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中政治 1.3.2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政治3_2时期精神的精华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4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课程标准】内容目标: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熟悉史上的重腹地位和作用。
提示与建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时期的产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振兴的辉煌理论。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大体特征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功效。
2、能力目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培育学生辨别理论是非的能力,进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体观点分析和解决生活实践中的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和大体的观点,培育学生在实践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育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科学探索精神和革命批判精神。
通过学习,增强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踊跃性。
【重点难点】1、重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体特征,2、难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体特(三个统一)【教学方式】(1)结合典型事件,说明哲学思想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2)运用对例如法,澄清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哲学的区别,理解其实践性、科学性、革命性的大体特征。
(3)联系历史事实,理顺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与发展的大体线索,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条件,把握其中国化的三大理论功效。
【教学进程】导入:真正的哲学是时期精神的精华,对社会发展起庞大作用。
在中国近代史上,指导中国革命的真正的哲学是什么?学生: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老师: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于19世纪,它的产生绝不是偶然的,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
19世纪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准备好了条件。
老师:第一个条件是阶级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是什么?学生: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老师: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
特别是欧洲出现了三大工人运动。
老师:为何会出现工人运动和武装起义?见P18虚线框展示:三大工人运动学习P19相关链接: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进程,填空老师: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主如果什么?学生: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这三大发现,学习P19下相关链接老师:三大发现的哲学意义是什么?学生:。
高中政治必修4精品学案1:3.2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哲学小故事』飞矢不动:飞矢不动悖论是古希腊数学家芝诺(ZenoofElea)提出的一系列关于运动的不可分性的哲学悖论中的一个。
人们通常把这些悖论称为芝诺悖论。
芝诺问他的学生:“一支射出的箭是动的还是不动的?”生:“那还用说,当然是动的。
”芝诺:“确实是这样,在每个人的眼里它都是动的。
可是,这支箭在每一个瞬间里都有它的位置吗?”生:“有的,老师。
”芝诺:“在这一瞬间里,它占据的空间和它的体积一样吗?”生:“有确定的位置,又占据着和自身体积一样大小的空间。
”芝诺:“那么,在这一瞬间里,这支箭是动的,还是不动的?”生:“不动的,老师”芝诺:“这一瞬间是不动的,那么其他瞬间呢?”生:“也是不动的,老师”芝诺:“所以,射出去的箭是不动的。
”『学习目标』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学习重难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学习过程』探究:(1)上图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什么?(1)图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绝不是偶然的,在它的产生中还有哪些因素起着重要作用?(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除了直接的理论来源外,还有深厚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有其自然科学基础。
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这三大发现和自然科学的其他巨大进步,使人们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世界成为可能。
因而,从哲学上概括自然科学的成就,全面、深刻地揭示自然界唯物辩证性质的条件已经成熟。
(3)你能从上图中看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黑格尔哲学、费尔巴哈哲学有什么不同吗?(3)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并且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例题精讲』1、(09江苏卷2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3.2《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学案

高一政治必修四《3.2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学案一.知识考点:教学目标:1.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2.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3.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教学重点: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二.知识梳理:(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1)阶级基础:的产生和发展;(2)自然科学基础:自然科学由搜集发展到本质上是材料的科学,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能量和定律、生物三大发现;(3)直接理论来源:哲学,其中主要是黑格尔的内核和唯物主义的内核的有机结合。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与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与唯物辩证的的有机统一,也实现了基础上的和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后,出现了史观和史观的对立,坚持的观点是其之所以科学的根本原因,。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1)毛泽东思想,其精髓是,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2)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构成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邓小平理论,其主题是“是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本质是、,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之本、之基、之源。
三.易混易错点: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所以所有哲学都是科学的。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黑格尔辩证法与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机械相加。
3.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后,开始出现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统一。
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是对以往旧哲学的彻底否定。
5.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意味着全盘照抄。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四.巩固练习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坚持了辩证法和唯物论的统一。
其统一的基础是()A.物质B.实践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D.社会存在2.在马克思的墓碑上刻着两行字:“以往的哲学家只是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
3.2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学设计高二政治(人教必修4)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核心观点,尤其是其在哲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2.掌握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分析其对现实社会的影响和指导意义。
-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如参观马克思主义哲学纪念馆、举办讲座等,加深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环节,教பைடு நூலகம்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1.提问:请学生简要回顾哲学史上的重要变革,并思考这些变革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2.故事导入:讲述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事迹,突出他们在哲学史上的地位和贡献,引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背景。
2.学生在思维能力上,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但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有待提高。教师应通过案例教学、问题驱动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的精神。
3.学生在情感态度上,对哲学学习抱有一定的兴趣,但部分学生可能存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误解或偏见。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以人性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培养其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3.2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学设计高二政治(人教必修4)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核心观点,理解其在哲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和思辨能力。
3.通过学习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使学生认识到哲学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高中政治 1.3.2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精品教案 新人教必修4

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理解:(1)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2)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分析:(1)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阐述哲学思想与社会变革的关系(2)运用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2、能力目标(1)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2)透过社会现象把握本质规律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哲学与时代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发展及基本特征等内容的学习,深刻理解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自觉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增强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积极性二、【重点、难点】:1、哲学与时代的关系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3、实践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三、【整体感知】: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将从总体上把握哲学思想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条件、基本特征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从而为后边具体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
四、【方法点津】:(1)结合典型事件,说明哲学思想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2)运用对比方法,澄清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哲学的区别,理解其实践性、科学性、革命性的基本特征。
(3)联系历史事实,理顺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与发展的基本线索,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条件,把握其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五、【课文导语】: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盼伟大变革,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往哲学和科学发展的思想结晶’,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如何产生的?它有哪些基本特征?它在中国的发展形成了哪些重大理论成果?了解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自觉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增强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积极性。
政治必修Ⅳ人教新课标1.3.2《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案

1、通过对哲学与时代精神关系的思考和学习,培养学生的时代感和使命感,使学生对社会历史问题的观察从一般的经验层面上升到比较深刻的哲学层面,学会自觉运用哲学理论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基本特征的学习,培养学生鉴别理论是非的能力,进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分析和解决生活实践中的问题
与资本主义生产的迅速发展相适应,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矛盾即社会化大生产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的矛盾及其阶级表现一一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日益暴露出来,并走向尖锐化。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产物,又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否定力量。
【举例】经济危机(1825年英国爆发第一次经济危机以来,每隔10年左右,资本主义国家就会重蹈覆辙,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
(3)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4)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它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3、运用目标
(1)运用哲学与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说明哲学对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先导作用
(2)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分析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认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3)根据19世纪中叶的社会历史背景,分析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3、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产生的三大理论成果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发展的眼光观察问题的能力,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抽象的哲学”其实并不脱离时代,真正的哲学恰恰对时代问题的“理论解答”,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使学生关注时代,关注现实,热爱生活。
【资料】英国的宪章运动
持续12年之久,要求取得普选权,使广大工人有机会参与国家管理,但由于政府的压制,运动最后以失败告终。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3.2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学案

课题:3.2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学目标】识记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基本特征;理解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和基本的观点;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分析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认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教学重难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启发式讲授法教学过程【自学质疑】►探究活动一: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会产生于19世纪中叶?(P18)2、为什么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至今仍然没有过时?自学教材P18-23的有关知识,完成以下问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条件有哪些?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探究活动二:为什么马克思主义理论总是随着历史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向前发展?(P21)3、你所知道的马克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哪些?【交流展示】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典型例题】1、“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还是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钱学森关于哲学与科学关系的论断的合理性在于()①认为哲学史科学之科学,是最高概括的科学②主张科学是哲学的知识前提,哲学是科学的最高概括③强调离开了哲学世界观的指导,科学研究就不能取得进展④指出哲学与科学具有一致性,哲学对科学具有方法论的指导作用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2、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实践性是指()A、正确阐明整个世界发展最普遍规律B、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C、有效提供改造客观世界的观点和方法D、以认识客观世界为目【课堂效益检测】班级:姓名:1.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旧哲学的区别是()①旧哲学是唯心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论②旧哲学是形而上学,马克思主义是辩证法③旧哲学只是说明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革命的改变世界④旧哲学一般代表剥削阶级利益,马克思主义哲学代表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利益A.①② B.②③ C.①④D.③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总结十九世纪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丰富经验和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的基础上,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创立的。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1.3.2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word学案

第三课时期精神的精华第二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功效明白得:(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式论(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功效分析:(1)实践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重腹地位(2)运用辩证的观点和方式,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体特点2.能力目标(1)运用大体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2)透过社会现象把握本质规律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哲学与时期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进展及大体特点等内容的学习,深刻明白得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自觉把握熟悉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增强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踊跃性【教学重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时期背景【教学难点】1.实践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功效【前课预备】1.利用15分钟左右的阅念书本p18-23,完成【生本对话A】、【生本对话B】。
2.请搜集一些关于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经济和科学进展方面的资料,便于生生对话、共享和展现。
3.选取【生生对话A】中的某一个对话内容提早作出试探,并尝试写出提纲。
【生本对话】【生生对话A】(1)从产生看:(2)从研究对象看:(3)从内容上看:(4)从哲学使命上看:(5)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进展看:【生生对话B】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建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使哲学取得了真正科学的性质,成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式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唯物主义的要紧缺点是()①具有形而上学性②不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③不承认存在决定思维④对社会历史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恩格斯指出:“科学越是毫无顾忌,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
”引文说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是()A.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原那么性与灵活性的统一C.客观性与能动性的统一D.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3.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哲学相对照,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案2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学习目标要点晨背1.识记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2.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3.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分析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探究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1)产生的条件: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着深厚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
①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②自然科学基础:自然科学的发展成就,特别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三大发现。
③理论来源: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其中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提醒: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包括三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整个马克思主义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
(2)产生的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1)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坚持从实际出发认识周围的世界,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它把唯物辩证的观点贯穿社会历史研究领域,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2)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提醒: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探究升华材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的基础上,揭示了世界的物质性、人与世界的辩证关系,指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客观的普遍联系、永恒运动和辩证发展之中。
同时,它又从人的实践活动出发去理解社会,认为人类的物质资料生产实践是整个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人类的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发展过程和自然一样,有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发展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相比之下,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无论唯物主义还是辩证法思想,都具有局限性。
材料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都是来自实践,又复归于实践,接受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它是无产阶级改造世界的革命理论,符合无产阶级的利益。
(1)根据材料一,说明为什么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无论唯物主义还是辩证法思想,都具有局限性?材料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什么基本特征?答案①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的旧哲学中,一是在自然观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从总体上是相互分离的,古代朴素唯物论与自发辩证法有过某种结合,但缺乏科学根据。
近代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分离的,出现了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辩证法。
二是在历史观上,唯心主义当然坚持唯心史观,而形而上学的唯物论由于不能理解社会生活的辩证性质,也在历史观上陷入了唯心主义,成了“半截子”唯物主义,使社会历史领域成为唯心主义的“一统天下”。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坚持从实际出发认识周围的世界,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它把唯物辩证的观点贯穿社会历史研究领域,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2)结合材料二,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否实现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答案统一与否的关键在于是否以实践为基础,阶级利益是否与历史发展方向相一致。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实践基础之上,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因而是科学的。
同时无产阶级的利益又同社会发展的规律、历史前进的方向是一致的,因此越是科学地揭示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和社会历史的前进方向,就越符合无产阶级自身的利益和愿望。
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的科学性是革命性的前提,革命性是科学性的保证,二者在实践的基础上能够统一起来。
名师点拨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基本特征阐释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它的唯物主义是辩证的唯物主义,它的辩证法是唯物主义的辩证法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提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从而把唯物辩证的观点贯穿社会历史研究领域,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的统一历史观的统一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正确反映了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就在于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之所以是革命的,就在于它是指导人们正确地“改变世界”的科学,是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哲学史上所实现的伟大变革。
三个统一的关键在于实践的观点。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典例1(2012·江苏高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即便是在自然观上相当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一旦进入社会领域,总是不可避免地陷入唯心主义;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却能在历史观上坚持唯物主义。
这主要得益于它坚持( )①人类社会的物质性②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③唯物辩证的自然观④社会发展总趋势是上升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A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的哲学不同,能够在历史观上坚持唯物主义,这主要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而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所以①②符合题意。
③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历史观上坚持唯物主义的原因,也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特有的;④强调了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与题意无关。
探究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1.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它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提醒: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在中国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提醒: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哲学发展的巅峰。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和发展。
4.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5.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探究升华《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在新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一理论体系,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首要任务。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哪些组成部分?(2)怎样理解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在新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一理论体系”?答案(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2)①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要战略思想。
②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在精神上的反映,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在新的实践中需要不断丰富和发展。
名师点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4)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不断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并丰富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
典例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因为它( )①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②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深化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③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④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答案 B解析①应选,它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②也应选,它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的伟大意义;③不选,这是特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地位和作用;④也不选,这是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方法点拨:判断型选择题解法所谓判断型选择题,就是题干列举一些事例让学生判断其属于某一范围内的哪一种具体类型。
这一类型的选择题在本单元表现较为突出,如世界观、方法论的判断;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的判断;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形态的判断;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特征的判断等。
做判断型选择题,首先要认真审查题干,准确把握题干提供的信息;其次要全面审视题肢,了解题肢的具体含义,把握题肢概念之间的细微差别,这是做对此类题目的关键;最后把题干和题肢结合起来进行考查,决定选项的取舍。
新闻播报第三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术论坛举行2013年1月4日在北京举办了第三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术论坛。
本次论坛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与规律”为主题。
与会学者认为,建党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在实践创新进程中推进理论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成功指导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正确航向,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和中华民族的命运。
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
深度思考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答案(1)马克思主义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