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彭阳县大沟湾生态经济林开发示范项目研究与探讨
关于彭阳县生态建设问题的反思与探索

第10卷第21期Vol.10No.21南方农业South C h ina A gricu ltu2016年7月Ju 1.2011关于彭阳县生态建设问题的反思与探索王会平\杨伟A(1.宁夏彭阳县茹河林场,756500; 2.宁夏彭阳县林业和生态经济局林木检疫站,756500)摘要生态建设是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开展的人工设计,通过运用先进科学技术,结合生态系统自然规律, 将自然与人工结合起来,达到和谐与高效,确保社会、经济及环境效益的统一。
在分析彭阳县现实情况的基础 上,介绍并总结了其在生态建设上所取得的若干成绩,并认真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对策,进而为其他 地区进行生态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林业建设;问题;对策;彭阳县中图分类号:X 321 文献标志码:B D O 1: 10. 19415/j . cnk i . 1673-890x . 2016. 21.1481当地自然生态情况彭阳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东南部边缘,六盘山东麓。
西连宁夏原州区,东、南、北环临甘肃省镇原县、平凉市 和环县。
位于东经 106°32,~106°58,、北纬35°41,~36°17,。
全县山地、丘陵、残塬、沟台较多,塬面破碎,沟壑密 度为1.5 ~ 3.0 km /km 2,水土流失严重。
地势西北高、东 南低,呈波状倾斜,海拔1 248 ~ 2 416 m 。
境内水平地带性土壤为黑垆土、山地灰褐土、粗骨 土、新积土,以黑垆土为主。
黑护土面积233 862.21 hm 2, 占土地总面积的92.49%;山地灰褐土面积16 500 hm 2,占 土地总面积的6.5%;粗骨土及新积土面积1 135 hm 2,占土 地总面积的0.5%。
黑垆土分布在海拔高度1 248 ~ 2 000 m 的全县12个乡镇,土层厚度60 cm 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 高,是较好的农业生产土壤;山地灰褐土主要分布在海拔 2 000 ~ 2 418 m 的黄卯山±M 厚度30 - 60 cm ,土猶机质丰富,适合林业的发展;新积土主要分布在红茹河的 谷地、坝地,肥力较低;粗骨土主要分布在古城、新集的 阳法,土层厚度小于30 cm ,局部岩石裸露,肥力低下。
对彭阳县林业生态建设转型机制建设的思考

林业科学现代农业科技2014年第18期作者简介常金贵(1978-),男,宁夏彭阳人,工程师,从事苗圃育苗、林木培育、经果林栽培管理、生态公益林营造、森林防火、管护等林业建设工作。
收稿日期2014-08-011林业生态建设的现状目前,彭阳县生态环境非常脆弱,森林覆盖率很低,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天然草原退化、重造轻管、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
在此背景下,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提到了重要地位,将林业建设融为“五位一体”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必须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始终把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放在突出位置,强化科学治理,推广适用技术,充分发挥市场作用,调动各类社会主体投身生态保护和建设的积极性,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守护绿水青山,是全体人民福祉所系,也是对子孙后代义不容辞的责任。
2林业建设中存在的不良现象目前,我国掀起了全社会重视林业、全民搞林业的热潮,涌现出大批以个体、联户、独资、合资等形式的“绿化公司”、“家庭林场”、农民合作社,助推现代林业产业加速发展。
林业建设单位上至国家林业局,下至国营林场、乡(镇)林业工作站的工作环境、体制、机制都在发生根本性变化。
与此同时,人们的思想意识形态也发生深刻的变化,一些消极现象在不同范围、不同层次还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重造轻管、重造轻防;部分职工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缺乏干劲,工作不担当或担当不够,庸、懒、散习惯依然严重,导致造林标准、质量低,造劣质林、失败林,造成年年造林年年补,若干年后依然变化不大的旧模样。
3对彭阳县林业转型机制建设的建议3.1加强思想政治学习,全面提升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近年来,受经济建设的冲击,人民的思想道德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偏离,一切以经济建设为出发点,忽略了思想道德建设及业务能力的提高,使思想政治学习流于形式,很多人认为思想政治学习就是读报纸、念文件、抄笔记、应付检查,是典型的形式主义,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有些党员干部根本不参加组织学习,放松了思想政治教育。
彭阳县生态林业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彭 阳县 基层 林业 建设 机构 稳定 , 队伍 整 齐。 1 有 个县 林
业站 ,1 个乡镇林 业站 , 2 共计 人员7 人 , 中乡镇林 业站 6 8 其 0
人 , 专 以上 学 历7 人 , 大 6 中专 学历 2 ; 人 高级 工 程 师5 , 人 工
程师2 人 , 5 助理工程 I 4 人 , 术员2 k 1 6 技  ̄ i )。
明显 。
h 改 良低 产 山杏林 6 66 h 发展 桃 、 、 、 桃等 经 m, 6 .7 m , 李 杏 核 济林 7 66 h , 种育 苗 面积达 2 0 m2森林 资 源 累计保 4 .7 m。各 4h o 存面积 1 .7 m , 29 万h 森林 覆盖率达 2 .%。 28
安 徽 农 学 通 报 , A h i giS iB l2 1 ,7 1 ) n u r c. u1 0 l (0 A . . 1
2 5
彭 阳县 生态 林业 建 设现 状 、 问题 及 对策 建议
张步 春
( 阳县 草庙 乡林业 工作站 , 彭 宁夏彭 阳7 6 0 ) 5 50
摘 要 : 对 彭阳县森林 资源绝 大部 分 为生态公益 林( 针 占全县 森林 资源9% 5 以上 ) 商品林全 为农 民 自 的事 实, 且 有 使 集体 林权 制度 改革 的方 向 、 步骤 、 方案 实施 等 已迫在眉 睫 。 同时对有 收 益的 集体 经济林 的林 权管 理也 进入投 石 问
12 林业基层 管理体 系建设 . 经多 方争 取 、 方 协调 ,2 0 年 秋 季对 乡镇 林 业 站进 各 07 行 了机构 改 革 , 镇林 业 站人 员 归林 业局 垂 直管 理 , 地 乡 驻 乡镇 , 重领 导 , 双 为单 独设 立 机构 , 挂 “ 生动 植物 保护 加 野
对彭阳县“四个一”林草产业试验示范的思考

对彭阳县“四个一”林草产业试验示范的思考彭阳县位于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西部,地处黄土高原腹地,素有“黄土高原明珠”之称。
在这片土地上,林草资源丰富,林业和草业是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
为了推动林草产业的发展,彭阳县提出了“四个一”林草产业试验示范,即:一县一品牌,一种一标准,一村一业,一户一技。
这一举措为彭阳县的林草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对于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彭阳县提出的“一县一品牌”林草产业试验示范,将有利于提升当地林草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通过精心打磨一个县级品牌,可以更好地推广当地的林草产品,增强消费者的购买信心,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建立品牌也有利于推动相关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品牌溢价,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彭阳县提出的“一种一标准”林草产业试验示范,将有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和规范化水平。
通过制定严格的产品标准,可以规范生产过程,保证产品质量,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
有利于构建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提升产业整体的竞争力,推动林草产业朝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迈进。
“一村一业”是彭阳县林草产业试验示范的又一个重要举措。
通过发展一村一业,可以更好地发挥当地资源优势,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增加农民收入。
也有利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推动农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提高农民的创业和就业机会,实现乡村振兴。
“一户一技”是彭阳县林草产业试验示范的最后一个环节。
通过发展“一户一技”,可以更好地挖掘当地的人才资源,培养技术人才,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技能水平,增强他们自主创业的能力。
也有利于传承当地的手工艺和传统技艺,保护和弘扬乡村文化,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
彭阳县提出的“四个一”林草产业试验示范,为林草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实现农业结构调整和乡村振兴注入了动力。
未来,彭阳县将进一步加大对林草产业的支持力度,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引导,推动林草产业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益、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也需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他们的技术素质和管理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参与到林草产业发展中来,分享发展成果。
对彭阳县生态林业与民生林业的思考

近年来 , 彭 阳县 围绕 改 善生 态 、 改 善 民生 两 大 任 务 , 把
是 民生 林业 、 富民林 业理 念得 到 中央 和区 、 市的充 分肯 定 。
2 面 临 的 形 势
生 态建 设 与富 民增 收 相结 合 , 以实施 乡镇生 态 绿化 提升 、 茹
河 市 民 休 闲森 林 公 园 、 百 里 绿 色长 廊 和 大 林场 建 设 及 生 态
产 业稳 定在 3 3 3 3 . 3 3 h m 2 以上 . 2 0 0 5 -2 0 0 6年 退耕 还林 工程
林 业工 作指 明 了方 向 。 只 有科 学把 握新 常 态 , 主动 适 应新 常
态, 认 识林 业新 变 化 , 直 面林 业新 挑 战 , 抓 住 林业 新 机遇 , 努
当前 , 我国 经济 发 展进 入新 常态 , 林 业改 革发 展 的内 外 部 环 境正 在 发 生深刻 变 化㈣ 。 按照 党 中央 决 策部 署 , 应 当把
生 态文 明 建 设融 入 经 济 、 政 治、 文化 、 社会 建 设 各 方面 和 全
移 民 迁 出 区生 态 修 复 四大 工 程 为统 揽 , 把 民 生林 业 与 富 民 林 业融 入 到生 态林 业 建设 中 , 着 力发 展 林业 产 业 , 提 升 彭阳 县 生 态 建 设水 平 , 实 现富 民 强 县 战略 目标 。 在 生 态建 设 中 ,
3 . 1 大 力发展 林业生 态经济 。 为“ 稳增长 、 惠 民生” 做 贡献
2 0 1 3年 , 设 立了 乡镇 生 态 绿化 建 设 基 金 , 整 山头 、 逐 流 域巩 固 造林 成效 , 新 一轮 生 态绿 化提 升 工程 的 开展 , 由追 求
彭阳县林下经济发展规划探讨

为发展彭阳县林下经济,全县大力发展高效林下种植业和林下养殖业,全面推广各类种植模式和养殖模式,搞好林下产品采集加工利用及森林景观利用。
现对其进行规划探讨。
1指导思想及建设目标1.1指导思想合理开发林下资源,发展现代林下养殖模式,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支撑,龙头企业为依托,产业化经营为手段,注重规模经营和标准化生产,实施品牌战略,促进产业发展。
1.2建设目标全县大力发展高效林下种植业和林下养殖业,全面推广各类种植模式和养殖模式,搞好林下产品采集加工利用及森林景观利用。
到2020年底,全县林下经营面积达26427hm 2,创造林下经济产值45748万元,其中林下种植经营面积12467hm 2,创造产值17786万元;林下养殖经营面积达到1000hm 2,创造产值6132万元;林下产品采集加工经营面积12400hm 2,创造产值2.16亿元;森林景观利用经营面积560hm 2,创造产值230万元。
建设示范基地60个。
林下经济主要发展具有本县特色的绿化大苗、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产品采集加工利用及森林景观利用。
引导全县年出栏150万只土鸡,实现养殖产值6000万元。
2规划内容建设地点位于白阳镇的大沟湾,草庙乡的陶涂及孟塬乡的小虎洼流域。
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种植养殖业。
通过各类林下种植养殖模式的全面推广应用,取得经济和社会双重效益,壮大林下经济[1-2]。
2.1林下种植一是林菌模式。
利用阔叶树下光照强度低、空气湿度大、氧气充足、昼夜温差小的特点,大力发展林下食用菌。
如种植香菇、木耳等。
二是林果模式。
在经营好现有经果林的基础上,发展壮大有特点的经果林,如栽种桃、李、杏等。
三是林草模式。
大力发展草业产业化,积极推广林草间作,发挥退耕还林(草)的优势,扩大优质饲草种植面积,实现生态建设与畜牧业生产的“双赢”。
2.2林下养殖一是林禽模式。
利用林下小动物、昆虫、杂草多,空间大等特点,在林下放养家禽,生产市场畅销的无公害畜禽绿色产品[3]。
对“十四五”彭阳县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研究与思考

对“十四五”彭阳县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研究与思考作者:翟红霞来源:《农业灾害研究》2020年第09期摘要通过总结彭阳县“十三五”期间生态建设成效,分析存在的问题,综合考虑“十四五”时期生态建设形势,提出生态经济发展思路、框架与工作蓝图。
关键词生态经济;发展;重点;路线图彭阳县位于宁夏东南边缘,属典型的黄土高原干旱丘陵沟壑区。
建县之初,县域内到处是荒山秃岭,树木稀少,水土流失严重,生态十分脆弱。
建县37年来,历届县委和政府坚持“生态立县”战略不动摇,一茬接着一茬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举全县之力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昔日的“苦甲贫瘠之地”变成了“高原绿岛”,谱写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美丽篇章。
1生态建设成效与进展彭阳县通过坚持生态立县不动摇的“彭阳理念”,弘扬艰苦奋斗的“彭阳精神”,实行流域综合治理的“彭阳模式”,推广“88542”造林整地的“彭阳技术”,坚持不懈地植树造林、改土治水,基本实现了天变蓝、山变绿、水变清、地变平、人变富的目标。
累计治理小流域134条、1780km2,水土流失治理程度由建县初的11.1%提高到76.3%,全县林木资源保存面积从1.8万hm2增加到13.53万hm2,森林覆盖率由3%提到到30.6%,规模化发展“四个一”林草产业6.67万hm2,经济林年产值由建县初的719万元提高到3.88亿元。
1.1造林绿化工作按照“六个精准”造林要求,组建专业造林队伍,根据不同地理条件和立地类型,采取针阔混交、乔灌草花立体配置等造林模式,精准实施造林绿化工程,共完成营造林6.7万hm2,打造了5个333 hm2以上林业生态建设示范点。
1.2“四个一”林草产业建设2017年以来,结合全县实际,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围绕“水利工程补短板,上山入户进梯田”的工作思路,探索出企业自主参与、企业入股参与、社会资金参与、群众庭院参与“四种”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在全县累计发展以矮砧苹果、红梅杏、大果榛子等为主的“四个一”林草产业面积6.67万hm2,打造古城挂马沟、红河柴沟等示范园、示范点50个。
对彭阳生态林业建设的思考

对彭阳生态林业建设的思考摘要阐述了彭阳县生态林建设成效,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推动当地林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林业;生态建设;成效;问题;对策;宁夏彭阳彭阳县自1983年建县以来,按照“山顶林草戴帽子,山腰梯田系带子,沟头库坝穿靴子”的治理模式,以小流域为单元,实行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梁、峁、沟、坡、塬综合治理,工程、生物措施相配套,乔、灌、草种植相结合,抓点带面,整体推进,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生态立县”发展之路。
目前,全县林木累计保存面积达到13.32万hm2,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6.2%。
1 建设成效1.1 通过禁牧封育等措施,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通过全面实行禁牧封育,杜绝了点上治理、面上破坏,局部治理、整体破坏的现象,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
自2003年5月1日开始实行禁牧封育,彭阳县做出了禁牧封育、舍饲养畜的决定,走出了一条“人工种草、牛羊进圈”的生态牧业路子,为促进生态植被恢复奠定了基础[1-3]。
为了切实加强禁牧封育工作,及时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并抽调工作人员组成禁牧工作督查组,昼夜巡查整治偷牧行为。
同时,为全县12个乡镇配备了80多名护林员,进一步明确责任,细化措施,狠抓落实,有力推动了禁牧封育工作,有效保护了森林资源的安全。
1.2 加快林业工程建设,植被得到有效恢复(1)把还林还草作为生态建设的核心措施,全面推行“山顶沙棘、山桃株间混交,隔坡地埂苜蓿、柠条,山坡桃杏缠腰,土石质山区针阔混交”的林草配置模式和“88542”隔坡反坡水平沟整地标准,提高生态建设质量[4-6]。
在工程管理中,结合国家年度核查验收,把退耕补植补造工作列入政府的中心工作,对全县所有退耕地每年进行一次拉网式排查,对不合格面积全面进行了补植补造,以有效提高退耕地质量。
(2)加大城乡大环境绿化工作。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将重点林业工程建设与城乡绿化、绿色通道建设相结合。
近年来,实施治理了县城北山、悦龙山、店洼水库至皇甫新村北山、城阳南山流域、县城周边的“四个一万亩”的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古城高庄万亩刺槐林、乡镇生态提升工程以及县城至青石的通道绿化提升等重点工程,优化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县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处 1 000 m3 蓄 水 涝 池, 再 通 过 1 条 700.00 mφ110UPVC 输 水 干 管 和 6 条 2 500.00 mφ90UPVC 输水支管为 6.67 hm2 生态经济林供水。 五、工程设计 (一)灌溉制度确定 1. 灌水定额 根据 SL103-95 《微灌工程技术规范》 , 及 SL/T153-95 《低压管灌工程技术规范》 , 果 树 计 划 湿 润 层 深 度 取 80 ~ 100 cm, 土壤为中壤土,土壤干容重 1.35 g/cm3, 田间持水率 22% ~ 28%,适宜土壤含水 率上限取田间持水量(重量百分比)的 85% ~ 95%,适宜土壤含水率下限取田间 持水量(质量百分比)的 60%~ 65%, 设计土壤湿润比为 60% ~ 90%,灌溉水 利用低压管灌取得 η=0.8。 考虑到作物的需水特性、根系活动 层深度的需水要求,以及相应的灌水技 术条件等,果树平均株行距按 3×4m 计 算, 每 667 m2 种 植 56 株, 采 用 移 动 软 管 + 穴灌时,每穴灌水 50 ~ 60 kg,作 物生长期灌水 5 次,则灌水定额为: M1=A*q/η (1) 式(1)中,M1 为果树灌水定额; 取 56 株; A 为每 667 m2 种植株数或穴数, q 为每株或每株补水量,取 60 kg;η 为 田间水利用系数,取 0.8。 M1=A*q/η =56*0.060/0.8 =4.2(m3/667 m2) 根据群众灌水经验,经果林灌水周 期为 5 ~ 10 d,取 9 d。 2. 灌溉制度 经果林品种主要为杏子、梨、桃、
பைடு நூலகம்
蓄 水 池 1 座, 各 类 阀 井 21 座( 检 查 井 12 座, 退 水 井 9 座); 铺 设 压 力 管 道 6 条 1.70 km,输水干管 8 条 3.740 km ( φ 9 0 U P V C 0 . 7 4 k m , φ 7 5 U P V C 0 . 460 km,φ63UPVC2.540 km), 支 管 42 条 5.874 km(φ50UPVC),竖管 0.443 km (φ50UPVC),退水管 0.240 km(φ50U PVC )移动软管 8.850 km,安装给水栓 295 个;架设 20 kVA 变压器 3 台,10 kV 线路 2.500 km,380 V 线路 0.150 km;过 沟建筑物 1 处。 八、工程效益 项目建成后,发展经果林低压管灌 面积 59.4 hm2。
NONG TIAN SHUI LI
农田水利
据公式: D 计 =1.13(Q/V)1/2 式 中:D 计 为 计 算 管 径 mm;Q 为 水泵流量 20.00 m3/h;V 为经济流速,取 1.5 m3/s。 据 泵 站 扬 水 管 道 选 壁 厚 3.75 mmDg65 的钢管。 3. 设计扬程确定 由钢管沿程水头损失公式: Hf=0.000912Lv2(1+0.867/v)0.3/ dj1.3 式中:dj 为计算管径,L 为扬水管 道长度。局部水损按沿程水损的 10% 计。 (五)管材选用 因考虑供水使用年限和经济成本, 压力管道采用钢管,供水管道全部选用 UPVC 给水管材,依据水力计算表和干 管纵断面图选取其压力等级,应满足最 大设计水头;同时,也应满足最大静水 压力要求,管件应满足相应的工作压力 和安装技术要求。管材、管件按国标要 求采购 , 所用 UPVC 管材选用承插式连 接, 并 用 胶 圈 密 封。φ50UPVC 管 选 用 胶结承插式连接,连接处涂刷 UPVC 专 用胶。经计算干、支管压力等级确定为 0.63 ~ 1.25 MPa。 七、工程建设内容 规划在项目区新建泵站 3 座,管理 房 3 座 9 m ,50 m 滤 水 池 3 座,10 m 蓄 水 池 1 座,20 m 蓄 水 池 3 座,30 m
3 2 3 3 3
宁夏彭阳县大沟湾生态经济林开发 示范项目研究与探讨
史 进 宁夏回族自治区彭阳县水务局 756500
摘 要:以增加农民收入、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与新农村建设为目标,发扬“勇于探索、 团结务实、锲而不舍,艰苦创业”的彭阳精神,千方百计利用各种政策和投资措施。工程建成后, 可发展生态经济林节水灌溉工程面积 6.67 hm2。 关键词:大沟湾生态经济林开发示范项目;水资源;彭阳县
一、项目建设背景 宁夏彭阳县大沟湾生态经济林开 发示范项目位于白阳镇姚河村,距县城 6 km, 地处东经 105° 35′~ 106° 49′, 北纬 35° 44′~ 35° 46′。项目区涉及 姚河 1 个行政村。2011 年底,项目区农民 人均纯收入 3 200 元。该区域地势平坦, 土质肥沃,光热资源充足,交通便利,是 彭阳县发展设施农业和特色农业种植的重 点区域之一。工程建成后,可发展生态经 济林节水灌溉工程面积 6.67 hm 。 二、项目编制依据 《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补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试行) ; 《2008 年度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补助专项资 金 项 目 指 南》; 自 治 区《2007 年 推 进 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若 干意见》;《彭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彭阳县 2007 年 -2011 年设施农业发展规划》 ; 《微 灌工程技术规范》SL103-95;《低压管 灌工程技术规范》SL/T153-95。 三、水资源状况及水量平衡分析 该 项 目 区 多 年 平 均 降 雨 量 520.00 mm,拟建 2 000 m 集雨场,1 000 m 蓄 水涝池 1 座,积蓄雨水为 6.67 hm2 生态 经济林提供水源。 生 态 经 济 林, 灌 水 定 额 为 4.2 m3/ 667 m ,灌水次数为 5 次,灌溉定额为 21.0 m3/667 m2。故年需水量为 210.0 m3, 年供水 1 040.0 m ,满足灌溉要求。 四、工程总体布局 在 大 沟 湾 梁 高 程 为 1 675.00 ~ 1 720.00 m,建 2 000 m2 集雨场,通过 2 条 φ110UPVC 引水管引水至高程 1 655.00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