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与液体压强》专题复习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复习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的复习课。

复习内容主要包括压强的概念、计算公式以及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

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压强的基本知识,能够运用压强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压强的概念及计算公式,能够运用压强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压强的计算公式的运用。

2. 影响压强大的因素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自行车打气时气筒的压强,引出压强的概念。

2. 知识梳理:利用PPT展示压强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P = \frac{F}{S} \],其中P表示压强,F表示力,S表示力的作用面积。

讲解影响压强大的因素: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

3. 例题讲解:展示一道典型例题,如:“一个重为500N的物体放在面积为0.1平方米的水平地面上,求物体对地面的压强。

”引导学生运用压强公式进行计算。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生活中哪些现象可以用压强知识来解释。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以及影响压强大的因素。

七、作业设计为什么深海处的海水压力很大?为什么飞机的轮胎上有花纹?2.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学生对压强的概念和计算公式的掌握情况。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是否能够灵活运用压强知识。

2. 拓展延伸:探讨压强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医学、工程等。

引导学生进行压强相关的科学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压强的计算公式的运用在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的复习课中,压强的计算公式的运用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复习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复习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复习教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我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孩子们成长的初期。

因此,我设计了这一节幼儿园课程,旨在通过有趣的活动,帮助孩子们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互动式学习,让孩子们在实际操作和游戏中学习。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孩子们对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并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3. 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孩子们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

难点: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学卡片、图片、玩具等。

2. 学具:画笔、彩纸、剪刀等。

五、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通过简单的舞蹈和歌曲,让孩子们放松身体,激发他们的热情。

2. 情境教学(10分钟):通过图片和实物的展示,让孩子们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点,引导他们思考和表达。

3. 小组活动(10分钟):将孩子们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完成一个任务,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孩子们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

难点: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课堂活动的效果,观察孩子们的反应和参与程度,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同时,我还会鼓励孩子们在课后进行拓展延伸,如观察身边的物体,尝试与他人合作完成小任务等,以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这一节课,我希望能够为孩子们提供一个有趣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快乐中成长,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我也希望他们能够通过参与课堂活动,学会与他人合作,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复习课教学设计

文档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复习课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的复习课。

复习的主要内容包括:压强的概念、计算公式以及相关性质;压强在不同情况下的变化规律;液体压强的特点及其计算方法;大气压强的相关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压强的概念、计算公式以及相关性质;2. 理解并掌握压强在不同情况下的变化规律;3. 掌握液体压强的特点及其计算方法;4. 了解大气压强的相关知识;5. 提高学生的物理综合运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压强的计算及应用;2. 液体压强的特点及其计算方法;3. 大气压强的相关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学生物理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自行车打气、跳水运动员跳板等,引导学生思考压强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知识回顾:复习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以及相关性质;引导学生通过课本和笔记,回顾压强在不同情况下的变化规律;讲解并巩固液体压强的特点及其计算方法。

3. 课堂互动: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解答问题,检查学生对压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例如:一个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受到的压力为10N,受力面积为1m²,求该物体的压强。

4.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压强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如:一个长方体木箱,底面积为0.5m²,重力为20N,求木箱对地面的压强。

5. 课堂小结:6.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有关压强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如:一个圆柱形水池,底面半径为2m,水深为3m,求水池中水的压强。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压强的概念、计算公式、相关性质;压强在不同情况下的变化规律;液体压强的特点及其计算方法;大气压强的相关知识。

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七、作业设计1. 题目:一个圆柱形水池,底面半径为2m,水深为3m,求水池中水的压强。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复习课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对于教学活动的设计总是充满热情与思考。

下面是我对于《压强》复习课的教学设计:一、设计意图在本次复习课中,我希望通过对比、实例和游戏等多种方式,帮助孩子们理解和掌握压强的概念,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

让他们能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理解压强的概念,知道影响压强的因素。

2. 让孩子们能够运用压强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压强的计算公式,以及在不同情境下如何应用。

2. 教学重点:掌握影响压强的因素,能够分析生活中的压强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压力计、气球、海绵等。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五、活动过程1. 实例引入:通过展示气球被吹大的现象,让孩子们感受压强的存在。

提问:为什么吹气球时,气球会变大?孩子们的回答可能会有:因为吹气给了气球压力。

2. 知识讲解:讲解压强的概念,以及影响压强的因素。

用PPT展示压强的计算公式,让孩子们理解并记忆。

3. 小组讨论:让孩子们分成小组,讨论生活中哪些现象与压强有关?每组选择一个现象,用彩纸、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成海报,向大家展示并解释。

4. 游戏环节:设计一个关于压强的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加深对压强的理解。

例如:在一个海绵上放上不同重量的物品,让孩子们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理解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

六、活动重难点1. 重难点:理解压强的计算公式,以及在不同情境下如何应用。

2. 难点: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本次复习课的教学效果,观察孩子们对压强的理解和应用情况。

在拓展延伸环节,我会鼓励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思考与压强相关的现象,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我希望能够激发孩子们对物理的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压强的知识。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复习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复习教案

教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复习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的复习。

复习内容包括: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及单位;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液体压强的特点及计算方法;大气压强的存在及其应用。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及单位,能运用压强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 理解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能运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压强的变化。

3. 学会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能运用这些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 掌握液体压强的特点及计算方法,能运用液体压强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5. 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及其应用,能解释相关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压强的计算及应用。

2. 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

3. 液体压强的特点及计算方法。

4. 大气压强的存在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实验器材(包括海绵、玻璃板、水、气球等)。

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实验器材,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把玻璃板放在海绵上,玻璃板会陷下去?这是因为什么力作用在玻璃板上?2. 知识回顾:复习压力的定义及计算公式,引导学生回顾受力面积的概念。

3. 压强的定义及计算:介绍压强的定义,强调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讲解压强的计算公式:p = F/S,其中p表示压强,单位为帕斯卡(Pa);F表示压力,单位为牛顿(N);S表示受力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²)。

4. 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讲解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压强的变化。

5. 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讲解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并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这些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6. 液体压强的特点及计算:介绍液体压强的特点,讲解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 = ρgh,其中p表示液体压强,单位为帕斯卡(Pa);ρ表示液体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³);g表示重力加速度,单位为米每秒平方(m/s²);h表示液体柱的高度,单位为米(m)。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压强复习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压强复习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复习学案(新版)新人教版1、熟记压力、压强的定义、公式和单位2、理解固体压强、液体压强的比较方法3、能利用公式进行压强的计算一、课前知识回顾1、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压力的方向是于受力面。

压力的作用效果由和共同决定的。

物体叫压强,用符号表示。

压强是描述的物理量。

压强的定义式是:,压强的单位是:,用符号表示,1帕= 牛/米2。

由公式P=F / S可知: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就可以增大压强;压力一定时,增大可以减小,即压力分散;减小,可增大,即压力集中。

2、液体的压强液体的压强是由于而产生的,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使液体对容器的侧壁和底部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方向都有压强。

液体内部的压强随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计算液体压强的公式是:。

由公式可知:液体的压强只与和有关;液体的压强与液体重力的大小,液体质量的大小,体积的大小无关,与容器的形状和大小无关。

上端,下部的容器叫连通器。

当连通器里盛有同种液体,在液体的情况下,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应用:等。

3、大气压强是由于而产生的,大气所对浸在它中的物体的压强叫。

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水泵就是利用把水抽上来的。

实验是证明大气压存在的著名实验。

实验是测定大气压值的重要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当管内水银面下降到某一高度后,管内上方是、管外水银面受作用,所以支持着管内一定高度的水银柱,这一定高度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跟大气压强。

通常把________Pa的压强叫标准大气压,它相当于毫米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大气压强可以用测量。

大气压值随高度的增加而。

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气压增大时。

4、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流速越大,流体的压强越。

二、典型例题1、小明同学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做了如下图甲、乙所示的实验。

(1)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木块(2)若想继续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再做图(填“丙”或“丁”)所示实验。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本章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本章复习课教学设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并掌握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压强作为本章的核心概念,其定义和计算公式的理解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需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灵活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2.掌握液体压强与深度、液体密度的关系,以及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影响。
-液体压强与深度和密度的关系,以及大气压强的理解是教学的难点,需要通过实验和实例帮助学生直观感受。
-将学生分成小组,共同完成实验和问题探讨,促进相互学习和交流。
4.设计丰富的练习题和实例分析,巩固学生对压强的理解和运用。
-编制不同难度的练习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
-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观点,充分尊重他们的思考成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环节,教师将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验演示,引导学生感知压强的存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1.生活实例引入:教师展示不同材质的鞋底,让学生思考为什么鞋底有各种不同的设计。接着,提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场景涉及到压强,如雪地行走、沙地行走等。
2.实验演示:教师进行覆杯实验,让学生观察纸片受力情况,思考为什么纸片不会掉下来。通过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关注压强的概念。
-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大气压强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2.交流分享: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评价。
(四)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环节旨在巩固学生对压强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1.基础练习:教师编制基础题,如计算给定情境下的压强,让学生独立完成。
2.提高练习:设计一些综合性的问题,如分析液体压强与深度、密度的关系,小组合作完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专题复习学案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专题复习学案设计

《压强》专题复习【学习目标】1、复习压力、压强的概念;知道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及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知道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能运用P = F/S 、P =ρg h等公式进行压强计算及压强压力的变化比较。

3、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连通器特点、“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大”知识,能运用其相关知识解释自然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复习过程】1. 压强概念的理解(1)物理学中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力叫做压力。

一个重为G的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力F=________。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有关。

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___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_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受的________与________的比叫做压强。

压强是表示__________ _ __的物理量。

计算公式是P=________。

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力的单位是_____,受力面积的单位是_____,则压强的单位是____ _,其专用单位叫________,简称______,符号是。

1 Pa的物理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柱体对水平面的压强可用公式进行计算。

(3)要增大压强,可以增大或(和);要减小压强,可以减小_________或(和)__________。

练习:1.判断一下下列各图中,表面受到的压力的大小,已知物体A的重力GA=10N,物体B的重力GB=20N,F=20N,F1=15N甲图乙图丙图丁图戊图甲图中地面受到的压力是_____N;乙图中地面受到的压力是_____N;丙图中地面受到的压力是_____N;丁图中地面受到的压力是_____N;戊图中顶面受到的压力是______N.2.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常见到以下事例:①有“森林卫士”之称的啄木鸟有细长而坚硬的尖喙,便于啄开树皮②铁路的铁轨要铺在枕木上③书包带要做得宽些,背在肩上才舒服④要把图钉按进较硬的木板,需要加更大的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强与液体压强》专题复习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压力的概念,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

②知道压强的概念、公式和单位,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③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④知道液体内部存在压强,了解液体压强特点,知道液体压强公式。

⑤认识连通器,了解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连通器。

●过程与方法
⑥经过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运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研究问题。

⑦通过五步教学法和思维导图的方法,学生高度参与课堂,学会归纳知识和发散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⑧通过视频《2019年春晚宇航员按手摸》,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科学、爱科学的动机。

⑨通过对日常生活、生产中压强现象的解释,使学生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

【预习设疑】
学生提出在课前自主预习时不理解的问题。

【考点梳理】
考点1压力
1.定义: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 2. 压力大小:
放在水平面上,_______
放在斜面上,_______
3. 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
【剖析重点实验】学生分成6分小组,动手做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并完成导学案上的题目。

【典型例题】例1:在茫茫雪原上,步行者常会陷入雪中,脚踩滑雪
板者却不会陷下去(如图1),针对此现象
(1)你能提出值得探究的科学问题是
.
(2)如图是小萌利用海绵、两个相同的铁块和肥皂来探究这一问题
的实验装置。

①实验中小萌是通过比较
来反映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

这种研究方法叫.
②分析比较图乙、图丙的实验现象,可得结论
是。

③分析比较两个图的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当受力面积相同时,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这里应用的科学方法是 .
④小萌将肥皂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丁图所示,发现无论是大块肥皂还是小块海肥皂,对海绵的作用效果都与之前一样.他经过分析得到的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小萌的方法是(填“对”或“错”)的,理由是:.
⑤为了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我们引入了________这一物理量.
考点2压强
1.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公式为______. 单位是,1 Pa=1 N/m2
2.物理意义:压强是用来表示的物理量。

3.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典型例题】例2、以下哪些是增大压强?哪些是减小压强?
★生活实例:现在四会正在创建文明城市,那么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哪些地方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呢?从而引出压强太大会导致桥面坍塌、路面变成坑坑洼洼。

想一想:路面和桥面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典型例题】例3.国家制定载货车辆对地面的压强控制在7×l05Pa以内.一辆在水平路面行驶的四轮货车,车与货物总质量是1.2×l04kg,每只车轮与地面接触面积是0.3m2.求:(1)货车对路面的压力是多少?(g=10N/kg)
(2)货车对路面的压强是多少?是否超过标准?
考点3 液体压强
1.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1)液体由于受到的作用,对支持它的容器底有压强.
(2)液体具有性,因此对阻碍它流动的也有压强.
2.特点:(1)液体内部朝都有压强.
(2)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3)同一种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

(4)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

3.计算公式:____________.
【典型例题】例4、如图3 所示玻璃管两端开口处蒙的橡皮膜绷紧程度相同,将此装置置于水中,下列各图中的哪幅能反映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后的凹凸情况()
考点4连通器
1.定义:是指上端,下端的容器.
2.连通器原理:
连通器内装有液体,在液体静止时,连通器各容器中的液面总是______的.
3.连通器的应用?
【课堂精练】
1、用42 N的力把重49 N的物体紧压在竖直墙上,物体与墙壁的接触面积为100 cm2,则墙受到的压强为多少?
2、如图7,一个容器内装有一定量的水,它的左边是开口的,而右边是密封的,容器标有a、
b、c、d四个位置,则a、b、c、d四处所受液体压强大小的关系是()
A.P d=P c>P b>P a
B.P b>P c>P d>P a
C.P d>P b>P c=P a
D.P a>P b>P c=P d
3、下列实例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A. 吸尘器
B. 抽水机
C. 茶壶
D. 密度计
【小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