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光纤通信数字信号误码性能及误码测试的讨论

合集下载

光纤通信系统中的误码率分析与修正

光纤通信系统中的误码率分析与修正

光纤通信系统中的误码率分析与修正光纤通信系统是一种高速、高带宽、高效率的通信方式,被广泛应用于现代通信网络中。

因为光的传播速度快,所以光纤通信具有很高的传输速率和稳定性。

但是,光纤通信系统中存在着各种误码、误差和噪声,这会影响通信品质和可靠性,甚至会导致通信系统的故障。

误码率是评估光纤通信系统中传输质量的重要指标,它是指在通信过程中产生误码的比率。

光纤通信系统中的误码率分析和修正是通信工程师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

本文将介绍光纤通信系统中的误码率分析与修正的方法和技巧。

光纤通信系统中的误码率分析误码率通常用一些统计指标来衡量,比如误码率BER(Bit Error Rate),即每传输1比特时传输错误的概率,常用的单位是百万分之几(即1E-6)。

误码率的值越小,表示通信系统的传输质量越高。

在光纤通信中,误码率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光功率、光纤长度、光纤损耗、光波长等。

一、光功率光功率是影响光纤通信系统误码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光功率太高或太低都会导致误码率的升高。

当光功率太高时,光纤中的非线性效应会引起相互干扰和畸变,从而导致误码率的增加;而当光功率太低时,则因为光纤衰减效应而失真。

二、光纤损耗光纤损耗也是影响光纤通信系统误码率的因素之一。

光在纤芯和衬套层之间反复反射,损耗掉一部分的能量,在传输过程中会逐渐减小能量。

当光纤损耗过大时,同样会导致误码率的升高。

三、光波长在光纤通信系统中,不同的光波长对误码率的影响不同。

在窄带光波长范围内,误码率主要受到本征光线和受激布里渊散射(SBS)的影响。

当光波长在受激布里渊散射峰值附近时,SBS噪声会导致误码率升高。

所以通常在光纤通信系统中,选择合适的光波长能够有效的控制误码率。

四、光纤长度光纤长度也是影响光纤通信系统误码率的因素之一。

光传输的过程中存在着衰减和失真等损耗,随着光纤长度的增加,损耗的影响也更加明显。

同时,光纤长度还会对光的传播速度和群时间延迟等产生影响,从而影响误码率。

光纤通信系统中的误码率分析

光纤通信系统中的误码率分析

光纤通信系统中的误码率分析在现代通信系统中,光纤通信系统是一种相当先进且高可靠性的通信方式。

然而,即使在光纤通信系统中,数据传输中仍然存在一定的误码率问题。

误码率指的是信号传输中出现错误的频率,这是衡量通信系统可靠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光纤通信中,误码率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着通信质量,还决定着其它一些运行参数的设计及优化。

因此,了解光纤通信系统中的误码率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误码率的来源误码率在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出现与光纤本身以及光通信模块以及环境干扰等多种因素有关。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光纤本身的非线性效应。

这些非线性效应包括啁啾效应、自相互作用、自发受激拉曼散射等,这些效应会使得信号的精度下降,从而引发误码率的产生。

此外,在光路中,由于环境的温度、湿度和机械振动等影响下,也会对光信号产生干扰,引发误码率的上升。

误码率的衡量标准误码率的衡量是基于比特(bit)或者针对特定数据链路所传输的特定数据量(frame、packet等)来计算的。

误码率被定义为在传输n个比特或n个数据中出现的错误比特或出现误码的数目。

对于数字通信WO 数据传输,误码率通常以10^-9或更低的级别进行衡量,以确保传输的可靠性。

因此,误码率的要求越高,通信系统就越能够满足高速率、长距离的传输要求。

误码率的测量方法在光纤通信系统设计和日常维护中,误码率对于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至关重要。

为了保证光纤通信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误码率测量以及分析方法变得极其必要。

误码率的测量方法通常需要利用误码率模拟器和误码率测试仪进行,其中误码率模拟器可以产生已知误码率的信号,与真实信号混合后再进行误码率的测量。

而误码率测试仪则主要用于对传输数据的误码率进行实时检测。

在测试时,需要确保误码率测试仪的敏感度足够高,以确保准确地捕获到误码。

误码率的控制方法误码率的控制方法主要包括:增加发射光功率、降低接收光敏器件的噪声级、选择更好的调制格式、设计更好的光纤和连接器、加强光信号的前向纠错技术。

光纤通信系统误码率分析及故障诊断处理策略推荐

光纤通信系统误码率分析及故障诊断处理策略推荐

光纤通信系统误码率分析及故障诊断处理策略推荐概述:光纤通信系统是当前信息传输领域广泛应用的一种通信技术。

然而,由于外界环境、设备老化或错误操作等原因,光纤通信系统中可能出现误码率的问题,进而影响通信质量。

因此,本文将重点分析光纤通信系统误码率的来源,并提出适用的故障诊断处理策略。

一、光纤通信系统误码率的来源1. 光纤损耗:光纤通信系统中,通过光纤传输的光信号会在传输过程中受到光纤本身的损耗,可能导致信号弱化、信噪比降低,从而增加误码率。

2. 水平耦合:光纤通信系统中,若光纤之间距离过近,可能会产生水平耦合现象,导致相邻光纤之间的信号相互干扰,进而引发误码率上升。

3. 光纤连接失配:光纤通信系统中,连接器或适配器的安装不当、松动或老化损坏等原因可能导致光纤连接失配,进而造成信号不完全传输,导致误码率的增加。

4. 光纤衰减补偿技术不足:在光纤通信系统中,光纤距离远、信号衰减较大时,需要采用光纤衰减补偿技术,而技术不足或不当使用会导致误码率的升高。

二、光纤通信系统的误码率分析方法1. 误码率测量方法:使用误码率测试设备,通过发送已知比特序列并统计接收到的误码比特数,计算出误码率。

常用的误码率测量方法有归零法、总量测量法等。

2. 误码率分析手段:可以通过比较光发射功率与接收灵敏度、检查光纤连接情况、观察误码率随距离的变化等方法,分析误码率的来源和变化规律,从而找出故障点。

三、光纤通信系统故障诊断处理策略推荐1. 预防为主:光纤通信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是保证通信质量的基础。

因此,在安装设备和进行光纤连接时,应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和操作手册进行,确保设备安装正确、连接紧固,从而预防故障的发生。

2. 定期维护:定期对光纤通信系统进行维护,包括对光纤连接器进行清洁、查看连接器是否松动,并使用专业测试仪器检测光纤传输性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导致误码率升高的问题。

3. 故障排除流程:在光纤通信系统故障处理时,可以采用以下简单的排查流程:- 首先,对整个系统进行检查,确认光纤连接是否正确、设备状态是否正常。

光纤通信中的误码率分析与性能优化研究

光纤通信中的误码率分析与性能优化研究

光纤通信中的误码率分析与性能优化研究光纤通信是现代通信技术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它利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通过激光等光源发送信号,实现信息的传输。

然而,在光纤通信中,误码率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它会严重影响通信质量和速度。

因此,对误码率的分析和性能优化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

一、误码率的定义和影响因素误码率是指接收端收到的错码比例。

具体地,一般用误比特率(Bit Error Rate,BER)来表示,是指单位时间内传输错误比特的数量与总比特数量之比。

例如,在传输100万比特时,其中10个比特出错,那么误比特率就是10/1000000,即1e-5。

误码率的大小由多种因素决定,包括:1. 光纤质量:光纤中的杂质、损伤以及弯曲等因素都可能导致信号的衰减和扭曲,从而增加误码率。

2. 发射机性能:发射机的调制方式、激光功率等都会影响信号质量,进而影响误码率。

3. 接收机性能:接收机的灵敏度、噪声等因素也会影响误码率。

4. 传输距离:光纤信号传输过程中,信号衰减和噪声会随着传输距离增长而增加,从而影响误码率。

二、误码率分析方法误码率分析是指通过测量和分析误码率数据,评估光纤通信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常见的误码率分析方法包括:1. 误码率曲线(BER Curve):通过在不同误码率下的模拟或实验测量数据,绘制误码率曲线,来查看系统的误码率性能表现。

2. 泰勒级数展开法:将信号分解成不同的正弦波分量,利用级数展开公式计算误差,从而评估误码率。

3. 蒙特卡罗方法:以随机模拟为基础进行误码率分析,通过多次随机实验,模拟各种可能情况下的误码率性能。

三、误码率性能优化方法针对误码率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优化方法,以保证光纤通信的性能和可靠性。

常见的优化方法包括:1. 光纤质量优化:选择高质量、低损伤的光纤,通过保证光纤的长期稳定性和传输质量来降低误码率。

2. 发射机性能优化:测试和确定发射机的最佳调制方式和激光功率,以保证信号的质量。

光纤通信系统误码率分析及故障诊断处理策略推荐

光纤通信系统误码率分析及故障诊断处理策略推荐

光纤通信系统误码率分析及故障诊断处理策略推荐光纤通信系统是当前信息传输领域中最重要的通信技术之一,其高带宽和低损耗的特点使得其在电信、互联网、无线通信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光纤通信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各种干扰和噪声的影响,导致误码率的增加。

误码率是衡量通信质量的重要指标,高误码率将会严重影响通信性能和用户体验。

因此,对光纤通信系统的误码率进行分析和故障诊断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在光纤通信系统中,误码率的分析是根据接收端收到的比特流中错误比特的数量来确定的。

误码率通常以每比特错误率(BER)表示,即平均每个比特中错误比特的数量。

误码率主要受到两方面因素影响:通信信道的噪声和光纤连接的质量。

通信信道的噪声主要包括热噪声、冲击噪声和互调噪声等,而光纤连接的质量则与光纤的衰减、色散和非线性效应等有关。

误码率的分析可以通过在接收端加入误码率测量模块来实现,该模块可以统计错误比特的数量,并计算出误码率。

误码率分析是判断光纤通信系统运行状态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对光纤通信系统的误码率进行监测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系统出现问题和故障,并采取相应的处理策略。

例如,当误码率超过预定的阈值时,可以通过调整调制解调器的增益、增加光纤连接的质量或采用前向纠错编码等方法来降低误码率。

此外,在光纤通信系统部署和维护过程中,还应定期进行误码率测试和分析,以确保系统长期稳定运行。

对于光纤通信系统故障的诊断处理,一般可以采用以下策略:第一,物理层故障诊断:物理层是光纤通信系统中最基础的层次,包括光纤、连接器、光源和接收器等。

当光纤通信系统出现故障时,首先需要检查物理层的连接和设备是否正常。

通过使用光纤红外探针等工具可以快速定位物理层故障点,例如损坏的光纤、松动的连接器等。

第二,信号质量分析:光纤通信系统的信号质量是影响误码率的关键因素之一。

通过使用光谱分析仪、光功率计等工具可以对信号质量进行监测和分析,例如检测信号的衰减情况、色散程度和非线性影响等。

光通信系统中的信号解调与误码率性能分析

光通信系统中的信号解调与误码率性能分析

光通信系统中的信号解调与误码率性能分析光通信系统是现代通信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光纤传输数据,传输速度快、带宽大、抗干扰能力强,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光通信系统中,信号解调和误码率性能分析是确保数据传输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的关键技术。

本文将深入探讨光通信系统中的信号解调与误码率性能分析的原理和方法。

一、信号解调在光通信系统中,信号解调是将收到的光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的过程。

光信号通过光纤传输到接收端之后,需要经过光电转换器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然后,通过接收电路提取出电信号的有效信息,并进行信号解调以恢复原始的数字信号。

1. 光电转换光电转换是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过程。

一般使用光电探测器来实现光电转换。

光电探测器将光信号转化为电流信号或电压信号,用以表示光信号的强度。

2. 接收电路接收电路是对光电转换后的电信号进行预处理和放大的电路。

其主要功能包括放大电压、滤波、时钟恢复等。

通过接收电路,可以将电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进行后续处理。

3. 信号解调信号解调是将解调后的电信号转化为原始的数字信号的过程。

具体的信号解调方法根据不同的调制方式而有所不同。

常见的解调方法包括幅度调制解调、频率调制解调、相位调制解调等。

解调后的信号可以进行错误检测、错误校正等操作,以确保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二、误码率性能分析误码率是衡量数字通信系统传输质量的重要指标,它表示在传输过程中发生比特错误的概率。

误码率性能分析是针对光通信系统中的数字信号进行的性能评估与优化。

1. 误码率测试误码率测试是评估光通信系统传输质量的重要手段。

通过发送已知的测试码流,在接收端统计误码率来评估系统的性能。

误码率测试可以通过测量误码比特数和总比特数的比值来进行。

2. 误码率分析误码率分析是对光通信系统中的误码率进行定量分析和研究。

通过分析误码率与系统参数之间的关系,可以找到系统性能的优化方案。

常见的误码率分析方法包括理论分析、数值仿真和实验测量等。

光纤传输设备误码问题与处理方法研究

光纤传输设备误码问题与处理方法研究

光纤传输设备误码问题与处理方法研究作者:王钊来源:《科学家》2016年第10期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如今的社会已经步入了一个网络社会,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娱乐,网络的重要性都正在一点一点地呈现出来。

网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一个快速的网络传输设备也越来越重要,由此产生了光纤。

但是在光纤传输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一类问题就是误码问题,本文将会对光纤传输设备中可能出现的误码问题及处理方法给予介绍。

关键词光纤传输;误码问题;诱发因素;处理方法1光纤传输设备中存在的误码问题光纤传输是近几年来刚刚兴起的网络传输技术,由于它具有操作简便、传输速度快、体积小等优点,渐渐的被许多人接受,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但是光纤传输技术在目前来说仍然处于发展阶段,并不是太完善,还有许许多多的问题,而其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光纤传输设备的误码问题。

对于网络信息的传递来说,最常见的还是二进制数字信号,但这种传输方式也有着非常明显的弊端,当传输系统发送端发送“0”时,接收端接收到“1”,反之发送端发送“1”时,接收端将会接收到“0”,这时对于信息的翻译就会发生非常大的差错,而这种错误的发生,就是误码。

一旦传输过程中,出现无码将会对数字信息的传输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使传输的数据失真,或者出现丢失现象,甚至会降低信息的传输量,除此之外,还会影响到音频信号的发送,使之发生失真。

现如今的社会中,电信业务中起码90%以上的业务是电话业务,当误码问题发生时,会严重的影响语音信息的传递效果,在通话过程中会传出杂音,严重影响了通话质量。

在信号传输过程中,误码问题的产生,大多是因为信号的电压出现了变化,从而导致传输过程中信号遭到损坏,继而诱发误码。

2光纤传输设备产生误码问题的原因光纤传输的优点众所周知,传输速度快、操作便捷,但与此同时,光纤传输设备在信息传输过程中极易出现误码现象,研究发现,诱发误码的原因主要包括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大部分。

2.1内部原因诱发光纤传输设备出现误码问题的内部原因一般包括光纤传输线路的传输质量、光功率异常、光器件性能减弱等。

通信系统中的误码率性能分析与优化

通信系统中的误码率性能分析与优化

通信系统中的误码率性能分析与优化在现代通信系统中,误码率(Bit Error Rate, BER)是评估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误码率是指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接收端接收到与发送端不一致的信息的比率。

通信系统的目标是使误码率尽可能低,以确保高质量的数据传输和良好的用户体验。

因此,对通信系统中的误码率性能进行分析和优化非常重要。

一、误码率性能分析1.1 误码率的定义误码率是在数字通信中衡量数据传输质量的指标。

它通常表示为误码比特数(BER)与发送比特数(BS)之间的比率,即BER = 错误比特数 / 发送比特数。

1.2 影响误码率的因素误码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信道传输噪声、传输介质质量、发送端和接收端的硬件性能、编码和解码方法、调制技术等。

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误码率的大小。

1.3 误码率测试方法通信系统中的误码率可以通过实际测量或仿真模拟的方式进行评估。

实际测量需要在真实的网络环境中进行,并通过特定的测试设备或仪器进行监测。

仿真模拟则是在计算机上建立通信系统的模型,并通过软件工具模拟传输过程,以获取误码率性能数据。

二、误码率性能优化2.1 选用合适的调制技术调制技术是通信系统中的关键环节,它将数字信号转换为适合传输的模拟信号。

合适的调制技术可以提高信号的抗噪声性能,从而降低误码率。

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可以选择适合的调制方式,如频移键控调制(FSK)、正交幅度调制(QAM)等。

2.2 优化传输介质传输介质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信号的传输性能。

在有限预算下,选择具有良好传输性能的传输介质,如光纤、同轴电缆等,可以降低误码率。

2.3 采用前向纠错编码技术前向纠错编码(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FEC)技术可以在发送端添加冗余信息,以使接收端在接收到有限错误时能够纠正和恢复数据。

采用合适的FEC编码方案,可以有效降低误码率并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2.4 引入自动重传请求(ARQ)机制自动重传请求机制可以在接收端检测到错误时,自动请求发送端重新发送数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卷第"期孝感学院学报#$%&!"!’$&" !!(("年)月*$+,’-%!$.!/0-$1-’!+’0#2,30456-5!((" """"""""""""""""""""""""""""""""""""""""""""""""!对光纤通信数字信号误码性能及误码测试的讨论丁么明!孝感学院物理系"湖北孝感7"!8((#摘!要!文章就光纤通信宽带传输数字信号的比特误码成因进行了分析"结合日本安立公司生产的62)!(-$g误码仪就光复用数字信号误码性能%误码测试原理和测试参数进行讨论"结合比特误码的外观%对猝发长度进行了分析%提出误码相关性"并提供了误码测试的实例&关键词!光纤通信’数字信号’误码’相关性中图分类号!4’:!:&88!!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8;=8>!)77"!(("#(">((7(>(78!引言!!光纤通信网络的技术本质几乎全是数字化!特别是在长距离"高容量光纤中继线!其传输信号速率每秒高达几百兆甚至上千兆!这些高容量数字信号通过同步时分复用过程形成#8!!$%正因为这个原因!全球两大主导标准得以形成&3$’24技术标准’3W L G P F@L@S Q$R O K G E A’24Z@F T(((同步光纤网络)!3I J技术标准’3W L G P F@L@S QI K B K O Y E AJ K D F E F G P W(((同步数字结构)%而新近推出的$4’技术标准’$R O K G E A4F E L Q R@F O’D O Z@F T>>光传输网络)!将成为数字复用结构的下一个主要修订版本%$4’将借助光复用*开关以及复杂的前向误码校正’.2X)!使使用更长的光波长范围成为可能!使长距离的光纤通信更加富于成本效益%通用误码性能分析仪能够对这些网络中所用的元件和器件进行测试!但是要想对这些网络的系统和子系统的功能进行全面检查!必须使用3$’24*3I J*$4’通信性能分析仪#"$%本文结合日本安立公司生产的62)!(-*g误码仪就光复用数字信号误码性能"误码测试原理和测试参数进行讨论%!!误码分析!!高速传输数字信号必须解决三个关键问题&一是快速提高的比特率!诸如为每个元件设计足够的带宽!这使系统设计更加棘手+二是随着客户要求在越来越小的空间内得到更多连接!端口密度进一步增加!这使串扰性能等参数越来越重要+三是市场要求从供应商得到更低的成本!并且要用较少的元件和最廉价的材料满足工程师尽可能快地解决设计问题%对数字链路的最终测试就是其是否有正确传输比特!通常是以g2,’比特误码率)为单位测量%这里定义g2,为&>0L QK<O4=>#/*L","#A"7#$0((4(K<O4=>#/*E(’$*="(("7Q0((4(-4%$/#$C"’*%("&"$/)"(#47’>#/L’/")V’C"’*%("&"$/)"(#47)g2,通常并不能直接指示哪里有缺陷!但可以使用各种分析方法从g2,性能推导出更多的!!收稿日期!!((">(!>8:!!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重点项目!!((8-!=((<#!!作者简介!丁么明!8:;">!#"男"湖北孝昌人"孝感学院物理系副教授"理学硕士& ((7(万方数据信息!此类分析可以节省设计过程的时间!并提高工程师的生产率"比特误码率测试仪#g2,4$能够进行g2,的测量"通常!g2,&8‘8(>8!被认为误码率极低!而g2,%8‘8(>!则认为误码率太高!无法接受"但是!一旦测量到g2,!就要靠用户来猜测是什么在导致不可接受的误码率"追溯此类误码原因可能会很耗费时间和精力!即使对于最有经验的工程师也是这样"这就需要借助误码分析来发现更多线索!使检修工作更有目的性"!&8!误码分析简介现在某些g2,4装有误码分析工具"这些特性可用于从输入的数据流推导出更多信息"通过发现误码的精确数目%位置和分组情况!问题就渐渐明朗了"例如!查看图8中数据流中的88个比特!会发现有三个比特出现误码"这就形成"!&=‘8(>8的g2,!即"&88"图8!带误码的88个比特数据流知晓误码的位置会提供更多的信息"位于"和)的误码彼此有关!它们彼此十分靠近!视其称作一次猝发"而位于88的误码距离太远!可以将其看作一个孤立的误码"从这里!可以较为清楚地看出!猝发误码与孤立误码的相对比例"这有助于进一步诊断!设计问题是与随机机制有关!还是与非随机机制有关!例如误码是由于信号不足创成或是与干扰相关的问题"当然!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对误码进行分析"例如!通过考察误码之间的比特数目!也会有所发现"如图8所示!通过观察:个良好比特后面跟有一个误码!由此表明系统的设计问题是误码在每十个比特发生一次!诸如在一个十比特宽的并行总线上"!&!!比特误码的外观误码分析可以由对所捕获的误码的各种不同考察构成!这里以带状记录纸为例"图!就是误码分析的直方图示例"图!中!5轴展示发生误码的数目!/轴展示这些误码是以某个特定方式持续的"如图"所示!通过查看一段时间以来的记录片情况!分析仪的屏幕会展示一个直方图"图!!整个误码和猝发误码分量图"!误码分析直方图带状记录纸展示比特误码和猝发误码分量是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如图"所示"这有助于对电路进行某些操作!诸如用气枪在电路加热!对其部分进行冷却!在振动台上对其进行摇动"对于光纤收发机!带状记录纸则会首先指出!有一个以上的误码机制在起作用"它暗示既有随机机制!又有非随机机制"!&"!猝发长度考察误码的另一方法就是查看猝发一部分的误码"如果有五个误码彼此很靠近!则可以查看猝发中第一个误码和猝发中最后一个误码之间的比特数目!这叫做猝发长度!如图7所示"对于收发机中信号状态不足等缺陷!给出的误码是随机的!噪声是创成误码的主要原因"猝发的长度不会超过8!对于很差的g2,!也可能会看到!或"长度的某个很小的百分比"很明显!类似于图)中情形的猝发长度直方图并非是随机性的"这里必须说明的是!完全由长度8构成的猝发长度直方图并不证明就存在随机机制!非随机机制#诸如码型敏感的数据相关误码$也有可能展示出8猝发长度"图)所示是信号叠加一个电源波动的情形!这对电压干线构成影响!导致误码"直方图所展示的平均猝发长度与干扰尖峰相对应"某个值任意一侧所出现的尖峰较少!经常指示误码的起因’87’对光纤通信数字信号误码性能及误码测试的讨论万方数据在被测电路以外!这是因为干扰并不与数据流同步"所以误码每次出现的比特位置并非总是一样!图7长度主要为8的猝发长度直方图图)!展示有外部源干扰的猝发长发度直方图图;!相关性分析!&7!相关性分析通过误码分析"可以找出可能与故障有关的各个因素的相关性!例如"如果被测电路中有一个8(比特宽的总线"则可能是一个;7比特的计数器导致的故障"可能与正在传递的数据有某些关联性"诸如已知为8;"!比特6C 21数据帧有故障!可以使用这些#黄金数字$来展示其是否相关!相关性分析可以输入一个黄金数字!然后沿/轴绘制比特位置!每次分析仪遇到一个误码"就在该位置标一个黑块"一直持续到遇到与所选黄金数字相对应的位置"然后就再次回到开始处"重复进行!如果误码与数字8(有关"则黑块会在每一次循环时增加"这不一定就是在8(号比特的位置上"但某个位置的黑块数目明显比其它位置多的事实"就证明存在着某种联系!如果黄金数字选择不当"则整个图形显示不出某个位置的黑块数目比其他位置多"正如图;所示!"!误码性能测量!!用误码仪测量误码的方框图如图=所示"误码仪发送部分主要由时钟信号发生器%伪随机码和人工发生器以及接口电路组成!他可以输出种种不同序列长度的伪随机码&从!=>8V K O 到!!">8V K O ’和人工码"以满足X X 044对不同速率的C X 6系统所规定的不同测试用的序列长度"接口电路用来实现输出X 60码%J I g "码%’,h 码%,h 码等码型"以适应符合X X 044要求的被测电路的各种不同接口码型!输出码型经被测信道或被测设备后再由接收部分接收"接收部分可产生一个与发送部分码发生器产生的图案进行比较"如果被测设备产生了任何一个错误比特"都会被检出一个误码并送给误码计数器显示!图=!误码测量方构图实际操作中"该可能性的测量是通过比特误码率&g 2,’测试方法"使用一种通常称为g 2,测试仪或g 2,4的误码性能分析仪来实现!检测原理方构图<所示!图<!g 2,测试系统7!误码测试实例!!以日本安立公司生产的62)!(-(g 误码仪&数字传输分析仪’为例具体仪表的性能指针!数字传输分析仪62)!(-(g 适用于一到四次群数)!7)丁么明万方数据字传输系统!测试比特码速率从8j V K O "Q 到8)(6V K O "Q #其输入$输出接口符合X X 044建议1&=("i &伪随机码图案符合X X 044建议$&8)8#7&8!发送机内部时钟比特率%=(7$!(7<$<77<$"7";<$;<=";$8":!;7j V K O "Q#精度%&k !R R?&在室温’稳定度%(>)(^时偏差&k )R R ?$年偏差&k !R R?偏差%可发送k 8((R R?的频偏外部时钟%频率8j J i >8)(6J i $阻抗=)欧姆$不平衡式$占空比)(H码形图案%伪随机序列!8(>8$!8)>8$!!">8人工码%8>8;比特!可自由编排!!‘<比特零码插入%仅用于伪随机序列!最多右插入8!(个(()插入误码误码率%8(>"$8(>7$8(>)$8(>;插入单个误码%每按键一次产生一个误码输出码%有符合X X 044有关建议的X 60$,h $’,h $-60$J I g "码灵敏度%8(+0>C C "#&在)J i ’显示%(&((>8(&8(+0>C C 7&!!接收机比特率%同发射机误码测量方式%比特误码$码组误码$码块&g %$X j ’误码误码测量项目%误码率$误码计数$误码秒$不误码秒$劣化分状态显示%无信号***表示没有收到信号+失步***表示本地图案参考失步+-03***收到全(8)信号#对于!(7<和平共处77<j V K O "Q 信号在<7<个时钟周期内&"个零#对"7";<j V K O "Q 信号在8)";个时钟周期内&"个零#对8":!;7j V K O "Q 信号!在!:!<个时钟周期内&7个零#!参!考!文!献"!8"!%K ?’B S W D L #4E Q Q P K I D L L K Q #g D P L E E ?-E i P E L B#D O E A &2c R D F K ?D L O E A N D ?@L Q O F E O K @L@M V K R @A E F G @N D Q @R T O K G E A Q R D G O F E A E ?R A K O S N DX I 6-G @??S L K G E O K @L !*"&M 000H O F #6./P ’A "E ",.$48461#8::=#8)$:%&!!"!3D @3d #g D F B ?E Lj&C F S G L E A C,&4F E L Q RE F D L O @R O K G E A L D O Z @F T QZ K O P O K ?D Y N K U K Q K @L?S A O K R A D c K L B !*"&M 000H O 3"8",/O B ("’*-4&&%$#8::;#87&8(":>8()8&!""!j L @c.6#.@F WQ K E T d #I @F E L’*&8(1V K O ’Q Q @A K Y O K @L G @??S L K G E O K @L Q W Q O D ?Q @U D F Q O E L N E F N M K V D F E O 8&)!?E L N O P DS Q D @M N K Q R D F Q K @L G @?R D L Q E O K @L !*"&H 4%($’84=F #6./P ’A "E ",.#8::)#8"$8(%&8:))>8:;!&0%:M >(",$#&"%&%#":,,",1’"/+A +,2",?$%’+$%/.+$5*,&%;I 0’15E @>?K L B$;"5’(/&"$/4=).1*#,*#?#’46’$@$#A "(*#/1#?#’46’$#!%+"#7"!8((#-.#$’%045#,$’#&4P K Q E F O K G A D?E T D QE LE L E A W Q K Q@M O P DG E S Q D Q@MV K OD F F @F Q@MV F @E N V E L N Y O F E L Q ?K O O K L B N K B K O E A Q K B L E A Q K L M K V D F @R O K G G @??S L K G E O K @L &4P D L #M @A A @Z K L B O P D F D Q S A O Q B K U D LV W 62)!(-’gV K O Y D F F @F?@L K Y O @F #E LN K Q G S Q Q K @L K Q?E N D @L O P D D F F @F Y G @N D R D F M @F ?E L G D @M6IdN K B K O E A Q K B L E A Q #O P D R F K L G K R A D Q E L N R E Y F E ?D O D F Q M @F D F F @F Y G @N D?D E Q S F K L B &-LD c R A @F E O K @LP E Q E A Q @V D D L ?E N D K L O @V S F Q O K L B A D L B O PE G G @F N K L B O @O P DE R R D E F E L G D@MV K O Y D F F @F &.K L E A A W O P D K L O D F F D A E O K @LV D O Z D D LD F F @F Y G @N D Q K Q R F @N S G D NE L NO P D K L Y Q O E L G D Q M @F D F F @F Y G @N D?D E Q S F K L B EF D M S F L K Q P D N #O @@&6+78",/5&M K V D F @R O K G G @??S L K G E O K @L (N K B K O E A Q K B L E A (D F F @F Y G @N D (K L O D F F D A E O K @L #责任编辑$陈锦华%*"7*对光纤通信数字信号误码性能及误码测试的讨论万方数据对光纤通信数字信号误码性能及误码测试的讨论作者:丁么明作者单位:孝感学院,物理系,湖北,孝感,432100刊名:孝感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AOGAN UNIVERSITY年,卷(期):2003,23(3)被引用次数:1次1.Knox F M;Forysiak W;Doran N J10Gbit/s soli-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s over standard fiber at1.5μm and the use of dispersion compensation 1995(10)2.Seo S W;Bergman K;Prucnal P R Transparent optical networks with 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外文期刊] 19963.Lim Nguyen;Tasshi Dennis;Behnaam Aazhang Experimental demonstration of bipolar codes opktical spectral amplitude CDMA communication 1997(09)1.文海霞.史智青.张尤赛.杨真荣光收发模块测试同步信号研究[期刊论文]-电子测量技术 2007(11)本文链接:/Periodical_xgxyxb200303012.asp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