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上光和覆膜
彩盒纸品印刷的各种表面处理

彩盒 & 纸品印刷表面处理种类-------设计师必读UV上光是一种添加了光固化剂的树脂,涂抹方式和油墨印刷类似,不同在于UV采用了紫外光固化方式干燥。
它比其它上光技术更加安全环保,并且具有干燥速度快、不受承印物种类的限制、耗能低节约能源、质量好耐摩擦耐腐蚀等优点。
UV上光的图层能够给设计作品带来高光泽的反射效果,越来越受到设计师们的青睐,通常会利用UV局部上光来强调某个画面的视觉效果,赋予印刷品材质质感变化。
上光油工艺加工有两种主要方式:印刷涂布加工和专用上光涂布机加工。
印刷涂布加工是利用印刷机设备进行上光涂布,实际上把光油当做一种特殊的油墨进行印刷。
具体来说就是在印刷的过程中,光油经输墨系统传递到印版,覆盖在还没有晾干的油墨上,光油和油墨会被纸张纤维吸收;专用上光涂布机涂布加工是当印刷品的油墨干透之后利用涂布机设备进行上油操作,减轻了纸张对光油涂料的吸收,保持了光油的光泽度。
承印物的油墨吸收能力是保证光泽效果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所以就要优先选用经过涂层处理的纸张。
覆膜工艺是纸表面加工工艺,是指用覆膜机器在印品的表面覆盖一层极薄的透明塑料膜。
经过覆膜的印刷品,表面会更加平滑、光亮,耐污、耐水、耐磨,书刊封面的色彩更加的鲜艳夺目,不容易被损坏,印刷品的耐磨性、耐折性,抗拉性以及耐湿性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加强,提高了使用寿命,美化了各类印刷产品的外观效果。
起凸压凹:设计图形的轮廓可以通过一种特殊的后加工工艺在平面印刷物上形成三维立体的凸起或凹陷的效果,这种加工工艺就是起凸、压凹工艺。
由于起凸和压凹的加工造成了纸面的浮雕效果,因此可以强化平面印刷物中某个设计元素,突出整体设计的视觉、触觉感染力。
起凸、压凹工艺多用于包装纸、标签、包装盒、名片等纸品上,显示出其商品价值。
一般来说,起凸、压凹工艺特别适合在厚纸上加工,因为厚纸比薄纸更能保证最后浮雕效果的强度和耐磨性,此工艺分为有色起凸、无色起凸以及有色压凹、无色压凹。
印刷印后加工工序常用术语

印刷印后加工工序常用术语上光:在印刷品表面涂上(或喷、印)一层无色透明涂料,干后起保护及增加印刷品光泽的作用,这一加工过程叫做上光。
一般书籍封面、插图、挂历、商标装璜等印刷品的表面要进行上光处理。
覆膜:以透明塑料薄膜通过热压覆贴到印刷品表面,起保护及增加光泽的作用。
烫箔:以金属箔或颜料箔,通过热压,转移到印刷品或其它物品表面上的加工工艺,叫做烫箔,俗称烫金,其目的是增进装饰效果。
压痕:利用钢线,通过压印,在纸片上压出痕迹或留下供弯的槽痕。
环衬:连接书芯和封皮的衬纸。
毛本:三面未切光的书芯。
光本:三面切光的书芯。
圆背:精装的一种。
书背制作成一定弧度的圆弧面。
堵头布:贴在精装书芯背脊天头与地脚两端的特制物。
书壳:精装书籍的封皮。
整面:也称全面,书壳的表面材料是一整块。
接面:也称半面,书壳的表面材料不是一整块,通常是封面和封底用一种材料,书腰用另一种材料拼粘而成。
扒圆:圆脊精装书在上书壳前,先把书芯背部处理成圆弧形的工序。
起脊:精装书在上书壳前,把书芯用夹板加紧压实,在书芯正反两面接近书脊与环衬连线的连缘处压出一条凸痕,使书脊略向外鼓起的工序。
飘口:指精装书刊套合加工后,书封壳大出书芯切口的部分。
平锁:将配好的书帖逐帖以线串订成书芯,且纱线在各书帖间排列成行的锁线方式。
交叉锁:将配好的书帖逐帖以线串订成书芯,且纱线在各书帖间相互错开的锁线方式。
圆势:精装书圆背弧面的弧度。
方背:精装的一种。
书背平直且与封面封底垂直。
包角:在书封壳的前口两角上包一层皮革或织品。
书槽:又称书沟或沟槽,指精装书套合后,封面和封底与书脊连接部分压进去的沟槽。
针距:锁线订(或缝纫订)中,同一书帖(或同一订口)上相邻两个针位的距离。
针数:锁线订(或缝纫订)中,书册订缝的针眼数。
假脊:精装的一种。
书芯没有起脊,但通过对书壳的特殊装饰加工,使整本书的外观像起脊的精装书。
吡裂:在扒圆起脊加工时,书芯圆背上相邻的两书帖裂开分离。
联接边:接面书壳采用两种表面材料拼粘的重叠部分。
纸制品的上光覆膜工艺

印后加工处理技术(纸品复膜与上光工艺)纸制品的上光覆膜工艺上光覆膜工艺是印刷品表面整饰加工工艺的最主要形式,也是印后工艺的一个重要环节。
上光覆膜工艺可以提高印品的光泽效果,使印刷图文清晰和逼真,色彩鲜艳夺目,从而激发顾客的购买欲望;可以增加印刷品表面耐磨度、平滑度及防水性,有效地保护商品在流通环节免受损害;同时还可以延长包装品的保存和使用时间。
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及顾客消费品位的不断提高,制造商对产品外包装的表面整饰工艺更是给予了前所未有地关注。
虽然上光覆膜工艺相对简单,但影响因素很多,容易导致一些质量问题的产生。
而且,由于其质量问题一般不可逆转,加之上光覆膜工艺属印后工艺,一旦出现质量事故,带来的损失相当巨大。
因此,纸品厂应该对此一工艺引起足够的重视,掌握足够的专业知识,方可避免质量问题的产生。
第一章上光工艺上光是指在印刷品表面涂布一层光油,使其干燥后形成一层无色透明薄膜的加工工艺。
上光工艺起保护印品及增加印品表面光泽效果的作用。
一、上光工艺分类按上光方法,可分为印刷机直接上光、专用上光机单独上光和联机上光三类。
印刷机直接上光是指待印刷品干燥后,再用印刷机把光油涂在印刷品表面;单独上光工艺是指用专用上光机对初干后的印刷品进行上光,又称为offline工艺;联机上光是指上光机直接连接在印刷机印刷站后面,在油墨印刷完成尚未干燥之时,直接涂布光油的工艺,又称online工艺。
按光油的涂布方式分,可分为直接涂布和间接涂布。
其中直接涂布又分为辊筒直接涂布和胶版直接涂布。
辊筒直接涂布是指先将适量光油涂到辊筒上,再将辊筒上的光油直接转移到印刷品上的方法。
胶版直接涂布是指先将光油涂到胶版上,再由胶版转印到印品上的工艺。
间接涂布则是指首先把光油转移到辊筒上,然后再由辊筒转移到橡皮布,最后光油通过橡皮布转移到印刷品表面的过程。
按上光的部位分,可分为全部上光和局部上光。
全部上光就是印刷品表面全部涂上光油,局部上光则只是有选择性地在印品表面局部地方涂布光油。
纸包装装潢表面光泽处理技术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纸包装装潢表面光泽处理技术
据统计,80%以上的包装纸盒都要进行表面光泽处理,以提高包装档次。
目前,纸包装装潢的表面光泽处理技术主要有覆膜和上光两种。
一、覆膜
纸制包装品覆膜后,具有了耐磨擦、耐潮湿、耐光、防水和防污的功
能,不仅保护了纸制品包装装潢表面,而且还大大提高了包装装潢的美学价值。
1、覆膜材料
覆膜材料必须具有如下特点:(1)具有较高的透明度和光泽度,透光率
一般应达到92%以上;(2)要有优良的机械强度、韧性、挺力和耐冲击力,对覆膜工艺有良好的适应性;(3)化学稳定性好,具有良好的耐热性。
(4) 保护性好,能防污染、防潮、防水、耐磨擦;(5)价格便宜。
目前广泛应
用于覆膜工艺中的材料是双向拉伸聚丙烯塑料薄膜(BOPP)、聚氯乙烯薄膜(PVC)、聚酯膜(PET)等。
粘合剂也是覆膜工艺中的重要材料,直接影响着覆膜技术质量的好坏,
如覆膜中出现的气泡、打卷、翘曲、异味等问题都可能与粘合剂的应用有关。
由于覆膜生产中采用的塑料薄膜种类、产地、表面处理工艺不同,其表面能亦不相同,甚至相差很大。
因此对于不同的纸制包装品进行覆膜,应选用相宜的粘合剂。
粘合剂除了要具有一般粘合剂的基本性能外,还应具有适合覆膜工艺特殊性能的要求,如:有较好的耐油墨性,能在纸张、油墨层及塑料薄膜表面形成良好的润湿、扩散,并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和持久的粘合力,不影响装潢表面图文色彩,具有较高的耐折性等性能。
常用的粘合剂有:EVA类、聚氨酯、聚丙烯酸酯、橡胶类、聚酯等溶剂型或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UV上光可代替覆膜

UV上光可代替覆膜在印刷后的薄膜不干胶标签表面复合BOPP薄膜、保护油墨标签表面复膜、保护油墨,解决油墨层磨损问题,这种工艺在国内一些油墨厂中普遍使用,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根据我们近年来拜访客户、调查研究,对于膜工艺的缺点总结为以下几点:一、成品标签增加了成本、客户增加了费用薄膜不干胶材料本身的价格就比普通的纸类标签材料价格高得多,而在薄膜表面复膜用的BOPP薄膜要选用高档次、透明度好、张力变形小的材料,平均价格在3~5元之间,这样增大了不干胶标签的整体成本,客户增加了费用。
二、改变了薄膜不干胶材料的物理特性BOPP复膜材料是一种经双向拉伸的薄膜材料,本身基本上不变形,而不干胶薄膜材料有许多品种,每种材料都有不同的特性。
如有的可单向拉伸变形(Primax、FasClear),有的可双向拉伸变形(PVC、PE)。
这类材料如复合上BOPP薄膜,则失去了自身的特性,改变了物理特性,无法应用在可变形的瓶体上,如化妆品或洗发水的塑料瓶体。
三、加厚了标签的厚度、产生内应力、增加了标签起翘、脱落的可能性复膜用的BOPP一般在15μm左右,无论采用哪种复膜机构都需给BOPP一定的张紧力,使其平整地贴合在标签表面。
在张力的作用下,复合后的标签产生向上翘起的内应力,所以无论标签贴在平面或曲面瓶体上,都增大了向外翘边的可能性。
此外,整体标签越薄、变形后内应力越小,在粘合剂的作用下粘得越牢。
复膜后标签加厚,变形后下面的材料受挤压、上面的复膜材料受拉伸,它们都有恢复变形的内应力,所以说,复膜后的标签贴标后翘起的几率非常大,尤其是在温度过低、胶水流动性差或贴标时标签表面未完全压紧的情况下。
四、复膜工艺产生大量静电,给印刷加工和客户最终应用自动贴标带来困难塑料薄膜材料是一种极性十分不稳定的材料,印刷过程中会产生静电,而两种薄膜材料复合则产生大量的静电。
这种静电给印刷和加工带来麻烦,尤其是模切排废工位,静电会造成标签频繁脱落、使机器不能高速生产。
纸张表面处理的方法及光泽度的测量

深圳市林上科技有限公司
2018-03-12 第 1 页 共 1 页 纸张表面处理的方法及光泽度的测量
纸印刷品通过平面印迹图文来传递信息,当印刷完成后,如何提升印刷的品质,改善视觉效果,完善印刷品的使用性能,这是印后加工面临的一个问题。
纸张表面的光泽处理方面,常用的方法有:压光、上光、覆膜等等,处理过后的纸张的光泽度可以用纸张光泽度仪测量。
光泽处理的方法:
压光是通过涂布热塑性压光涂料并与压光机械结合的一种上光方式。
常用于比较高档的商品包装盒、明信片、艺术图片等,以取代价格昂贵的玻璃卡纸。
上光是印刷品表面的另外一种光泽处理技术,是在印刷品表面涂上一层无色透明上光油,经流平、干燥、压光后在印刷品表面形成薄而匀的透明光亮层。
还能对印刷品起到保护作用,经过上光后的印刷品具有防潮、防水、耐折、耐磨、防污等保护功能,从而延长了印刷品的使用寿命。
覆膜工艺是将涂有粘合剂的塑料薄膜覆在印刷品表面,经加热,加压处理,使印刷品与塑料薄膜紧密结合在一起,成为纸塑合一成品的印后加工工艺技术。
纸印刷品经过覆膜后,提高了印刷品的光泽度,使印刷品表面色彩更加鲜艳夺目。
通过各种方式对纸张印刷品的光泽度进行处理之后,光泽度是否处理合格?要用LS192纸张光泽度仪来检测。
图书封面常见印刷工艺有什么

图书封面常见印刷工艺有什么图书封面不同的印刷工艺价格不同,也直接影响图书印刷费用。
我们在印刷图书时,有哪些封面印刷工艺,下面跟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图书封面,印刷工艺1.UV上光UV(Ultraviolet)上光工艺又叫紫外线固化上光。
上光技术可以增强印刷品的外观效果,色彩更加鲜艳明亮,并且还可以改善印刷品的使用性能,增进印刷品的保护性能。
UV上光分全幅面上光和局部上光两类。
前者被业界称为“过UV油”或“过油”,后者被称为“局部UV”。
自局部UV上光几年前出现在书籍印后加工以后,在2003、2004年掀起了使用高潮,被出版社广泛运用到书籍的封面装帧上,尤其是儿童类、财经类、文学类、管理类、图文类的书籍。
2.覆膜覆膜是用透明塑料薄膜通过热压黏附到书封表面,使其具有耐摩擦、耐潮湿、耐光、防水和防污的功能,并且增加其光泽。
有高光泽型和亚光型两种薄膜,高光泽型薄膜使书籍表面光彩夺目,富丽堂皇;亚光膜则显得书籍古朴、典雅。
哑膜使印刷品色彩减暗,看上去更柔和,亮膜使印刷品色彩更绚丽,但易出现乱反光,哑膜成本高于亮膜。
简单地说亚膜印刷品从各个角度看都可以,而亮膜印刷品只有从固定角度才看得见。
但覆膜目前使用的塑料薄膜是不可降解的物质,对环保不利。
现在90%的书籍都在使用这一工艺,一般局部UV上光,也都是在覆完膜的书籍封面上进行的。
3.凹凸压印这是不用油墨进行“印刷”的工艺。
凹凸压印又叫压凹凸、压凸、起凸,是利用相互匹配的凹型和凸型钢模或铜模,压出呈凹凸立体状的整个图形或印纹图案的外轮廓。
在书籍装帧中,凹凸压印主要用来印制函套、封面文字及图案或线框,以提高印刷品的立体感,也可以在凹凸压印后印上油墨或局部UV上光,使图文更加突出。
这种工艺也大量地应用在精装书或简装书的封壳或封面上。
用手工雕刻的方式,还能做出有三四个层次的浮雕效果。
4.色箔烫印色箔烫印是在木板、皮革、织物、纸张或塑料等材料制作的图书封面上,用金色、银色、红色或其他颜色的电化铝箔或粉箔(无光)通过加热来印上书名或图案、线框等。
上光覆膜工艺培训

5、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Charles Chaplin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Thursday, June 17, 2021June 21Thursday, June 17, 20216/17/2021
3、Patience is bitter, but its fruit is sweet. (Jean Jacques Rousseau , French thinker)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是甜蜜的。10:516.17.202110:516.17.202110:5110:51:196.17.202110:516.17.2021
3. 上光后表面成膜快、滑爽度高、耐磨性 强、不泛黄、上光膜弹性好、光泽高, 同时还具有防潮、防水、防油等特点, 性能远远超过油溶性上光油。
水油上光的基本原理
水油
润湿
底材 干膜
烘干
湿膜
扩散
上光,覆膜工艺培训 水性上光
渗透
水性光油的固化机理
耐磨 粒子
水油
乳液
上光,覆膜工艺培训 水性上光
初干
树脂
底材
E、 光油本身干燥太慢,更换干燥速度快一些 的光油。
水性上光常见问题及对策
2,耐磨性不好 主要原因: A、 稀释量过大。 B、 涂层太薄。 C、 光油本身耐磨性欠佳。
解决方法: A、 减少稀释量。 B、 适当增加涂布量。 C、 选择耐磨性好的光油。
上光,覆膜工艺培训 水性上光
水性上光常见问题及对策
1. 非常安全环保,但不可大量饮用。
2. 对眼睛有轻微刺激性,自来。
上光,覆膜工艺培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上光和覆膜
在 20 世纪 90 年代,印刷界有一种推测,按照环保的要求,15 年后中国有15%的复膜产品会被上光代替。
因为从环保角度看,复膜有两层污染,白色污染和复膜胶污染。
虽然现在出现了水性复膜和 UV 复膜,但毕竟还是将 BOPP 膜和纸张粘合在一起,无法进行纸张回收。
而水性上光和 UV
上光之后的封面可以直接回收,无须再做任何处理。
有关印后专家曾分析:“现在我国造纸纤维素的来源 80%是依靠回收废旧报纸,包括纸边、纸毛。
如果我们大批量地采用复膜材料,那么用后的废旧纸张,包括裁切下的纸边、纸毛等都无法回收,这样会给国家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这实际上是在破坏资源。
在调查巾我们还发现有些单位因为裁切下带复膜的纸边和纸毛,造纸厂不回收,因而无法处理,便自制一个烧炉将这些切下的纸边连同无复膜的纸边一起烧掉。
这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又造成了第二次环境污染。
”
国外,因环保要求主张上光
常用的上光方式有油性上光、水性上光和 UV 上光,从环保的角度看,水性上光和 UV 上光是符合趋势的。
国外一些国家对环保要求很高,无污染的水性上光和 UV
上光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
尤其是食品包装、药品包装等领域,外单都制定了严格的标准,不符合标准的复膜和油性上光的存活空间已经非常小。
而在国内的有些专业人士也曾接到新闻出版总署的任务开始研究UV 上光。
当时这种技术在北方还是空白,据研究者表示,UV
上光主要因为港台的印刷商把国外的活拿到北京来做才兴起的。
北京宝岛包装印刷有限公司是最早吃螃蟹的企业之一,当时是承印摩托罗
拉的活件。
正是因为国外的客户需要 UV 上光工艺,才使它流行开来。
一家北京印刷厂的老板深切地感受到了上光的逐渐走强之势。
该厂主要承接用于出口的产品包装,几年前,三星公司在该厂的活件就由复膜改为了上光。
国外的活件,除了食品、药品及化妆品包装,即便那些不与人体直接接触的电子类产品,因为企业文化倡导环保并以此为荣,所以也要求采用上光这种无污染印刷方式
国内,国情决定复膜占有市场
在国内,上光的报价一般不超过复膜的一半,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一些杂志和书籍已采用上光来装饰封面。
但整体的情况却不容乐观。
北京一家出版社的负责人透露,该社的图书封面 99%仍采用复膜,虽然也知道复膜纸张很难回收,不够环保,但无奈人们已经认可了将复膜工艺作为封面装帧设计的首选方案。
积重难返,这一惯性思维改变起来决非朝夕之间。
包装方面也依然没有多大的改观。
比如酒类的产品,同一厂家销往国外的包装是上光,而销往国内的还是复膜。
专业人士在分析这种情况时曾指出,政府应该加强对印刷和包装产品环保标准的制定。
对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相关专业人士还提供了一种很新鲜的说法:中国的普通消费人群大多青睐亮丽的颜色和高反光的效果,认为这种包装才有档次,而西方人通常接受淡雅的灰色调。
在国内,这种地域文化的差异使复膜在审美层面上一直更具市场优势。
还有一个原因是劣质材料的使用误导了人们对上光的认识。
拿 UV 光油来说,其成分之一的光引发剂所用原料不好或生产工艺不到位。
都会在上光后留下刺激性气味,并使印品泛黄,所以人们并未感觉到上光的环保优势。
而真正的优质光油上光后几乎没有气味,等到模切等后续工序开始时已经闻不到了。
在国外一些国家,成熟的高档 UV 光油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烟包等领域。
除此之外,高质量的光油在印后加工阶段更显优势,比如克罗莫的UV 光油,相比其他品牌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烫金性能稳定,所以在高档包装领域颇受欢迎。
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国内如云南红塔等注重信誉的烟厂,普遍使用的都是国外高档上光材料。
包装印刷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随着市场的规范,国家会逐步重视印刷业的环保问题。
上光的潜力会得到更大的发挥。
但复膜因为能增加纸张的厚度和韧性以及其良好的防水性,也不会彻底淡出市场。
二者的角斗还将继续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