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减压术操作流程

合集下载

胃肠减压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胃肠减压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胃肠减压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胃肠减压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医疗操作,用于减轻和预防胃肠道的气体和液体积聚引起的不适。

本文将介绍胃肠减压技术的操作流程以及评分标准。

操作流程:1. 病人准备在进行胃肠减压技术操作前,医务人员需确保病人在操作前已经得到充分的解释和同意。

同时,需要检查病人的病历和相关检查结果,了解病情和需要减压的原因。

2. 器材准备准备好必要的器材:胃管、吸引瓶、注射器、生理盐水、消毒剂、手套等。

确保器材的完整性和清洁度,并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

3. 操作步骤(1)洗手并戴上手套,保持操作的卫生。

(2)为病人选择适合的体位,通常是半坐位或左侧卧位,有助于胃肠减压操作的进行。

(3)取出预先准备好的胃管,并将其浸泡在生理盐水中,以润滑并减少病人不适感。

(4)擦拭病人口腔,确保口腔的清洁,并使用生理盐水漱口。

(5)将胃管插入口腔,通过食管进入胃部。

在插入过程中,要注意病人的不适感和反应,适当停止或调整插入速度。

(6)胃管进入胃后,将吸引瓶连接到胃管的一端,并确保连接牢固。

(7)调整吸引瓶的负压,通常设定在-40 cmH2O左右,以便有效吸引胃部积聚的气体和液体。

(8)观察吸引瓶内的气体和液体,确认减压效果。

(9)操作完成后,逐步拔除胃管,并观察病人的反应。

评分标准:在进行胃肠减压技术操作时,医务人员需要根据操作的准确性和病人的耐受情况进行评分。

评分标准如下:1. 操作准确性:(1)插管是否顺利完成;(2)胃管位置是否正确,即是否成功插入胃内;(3)胃管固定是否牢固,不易脱落;(4)减压效果是否明显,即吸引瓶内是否有气体和液体聚集。

2. 病人耐受情况:(1)病人的不适感是否得到有效缓解;(2)病人是否有呕吐、咳嗽、窒息等不良反应;(3)病人的心率、呼吸频率和血压是否稳定。

根据以上评分标准,医务人员可以对胃肠减压技术操作的质量进行评估,并及时调整操作方法,以提高操作的效果和病人的耐受性。

在胃肠减压技术操作中,医务人员需要严格遵循操作流程,并根据评分标准进行操作质量的评估。

胃肠减压操作流程

胃肠减压操作流程
ຫໍສະໝຸດ 注意事项:

妥善固定胃肠减压装置,防止变换体位时加 重对咽部的刺激,以及受压、脱出影响减压 效果 观察引流物的颜色、性质、量,并记录24小 时引流总量 留置胃管期间应加强患者的口腔护理 胃肠减压期间,注意观察患者水电解质及胃 肠功能恢复情况
谢谢!
胃肠减压操作流程
目的:
解除或者缓解肠梗阻所致的症状 进行胃肠手术的术前准备,以减少胃肠胀气 术后吸出胃肠内气体和胃内容物,减轻腹胀,
减少缝线张力和伤口疼痛,促进伤口愈合,改 善胃肠壁血液循环,促进消化功能的恢复 通过对胃肠减压吸出物的判断,可观察病情 变化和协助诊断
用物准备:

治疗盘、胃管(2根)、石蜡油棉球、手套、 治疗巾、弯盘、治疗碗内备NS、治疗碗内 备纱布一块、听诊器、20ml注射器、胃肠 减压器、棉签、胶布、污物桶、消毒凝胶
评估:
询问、了解患者身体情况 向患者解释,获得患者配合
步骤: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查对床号姓名、腕带→向 病人解释取得合作→备胶布→协助病人取舒适卧 位(昏迷病人头稍后仰)→铺治疗巾、置弯盘→ 清洁鼻孔→检查胃管(包装效期)打开于治疗碗 内→打开20ml空针于治疗碗内→带手套→检查胃 管通畅→测量插入长度(必要时标记)→取石蜡 油棉球于纱布中间→润滑胃管并插入到咽喉部时 (约20cm)嘱病人做吞咽动作,观察病人有无憋 喘、呛咳→插入至所需长度时胶布固定→抽吸胃 液(口述另外两种检测方法)→连接负压器,保 持有效负压吸引→整理用物,爱伤观念垃圾分类 →洗手→记录胃液性质、量。

胃肠减压技术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胃肠减压技术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胃肠减压技术的操作及评分标准100分目的:1.解除或者缓解肠梗阻所致的症状;2.进行胃肠道手术的术前准备,以减少胃肠胀气;3.术后吸出胃肠内气体和胃内容物,减轻腹胀,减少缝线张力和伤口疼痛,促进伤口愈合,改善胃肠壁血液循环,促进消化功能的恢复.4.通过对胃肠减压吸出物的判断,可观察病情变化和协助诊断注意事项:1.应用前应了解病人有无史、严重的食道静脉曲张、食管梗阻、鼻腔出血,以防发生损伤;2. 插管时应注意胃管插入的长度是否适宜,插入过长胃管在胃内盘曲,过短不能接触胃内液体,均会影响减压效果;据临床观察,传统法插入深度为45~55 cm,术后胃肠减压效果不佳,部分患者有腹胀不适感;胃肠减压管插入深度为55~68 cm,能使胃液引流量增多,内的深度为55~60 cm;要使导管侧孔完全达到胃内,起到良好的减压效果,插管深度必须在55 cm以上;对以往插管回顾,插入胃管后,只能抽出少量胃液,有时仅抽出少量粘液而无胃液抽出,听诊胃中有气过水声,虽证明胃管在胃内,但术后减压效果不佳,患者出现腹胀,胃蠕动恢复慢,使置管时间延长;将胃肠减压管插入深度增加10~13 cm,达到55~68 cm,能使胃液引流量增多,患者腹胀明显减轻,其效果明显;测量方法可由传统法从至再至剑突的长度加上从鼻尖至发际的长度为55~68 cm,术中观察胃管顶端正好在胃窦部,侧孔全部在胃内,有利于引流;作肠内减压时,若估计长度已达肠腔,但未抽出肠液时,可将减压管插至胃的长度再细心缓慢插入,动作轻柔,直至成功;手术日晨常规置胃管时,通过梗阻部位困难时不能强行插入,以免食管穿孔;可将置于梗阻部位上端,待手术中直视下再置于胃中;3. 胃肠减压期间,病人应停止饮食和口服药物,若需从胃管内注入药物,应夹管1~2h,以免注入药物被吸出;中药应浓煎,每次100ml左右,防止量过多引起呕吐、误吸;4. 要随时保持胃管的通畅和持续有效的负压,经常挤压胃管,勿使管腔堵塞,胃管不通畅时,可用少量生理盐水低压冲洗并及时回抽,避免胃扩张增加吻合而并发吻合瘘;胃管脱出后应严密观察病情,不应再盲目插入,以免戳穿吻合口;5. 妥善固定胃肠减压管,避免受压、扭曲,留有一定的长管,以免翻身或活动时胃管脱出;负压引流器应低于头部;6.观察引流液的色泽、性质和引流量,并正确记录,如引流出胃肠液过多应注意有无体液不足和电解质的平衡,结合血清电解质和合理安排输液种类和调节输液量;一般胃肠术后6~12h内可由引流出少量血液或咖啡样液体,以后引流液颜色将逐渐变浅;若引流出大量鲜血,病人出现烦躁、血压下降、脉搏增快、尿量减少等,应警惕有吻合口出血;对肠梗阻病人,密切观察腹胀等症状有无好转,若引流出血性液体,应考虑有的可能;对有消化道出血史的病人,出现有鲜血引出时,应立即停止吸引并积极处理出血;胃肠减压的同时,还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7.每日给予雾化吸入和插管鼻腔滴石腊油,以帮助痰液咳出和减少胃管对鼻粘膜的刺激,减轻病人咽喉部疼痛;鼓励病人深呼吸,有效咳嗽排痰,预防肺部并发症;8. 做好口腔护理,防止口腔炎、腮腺炎;不洁可能成为术后吻合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术后因禁食等因素,细菌容易在口腔内滋生繁殖,易引起吻合口感染,所以做好口腔护理至关重要;9. 当病情好转,无明显腹胀,肠蠕动恢复和肛门排气后应及时停止胃肠减压;拔管时,应先将吸引装置与减压管分离,钳闭减压管,嘱病人屏气,迅速拔除减压管;若为肠内减压,使用双腔管者,腹胀消除后,将双腔气囊内空气抽尽,双腔管仍留在肠内1~2d,待肠梗阻解除后再拔出;。

胃肠减压技术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胃肠减压技术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胃肠减压技术得操作及评分标准(100分)目得:1。

解除或者缓解肠梗阻所致得症状。

2。

进行胃肠道手术得术前准备,以减少胃肠胀气。

3。

术后吸出胃肠内气体与胃内容物,减轻腹胀,减少缝线张力与伤口疼痛,促进伤口愈合,改善胃肠壁血液循环,促进消化功能得恢复。

4、通过对胃肠减压吸出物得判断,可观察病情变化与协助诊断注意事项:1。

应用前应了解病人有无上消化道出血史、严重得食道静脉曲张、食管梗阻、鼻腔出血,以防发生损伤。

2。

插管时应注意胃管插入得长度就是否适宜,插入过长胃管在胃内盘曲,过短不能接触胃内液体,均会影响减压效果、据临床观察,传统法插入深度为45~55cm,术后胃肠减压效果不佳,部分患者有腹胀不适感。

胃肠减压管插入深度为55~68 cm,能使胃液引流量增多,内得深度为55~60 cm、要使导管侧孔完全达到胃内,起到良好得减压效果,插管深度必须在55cm以上。

对以往插管回顾,插入胃管后,只能抽出少量胃液,有时仅抽出少量粘液而无胃液抽出,听诊胃中有气过水声,虽证明胃管在胃内,但术后减压效果不佳,患者出现腹胀,胃蠕动恢复慢,使置管时间延长。

将胃肠减压管插入深度增加10~13 cm,达到55~68 cm,能使胃液引流量增多,患者腹胀明显减轻,其效果明显、测量方法可由传统法从耳垂至鼻尖再至剑突得长度加上从鼻尖至发际得长度为55~68 cm,术中观察胃管顶端正好在胃窦部,侧孔全部在胃内,有利于引流。

作肠内减压时,若估计长度已达肠腔,但未抽出肠液时,可将减压管插至胃得长度再细心缓慢插入,动作轻柔,直至成功、食道癌手术日晨常规置胃管时,通过梗阻部位困难时不能强行插入,以免食管穿孔。

可将胃管置于梗阻部位上端,待手术中直视下再置于胃中、3、胃肠减压期间,病人应停止饮食与口服药物,若需从胃管内注入药物,应夹管1~2h,以免注入药物被吸出。

中药应浓煎,每次100ml左右,防止量过多引起呕吐、误吸、4. 要随时保持胃管得通畅与持续有效得负压,经常挤压胃管,勿使管腔堵塞,胃管不通畅时,可用少量生理盐水低压冲洗并及时回抽,避免胃扩张增加吻合张力而并发吻合瘘。

胃肠减压操作流程

胃肠减压操作流程

胃肠减压操作流程胃肠减压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操作,用于缓解胃肠道内压力过高的情况,如胃肠道梗阻、胃肠道积气等。

正确的胃肠减压操作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减轻不适感,但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引起并发症。

因此,在进行胃肠减压操作时,需要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以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性。

1. 准备工作。

在进行胃肠减压操作前,首先需要准备好相关的器械和药物。

常见的准备工作包括准备胃肠减压管、吸引瓶、生理盐水、消毒酒精棉球、手套等。

同时,需要对患者进行必要的评估,包括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及体征等,以便制定合理的操作方案。

2. 术前准备。

在术前,需要向患者充分解释操作的目的、过程及可能的不适感,取得患者的同意。

然后,让患者取坐位或半坐位,保持舒适的姿势,为操作做好准备。

3. 操作步骤。

(1)洗手。

在进行操作前,医护人员需要进行手部消毒,穿戴好手套,以确保操作的无菌。

(2)准备器械。

将胃肠减压管连接好吸引瓶,并将吸引瓶放置在患者床边,以便后续的吸引。

(3)麻醉患者。

在进行胃肠减压操作前,可以给患者口服麻醉药物,以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4)插入胃肠减压管。

医护人员应选择合适的胃肠减压管,润滑好并逐渐插入患者的口腔,通过食管进入胃部,然后将胃肠减压管推进到合适的位置。

(5)连接吸引瓶。

将胃肠减压管连接好吸引瓶,并打开吸引瓶的开关,开始吸引胃肠道内的气体和液体。

(6)观察患者反应。

在进行胃肠减压操作的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出现呕吐、呼吸困难等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处理。

4. 操作后护理。

在胃肠减压操作结束后,需要及时拔除胃肠减压管,并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

同时,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护理,如口腔护理、体位调整等,以确保患者的舒适和安全。

5. 注意事项。

在进行胃肠减压操作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操作前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相关检查结果,制定合理的操作方案。

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患者的舒适度,及时停止操作并处理不适情况。

操作后要及时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如有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或向医生报告。

胃肠减压技术操作流程

胃肠减压技术操作流程
5
5、左手托胃管,右手持胃管前端延一侧鼻孔轻轻插入,至咽喉部(约14~15cm)时,嘱病人做吞咽动作同时迅速将胃管插入。插入不畅时应检查胃管是否盘在口中。
10
6、昏迷患者应现将其头后仰,插至咽喉部(约15cm),再用一手托起头部,使下颌靠近胸骨柄,插至需要的长度。
7、插管过程中如病人出现呛咳、呼吸困难、发绀等情况,表示误入气管,应立即拔出,待病人休息片刻后重插。
8、确定是否在胃内。
(1)接注射器于胃管末端,回抽能抽出胃液。
(2)置听诊器于胃部,用注射器从胃管快速注入10ml空气,能听到气过水声。
(3)将胃管末端置于水中无气体逸出。
8
9、证实胃管在胃内,脱手套,用胶布固定于一侧鼻翼及颊部。
5
10、将胃肠减压器排气后连接胃管末端。
5
11、妥善固定于床旁。
5
12、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讲解相关的注意事项。
胃肠减压技术操作流程
操作流程及质量标准
标准分


人员: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2
用物:治疗盘内置压舌板、胃管、50ml注射器、纱布2张,液体石蜡,无菌手套、弯盘、胶布、棉签、治疗巾、听诊器、胃肠减压器,治疗碗内盛温开水。
5
患者及环境:评估患者的病情、合作程度、鼻腔是否通畅,有无消化道狭窄或食道静脉曲张等,患者是否有插管经验,选择合适的胃管。环境安静整洁,光线充足。
5
操作流程
1、将用物携至患者处,核对,解释,告知患者∕家属目的、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配合。
5
2、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颌下铺治疗巾。
5
3、清洁鼻腔,准备胶布。戴手套取胃管。
5
4、测量插管长度(成人45~55cm,按患者的身高体型延长5~10cm;婴幼儿14~18cm,即从发际到剑突的距离)。标记胃管刻度,用液状石蜡润滑胃管前端。

胃肠减压技术

胃肠减压技术

胃肠减压技术一、用物准备:治疗车上放胃管、石蜡油棉球、纱布、20ml注射器、治疗巾、手套、棉签、胶布、手电筒、听诊器、负压盒、别针、弯盘。

二、操作过程:着装整洁,七步洗手法,携用物至患者床旁。

持护理项目单核对床尾卡和手腕带。

(你好,请问你叫什么名字?“王欣”请先让我来核对一下你的腕带,“好的”);折被一角,查看手腕带,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整理床铺。

(王欣,你现在感觉怎么样?“还可以”,马上就要去做手术了,为了减轻术后胃肠胀气,有利于肠蠕动的恢复,需要给你置胃管做胃肠减压,请你配合一下好吗?“可以”)。

检查鼻腔情况,(来,我先看一下你的鼻腔情况,以前有过鼻部疾病吗?“没有”,鼻腔很通畅)检查口腔情况(有假牙吗?“没有”你想插哪一侧呢?“右侧”请稍等)转身面对治疗车,手消毒后戴口罩,铺治疗巾,并将患者头部偏向插胃管一侧,将弯盘携至治疗巾上,取棉签清洁鼻腔(来,我用棉签清洁一下你的鼻腔);检查胃管的有效日期及外包装有无破损,打开备用,戴手套,并检查胃管是否通畅,测量插入胃管的长度,自发际至剑突,约45-55cm,用石蜡油棉球润滑胃管前端;(王欣,当胃管插入鼻咽部时,请做吞咽动作,在插管过程中,如果你感到恶心,请做深呼吸好吗?“好的”)将胃管随患者吞咽动作缓慢自鼻腔插入,(来,往下咽,很好,再坚持一下,来,张开嘴,我看一下,来,大口往下咽,好,马上就好了,再坚持一下)用胶布将胃管固定于鼻翼,抽吸胃液,验证胃管是否在胃内,封闭胃管,用寸带再次固定胃管,松紧以能插入一手指为宜,并标注置管日期及时间。

检查负压盒有效期及外包装有无破损,调节负压,保持压力5KPa,将负压盒与胃管相连接。

撤去治疗巾,用别针将负压盒固定于枕旁,注意观察引流液性状、颜色及量。

再次核对患者床号及姓名,(是1床王欣,对吗?“是的”)(王欣,胃管已经插好了,可能不是很舒服,但为了早日恢复健康,请一定要坚持,不要轻易拔出,翻身活动时不要压折胃管,以保持通畅,留置胃肠减压期间,要禁饮食,我会每天为你做2次口腔护理,呼叫器给你放在枕边,有事你可以及时呼叫我,谢谢你的配合,你先休息,再见。

胃肠减压术操作规程

胃肠减压术操作规程

胃肠减压术操作规程1、用物(1)无菌治疗盘内盛:治疗巾、弯盘、胃管、治疗碗、持物钳 2 把、纱布、小药杯、液状石蜡、20 或50ml 注射器1 个、生理盐水、棉签、胶布、听诊器及安全别针。

(2)负压引流盒或胃肠减压器。

2、步骤(1)护士吸取、戴口罩,衣帽干净,备齐用物,携至病人床旁。

(2)确认病人,向病人和家属讲解操作目的、过程及协作方法。

(3)按插胃管的方法,将胃管插入胃内。

(4)检查胃肠管是否插入胃内,其方法:①连接注射器于胃管末端进展抽吸,抽出胃液。

②置听诊器于病人胃区,快速经胃管向胃内注入 10ml 空气,听到气过水声。

③将胃管末端置于盛水的治疗碗内,无气泡逸出。

(5)确认胃管在胃内后,用胶布将胃管固定于鼻翼及颊部。

(6)用注射器抽尽胃内容物,接上负压引流盒。

(7)用安全别针将负压引流盒导管固定于大单、枕旁或病人衣领处。

(8)检查负压引流盒引流无特别后,整理用物。

3、留意事项(1)维持良好的减压吸引作用:①要经常检查减压器的工作状况,避开导管曲折、堵塞、漏气。

②应用电动胃肠减压器时,负压不要超过 6.67kPa,否则引起消化道黏膜损伤或胃管孔堵塞。

③为防止管腔被内容物堵塞或导管屈曲,每 4 小时用生理盐水冲洗胃管一次。

(2)病人持续施行减压时,留意口腔卫生的护理,每日赐予雾化吸入以保护口咽部黏膜,削减对咽部的刺激。

(3)应准时倾倒吸出液,每次倾倒前留意观看吸出液的性质、颜色和量并具体记录。

对有上消化道出血史的病人应亲热留意,如觉察有鲜红血液,应暂停吸引,准时报告医生处理。

(4)在胃肠减压过程中,病人应禁食及停顿口服药,如医嘱制定从胃管内注入药物时,须将胃管夹住,暂停减压 1 小时,以免药物被吸出。

(5)拔管时间由医生打算,但一般胃肠手术后 2-3 天,胃蠕动功能恢复正常,并消灭肛门排气,无明显腹胀时,即可拔管。

如系双腔管先将气囊内空气抽尽,但双腔管仍留在肠内以备反复施术,直至腹胀无复发的可能时,方可将胃管拔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