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形象的作用
人物形象作用举例

人物形象作用举例
人物形象在文学作品、电影、漫画等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给故事增加趣味性、传达情感、塑造角色等。
以下是一些例子:
1. 哈利·波特(《哈利·波特》系列):哈利·波特是一个普通的孤儿,但他的形象通过其独特的眼镜和闪电形状的伤疤来与众不同。
这个形象让他在故事中成为一个标志性的角色,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2. 琼·卡尔索(《饥饿游戏》系列):琼·卡尔索是一个坚强、聪明的女主角。
她的形象通过她的独特服装、猫眼妆和鸟羽毛发饰来展示她的个性和战斗精神。
3. 蜘蛛侠(漫威漫画):蜘蛛侠是一个有着蜘蛛超能力的超级英雄。
他的形象通过他的红蓝色紧身衣、蜘蛛图案和蜘蛛网来展示他的身份和特殊能力。
4. 雅各布·布莱克(《暮光之城》系列):雅各布是一个狼人,他的形象通过他的金色长发、强壮的体格和狼人转变来塑造他与吸血鬼和人类之间的复杂关系。
5. 谢尔顿·库珀(《生活大爆炸》):谢尔顿是一个天才却社交能力欠佳的物理学家。
他的形象通过戴着眼镜、招牌T恤和特别的行为习惯来展示他的个性特点,成为该剧中的标志性角色之一。
这些例子都展示了人物形象在作品中的重要作用,不仅让角色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帮助观众/读者更好地理解角色和故事情节。
小说中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

设题) 扣
(2)小说《祝福》中的“我”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从次要人物 教 方面设题) 材 (3)《老人与海》中用大量篇幅写凶猛和残暴的鲨鱼,有何作
用?(从物象方面设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回
二、怎样考人物形象(物象)的作用 [题在书外]
类型
主要 人物 作用
型
次要 人物 作用
型
题干示例
(1)(2015·浙江高考)你认为作者刻画 “捡烂纸的老头”这一人物有什么用 意?(《捡烂纸的老头》) (2)(2014·浙江高考)结合赵老板这一人 物形象分析作品主旨。(《走眼》)
用 析。(《鞋》)
象”“作用”
型 (3)(2013·全国卷Ⅰ)“影子”对小说的艺术 “意图”等表
表现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喂自己
答题方向的名
影子吃饭的人》)
词。
解答小说主要人物作用题“3思考”
返回
1.思考对情节的作用
分析主要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应考虑与小说的情节关联, 因为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性格的完成,都与情节密切相关,人物的 一言一行,都在对情节产生推进作用。
返回
人物形象(物象)的作用
一、什么是人物形象(物象)的作用 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 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 本质,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
小说的人物可分为主要人物、次要人物, 高考中还经常考查物象。
返回
(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林冲性格的发展变化、所走的道 回 路,对于我们认识当时的社会有什么意义?(从主要人物方面
对主题 即使整个过程显得有些滑稽可笑,但这种行为是令人尊敬的。
的作用 文章最后写老人攒了不少钱,这件事说明老人对自己的生活还
是有想法的,其内心世界是 复杂和丰富 的。地位低微并不 等于 人格微贱 ,正是小说要表达的主题。
小说中人物形象的作用

小说中人物形象的作用一、侧面衬托,个性鲜明。
侧面衬托,就是通过对其他人物、事件的叙述和描写,来衬托主要人物。
恩格斯曾倡导“把各个人物用更加对立的方式彼此区别得更加鲜明”。
在一部小说中或是一部戏剧中主人公或主角就是红花,次要人物和配角就是绿叶,这是一种衬托的手法。
通过次要人物的活动来衬托主人公的活动和形象,从而达到塑造人物形象的效果。
也就是说,次要人物可以将原本单调的故事情节衬托得活灵活现,凸现人物品质,表达思想感情,使主要人物更加鲜明清晰。
在《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对次要人物的着墨非常少,但他们却起了很好的衬托作用。
文中的“我”面对穷困潦倒的于勒,还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这说明“我”是一个有同情心、正义感的人。
在这里通过对次要人物“我”的简单描写,就把菲利普夫妇冷漠无情、虚伪自私的特点充分地衬托了出来。
在《变色龙》一文中,火红色头发的巡警叶尔德林也起到了很好的衬托作用。
从端着一个“盛满了没收来的醋栗”的筛子到报告“好像出乱子了”,从给警官脱穿大衣到两次对狗的来历进行判断,既表现出他忠实而驯服,又从侧面衬托了警官的专横多变、媚上欺下、见风使舵的性格。
这样,通过次要人物的衬托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使文章更含蓄、更客观、更有力。
二、牵线搭桥,推动情节。
在一些小说中,人物的一举一动、一笑一颦,往往从次要人物的眼睛里看出来;对人物的感受、评论,往往从次要人物的嘴里说出来。
通过次要人物的见闻,把故事相关的情节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推动情节发展。
他们的出现主要担当特定的角色,完成一定的叙事功用。
如《孔乙己》,在酒店这样一个场景里,充分发挥小伙计“我”的作用,通过“我”的耳闻目睹和感受,从几个方面来描写孔乙己的个性和悲惨遭遇。
由于“我”担当的是只管温酒这样一种清闲无聊的职务,心里很烦闷,因此就有机会观察顾客们的动静,作品通过“我”的眼睛,正面描写孔乙己在酒店里的几个生活片段,突出地塑造了他那迂腐可笑、屈辱自尊的性格。
小说人物形象分析

小说人物形象分析在文学创作中,人物是作品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作者通过塑造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展现出不同的个性特征、情感和行为方式。
本文将对小说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旨在深入理解作品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外在表现。
一、人物形象的塑造在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是通过文字来表达的。
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言谈举止、内心想法和与他人的交往等方式,读者能够逐渐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作者通过具体形象的表达,使得人物更加丰满和生动。
二、主要人物形象分析1. 主人公主人公是整个故事的核心,他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对整个故事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的性格特点是作家所要重点突出的。
通过描写主人公的外貌、内心活动和日常生活,读者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主人公的性格以及他所处的环境对他的影响。
2. 配角配角在故事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他们的性格特征各异,可以通过他们与主人公的互动来增加故事的张力。
通过塑造配角的形象,可以为整个故事提供更多的维度和情感表达。
三、人物形象的作用1. 传递主题人物形象是作者传递主题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人物的塑造,作者可以展示出不同的价值观、思想观念和社会问题,并通过人物的行为和选择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2. 丰富故事情节不同的人物形象拥有不同的角色和任务,他们之间的关系和互动会让故事更加有趣和动人。
通过塑造具有丰富性格特点的人物形象,作者可以使故事情节更加紧凑,引人入胜。
3. 提升阅读体验优秀的人物形象塑造能够让读者产生共鸣,增加对作品的兴趣和投入感。
读者可以通过和人物形象的情感共鸣,更深入地理解故事的内涵和主题。
四、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实例以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为例,主人公哈姆雷特具有矛盾复杂的性格。
他聪明、善良、懦弱和犹豫不决等多重特点交织在一起,这使得他成为一个备受关注和争议的人物。
作者通过描写哈姆雷特的内心独白、和他人的对话以及他的行为方式,将他的心理活动展示得淋漓尽致,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红楼梦》中,作者曹雪芹通过塑造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一系列人物形象,展现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众多人物类型,对社会风貌和人性进行了深入的揭示。
研究人物形象的意义

研究人物形象的意义人物形象是文学作品中极其重要的元素之一,它不仅是作品情节的推动力,也是作品意义的体现。
在文学研究中,探究人物形象的意义,对深入理解文学作品、创新思想、拓展学术视野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人物形象是展现思想和情感的媒介。
人物形象通过表现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来传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比如,研究莎士比亚经典戏剧《哈姆雷特》中的主人公哈姆雷特形象,可以发现莎士比亚借哈姆雷特的矛盾思想和复杂情感,探讨了人类的哲学与道德问题。
哈姆雷特内心的纠结、痛苦以及他的种种矛盾心理,都揭示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人物形象因而成为传达思想和情感的重要媒介。
其次,人物形象是作品意义的体现。
人物形象通过展现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传达作品的主题、意义和价值观。
比如,研究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可以发现主人公格雷高·桑姆塔在被变为昆虫后所经历的种种险恶和孤独,展现了现代人的彷徨和沉郁。
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不仅是格雷高·桑姆塔的形象,更是现代人的折射,作品的意义因而也更加深入和广泛。
再次,研究人物形象有助于深化文学理解。
人物形象是文学作品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研究人物形象有助于深化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比如,研究毛姆的小说《人性的枷锁》,可以发现主人公弗莱表面看似波澜不惊,实际上内心深处存在着强烈的欲望和对奢侈生活的向往。
弗莱的人物形象不仅描绘了他自身的特点,也揭示了人类贪欲和内心的矛盾,用细腻的笔触深化了作品的理解。
最后,研究人物形象有助于文学研究的创新。
人物形象是文学创造的基本元素之一,探究人物形象,可以启发新的文学思路、拓展文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比如,研究中国当代青年作家徐则臣的小说《走出场景》,可以发现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鲜活而真实,让读者感受到文字背后的真实生活。
因此,研究人物形象不仅对理解文学作品具有重要意义,也能够为文学研究带来新的想法和视角。
人物形象的作用答题格式

人物形象的作用答题格式
分析人物形象的答题格式有:
1、外貌描写(肖像描写):对容貌、姿态、服饰的描写称之为外貌描写或肖像描写。
2、行动描写(动作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3、语言描写:是通过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4、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
人物形象的作用

人物形象的作用人物形象在文学作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个成功的人物形象能够使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情节,产生共鸣,增强作品的吸引力和可信度。
首先,人物形象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
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作家能够展现出一个角色的性格特点、外貌形象、社会背景等。
这些细节一方面能够帮助读者更加清晰地想象出角色的形象,另一方面也能够让读者更好地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
通过这些描写,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故事中发生的事件和情节发展的原因,从而更好地领会作品的主题。
其次,人物形象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
一个成功的人物形象往往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经历,这些特点往往能够让读者产生共鸣。
当读者在作品中看到一个和自己相似的人物形象时,他们往往会对这个角色产生共鸣,感受到与角色的情感联系,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接纳作品中的情节。
共鸣能够使读者更加投入到作品中,加深他们对作品的记忆和理解。
再次,人物形象能够增强作品的吸引力。
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往往能够让读者感到新奇和兴趣。
这样的人物形象不仅仅是作品的角色,更是一个生动的形象,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使他们愿意继续阅读下去。
一个作品中充满了丰富多样的人物形象,读者会因为好奇不同的人物性格而对作品保持持续的兴趣。
最后,人物形象能够增强作品的可信度。
一个成功的人物形象往往具备真实性和逼真性,能够使读者相信这样的人物形象确实存在于现实生活中。
通过对人物形象的细致描写和合理刻画,作家能够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信。
而一个可信的人物形象能够让读者更加相信作品所描绘的情节和故事,增强读者对作品的认同感和共鸣感。
总之,人物形象在文学作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个成功的人物形象不仅仅是一个角色的描述,更是一个具体的、生动的形象,能够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产生共鸣,增强作品的吸引力和可信度。
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作家能够给读者带来更加深入的阅读体验,使作品更加有趣、有吸引力。
总结人物形象的知识点

总结人物形象的知识点一、人物形象的构建1. 性格人物形象的性格是构建人物形象的重要因素之一。
性格可以是善良、坚强、聪明、机智、狡猾、阴险等不同的特点,每一个性格特点都可以帮助读者或者观众更加深入地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和行为动机。
2. 外貌人物的外貌也是构建人物形象的一个重要因素。
不同的外貌特征可以展现人物的气质、身份和地位,帮助读者或者观众更好地认识人物。
3. 行为举止人物的行为举止也是构建人物形象的关键因素之一。
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可以展现人物的个性,让读者或者观众更好地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生活态度。
4. 志向和抱负人物的志向和抱负可以展现人物的追求和理想,通过描述人物的志向和抱负可以更好地呈现人物的成长轨迹和性格特点。
二、人物形象的展现1. 语言描写通过对人物形象的语言描写可以更加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性格、行为举止和感情变化。
不同的语言描写可以突出人物形象的不同特点,让读者或者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
2. 行动描写通过对人物的行动描写可以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不同的行动描写可以展现人物的不同特征,让读者或者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
3. 对话描写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可以展现人物的性格、思想和情感。
不同的对话描写可以展现人物之间的关系和情感变化,让读者或者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
4. 心理描写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可以展现人物的情感和心理变化。
不同的心理描写可以展现人物的内在矛盾和冲突,让读者或者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
三、人物形象的塑造1. 现实主义塑造现实主义塑造是一种通过对人物形象的真实生活和情感的描写来构建人物形象的方法。
现实主义塑造要求人物形象的性格和行为要符合日常生活的规律,让读者或者观众更加容易产生共鸣。
2. 浪漫主义塑造浪漫主义塑造是一种通过对人物形象的理想化和美化描写来构建人物形象的方法。
浪漫主义塑造要求人物形象的性格和行为要符合人们心目中的英雄形象,让读者或者观众产生共鸣和向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物形象的作用
<p class="MsoNormal" align="left" style="text-align:left;line-height:18.0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tab-stops:45.8pt 91.6pt 137.4pt 183.2pt 229.0pt 274.8pt 320.6pt 366.4pt 412.2pt 458.0pt 503.8pt 549.6pt 595.4pt 641.2pt 687.0pt 732.8pt">一、侧面衬托,个性鲜明。
侧面衬托,就是通过对其他人物、事件的叙述和描写,来衬托主要人物。
恩格斯曾倡导“把各个人物用更加对立的方式彼此区别得更加鲜明”。
在一部小说中或是一部戏剧中主人公或主角就是红花,次要人物和配角就是绿叶,这是一种衬托的手法。
通过次要人物的活动来衬托主人公的活动和形象,从而达到塑造人物形象的效果。
也就是说,次要人物可以将原本单调的故事情节衬托得活灵活现,凸现人物品质,表达思想感情,使主要人物更加鲜明清晰。
在《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对次要人物的着墨非常少,但他们却起了很好的衬托作用。
文中的“我”面对穷困潦倒的于勒,还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这说明“我”是一个有同情心、正义感的人。
在这里通过对次要人物“我”的简单描写,就把菲利普夫妇冷漠无情、虚伪自私的特点充分地衬托了出来。
在《变色龙》一文中,火红色头发的巡警叶尔德林也起到了很好的衬托作
用。
从端着一个“盛满了没收来的醋栗”的筛子到报告“好像出乱子了”,从给警官脱穿大衣到两次对狗的来历进行判断,既表现出他忠实而驯服,又从侧面衬托了警官的专横多变、媚上欺下、见风使舵的性格。
这样,通过次要人物的衬托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使文章更含蓄、更客观、更有力。
二、牵线搭桥,推动情节。
在一些小说中,人物的一举一动、一笑一颦,往往从次要人物的眼睛里看出来;对人物的感受、评论,往往从次要人物的嘴里说出来。
通过次要人物的见闻,把故事相关的情节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推动情节发展。
他们的出现主要担当特定的角色,完成一定的叙事功用。
如《孔乙己》,在酒店这样一个场景里,充分发挥小伙计“我”的作用,通过“我”的耳闻目睹和感受,从几个方面来描写孔乙己的个性和悲惨遭遇。
由于“我”担当的是只管温酒这样一种清闲无聊的职务,心里很烦闷,因此就有机会观察顾客们的动静,作品通过“我”的眼睛,正面描写孔乙己在酒店里的几个生活片段,突出地塑造了他那迂腐可笑、屈辱自尊的性格。
作品又通过“我”的耳朵,听人家在背地里议论,侧面写孔乙己的屡试不第、偷书挨打,概括地介绍了孔乙己的身份、遭遇、癖好,并点明他性格形成的原因。
“我”确实是个关键人物,总是在关键时刻出现,说出至关重要的话,做出重要的事,掀起轩然大波,把事件推向高潮。
三、渲染气氛,奠定基
调。
很多小说会出现群众场面,这些场面中的群众,大多是不重要的次要人物。
正是这些次要人物的出现为主要人物的活动提供了具体环境,起到了渲染气氛、奠定感情色彩基调的作用。
《变色龙》一文中,围观者先是起哄看热闹——“还有人叫喊:‘别放走它!’有人从商店里探出头来,脸上还带着睡意。
木柴厂四周很快就聚了一群人,仿佛一下子从地底下钻出来的。
”当厨师把狗领走后,他们竟然一下子对着首饰匠赫留金哈哈大笑。
他们不敢嘲笑警官的多变,而只敢嘲笑倒霉的人——这样既让他们非常开心,又无丝毫的危险性。
这样一群小市民,虽然脸谱各异,性情有别,但有一点是完全相同的,那就是麻木不仁、愚昧无知、荒唐无聊、奴性十足。
他们既为奥楚蔑洛夫出尔反尔、反复无常的性格提供了典型场面,也展示了19世纪80年代俄国社会生活中一副真实的画面,深刻地反映了当时俄国的社会现实。
在《孔乙己》中同样对“一群人”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
孔乙己生活在众人的哄笑中,他在人们的笑声中登场,在人们的哄笑声中表演,最后在人们的笑声中走向死亡。
“笑声”贯穿着全篇,这阵阵笑声中透露出一面是悲惨的遭遇和伤痛,另一方面不是同情和眼泪,而是无聊的逗乐和取笑,只有孔乙己到店“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表面上烘托了欢乐的气氛,实际上是以乐写哀,更令人悲哀,这使孔乙己的悲剧更笼上了一层令人
悲凉的意味,进而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冷酷。
四、升华主题,画龙点睛。
小说中的次要人物不只和主要人物息息相关,也和作品的主题思想血肉相连。
也就是说,次要人物的设置是为塑造主要人物服务的,更是为揭示小说主题服务的。
小说对次要人物的刻画貌似平淡轻松,实则蕴含着厚重的力量,既增添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又起到深化主题、画龙点睛的作用。
《我的叔叔于勒》写了菲力普的两个女儿、女婿。
这些次要人物的描写,说明了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金钱势力无孔不入,渗透到资本主义的每个毛孔里,爱情也是以金钱为转移的,爱情也渗入了铜臭。
《范进中举》对次要人的刻画更是惟妙惟肖,中举前乡邻们对范进漠不关心,中举后乡邻们拿来鸡蛋、酒、米招待报录人,又到集上寻找范进,悉心照顾他。
小说通过对次要人物的刻画,可以看出当时的人们对有钱有势的人极力巴结,对无钱无势的人冷漠无情,从而有力地升华了主题。
总之,小说中次要人物往往着墨不多,但其地位不可忽视,他们是作者精心安排的角色,我们在学习中也要着力对次要人物的作用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小说赏析水平。
赞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