。
再看看石娃的姐姐,她真是个好姐姐。
她虽然不能去上学,可是她一点也不抱怨。
她把上学的机会让给了弟弟,还在家里帮忙干活。
她就像一棵默默奉献的大树,一直在为这个家遮风挡雨。
她和石娃之间的感情也特别深,那种姐弟情,就像一条无形的绳子,紧紧地把他们连在一起。
后来呢,石娃的爸爸突然生病了,这对石娃来说,就像天突然塌下来了一样。
石娃这个时候可为难了。
他一边是自己的学业,一边是生病的爸爸。
他要是去读书,爸爸就没人照顾;他要是照顾爸爸,那就得放弃读书。
这可怎么办呢?我在想,要是我是石娃,我肯定会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
可是石娃没有被困难打倒。
他做出了一个超级勇敢的决定,他要背着爸爸去上学。
这是多么伟大的举动啊!他就像一个超级英雄,什么困难都不怕。
他背着爸爸走在路上的时候,我觉得他的身影是那么高大。
他的这个举动,就像一道光照进了黑暗里,让我特别佩服。
我从石娃身上学到了好多东西。
观后感或读后感800字作文

观后感或读后感800字作文今天我读了一本叫做《活着》的小说。
这本小说由余华所著,是一部先前被禁止出版的小说。
小说的内容讲述的是一个中国农民的生活经历和后来的悲惨遭遇。
读书的过程中,我深刻地体验到了小说的力量。
小说让我深刻地了解了中国人民的艰苦生活,它让我感受到了农民的辛劳和忍受磨难的能力。
小说揭示了许多社会问题,如土地改革、家庭纷争、死亡和家庭关系等,这些话题在当代中国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在读完这本小说之后,我对它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它不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而且是一部历史记录,一部社会现象的记录。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传承。
我认为小说具有不同寻常的力量,它是思想之父和智慧之源。
它能够让我们认识到自己的生活、人生价值和人性。
因此,小说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让我们反思自己的生命,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以及了解如何对世界负责任。
读完这本小说后,我产生了许多思考和想法。
首先,我认为作家余华在讲述这个故事时,不只是在表达他个人的感受,而是要传达一种宏伟的价值观念。
小说中,作者描写了人们常常是如何在磨难中逐渐变得更加坚强有力的,我们从中了解到,就算生活中出现最不利的局面,我们依然能够继续前进并拥有美好的生活。
其次,这本小说还让我意识到了自己生活中的不足。
在故事中,主人公在生活中面对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但他从来没有放弃。
通过主人公在小说中的经历,我也意识到了自己自己的生活中的不足之处,从这本小说中,我更加认识到了勇气和坚韧的重要性,我们不能轻易地放弃,因为只有坚持才能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
最后,通过这本小说,我也意识到了自己有责任去关注社会上的问题。
这本小说揭示了许多社会问题,并向我们呼唤行动,它教育我们从个人到社会,每个人都应该负起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去尽可能地改变这个社会的缺陷和弊病,让生活更加美好,让这个社会和谐、稳定。
通过这本小说的阅读,我受到了许多启示和教育,我深深地感到这本小说的内容极其重要。
中国通史观后感600字(优秀7篇)

中国通史观后感600字(优秀7篇)我们不是搞历史的,不许对中国的历史有细致入微的理解与独到的见解,然而我们却不能容忍对我国历史的无知,《中国通史》对中国历史进行一简要描述,对于增加我们的历史文化素养还是很有帮助的,就我个人认为非常值得看。
中国通史读后感篇六在《中国通史》的世界里游历了一番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独特的魅力。
感受到了在长江与黄河的孕育下,这种博大精深的文化是怎样诞生的。
中国文化的魅力是随处可见的,比如你吃饭用的筷子,过年长辈给你的红包、压岁钱,你在课本上见到的汉字……它们背后都有一个精彩的故事,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变成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们离不开中国文化,中国文化也离不开我们的传承,它丰富多彩而又高深莫测。
在《官制》一章,吕思勉先生提到:“人的见解,总是较时代落后一些的,时代只有新的,而人之所知,却限于旧。
“我感触颇深,也十分赞同这个观点。
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越来越兴旺发达,很多老人却还认为:女人就应该好好待在家里。
可是女人不是一样能够在事业上闯出一片天地吗?这只是有的人不能与时俱进罢了。
我觉得《语文》一章十分有趣:“中文构字,旧有六书之说,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又说:“转注是增加字的一种方法,假借是减少字的一种方法。
”我有些不明白,去百度上查了一下,才知道“转注”是有相同意义的几个字,“假借”是有多个意思的一个字,我恍然大悟,原来语文有着如此大的学问。
诸如此类……吕思勉先生用自己毕生的学问,写出这本《中国通史》,把中国文化展示给了每一位读者,他让我对中国文化充满了敬佩之情。
让我在不同朝代看到了祖国大地的风光,让我在战场上看到了战士的勇敢与坚强,让我在京城看到了儒生们穿着长袍,下棋、评茶、奏琴,聊着更多的往事……中国通史观后感500字左右篇七风轻轻吹过广阔无垠的沙漠,一支商队正在缓缓前进,留下一串悠扬的驼铃声……丝绸之路是一条伟大的路,一条极具历史意义的路。
建国大业观后感600字_读后感

精心整理
建国大业观后感600字_读后感
《建国大业》是一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历史题材的红色影片,它记录的是从中共重庆谈判到政协、人大两会召开再到新中国成立的这段历史。
它汇集了170多位我们这个是时代的明星,用他们精彩传神的演出,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如何团结各个民主党派,与以蒋中正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做殊死斗争,最终极其艰难地赢得了胜利。
主席团结广大的民主党派,依靠广大的人民群众,坚决地与国民党反动派做斗争,消灭那些与人民为敌的顽固派,最终解放了全中国,让人民当家作主成为国家的真正主人。
精心整理
影片中的众多明星的精彩演出,大大地拉近了我们对那个时代的理解,对那个时代的共产党人为了解放全中国、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国家而甘愿抛头颅、洒热血的深深感动和万分敬意;通过那些明星异于平常的表演,我也深深体会到那个时代的不同寻常,先辈们的音容笑貌宛如活在了我的心中。
我们要谨记先辈们的教导,要继承先辈们的志向,为人民的幸福,为祖国的美好未来,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
---来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2/2。
《地道战》观后感600字_600字读后感

精心整理《地道战》观后感600字_600字读后感【第1篇】“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当电影里这熟悉的旋律在我耳畔响起,我不禁想起了一部抗战老片——《地道战》。
这里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都令我印象深刻,这部电影也让我在看完以后热血沸腾。
发现它们好像在讨论什么,过了一会儿,它们聚成一颗球,慢慢地滚动起来,滚到火光前时,我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想帮它们却不敢,我闭上了眼睛,不敢看那惨不忍睹的场面。
过了一会儿,我睁开了眼,发现球还在,可却小了一点,再看看地面,有十几只蚂蚁已经烧焦了。
那一刻,我感受到了蚂蚁们的勇敢、团结。
这部电影,让我受益匪浅,让我体会到了团结的力量是如此强大,甚至死也不惧怕、不退缩。
再看时,我心潮腾涌:中国人那时,即使没有先进的武器,但有智慧的大脑和一个勇敢的团队。
中国人也有自己的强势,我们中国不比你们差!中国到了现在,如此的安详、快乐,但我们依旧团结,依旧勇敢。
不忘以前的血汗史,即使遇到挫折,遇到失败,我们团结一心,一起努力渡过难关!这部电影让我更加懂得团结,学会团结!勇敢,把每个村子的地道都连起来,这样日本鬼子无论搜多少次,人们只要一钻进地道,就可以躲过日本人的搜捕。
”说干就干,大家立刻开始行动。
地道挖好后,没过多久日本人又来扫荡,人们全都躲进了地道里,日本人没有任何收获,只能气急败坏地把村里的房子都烧光了。
后来有一次,日本人发现了地道,就往地道里放毒气;幸好人们早有防备,用被子堵住了入口,把毒气引到了水沟,人们都活了下来。
可是这样被动也不是办法,队长想出了一个计策:“我们可以把村里的每个房子都挖一个地道,再在房子的方砖上打几个小洞,当作射口和了望口,要把地道隐藏好。
”布置完一切,大家决定把鬼子引进村,歼灭他们。
八路军和当地百姓一起团结一致,最后消灭了扫荡的日本鬼子。
”生--这熟悉的旋律又在耳边响起,使我听后顿时热血沸腾,爱国情结又一次在心中涌起。
1942年--1944年,因为日寇经不起长期战争的消耗所以急于对我冀中根据地进行“大扫荡”,高家庄英勇的男女民兵,从四面八方齐集村口,准备战斗。
《闪闪的红星》观后感600字_读后感

《闪闪的红星》观后感600字_读后感【第1篇】“困难是个欺软怕硬的家伙,你千万不能怕它。
你不怕它,它就怕你了。
”影片《闪闪的红星》主要讲述了主人公潘冬子在党的教育下从一名普通的少年成长为一名红军战士的故事。
潘冬子机智勇敢不怕牺牲,坚信革命必胜的信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潘冬子出生在柳溪镇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长期以来一直受恶霸地主胡汉三的欺压。
直到红军战士解放了这个偏僻的乡间小镇。
潘冬子的童年才有了彻底的改变。
他加入了儿童团,和春伢子一起打土豪、分田地。
严冬来临,红军被迫撤离根据地,胡汉三又回来了,柳溪镇又被黑暗笼罩。
恶霸胡汉三封锁了红军与老百姓的食品运输线,红军处于缺粮少盐的危难时刻。
冬子机智勇敢,把从乡亲们家里筹集来的食盐溶化成水浇在身上的棉袄里,成功地骗过敌人,送盐上山,使红军渡过了难关。
“我叫郭振山,今年十三岁,住在离这儿5里远的地方。
”我看到这精彩之处,不禁为他担心起来,怕他被胡汉三认出来。
可是潘冬子不慌不忙沉着机智地和敌人斗智斗勇,骗过了狡猾的胡汉三。
东子还利用在米行打小工的机会给红军传递情报。
巧改字“无”为“售”,使大家都分到了粮食,也使勾结敌人的米行老板损失了上百吨大米。
最令我敬佩的还是他的勇敢精神。
“我是红军战士潘冬子!”他含着复仇的怒火点着了胡汉三的被子,亲手杀死了恶霸地主胡汉三,为乡亲们报仇。
“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闪闪暖胸怀”儿童团员潘冬子在闪闪红星的照耀下,终于如愿成为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
看了这部影片,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光明战胜黑暗,正义战胜邪恶。
我们决不向困难低头,要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去战胜它。
【第2篇】这几天,我观看了中国著名的抗日大片《闪闪的红星》,讲述了正义的红军和可恨的日本鬼子之前的故事,中间还穿插着红军长征时和他们奋勇激战时那催人泪下的情景。
片中的几段场面我还记忆犹新,小男孩潘镇山很勇敢机智,大家都亲切地叫他“冬子”。
他父亲是一名伟大的红军战士,参加长征的前一天,他叮嘱冬子:“儿子,这颗红星是我的临别礼物。
2023最新-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600字【精彩5篇】

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600字【精彩5篇】看完一部经典作品以后,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吧,何不写一篇观后感记录下呢?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为您精心收集了5篇《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600字》,如果能帮助到您,将不胜荣幸。
《高山下的花环》读后感篇一《高山下的花环》, 我是在激动和震撼的情绪下把它一口气看完。
这是一部感人肺腑的小说,掩卷回味,我好像也到了那硝烟弥漫的战场上。
透过那浓浓的战火,我看到了一个个最可爱的英雄,他们那样光彩高大:连长梁三喜无私奉献,舍己为人;副连长靳开来豪爽大度,身先士卒;战士薛凯华胸怀大志,才华过人;军长“雷神爷”嫉恶如仇,一身正气;爱开小差的赵蒙生经历了战场中血与火的洗礼,最终为战争的胜利立下了大功。
当我看到连长梁三喜那封遗书时,我的泪水再也忍不住流了下来。
你听他说:“秀:我除了给你留下一张帐单外,没有任何遗产留给你。
几身军装,摸爬滚打全破旧了,唯有一件新大衣……”你再听他说:“人穷志不能短。
再说我们的国家也不富,我们应多想想国家的难处!”都说“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可这封家书,价值何止万金?历史中的英雄可歌可泣,永垂不朽。
在和平年代也有无数的英雄。
在去年那场突然来临的汶川大地震中,我看到了我们中国人在灾难面前是如何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如何团结一致重建家园。
他们是英雄。
在北京奥运会赛场上,在那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我看到了中国运动员如何用自己的汗水和泪水,让那一面面承载着所有中国人骄傲、自豪与梦想的五星红旗,在嘹亮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
是运动员们通过他们顽强拼搏,勇往直前,永争第一,让我们挺起胸脯告诉世界:我们中国是富饶而强大的!他们是英雄。
这无数的英雄事迹给我鼓舞,给我力量,教我奋发,催我上进,使我懂得了做人的尊严,懂得了如何做一个新中国的少年。
我要好好学习,长大了我也要做“英雄”。
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篇二寒假里,我们来到当年对越自卫反击作战的前沿广西西南部旅游,汽车沿着边境公路行驶,并通过友谊关口岸进入越南,实地重温了那段让人难以忘怀的历史。
《观后感》读后感6篇600字

《观后感》读后感6篇600字在我们的生活中,电影、电视、音乐和书籍等艺术形式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不仅能让我们放松身心,还能帮助我们了解和探索世界。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六篇关于《观后感》的读后感,以期为您带来启示和灵感。
1. 《九品芝麻官》观后感《九品芝麻官》是一部非常经典的电视剧,它讲述了一个平凡的小人物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勇气最终成为了一名官员的故事。
通过这部电视剧,我们不仅可以了解中国古代官场的复杂性,还可以看到一个人通过不断努力和奋斗实现自己的梦想的过程。
这部电视剧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只要我们有足够的勇气和毅力,我们就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
2.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三傻大闹宝莱坞》是一部非常感人的电影,它讲述了三个大学生如何在追求自己的梦想的过程中克服了各种困难的故事。
这部电影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真正的友谊和爱情的力量,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克服一切难关。
这部电影的故事情节非常感人,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和思考。
3. 《霸王别姬》观后感《霸王别姬》是一部非常经典的电影,它讲述了两个京剧演员之间的复杂爱情故事。
这部电影不仅让我们了解了中国传统京剧文化的魅力,还向我们展示了爱情的复杂性和伤痛的深度。
这部电影的主题是爱情和复杂的人际关系,它向我们展示了人类情感的多样性和深度。
4. 《追风筝的人》观后感《追风筝的人》是一部非常感人的电影,它讲述了一个男孩如何在阿富汗战争中重新找回自己的故事。
这部电影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人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勇气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这部电影的主题是勇气和坚韧,它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人如何在最困难的时刻保持希望和信念。
5. 《三体》观后感《三体》是一部非常经典的科幻小说,它讲述了地球和三体星球之间的战争和交流。
通过这部小说,我们可以了解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对未来的预测。
这部小说的主题是科技和未来,它向我们展示了人类在未来可能面临的各种挑战和机遇。
6. 《活着》观后感《活着》是一部非常感人的小说,它讲述了一个农民如何在中国的动荡年代生存下来的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观后感600字作文
我相信很多人在赵薇要拍这部电影之前都看过这部小说,很不幸,由于拖延症我一直没看完整部小说,但看完电影之后,我还是有兴趣再去把小说看一遍。
看完电影之后,给我的感觉是这个青春不是小说作者写的那个青春,而更像是导演赵薇的青春,电影中郑薇大学的年代被赵薇提前了,提起到了一个没有手机没有电脑的大学生活,这样的改动是我不喜欢的,也许这样的大学生活赵薇更加熟悉,拍的更得心应手,但这样时代的提前却造成了与大学毕业后的时代落差感,给我一种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一毕业就进入二十一世纪的感觉。
整部电影的校园时代是拍的很好的一个部分,校园的生活,郑微的爱情,同学之间的友情,从入学到毕业,方方面面都有涉及,笑料不断,当陈孝正对郑薇说出那句“你神经病啊”,配合赵又廷的动作更是爆笑全场,赵薇对校园时代的把握的却不错,情节顺畅没差错,也比较符合小说的节奏,碍于审查,赵薇把多处少儿不宜的地方都改动了。
到了毕业后,赵薇在剪辑上就没有处理好,过于林乱,韩庚这个角色不够饱满,毕业后的剧情应该很催泪,但实际效果并不好。
演员的选择上赵又廷表现不错,韩庚碍于戏份差一点,杨子姗就是一年轻版的赵薇,也不失望。
最后对于赵薇的第一部导演作品,我想说的是赵薇很幸运,她比其他第一次拍电影的人能获得更多的资源,但很多地方对于赵薇来说也是没有做好的,比如电影中的配乐,比如后半部分的剪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