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中人物形象的作用

合集下载

小说中人物形象的作用

小说中人物形象的作用

小说中人物形象的作用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是故事的核心和推动力。

一个生动的人物形象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加深对主题的认识,产生情感共鸣,并且能够使故事更加具有深度和吸引力。

下面是小说中人物形象的作用的详细介绍。

首先,人物形象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

通过描述人物的外貌、性格、动作、言行和内心活动,读者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人物的思想和情感。

这些详细的描写为读者提供了了解人物的线索,帮助他们更好地跟随故事发展。

例如,通过描述一个人物的外貌和穿着,读者可以辨别出他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和性格特点。

通过描述一个人物的对话和行为,读者可以了解到他的价值观、目标和动机。

通过描述一个人物的内心活动,读者可以深入了解到他的情感状态和内心世界。

这些描写使读者更加容易参与到故事中,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发展和人物之间的关系。

此外,人物形象能够产生情感共鸣。

当读者能够与小说中的人物产生共鸣时,他们会更加投入和关注故事的发展。

一个真实而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能够触动读者的情感,使他们与人物之间产生共鸣和情感连接。

当读者看到人物经历苦难、面对困境和挑战时,他们会与人物一同经历情感的起伏和成长。

这种情感共鸣能够使读者更加投入到故事中,产生更深刻的感受,增强阅读的愉悦和吸引力。

通过与人物发生情感共鸣,读者能够在阅读中得到情感满足和启发,对人生有更加深刻的体验和领悟。

综上所述,人物形象在小说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加深对主题的认识,产生情感共鸣,并且能够使故事更加具有深度和吸引力。

因此,一个生动和多维的人物形象是一个优秀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小说是一种文学作品形式,通过作者的筆觸以文字为媒介,塑造出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

好的小说人物形象,不仅是将虚构的角色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更是承载着丰富的情感、思想和文化内涵。

在本文中,我将通过分析小说中人物形象塑造的重要性以及常见的塑造方法,来探讨人物形象在小说中的作用。

一、人物形象塑造的重要性人物形象是小说的灵魂所在,可以说没有生动的人物形象,就没有生动的故事。

人物形象的塑造直接影响着读者对故事的情感共鸣和印象。

一个成功的人物形象能够让读者产生共鸣,并且能够深入人心,甚至成为文化的象征。

人物形象塑造的重要性不仅仅是为了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更是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小说中的情节和主题。

通过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作者可以展现出不同的价值观和思想,让读者产生思考和思索。

人物形象的塑造对于故事的发展和情节的推进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人物形象塑造的常见方法1. 外貌描写:外貌描写是最常见的人物形象塑造方法之一。

通过描绘人物的外貌特征,如身高、体型、面容、衣着等,可以让读者对人物形象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同时,外貌描写还可以通过细节来反映人物性格和情感状态,增加人物形象的立体感。

2. 内心描写:内心描写是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重要手段。

通过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想法、情感等,可以使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

内心描写可以通过人物的独白、心理独白、对话等方式来展现,可以使读者更好地感受到人物的情感起伏和成长变化。

3. 行为言谈:人物的行为和言谈是展现其性格特点和行为方式的重要途径。

通过人物的行为和言谈方式,读者可以推断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处世态度以及与他人的关系。

行为言谈可以通过人物的对话、动作、习惯等来展现,可以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人物特点和行为方式。

4. 他人评价:通过他人对人物的评价和观点,可以进一步丰富人物形象。

不同人物对同一人物的评价可以呈现出多维度的人物形象,同时也可以展现不同人物之间的关系和立场。

小说中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

小说中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

设题) 扣
(2)小说《祝福》中的“我”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从次要人物 教 方面设题) 材 (3)《老人与海》中用大量篇幅写凶猛和残暴的鲨鱼,有何作
用?(从物象方面设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回
二、怎样考人物形象(物象)的作用 [题在书外]
类型
主要 人物 作用

次要 人物 作用

题干示例
(1)(2015·浙江高考)你认为作者刻画 “捡烂纸的老头”这一人物有什么用 意?(《捡烂纸的老头》) (2)(2014·浙江高考)结合赵老板这一人 物形象分析作品主旨。(《走眼》)
用 析。(《鞋》)
象”“作用”
型 (3)(2013·全国卷Ⅰ)“影子”对小说的艺术 “意图”等表
表现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喂自己
答题方向的名
影子吃饭的人》)
词。
解答小说主要人物作用题“3思考”
返回
1.思考对情节的作用
分析主要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应考虑与小说的情节关联, 因为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性格的完成,都与情节密切相关,人物的 一言一行,都在对情节产生推进作用。
返回
人物形象(物象)的作用
一、什么是人物形象(物象)的作用 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 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 本质,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
小说的人物可分为主要人物、次要人物, 高考中还经常考查物象。
返回
(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林冲性格的发展变化、所走的道 回 路,对于我们认识当时的社会有什么意义?(从主要人物方面
对主题 即使整个过程显得有些滑稽可笑,但这种行为是令人尊敬的。
的作用 文章最后写老人攒了不少钱,这件事说明老人对自己的生活还
是有想法的,其内心世界是 复杂和丰富 的。地位低微并不 等于 人格微贱 ,正是小说要表达的主题。

小说中人物的作用

小说中人物的作用

小说中人物的作用在小说中,人物是推动情节发展、传递主题和表达观点的重要元素。

无论是主要人物还是次要人物,他们都有着不同的作用和功能。

以下将探讨小说中人物的作用。

首先,主人公是小说中最重要的角色,他们通常是故事的中心和推动剧情发展的核心。

主人公的冲突和成长是小说的核心,通过主人公的经历和故事,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体验和感受小说所带来的情感和思考。

主人公的作用还体现在他们所承担的责任和使命,他们经历的种种困难和选择,将引发读者的共鸣和反思。

主人公的性格、行为和命运也是小说中的一个窗口,通过主人公的塑造,作家可以展现出社会和时代的特点,传达自己对人性和世界的观察与理解。

次要人物在小说中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

他们可能是主人公的朋友、亲人或敌人,可能是解救主人公的关键人物,也可能是帮助主人公成长的导师。

次要人物的作用是丰富和补充故事情节,他们的出现和行动给予主人公以支持或挑战,推动和影响着主人公的决策和行动。

通过次要人物的设定和塑造,小说可以刻画出更复杂和立体的故事世界,呈现出丰富多样的人生轨迹和命运。

除了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小说中还有一些背景人物。

背景人物是指在故事中扮演次要或辅助角色的角色,他们通常没有太多的对话或决策权,但他们的存在为故事提供了背景和支持。

背景人物可能是主人公所处的社会、家庭或工作环境中的其他人,通过他们的生活和经历,小说可以更全面地展示出主人公所处的环境和社会背景。

背景人物的作用是为主人公提供情感和情节的支撑,加深故事的真实感和可信度。

此外,小说中的反面人物也是不可忽视的角色。

反面人物是主人公的对立面,他们可能是故事的反派角色,也可能是主人公内心深处的敌人或失败的代表。

反面人物的存在使得故事更加紧凑和紧张,他们的言行与主人公产生冲突,引发主人公的反抗和反思。

通过反面人物的塑造,小说体现了善恶的较量和人性的多样性,使得故事更具张力和吸引力。

除了以上所提到的角色作用,人物还可以通过象征、隐喻和寓言的手法来传递主题和表达观点。

概括 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作用(教案)-文学类阅读-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

概括 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作用(教案)-文学类阅读-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

第二部分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04.3概括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作用教学目标准确分析小说中人物形象作用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分析小说人物形象作用的基本方法教学过程一分析探究人物形象的作用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中的某些本质问题,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

小说中的形象可分为主要人物、次要人物、物象。

小说阅读“形象作用”题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问的是形象的作用,作答时却需要由此向小说其他要素扩展,要将人物和“情节安排”“结构设计” “主旨表达”“人物关系”等方面相勾连。

分析或探究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的作用,要围绕该人物形象在人物塑造、情节结构、主题表达等方面的作用来考虑。

总的来说,在人物塑造方面有对比、衬托等作用;在情节结构方面有贯穿全文线索、推动情节发展等作用;在主题表达方面有揭示、突出主题等作用。

人物形象分为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作用不尽相同。

第一,主要人物的作用(1)对小说情节的作用。

主要是对小说情节的推动作用,注意主要人物的思想、个性发生变化时,情节是否也发生了变化。

(2)对小说主题的作用。

分析人物形象的典型性,注意是否有突出或深化小说主题的作用。

(3)对社会的作用。

结合社会现实分析人物形象所折射的社会现象及给人们带来的某种启示。

第二,次要人物的作用(1)在情节上的串联、推动作用在一些小说中,主要人物的行为举止,往往从次要人物的眼睛里看出来;对主要人物的感受、评论,往往从次要人物的嘴里说出来。

次要人物的见闻,把小说的相关情节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推动情节的发展;次要人物有时充当特定的角色,完成一定的叙事任务。

如《祝福》中的“我”就有此作用。

(2)在人物形象上的衬托作用衬托有正衬和反衬两种,都是通过对其他人物、事件的叙述和描写,来突出主要人物。

通过次要人物的活动和形象来衬托主要人物的活动和形象,这样使主要人物更加鲜明突出。

如《变色龙》一文中,火红色头发的巡警叶尔德林就起到了很好的衬托作用。

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和作用

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和作用

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和作用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手法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刻画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包括外貌特征、性格特点、行为举止、语言表达等方面,以使人物形象具有生动的形象感和立体的个性特征。

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对于小说的情节推进、主题表达、情感渗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描写人物的外貌特征是刻画人物形象的基本手法之一、通过对人物外貌特征的描述,可以使读者直观地了解人物的身材、五官、肤色、发型、着装等方面的信息,从而形成对人物形象的初步印象。

例如,《鲁滨逊漂流记》中的鲁滨逊,他的高个子、宽额头、灰眉、蓝眼睛等特征让他看起来更为英勇和坚韧。

其次,通过人物的性格特点来塑造人物形象也是一种常见手法。

人物的性格特点可以体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价值观念,从而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和立体。

例如,《围城》中的方鸿渐就是以自谦和退让的性格形象为特点,他智商高但办事能力不强,内心困惑却又欲望反复不定,这些都使得他成为一个典型的“围城主人公”。

第三,人物的行为举止也是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可以更加直接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行为方式,从而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和真实。

例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他的言辞优美、充满诗意,并且他对待女性的细腻、温柔也都直接展现了他的形象。

此外,人物的语言表达也是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法。

人物的语言表达可以通过对人物的对话和独白来展现人物的思想、情感和态度,从而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内心世界和价值观念。

例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她常常以独白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这些独白集中体现了她对于生活、亲情、情感等方面的独特见解,从而让读者更加深入地识别她的形象。

人物形象塑造手法在小说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首先,塑造人物形象可以使人物更加生动和真实,使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亲眼目睹的感觉,进而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认同人物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念。

其次,人物形象的塑造可以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

小说人物作用知识点总结

小说人物作用知识点总结

小说人物作用知识点总结小说是一种以虚构的故事情节来塑造人物形象,描述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作品。

在小说中,人物是非常重要的元素,他们通过各种行为和对话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展示其性格特点和情感体验。

人物作为小说中最具体的形象之一,对整个故事的发展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人物功能的角度出发,对小说人物的作用进行总结与分析。

一、主要人物的作用1、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主要人物通常是小说故事情节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他们的情感体验和行为决定了故事的发展方向。

例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等主要人物的情感纠葛和命运起伏,直接影响了小说的情节发展。

2、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状态。

主要人物通常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性格特点,他们的行为和对话可以展现出不同的心理状态。

通过主要人物的表现,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内心感受。

3、传递作家的思想和情感。

主要人物在小说中往往是作家思想和情感的载体,他们的言行举止可以传递出作家的思想观念和情感态度。

通过主要人物的表现,读者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作家的思想情感。

4、塑造小说的主题和意义。

主要人物在小说中往往扮演着展现主题和阐释意义的角色,他们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成长,体现出小说所要传达的主题和意义。

例如,《骆驼祥子》中的祥子通过自己的命运遭遇表现出了作品的主题——对命运的反抗与憧憬。

5、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主要人物的遭遇和成长经历往往会触动读者的内心,引发他们的共鸣和思考。

通过主要人物的塑造,读者可以在情感上与他们产生共鸣,在思想上引发深入的思考。

二、次要人物的作用1、为主要人物服务。

次要人物通常是为主要人物服务的,他们的行为和对话往往是为了推动主要人物的成长和情节的发展。

例如,《平凡的世界》中的周建宁就是为了推动主人公的成长与奋斗而存在的。

2、烘托主题和情节。

次要人物在小说中往往扮演烘托主题和情节的角色,他们的存在和表现往往可以为整个故事情节增添更多的色彩和情感。

小说中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

小说中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

小说中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一、什么是人物形象(物象)的作用[理在书中]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

小说的人物可分为主要人物、次要人物,高考中还经常考查物象,高考在形象作用方面的设题常涉及这三方面。

三、怎样答人物形象(物象)的作用[学考贯通]复习过程中,考生应当明确小说是一个艺术整体,人物各司其职、各有作用,这是解答人物角色作用题时得分的关键。

我们可以结合鲁迅的小说《祝福》来归纳人物,如下:人物关系主要人物的陪衬者与主人公有相同或不同之处,可正衬可反衬柳妈、祥林嫂婆婆对众多人物穿针引线的联系者联系人物,使各方因她而“相遇”卫老婆子情感(主题)情感抒发者、觉悟者表现主旨“我”由此可知,小说阅读“人物角色作用”题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问的是人物的地位作用,作答时却需要学生由此向小说其他要素扩展,要将人物和“情节安排”“结构设计”“主旨表达”“人物关系”等方面相勾连。

因为小说是一个整体,“人物”“情节”“环境”“结构”“主旨”等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考法一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解答小说主要人物作用题“3思考”1.思考对情节的作用分析主要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应首先考虑与小说的情节关联,因为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性格的完成,都与情节密切相关,人物的一言一行,都在对情节产生推进作用。

2.思考对主题的作用分析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必须考虑小说的主题,因为小说的目的就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尤其是主要人物形象)表现主题,这是作者塑造人物的最根本用意。

3.思考对社会的作用也就是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结合社会现实深切理解作品中的人物对当代社会的思想产生的影响或作用,体会人物形象的艺术价值给人们带来的某种启示,这是作品的真正写作意图。

[例四](2015·浙江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捡烂纸的老头汪曾祺烤肉刘早就不卖烤肉了,不过虎坊桥一带的人都还叫它烤肉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说中人物形象的作用
一、侧面衬托,个性鲜明。

侧面衬托,就是通过对其他人物、事件的叙述和描写,来衬托主要人物。

恩格斯曾倡导“把各个人物用更加对立的方式彼此区别得更加鲜明”。

在一部小说中或是一部戏剧中主人公或主角就是红花,次要人物和配角就是绿叶,这是一种衬托的手法。

通过次要人物的活动来衬托主人公的活动和形象,从而达到塑造人物形象的效果。

也就是说,次要人物可以将原本单调的故事情节衬托得活灵活现,凸现人物品质,表达思想感情,使主要人物更加鲜明清晰。

在《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对次要人物的着墨非常少,但他们却起了很好的衬托作用。

文中的“我”面对穷困潦倒的于勒,还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这说明“我”是一个有同情心、正义感的人。

在这里通过对次要人物“我”的简单描写,就把菲利普夫妇冷漠无情、虚伪自私的特点充分地衬托了出来。

在《变色龙》一文中,火红色头发的巡警叶尔德林也起到了很好的衬托作用。

从端着一个“盛满了没收来的醋栗”的筛子到报告“好像出乱子了”,从给警官脱穿大衣到两次对狗的来历进行判断,既表现出他忠实而驯服,又从侧面衬托了警官的专横多变、媚上欺下、见风使舵的性格。

这样,通过次要人物的衬托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使文章更含蓄、更客观、更
有力。

二、牵线搭桥,推动情节。

在一些小说中,人物的一举一动、一笑一颦,往往从次要人物的眼睛里看出来;对人物的感受、评论,往往从次要人物的嘴里说出来。

通过次要人物的见闻,把故事相关的情节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推动情节发展。

他们的出现主要担当特定的角色,完成一定的叙事功用。

如《孔乙己》,在酒店这样一个场景里,充分发挥小伙计“我”的作用,通过“我”的耳闻目睹和感受,从几个方面来描写孔乙己的个性和悲惨遭遇。

由于“我”担当的是只管温酒这样一种清闲无聊的职务,心里很烦闷,因此就有机会观察顾客们的动静,作品通过“我”的眼睛,正面描写孔乙己在酒店里的几个生活片段,突出地塑造了他那迂腐可笑、屈辱自尊的性格。

作品又通过“我”的耳朵,听人家在背地里议论,侧面写孔乙己的屡试不第、偷书挨打,概括地介绍了孔乙己的身份、遭遇、癖好,并点明他性格形成的原因。

“我”确实是个关键人物,总是在关键时刻出现,说出至关重要的话,做出重要的事,掀起轩然大波,把事件推向高潮。

三、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很多小说会出现群众场面,这些场面中的群众,大多是不重要的次要人物。

正是这些次要人物的出现为主要人物的活动提供了具体环境,起到了渲染气氛、奠定感情色彩基调的作用。

《变色龙》一文中,围观者先是起哄看热闹——“还有人叫喊:‘别放走它!’有人从商店里探出头
来,脸上还带着睡意。

木柴厂四周很快就聚了一群人,仿佛一下子从地底下钻出来的。

”当厨师把狗领走后,他们竟然一下子对着首饰匠赫留金哈哈大笑。

他们不敢嘲笑警官的多变,而只敢嘲笑倒霉的人——这样既让他们非常开心,又无丝毫的危险性。

这样一群小市民,虽然脸谱各异,性情有别,但有一点是完全相同的,那就是麻木不仁、愚昧无知、荒唐无聊、奴性十足。

他们既为奥楚蔑洛夫出尔反尔、反复无常的性格提供了典型场面,也展示了19世纪80年代俄国社会生活中一副真实的画面,深刻地反映了当时俄国的社会现实。

在《孔乙己》中同样对“一群人”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

孔乙己生活在众人的哄笑中,他在人们的笑声中登场,在人们的哄笑声中表演,最后在人们的笑声中走向死亡。

“笑声”贯穿着全篇,这阵阵笑声中透露出一面是悲惨的遭遇和伤痛,另一方面不是同情和眼泪,而是无聊的逗乐和取笑,只有孔乙己到店“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表面上烘托了欢乐的气氛,实际上是以乐写哀,更令人悲哀,这使孔乙己的悲剧更笼上了一层令人悲凉的意味,进而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冷酷。

四、升华主题,画龙点睛。

小说中的次要人物不只和主要人物息息相关,也和作品的主题思想血肉相连。

也就是说,次要人物的设置是为塑造主要人物服务的,更是为揭示小说主题服务的。

小说对次要人物的刻画貌似平淡轻
松,实则蕴含着厚重的力量,既增添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又起到深化主题、画龙点睛的作用。

《我的叔叔于勒》写了菲力普的两个女儿、女婿。

这些次要人物的描写,说明了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金钱势力无孔不入,渗透到资本主义的每个毛孔里,爱情也是以金钱为转移的,爱情也渗入了铜臭。

《范进中举》对次要人的刻画更是惟妙惟肖,中举前乡邻们对范进漠不关心,中举后乡邻们拿来鸡蛋、酒、米招待报录人,又到集上寻找范进,悉心照顾他。

小说通过对次要人物的刻画,可以看出当时的人们对有钱有势的人极力巴结,对无钱无势的人冷漠无情,从而有力地升华了主题。

总之,小说中次要人物往往着墨不多,但其地位不可忽视,他们是作者精心安排的角色,我们在学习中也要着力对次要人物的作用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小说赏析水平。

赞同7|评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