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人教版四年级语文第一学期上册第十八课 颐和园(课件)公开课课件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8颐和园_人教新课标 (共46张PPT)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 半收在眼底。
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
绿得像一块碧玉。
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
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岸,
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
石桥,两岸栽着数不清
的垂柳。பைடு நூலகம்
湖中心有个小岛,远远望去,岛上一片葱绿,
树丛中露出宫殿的一角。
游人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
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
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
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 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 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 闪发光。
昆明湖静得像一面 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小导游要求: 对颐和园景点熟悉,能介绍景
点的特点。 会使用导游语。 态度自然大方,使用普通话。
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 机会去细细游赏。
就来到有名的长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
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
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
画着人物、花草、风景,
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
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1.这条长廊有700多米 长,分成 273 间。
顺序 长廊 人物 万寿山 练习 导游 风景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 名的长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 望不到头。
人教课标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 18 颐和园 公开课课件

பைடு நூலகம்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 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绿漆的柱子,红漆 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 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 分成273间。
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 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 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 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 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下面的一排排 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绿漆的柱 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 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 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 那一种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 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700多 米长,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 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 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 人神清气爽。
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风景,说也 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抓住自己十 一假期里到过的一处景点,写一篇游记。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昆明湖围着长长的 堤岸,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两岸栽着数不 清的垂柳。湖中心有个小岛,远远望去,岛上一片葱 绿,树丛中露出宫殿的一角。游人走过长长的石桥, 就可以去小岛上玩。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 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 子。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 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绿漆的柱子,红漆 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 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 分成273间。
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 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 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 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 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下面的一排排 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绿漆的柱 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 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 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 那一种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 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700多 米长,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 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 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 人神清气爽。
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风景,说也 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抓住自己十 一假期里到过的一处景点,写一篇游记。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昆明湖围着长长的 堤岸,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两岸栽着数不 清的垂柳。湖中心有个小岛,远远望去,岛上一片葱 绿,树丛中露出宫殿的一角。游人走过长长的石桥, 就可以去小岛上玩。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 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 子。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十八课颐和园课件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十 八课颐和园PPT课件
颐和园是位于中国北京的一座皇家园林,以其宏伟的建筑和壮丽的景色而闻 名于世。
颐和园的简介
位置与规模
颐和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占地面积约293公顷,是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
建造背景
颐和园是清朝乾隆皇帝为孝顺母亲而修建的,给人一种伟大孝爱之情。
颐和园的重要性
作为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代表之一,颐和园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 值。
文物保护意义
颐和园作为一座古代皇家园林,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需要得到保护和传 承。
2
文物保护措施
颐和园实施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包括加固建筑、修复文物和加强环境保护。
3
游客管理规定
为了保护颐和园的环境和文物,游客需要遵守一些管理规定,如不乱扔垃圾、保 持安静等。
பைடு நூலகம்
颐和园对我们的启示
1 爱护文物
颐和园的保护告诉我们,要珍惜和保护好自己的文物和历史遗迹。
颐和园的建筑风格独特多样, 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和欧洲风 格,展示了古代皇家建筑的精 华。
园林规划
颐和园以山水为主题,园中有 众多湖泊、山峦和建筑群,形 成了连绵起伏、合理布局的园 林景观。
文物珍品
颐和园收藏有大量的古代文物, 包括瓷器、字画、雕塑等,展 示了中国古代艺术的辉煌。
颐和园的保护和管理
1
颐和园的历史
1
清朝时期
颐和园始建于18世纪中叶,经过乾隆皇
甲午战争后
2
帝的多次改建和扩建,成为了一座宏伟 的皇家园林。
颐和园在甲午战争后遭到严重破坏,但
随后得到了修复,并保留了许多珍贵的
文物。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颐和园是位于中国北京的一座皇家园林,以其宏伟的建筑和壮丽的景色而闻 名于世。
颐和园的简介
位置与规模
颐和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占地面积约293公顷,是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
建造背景
颐和园是清朝乾隆皇帝为孝顺母亲而修建的,给人一种伟大孝爱之情。
颐和园的重要性
作为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代表之一,颐和园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 值。
文物保护意义
颐和园作为一座古代皇家园林,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需要得到保护和传 承。
2
文物保护措施
颐和园实施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包括加固建筑、修复文物和加强环境保护。
3
游客管理规定
为了保护颐和园的环境和文物,游客需要遵守一些管理规定,如不乱扔垃圾、保 持安静等。
பைடு நூலகம்
颐和园对我们的启示
1 爱护文物
颐和园的保护告诉我们,要珍惜和保护好自己的文物和历史遗迹。
颐和园的建筑风格独特多样, 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和欧洲风 格,展示了古代皇家建筑的精 华。
园林规划
颐和园以山水为主题,园中有 众多湖泊、山峦和建筑群,形 成了连绵起伏、合理布局的园 林景观。
文物珍品
颐和园收藏有大量的古代文物, 包括瓷器、字画、雕塑等,展 示了中国古代艺术的辉煌。
颐和园的保护和管理
1
颐和园的历史
1
清朝时期
颐和园始建于18世纪中叶,经过乾隆皇
甲午战争后
2
帝的多次改建和扩建,成为了一座宏伟 的皇家园林。
颐和园在甲午战争后遭到严重破坏,但
随后得到了修复,并保留了许多珍贵的
文物。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8颐和园(精品课件)

总结游记这类文章的写作方法: 1.按照一定的顺序写 ( 游览顺序,方位变化顺序,季节变化顺 序…….) 2.运用好过渡句,交代清楚游览顺序 3.抓住景物特点分层次写具体 4.选择有代表性的景物来写
万寿山上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 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万寿山上所见
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 和朱红的宫墙。
昆明湖
正前面,昆明湖 得像一面 ,
昆明湖--绿
绿得像一块 。
昆明湖--静
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
昆明湖--静
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万寿山上看白塔
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 和城里的白塔。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 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 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下面的一排 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的前面向下 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 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 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 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 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 迹。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 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桥上
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 小狮子。
狮子
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也没有哪两只是 相同的。
全景
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
全景
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玩赏。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 来到有名的长廊,绿漆的柱子,红漆 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 700多米长,分成 273 间。每一间的 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 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 同的。长廊的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 种花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微风从 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四年级语文上册18课颐和园PPT课件

结束语
当你尽了 自己的最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颐和园的?
集体讨论:
你认为哪处景观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在这个地方都看到了什么? 把这段话读一,其余的学生为游客,由 导游根据课文内容,并结合自己搜集的资
料,向大家介绍颐和园。
17
学习总结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1
2
3
4
18、颐和园
5
阅读提示
1、认准生字,读通句子,把不懂的地方画 下来。
2、想想作者主要描写了颐和园的哪些景物?
6
会读会认:
大殿 走廊 耸立 葱郁 痕迹 堤岸 栏杆 远眺
神清气爽 金碧辉煌
7
自由读课文。
想想:作者游览了颐和园的哪些地方? 把这些表示地名的词注上记号。
我们跟着作者的脚步,游览了颐和园的哪些地方?
(长廊 ) (万寿山)
(十七孔桥)
(佛排香云阁殿)
((昆明湖))
8
长廊
9
长廊的特点
长 700多米长,分273间。
美
每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 几千幅画没有那两幅是相同的
10
万寿山
11
佛香阁
闪闪发光
12
排云殿
金碧辉煌
13
昆明湖
静 绿
14
十七 孔桥
十七个桥洞 上百只狮子
15
再讨论:这些地方分别在颐和园的什么位置?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获奖公开课优质课件

朗读课文第3、4两个自然段,思考:
作者游完长廊,站在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都看到了哪些 景观?它们各是怎样的?
佛香阁:八角形宝塔,建在半山腰,黄色琉璃瓦闪闪发光。 排云殿:一排排、金碧辉煌。
作者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不同的三个方向 望,分别看到了什么?
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黄色、绿 的琉璃瓦屋顶;朱红的宫墙,组成了一幅古色古香的风景画。
作者从万寿山下来,在昆明湖畔都看到了哪些景物?
长长的堤岸;几座样式不同的石桥;倒垂的杨柳; 湖心小岛,十七孔桥。
十七孔桥是怎样的?
“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 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
说说句子抓住什么来描写景物的?
这段话抓住了景物“多”的特点来写具体的。 首先十七孔桥的桥洞多;其次桥栏杆上的石柱多; 第三是柱子上雕刻的小石狮子多。
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 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第4自然段是按照方向变化的顺序来写的,可以按照书上的方 向顺序来说,也可以变化一下方向顺序来说。
品析:
“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 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 不留一点痕迹。”
3.“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 说明了什么?
(说明长廊两旁的花木品种多、数量多;“开”和“谢”是 一对反义词,形象地说明了长廊两旁鲜花常开的风景宜人的特 点。)
4.“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说明了什么?
(这句话间接地说明了长廊是昆明湖边的一处美景。长廊在 昆明湖的右边。)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四年级上册原版语文18课颐和园课件

长廊
颐和园
2020/2/19
长廊 长廊
2020/2/19
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 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
2020/2/19
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 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 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 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一座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那就是佛香阁。
2020/2/19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 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 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 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2020/2/19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岸,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两岸栽 着数不清倒垂的杨柳。湖中心有个小岛,远远望去,岛上一片葱绿,树丛中露出宫殿的一角。游 人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 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2020/2/19
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 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2020/2/19
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 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
2020/19
颐和园
2020/2/19
长廊 长廊
2020/2/19
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 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
2020/2/19
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 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 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 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一座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那就是佛香阁。
2020/2/19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 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 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 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2020/2/19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岸,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两岸栽 着数不清倒垂的杨柳。湖中心有个小岛,远远望去,岛上一片葱绿,树丛中露出宫殿的一角。游 人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 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2020/2/19
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 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2020/2/19
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 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
2020/19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8课颐和园ppt课件

6
万寿山
7
佛香阁
8
闪闪发光
排云殿
9
金碧辉煌
十七孔 桥
10
十七个桥洞 上百只狮子
昆明湖 静
绿
11
再讨论:这些地方分别在颐和园的什么位置?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颐和园的?
集体讨论:
你认为哪处景观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在这个地方都看到了什么? 把这段话读一读,再说说你的感受?
12
小组合作学习
各小组推选导游,其余的学生为游客,由 导游根据课文内容,并结合自己搜集的资
神清气爽 金碧辉煌
3
自由读课文。
想想:作者游览了颐和园的哪些地方? 把这些表 示地名的词注一上记号。
集体讨论:
我们跟着作者的脚步,游览了颐和园的哪些地方?
(长廊)
( 万)寿山 (
(十七孔桥)
) 佛排香云(阁殿 )
4
长廊
5
长廊的特点
长
700多米长,分273间。
美
每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几千幅画 有那两幅是相同的
2019/7/8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thank
you!
2019/7/8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料,向大常可见到这样的同学,他们在下课前几分钟就开始看表、收拾课本文具,下课铃一响,就迫不及待地“逃离”教室。实际上,每节课刚下课时的几分 钟是我们对上课内容查漏补缺的好时机。善于学习的同学往往懂得抓好课后的“黄金两分钟”。那么,课后的“黄金时间”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 一、释疑难 • 对课堂上老师讲到的内容自己想不通卡壳的问题,应该在课堂上标出来,下课时,在老师还未离开教室的时候,要主动请老师讲解清楚。如果老师已
经离开教室,也可以向同学请教,及时消除疑难问题。做到当堂知识,当堂解决。 • 二、补笔记 • 上课时,如果有些东西没有记下来,不要因为惦记着漏了的笔记而影响记下面的内容,可以在笔记本上留下一定的空间。下课后,再从头到尾阅读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
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课堂总结
学 完 本 课 收 获 多 多
感受了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受到情感的
熏陶,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1
2
了解了移步换景的写作方 法,懂得了写文章要按顺序去 表达。
课堂练习
1.补充词语。
金碧( 辉煌 ) 神清( 气爽 )
( 隐隐 )约约
( 姿态 )不一
找出这部分的4个过渡句?
1.进了颐和园的大门, 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 的长廊。2.走完长廊, 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3.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 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 色大半收在眼底。4.从万寿
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精读感悟
从过渡句中可以看出作者是按什么 顺序来写景的?
移步换景
即游览的顺序来写的。
精读感悟
人教新课标版 四年级上册 第十八课
颐和园
激趣导入
你们知道图画上
的美丽景色是哪里 吗?
激趣导入
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坐 落在北京西郊,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 与圆明园毗邻。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
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
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 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 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6 1
的总体印象:大 和美。 总结全文,表
2-5
达作者的喜爱和
赞美之情。
精读感悟
第一段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第一部分
这句话是文章的总起句, 既点出了颐和园所在的位置,
又写出了它给人的总的印象,
起到统领全文的作用。
精读感悟
第二部分
01
02
长廊 万寿山
03
昆明湖
作者介绍了颐和园的哪三处景观?
精读感悟
激趣导入
看到这个课题,
你有哪些问题要问
呢?
颐和园有哪些景点呢?
作者是怎样去写颐和园的
景色的?
颐和园的景色有哪些特别
之处呢?
……
初读感知
yí
sǒng
gé
颐
耸
dī
阁
tà i
fǎng tià o
舫
眺
堤
态
初读感知
颐和园 耸立 佛香阁 画舫 眺望 堤岸 姿态
初读感知
耸立: 高高地矗立。
神清气爽:
形容人神志清爽、心 情舒畅。 形容建筑物装饰华 丽,光彩夺目。 青翠茂盛,本课用来 形容树丛。
照应,一静一动,更突出
了湖水的“静”。
精读感悟
01
02
03
堤岸 湖心岛
十七孔桥
作者介绍了昆明湖的哪三处景点?
精读感悟
作者采用了什么样的写作顺序?有
什么样的表达效果呢?
由近及远的写作顺序,这样可以
开阔视野,也使文章内容丰富,错
落有致。
精读感悟
十七孔桥有什么特点?表 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从“十七、上百根、姿态不一”等词语可以看 出十七孔桥桥洞多、石柱多、狮子多;从侧面表现 了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智慧。
幅是相同的”侧面表现了横 栏上的画内容丰富多彩。
精读感悟
哪句话描写的是长廊的外部?用一个
四字词语描叙长廊外部的特点?
鲜花竞放 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
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
开了。
精读感悟
作者从哪两个角度去写的万寿山呢?
2
精读感悟
从仰视的角度,作者按怎样的顺序写了什么景物?
自上而下的描写了 佛香阁和排云殿的景象。
精读感悟
从哪些词语中能看出佛香阁和排云
殿的哪些特点?
“耸立”说明佛香阁很高,“闪闪发
光”又写出了它的壮观;“一排排”表
明排云殿占地面积之大,“金碧辉煌” 写出了排云殿十分雄伟。
精读感悟
从第4段中找出描写色彩的词语?
琉璃瓦
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 朱红的宫墙;白塔。
宫墙
五彩斑斓的色彩给人以强 烈的视觉冲击,有一种古色古
作者从哪两个大方面去写的长廊?
2
精读感悟
01
02
03
长 间数多
有五彩的画
概括长廊内部有什么特点?
精读感悟
作者用了哪些方法去说明长廊的特点?
“700多米,273间”,作
者用翔实的数据具体说明长廊的
长和间数多。
精读感悟
作者用了哪些词句来表现长廊里画的 哪些特点呢?
“每一间”强调了画的数
量多;“几千幅画没有哪两
金碧n 旗杆 gǎn 笔杆
佛
fó佛像
fú仿佛
初读感知
颐和园有哪些景点呢?作者是怎样去 写颐和园的景色的?
课文以游览的顺序,描绘
了北京颐和园的长廊、万寿山、 昆明湖等美丽的景色。
精读感悟
全文可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写了什么? 写颐和园给人 介绍了长廊、 万寿山、昆明湖 的景色。
精读感悟
最后一段与文章的开头是什么关系?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呢?
第三部分
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
表达了作者对颐和园美景的赞美之
情。
精读感悟
课堂小结
精读感悟
例文选段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大家的导游xx。我 们的颐和园到处有美景,瞧!那不就是佛香阁 吗,那下面的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以前古代皇帝的亲人就住那。登上万寿山, 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
香的美。
精读感悟
“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
,绿得像一块碧玉”这句话
“昆明湖的静、绿”
比作“镜子和碧玉”
比喻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
么作用?
突出了昆明湖静、绿的特点。
精读感悟
“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 迹”这句话中的“滑”字用得好不好,具体好在哪里? 画 舫 好
“滑”与前面的比喻相
课堂练习
2.根据意思写词语。 (1)装饰华美,专供游人乘坐的船。 ( 画舫 ) ) (2)彼此遮掩而互相衬托。( 掩映 觉不很明显。( 隐隐约约 )
(3)看起来或听起来模糊,不很清楚,感
作业布置 1.积累词语,选择
喜欢的词语抄在好
词好句本上。
2.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
次游览活动。
板书设计
颐和园 长廊 万寿山 昆明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