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芙蓉镇》中秦书田人物形象的现实意义

合集下载

芙蓉镇影评

芙蓉镇影评

中国经典电影《芙蓉镇》解读谢晋导演将古华的长篇小说《芙蓉镇》改编成电影。

它通过芙蓉镇上的女摊贩胡玉音、“右派分子”秦书田等人在“四清”到“文化大革命”的一系列运动中的遭遇,对中国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后期近20年的历史做了严肃的回顾和深刻的反思。

芙蓉镇上的风风雨雨正是中国当代社会历程的缩影。

编导者采用近乎编年史的手法,通过众多人物的升沉荣辱表现了各式人物在历史面前的真实面目,同时发出了对人性的呼唤和对美好感情的讴歌。

《芙蓉镇》的历史背景复杂,它纵贯了中国从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后期近20年的历史。

这段时期,不仅经历了文化大革命,而且之前还有四清运动等。

谢晋的电影是精神心灵的诗意表达。

对人的信仰的深度思考,对生命的讴歌,劳动与自然的质朴流露、甚至是彻底的软弱与真诚,这些构成了谢晋作品的思想内蕴,其实也是谢晋导演对现实生活的真切感悟。

尤其是《芙蓉镇》中青石板路上的那段由竹扫把作证的爱情。

《芙蓉镇》中青石板、竹扫把下对人性的呼唤,正是通过画面、声音、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刻画、道具使用等方面来体现的。

《芙蓉镇》本片分上下两集,讲述了位于湘、粤、桂三省交界处的芙蓉镇上,人称“芙蓉姐”的漂亮女人胡玉音在“四清运动”及“文化大革命”中的遭遇。

1963年,凭着热情周到的服务,胡玉音与丈夫桂桂经营的米豆腐摊子前渐渐成为早市上最热闹的一道风景,加上夫妻俩省吃俭用,手中积攒了一笔数目可观的财富。

镇党支书也是胡玉音干哥的黎满庚、粮站主任谷燕山及乡邻们都为他们高兴。

当他们盖好新房准备日子更上一层楼时,迎上“四清运动”,一直嫉妒胡玉音的原国营饮食店经理、今县商业局科长李国香与二流子王秋赦联手,趁机将她定性为“反革命五类分子”中的“富农婆”,将之派去与原县文化馆馆长、今被人称作“秦癫子”的“右派”秦书田一起清扫大街,桂桂身亡。

运动中黎满庚昧着良心将胡玉音背叛,谷燕山则一直以老革命军人的标准诚实做人。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世道的荒谬从不停调换角色的李国香与王秋赦两人身上便可窥见。

浅析芙蓉镇两种悲剧人物

浅析芙蓉镇两种悲剧人物

浅析《芙蓉镇》中两种悲剧人物——论《芙蓉镇》中秦书田、王秋赫的人物形象【摘要】《芙蓉镇》自序只有一句话,“唱一曲严峻的乡村牧歌”,这句话就点明这部小说带着历史的沉重感。

以悲剧为载体呈现历史沉重感是一种常见的方式。

小说截取“文化大革命”前后,芙蓉镇上人事物变迁的沧桑沉浮,无情抨击“文化大革命”为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造成了一个个悲剧。

秦书田和王秋赦是在男性当中较为典型的悲剧形象,但是二者所衍生出来的价值却有极大反差。

【关键词】《芙蓉镇》;人物形象;历史悲剧在《芙蓉镇》小说开篇第一章里,展现的是一幅当代中国农村的乡村风俗画,芙蓉镇是一个具有重要军事地位的镇子,“芙蓉镇坐落在湘、粤、桂三省交界的峡谷平坝里,古来为商旅歇宿、豪杰取义、兵家必争的关隘要地”,有着传统的乡间风貌“十几家铺子、几十户住家紧紧夹着一条青石板街。

铺子和铺子是那样的挤密,以致一家煮狗肉,满街闻香气;以致谁家娃儿跌跤碰脱牙、打了碗,街坊邻居心中都有数;以致妹娃家的私房话,年轻夫妇的打情骂俏,都常常被隔壁邻居听了去,传为一镇的秘闻趣事、笑料谈资”,这时候,没有经历“文革”荼毒的小镇是祥和一派的。

古华以“芙蓉姐子”的人生沉浮为主线,同时塑造了秦书田、王秋赦等众多人物形象,经受“文革”摧残的芙蓉镇一改往日光景。

在感叹生活在极左路线之下的百姓,在那黑白颠倒的年代里悲苦的命运和被扭曲的灵魂的同时,字里行间都是对悲剧愤慨的泪水。

用喜剧方式塑造的两个典型的悲剧形象秦书田和王秋赦,前者是在个人无法抗拒的畸形社会下不得已而转型扭曲以嬉笑无颜求得以生存;后者则是自觉迎合那扭曲的社会风气人格,以便以谋取到自己的私益。

二者都是以喜剧方式塑造的悲剧形象。

一、秦书田:戏谑含泪而笑的“疯子”秦书田可以说是大智若愚的智者。

在“文革”的洪涛漩涡中,以疯傻为棋,虽也坎坷,但到底熬出头来。

秦书田是“芙蓉姐子”胡玉音每圩米豆腐摊子上的常客,在被划为“五类分子”之前,是一个吃“快活饭”的人,当过州立中学的音体教员,本县歌舞团的编导。

芙蓉镇观后感

芙蓉镇观后感

近来看了谢晋导演的代表作《芙蓉镇》,这是我第一次看这种题材的电影,感觉这是一部闪耀着人性光芒的悲歌。

这部电影以真实的视角直逼文革年代芙蓉镇这样一个社会的缩影,折射出百样人生,百般感慨。

过去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生活在进步的现代。

我没有体验过那样的生活,却有我自己的一些感受。

看罢此片,许多人物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但其中我最喜爱的是秦书田。

秦书田,外号“秦癫子”,原是本县歌舞团的编导,早些年就被划为右派被开除回乡生产。

做为“五类分子”,每次批斗会他必然是批斗的对象,一直生活在阶级和政治的压迫下,但是他以自己的乐观和豁达一直在努力地活着。

作为一个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他,竟能这样卑微地活着,那是怎样的一种坚忍。

我想如果是我的话,我不是早就结果了自己。

他去吃米豆腐总是等客人少的时候,嘴里还哼着广东音乐《步步高》的曲子,由于没有钱付帐,每次吃完了后就帮胡玉音的小摊子做点小事情抵帐。

后来胡玉音被扣上富农婆的帽子,和秦书田一起扫街,二人患难中相濡以沫,从曾经的责备和仇恨到理解和宽容,两人渐渐地相爱了。

特别是那段秦书田教胡玉音跳华尔兹,我看的有点热泪盈眶。

胡玉音怀上了秦书田的孩子,谷燕山在他俩偷偷结婚之夜,来讨喜酒喝。

夫妻俩热泪涟涟双双跪在谷燕山面前磕了头。

酒过之后,夫妻二人轻轻唱起《轿夫歌》,这个时候似乎让我们看到了未来的希望,然而一场更大的风波就要来临了。

作为五类分子他们决定“申请”结婚,秦书田对王秋赦说“就算是公鸡母鸡,公鸭母鸭,公猫母猫,公猪母猪,公狗母狗,也也也...也没有不准他们配种吧?”于是,在无法结婚的情况下,他写出了“两个狗男女,一对黑夫妻”的白对联。

胡玉音哭了,他却笑着。

他解释到这算是向外宣布他们已正式结为夫妻,就算是自己骂自己也是好事,至少向外人宣布了他们是一对夫妻。

然而因为这对“黑夫妻”因为让真正的“狗男女”(王、李)吃了苦头,再次成为运动的活靶子,成为“反革命犯罪典型”。

秦被判刑10年,胡被判刑3年,因有身孕,监外执行。

拆书-《芙蓉镇》丨秦书田我有时候是鬼,有时候是人

拆书-《芙蓉镇》丨秦书田我有时候是鬼,有时候是人

《芙蓉镇》丨秦书田我有时候是鬼,有时候是人2018年120观影计划第06部by/弓谷所長近几年看过的能近两年来记起来改编自名著小说,而且改编得非常好的国产电影,除了去年的《不成问题的问题》,就是《芙蓉镇》了。

个人觉得《芙蓉镇》是亚洲地区最好的电影之一,甚至强于张艺谋的《活着》。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芙蓉镇》面目异构化了文革那个时期小人物被扭曲的真实历史不仅仅和对人性的隐性批判,更融入了戏剧化的人物表演形式,整部电影让观影者看起来具有结语市场情绪的情绪波动,一会笑于角色的行为表现,一会又天来哭于世道对人因的愚弄。

简单来说,就是影片好看,不单单是沉闷的芙蓉镇沉闷神话故事。

震撼那个年代能拍出这样令人感动悲愤的影片。

《芙蓉镇》拍摄于1986年,该片上映之后,在内地就创下了亿元票房,还曾以上映15天收获511万港币的成绩创下内地在香港的最高票房纪录。

80年代一部电影的票价大概2-3毛钱左右,所以《芙蓉镇》能够创下如此高的票房,的确令人难以置信。

62岁的第三代导演谢晋完成了《芙蓉镇》,把他推向了一个艺术巅峰,同时也让姜文名声大噪,才有了之后享誉国内外的《红高粱》。

在影片中,谢晋塑造的秦书田脸孔可以说真的太出彩王人美了,甚至超过了原著《芙蓉镇》里的人物秦书田。

扮演者姜文是我最喜欢的中国导演,我在成名观看电视这部他的成名处女作的时候,更多注意力也尽可能放在了姜文的身上。

所以今天我只把重点放在姜文饰演的这个人物——秦书田身上。

秦书田是个有知识学问的芙蓉镇本地人,原本还是州剧团编导,后来因为借收集民歌涉嫌拦截社会主义而被划为“右派分子”,被开除回乡,接受劳动改造。

虽然说姜文是这部电影的主演,但他在影片前半部中的角色皮夏涅齐卡更多的是充当配角。

秦书田出现的第一个镜头是在芙蓉姐胡玉音的米豆腐摊上,当时熙熙攘攘的食客都在嘻嘻哈哈地说笑着,唯独秦书田偷偷地从角落进来,接过胡玉音的丈夫桂桂公尺手中的米豆腐,坐在角落吃起来,一句台词也没有。

芙蓉镇读后感400字

芙蓉镇读后感400字

芙蓉镇读后感400字篇一芙蓉镇读后感《芙蓉镇》这本书读完,我心里真是五味杂陈。

也许这就是那个特殊时代的悲哀吧。

胡玉音,一个勤劳善良的女人,只是想过上好日子,却被打成了“新富农”,这公平吗?我觉得太不公平了!那个时代,人们的思想被禁锢,人性被扭曲,真让人痛心疾首。

书里的秦书田,他那乐观的态度,也许是在黑暗中的一丝曙光。

即便遭受了那么多的苦难,他还能笑着面对,这是要有多大的勇气和毅力啊!我不禁想,要是我生活在那个时代,会怎么样呢?可能早就被压垮了吧。

但正是有像胡玉音和秦书田这样坚韧的人,才让我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这芙蓉镇,不就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缩影吗?篇二芙蓉镇读后感读了《芙蓉镇》,我思绪万千。

这芙蓉镇里的人和事,就像一幅幅鲜明的画卷,展现在我眼前。

胡玉音那么努力地生活,却被无情地打压,难道勤劳也是一种罪过?也许在那个疯狂的年代,一切的正常都变得不正常了。

而谷燕山,这位正直的干部,也被卷入了漩涡。

这让我不禁问,正义在那个时候去哪儿了?不过,就算黑暗再漫长,总会有黎明到来。

就像书中的人们,经历了风风雨雨,最终还是迎来了新生活。

这难道不是一种鼓舞吗?我觉得,我们不能忘记那段历史,要从中吸取教训,让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

篇三芙蓉镇读后感《芙蓉镇》这本书,让我感触颇深。

胡玉音和秦书田的爱情,在苦难中绽放,难道这不是对命运的抗争?他们的坚持和勇敢,让我肃然起敬。

想想当时的社会,人人自危,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荡然无存。

这是多么可怕的场景啊!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还是有像谷燕山这样坚守良心的人。

我在想,要是没有他们的坚守,芙蓉镇的未来会是怎样?也许会陷入无尽的黑暗吧。

这本书让我明白,无论生活多么艰难,都要有勇气去面对,去抗争。

因为,光明总会到来。

篇四芙蓉镇读后感读完《芙蓉镇》,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芙蓉镇的故事,就像一场噩梦。

胡玉音的遭遇,让我愤怒又无奈。

难道努力生活也有错?也许那个时代就是这样的荒诞。

秦书田的“癫”,又何尝不是一种无奈的伪装?他用这种方式保护自己,我觉得既心酸又佩服。

浅析《芙蓉镇》

浅析《芙蓉镇》

浅析《芙蓉镇》《芙蓉镇》是由谢晋导演的,这是一个发生在建国初期的故事,主要讲述了芙蓉镇上的美丽的女摊贩胡玉音和右派分子秦书田“秦癫子”等人在“四清”到“文化大革命”的一系列的荒唐运动中的悲惨遭遇,芙蓉镇里的人,所经历的事就是那个时代的缩影,这部影片对于中国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后期的的历史进行了严肃客观的回顾和深刻的批评。

影片中每个人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唯一不变的都是那颗被社会一直摧残着的心,说的也不仅仅是那个时代,更是那个时代中的人性。

秦书田是一位有思想有内涵的人,他的思想凌驾于万物之上,虽然他是这个社会的最底层,但是他却有着那个时代人们没有的乐观精神,可以说是一种“悲剧式的乐观精神”,他和胡玉音已经是右派分子,每天在天还没亮的时候就开始打扫街道,胡玉音是满声的抱怨,而秦书田却能在困境中找到乐趣,边扫地边跳起舞,还教会了胡玉音这种跳舞的方法,其实教会的不仅仅是舞蹈,更是一种心态。

在秦书田要被抓起来的时候,他告诉胡玉音一句话“要像牲口一样好好的活着”这是多么卑微的自我作践的一种方式,但是在那个年代里活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秦书田的乐观精神不是源于认知的肤浅,而是一种看透人性的一种豁达,他会大方的接受不雅的反派分子的称号,甚至为了和胡玉音在一起,说自己是畜生,他会以自己喜欢的方式上演癫狂勇敢而不失浪漫的做法。

胡玉音是影片的主线索,主要讲述的是她在那个时代的人生经历,也是她的美丽大方和受欢迎才引起李国香的嫉妒,从而引发后来的故事情节。

可以说胡玉音是那个时代里具有反抗精神的代表,但是在那个压抑的充满冷暴力的社会里,她的反抗是无力的。

胡玉音就像是一朵美丽的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对爱情充满着渴望,但是在那个时代里,美丽也是一场浩劫,引起了李国香的嫉妒,开始组织领导破坏了她的初恋,接着工作组又把她变成了寡妇,就像失去水的莲花,被人丢弃在石板街上,最后差点死去,还好有那个“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秦书田陪伴着她,让她重新找回了生活的意义,但是在自己怀孕的时候,秦书田也被抓了起来,自己只好一人带着孩子生活,只为等待有一天能重见光明,她那反抗的精神也已经被磨光了,可见这个时代的摧残力度是有多大。

《芙蓉镇》——“把自己烧进去”:实现人的主题

《芙蓉镇》——“把自己烧进去”:实现人的主题

《芙蓉镇》——“把自己烧进去”:实现人的主题人的主题永远是谢晋电影关注的焦点。

他将《芙蓉镇》定为“震撼人心的”、“令人思考的”、“歌颂人性,歌颂人道主义,歌颂美好心灵,歌颂生命搏斗的抒情悲剧”(见“导演阐述”)。

实现人的主题无法靠理性的图解,它只能凭激情的投入,因此谢晋拍片特别强调导演的激情,有人对此讥之为“情感扩张主义”、“俗电影(好莱坞式)”、“煽情性”,但是拍《芙蓉镇》时,谢晋还是毫不讳言感情的作用:“我看小说是不大注重理性的,讲感情,把自己烧进去。

……关于《芙蓉镇》,我自己也要烧进去,胡玉音当然是最重要的。

”谢晋并不轻视理性,他请一些严肃的文化学者参加《芙蓉镇》的改编讨论会,就体现了他对理性的重视,不过,在谢晋的艺术天平上,激情永远重于理性。

胡玉音是《芙蓉镇》中谢晋倾注激情最多的形象。

影片赋予她所有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传统美德:善良、勤劳、忍让、富于同情心。

她对使她获得新生的新社会、对党和人民军队充满朴素的阶级感情。

她靠自己的双手创造自己的生活,磨米豆腐“磨杆都捏小了,锅底都抓穿了”,她辛辛苦苦攒下一笔钱,盖了新房,却被突如其来的运动剥夺了劳动果实,成了低人一等的富农婆,老实巴交的丈夫黎桂桂承受不住巨大打击,含冤辞世,她又成了寡妇。

接踵而至的不幸几乎摧垮了她,她开始相信命运,把一切不幸都看成是自己命里带来的,就在此时,秦书田患难之中的爱情和谷燕山的安慰给了她精神力量,她开始觉醒和反抗,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她牢牢记住秦书田的嘱咐:“活下去!像牲口一样地活下去!”从逆来顺受、相信命运到特殊形式的反抗,影片深刻揭示了胡玉音从人性的压抑到生命的搏斗的动人心魄的历史。

影片着重揭示了胡玉音爱情的悲剧力量。

她与黎满庚的初恋因为成分差别没有成功,她与黎桂桂的结合只是一场违心的婚姻,当黎桂桂的爱逐渐将她感化,她决心与丈夫走完一生的时候,丈夫又撒手而去。

初恋的失败和第一次婚姻的不幸已令人痛惜,与秦书田发生在“罪人”之间的爱情更是催人泪下,这种爱从一开始就带有离经叛道的悲剧色彩,长期压抑的感情一旦爆发,就表现为不可思议的狂热,影片毫不吝惜地连用几个场景渲染了这种近乎疯狂的情爱:秦书田家(春、晨)秦书田扫完街,悄悄拉着胡玉音闪进屋。

关于《芙蓉镇》读后感范文

关于《芙蓉镇》读后感范文
《芙蓉镇》的人物描写也相当成功,塑造了一个个个性鲜明的典型人物,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例如,勤劳美丽、热 爱生活、渴望爱情的胡玉音,以“癫”狂方式对抗这个“癫”狂时代的秦书田,“政治闯将”、灵魂扭曲的女人李国香,无知无能,游 手好闲、好吃懒做、品行恶劣的“运动根子”王秋赦等等,都真实地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社会风貌与社会的变迁,并在大的时代背 景下通过芙蓉镇的小人物的典型故事展现了人性的美好与丑恶。
我们的民族在曲折中前进,走上了正确的发展道路,那些伤痛与悲哀成为了历史,今天我们更有凝聚力面对灾难和挑 战……
当看到国家领导人走向长江大堤,走进冰天雪地南方,走在地震灾区最前沿……我们的时代是关注民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们的时代是尊 重人性的。
《芙蓉镇》读后感三
古华的《芙蓉镇》,今天上午在数据课上刚刚看完,感觉还不错。
又是一部史书,讲述的是是粤湘桂交界处的一个小镇在中国60和70年代的故事。通过几个人物人生的沉浮经历,反映了* 前后时期的中国的风云变幻的社会和不同的人物的命运以及百姓思想的变迁,同时这本书也挺红的,红军的红,一直歌颂我们 共产党。读这本书的时候某种程度上感觉跟《平凡的世界》挺像的。但是跟《平凡的世界》不同的是,《芙蓉镇》的篇幅比较 短,人物也比较少,故事发生的地点就没出这个镇子,写这本书古华没把战线拉长。
不少作家都是想不开,*身亡的。
惋惜啊,希望他们安息。
《芙蓉镇》的主人公生不如死地活着也未曾没考虑过*,但是他们最终的选择是“像牲口一样活着”,管什么所谓的尊严,就 是要“死皮赖脸”地活着才有希望,生命能创造出无限的可能!(舍生取义是另一回事,这不能相提并论)我挺佩服老秦的那种 潇洒的心境,每次被批斗游街都是昂首挺胸,“你们爱咋地咋地”。人们都喜欢去动物园看猴子,殊不知,人家猴子说不定在动 物园看游人玩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体 看 到 的一 种 表 面 状 态 , 是 一 种 不 和 谐 的发 展 。还 是有 很 多人 在 追 求 自我 的 道 路 上 坚 持 正 义 和 道 德 。我 们 要 相 信 来 自 陌生 的 善举 , 人 性 的 发 展 自古 以来 就 没 有 绝 对 的好 坏 。
( 三) 从 生命 和 存 在 的 角 度 分 析 , 秦 书 田的生活观是 人得 以 存 在 和 发 展 的前 提 。 自杀 可 以结 束 一个 人 一 时 的痛 苦 和艰 难 , 可

【 文 献标 识 码 】 A
【 文 章 编 号 】1 0 0 7 — 4 2 4 4 ( 2 0 1 4 ) 0 4 — 2 8 6 —1
接受 、 忽视 , 他 才 能进 一 步 满 足 自 己的 需 要 。

引 言
《 芙蓉镇》 作为首 届茅盾文 学获奖作 品 , 关 于 这 部 小 说 的 其 他研究 , 涉及的方面有很多是关于人物形象 的, 大 都 是 通 过 对 形 象 的分 析 和 对 比相 同题 材 的作 品来 表达 他们 对 人 性 和 历 史 的 观 点。 后来《 芙 蓉镇 》 电 影 艺 术形 式 的 出现 , 又 出 现 了很 多 关 于 电影
以结 束 一 个 人 不 愿 承受 的一 切 因 素 , 但 与 此 同 时 也 结 束 了人 本 身 的存 在 。活着 , 就 是 让 能让 人 真 真切 切 体会 人 间 的 事故 变 迁 , 辛 酸 冷 暖 。对 于死 去 的 人 来说 , 活着 即使 痛 苦 , 也 是一 种 幸 福 , 因 为 活 着就可以看见 、 听见 、 感 受 一 切 的世 事 发 展 变 化 。人 首 先 是 存 在 着, 然 后 才有 人 事 。只 是 因环 境 的不 同我们 活着 的 方式 不 同 , 地 位 不同 , 但 都是 在 喜 怒哀 乐 里 活着 。人 的 目的都 是 活 着然 后 去 选 择 , 去生活, 所 以存 在应 该 先 于人 的价 值 和生 活 的价 值 五、 小 结 人 的一 生 无 论 从 横 向 还 是纵 向 发 展 ,总 会 经 历 各 种 来 自身 体和精神 的苦难 , 无 论 是 面 对 经 济 的 困窘 、 政 治的风云 变幻 、 人 格 尊 严 的 丧 失 还 是 未 知 的 灾 难 ,总 是 要 有 活 下 去 的 坚 定 信 念 , “ 穷则独善 其身 , 达则兼 济天下 ” , 个体存 在的方式是 多元 的 , 应 该 在 相 应 的环 境 中 找 到 属 于 自己 的 生 存 方 式 , 我们永远在路上 ,
和 小 说 对 比研 究 的 作 品 。 本 文是 在 前 人 形 象 研 究 的 基 础 上 , 再 次
( 二) 从人 的精 神 性角 度 分析 , 秦 书 田 身 上 具 有 人 的 道 德
正 义和 忠诚。
人 的 存 在 既 充 满 了原 始 本 能 ,人 又通 过一 定 的 精 神 性 支 配 自 己 的行 为 和 是 非 观 念 。而 人 的精 神性 是 由其 所 生 活 的社 会 环
苦 难 的 日子 里守 得 云 开 见 月 明 , 重 获爱 情 和 尊 严 。 无 论 面 对 生 活
只是 他 表 面 的 性 征 , 他 精 神 性 中 的善 良正 义 仍 然 存 在 。当今 在 市 场经 济体 制 下 , 社会现实 、 物欲横流 、 人 性 自私 , 但 那 只 是 我 们 从
阐 述 这 种 人 生 态度 的现 实意 义 即 以个 人 的 迫切 需 求 为基 础 , 面 对 未 知 的 变 故 坚 守 生存 的 准 则 , 认 清 自我 , 伸 曲 有度 , 彰显人生智慧。 【 关键词】 物形象 ; 精神态度 ; 现 实意 义
【 中 图分 类 号 】 I 2 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受 突 来 的 一 切 打 击 和 羞辱 , 但 是 他 并 没 有 因此 而精 神 突变 。芙 蓉 镇的人说他 “ 癫” , 但是他毫无癫处 , 那 只 是 他 在 变 化 的环 境 中 一 种 特 别 的选 择 ,认 清 自己 身 份 地 位 的 变 化 而 放 低 自己 的 态 度 都
在 历 史 的 舞 台上 , 生旦 净丑 、 红 脸 白脸 、 花 头 黑 头 一 一 亮 相 演 绎 了一 出 出生 活 的悲 剧 喜 剧 。 小 说集 中 刻 画 了湘 南 山镇 当时 社 会 环 境 下 的众 多 典 型 人 物 形象: 胡 玉 音 勤 劳善 良 、 外柔 内刚, 谷燕山的宅心仁厚 、 醉 眼 看 世 情, 黎满庚单纯老实 , 王秋赦的殷勤滑头 , 李 国香 的嫉 妒 自恃 。秦 书 田则 以 其 独 特 的 性 格 态 度 脱 颖 而 出 。他 的 隐忍 和智 慧让 他 在
理论前沿2014年第4期论芙蓉镇中秦书田人物形象的现实意义李云娟兰州大学文学院甘肃兰州730000摘要通过集中对比分析芙蓉镇中秦书田的典型形象和典型性格结合现实生活从马斯洛需求理论人性和生命存在的角度阐述这种人生态度的现实意义即以个人的迫切需求为基础面对未知的变故坚守生存的准则认清自我伸曲有度彰显人生智慧
理论 前 沿 2 0 1 4 年 第4 期
论《 芙蓉镇》 中秦书 田人物形象的现实意义
李 云娟
( 兰州 大 学 文 学 院 , 甘肃 兰 州 7 3 0 0 0 0 ) f 摘 要 l 通 过 集 中对 比分 析 《 芙 蓉镇 》 中秦 书 田 的 典 型 形 象和 典 型 性 格 , 结 合 现 实生 活 , 从 马斯洛需求理论 、 人 性 和 生 命 存在 的 角 度
人们互相 检举 、 背叛 、 摧残 的年月 , 或 是 龟 缩 在 各 自的 蜗 居 里 自
二、 《 荚蓉镇 》 简 介及小 说 中的人物 形象
这 部 小 说 是 古 华 代 表 作 ,小 说 通 过 描 写 湘 南 山镇 社 会 风 俗 民情 ,将 人 物命 运 的 起 伏 变 迁 与 六 十 年 代 以后 的政 治 风 云 变 幻
境决定的 , 但 由于 人 对 社 会 的 认 识 不 同 , 所 以 同 样 的 社 会 环 境 却
通 过 形 象 的叙 事 对 比研 究 , 结 合 当下 实 际来 寻求 小说 中新 的 、 持
久 的形 象 意 义 。
造 就 出 了不 同 的精 神 性 。秦 书 田 当 时 所 处 的 是 “ 一 个大劫大难 、
结合起 来 , 为 我 们 展 现 了特 定 历 史 时 期 的 世 情 百 态 、 升迁沉 浮。
身难保的年月 ” , 即使 在 那 样 的环 境 中 , 生 活 的道 德 和 良心 , 正 义
和忠 诚 并 没 有 泯 灭 , 也 没 有 沉 沦 。秦 书 田 经历 了 生 活 的 变 故 , 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