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卫生学校2019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

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职业院校落实党和国家关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总体要求,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安排教学任务的规范性文件,是实施专业人才培养和开展质量评价的基本依据。
党的十八大以来,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教学标准体系框架不断完善,职业院校积极对接国家教学标准,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办学水平和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但在实际工作中还一定程度存在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概念不够清晰、制订程序不够规范、内容更新不够及时、监督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
为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推进国家教学标准落地实施,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现就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全国教育大会部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机制,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突出职业教育的类型特点,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教师、教材、教法改革,规范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快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二)基本原则——坚持育人为本,促进全面发展。
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授基础知识与培养专业能力并重,强化学生职业素养养成和专业技术积累,将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坚持标准引领,确保科学规范。
以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为基本遵循,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强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适应性和可操作性。
——坚持遵循规律,体现培养特色。
遵循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成长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处理好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历证书与各类职业培训证书之间的关系,整体设计教学活动。
2019级预防医学专业培养方案

2019级预防医学专业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公共卫生人才,要求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较宽厚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宽厚、扎实的公共卫生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较强的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等实践能力,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以及较强的人际交流、信息管理、领导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毕业要求遵循学校办学原则,通过五年系统的教学,使毕业生在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知识和技能等方面达到如下要求:1. 知识要求(1)扎实的基础医学和预防医学科学知识;(2)基本的临床医学及与医学相关的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3)较宽厚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4)一定的体育和军事知识。
2. 能力要求(1)较强的实验设计和分析能力,基本的生物医学实验技能;(2)从事医学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3)独立处理常见公共卫生事件或问题的基本能力;(4)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疾病预防和健康教育的基本能力;(5)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信息的能力;(6)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7)较强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8)较强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9)较强的人际交流和领导能力。
3. 素质要求(1)基本的道德规范、伦理原则和法律观念;(2)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严谨的工作作风,良好的职业道德;(3)积极创新和分析、批判精神。
4. 人格要求(1)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2)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专业主干课程流行病学 社会医学 卫生毒理学 卫生事业管理 卫生统计学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 环境卫生学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推荐学制 5年 最低毕业学分 205+6+6+8 授予学位 医学学士学科专业类别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1.通识课程 59.0+6学分(1)思政类 14+2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371E0010形势与政策Ⅰ+1.00.0-2.0一(秋冬)+一(春夏) 551E0010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0 2.0-2.0一(秋冬)551E002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0 3.0-0.0一(秋冬)551E003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0 3.0-0.0二(秋冬)/二(春夏) 551E0040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5.0 4.0-2.0三(秋冬)/三(春夏) 371E0020形势与政策Ⅱ+1.00.0-2.0五(春夏)(2)军体类 8+3学分体育Ⅰ、Ⅱ、Ⅲ、Ⅳ、Ⅴ、Ⅵ为必修课程,要求在前3年内修读;四年级修读体育Ⅶ--体测与锻炼,五年级修读体育Ⅷ--体测与锻炼。
生物制药专业培养方案

2019级生物制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制定人:邹慧熙审核人:陈华林一、专业名称和代码专业名称:生物制药专业代码:083002T二、培养目标学校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总定位: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生物制药专业依照学校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总定位,结合区域产业特点,培养具备生物、药学和工程学的科学基础、生物制药专业知识,具备从事生物制药及其他药品的技术开发和工程设计能力,在生物制药应用研究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开拓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在生物制药领域从事新技术与新工艺开发、药品生产、药品质量检测、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以及产品技术支持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以及具有进一步深造的潜能,能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创新型研究人才。
三、培养标准生物制药专业的培养标准分为知识、能力与素质三方面,共27项。
1 知识标准1.1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中国近代史、法律基础等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
1.2生物制药学科基础知识1.2.1 掌握高等数学的基础知识,初步学会数学的思维方法与应用;1.2.2 掌握计算机与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1.2.3 掌握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掌握有效数字的含义及应用;1.2.4 掌握工程制图、化工原理等工程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1.2.5 掌握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工业微生物学、生理学、医学细胞生物学、医学免疫学等生物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1.2.6 掌握基因工程、发酵工程、生物分离工程、生物反应器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
1.3 生物制药专业知识1.3.1 掌握药理学、药剂学、生物药物分析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1.3.2 掌握生物制药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1.3.3 掌握制药设备与工艺设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参考格式及有关说明

关于组织做好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9〕6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各行指委(教指委),有关单位:为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落实《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组织职业院校做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各地要及时开展宣讲解读,组织指导本地区职业院校根据《指导意见》要求,对接国家教学标准,做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工作。
二、各行指委(教指委)要把宣传解读《指导意见》、开展有关研讨活动、交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经验做法纳入到年度重点工作安排。
三、根据《指导意见》、专业教学标准和调研工作基础,我司组织研制了《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参考格式及有关说明》(见附件)。
职业院校应参考有关内容,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和本校办学实际,制订体现不同专业类别特点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四、自2019年秋季学期起,各职业院校原则上应实施根据《指导意见》和本通知要求新制(修)订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学校参考实施。
五、请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于2019年8月底前将本地区贯彻落实《指导意见》的有关政策举措和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情况报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并建立抽查制度,对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公开和实施情况定期检查评价,公布检查结果。
附件: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参考格式及有关说明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2019年6月5日附件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参考格式及有关说明一、专业名称及代码对照中、高职现行专业目录规范表述。
二、入学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学历教育入学要求一般为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高等职业学校学历教育入学要求一般为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中、高职学历教育修业年限均以3年为主,可以根据学生灵活学习需求合理、弹性安排学习时间。
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公开和实施工作情况报告

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公开和实施工作情况报告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关于组织做好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9]61号)《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3年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公开和实施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我校高度重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公开和实施工作。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情况(一)学校领导重视,制订程序规范我校严格按照教育部下发的教职成[2019]13号等文件要求,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完善教学标准体系框架,积极对接国家教学标准,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23年6月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管理办法(修订)》,进一步明确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的基本原则工作的组织与职责安排、制订与修订管理和执行要求等;制订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工作章程(试行)》,明确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构成并强调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审核要求。
教务处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管理办法(修订)》,每年3月份开展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实施“三步走”工作策略。
第一步:教务处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依据和学校实际情况编制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指导性意见;第二步:各二级学院专业负责人在日常对社会经济发展与专业面对岗位人才需求和职业岗位能力构成调查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专业核心课程,并按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指导性意见制订方案初稿,经教研室讨论通过后提交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审核,审核通过后报教务处,第三步:教务处审核后报教学工作委员会,经教学工作委员会专门会议审议通过后提交学校校长办公会审定定稿。
方案制订过程中,学校主管教学副校长主持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指导性意见制订,参与二级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并在教学工作委员会上组织审核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管理办法

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改进和加强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实施管理,根据《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修订本办法。
第二条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顶层设计和实施方案,是保证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与特色的纲领性文件,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遵循,是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及落实人才培养过程及其他环节的基本依据。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修订、执行和变更是我校重要的教学管理制度,必须按严格的规范和程序进行。
第二章组织与职责第三条人才培养方案实行校院两级管理。
学校教学工作委员会负责对人才培养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进行研究与论证,审议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教务处是人才培养方案的直接管理部门,在学校教学工作委员会的指导下,具体负责协助和指导学院制订培养方案,验收学院培养方案执行情况,受理学院培养方案变更申请。
第四条学院是人才培养方案管理的主体,在学院领导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实行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负责人负责制。
学院根据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由专业(系)负责人负责组织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论证、执行、评价,并根据实际提出培养方案变更申请。
第三章制订与修订第五条基本原则(一)坚持育人为本,促进全面发展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授基础知识与培养专业能力并重,强化学生职业素养养成和专业技术积累,将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二)坚持标准引领,确保科学规范以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为基本遵循,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强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适应性和可操作性。
(三)坚持遵循规律,体现培养特色遵循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成长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处理好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历证书与各类职业培训证书之间的关系,整体设计教学活动。
2019级人才培养方案

6
影视制片的岗位职业能力分析表
工作项目
工作任务
职业能力
编内 编号 内容
号容
编号
内容
04-01-01 了解客户需求的沟通能力
04-01 项目策划
04-01-02 掌握题材与市场定位的分析判断能力 04-01-03 通晓文学和剧本的美术鉴赏素材
项 目
04-01-04 掌握影视市场的法律法规
04 立
04-02-01 掌握良好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
9
(二)专业核心课程
序号
课程名称
1
节目编导
文化活动策划与
2
管理
3
文化管理学
4
文化市场营销学
5
媒体营销与运营
影视制片项目管
6
理
对接职业能力 03-01-03、03-01-04 03-02-04、05-02-01
01-02-02、01-01-01 01-01-02、04-01-02
02-02-01、02-02-02 02-02-03、03-02-04
2019 级人才培养方案
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专业
影视学院 二 O 一九年六月
1
目录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第六部分 第七部分 第八部分 第九部分 第十部分 第十一部分 第十二部分 第十三部分
专业名称及专业代码 学制与学历 招生面向 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规格 毕业要求 职业面向 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课程体系、专业核心课程 教学时间分配表 分类课程学时(学分)分配表 教学计划表 实施保障
2
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650403
一、专业名称及专业代码
编制人员

《广东省东莞卫校护理专业论证报告》
编制组成员
一、调研论证小组成员
甘赞东莞卫生学校校长、副主任医师
林珊东莞卫生学校副校长、高级讲师
叶卫平东莞卫生学校书记、副校长
农子文东莞卫生学校教务处主任、高级讲师
赖学林东莞卫生学校办公室主任、高级讲师
李琦东莞卫生学校学生处主任、高级讲师
王勇东莞卫生学校职成科主任、高级讲师
王忠福东莞卫生学校医研室主任、高级讲师
黄润明东莞卫生学校总务处主任、高级讲师
刘钰东莞卫生学校培训科主任、高级讲师
宋海燕东莞卫生学校护理学科主任、副主任护师、高级讲师二、专家咨询组成员
张顺华广东省卫生厅科教处调研员(正处级)
詹奇广东省教育厅教育发展研究与评估中心科长
李莘广东省卫生职业教育协会会长、副教授
管敏政东莞市卫生局局长
卢赞梅东莞市卫生局人事科科长、东莞市护理学会秘书长
周英广州医学院护理学院业务副院长、副教授
伦理芳东莞市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主任护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能够进行卫生与健康保健的宣传教育,能够帮助护理对象 完成康复活动计划。
(6)能够初步处理或协助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7)具有熟练的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和一定的英语应用能力。 七、中高职对接 1.对接专业: 高职:护理(620201),助产(620202) 本科:护理 2.升学途径 ①同高职院校合作,进行三二分段人才培养 ②参加高职高考(3+证书) ③参加高职院校自主招生考试 ④省赛一等奖获得者可直接升读高职高专 ⑤参加成人高考 以上途径以省教育厅相关文件为准。
9
数学
72
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
10
公共艺术
18
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历史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
11
历史
18
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合计
630
2. 专业核心课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学时
了解人体胚胎发育概况,熟悉正常人体的组织结构,掌握
护理对象为中心的护理理念,能应用护理程序指导实践,
护理学基础与
4
掌握基础护理技术操作方法,能规范、熟练地进行各项基 180
护理技术实训 础护理技术操作,能正确书写护理医疗文件,能初步分析
和解决临床常见的护理问题
了解心电图的基本知识,了解常用影像学检查的应用指征
及检查前后的护理,掌握身体状况评估的方法、内容、结
广东省东莞卫生学校
2019 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广东省东莞卫生学校 2019-08
2019 级专业名称
护理 助产 药剂 制药技术 康复技术
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护理(100100)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生(含同等学历)或初中以上学历
三、基本学制
3年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素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 展,具有良好职业素质、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熟练掌握护理操作技 能,能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事护理、保健、康 复、健康教育等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技能型护理人才。
掌握临床常用药物的作用、用途,药物不良反应的基本知
3 药物应用基础
72
识,能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能对常见疾病非处方药
物进行用药指导和药物咨询,具有对常用药物制剂进行外 观检查、查阅药物相互作用、检索配合禁忌与准确换算药 物剂量的能力,初步具备药物应用过程的护理技能
熟悉护理的基本概念,初步掌握护理的基本理论,确立以
者的职业道德,坚持以为护理对象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以 及减轻痛苦为已任。
(2)具有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具有 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服务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善于与护理对象沟 通,与同仁合作。
(3)能够以人的健康为中心,按照生物—心理—社会以及合作 服务的模式,实施整体护理,满足不同年龄阶段的护理对象的健康需 求。
正常人体的组成、各系统主要器官的形态和位置,能识别
1
解剖学基础
90
各系统主要器官的形态、结构,能规范地进行基本实践操
作,会运用解剖学基本知识分析、解释临床问题
了解生理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掌握人体及其各器官系统
2
生理学
的主要生理功能,能运用生理学知识解释各种生理现象, 54
为学习护理专业知识奠定理论基础
果判断及临床意义,掌握常用实验室检查的正常参考值及
5
健康评估 异常结果的临床意义,能正确进行系统全面的身体状况评 54
估,能熟练进行各种实验标本的采集,能熟练进行心电图
操作并识别正常心电图,能综合分析评估对象的生理、心
理、社会资料并找出护理问题,能正确书写护理病历
了解内科常见疾病的概念,熟悉内科常见病患者的护理问
题,掌握内科常见病的护理评估及护理措施,具有对内科
常见病患者的病情变化、心理变化和治疗反应进行观察和
初步分析及处理的能力,能正确书写内科护理记录,能配
6
内科护理
144
合医师对内科急危重症患者进行抢救,能配合医师实施内
科常用诊疗技术操作,能运用内科疾病预防保健知识和和
人际沟通技巧向个体、家庭、社区提供保健服务,开展健
2
卫生法
18
旨在使学学校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大纲》开设,并
3
36
会
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哲学与人生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
4
哲学与人生
36
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
5
体育
144
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4)具有法律意识,能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具有职业安全意 识。
2.职业能力 (1)能够应用所掌握的专业及相关的知识、技能,按照护理程 序,解决护理问题,并评价护理结果,改进自身的护理思维和护理技 术,获得经验。 (2)在护理过程中,能够科学、安全、节力地进行护理操作, 正确使用常用的医疗器械、仪器、设备,并评价其使用效果。安排适 合的护理环境,与合作者进行有效的配合。 (3)能够与护理对象进行良好的沟通,进行心理护理,完成健 康教育。 (4)能够正确评估常见病、多发病以及常见临床表现、并发症 ,观察与准确判断用药情况,能够应急处理和配合医生抢救急危重症 病人。
五、职业范围
序号 对应职业(岗位)
职业资格证书
从业机构
1
护士
护士执业资格证
2
护理员
3
育婴员
4
老年照护
5
健康管理
护理员证 育婴员证 老年照护证 健康管理师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康复机构、养老院、
社会福利院等
六、人才培养规格
1.职业素养 (1)珍爱生命,尊重服务对象。热爱护理专业,恪守医务工作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开设,并
6 信息技术基础
72
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
7
英语
90
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
8
语文
90
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
八、课程设置及要求
由 3 个模块组成: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技能课(专业核心课、
专业方向课、其他专业技能课)、拓展模块。
1. 公共基础课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学时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大纲》开设,并与
1 职业生涯规划
36
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主要内容是学习与卫生法相关知识,结合专业实际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