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版五年级上 七律·长征
S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七律长征

推荐阅读:
《沁园春·雪》 《念奴娇·昆仑》
《忆秦娥·娄山关》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万水千山
千山:五岭、乌蒙、岷山
万水:金沙江、大渡河
五岭逶迤
● ●
乌蒙磅礴
● ●
五岭逶迤 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将事物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进行描述: 1.房间很小(
巴掌大的房间))源自2.香气飘得远( 十里飘香
3.瀑布很壮观( 飞流直下三千尺
4.白发很长 ( 白发三千丈
)
)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巧渡金沙江
金沙江位于长江的上游,形势险要, 两岸都是悬崖峭壁,水流湍急,敌人戒备 森严。如果红军过不去,就会被敌人压进 深山狭谷,遭致全军覆灭的危险。于是红 军一方面佯攻龙街,一方面分兵到绞车渡 奇袭守敌,缴获渡船,活捉了守卫在对岸 的敌兵。结果不费一枪一弹,夺取了对岸 ● ● ● ● ● ● 的阵地,使大部队巧渡成功。等敌人援军 赶来时,我军已安全到达江北。
金沙水拍云崖 暖,
大 渡 河 铁 索 桥
大渡桥横铁索寒。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七律·长征》教案

语文 S 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七律·长征》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七律·长征》这首诗歌的背景、作者以及诗歌的结构特点;•掌握《七律·长征》中比喻、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的运用;•理解诗人对长征的精神赞美和感慨,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长征精神的理解和赞美。
1.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在诗歌中发现美和感悟;•提高学生的文学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爱好文学、写作的兴趣和能力;•提升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向同学们展示自己的语言魅力;•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情感、品德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二、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理解《七律·长征》的诗歌结构和包含的文化内涵;•掌握《七律·长征》中比喻、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创造能力。
2.2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长征精神的内涵,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在鉴赏《七律·长征》诗歌的过程中,让学生对文学创作有更为深入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展示长征的历程以及精神核心,引导学生对长征的背景、内涵产生兴趣,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3.2 学习《七律·长征》1.学生自由朗读让学生轮流朗读《七律·长征》。
鼓励学生注意什么叫做“声律之美”。
并且帮助学生了解长征的历程和精神内涵。
2.团体讨论将学生分成团队,向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讨论并做记录。
例如:长征的历史背景是什么?长征的意义是什么?3.聆听和分享每组学生在某一问题上进行讨论后,以组为单位进行讲和,将各组不同的见解进行汇总,整合答案并进行分享。
3.3 诗歌创作根据自己对长征的理解和赞美,学生自行创作一首诗歌。
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述感受。
3.4 朗诵课堂学生将自己的诗歌进行朗诵。
老师要求学生注意:朗诵的清晰度、声音的高低、所掌握的情感是否流畅。
s版五年级上册七律长征.ppt

次生死考验,由开始时的八万多人到
长征胜利时,只剩下了六千多人。终
于,1935年10月,长征即将胜利,毛
主席回顾所经历的艰难险阻,激动地 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
红军长征路线图
(江西)瑞金---占领遵义,召开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翻越夹金山---穿过大草地--进入甘肃、陕西(吴起镇)三大主力红军 会师。
1.你认为哪几句话总领全文?
2.长征途中红军经历了哪些困 难,从文中找出并分别用三个 字加以概括。
1.诗中哪两句概括了全诗?体 现了红军怎样的精神?
首联: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红军长征途中所遇到 的一切困难。 远征难:
等闲: 平平常常
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 意思: 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 平常。
【长征】中央工农红军长征路线介绍及地图
走过水草地 翻越大雪山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四渡赤水
遵义会议 突破四道 封锁线 巧渡金沙江
七律知识知多少?
七律是七言律诗的简称。是 诗的一种,每篇共有八句,每 句七个字;偶句末字押韵,中 间四句对仗;分为四联,每联 两句,分别是首联、颔联、颈 联和尾联。
七 律 ·长 征
• 红军第五次反“围 剿”的失败 王明的左倾冒险 主义错误路线在党中 央占统治地位,抛弃 了毛泽东的军事路线, 使红军处处挨打。
王明
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为了摆
脱国民党军队的“围剿”,被迫实行
资料袋
战略大转移,退出根据地进行长征。 其间经过11个省,翻过18座大山,跨 过24条大河,爬雪山,过草地,行程 约二万五千里……其间他们历经无数
尾联
更喜岷山千里雪,
S版五年级上 七律·长征

长征
毛泽东 1935年10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首联: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知等闲。
等闲:平平常常 万水千山:泛指山无数,水无数隐 含着困难多、艰险多。
飞夺泸定桥
巧渡金沙江
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
强渡大渡河 红军战士雕像
语文S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
中央红军的长征 甘
吴起镇 1935.10.
陕
黄
肃
三军会师会宁 1936.10
河
西
腊子口
西
大
草地 毛尔盖 雪山 四
河
康
渡
川
泸定桥 安顺场
赤
长
江
1935.1.
湖 贵 南
江 西
瑞金 1934.10. 福 建
金 沙 江
水
遵义
贵阳
州 广 西
wēi yípáng bó 逶 迤 磅 礴 níwán mí n shān 泥 丸 岷 山
尽:全。 尽开颜:全都喜笑颜开。
长征
毛泽东 1935年10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爬雪山
都庞岭
骑田岭
萌渚岭
泸定桥铁索
yīng fù 缨 缚
逶 泥 缨
迤 丸 缚
磅 岷
礴 山
逶—委 迤—拖 磅—旁—滂 礴—薄 渡—度 索—嗦 岷—民—泯 缨—樱—婴 缚—傅
七律长征(说课稿)

《七律·长征》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S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七律·长征》。
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学情、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说说我对这节课的思考。
一、说教材本课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
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大无畏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这是一首七律诗,全诗共八行,每行七个字,每两行为一句,共四句,分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二、说教学目标依据《新课标》对本学段的阅读要求和本册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从“三个维度”来考虑,我制定了以下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
(2)启发学生理解诗意,感受毛泽东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3)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课文、理解课文,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2)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启发学生理解诗意,让学生了解红军长征所经历的艰难险阻,感受毛泽东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激发学生热爱、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其中,指导学生朗读、背诵课文,了解诗句的内容,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感受毛泽东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三、说学情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虽然会背诵不少古诗文,但是《七律·长征》这首诗对于学生来说却有一定的难度。
一方面,学生这是第一次接触七律这种诗歌体裁,不了解七律诗的特点;另一方面是长征离学生太远了。
对《七律长征》中红军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对红军乐观主义精神的赞颂,理解上都会出现牵强的情况。
不过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理解词语和查找相关资料的能力,能够自己结合查找的资料来初步了解这首诗。
所以在课前我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长征精神永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小学语文:11 七律·长征 课件1(语文S版五上)

每句七个字的叫(
),这首诗属于(
), )。
押韵:( )句末尾的字押韵。这首诗押韵的字是
(
),押(
)韵。
七律 长征
一、我能读准下列词语: 逶迤 磅礴 泥丸 铁索 岷山 云崖
二、比一比,课文谁读得最好。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我们这组讨论的结论是:
3、“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两 句诗是指长征途中哪两个感人的故事?为什么 同样是过江河,金沙江“暖”而大渡桥“寒” 呢?我们这组讨论的结论是: 4、岷山的“千里雪”为什么反而让红军战士感到 喜悦1、把体会到的情感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语文S版 五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三单元
·
七律 长征
一、长征知识大比拼
1、长征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候胜利结束?
2、长征出发地是哪里?经过多少个省份?全程共多少里?
3、长征途中几次重要的战斗有哪些?
4、长征共翻越多少座大山脉?共跨越了多少条大河?
我还知道:
二、律诗知识我知道
句式:每首共( )句。每句五个字的叫(
七律 长征
1、我能说出每句诗的意思。
A、1、2句 B、3、4句 C、5、6句 D、7、8句
2、我能用一句话说说这首诗主要写 了什么?
3、小组探究: 我们知道全诗围绕哪一句来写?
七律 长征
1、从哪句诗可以看出“红军不怕远征难”?
我们这组讨论的结论是:
2、红军把“逶迤的五岭”和“磅礴的乌蒙山” 分别比作什么?从中你感受到什么呢?
2、交流我的学习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收获(感受到)了: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1 古诗两首 七律·长征 |语文S版 (共28张PPT)

既实写红军长征途中抢渡 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两次战 斗,又虚写红军长征途中跋涉 的无数道急流险滩。
2020/4/29
“金沙水拍云崖暖”:
形象地状写出了金沙江 两岸悬崖高耸入云、江面水 势奔腾激荡的景象,描写出 红军巧渡金沙江时险恶而又 神奇的情景。
2020/4/29
“大渡桥横铁索寒”:
1、“寒”字烘托出战斗的紧张激烈, 寄托着对死难烈士的无限哀思。 2、“寒”字既烘托出泸定桥险恶的 形势,又描绘出红军战士浴血奋战, 飞夺泸定,令敌人胆寒的壮烈情景。
2020/4/29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 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 平常。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 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 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小小 泥丸在滚动。
2020/4/29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 一方面表现了红军战士在 更 极其艰苦条件下的乐观主
义精神 一方面表现了红军战士对美 好的革命前途的向往和自信。
2020/4/29
三军: 专指“红军第一方面军、
二方面军、四方面军”。
在写这首诗时,红军二、四方面军正在 行军途中,还未越过岷山。但毛泽东希望并 想念他们定能战胜天险,冲破敌人的围追堵 截,克服张国焘的分裂主义,完成长征的任 务,与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
2020/4/29
“远 征”
写长征行程之远,时日 之长
“难” 写长征牺牲之大,经历 之苦
三个字总括了红军长征 途中所遇到的一切困难。
2020/4/29
“只等闲”
充分显示出红军战士 钢铁般的革命意志和大无 畏的英雄气概,也给全诗 定下了轻快豪迈、气度不 凡的基调。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课文11 诗词二首:七律 · 长征|语文S版 (共28张PPT)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对比)
“暖”表达了红军巧渡金沙江的喜悦; “寒”表达了飞夺泸定桥时的悲壮,叫人心惊胆
更喜岷山千里课雪文学,习三军过后尽开颜。
更加令人喜悦的是红军终于翻越了千里积雪的岷山, 人人笑逐颜开、欢欣鼓舞。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红军的精神:
无畏
乐观
中心句:
“乌蒙磅礴”要读得比“五岭逶迤”语调稍 高而缓。“走泥丸”要带着不屑一顾的语气去读, 让人感觉到红军战士战胜困难的坚定信心。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比喻
夸张(扩大夸张、缩小夸张)
“细浪”用来比喻 ( 逶迤的五 岭 ) “泥丸”用来比喻 ( 磅礴的乌蒙 )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感受到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金沙水拍云崖 暖 ,大渡桥横铁索 寒 。
巧夺金沙江
金 沙 水 拍 云 崖 暖
金沙江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高耸的山崖, 红军巧渡金沙江后心情万分高兴;
飞夺泸定桥
大 渡 桥 横 铁 索 寒
大渡河上泸定桥横跨两岸,只剩下十几根悬空的铁索, 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战斗十分惊险悲壮,令人心惊胆寒。
感 五岭/逶迤/腾/细浪,
情 乌蒙/磅礴/走/泥丸。
和 气 势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谢谢 请留下您宝贵的建议!
七律•长征
一九三五年十月 毛泽东
走过水草地
翻越大雪山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四渡赤水
遵义会议
巧渡金沙江
突破四道 封锁线
文体介绍:
“七律”是七言律诗的简称。 全诗共八行,每行七个字,共四句, 分别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格 律较严,二、四、六、八行要押韵, 三四、五六行要对偶。“长征”是题 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央红军的长征 甘
吴起镇 1935.10.
陕
黄
肃
三军会师会宁 1936.10
河
西
腊子口
西
大
草地 毛尔盖 雪山 四
河
康
渡
川
泸定桥 安顺场
赤
长
江
1935.1.
湖 贵 南
江 西
瑞金 1934.10. 福 建
金 沙 江
水
遵义
贵阳
州 广 西
wēi yípáng bó 逶 迤 磅 礴 níwán mí n shān 泥 丸 岷 山
尽:全。 尽开颜:全都喜笑颜开。
长征
毛泽东 1935年10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爬雪山
都庞岭
骑田岭
萌渚岭
泸定桥铁索颔联: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 Nhomakorabea走泥丸。
五岭:越城岭 都庞岭 萌渚岭
骑田岭 大庾岭
逶迤: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细浪:小浪花 磅礴:气势雄伟,指山势高大险峻。 走泥丸:走,奔跑。像小泥求在脚下滚过。
颈联: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尾联: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yīng fù 缨 缚
逶 泥 缨
迤 丸 缚
磅 岷
礴 山
逶—委 迤—拖 磅—旁—滂 礴—薄 渡—度 索—嗦 岷—民—泯 缨—樱—婴 缚—傅
《七律· 长征》
七律:“是七言律诗的简称。七 律是律诗的一种,每篇为八句, 每句七个字;偶句要押韵,三四 五六句要对偶,必须一韵到底。
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飞夺泸定桥
巧渡金沙江
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
强渡大渡河 红军战士雕像
长征
毛泽东 1935年10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首联: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知等闲。
等闲:平平常常 万水千山:泛指山无数,水无数隐 含着困难多、艰险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