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有性生殖 课件(苏教版必修2)
合集下载
高一生物苏教版必修2课件 2.2有性生殖

[规范解答] 选B、C。逐项分析如下:
选 项 判 断 A项 错 误 B项 正
内容分析 每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四 个子细胞,其中只有一个卵细胞, 每个卵细胞细胞核继承了卵原细胞 细胞核中一半的遗传物质 受精作用进行时,通常是精子的头 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所
C项 正确
D项 错误
受精作用的实质是精子和卵细胞的 细胞核的融合,使受精卵中的染色 体的数目恢复到本物种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 雌雄配子的结合机会相等,是指每 个精子(或卵细胞)均有与卵细胞(或 精子)结合的机会,并且机会相等。 但它们的数量并不相等,雄配子的 数量一般多于雌配子的数量
(2)植物胚乳的发育过程(如玉米) 胚乳的发育以玉米为例: 受精极核 多次核分裂 多数胚乳核游离在 ――→ 3n 胚囊的原生质中 形成细胞壁胚乳细胞 构成 ――→ 3n ――→胚乳
在胚和胚乳的发育过程中,如果胚乳被胚吸 收,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里形成无胚乳种子; 如果胚乳不被胚吸收,则发育成有胚乳种子。 多数双子叶植物为无胚乳种子,多数单子叶 植物为有胚乳种子。 在适宜的条件下,种子可萌发成幼苗。
3.结果:受精卵中_________ 染色体 数目又恢复到体 细胞的数目。 4.受精与性别决定:带有_________ Y染色体 的精子与 卵细胞结合后发育成男性,带有_________ X染色体 的 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后发育成女性。 5.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意义 对于维持生物体前后代体细胞中____________ 染色体数目 的恒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有性生殖 1.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1)有性生殖:是由亲代产生______________ 有性生殖细胞 或 _____ 两性生殖细胞 的结合成为_____ 合子 , 配子 ,经过______________ 再由______ 合子 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__________ 生殖细胞 的结合, 由______ 母体 直接产生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包括 __________ 分裂生殖 、__________ 孢子生殖 和______ 出芽生殖 、__________ 营养 ______ 生殖 等方式。
高中生物 2.2 有性生殖课件 苏教版必修2

答案
4.有性生殖的意义
在有性生殖中,两性生殖细胞分别来自不同的亲本,因此,由合子发
育成的后代就具备了双亲的 遗传特性 。这对于生物的 生存和进化 具
有重要意义。
答案
合作探究
1.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有何区别?请通过下表进行比较。 比较项目 亲本 不 是否有生殖 无性生殖 只有 一 个 无 有性生殖 有两个 有
答案
合作探究
1.精子与卵细胞融合涉及细胞膜的什么特性? 答案 细胞膜的流动性。
2.不同种类的生物的精子和卵细胞能否完成受精作用? 答案 一般不能,精子和卵细胞依靠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可以相互识别, 卵细胞一般不与不同种类的生物的精子融合。
3.人类的性别是在什么时候决定的?
答案 受精完成时决定的。如含Y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则发育 成男性;含X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则发育成女性。
2.若水稻细胞中含有24条染色体,则其胚乳细胞中含有多少条染色体? 答案 胚乳是由一个精子和两个极核融合产生的,含36条染色体。
3.同一花粉粒产生的两个精子中的遗传物质,同一胚珠中的一个卵细胞
及两个极核中的遗传物质各有什么关系? 答案 都分别相同。
答案
活学活用
B
解析
形成卵细胞时,减数分裂后期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受精作用的实
答案
4.下图是细胞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过程中的 DNA 含量变化曲线,请分析:
(1)图中表示减数分裂过程的是哪一段?表示受精作用的是哪一段? 答案 AB段表示减数分裂;CD段表示受精作用。 (2)DE段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 受精卵的有丝分裂。
答案
(3)mn、ik两段的DNA含量相等,染色体数量也相等吗? 答案 不是。ik 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和后期。mn 段表示减数第一
高中生物必修二2.2 第2课时 有性生殖教学课件

D.顶细胞、基细胞、种子
【例3】下图表示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是
D ( )。
A.图中①过程表示胚胎发育,②过程表示胚后发育 B.受精卵卵裂处于囊胚形成的过程中,每个细胞的体积
不断增大 C.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动物的胚后发育为变态发育 D.原肠胚期开始出现三胚层的分化
【例4】 右图为自然界中青蛙的生殖 周期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
(1)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含意:A表示 减数分裂 过程; B表示__受__精____过程;E表示 有丝分裂 过程。 (2)C表示 胚胎发育 过程;D表示 胚后发育 过程; C+D表示 个体发育 过程。
(3)对维持同种生物亲子代间遗传物质稳定性起重要作用的
生理过程是 A和B (填图中字母)。
课堂小结
2.无性生殖 (1)概念:不经过 生殖细胞的结合 ,由母体直接产
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种类:分裂生殖(裂殖)、出芽生殖(芽殖)、孢子生
殖、营养生殖(扦插、嫁接等)。
3.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比较
比较项目
亲本 生殖细胞
无性生殖
只有一个
无或有,但无生殖细胞 结合
有性生殖
有两个
有,需要两性生殖细胞结 合
a.一个精子与_卵__细__胞__结 合,形成受精卵,将来发育 成_胚__。 b.一个精子与_两__个__极__核__结 合,形成受精极核,将来发 育成_胚__乳__。 ③适用范围:是_被__子__植物有 性生殖特有的现象。
2. 被子植物子房各部分发育成为果实的图解
(3)胚乳的发育 ①一些植物在种子发育过程中,胚乳的养分被_子__叶__吸收而 退化,如花生、大豆等种子。 ②一些植物的种子胚乳发达,储藏大量的_养__分__ ,如水稻、 小麦、玉米的种子。 (4)胚的发育 ①实质:是新一代植物的_幼__体__ 。 ②发育结果:发育成熟的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发育成一个 _新__的__植__物__体__ 。 (5)被子植物个体发育过程总结 胚珠(受精卵)―发―育→种子(胚)―萌―发→幼苗―营―养―生―长→具有根、叶、
生物《有性生殖》课件苏教版

交配行为
昆虫的交配行为通常包括求偶、交配和婚飞等阶段。在求偶阶段,雄性通过特定的求偶行为吸引雌性。在交配阶段, 雄性的精子通过交配传递给雌性。在婚飞阶段,雌性将精子受精并将受精卵产在合适的场所。
产卵与孵化
昆虫产卵的数量和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环境条件、营养状况和遗传因素等。受精卵经过一定时 间的孵化后,最终孵化出幼虫或若虫。幼虫或若虫需要经过多次蜕皮和发育才能最终变成成虫。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在繁殖方式上也存在差异,有性生殖是通过生殖细胞的结合来 繁殖新个体,而无性生殖则是通过母体细胞的分裂来繁殖新个体。
02
有性生殖的过程
配子形成
配子形成
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包括 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 精子细胞和精子的形成,以及初 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和卵
细胞的形成。
通过基因的重组和突变,生物能够产生新的性状和适应性,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推动生物的进化和发展。同时,有性生殖也有助于剔除有害基因,保持基因的 健康和优化。
04
有性生殖的实例
人类的生殖过程
人类的生殖过程
人类的生殖过程是有性生殖的一种,包括受精、着床、胚胎发育和分娩等阶段。在受精过 程中,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母体内着床并发育成胚胎,最终分娩出新生 儿。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果树的开花结果过程
01
果树的开花
果树通过开花来繁殖后代,花是果树有性生殖的器官。花由花萼、花冠、
雄蕊和雌蕊等部分组成,其中雌蕊和雄蕊是实现有性生殖的主要部分。
02 03
授粉与受精
果树开花后,昆虫或风力等媒介将花粉传播到其他花朵的雌蕊上,实现 授粉。授粉后,花粉内的精子与雌蕊内的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标志着 受精过程的完成。
昆虫的交配行为通常包括求偶、交配和婚飞等阶段。在求偶阶段,雄性通过特定的求偶行为吸引雌性。在交配阶段, 雄性的精子通过交配传递给雌性。在婚飞阶段,雌性将精子受精并将受精卵产在合适的场所。
产卵与孵化
昆虫产卵的数量和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环境条件、营养状况和遗传因素等。受精卵经过一定时 间的孵化后,最终孵化出幼虫或若虫。幼虫或若虫需要经过多次蜕皮和发育才能最终变成成虫。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在繁殖方式上也存在差异,有性生殖是通过生殖细胞的结合来 繁殖新个体,而无性生殖则是通过母体细胞的分裂来繁殖新个体。
02
有性生殖的过程
配子形成
配子形成
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包括 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 精子细胞和精子的形成,以及初 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和卵
细胞的形成。
通过基因的重组和突变,生物能够产生新的性状和适应性,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推动生物的进化和发展。同时,有性生殖也有助于剔除有害基因,保持基因的 健康和优化。
04
有性生殖的实例
人类的生殖过程
人类的生殖过程
人类的生殖过程是有性生殖的一种,包括受精、着床、胚胎发育和分娩等阶段。在受精过 程中,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母体内着床并发育成胚胎,最终分娩出新生 儿。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果树的开花结果过程
01
果树的开花
果树通过开花来繁殖后代,花是果树有性生殖的器官。花由花萼、花冠、
雄蕊和雌蕊等部分组成,其中雌蕊和雄蕊是实现有性生殖的主要部分。
02 03
授粉与受精
果树开花后,昆虫或风力等媒介将花粉传播到其他花朵的雌蕊上,实现 授粉。授粉后,花粉内的精子与雌蕊内的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标志着 受精过程的完成。
苏教版 高一 必修2.2 有性生殖(课件)

受精
卵细胞
N
+精子
N
→受精卵
2N
两个极核
2N
+精子
N
→受精极核
3N
双 受 精
双受精:两个精子分别与卵细胞和极核融合的过程, 称为双受精。
被子植物特有的一种有性生殖方式。
2.果实和种子各部分发育来源
假设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2N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子房壁 珠被 果皮 种皮 果 实
受精极核 种 胚乳 子 受精卵 胚
什么是有性生殖?其特点是什么?
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产生合子(如受精卵),由合子发 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殖方式。
什么是受精作用?
在受精作用进行时,通常是 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 留在外面。与此同时,卵细胞 的细胞膜会发生复杂的生理反 应,以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 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后不久, 精子的细胞核就与卵细胞的细 胞核相融合,使彼此的染色体 会合在一起。
精作用的过程及意义。 (2)脊椎动物的个体发育的 各个阶段的特点。 (3)绿色开花植物精子和卵 细胞的形成过程及各个时期营养 物质的来源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难点:(1)被子植物个体发育与
有性生殖的关系。 (2)脊椎动物的个体发育的各 个阶段的特点。
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不是靠个体的长生 不死,而是通过什么来实现?
人类的性别是如何决定的?医院B超室均明示“严 禁非医学性鉴定性别”,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
受精决定生物个体的性别,带有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发育为男 性,带有X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发育为女性。人类的适宜性别比例为 1∶1,若人为改变这一比例,势必会打破性别平衡,从而影响人类自身的繁 衍。
2.2 有性生殖 课件(苏教版必修2) (1)

2个 体细胞
雄为 4 个, 雌为( 1+3 )个
同
生殖 细胞
减半
点 子细胞染色体
相同
染色体都复制;出现纺锤体;均有 核膜、核仁的消失与重建过程;减 数第二次分裂和有丝分裂相似
2.花的结构模式图
花药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花丝
柱头 花柱 子房
胚珠
3. 生殖 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 任何生物都具有产生后代以繁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1.双受精
(1)当成熟的花粉粒落到雌蕊的 柱头上 ,花粉粒 萌发,形成 花
粉管 ,花粉管内有两个 精子 。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2)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 胚珠 ,并从珠孔伸 进 胚囊 。 (3)花粉管的顶端破裂,释放出两个精子,一个精子与 卵细胞 结合,形成 受精卵 (染色体数为2n);另一个精子与 两个极核 结合,形成 受精极核 (染色体数为3n)。这就是被子植物特有 的双受精现象。
(3)结果:受精卵中的 染色体 数目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其 中有一半的 染色体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
方)。
小贴士 注意区分染色体和遗传物质的存在位置,染色体只存 在于细胞核中,而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核和细胞质中。故受精 卵中的染色体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1/2,但受精卵中的遗传物 质则来自父母双方的不均等,因为受精卵中的细胞质主要来自 卵细胞。
(1)图中Ⅰ是指 减数分裂 ,Ⅱ是指 受精 。 (2)据图可知:有性生殖是由亲代产生有性生殖细胞或配子, 经过两性生殖细胞 (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合子(如受 精卵),再由 合子 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3)过程Ⅲ是指 个体发育 ,包括细胞的 分裂 和分化等过程。 (4)意义:后代具备了双亲的遗传特性,具有更强的生活力和 变异性,这对于生物的生存和进化具有重要意义,体现了有
苏教版教学课件第二节有性生殖

PART 04
有性生殖的实例
REPORTING
WENKU DESIGN
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
被子植物通过开花、传粉和受精 过程完成有性生殖。
花粉落在柱头上,萌发形成花粉 管,花粉管内的精子与胚珠内的 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完成受
精。
受精卵发育成胚,最终形成种子。
哺乳动物的有性生殖
雄性哺乳动物产生精 子,雌性哺乳动物产 生卵子。
01
有性生殖是指生物通过配子(如 精子和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 ,进而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
02
与无性生殖相比,有性生殖需要 两个性别不同的配子结合,产生 后代遗传物质来源于两个亲本。
有性生殖的特点
遗传多样性
减数分裂
有性生殖过程中,来自不同亲本的配子结 合产生后代,后代的遗传物质来源于两个 亲本,因此具有更广泛的遗传多样性。
成各种组织和器官。
胚胎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遗传 物质、环境因素等。
胚胎发育过程中,细胞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信号传导对于维持 正常的发育过程至关重要。
PART 03
有性生殖的意义
REPORTING
WENKU DESIGN
有性生殖对生物多,从而 丰富了生物多样性。
有性生殖的未来发展方向
遗传疾病筛查与预防
随着基因组学和遗传学的发展,未来有性生殖过程中可以 通过更准确的遗传疾病筛查和预防措施来降低疾病风险。
生殖健康保护
未来可以通过更深入的研究和实践,提高生殖健康保护意 识和知识水平,减少不孕不育、流产、早产等问题。
道德观念的更新与接纳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观念的更新,人们对于有性生殖技术的 接受程度将逐渐提高,这些技术也将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得 到应用和推广。
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2第二章同步教学课件2.2 有性生殖 (共25张PPT)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子房壁 珠被 受精极核 受精卵
果皮(2N) 种皮(2N)
种 胚乳(3N) 子
胚(2N)
果 实
三、脊椎动物的有性生殖与个体发育
脊椎动物的有性生殖
雄性 个体
减数 分裂
精子
受精 作用
受精卵
雌性 个体
减数 分裂
卵子
脊椎动物的个体发育 个体发育:
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器官形成而 发育成性成熟个体的过程。包括胚胎发育和胚 后发育两个阶段。
第二章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 第二节 有性生殖
生殖的类型
无性生殖 生殖的类型 有性生殖
分裂生殖 出芽生殖 孢子生殖 营养生殖
一、无性生殖
1.概念:
不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出新个体 的生殖方式。 2.类型: (1)分裂生殖
母体分裂成两个新个体,大小和形状
基本相同(如:变形虫,草履虫,细菌)
绿色开花植物的受精:
花药 雄 蕊 花丝 柱头 花柱
雌 蕊
子房
绿色开花植物的双受精现象:
双受精:两个精子分别与卵细胞和极核融合的过程, 称为双受精。
胚的发育:
子叶 顶细胞
多次分裂
分裂 分化
受 精 卵
球状胚体
胚芽 胚轴 胚根
胚
分裂一次
几次分裂
吸收养料供胚发育
基细胞
胚柄
(近珠孔)
胚乳的发育(以玉米为例):
生殖细胞(如卵细胞和精子)的结合,成为合子(如
受精卵),再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几乎所有的动物、绝大多数植物等。
实例: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
3.有性生殖的特点: (1)具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2)由合子(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 (3)后代具备双亲的遗传特性,具有更强的生活能 力和变异性,对生物的生存和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DNA含量变化
曲线变化分析 ①曲线A′→B′,细胞中的DNA在有丝分裂中复制一 次,即由2C→4C;细胞分裂一次,即DNA含量由4C→2C。
②曲线B′→C′,细胞中的DNA在减数分裂中复制一 次,即由2C→4C;细胞分裂两次,即DNA含量由 4C→2C→C。 ③曲线D′→E′,配子中DNA含量为C;受精作用 时,雌雄配子融合形成受精卵,其DNA含量变为2C。
绿色开花植物的有性生殖与个体发育
1.双受精 (1)含义:两个精子分别与卵细胞 和极核 融合的过程。 (2)过程:花粉管内的两个精子释放到胚囊中。 ①精子+卵细胞→受精卵→ 胚 。 ②精子+两个极核→受精极核→ 胚乳 。 (3)适用范围: 被子植物 。
2.子房的发育 (1)果实的形成
子房壁 胚珠 珠被 子房 果皮
第二节
有性生殖
●课标要求 举例说明受精过程。 ●课标解读 1.简述受精的过程和意义。 2.简述绿色开花植物的有性生殖与个体发育。 3.举例说明脊椎动物的有性生殖与个体发育。
●教学地位 减数分裂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学习了减数分裂之后 对动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应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教材介绍了 绿色开花植物和脊椎动物的有性生殖和个体发育过程,把上 一节学习的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具体化,并让学生了解了绿 色植物和脊椎动物的整个生活史。
2.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 (1)有利于保持物种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证了亲子代之间染色体数目的稳 定性,因而有利于保持物种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如图,假定 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n)。
பைடு நூலகம்
(2)有利于物种的变异 ①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 色体的随机组合及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对等 片段的互换导致配子遗传物质组合的多样性。 ②受精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的随机结合导致受精卵和其 发育成的个体的遗传物质组合的多样性,从而引起生物多样 性的变异。
●教学流程设计
演示结束
课
标
解
读
重
点
难
点
1.简述受精的过程和意义。 2.简述绿色开花植物的有性 生殖与个体发育。 3.举例说明脊椎动物的有性 生殖与个体发育。
1.受精作用的过程及意义。 (重点) 2.绿色开花植物的有性生殖 与个体发育。(重点) 3.脊椎动物的胚胎发育和胚 后发育。(重难点)
1.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 方。(×)
【提示】
细胞核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
母方,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几乎全部来自母方。 2.人的性别决定发生在受精卵发育为胎儿的过程中。 (×) 【提示】 程中。 人的性别决定发生在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过
3.受精卵的形成标志着新生命的开始。(√) 4.相互结合成为合子的两性生殖细胞一定 来自不同的亲本。(×) 【提示】 自花传粉的植物,其两性生殖 细胞来自同一个亲本。 5.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不能进行无性生殖。 ( ×) 【提示】 葡萄既可以通过种子(有性生殖) 繁殖,也可以通过扦插(无性生殖)繁殖。
受精作用及意义
【问题导思】 ①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染色体数目, DNA数目变化规律如何? ②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有哪些?
1.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连续过程中染色 体和DNA数目的变化 (1)染色体数目变化
曲线变化分析 ①曲线A→B,染色体经历了2N→4N→2N的变化过程, 表示通过有丝分裂形成原始生殖细胞。 ②曲线B→C,染色体经历了2N→N→2N→N的变化过 程,表示通过减数分裂形成染色体数目减半的有性生殖细 胞。 ③曲线D→E,染色体由N→2N,表示通过受精作用受 精卵中染色体数目又恢复为正常。
4.胚后发育 (1)含义:幼体从卵膜中 孵化 出来或从母体内出生后发 育为 性成熟 个体的过程。 (2)类型 ①幼体与成体在形态结构 和生活习性 上差别较小,如爬 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 ②变态发育:幼体和成体在 形态结构 和 生活习性 上
有 明显差异,并且这种差异是在较短时间内发生的,如蛙的 发育。
受精——孕育新的生命
3.结果 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
体细胞 中的数目,其
中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 卵细胞 。
4.意义 (1)使卵细胞的缓慢代谢转变为旺盛代谢,从而启动细 胞
不断地分裂
。
(2)决定性别。
(3)受精作用和 减数分裂 共同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 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促进了遗传物质的重新组合。
2.玉米的体细胞有染色体数目是20条,玉米胚细胞、 胚乳细胞染色体数各是多少?
【提示】 条、30条。 玉米胚细胞和胚乳细胞的染色体数分别为20
1.配子的来源 精子和卵细胞分别是在 精巢和 卵巢中经 减数分裂 形 成的。 2.生殖过程 通过受精作用 ,精子和卵细胞融合形成 受精卵 。 3.胚胎发育 (1)含义:从 受精卵 发育成 幼体 的过程。 (2)过程:包括 卵裂 、 囊胚 和 原肠胚 等阶段。
●教法指导 绿色开花植物和脊椎动物的个体发育属于过程性的内 容,通过图片和多媒体动画展示的效果较好,因此教学过程 中可借助教材插图、动画让学生观察过程,然后让学生总结 过程效果较好。
●新课导入建议 1.绿色开花植物的种子是怎样产生的,种子又是怎样 发育成植株,然后又开花结果,产生种子的? 2.脊椎动物一代一代的繁衍,每一代的繁衍经过哪些 过程?
(2)胚乳的发育 ①一些植物在种子发育过程中,胚乳的养分因被子叶 吸 收而退化,如花生、大豆的种子。 ②一些植物种子的胚乳发达,储藏大量的 养分 ,如水 稻、小麦、玉米的种子。
种子 种皮 果实
(2)胚乳的发育 ①一些植物在种子发育过程中,胚乳的养分因被 子叶 吸 收而退化,如花生、大豆的种子。 ②一些植物种子的胚乳发达,储藏大量的 养分 ,如水 稻、小麦、玉米的种子。 (3)胚的发育 ①实质:是新一代植物体的 幼体 。 ②发育结果:发育成熟的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发育成 一个 新的植物个体。
1.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依赖于细胞膜上的 什么结构?
【提示】 糖蛋白。
有性生殖及其意义
1.含义 由亲代产生有性生殖细胞或配子 ,经过两性生殖细胞 (如 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合子 (如受精卵),再由 合子 发育 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过程
3.意义 后代具备 双亲 的遗传特性,具有更强的生活力和变异 性,对于生物的 生存和进化 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