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级生物《练习使用显微镜》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2.1.1《练习使用显微镜》课件(共53张PPT)

• 4、All that you do, do with your might; things done by halves are never done right. ----R.H. Stoddard, American poet做一切事都应尽力而为,半途而废永远不行6.17.20216.17.202110:5110:5110:51:1910:51:19
周围的同学遮挡了进入反光镜的光线。
3. 如果将写有“上”字的玻片换成写有 “上”字的不透明纸,请问,此时在显微 镜下能看清“上”字吗?为什么?
当不透明的纸很厚时是看不清的,因为不 透明的纸阻断了反光镜反射的光线。
4. 小熊在实验时,先用一块洁净的纱布擦拭目镜 ,再将玻片标本放在显微镜载物台上正中央,用 压片夹夹住。然后在双眼侧视下,将物镜下降。 接着小熊用左眼朝目镜里观察,同时转动细准焦 螺旋,缓缓上升镜筒。小熊的操作有几处错误? 请帮助他改正。
9、压片夹 9 10、载物台 10 11、遮光器 11 12、反光镜 12
11Leabharlann 目镜2 2、粗准焦螺旋3 3、细准焦螺旋 4 4、镜臂 5 5、物镜
6 6、镜柱
7 7、镜座
连线题:显微镜的结构及作用 稳定显微镜 手握镜的部位 接近被观察物体的镜头 玻片标本放置的部位 能使镜筒迅速升降的结构 光线较强时用 光线较弱时用 能调节通光孔进光量
到通过目镜看到_明__亮__
的圆形视野
(三)、观察
①放置玻片标本:放在 _载__物__台__上,用_压__片__夹_ 压住。玻片标本要正对 _通__光__孔__的中心
②下降镜筒:转动 _粗_准__焦__螺__旋,使镜筒缓慢下降, 直到物镜接近_玻_片__标__本__为止; (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 ___物_镜__)
七年级生物《练习使用显微镜》PPT课件

3)图中比较暗的地方,用铅笔 点上细点来表示(越暗的地方, 细点越密集。不能以涂阴影表示 暗处) 4)字尽量注在图的右侧。用尺 引出水平的指示线,然后注字。
5)在图的下方写上所画图形的 名称。
问题讨论
1、若物象在左上方,要想移到视野中央, 应怎样移动玻片标本? 2、若要将物体再放大,应怎么办? 3、放大倍数不同,看到的细胞个数与大小 有什么不同? 4、观察和复原显微镜的正确步骤有哪些?
① ② A、①③⑤ C、①④⑤
③ ④
⑤⑥ B、②④⑥ D、②③⑤
8、当显微镜物镜由低倍换成高倍后,视野亮度 凹面 暗 比原来___,此时可采用的方法一是换成__ _反光镜,二是将 光圈 调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9、观察同一材料的同一部位时,高倍物镜与低 倍物镜相比,其( C ) A、物像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B、物像小、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C、物像大、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D、物像大、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10、用显微镜观察某标本时,已知目镜的放大倍 数为10×,物镜的放大倍数为40×,则物像的放 大倍数为( A ) A、长度、宽度均放大400 × B、面积放大了400 × C、长度或宽度均放大40 × D、标本的体积放大400 ×
反光镜和遮光器(光圈)的调节
光 遮光器 (光圈) 强
光
弱
小光圈 平光镜
大光圈
反光镜
凹光镜
12、压片夹
13、镜柱
14、镜座
1 8 9 10 3 11 12 13 14 4 5 6 7 2
认识显微镜的构造和各部分的功能
目镜
粗转焦螺旋 细转焦螺旋 镜臂 压片夹 镜柱
镜筒 转换器 物镜 载物台 遮光器 反光镜 镜座
2.2.1练习使用显微镜课件(共52张PPT)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1)

发射式电子显微镜
二、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
光学部分 机械部分
二、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光学部分
目镜
物镜
作用:放大物象
想一想:放大倍数与镜头长短的关系?
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越短
放大倍数越大 物镜越长
目镜 物镜
总放大倍数 = 目镜放大倍数 物镜放大倍数
物体 物镜放大 目镜放大
二、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机械部分
镜筒 作用:上装目镜,下装转换器
镜臂 作用:握镜作用
镜柱 作用:支持镜身 镜座 作用:稳定镜身
二、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机械部分
粗准焦螺旋 作用:升降镜筒,升降幅度较大 细准焦螺旋 作用:升降镜筒,升降幅度较小
二、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机械部分
转换器 作用:安放和转换物镜
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由细胞构成
2.1练习使用显微镜
1665年——(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虎克第一次发现并命名细胞 1675年 ——(荷兰磨镜师)列文•虎克第一次发现活细胞
并非活细胞, 而是死细胞的
细胞壁
软木薄片的木栓组织
一、常见显微镜的类型 光学显微镜
普通光学显微镜
双目生物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
总放大倍数 = 目镜放大倍数 物镜放大倍数
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
上下颠倒 左右相反
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怎样的呢?
某同学使用的显微镜有如下一些镜头可以选择,要使 被观察的物体放大50倍,应选择的镜头为(C)
A.④和⑤ C.①和④
B.③和⑥ D.②和⑥
光源
反光镜
平面镜 凹面镜
作用:反射光线
强光 弱光
移
2、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练习使用显微镜PPT课件

光圈
反光镜:反射光线。 光线强时,用平面镜; 光线弱时,用凹面镜
二.显微时,应一只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住镜座。把显微镜放 在实验台距边缘大约7厘米处,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2.对光: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注意:不要用手扳物镜! 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注视目镜内。
七年级人教版生物(初中)上册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3.1 练习使用显微镜
UNITED 3.1Practice using a microscope
授课人:XXX
时间:20XX.XX
一、显微镜的构造及作用
粗准焦螺旋
9
细准焦螺旋
10
镜臂
11
通光孔
12
13
压片夹
镜柱
14
1
目镜
2
3.观察: 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正面朝上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 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4.整理 一只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长升直 到看清物像为止。
讨论与思考
1.使用显微镜观察时,为什么在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物镜? 避免物镜与玻片标本相互挤压 2.请说出你看清玻片标本上的“上”字时,光线在显微镜中经过的路线。 光线经反光镜反射,通过通光孔,透过玻片标本,进入物镜和目镜
镜筒
3 4
5 6 7 8
转换器 物镜 载物台 遮光器 反光镜
镜座
1.显微镜的光学部分
目镜:放大物象,镜头上标有放大倍数
(5×, 10×, 16×)
物镜:放大物象,镜头上标有放大倍数
(10×,40×,100×)
2.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逆时针旋转上升镜筒; 顺时针旋转下降镜筒。
反光镜:反射光线。 光线强时,用平面镜; 光线弱时,用凹面镜
二.显微时,应一只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住镜座。把显微镜放 在实验台距边缘大约7厘米处,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2.对光: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注意:不要用手扳物镜! 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注视目镜内。
七年级人教版生物(初中)上册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3.1 练习使用显微镜
UNITED 3.1Practice using a microscope
授课人:XXX
时间:20XX.XX
一、显微镜的构造及作用
粗准焦螺旋
9
细准焦螺旋
10
镜臂
11
通光孔
12
13
压片夹
镜柱
14
1
目镜
2
3.观察: 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正面朝上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 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4.整理 一只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长升直 到看清物像为止。
讨论与思考
1.使用显微镜观察时,为什么在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物镜? 避免物镜与玻片标本相互挤压 2.请说出你看清玻片标本上的“上”字时,光线在显微镜中经过的路线。 光线经反光镜反射,通过通光孔,透过玻片标本,进入物镜和目镜
镜筒
3 4
5 6 7 8
转换器 物镜 载物台 遮光器 反光镜
镜座
1.显微镜的光学部分
目镜:放大物象,镜头上标有放大倍数
(5×, 10×, 16×)
物镜:放大物象,镜头上标有放大倍数
(10×,40×,100×)
2.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逆时针旋转上升镜筒; 顺时针旋转下降镜筒。
七年级生物上册《练习使用显微镜》电子教材含答案PPT课件

七年级生物上册《练习使用显微镜》电子教材 含答案PPT课件
教材答案
P36想一想,议一议 观察的材料应放置在于物镜接近的载物台上。目镜和物镜可将 观察材料放大。 P38实验“四、练习”: 向左移动玻片标本,则物像向右移动。物像移动的方向和移动玻 片标本的方向正好相反。
P39实验“讨论” 1、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清洁收镜。 2、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物镜与玻片标本之间的距离,以避免物镜与玻 片标本碰撞。 3、光线要经过反光镜的反射,通过光圈、通光孔、标本、物镜、镜筒、 目镜,最后进入人眼。
5、各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号200倍,2号400倍,3号40倍,4号125倍。视 野中细胞最多的显微镜是3号镜。因为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观察到的物 象就越小,所观察到的视野范围就越大。
6、最简便的方法是转动一下目镜,若视野中的污点移动了,则污点在目镜 上,反之在玻片上。பைடு நூலகம்
P40练习: 1、 (1) √ (2)× (3) √ (4)√ 2、周围的同学遮挡了进入反光镜的光线。 3、当不透明的纸很厚时是看不清的,因为不透明的纸阻断了反光镜反射的光线。 4、小熊的操作有四点错误:不能用纱布擦拭目镜,一定要用擦镜纸擦拭;先对光 再观察;在双眼注视下,将镜筒下降至与玻片标本距离很近时方可停止;调焦观察 时,应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待看清物像后,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 加清晰。
教材答案
P36想一想,议一议 观察的材料应放置在于物镜接近的载物台上。目镜和物镜可将 观察材料放大。 P38实验“四、练习”: 向左移动玻片标本,则物像向右移动。物像移动的方向和移动玻 片标本的方向正好相反。
P39实验“讨论” 1、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清洁收镜。 2、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物镜与玻片标本之间的距离,以避免物镜与玻 片标本碰撞。 3、光线要经过反光镜的反射,通过光圈、通光孔、标本、物镜、镜筒、 目镜,最后进入人眼。
5、各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号200倍,2号400倍,3号40倍,4号125倍。视 野中细胞最多的显微镜是3号镜。因为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观察到的物 象就越小,所观察到的视野范围就越大。
6、最简便的方法是转动一下目镜,若视野中的污点移动了,则污点在目镜 上,反之在玻片上。பைடு நூலகம்
P40练习: 1、 (1) √ (2)× (3) √ (4)√ 2、周围的同学遮挡了进入反光镜的光线。 3、当不透明的纸很厚时是看不清的,因为不透明的纸阻断了反光镜反射的光线。 4、小熊的操作有四点错误:不能用纱布擦拭目镜,一定要用擦镜纸擦拭;先对光 再观察;在双眼注视下,将镜筒下降至与玻片标本距离很近时方可停止;调焦观察 时,应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待看清物像后,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 加清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 课件 (共54张PPT)

里可观察到的细胞如右图所示。那么,在物镜放大
倍数不变的情况下,把目镜改为15×,视野里可观
察到的细胞数目是( B )
A.3个 B.5个
C.7个
D.9个
19.在载玻片上写上一个小小的字母“d”,用显微 镜观察时看到放大的图象形状是( D )
A. b B. d
C. q
D. P
20.显微镜观察发现所看到的目标在视野的左下方, 如果想将目标移到视野中央,玻片标本的移动方向是
二、视野中的物像是物体的倒像。
p
d
上下颠倒 左右相反
物体的移动方向与物像的 移动方向相反!
怎样将图中的淋巴细胞移动到视野中央?
向右上方移动
将写有e字的玻片标本放在显微镜下,
观察到的图像应该是( A )
e
e
e
e
e
A
B
C
D
三、光线传播方向
光线→反光镜→光圈→通光孔→标本→物 镜→镜筒→目镜→眼
1、对光时需调节:反光镜、光圈 光弱时:用大光圈,凹面反光镜 光强时:用小光圈,平面反光镜
( D) A.右上方 B.右下方 C.左上方 D.左下方
作用: 握镜
镜座
显微镜的 机械部分
作用: 稳定显微镜
镜柱
显微镜的 机械部分
作用: 支持作用
11
粗准焦螺旋
12
细准焦螺旋 镜臂13
镜柱14
1 目镜
2 镜筒
3 转换器 4 物镜 5 通光孔 6 载物台 7 遮光器 8 压片夹 9 反光镜 10 镜座
二、显微镜的使用 (一)取镜和安放
右手握住镜臂, 左手托住镜座。
显微镜的 机械部分
作用: 安放目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 履 虫
衣藻
果蝇的头部
细菌的运动
针 尖 上 的 大 肠 杆 菌
大 肠 杆 菌
一、认识显微镜
显微镜是常用的探究器 具,中学常用的主要是 单筒式光学显微镜。
1、目镜
2、镜筒
3、转换器
4、物镜
5、载物台
6、遮光器
7、反光镜
8、粗准焦螺旋
9、细准焦螺旋
10、镜臂
11、通光孔
人类第一次发现细胞,为向微观领 域进军大开了大门。
列文虎克和他的显微镜(约1680)
列文虎克观察到的“小动物”
没有显微镜,就不可能发现 细胞。从发现显微镜至今的 400年来,显微镜在许多方 面得到了改进。
透射式电子显微镜 当高能电子束穿过被检 物的复型或薄膜时,由 于复型或薄膜各部分对 电子的吸收能力或产生 电子衍射的强度不同而 造成相互之间具有衬度 的显微组织的电子图象, 可供对被检物作研究之 用。世界上第一台透射 电子显微镜是1932年由 德国柏林大学M.克诺尔 和E.鲁斯卡研制成功的。 现代最好的透射电子显 微镜分辨本领可达0.14 纳米,可摄出某些分子 象或原子象。
D、准焦螺旋
4、在视野中,标本物像偏向视野左上方,欲将
其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装片移动的方向是( A )
A、左上方
B、左下方
C、右上方
D、右下方
5、透明胶片上有一个字母“F”,在显微镜下看
到的应是(D )
A、 F
B、
C、
D、
6、实验完毕,把显微镜放入镜箱前,需把显微
镜外表擦__拭_干_净_,再转动转换器,使两个物镜 呈_八__字形偏到__前__侧__。
反光镜和遮光器(光圈)的调节
遮光器 (光圈)
反光镜
光强 小光圈 平光镜
光弱 大光圈 凹光镜
12、压片夹
13、镜柱
14、镜座
1
8
2
9
10
3
11
4
12
5
13
6
7 14
认识显微镜的构造和各部分的功能
目镜
粗转焦螺旋
细转焦螺旋 镜臂
压片夹
镜柱
普通光学显微镜
镜筒
转换器 物镜 载物台 遮光器 反光镜
镜座
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
显微镜的出现及其发展
由于显微镜的出现及其发展,对科 学家观察和研究生物起了巨大的作用。
随着显微镜功能的不断完善,科学 家用显微镜广泛地观察和研究了各种生 物,科学研究进入微观领域。
显微镜发展史
英国胡克和他的显微镜, 在1665年出版《显微图谱》
时间:1665年 人物:英国的物理学家——罗伯特、胡克 事件:发现细胞 意义:虽然发现的是死的细胞壁,但确是
7、对一些实验材料必须做成切片,其目的是要让
观察的标本呈__透_明__状,因为要使光线_透_过_
标本才能观察到。
8、当显微镜物镜由低倍换成高倍后,视野亮度
比原来_暗__,此时可采用的方法一是换成_凹_面
_反光镜,二是将 光圈 调大。
9、观察同一材料的同一部位时,高倍物镜与低
倍物镜相比,其( C )
[方法步骤]: 一、认识显微镜的结构
机械部分
1、显微镜 的构造
光学部分
镜座、镜柱 倾斜关节 镜臂 载物台(通光孔、压片夹) 镜筒 转换器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遮光器(光圈) 反光镜(平面镜、凹面镜)
目镜: 5×、10×、16 ×
物镜: 10×、 40×、 100 ×(油镜)
2、目镜、物镜的比较及放大倍数的计算
目镜: 无螺纹,其长度随倍数的增加而变短 物镜: 有螺纹,其长度随倍数的增加而变长
物体放大倍数的计算
物镜
目镜
10×
5× 50×
10× 100×
16 × 160×
40×
200×
400×
640×
注意事项:取送显微镜一定要一手握 住镜臂,一手托住镜座,在任何情况下
都不允许用一只手提起显微镜。
2、镜头的切换一定要使用 转换器,以免使光轴发生 弯曲。
3)图中比较暗的地方,用铅笔 点上细点来表示(越暗的地方, 细点越密集。不能以涂阴影表示 暗处)
4)字尽量注在图的右侧。用尺 引出水平的指示线,然后注字。
5)在图的下方写上所画图形的 名称。
问题讨论
1、若物象在左上方,要想移到视野中央, 应怎样移动玻片标本?
2、若要将物体再放大,应怎么办? 3、放大倍数不同,看到的细胞个数与大小
11、某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
发现视野中总有污物存在,移动玻
片时污物不动;换上高倍物镜,污
物仍存在,那么污物在(
)
A、玻D 片上
二)对光
2、根据光线强弱,调节反光镜和遮光器(光圈)
三)放置标本: 玻片标本放置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央
四)调焦观察
1、将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
五)善后整理 2、转动转换器,把两物镜偏到旁边,并下
调镜筒至最低,送回镜箱。
顺调粗焦,两眼旁观;
低倍镜: 逆调粗焦,左眼内观; 摆动细焦,左眼内观;
调焦观察
扭动转换器;使用高倍镜
A、物像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B、物像小、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C、物像大、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D、物像大、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10、用显微镜观察某标本时,已知目镜的放大倍 数为10×,物镜的放大倍数为40×,则物像的放
大倍数为( A )
A、长度、宽度均放大400 × B、面积放大了400 × C、长度或宽度均放大40 × D、标本的体积放大400 ×
有什么不同? 4、观察和复原显微镜的正确步骤有哪些?
练
习
1、取放显微镜时,正确的方法是一手握_镜_臂__, 另一只手___托_住_镜_座。
2、对光时要让_低__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 前端离载物台面需要保持__2__cm的距离。
3、让显微镜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 C )
A、镜筒
B、目镜
C、动细焦,左眼内观
显微镜的使用
部分不正确的操作
2、生物图的画法和注意事项
1)图的大小要适当,在纸上的位置要适 中。一般 稍偏左上方,以便在右侧和下 方留出注字和写图名的地方。
2)先用削尖的铅笔(3H),根据观察 到的物像(不能抄书),轻轻地画出轮 廓,经过修改,再正式画好。务必使图 形真实。
3、转动粗、细调节器时,不 要用力过猛,以防止机件损 伤,调节失灵。
取镜和安放
对光
对光
一对 物镜 二对 遮光器
三对 反光镜
一 路 畅 通
观察
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一)取镜安放: 2、轻拿轻放,并略偏左;
3、装好目镜和物镜。 1、扭动转换器,使镜头、镜筒和通光孔成一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