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养殖场建设实施方案
合作社养殖场建设实施方案

合作社养殖场建设实施方案现在国家鼓励和提倡农业合作社发展,农业合作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
养殖场合作社怎么弄?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合作社养殖场建设实施方案,欢迎参考!合作社养殖场建设实施方案篇一下院村共有五个自然村,八个居民小组,耕地面积1974亩,1523口人。
自从煤矿资源整合以后,广大村民基本靠种植和外出打工为生,还有部分村民以养殖为生。
全村目前养羊9圈1200余只,养猪8家800余头,养牛20余头,养鸡一栏3000余只,面对村民对养殖业的热情和良好发展势头,我们经过充分调查研究,为加强对市场风险的抗击能力,提高村民的经济收入,决定创办“鑫科”综合养殖专业合作社。
一、投资规模:本综合专业合作社总投资1000余万元,其中村集体投资300万元,村民集资200万元,通过各种渠道筹资500余万元。
二、经营方式:采用“集体+农户”的方式进行经营,在经营管理上,合作社以现代企业管理的模式,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和体系,实行“统一规划、统一供种、统一供饲料、统一防疫、统一收购销售、分户经营、分产核算”促进养殖产业的发展,努力提高村民收入。
三、在投资建设方面: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分片饲养,分户经营,集体提供场地、圈舍、水源、电源,养殖场集中建设在老磨咀(占地100余亩),分三段建设,分别为养羊场地、养牛场地、养驴场地。
四、经营规模方面:计划养羊2000只,驴150头。
牛300头。
五、饲料供应方面:建设一个饲料基地,除了对300亩新造地分片包干进行种粮种草外,发动村民种草种料,并对村民的草料进行收购,购买机械设备(如割草机、粉碎机等),统一配置,面对养殖户进行销售。
六、销售方面:计划和有一定规模的屠宰场、销售网点进行挂钩,统一进行销售,并建设一个小型冷库,以便备用。
七、总体思路:20xx年投资建设,20xx年初具规模,20xx年初见成效。
合作社养殖场建设实施方案篇二一、项目单位概况喀拉托别乡祥合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2月,是一个以奶牛养殖大户为主,畜牧技术部门进行技术辅助,农牧民自愿参与,以经济为纽带,遵循“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而成立的一种农民合作组织,占地面积80亩,下辖52个奶牛养殖户,现存栏优质奶牛1070头,建有标准化牛舍10400平方米,建有52个沼气池。
牦牛养殖专业合作社项目实施方案

牦牛养殖专业合作社项目实施方案牦牛养殖专业合作社项目实施方案一、基本情况一)项目背景为了贯彻落实某县深入实施农牧村互补战略,推进某村“一特四化”、促进牧民增收,发展高原绿色生态科技畜牧产业,进一步推动我村“一特四化”项目的顺利实施,依托我村被列为**牦牛产业带的实际,组建了某村牦牛养殖专业合作社。
但由于基础设施急需建设,资金周转十分紧张,为此特向担保公司申请贷款畜牧业生产资金800万元。
二)项目区自然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1、自然条件:某村地处国道213线两侧,平均海拔2800-4483米,内陆性气候特征明显,高寒湿润,降温频繁,雨雪天气多,年平均降水量650毫米左右,降水大多集中于七、八、九三个月。
草场以高山草甸和低灌丛草甸为主体,载畜密度大,且水份涵养能力强,牧草生长期为155天,枯黄期210天。
2、社会经济条件:某村通讯畅通,交通便利,国道213线贯穿村而过,周地边共有9个行政村,人口近万人。
草原面积约110万亩,周地边区2008年末各类牲畜饲养量为30.51万头数。
二、项目概况及资金来源某村牦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由某村4个村民小组的253户,注册资金120万元;于2011年3月成立,现有可利用草场面积21.256万亩,圈滩种草面积886.65亩,半人工刈割草场面积.68亩;各类牲畜存栏(头只匹),其中牦牛头,能繁母牛8676头。
1、畜种改良项目需引进种XXX150头,每头5000元,共需资金75万元;需引进牦雌牛2000头,每头3500元,共需资金700万元;2、牲畜药浴池项目修建牲畜药浴池1座,共需资金12.4万元;3、活畜交易市场项目征地费:需征用草场180亩,每亩0.8万元,共需资金144万元;场地硬化及围墙修建费:场地硬化6000平方米,硬化费用180万元;交易棚2座,面积910平方米,共需资金91万元。
以上为牦牛养殖专业合作社项目实施方案。
本项目旨在建立牦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提高牧民组织化程度和全村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
养殖场建设实施方案

养殖场建设实施方案一、引言养殖业作为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促进养殖业的发展,提高养殖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和效益化水平,建设一座现代化的养殖场成为迫切需求。
本实施方案旨在对养殖场的建设提出具体的方案和措施,以保证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设目标1.建设一座现代化、规模化的养殖场,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养殖产品的质量;2.实现养殖业从传统养殖模式到现代养殖模式的转变,提高养殖业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3.保护环境,减少养殖过程中对土壤、水源和大气的污染。
三、建设内容1.地点选择:选择距离城市较近、交通便利、环境适宜的地点作为养殖场的建设地点。
同时要考虑到养殖场的规模和发展前景,以确保养殖场的可持续发展。
2.设备采购:根据养殖场的规模和养殖项目的需求,采购适当的养殖设备和技术装备。
设备采购应优先选择先进、高效、节能的设备,以提高养殖效率和节约能源。
3.建设规模:养殖场的建设规模应根据市场需求和预计销售量来确定。
在建设养殖场的过程中,可以先进行试点建设,再逐步扩大规模,以降低风险和成本。
4.养殖品种选择:根据市场需求和养殖场的条件选择适合的养殖品种。
同时,要做好养殖品种的选择和配套服务工作,以确保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5.水源保障:建设养殖场需要保证充足的清洁水源供应。
可以通过开挖水井、建设水库或收集雨水等方式来解决水源问题。
同时,还要配备合适的水处理设备,以确保饮水水源的清洁和卫生。
6.环境保护:在养殖场的建设过程中,要注重环境保护工作。
例如,在养殖场周围建设绿化带、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合理利用养殖废弃物等。
在养殖过程中,要合理使用饲料、控制养殖密度,减少养殖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和对环境的破坏。
7.人员培训:为了保证养殖场的正常运营,还需要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养殖技术、设备操作、环境保护知识等。
可以邀请相关专家、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并定期进行培训更新。
牦牛养殖合作社项目实施方案

牦牛养殖合作社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牦牛养殖是一项重要的畜牧业项目,对于提高当地农民收入、促进牧区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推动牦牛养殖合作社项目的实施,本文制定了相应的实施方案。
二、项目目标1. 建立一支专业的养殖团队,提供养殖技术指导和技能培训。
2. 增加牦牛养殖规模,提高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
3. 推动牧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
三、项目内容1. 选址与场地准备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牦牛养殖场。
场地应具备良好的排水条件,避免积水和水污染。
对场地进行清理和修整,确保养殖环境的整洁。
2. 牦牛品种选择和引种根据养殖场地的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牦牛品种。
引进优质的牦牛种源,确保养殖群体的遗传质量。
可以与相关机构或牦牛养殖专家合作,进行牦牛种源的引进和繁育工作。
3. 养殖设施建设根据养殖规模和投资预算,进行养殖设施的建设。
包括栏舍搭建、饲料储藏设备、牲畜喂养装置等。
设施建设应考虑到保暖、通风、清洁等要求,以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
4. 养殖管理与技术支持组建养殖团队,包括兽医、畜牧师等专业人员。
根据养殖品种的特点和生长发育阶段,制定相应的饲养管理方案。
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提高养殖人员的技能水平。
5. 饲料供应与营养管理建立饲料供应体系,保障养殖过程中饲料的质量和供应的稳定性。
根据养殖牦牛的需要,科学合理地配置饲料,保证其营养需求的满足。
定期对养殖牦牛进行体重、生长情况的监测,及时调整饲养方案。
6. 疾病预防与防控建立完善的疫病防控措施,制定预防接种计划和定期体检计划。
定期对养殖牦牛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等防治工作,确保养殖群体的健康。
7. 市场开拓与销售渠道与当地批发市场、农产品加工企业等建立合作关系,拓展销售渠道。
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和价格变动情况,制定销售策略,促进牦牛产品销售。
四、项目实施计划1. 选址与场地准备阶段(1个月)2. 牦牛品种选择和引种阶段(2个月)3. 养殖设施建设阶段(3个月)4. 养殖管理与技术支持阶段(长期)5. 饲料供应与营养管理阶段(长期)6. 疾病预防与防控阶段(长期)7. 市场开拓与销售渠道阶段(长期)五、项目风险及对策1. 自然灾害风险:加强防灾减灾意识,定期检查和维护养殖设施,备足应急草料和饲料。
合作社养殖场建设实施方案

合作社养殖场建设实施方案
一、项目概况
本项目是一家合作社养殖场建设项目。
合作社由多名农户组成,共同投资建设,集中管理养殖场。
合作社将主要从事家禽、家畜等
农产品的养殖和销售。
因此,在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
面的问题:土地和场地选址、建筑设计和施工、设备配置和管理、
养殖技术和人员培训、销售渠道和市场前景。
二、土地和场地选址
在选址方面,应该考虑每个农户所拥有的土地资源,以及土地
的质量和环境情况。
同时,还应该考虑到交通便利程度、市场远近、水源情况等因素。
最终选定的场地应能满足养殖场建设的规模和要求。
三、建筑设计和施工
建筑设计应考虑到养殖场的实际生产需要和防疫要求。
建筑要
求有合理的布局和建筑面积,可以保证动物舒适、卫生、适应环境
和预防疾病。
同时,还需要对建筑材料和结构做出选择,以提高建
筑的耐用性和易维护性。
施工应根据设计规划和施工图纸进行施工,严格遵守相关建筑
法规和环保要求。
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安全管理,确保不会产生
安全事故。
四、设备配置和管理。
合作社养牛实施方案

合作社养牛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近年来,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合作社模式日益受到重视。
为了促进农村养殖业的发展和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制定一项合理的合作社养牛实施方案势在必行。
二、目标和任务1.目标:建立健全的合作社养牛模式,促进农村养殖业的发展。
2.任务:2.1 成立合作社:依法成立合作社,做到合法合规。
2.2 优化养牛品种:选择适合本地气候和市场需求的养牛品种,提高养殖效益。
2.3 发展养牛配套设施:建设标准化养殖场和舒适的牛舍,提高牛只生产繁殖环境。
2.4 引进科学养殖技术:培训农民养牛技术,提高养殖管理水平。
2.5 健全营销渠道:建立良好的市场运作模式,确保养殖产品的销售。
三、实施步骤1.合作社成立1.1 设立合作社:根据合作社法和相关农村组织管理规定,成立合作社。
1.2 注册登记:合作社与执法机构进行注册登记,取得合法经营资格。
1.3 组织架构建设:确定合作社的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确保运作顺畅。
2.优化养牛品种2.1 调研市场需求:了解本地市场对不同品种牛肉的需求情况。
2.2 聘请专业人士:邀请兽医、畜牧专家等参与品种选择,确保选取适宜的养牛品种。
2.3 建立基地或引进优良种源:建立标准化养殖基地或引进高品质的养殖种源。
3.发展养牛配套设施3.1 场地选择:选择适宜的养牛场地,确保养牛环境良好。
3.2 牛舍建设:根据养牛数量和养殖规模,建设标准化、舒适的牛舍。
3.3 饲料存储:确保饲料的储存和质量保护,提供高质量的饲料供应。
4.引进科学养殖技术4.1 市场调研:了解先进的养牛技术,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市场调研。
4.2 技术引进:邀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养牛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养牛技能。
4.3 指导和辅导:在养殖过程中提供技术指导和问题解答,确保养牛工作顺利进行。
5.健全营销渠道5.1 市场分析:了解市场需求和行情,制定合理的价格和销售策略。
5.2 渠道建设:建立与屠宰场、超市等的合作关系,确保销售渠道畅通。
合作社养殖场建设实施方案

合作社养殖场建设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和意义养殖业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就业能力。
然而,由于大多数农户的规模较小,技术力量薄弱,资源利用不充分等问题,限制了养殖业的发展。
因此,建立合作社养殖场,集中规模化养殖,可以更好地发挥养殖业的效益,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本项目旨在通过合作社的方式,建设现代化的养殖场,提高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为农民增加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二、项目概况1. 项目名称:合作社养殖场建设项目2. 项目地点:根据市场调研结果确定3. 项目规模:初期规模为100亩,养殖种类根据市场需求确定三、项目目标1. 建设现代化养殖场,提高养殖效益和环保效益;2. 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3. 推动农民就业,促进农村就业扶贫;4. 引导农民走农业现代化、科技化发展道路。
四、项目具体内容1. 场地选择:选择土地肥沃、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的地点,确保养殖场建设正常进行。
2. 建筑设计:根据规模和养殖需要,设计合适的养殖场建筑,包括畜舍、饲料库、消毒室、办公室等。
3. 养殖设备采购:购买养殖所需的设备,包括喂食器、水槽、通风设备等,确保养殖环境良好。
4. 种畜选购:根据养殖市场需求和投入产出比,选择合适的养殖品种。
5. 技术引进: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效益和产品质量。
6. 饲料供应:与合作社或供应商合作,确保养殖场稳定供应饲料。
7. 疫病防控:制定科学的疫病防控方案,加强动物检疫和疫苗免疫工作。
8. 产品销售:与农产品市场、超市等合作,确保产品畅销,提高市场竞争力。
五、项目执行计划1. 前期准备阶段(持续时间:1个月)- 完成市场调研和可行性研究报告;- 确定场地选择和建筑设计方案;- 确定养殖品种和养殖设备采购方案。
2. 建设阶段(持续时间:6个月)- 按照建筑设计方案进行养殖场建设;- 进行养殖设备的采购和安装;- 进行种畜选购和技术引进;- 确定饲料供应合作伙伴;- 制定疫病防控方案。
养殖合作社工作实施方案

养殖合作社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
当前,农民工资水平普遍较低,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农作物病虫害等问题屡屡发生;同时,农业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的单一性也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业现代化,政府提出了“产业化、集约化、品牌化、组织化”的农村发展方针。
在这一大背景下,养殖合作社应运而生。
二、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名称:养殖合作社工作实施方案2.项目地点:我国农村地区3.项目宗旨:协同发展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经济,带动农村经济增长,促进农民持续增收4.项目内容:(1)建立养殖合作社组织,由农户主动组建、自愿参与,以建设现代化畜牧业、增强农村集体力量为宗旨;(2)建立畜牧业生产基地,集中畜禽养殖、精深加工和销售为一体;(3)落实科学管理模式,注重技术改良,规范管理,确保生产质量;(4)优化销售渠道,打开市场销售,推进“进农村”战略,扩大合作社的社会影响力。
三、项目实施方案1.组织架构(1)理事长:负责领导合作社和全体成员,管理合作社的全面工作(2)副理事长:协助理事长处理合作社的所有事项(3)秘书长:负责会议记录、文件递送、资料整理以及与部门之间的联系协调(4)会计:负责会计核算工作,按照相关法规、规章制度和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做好财务收支核算,编制预、决算、年度财务报告等财务管理工作。
2.业务范畴(1)畜禽养殖:选用适宜地段,建好畜禽养殖场区,采用先进的养殖设备和科学的管理模式,实行生产标准化和良好的技术工艺。
使合作社养殖种类和数量严格控制,确保养殖健康安全。
(2)精深加工:按照农产品市场需求和农户需求,建立农产品精加工厂,并配备高科技设备。
如饲料加工、屠宰加工、猪肉加工等。
(3)产品销售:采用多种渠道销售农产品,与市场驻京代表等建立友好关系,积极参加各种展销会及交流活动,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销售额。
在保证农户利益的前提下,确保规模效益达到最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作社养殖场建设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拓宽农家堡合作社示范引领带动领域,延伸产业链条,合作社决定由参社社员出资建办规模化养殖场,改变农户散养方式,带动我村畜牧业发展,加速畜牧养殖提质增效,解决果园农家肥匮乏问题,实现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目标,促进合作社健康有序运作,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科技为手段,按照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政府引导、合作社经营的原则,加快养殖场建设和发展,引领带动区域养殖上规模,经营管理上水平,农户收入上台阶。
二、项目名称:?乡?村农家堡合作社养殖场
三、项目建设单位:该项目由?乡?村农家堡合作社组织实施,项目法人:?
四、项目主管、监督单位:
五、项目实施地点:
六、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初步按照基础种羊500只,通过自繁自育达到3000只的养殖场规划建设。
宜修建羊舍40间,窑洞12孔,库房800㎡,职工宿舍及办公用房400㎡,钢筋混凝土青贮池600m3,
运动场2000㎡,围墙500m,整修厂区外道路2公里,硬化厂区道路200m,硬化晾晒场地2000㎡,架设动力、照明电路2公里,购置拖拉机、粉碎机、割草机、揉丝机、柴油发电机、微型旋耕机等设备设施,购买基础种羊500只。
七、项目实施时间
2012年10月初开工,2013年8月底前完成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并购买羊只入
场饲养。
八、资金概算及来源
项目共需资金201.6万元,由农家堡专业合作社出资。
其中:1、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87.6万元。
修建羊舍40间,每间7500元,共计30万元;窑洞12孔,每孔3000元,共计3.6万元;运动场2000㎡*50元/㎡=10万元;围墙500m*400元/m=20
万元;库房800㎡*150元/㎡=12万元;职工宿舍及办公区400㎡*500元/㎡=20万元;架设照明电路2公里,每公里1.5万元,共计3万元;动力电2公里,每公里5万元,共计10万元;钢筋混凝土青储池600m3,共计12万元;硬化晾晒场2000㎡*50元/㎡=10万元;拓宽整修厂区外道路2公里,每公里5万元,共计10万元;硬化厂区道路200m*350元/m=7万元。
2、设备投资投资14万元。
购置拖拉机、微型旋耕机、粉碎机、揉丝机、柴油发电机各一台,割草机三台等设备,共计14万元。
3、羊只购买:初步购买基础种羊500只,每只800元,计40万元
九、管理措施
养殖场建成投产后,将按照标准化养殖规范要求,强化工人技术培训,科学饲养管理,严格疫病防控,争取打造绿色畜产品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