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1课二框《我爱我家》教学设计方案
我爱我家教案

我爱我家教案《我爱]1mi[我家》教案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根据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第一课第二框《我爱我家》的内容设计。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增强热爱自己的家庭、热爱父母的情感以及履行家庭义务的责任观念。
2、能力目标:提高收集父母为家庭作贡献的具体事例的能力,增强感受家庭亲情的能力。
3、知识目标:知道家庭中有亲情和温暖,明确母爱和父爱是世上至深至纯的爱,懂得抚养和教育子女是父母的道德和法律义务。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感受家庭中的亲情和温暖,热爱自己的家。
2、教学难点:抚养和教育子女是父母的道德和法律义务。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显示)儿子问父亲:“蜗牛为什么爬的这么慢?”父亲说:“因为他们有壳啊。
”儿子问:“它为什么要背着壳呢?”父亲意味深长地说:“那是他们的家!”说一说:你觉得蜗牛为什么宁愿背负着重重的壳?学生:因为蜗牛爱它的家。
教师:我们每个人都要爱自己的家。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爱自己的家,怎样去爱自己的家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我爱我家》。
多媒体显示:我爱我家。
合作探究:多媒体显示:说一说你在家中感受到的温暖,讲一讲父母对你的关心和爱护(配一幅全家福图片)。
学生回答上述问题,教师点评。
多媒体显示: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是我们的港湾和第一所学校;父母是我们最亲的人,也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视我们为掌上明珠,无微不至的关怀爱护我们,使我们尽享家庭的亲情和温暖。
教师:大家都感受到了父母的爱。
下面请大家夸夸自己的父母并谈谈自己对母爱和父爱的理解。
多媒体显示:七嘴八舌:请你夸夸自己的父母。
(找出父母的优点。
)请你谈谈对母爱和父爱的认识。
学生回答上述问题,教师点评。
多媒体显示:听故事,明道理。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地震中,一位母亲在废墟下面,弓着身体成伏拜的姿势,抵抗着上面塌下来的东西,只为了保护怀抱下面的婴儿。
临死前她把手机放在婴儿的衣服里,编辑成短信,留了一段话:“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下去,请记住,妈妈永远爱你。
《我爱我家》教案

《我爱我家》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的基本组成,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珍惜亲情,尊老爱幼的道德观念。
3. 提高学生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学会表达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
二、教学内容:1. 家庭的基本组成:父亲、母亲、兄弟姐妹等。
2. 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亲子关系、兄弟姐妹关系。
3. 家庭的作用:提供情感支持、生活照顾、教育引导等。
三、教学重点:1. 家庭的基本组成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珍惜亲情的道德观念。
四、教学难点:1. 让学生深刻理解家庭的作用,学会表达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
2. 培养学生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家庭的基本组成、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等知识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家庭中的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家庭的作用。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故事。
4. 情景剧表演法:让学生分组表演家庭生活中的情景剧,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首关于家庭的歌曲,引发学生对家庭的思考,导入新课。
2. 讲解:讲解家庭的基本组成、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等知识点。
3. 案例分析:分析家庭中的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家庭的作用。
4.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故事。
5. 情景剧表演:让学生分组表演家庭生活中的情景剧,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情景剧表演:评价学生在情景剧表演中的表现,包括表演技巧、团队合作等。
八、课后作业:九、教学反思: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十、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家庭主题的活动,如家庭照片展、家庭故事分享等。
2.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分享他们与孩子之间的故事,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家庭的重要性。
3. 开展家庭教育讲座,邀请专家为学生和家长讲解家庭教育的知识。
我爱我家教学设计教案

放视屏《家有儿女》片段,让学生谈谈父母的爱表现在哪里
看视屏,回答爱的表现
让孩子们在笑声中找到家庭的温馨,感受父母的慈爱、宽容。
四、课后巩固
1.了解父母的优点、家人的优秀品质,以及家族的好传统母写一封信,感谢父母的辛劳,与父母说心里话。
教案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家庭的一般简况,家庭的特点;感受家庭中亲情的温暖;树立孝敬父母的美德。
难点:辩证看待家庭中父母与子女权利义务关系的能力;不孝敬父母长辈要受道德的谴责,要承担法律责任。
教案过程
教案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复习旧课
1.让同学们回忆上节课的主要内容,复习旧课。
2.讨论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了解自己的家及家庭成员。
搜索父母那些易被忽视的温馨小片段。
让学生回忆家庭的温馨,感受父母的关怀,和家庭的温暖。
活动二:无悔的奉献
播放《时间都去哪了》的音频,歌词“记忆中的小脚丫/肉嘟嘟的小嘴巴/一生把爱交给他/只为那一声爸妈”,从中是否感受的父母无私无悔、毫无保留的奉献呢?
谈谈父母、家人为自己都做了那些无悔的奉献。
分小组讨论父母、家人为自己做的奉献。
教案设计与反思
2012年全区普通高中学科教师新课程标准远程培训
基本信息
课题
思想品德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上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框《我爱我家》
教案对象
初二学生
作者及工作单位
师范学院
教材分析
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大人讲我小时候。让学生回忆小时候家人呵护的温馨时光,谈谈自己的童趣。
第二部分:无悔的奉献。让学生感受父母的无私付出,聊聊父母的优秀品质,以及优良的家风对自己人生的影响。
《我爱我家》精品教案

《我爱我家》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感受家庭的温暖。
2.培养学生对家人的感恩之情,学会关心家人。
3.引导学生在家庭中做一个懂事的孩子。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家庭的重要性,感受家庭的温暖。
2.难点:培养学生对家人的感恩之情,学会关心家人。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故事法、讨论法、活动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1.播放一段家庭温馨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2.提问学生:“你们觉得家庭重要吗?为什么?”
2.家庭的重要性
1.讲述一个关于家庭的故事,如《孟母三迁》等。
2.让学生讨论家庭的重要性,如提供生活保障、给予关爱和支持等。
3.教师总结家庭的重要性,强调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
3.感受家庭的温暖
1.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家庭中的温暖瞬间,如家人一起过生日、一起旅
游等。
2.引导学生体会家人的爱和关心,感受家庭的温暖。
4.感恩家人
1.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应该如何感恩家人,如帮家人做家务、给家人送
礼物等。
2.教师总结感恩家人的方法,强调要从行动上表达对家人的爱。
5.活动:“我爱我家”手抄报制作
1.让学生以“我爱我家”为主题,制作手抄报。
2.学生展示自己的手抄报,并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和感受。
3.教师对学生的手抄报进行评价和鼓励。
6.总结
1.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家庭的重要性和感恩家人的意义。
2.鼓励学生在家庭中做一个懂事的孩子,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家人的爱。
我爱我家教学设计教案

我爱我家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我家”的词义,并能正确运用。
(2)学生能够学会描述家庭成员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特点。
2.能力目标:(1)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句型和词汇进行简单的口语交流。
(2)学生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书面表达。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家庭的热爱和对家人的尊敬。
二、教学重点:1.学会描述家庭成员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特点。
2.学会用简单的句子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
三、教学难点:1.学会运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进行简单的口语交流和书面表达。
2.学会描述家庭成员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特点。
四、教学准备:图片、单词卡片、录音机。
五、教学过程:1. Warming-up:(教师出示家庭照片)T: Look at the picture. Can you describe this family? What are they doing? Let's talk together.2. Presentation:(教师出示描述外貌特征的图片)T: Look at these pictures. Can you describe the people inthe pictures? What are their physical appearances? (教师出示卡片) T: Now, let's learn some words related to physical appearances. Please listen and repeat after me. (教师出示卡片并读出单词)T: Can you match the words with the pictures? (学生进行配对) T: Good job! Now, let's learn some words related to personality. Please listen and repeat after me. (教师出示卡片并读出单词)T: Can you match the words with the pictures? (学生进行配对)3. Practice:(教师出示一张家庭照片)T: Look at this family. They are my family. Can you help me describe each member of my family? How do they look like? What are their personalities? You can use the words we have learned just now. (学生进行描述)T: Very good! Now, let's practice asking and answering questions about family members. (教师示范)T: (教师角色扮演) A: Who is this? B: This is my father.T: Now, please work in pairs and practice asking and answering questions about your own family members.4. Production:T: Now, I want you to write a short paragraph about your family members. You need to describe their physical appearances and personalities. Use the words we have learned and make your paragraph interesting. (学生进行写作)T:(教师选择几位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5. Summary and Homework:T: Today, we have learned how to describe family members' physical appearances and personalities. Can you summarize what we have learned? (学生进行小结)T: Your homework is to interview your family members and write a paragraph about them. Remember to describe their physical appearances and personalities.六、板书设计:My FamilyPhysical appearances: tall, short, thin, fat。
八上第一课第二框《我爱我家》教学设计

八上第一课第二框《我爱我家》教学设计八上第一课第二框《我爱我家》教学设计情景导入:(教师出示一张照片)这是一张普通的照片,但又是一张我永远铭记在心的照片。
今天,我将怀着一种虔诚和感恩的心情,来表达我对去世父亲最真诚的谢意和深深地回忆。
教师讲述照片的故事。
新授课:一、活动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照片,放在桌子上,教师巡视检查,并找出有意义和代表性的照片,随即问学生照片拍照的时间、人物及背后的故事。
学生讲得好,教师要及时表扬。
询问3个学生的照片,角度不同,体会不同。
再让学生分组,讲述自己的照片。
让学生在欣赏、讲述照片内容的同时,感受家庭的温馨,感受父母对自己的呵护。
教师行为:开展这一活动,一要注意正面引导,防止学生讨论亲子矛盾,而要着重引导学生感受父母的爱;二要注意辩证地看待这些事,因为许多家长对子女爱护有余,严格要求不足,所以要对学生反映出来的问题作具体分析。
二、阅读教材,完成表格要求学生通读教材第8-10页教材内容。
完成第8-9页的表格。
(如下图)反馈:让学生阅读教材后,完成表格。
并要求学生说说从表格里感悟出父亲、母亲对家,对我的爱。
活动:中国是一个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的国家。
在这些文化中,蕴藏着很多赞颂爸爸、妈妈的诗词和歌曲。
按座位分小组比赛说。
(小组积分,课代表记分。
)活动要求:可唱、可说,关键要抓住妈妈、爸爸字眼。
四、听音乐,做练习课堂练习:要求学生写一段赞美母亲或父亲的诗词或歌词,有标题、有内容,字数不少于50字。
或为自己的家画一幅画,为自己的家剪纸。
学生动手写时,教师播放歌曲《让爱住我家》。
学生课堂练习时,教师巡视,对书写的困难学生,启发引导。
歌曲要不断播放。
做不完的同学可以课后做。
五、扩展作业为父亲或母亲洗一次脚。
我爱我家教案(4篇)

我爱我家教案(4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漂亮的编辑为家人们收集的我爱我家教案【4篇】,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爱我家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听录音,在老师的指导下认识“我、家、爸、妈、牛、姐”六个生字,读准字音。
并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
2、认识笔画“撇”,能按照正确的笔顺规则用铅笔在田字格里描写“牛、生”。
3、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词语,积累生字组成的词语“爸爸、妈妈、姐姐”。
4、能跟着录音或老师的范读,字字过目地读课文。
在跟读的基础上能独立或半独立地朗读课文。
在朗读中感受课文小主人对家的一种喜爱依恋之情,进而联系到自己温暖的家。
5、能仿照课文,用一二句话说说自己的家,做到声音响亮。
态度大方。
教学重点和难点:1、能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我、家、爸、妈、牛、姐“6个生字。
2、能仿照课文,用一二句话说说自己的家,做到声音响亮,态度大方。
教学准备:教师方面的准备:课文录音。
全家福相片。
生字卡片。
学生方面的准备:全家福相片。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1、出示老师的全家福相片,老师介绍”我的家”。
2、板书课题。
3、学生字“我、家”。
4、读课题5、你能用一二句话来说说你的家吗?说明:从老师的家引入课文内容,揭示课题,拉近了学生和老师的距离,有一定的亲和力,更能引起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继而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来说说自己的家,不但进一步引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而且渗透了说话训练的内容。
二、感知课文,学习生字。
1、一听课文录音,听一听小作者家的情况是怎么样的?(1)听录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学生反馈听到的内容。
2、二听录音,注意生字宝宝的`读音(1)媒体出示短文,当课文录音念到生字时,媒体演示生字闪烁红光。
(2)在文中找出这些生字出来,把它圈一圈。
3、三听录音,轻声跟读短文,注意读准生字的音说明:三次听录音分别提出不同要求,目的明确要求适度,循序渐进逐步深入。
《我爱我家》教案

《我爱我家》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的组成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
2.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关心家人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学会如何介绍自己的家庭。
二、教学重点1. 家庭成员的名称及关系。
2. 学会用简单的语言介绍自己的家庭。
三、教学难点1. 家庭成员的称呼和关系。
2. 如何在实际情景中运用所学知识。
四、教学准备1. 图片:家庭成员的图片。
2. 卡片:家庭成员的名称卡片。
3. 黑板:用于板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出示家庭成员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家庭成员的名称。
(2)学生尝试用简单的语言介绍自己的家庭。
2. 新课内容:(1)教师讲解家庭成员的称呼和关系,如父亲、母亲、哥哥、姐姐等。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朗读家庭成员的名称和关系。
3. 课堂练习:(1)教师发放家庭成员名称卡片,学生分组进行练习。
(2)学生相互提问,练习介绍自己的家庭。
4. 情景模拟:(1)教师创设情景,如家庭成员团聚、家庭活动等。
(2)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口语表达。
(2)学生分享自己家庭成员之间的趣事。
6. 课后作业:(1)学生用所学知识,写一篇关于自己家庭的短文。
(2)家长参与评价,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以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家庭互动为评价依据。
2. 评价内容:家庭成员称呼和关系的掌握程度、口语表达能力以及家庭观念的培养。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观察学生对家庭成员称呼和关系的掌握情况。
2. 针对教学中的不足之处,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八、教学延伸1. 开展家庭主题的活动,如家庭照片展、家庭故事分享等,让学生更加了解和热爱自己的家庭。
2.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增进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
九、教学修改1. 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反馈,对教案进行适时修改,确保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适应性。
2.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锻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教学设计(八年级)
第一课爱在屋檐下
第二框我爱我家
《中学政治研究性学习与能力培养》课题组
新余市分宜县杨桥中学陈罗十
⊙课程标准:
2.2.1理解生命是父母赋予的,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能尽自己所能孝敬父母和长辈
⊙教学目标:
Ο知识目标: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情感,对家有一个更全面、深入的认识;明白抚养和教育子女是父母的道德和法律义务。
Ο能力目标:锻炼学生与家长沟通的能力,收集父母为家庭作贡献的具体事例,感受亲情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和分析判断的能力。
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心,尊重父母的劳动和情感;认识到每个家庭成员的责任,并承担起自己对家庭的责任;培养学生权利与义务的意识,增强学生热爱自己家庭、自己父母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框的教学重点是体会父母的爱心,感受家庭的温馨。
难点在于使孩子真正认识自己是家庭成员之一,热爱家庭就应担负起自己的责任,与家人一起营造温馨的家。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
查找音乐、相关的Flash和资料,并制作成课件。
学生准备小时的家庭照片。
⊙板书设计
第一课爱在屋檐下
第二框我爱我家
⒈爱的回忆
——分享珍藏的家庭温馨
⒉爱的奉献
——体会父母对家庭、为我们作出的贡献
⒊爱的心声
——感受不同的父爱和母爱
⒋让爱住我家
——表达真挚的情感,学会责任的承担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播放动画《让爱住我家》。
/web/jy/grzy/yyxs_Flash/1860[1].swf
活动一:爱的回忆:分享珍藏的温馨
制作“温馨”卡,下面设计成简单的相框状,请学生完成“珍藏的温馨”。
可以贴上准备好的照片,与可以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描绘(图片、漫画、文字),并加以美化和完善,然后与大家一起交流分享。
(注意特殊家庭)(小结)这份家庭的温馨让我们感受了幸福,伴随着我们快乐成长。
可见家庭就是我们成长的摇篮、心灵的港湾和人生的第一所学校,而我们的父母就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是我们最亲的人。
活动二:爱的奉献:“秀怡的故事”分析
①阅读P10“相关链接”
②你认为秀怡有家吗?
③秀怡的爹妈爱她吗?
(小结)爱是一种责任(物质与精神财富的给予)。
不仅是道德的要求,
也是法律的规定,不履行抚养义务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可见,父母是家庭的营造者。
活动三:“爱的责任”,说“美满家庭离不开父母的贡献”
同学说自己的父母对自己和家庭所作出的贡献,体会父母的“爱的责任”。
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关爱。
(小结)美满的家庭离不开父母的爱心与奉献,而这份爱心与奉献,也正体现了父母对家庭的责任。
同学也应有一种对家庭的责任意识。
活动四:“爱的心声”理解不同方式的父母“爱”
听故事
《两件不能让母亲知道的事情》:我是个乡下孩子。
母亲是土生土长的乡下人,没什么文化。
高三那年的一个周末,母亲第一次搭别人的车来到县城中学,给我带
来一盒营养液。
母亲说:“听人家讲,这东西补脑,喝了准能考上大学。
”我嘟囔着:“那么贵,又借钱了吧?”母亲一笑:“没有!是用手镯换的。
”那只漂亮的银手镯
是外祖母传给母亲的,是贫穷的母亲最贵重的东西了。
母亲走后,我打开一小瓶营
养液,慢慢地喝下了那浑浊的液体。
没想到我当天晚上便送进医院。
原来母亲带来
的那盒营养液是伪劣产品。
回校后,我把它全扔了。
后来,当我接到大学录取通知
书时,母亲欣慰道:“那营养液还真不赖!当初你爸还怕人家骗咱呢。
”我使劲朝母
亲点头。
一个炎炎夏日,读大学的我收到了来自家里的包裹,还未及拆封,一股浓浓的馊味已扑面而来,屏着呼吸打开,才发现里面装的是5个煮熟的鸡蛋,经过千里迢
迢的邮途,早已变质发臭。
很快,我还收到了母亲托人代写的信。
原来,前些日子
家乡正流行一种说法,说买5个鸡蛋,煮熟了给儿女吃,就能保儿女平安。
母亲在
信中还一再嘱咐,一定要一口气吃掉那5个熟鸡蛋。
读信的那一刻,我心里暖融融
的,仿佛母亲就站在面前,慈祥地看着我吃下了5个鸡蛋。
放暑假回家,母亲问我
鸡蛋是否坏了,我笑着说:“没,我一口气都吃了”。
《以水代酒的父亲》:“只有再生的儿女,没有再生的父母”……随着两个孩子陆续上学,我们一家四口仅靠父亲每月不足300元的工资支撑着,生活的艰难可想
而知。
尽管如此,父亲每天仍要喝酒,偶尔还讲些“穷当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之
类我们长大后才懂的道理。
在一次,我偷听到父亲向母亲发脾气:“酒当然要喝,
可孩子们的书更要念!不念书将来来拿什么谋生?”接着便是母亲那深深的叹息声。
我当时恨透了“酒鬼”父亲。
终于有一天,我决定倒掉父亲的酒,让他喝不成。
可
当我偷偷打开父亲的酒瓶时,却闻不到一点酒味。
我用舌头舔了舔,才发现那酒瓶
里装的居然是白开水!原来父亲背着母亲和我们一直以水代酒,把省下的钱供我们
读书……一下子,我的泪水像断了线的珍珠,父亲忠厚、刚毅和深沉无言的爱温暖
着我的心。
以后多少次,每当我看到父亲用酒杯津津有味地喝着白开水时,就忍不
住偷偷流泪,发誓要刻苦学习,长大后好好报答父亲……
1、你怎么看故事中的母亲和父亲?
2、母亲和父亲在表达爱时有何不同?
3、对于父母不同方式的爱你能感受吗?
(小结)通过学习和讨论,母爱父爱,虽有着不同表达方式,但都是对我们的关爱,对家庭的热爱。
这是亲情的自然流露,也是责任的具体表现,更是传统美德的彰显与发扬……
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
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撷取一枚红叶,你却给了我整个枫林;
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亲吻一朵雪花,你却给了我银色的世界。
活动四:“让爱住我家”——为家庭尽自己的责任与爱心
珍爱家庭的温馨,感谢父母的关爱;作为家庭一员,应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爱住我家”相亲相爱到永远。
在“温馨卡”的反面,用你喜欢的方式将“家”的感受记录下来(诗、画、字),体味家庭中的“爱”;或针对家庭中存在的小问题“献计献策”,使“家”更温馨。
放音乐《相亲相爱》
结束语:将“温馨卡”与父母交流、完善并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