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机考-单选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000道机考题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000道机考题库

1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单项选择题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 D )A.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B.是非正宗的马克思主义C. 是实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D.是继承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中,列宁将其称之为“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的是( A )A. 马克思主义哲学B.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D. 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3、提出“价值是由劳动创造” 的学者是( D )A.马克思B. 恩格斯C. 马克思、恩格斯D. 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4、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根本原因是( D )A .世界革命的影响B .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介绍C .它能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D .它能适应中国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第一章 世界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200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每年11月的哪个星期的星期四为“哲学日” ( C )A .第一个星期B .第二个星期C .第三个星期D .第四个星期2、西方哲学史上公认的第一位哲学家是( D )A .苏格拉底 B. 柏拉图 C .亚里士多德 D.泰勒斯第一位哲学家3、哲学正式形成于( A )A .奴隶制社会B .原始社会C .封建社会D .资本主义社会4、哲学是( A )世界观A .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B 。

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C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 。

唯物论与唯心论的不同观点5、世界观就是( B )A .观察世界形势的根本方法B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观点C .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D .对社会某些领域具体问题的看法6、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D)思维和存在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C.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7、哲学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在于( A )A.适应时代的需要 B.满足统治阶级的需要C、反映劳苦大众的需要D、适应思想创新的需要8、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

马克思机考题库

马克思机考题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及答案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说是 ( C)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马克思主义,从广义上说是 (A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C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4、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 (A )A、马克思B、爱因斯坦C、达尔文D、牛顿5、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 (B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B、英国宪章运动C、芝加哥工人起义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C )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7、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B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8、提出价值规律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是 (B )A、马克思B、亚当·斯密C、大卫·李嘉图D、威廉·配第9、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 ( C)A、辩证法B、历史观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论10、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 (A )A、合理内核B、基本内核C、精髓D、核心11、被马克思恩格斯称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讽刺家”的是 (B )A、费尔巴哈B、傅立叶C、欧文D、圣西门12、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D )A、德国B、奥地利C、中国D、俄国13、“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 ( A)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14、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A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15、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 C)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16、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 (A )A、科学性B、革命性 c、实践性 D、与时俱进17、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D )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18、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A )A、实现共产主义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D、实现人权19、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 (C )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B、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D、实事求是20、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在思想和文化方面主要批判地继承.吸收了哪些学说的合理思想(C)A.英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德国的空想社会主义B.德国古典哲学.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C.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D. 法国古典哲学.德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21、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C)A.致力于实现以共产党人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B.致力于实现以共产党人为主体的最广大劳动群众的根本利益C.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D.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所有现实的人们的根本利益22、德国古典哲学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A)A.黑格尔和费尔巴哈B.康德和黑格尔C.康德和费尔巴哈D.谢林和费希特23、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B)A.威廉·配第和亚当·斯密B.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C.大卫·李嘉图和西斯蒙第D.亚当·斯密和凯恩斯24、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000道机考题库-马克思理论题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000道机考题库-马克思理论题库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单项选择题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 D )A.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B.是非正宗的马克思主义C. 是实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D.是继承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中,列宁将其称之为“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的是( A )A. 马克思主义哲学B.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D. 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3、提出“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学者是( D )A.马克思B. 恩格斯C. 马克思、恩格斯D. 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4、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根本原因是( D )A.世界革命的影响 B.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介绍C.它能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D.它能适应中国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第一章世界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200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每年11月的哪个星期的星期四为“哲学日”( C )A.第一个星期 B.第二个星期 C.第三个星期D.第四个星期2、西方哲学史上公认的第一位哲学家是( D )A.苏格拉底 B. 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泰勒斯第一位哲学家3、哲学正式形成于( A )A.奴隶制社会 B.原始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4、哲学是( A )世界观A.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B。

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C.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

唯物论与唯心论的不同观点5、世界观就是( B )A.观察世界形势的根本方法B.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观点C.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 D.对社会某些领域具体问题的看法6、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D)思维和存在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C.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7、哲学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在于( A )A.适应时代的需要 B.满足统治阶级的需要C、反映劳苦大众的需要D、适应思想创新的需要8、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000道机考题库(word文档良心出品)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000道机考题库(word文档良心出品)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单项选择题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 D )A.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B.是非正宗的马克思主义C. 是实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D.是继承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中,列宁将其称之为“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的是( A )A. 马克思主义哲学B.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D. 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3、提出“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学者是( D )A.马克思B. 恩格斯C. 马克思、恩格斯D. 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4、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根本原因是( D )A.世界革命的影响 B.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介绍C.它能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D.它能适应中国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第一章世界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200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每年11月的哪个星期的星期四为“哲学日”( C )A.第一个星期 B.第二个星期 C.第三个星期D.第四个星期2、西方哲学史上公认的第一位哲学家是( D )A.苏格拉底 B. 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泰勒斯第一位哲学家3、哲学正式形成于( A )A.奴隶制社会 B.原始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4、哲学是( A )世界观A.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B。

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C.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

唯物论与唯心论的不同观点5、世界观就是( B )A.观察世界形势的根本方法B.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观点C.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 D.对社会某些领域具体问题的看法6、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D)思维和存在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C.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7、哲学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在于( A )A.适应时代的需要 B.满足统治阶级的需要C、反映劳苦大众的需要D、适应思想创新的需要8、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

精选最新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机考完整考复习题388题(含答案)

精选最新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机考完整考复习题388题(含答案)

2020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机考试题388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是(D)A.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B.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C.流通手段和贮藏手段D.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2.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这是BA.庸俗唯物主义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C.唯心主义的观点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3.“运动应从它的反面即从静止找到他的量度”,因为静止是(B)A.运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B.过去运动的结果和未来运动的出发点C.运动的原因和根据D.运动的基础和承担者4.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统一于(C)A.存在B.精神C.物质D.原子5.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A)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界定的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D.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界定的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特征是:(B)A.革命性和批判性B.实践性和阶级性C.科学性和历史性D.辩证性和彻底性7.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A)A.马克思B.爱因斯坦C.达尔文D.牛顿8.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的标志包括下面那些项?(A)①唯物史观的发现;②剩余价值的发现;③辩证唯物主义的创立;④无产阶级政党的诞生。

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单选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50小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9.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是(D)A.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根本改革B.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改革C.社会主义社会性质的根本改革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10.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是(A)A.利己主义B.利他主义C.集体主义D.享乐主义11.“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是:(A)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C.机械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12.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B)A.劳动者有人身自由B.劳动力成为商品C.劳动力归劳动者自己所有D.劳动者一无所有13.在认识论中坚持反映的原则:(B)A.是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B.是所有唯物主义的观点C.只是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D.仅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14.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D)A.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矛盾B.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15.“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000道机考题库-马克思理论题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000道机考题库-马克思理论题库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单项选择题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 D )A.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B.是非正宗的马克思主义C. 是实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D.是继承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中,列宁将其称之为“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的是( A )A. 马克思主义哲学B.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D. 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3、提出“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学者是( D )A.马克思B. 恩格斯C. 马克思、恩格斯D. 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4、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根本原因是( D )A.世界革命的影响 B.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介绍C.它能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D.它能适应中国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第一章世界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200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每年11月的哪个星期的星期四为“哲学日”( C )A.第一个星期 B.第二个星期 C.第三个星期D.第四个星期2、西方哲学史上公认的第一位哲学家是( D )A.苏格拉底 B. 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泰勒斯第一位哲学家3、哲学正式形成于( A )A.奴隶制社会 B.原始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4、哲学是( A )世界观A.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B。

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C.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

唯物论与唯心论的不同观点5、世界观就是( B )A.观察世界形势的根本方法B.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观点C.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 D.对社会某些领域具体问题的看法6、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D)思维和存在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C.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7、哲学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在于( A )A.适应时代的需要 B.满足统治阶级的需要C、反映劳苦大众的需要D、适应思想创新的需要8、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原理机考题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原理机考题

马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绪论1.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D)A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B无产阶级的世界观C唯物主义的世界观D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2.费尔巴哈的一个重要贡献是在德国(B)A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B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C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缺陷D克服了唯心主义的错误3.马克思主义哲学按其本性来说是(A)A批判的、革命的B运动的、发展的C时代的、客观的D科学的、真理的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最主要的自然科学基础是(C)A机械力学、地质学B生物学、有机化学C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D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5.马克思主义从广义上说是(A)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6.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的理论来源是(C)A古希腊罗马哲学B中世纪唯名论哲学C德国古典哲学D近代英国唯物主义哲学7.产生于19世纪的马克思主义,至今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根本原因在于(C)A马克思恩格斯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B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罪恶的正确批判C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D马克思科学地预见了全球化的性质和结果8.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应是(D)A凡是经典著作中阐述的思想我们都必须坚持B产生于19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C应当用儒家思想取代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D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第一章1.知廉明耻,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

“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这句古语蕴含的哲理是( B)A联系是普遍的和无条件的B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C先知后行重在知D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2.朱熹认为,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

陆九渊则认为,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理”是离不开心的。

精选新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机考测试版复习题388题(含答案)

精选新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机考测试版复习题388题(含答案)

2020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机考试题388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是(A)A.利己主义B.利他主义C.集体主义D.享乐主义2.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A.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B.唯物史观C.无产阶级专政D.国家政权答案:A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它是以(B)A.具体劳动为尺度的B.简单劳动为尺度的C.复杂劳动为尺度的D.个别劳动为尺度的4.“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是:(A)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C.机械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5.认识的起点是感觉,这是:(C)A.只有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可以承认的观点C.唯心主义承认的观点D.只是辩证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6.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统一于(C)A.存在B.精神C.物质D.原子7.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要得出这一结论(A)A.必须通过人的意识B.根本不要通过人的意识C.完全依赖于人的意识D.纯粹依赖于自然物的存在8.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说是(C)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规律的普遍规律的学说9.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的标志包括下面那些项?(A)①唯物史观的发现;②剩余价值的发现;③辩证唯物主义的创立;④无产阶级政党的诞生。

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单选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50小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10.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是(D)A.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根本改革B.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改革C.社会主义社会性质的根本改革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11.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D)A.工业资本B.农业资本C.银行资本D.金融资本12.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中社会经济生活的实际统治者是(C)A.银行资本和银行资本家B.工业资本和工业资本家C.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D.商业资本和商业资本家1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中,最主要.最重要的形式是(B)A.国家市场垄断经济B.国家调节经济C.公私合营经济D.国家自然垄断经济14.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B)A.资本家之间协商的结果B.不同部门之间各个资本家竞争的结果C.同一部门的各个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结果D.资本家垄断的结果15.分析资本有机构成的理论前提是(C)A.剩余价值是剩余劳动的凝结B.资本积累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C.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D.利润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16.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D)A.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矛盾B.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17.商品价格是(A)A.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B.商品使用价值的货币表现C.由商品的供求关系决定的D.由市场的竞争机制决定的18.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C)A.剩余价值学说B.生产价格理论C.劳动二重性学说D.劳动力商品理论19.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取决于(A)A.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B.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C.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D.社会生产力的性质20.杰出人物的产生是(D)A.完全必然的B.偶然的机遇C.有的是必然的,有的是偶然的D.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统一21.共产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是(C)A.比资本主义社会高的社会生产力B.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同的社会生产力C.远远高于以往一切社会的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D.高新技术发达的生产力22.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分配方式是(D)A.原始社会B.阶级社会C.社会主义社会D.共产主义社会23.社会形态是(C)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B.经济和政治的统一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D.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的统一2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的宏观调节代表着(A)A.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B.国有企业的经济利益C.中小资本家的利益D.极少数金融寡头的经济利益25.“万物皆备于我”是DA.形而上学的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唯心主义辩证法的观点D.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26.平均利润的形成是(B)A.部门内部竞争的结果B.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C.资本有机构成变化的结果D.剩余价值增加的结果27.民主的根本性质最终取决于()A.由谁来进行统治B.其经济基础的性质C.统治阶级如何来进行统治D.是不是全民的民主答案:A28.列宁对关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学说的重大贡献是()A.提出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提出了新经济政策C.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理论D.提出了利用国家资本主义过渡社会主义的理论答案:C29.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具体途径是()A.通过改革和革命实现的B.通过对人民群众的教育和灌输实现的C.实践D.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现的答案:D30.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依据是()A.空想社会主义学说B.德国古典哲学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D.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答案:C31.发展的本质是A事物的量的变化B.一切变化和过程C.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D.事物范围的扩大32.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这是BA.庸俗唯物主义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C.唯心主义的观点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33.“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句话是CA.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C.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34.心情愉快,则感到“光阴似箭”;心情抑郁,则感到“度日如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机考—单选1.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是( B ) A.唯物主义 B.辩证法 C.可知论 D.认识论2.黑格尔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间环节是( C ) A.费希特 B.洛克 C.费尔巴哈 D.谢林3.费尔巴哈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一位代表,他的伟大功绩在于( A ) A.旗帜鲜明地批判了宗教神学和唯心主义,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B.把辩证法应用于研究人类社会历史C.把人类历史描述为由低级到高级的前进过程D.正确揭示了自然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4.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自己哲学的过程中,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采取了正确的科学的态度。

这种态度是( D ) A.全盘否定和抛弃 B.全盘肯定和继承C.把二者结合起来 D.批判地继承5.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标志性著作是( A ) A.《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B.《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C.《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D.《反杜林论》和《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6.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是( C )A.马克思和亚当·斯密 B.马克思和大卫·李嘉图C.马克思和恩格斯 D.马克思和费尔巴哈7.马克思主义是( A )A.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B.人类全部优秀文化成果和总汇C.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总和 D.关于未来社会具体设想的学说8.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 C ) A.革命性与稳定性的统一 B.批判性与变动性的统一C.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D.逻辑性与历史性的统一9.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基础是( D ) A.逻辑性 B.理论性 C.战斗性 D.实践性10.马克思主义哲学按其本质来说是( B ) A.运动的、发展的 B.批判的、革命的C.科学的、真理的 D.实践的、客观的11.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又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的是( A ) A.实践的观点 B.发展的观点 C.矛盾的观点 D.辩证的否定观12.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 B ) A.自我批判 B.与时俱进 C.不迷信权威 D.批判与继承的统一13.马克思主义最高的社会理想是( D ) A.建立自由平等的社会 B.建立公平分配的社会C.建立合乎人性的社会 D.建立共产主义社会14.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 D ) A.倡导社会主义的民主精神 B.高扬社会主义的平等思想C.提倡诚实守信的伦理道德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5.就理想的内容来划分,有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等。

其中全部理想的核心是( A ) A.社会理想 B.道德理想 C.职业理想 D.生活理想16.理想就是人的( C ) A.生活目标 B.职业向往 C.奋斗目标 D.社会期望17.马克思主义最高的社会理想是( D )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B.实现人的全面发展C.推翻资本主义,建立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D.实现共产主义18.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是( D ) A.掌握具体的自然科学知识B.掌握具体的社会科学知识C.学会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具体方法D.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19.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 C ) A.认真阅读经典原著 B.深入进行调查研究C.理论联系实际 D.善于独立思考20.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D) A.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 B.无产阶级的世界观C.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D.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21.世界观是(A) A.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B.人们对自然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C.人们对人类社会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D.人们对人生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2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B) A.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C.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23.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承认(C) A.世界的本原是精神 B.世界的本原是物质C.世界是统一的 D.世界是发展的24.哲学上的二元论就是否认(D) A.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B.世界的本原是精神C.世界是发展变化的 D.世界的统一性25.唯心主义哲学的两种基本形式是(C) A.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B.神秘主义和虚无主义C.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D.宿命论和唯意志论26.唯物主义哲学的三种基本形态是(B) A.自然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现代唯物主义B.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C.17世纪的英国唯物主义、18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19世纪的德国唯物主义D.物理学的唯物主义、化学的唯物主义、生物学的唯物主义27.把世界的本质或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的观点,属于(A) A.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 D.庸俗唯物主义28.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是(D) A.简单性、机械性、教条性、僵化性B.片面性、直观性、表面性、庸俗性C.片面性、不彻底性、抽象性、外在性D.机械性、形而上学性、直观性、不彻底性29.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在于是否承认(C) A.世界是普遍联系的B.世界是永恒发展的C.世界的本原是物质D.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具有统一性30.“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办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想得到,就能办得到”。

这种说法从哲学上看是(A)A.坚持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B.坚持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C.坚持唯物辩证法的表现D.坚持形而上学的表现31.我国哲学家王守仁提出“心外无物”,英国哲学家贝克莱提出“存在就是被感知”。

这两种观点(C) A.前者是主观唯心主义,后者是客观唯心主义B.前者是客观唯心主义,后者是主观唯心主义C.都是主观唯心主义D.都是客观唯心主义32.“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理”,这是一种(B) 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33.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D) A.绝对观念 B.客观实在 C.理念世界 D.“原初”物质35.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 A.客观实在性 B.运动变化性 C.可知性 D.广延性36.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这是(A) 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庸俗唯物主义观点37.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是(B) A.夸大运动的绝对性 B.主张没有运动的物质C.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 D.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38.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唯心主义哲学的错误是(A) A.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 B.否认绝对运动的存在C.主张没有运动的物质 D.夸大相对静止的存在39.从哲学上看,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C) A.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B.一般和个别的关系C.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D.抽象和具体的关系40.下列选项中,没有正确说明物质与运动关系的是(D) A.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C.运动与物质不可分 D.运动是对物质的反映41.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B) A.变化 B.运动 C.发展 D.前进42.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会导致(A) A.唯心主义 B.形而上学 C.二元论 D.不可知论43.把静止绝对化的观点是(C) A.唯物主义的观点 B.唯心主义的观点C.形而上学的观点 D.辩证法的观点44.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指出,万物瞬息万变,不可捉摸,人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这是一种(C)A.唯心主义的观点 B.形而上学的观点C.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D.庸俗进化论的观点45.时间是物质运动的(A) A.持续性和顺序性 B.广延性和伸张性 C.绝对性和无限性 D.普遍性和特殊性46.空间是物质运动的(C) A.无限性和绝对性 B.有限性和特殊性 C.广延性和伸张性 D.持续性和顺序性47.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A) A.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运动B.主观的精神活动C.人为应付环境所采取的生物性活动D.个人的日常生活活动48.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B) A.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 B.物质生产实践活动C.科学实验活动 D.处理人际关系的伦理活动:49.下列命题中,正确阐述了实践含义的是(C) A.实践是个人的日常生活活动B.实践是主观意识创造客观世界的活动C.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D.实践是主体适应环境的活动50.社会历史是人的实践活动创造的,这是一种(C) A.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B.唯意志论观点C.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D.宿命论观点51.从动物心理发展到人的意识的决定性环节是(D)A.手脚分工 B.直立行走 C.语言的出现 D.劳动实践52.当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

从根本上说,这是由(D) A.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决定的 B.正确的科技政策决定的C.环境和资源的状况决定的 D.生产实践的需要决定的53.人的存在方式是(A) A.实践 B.思想 C.精神 D.劳动54.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 A.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B.运动和静止相统一的观点C.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观点 D.唯物的观点和辩证的观点55.一些地方的人们掠夺性地滥挖草原上的甘草,虽获得了一定的经济利益,却破坏了草原植被,造成土地荒漠化,一遇大风,沙尘暴铺天盖地而至,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灾难。

这些人的做法违背了(A) A.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 B.事物永恒发展的观点C.量变和质变统一的观点 D.必然性和偶然性统一的观点56.区分新事物和旧事物的标志在于看它们(C) A.是否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B.是否具有新的形式和新的特点C.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D.是否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和支持57.发展的实质是(A)A.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B.新社会的产生和旧社会的灭亡C.新阶级的产生和旧阶级的灭亡 D.新制度的产生和旧制度的灭亡58.恩格斯说:“世界不是既成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的集合体。

”(C)A.现象 B.人类 C.过程 D.思维59.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岐在于是否承认(D) A.事物是客观存在的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C.事物是发展变化的 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60.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D) A.原因和结果互相作用的规律 B.否定之否定规律C.质量互变规律 D.对立统一规律61.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A) A.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B.事物的一切运动变化C.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D.事物存在范围的扩大62.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C) A.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 B.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C.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D.事物发展的两种基本趋向63.两种发展观的对立是指(B)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B.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对立64.揭示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的唯物辩证法规律是(D) A.对立统一规律 B.矛盾统一规律 C.质量互变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65.就矛盾的本质而言,它的基本属性是(B) A.绝对性和相对性 B.同一性和斗争性 C.有限性和无限性 D.普遍性和特殊性66.在自然界,没有上,就无所谓下;在社会中,没有先进,就无所谓落后;在认识中,没有正确,就无所谓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