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FC3-LD低污染反渗透膜用于石化废水回用
LFC系列低污染反渗透膜

LFC系列低污染反渗透膜
LFC膜——即Low Fouling Composite的英文缩写,是美国海德能公司于1998年在世界上率先推出的低污染型低压复合膜,LFC膜既具有传统复合膜的低压、高通量、高脱盐率的优点,同时又具有耐污染性的特殊优点,与传统复合膜表面带负电这一特点有所不同的是,LFC膜分为LFC1、LFC2和LFC3三种,LFC1、LFC3膜表面不带电荷,LFC2膜表面带正电荷。
4.1 LFC系列反渗透膜元件的规格与性能
注意事项:产水量误差为±15%,出厂时每一支膜元件均配有一只浓水密封环、一只膜元件连接管和相应O型环。
膜元件均真空封装于1.0%偏亚硫酸氢钠保护液中。
海德能公司确信本资料中提供的信息和数据都是准确和有用的,但由于我们无法控制用户的使用方法和使用条件,因而这里提供的信息和数据仅是出于友好目的,不作为保证值。
海德能公司不承担由于使用这些信息和数据而产生的后果或损害,用户应自己确认海德能公司产品对于其特定用途的适应性。
最新LFC3-LD低污染反渗透膜用于石化废水回用

L F C3-L D低污染反渗透膜用于石化废水回用LFC3-LD低污染反渗透膜用于石化废水回用处理系列现场试验研究毕飞翟建文刘广沛谢春玲(美国海德能公司北京办事处)摘要:本文介绍了三次石化废水回用处理现场试验中LFC3-LD反渗透膜的运行情况,三次试验的原水分别为乙烯厂二沉池出水、化肥厂和烯烃厂冷却循环水浓排水,反渗透的预处理采用HYDRAcap超滤膜。
现场试验的连续运行时间2到5个月不等,在几次试验中反渗透运行均非常稳定,产水量和压力降变化不大,表明LFC3-LD新型低污染膜能够适应污水水质,没有发生严重的膜污染。
试验考核的反渗透产水水质指标有COD Mn、电导率和油等,电导脱除率稳定在98%以上,对COD Cr和又的脱除率在70以上呈不规则变化。
现场试验表明这种新型的低污染膜可以应用于石化废水规模化回用处理。
Application of low fouling RO membrane LFC3-LD in reuse of petrochemical industrial wastewater: field testsBi Fei, Zhai Jianwen, Liu Guangpei, Xie ChunlingHydranautics Beijing office, Beijing 100021Abstract:This papers show three RO pilot tests in field with new low fouling membrane LFC3-LD for petrochemical wastewater reuse. Pretreatment of RO were ultrafiltration of HYDRAcap. The tests were conducted in three different place and with different feeds which include secondary wastewater and two cooling tower effluents. Test durations were two months to five months. The RO unit worked well and no serious fouling were found. Stable flux and delta P indicated that LFC3-LD can well adapt these wastewater, and can be applied in full scale industrial plant. Conductivity, oil and COD Cr were detected in both of feed and permeate. Rejection of conductivity were above 98%, rejection of oil and COD changed above 70%.1前言污水回用是水资源可持续战略的重要组成,有助于同时解决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问题。
反渗透抗污染膜在污水回用上的工艺研究

反 渗 透 抗 污 染 膜 在 污 水 回 用 上 的 工 艺 研 究
仲 惟 雷 刘根 廷 费庆 志 , ,
( . 京 时代 沃 顿 科 技 有 限公 司 , 京 12 4 ;2 山东 国信 环 境 系 统 有 限 公 司 上 海 办 事处 , 海 20 6 ; 1北 北 02 9 . 上 00 2 3 大连 交 通 大 学 环 境 与化 学 S 程 学 院 , 宁 大 连 16 2 ) . - 辽 10 8 摘 要 : 用 城 市 污 水 处 理 厂 达 标 排 放 水 为 源 水 , 过 生 化 塔 一两 级 过 滤 一反 渗 透 系 统 处 理 后 , 水 水 质 利 经 产
取 、 水成 本低 等特点 , 着水资 源 的 日益 短缺 和 用 随 水污染 的不 断加 剧 E , 反 渗 透技 术 进 行 中水 回 用 3 ]
用是缓 解工 业水 荒 的战 略性 对 策 之 一. 污染 膜 抗
到 降低废 水 C D的 目的 , O 沉淀池 出水 投加 次 氯酸
钠进行 杀 菌 , 过纤 维 束 过 滤 和砂 滤 池 去 除悬 浮 经
达 到 了 电厂 循 环 冷 却 水 的水 质 标 准 , 功 的 取 代 了 自来 水 . O T O 成 V N R N公 司 的 抗 污 染 反 渗 透 膜 F 1 —0 0 R 184 在 系统 中经 过 两 年 的运 行 表 现 出很 好 的稳 定 性 , 统 的 回收 率 总 体 保 持 在 7 % 左 右 , 统 脱 盐 率 在 9 % 系 0 系 9
12 中水 回用 系统 预处 理与主 处理 工艺流 程 -
预 处理工 艺流 程 : 二 级 达 标 废 水 一 生 化 塔 一 沉 淀 池 一 ( 菌 杀 剂 ) 纤 维素过 滤器一 砂滤 池一 反渗 透水池 一 鉴 于 中水 回用 系统 源水 的水 质 特 点 , 先通 首 过生 物 曝气塔对 二级 废 水进 行 好 氧 生 物处 理 , 达
LFC应用介绍

采用电中性技术的低污染反渗透膜元件处理石化废水试验研究1 前言污水回用是水资源可持续战略的重要组成,有助于同时解决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问题。
污水回用处理是对已经达到排放标准的市政污水和工业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去除有机污染物和无机盐,处理后的水质要达到具体回用用途相关水质标准,因此能够完全去除溶解性污染物的反渗透技术成为污水回用处理的核心工艺。
反渗透工艺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对于原水中污染物的适应性。
目前工业污水的回用处理技术目前已经开始在钢铁、石化、电力和市政等各个耗水量大的行业进行推广。
但由于污水水质复杂多变,受到生水水质、生产工艺及处理工艺的影响,同一类型的污水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的膜污染特性会有较大区别。
石油化工行业是典型的用水大户,但由于石化污水、废水具有COD高、含油等独特的复杂性,对于如何将其合理的处理回用,业界一直持谨慎态度。
美国海德能公司率先在石化系统开展了一系列现场试验。
现场试验完全模拟实际工业运行状况,采用24小时连续运行,试验反渗透系统回收率约70 %。
需要指出的是,这些现场试验采用了美国海德能公司一直倡导的集成膜工艺(IMS®),使用美国海德能公司的HYDRAcap®中空超滤膜系统作为反渗透的预处理工艺,性能稳定水质优异的HYDRAcap®超滤技术与先进的LFC®低污染膜相结合,完成了对于水质复杂多变且污染性极强的石化废水的深度净化处理。
本文总结了三个石化废水现场试验中反渗透膜系统的运行情况和水质变化,三个试验的原水分别是乙烯厂二级排放水、化肥厂冷却循环水排水和烯烃厂冷却循环水排水。
2 试验2.1 试验基本情况试验水质为石化厂最具有回收价值的综合排水和冷却循环水,试验2和试验3两种循环水的生水分别是黄河上游和黄河下游地表水。
三个试验的运行时间跨越了夏冬两季比较极端的水温和水质变化,因此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见表1)。
表1试验工艺试验编号 1 2 3 试验时间2004.5.21 – 9.18 2004.12.11 – 2005.1.20 2005.6.27 – 9.1 累计运行时间 123天 41天 66天试验水源乙烯二级排放污水化肥循环冷却排放水烯烃循环冷却排放水试验工艺预过滤器(100 µm)+ 超滤 + 反渗透超滤膜元件 HYDRAcap60(美国海德能公司产品)试验用膜元件型号反渗透膜元件 LFC1 LFC3-LD LFC3-LD2.2 反渗透水源与工况对比表2试验水质表序号分析项目单位试验1 试验2 试验31 温度℃23 – 39 10 – 3237 – 422 pH值N/A 6.28 – 8.18 8.0 – 8.5 8.0 – 8.73 浊度NTU 6.3 – 113 20 – 48 5.6 – 4394 电导率µs/cm 624 – 1 810 2 000 – 3 000 3 000 – 4 8005 碱度(CaCO3计)mg/L 29.12 – 302.88 140 – 190 165 – 3106 总硬度(CaCO3计)mg/L 86.34 – 315.9 600 – 1200 1 042 – 1 4007 Ca2+(CaCO3计)mg/L 78.1 – 256 N/A 577.9 – 7318 Mg2+(CaCO3计)mg/L N/A N/A 435.1 – 6709 Fe3+mg/L N/A 0.3 – 0.6 0.3 – 0.910 化学耗氧量mg/L 22.9 – 112(铬法)40 – 70(铬法)9.2 – 21(锰法)11 含油量(正常情况)mg/L 0.59 – 3.18 N/A 0.4 – 1.912 活性SiO2mg/L 8.5 – 25.1 25 ~ 30 29.2 – 47.313 HCO3-mg/L N/A N/A 170.6 – 32114 SO42-mg/L 175.2 – 268.7 N/A 610 – 93515 CI-mg/L N/A 210 – 390 551 – 77216 NO3-mg/L N/A 270 – 420 N/A17 氨氮mg/L 0.1 – 5.94 0.5 – 3.8 N/A18 总溶解固体mg/L N/A N/A 2 264 – 3 40819 总磷mg/L N/A N/A 5 – 7.4中试反渗透系统由于受到装置设备的空间限制,三地试验均采用了两支8英寸膜元件串联组成,并配有浓水回流部分以真实模拟工业系统回收率情况,如图1:图1反渗透系统试验工艺流程图浓水回流工艺是通过增加膜表面流速以减小浓差极化值的方式使小系统回收率达到了大型工业系统的标准。
15tUF RO系统经济技术方案

二、顶目概述本项目是15.0m3/h水处理工程,经处理后的水质符合业主单位提出的技术要求。
根据上述原则,采用“预处理+超滤+反渗透”的工艺流程编制方案。
三、设计基础3.1设计要求:3.1.1产水用途:工艺回用水3.1.2产水要求:反渗透装置脱盐率≥97%3.1.3系统出力:预处理出水≥15m3/h反渗透出水≥10 m3/h (25℃)注:产水量以25℃水温为标准,水温每上升或降低l℃,产水量上升或降低3%. 3.2设计依据:3.2.1原水水源:原水水源不详,建议业主单位提供。
3.2.2原水水质:原水水质不详,建议业主单位提供。
3.2.3设计依据a.进口设备的制造工艺和材料应符合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ASME)和美国材料试验学会(ASTM)的工业法规中涉及的标准或相当标准。
b.国产设备制造及设计标准:HGJ32—90《橡胶衬里化工设备》JB/T2932—1999《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条件》CJ/T119—2000《反渗透水处理设备》c.当上述规范或标准对某些专用材料不适时,则可采用材料生产厂的标准。
反渗透系统设计时采用膜元件制造公司的设计导则及设计软件进行。
四、工艺系统概述4.1工艺流程:原水─→原水泵─→石英砂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保安过滤器─→化学清洗装置阻垢剂加药装置化学清洗装置↓↓↓─→超滤装置─→超滤水箱─→高压泵─→反渗透装置─→回用水池4.2工艺系统简述:水处理工程采用是“预处理+超滤+反渗透”的工艺流程。
4.3系统主要功能简述:4.3.1预处理系统预处理的主要目的是去除原水中的悬浮物、浊度,保证后续超滤设置、反渗透设备的正常运行。
针对原水的水质特点,设置的预处理系统设备主要包括原水泵、石英砂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保安过滤器等。
(1)原水泵原水泵主要作用是对原水进行增压,为预处理系统提供动力源。
原水泵的泵体为SUS304不锈钢结构,具有体积小,高效率,低噪音等特点。
本设备采用南方泵业的CDL16-3立式多级离心泵2台,工作状态为一开一备。
超滤_反渗透膜技术在循环冷却排污水回用中的工业应用试验_图文.

《宁夏电力2006年第5期超滤/反渗透膜技术在循环冷却排污水回用中的工业应用试验过滤水通量范围:f60~145l/m2/h;DH耐受范围:2~13;化学清洗时最大余氯耐受度:250mg/l;最高运行温度:40℃;最高运行压力:O.5MPa;最大透膜压差(TMP:0.21MPa。
1.3反渗透膜系统低污染反渗透膜元件LFC1是对膜表面进行了根本性的化学改进,即在传统的芳香族聚酰胺基础上,通过在膜表面进行PVA复合涂层技术,将膜表面的电性由通常的负电性改为电中性,从而使进水中的负电、正电、中性、两性的污染物在膜表面上的吸附性大大减弱,使膜水通量保持稳定。
LFC1膜与传统聚酰胺复合膜在各种表面活性剂条4q:-F的水通量保持度对比如图2所示。
此外,膜表面与水的接触角由原先的62。
降低到47。
,增强了膜的亲水性,提高了膜对胶体、有机物、金属离子的抗污染能力。
此类低污染膜特别适合于市场污水、锅炉排水、高污染地表水的脱盐处理。
LFC l主要应用参数如下:膜材质:聚烯醇+芳香族聚酰胺复合材料;膜面积:37.2m2;平均脱盐率:99.5%;产水量:11000m3/d(标准测试条件下;最高操作压力:4.14Mpa;最高操作温度:45℃;进水pH范围:3~10;进水浊度:<1.0NTU;进水SDI:<4;进水余氯:<0.1m酬。
1.4试验目的本次工业试验的目的是为在建240m3/h超200080604020一,7、^.,—一一/\一一J一,碡统聚酰胺复合膜\.———一表2超滤各运行阶段概况13/16~3/1936全量过滤3 ̄402003/19—3/20 3,20~3,25 3~25/3~263~263/27 ̄3/29 3,29~3/30 3|30一4}s 25 8619135223142错流过滤错流过滤错流过滤错流过滤错流过滤错流过滤全量过滤3~43.5 ̄43.7-43.7-4.2 44.5 4.5-5 5~6 111 O.4 0.2 O.2 20 20 20 20 40 20 20O1.611111~10・64・《宁夏电力》2006年第5期超滤/反渗透膜技术在循环冷却排污水回用中的工业应用试验表3Fe脱除率试验数据为19NTu~200NTu时,产水浊度基本为零,SDI<1。
基于MSP430G2553便携式脉搏测试仪的设计

导通程度。显然,传感器已经完成了把心脏跳动的信号转换 成电信号。接下来涉及到第二个模块了,那就是把从传感器 送出来的微弱的代表了心脏跳动的电信号做放大处理,当手 指放入的时候,不 管 手 指 的 半 透 明 组 织 的 透 明 程 度 如 何,光 敏三极管 3DU4 都不能完全导通,也就是说动传感器送出来 的电信号,始终都 存 在 一 个 电 压,我 们 实 际 测 量 到 这 个 电 压 是 2. 13V。当半透明组织的透明程度减小,这个电压还会加 大。所以这个 2. 13V 实际上是一个底电压,在后级的放大电 路中,是不需要放 大 的,也 不 可 以 放 大,因 为 一 旦 放 大,这 个 电压信号就超过我们单片机 MSP430G2553 的采集范围了。 所以合理的 解 决 方 式 应 该 是,在 后 级 做 一 个 减 法 运 算 放 大 器,尽管市面上有很多高精密运算放大器,比如 OP07,价格也 不贵。但是他 们 是 双 电 源 供 电 的,还 得 为 这 些 运 放 配 负 电 压,所以在做放大这部分电路的时候我们选择单电源供电的 LM324,并且把它配置成减法运放,而且参考电压为 2. 13V, 我们实际的放大倍数是 4. 3 倍,放大之后的信号,我们的单 片机已 经 能 识 别 到 了。最 后 就 是 显 示 部 分,因 为 单 片 机 MSP430G2553 是用串行的方式和 QC12864 通信的,所以硬件 接口比较简单。
三、结语 MBR 装置经过连续运行 4 个月,证明赛诺公司的 MBR 系统处理对该公司的电子废水是可行的。MBR 系统的运行 达到了设计要求,其产水产水 COD、产水 SDI、营养物去除率 等指标完全满足 RO 装置的进水要求。COD 去除率平均为 80. 9% ,经膜过滤后还可降低 30% 左右。通过 2 个半月 RO 的运行,产水电导率 < 200um / s,可作为工厂再生水使用。由 于电子废水化学成分复杂,国内目前尚无电子废水采用 RO 深度回用的先例,通 过 本 中 试 研 究,说 明 电 子 废 水 膜 法 处 理 回用具有可行性。
(产品管理)海德能膜产品技术手册

目录第一章美国海德能公司RO/NF膜产品规格与性能第二章反渗透及纳滤膜应用技术介绍第三章反渗透、纳滤基础知识第四章水化学与水质分析第五章预处理第六章反渗透系统设计第七章反渗透膜的安装及运行第八章污染与清洗第九章RO/NF系统故障诊断和排除第十章海德能公司反渗透膜元件质量保证书第十一章海德能公司退货程序 (RGA)第十二章反渗透技术问答第十三章应用技术文献第一章美国海德能公司RO/NF膜产品规格与性能1.1 8英寸膜元件端板新型涡旋切1.2 流式设计美国海德能公司已于2002年12月12日正式推出针对所有标准的 8 英寸膜元件端板的新型涡旋切流式(以下简称为“切流式”)设计。
这一新的密封支撑/防止膜卷突出设计(ATD)提供了更好的端面接触,使水力负荷分布的更加均匀。
新的切流式设计保持了海德能公司产品多孔端板的特点,该端板可以保护膜元件免受因较大颗粒撞击而造成的损坏。
这一特殊的涡旋式图案设计使得穿过膜元件表面的水具有均匀的分布,并可以平衡膜元件外部和中心管的压力。
新的切流式可以很容易地由其象牙色和涡旋式结构辨认,而不同于以前的灰色和直线式。
同时,我们还将介绍新型内连接管,它即适用于新型切流式膜元件,也适用于传统的海德能膜元件。
新型内连接管具有很多好处,在负载和操作过程中不会脱离。
新型切流式膜元件完全与工业市场中众多其它的膜元件相兼容。
海德能公司正致力于膜元件内部密封方法的研究,以提供压力容器中膜元件之间密封连接的最大保证。
目前正使用的非切流式膜元件设计可以允许内部和外部的密封。
海德能公司在持续不断地为我们的用户研究和开发创新的、改进性的产品。
新切流设计在保持水通量和脱盐率的一致性及可靠性的基础上提供了附加的益处。
海德能公司正在以改进的设计模式,在无附加成本的情况下,一同既往地生产高质量的膜产品。
技术说明—新型切流式膜元件需使用内连接管—每支新型切流式膜元件的包装中均装备一支内连接管— SWC 系列内连接管部件号码不同于其它苦咸水反渗透膜产品的内连接管部件号码—新切流式膜元件不能使用外连接管和外连接型端板接头—新型内连接管同时适用于新型切流式和传统膜元件—新切流式设计膜元件与市售的大多数公司的膜元件的连接管和端板接头完全兼容—标准中心管内径为1.125英寸,经压力容器制造商验证,端板接头可满足其要求—在新型内连接管上的O型圈(其型号为PARKER#2-119)可能不同于其他制造商的产品—对于目前采用外连接型端板接头的系统,需要从压力容器制造商处订购新的端板接头—当传统膜元件被新型切流式膜元件取代时,每一压力容器需要两个端板接头—苦咸水膜元件连接管是一头逐渐变细的,以便需要探查时很容易地接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FC3-LD低污染反渗透膜用于石化废水回用
处理系列现场试验研究
毕飞翟建文刘广沛谢春玲
(美国海德能公司北京办事处)
摘要:本文介绍了三次石化废水回用处理现场试验中LFC3-LD反渗透膜的运行情况,三次试验的原水分别为乙烯厂二沉池出水、化肥厂和烯烃厂冷却循环水浓排水,反渗透的预处理采用HYDRAcap超滤膜。
现场试验的连续运行时间2到5个月不等,在几次试验中反渗透运行均非常稳定,产水量和压力降变化不大,表明LFC3-LD新型低污染膜能够适应污水水质,没有发生严重的膜污染。
试验考核的反渗透产水水质指标有COD Mn、电导率和油等,电导脱除率稳定在98%以上,对COD Cr和又的脱除率在70以上呈不规则变化。
现场试验表明这种新型的低污染膜可以应用于石化废水规模化回用处理。
Application of low fouling RO membrane LFC3-LD in reuse of petrochemical industrial wastewater: field tests
Bi Fei, Zhai Jianwen, Liu Guangpei, Xie Chunling
Hydranautics Beijing office, Beijing 100021
Abstract:This papers show three RO pilot tests in field with new low fouling membrane LFC3-LD for petrochemical wastewater reuse. Pretreatment of RO were ultrafiltration of HYDRAcap. The tests were conducted in three different place and with different feeds which include secondary wastewater and two cooling tower effluents. Test durations were two months to five months. The RO unit worked well and no serious fouling were found. Stable flux and delta P indicated that LFC3-LD can well adapt these wastewater, and can be applied in full scale industrial plant. Conductivity, oil and COD Cr were detected in both of feed and permeate. Rejection of conductivity were above 98%, rejection of oil and COD changed above 70%.
1前言
污水回用是水资源可持续战略的重要组成,有助于同时解决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问题。
污水回用处理是对已经达到排放标准的市政污水和工业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去除有机污染物和无机盐,处理后的水质要达到具体回用用途相关水质标准,因此能够完全去除溶解性污染物的反渗透技术成为污水回用处理的核心工艺。
反渗透工艺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对于原水中污染物的适应性。
目前工业污水的回用处理技术目前已经开始在钢铁、石化、电力和市政等各个耗水量大的行业进行推广。
但由于污水水质复杂多变,受到生水水质、生产工艺及处理工艺的影响,同一类型的污水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的膜污染特性会有较大区别。
石油化工行业是典型的用水大户,但由于石化污水、废水具有COD高、含油等独特的复杂性,对于如何将其合理的处理回用,业界一直持谨慎态度。
海德能公司率先在石化系统开展了一系列现场试验。
现场试验完全模拟实际工业运行状况,采用24小时连续运行,试验反渗透系统回收率约70%。
需要指出的是,这些现场试验采用了海德能公司一直倡导的集成
膜工艺(IMS),使用海德能公司的HYDRAcap中空超滤膜系统作为反渗透的预处理工艺,性能稳定水质优异的HYDRAcap超滤技术与海德能先进的低污染膜相结合,完成了对于水质复杂多变且污染性极强的石化废水的深度净化处理。
本文总结了三个石化废水现场试验中反渗透膜系统的运行情况和水质变化,三个试验的原水分别是乙烯厂二级排放水、化肥厂冷却循环水排水和烯烃厂冷却循环水排水。
2试验
2.1 试验基本情况
试验水质为石化厂最具有回收价值的综合排水和冷却循环水,试验2和试验3两种循环水的生水分别是黄河上游和黄河下游地表水。
三个试验的运行时间跨越了夏冬两季比较极端的水温和水质变化。
因此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2.2反渗透水源与工况对比
中试反渗透工况
中试反渗透系统由于受到装置设备的空间限制,三地试验均采用了两支 8英寸膜元件串联组成,并配有浓水回流部分以真实模拟工业系统回收率情况,简图如下
图-1 反渗透系统试验工艺流程图
浓水回流工艺是通过增加膜表面流速以减小浓差极化值的方式使小系统回收率达到了大型工业系统的标准。
在这种情况下,难溶盐及有机物的浓缩倍率与实际工业系统完全一致,模拟了大型工业系统末端浓水出口处两支膜元件的实际运行状况,同时由于直接面对原水,膜所受到的有机物及胶体物质污染的状况与大系统首只膜元件的状况相同。
因此以上试验系统工艺可以认为是在实际工业系统最差状况下的运行模拟,可以充分地暴露膜受到各种污染及结垢影响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对于实际工业系统的设计有参考价值和之道意义。
3反渗透系统运行对比分析
3.1 试验基本参数
3.2 总体运行情况
图-2为三个试验反渗透系统产水量、压力与温度变化总图;试验1产水量在8月9日极限冲击(采用生化处理前水源,虽然以超滤作为预处理但进入反渗透系统的COD仍高达110mg/l,含油量为10mg/l)时开始下降,化学清洗后系统产量、压力恢复。
试验2中,由于正值北方冬季,昼夜温差变化大(一天内变化可达到15℃)且对循环水排污水的影响也大,在反渗透系统压力波动小的情况下造成产水量波动较大。
试验3中,循环水投加的杀菌
剂与剥
图-3 标准化产水量及回收率
离剂均为阳离子型药剂,频繁加药对系统影响较大,虽然海德能公司LFC3-LD型反渗透膜元件为表面电中性,但循环水中阳离子型药剂浓度高且循环水碱度较高,因此对反渗透膜元件存在影响(虽然海德能公司电中性膜元件在受到阳离子药剂冲击后,运行过程中能够自动恢复,但不推荐使用)。
标准化分析
图-3为标准化后的单位压力反渗透系统产量;试验1用膜元件为LFC1型号,试验2、3用膜元件为LFC3-LD型号;试验2 的标准通量较高,是由于相对试验3,进水温度较低、进水含盐量低和回收率低的原因造成;标准通量与温度、水质相关。
3.3 压差变化(膜污染)
图中以看出压差与温度相关,温度高时压差小反之压差较大;试验1由于运行时间较长,因而在后期压差升高幅度较大,压差增大原因主要是由有机物引起;而试验2、3 试验过程中压差变化不大,压差增大原因主要是由无机盐类引起。
图-4 压差与温度的相关性
3.4 反渗透系统的脱盐率
以上两图为反渗透系统的脱盐情况,在各个中试过程中脱盐率稳定;试验1原水含盐量较低,反渗透产水水质会受到源水COD或氨氮高低的影响,从而影响脱盐率;试验2、3是
典型的化工循环冷却高含盐量排污水,而且也会受到化工渗漏物的影响;试验3中7月15日源水发生泄漏事故造成排污水电导滤达到8000μs/cm左右,反渗透脱盐率保持不变。
3.5 反渗透膜对COD、油的去除情况
石化废水的最大的特点是有机物含量与油含量较高,而且类型复杂;以上在试验过程中,海德能公司的低污染膜元件对COD与油的脱除率较高,而且对这些类废水的抗污染性较强;上图可知,对COD的脱除率最低40%,平均70%;对油的去除率最低40%,平均75%;试验1过程中,连续4日的冲击试验中进入反渗透系统的COD平均6mg/l,油平均6.1mg/l。
试验2中油含量很低因此,没有对油进行检测,其他情况脱除率稳定。
图-5 进水电导率及产水电导率
图-6 进水电导和脱盐率
图-7 反渗透进水COD 、产水COD 及脱除率
4结论
通过三个试验地点不同水质的现场试验,LFC 低污染膜表现出对于高污染性石化废水的良好适应性,特别是新型低污染反渗透LFC3-LD 膜能够耐受循环排污水水质大范围波动及冲击加药的影响。
连续的现场运行表明LFC 膜的耐污染能力及稳定的分离性能完全可以实现规
模化工业应用,具体如下:
1)低污染反渗透膜元件在以超滤为预处理工艺的试验中,表现出良好的耐受COD与油的
特性:低污染膜元件在平均进水COD小于30mg/L时在试验中长期稳定运行;低污染膜元件在平均进水含油量小于1mg/L时在试验中长期稳定运行。
2)在模拟工业系统末端膜元件的运行试验中,反渗透膜元件的产水通量在12~16 GFD间
运行稳定。
3)低污染膜元件的电中性特点使系统能够承受不同类型(阳离子、阴离子或中性)药剂与
表面活性剂的冲击。
4)低污染反渗透系统对复杂的化工循环冷却排污水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够耐受长期高温运
行(平均40℃,高达44℃)并保持脱盐率。
5)在石化污水处理过程中,以超滤作为反渗透的预处理,能够保证反渗透进水的SDI值,
从而保证反渗透膜元件的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