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专业90分钟课时试讲教案
汽车讲师试讲教案设计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使学员了解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功能。
- 掌握汽车的基本驾驶技巧和安全知识。
- 熟悉汽车维护保养的基本方法。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员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提高学员实际操作汽车的能力。
- 增强学员团队合作与沟通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员对汽车行业的兴趣和热爱。
- 培养学员安全驾驶、文明驾驶的意识和责任感。
- 增强学员对汽车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汽车基础知识:- 汽车的发展历程- 汽车的构造与功能- 汽车类型与特点2. 驾驶技巧:- 驾驶姿势与基本操作- 起步与停车- 转弯与并线- 雨雪天气驾驶- 夜间驾驶3. 安全知识:- 交通法规- 预防交通事故- 应急处理4. 汽车维护保养:- 汽车保养周期与项目- 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 汽车美容与改装三、教学过程1. 导入:- 以提问或案例引入主题,激发学员兴趣。
- 简要介绍课程内容和目标。
2. 讲解:- 结合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讲解汽车基础知识、驾驶技巧、安全知识和汽车维护保养等内容。
-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际案例说明问题。
3. 示范:- 教师现场演示驾驶技巧、故障诊断与排除等操作。
- 鼓励学员提问,及时解答学员疑问。
4. 实操:- 学员分组进行实际操作练习,如驾驶、故障诊断与排除等。
-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员操作错误。
5. 总结:- 总结课程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 鼓励学员课后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传授知识。
2. 讨论法:组织学员分组讨论,激发学员思考。
3. 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 实操法: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员技能。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员课堂参与度、提问积极性等。
2. 实操考核:对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进行评估。
3.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检查学员学习效果。
六、教学资源1. 汽车教材、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
(完整word版)汽修专业优质课教案.doc

2016年度**市中等职业学校优质课参评教案学校: ********** 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参评教师: _______ 豊 ___________任教专业:_______ V气车制Ii告与维彳參专∖∣ A 主讲内容: _____________ 汽车离合器教案内容、方法、过程1离舍器2变速器3万向传动4驱动桥一、复习提问(2分钟)通过复习提问既可考察学生对以前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为本节课的新内容埋下伏笔。
1、传动系的作用?答:将发动机输岀的动力传递给驱动车轮。
2、传动系的组成?答: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驱动桥。
二、新课导入(2分钟)三、讲授新课(30分钟)(由新课导入中所提问题导入离合器的作用)图1・2传动系示意图根据生活屮的驾驶常识,提出问题,让学生自由作答,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导入新课。
1、驾驶员在什么情况下踩下离合器踏板?2、根据离合器踏板踩下、放松时的行车状况,分析离合器在汽车行驶过程屮可能起什么作用?(一)离合器的概述1、离合器的安装位置(如图 1・2所示)离合器安装于发动机飞轮的后端面上,其主动部分与飞轮相连,从动部分与变速器相连。
2、离合器的作用保证汽车平稳起步;保证传动系换挡时工作平顺;防止传动系过载。
(利用课件示图讲述法讲解类型)3、离合器的性能要求:①可靠传动发动机转矩(前提)②分离彻底Jr 基本要求③接合平顺一1④散热良好⑤操纵轻便⑥从动部分的转动惯量要尽可能小4、离合器的类型:1、按压紧力'弹赞力,液压作用力电磁吸引力离合器摩擦离合器液力耦合器电磁离合器2、按从动盘数目/单盘离合器双盘离合器3、按压紧弹赞的结构形式f周布弹赞离合器I螺旋弹赞离合器1L中央弹赞离合器膜片弹赞离合器(利用实物演示法结合教材图分析结构利用实物演示法结合教材图1・6分析结构,使学生对离合器的结构进一步的理解,充分体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二)摩擦式离合器1、摩擦式离合器的基本结构:摩擦片式离合器一般由主动部分、从动部分、压紧机构和操纵机构四部分组成。
汽车讲师试讲教案范文模板

一、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原理,掌握汽车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对汽车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汽车行业的热情。
3. 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汽车维修技能。
二、教学对象汽车专业学生三、教学时长2课时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原理;2. 汽车维修技能。
难点:1. 汽车电路故障的诊断与维修;2. 汽车发动机故障的诊断与维修。
五、教学准备1. 汽车教学模型或实物;2. 汽车维修工具;3. 多媒体教学设备;4. 教学课件。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2. 提问:同学们对汽车有哪些了解?二、基本构造与原理1. 教师讲解汽车的基本构造,包括发动机、底盘、车身、电气系统等;2. 通过多媒体展示汽车构造图,让学生了解各个部件的位置和作用;3.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汽车的工作原理。
三、汽车维修技能1. 教师演示汽车维修的基本操作,如更换机油、检查轮胎等;2.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3. 学生分组进行汽车维修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一、汽车电路故障诊断与维修1. 教师讲解汽车电路故障的诊断方法,如使用万用表、试灯等;2. 学生分组进行汽车电路故障诊断实践,教师巡回指导;3. 学生总结故障诊断经验。
二、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与维修1. 教师讲解汽车发动机故障的诊断方法,如检查机油、火花塞等;2. 学生分组进行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实践,教师巡回指导;3. 学生总结故障诊断经验。
三、总结与反馈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学生应掌握的技能;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3. 教师解答学生疑问,总结课程。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汽车基本构造和原理的掌握程度;2. 学生在汽车维修实践中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3. 学生对汽车行业的兴趣和热情。
八、课后作业1. 阅读相关汽车维修资料,了解汽车行业的发展动态;2. 撰写一篇关于汽车维修的实践报告。
汽修专业课程试讲教案模板

课程名称:汽车发动机维修授课班级:汽车工程系汽修专业201X级X班授课时间:第X周第X节课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维修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故障诊断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汽车发动机维修的兴趣,树立敬业精神。
教学重点:1. 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 发动机维修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1. 发动机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2. 发动机维修过程中的安全操作。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入话题: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汽车发动机维修这门课程,首先请大家思考一下,什么是汽车发动机?它有什么作用?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汽车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源,负责将燃料燃烧产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推动汽车行驶。
二、讲授新课1. 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结构a. 介绍发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气缸体、气缸盖、曲轴、连杆、凸轮轴、配气机构、燃油系统、润滑系统、冷却系统等。
b. 阐述各部分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2. 发动机工作原理a. 介绍发动机的四个冲程:进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b. 解释每个冲程的工作过程和能量转换。
3. 发动机维修方法a. 发动机维修的基本步骤:检查、拆卸、清洗、更换、组装、调试。
b. 重点讲解发动机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方法。
三、实践操作1. 教师示范发动机维修的基本操作步骤,包括拆卸、清洗、更换、组装等。
2.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布置课后作业:阅读教材相关章节,了解发动机维修的注意事项。
五、课后拓展1. 鼓励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发动机维修的最新技术和发展趋势。
2. 邀请汽车维修行业的专家来校进行讲座,分享实践经验。
教学反思:1. 通过本次试讲,发现学生对汽车发动机维修的兴趣较高,课堂气氛活跃。
2. 实践操作环节中,部分学生对发动机的拆卸和组装存在困难,需要加强指导。
汽车运用试讲教案

汽车运用试讲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了解汽车的基本结构和原理;(2)学生能够掌握汽车的驾驶技巧和安全常识;(3)学生能够熟练操作汽车,包括启动、加速、减速、转向、停车等基本动作;(4)学生能够了解汽车的日常维护和保养知识。
2.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汽车的正确认识和尊重;(2)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汽车的基本结构和原理;(2)汽车的驾驶技巧和安全常识;(3)汽车的操作技能;(4)汽车的日常维护和保养知识。
2. 教学难点。
(1)汽车的驾驶技巧和安全常识的讲解和示范;(2)汽车的操作技能的实际操作和指导;(3)汽车的日常维护和保养知识的传授和实践。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通过播放汽车的基本结构和原理的视频,引导学生了解汽车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激发学生对汽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概念讲解。
(1)汽车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讲解汽车的发动机、传动系统、悬挂系统、制动系统等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让学生了解汽车的基本构造和运行原理。
(2)汽车的驾驶技巧和安全常识。
讲解汽车的起步、加速、减速、转向、停车等驾驶技巧,以及避免疲劳驾驶、遵守交通规则、保持车距等安全常识,提高学生的驾驶技能和安全意识。
3. 操作演示。
(1)汽车的操作技能。
教师现场操作汽车,示范汽车的启动、加速、减速、转向、停车等基本动作,并让学生逐步操作汽车,纠正他们的错误动作,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
(2)汽车的日常维护和保养。
教师讲解汽车的日常维护和保养知识,包括机油更换、轮胎气压检查、刹车油检查等,让学生了解汽车的日常维护和保养方法,并进行实际操作。
4. 练习与检测。
让学生分组进行汽车的操作练习,包括起步、停车、转弯、变道等,然后进行实际操作考核,检测学生的驾驶技能和安全意识。
5. 总结与展示。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汽车的安全驾驶和日常维护的重要性,展示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遵守交通规则,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汽车讲解员教案模板及范文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汽车知识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对汽车文化、科技发展的认识。
2.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让学生了解汽车的发展历史、分类、构造、性能以及环保知识。
二、教学对象小学四年级至六年级学生三、教学时间2课时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汽车发展历史、汽车分类、汽车构造、汽车性能等。
2. 汽车模型或图片:展示不同类型的汽车。
3. 活动道具:汽车拼图、汽车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展示一辆汽车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2. 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介绍汽车的基本知识。
(二)自主学习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主题进行自主学习,如汽车发展历史、汽车分类、汽车构造等。
2.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了解所选主题的相关知识。
(三)小组汇报1.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小组学习成果。
2. 教师点评并总结,纠正学生回答中的错误。
(四)课堂活动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汽车拼图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了解汽车构造。
2. 学生分享自己最喜欢的汽车类型,并说明原因。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2. 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回顾汽车知识。
(二)课堂活动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汽车卡片游戏,让学生根据卡片上的信息,找出对应的汽车。
2.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汽车销售员向顾客介绍汽车。
(三)课堂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汽车知识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参与度、表达能力等。
2. 评估学生对汽车知识的掌握程度。
汽车讲解员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汽车的发展历史、分类、构造、性能以及环保知识。
2.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对象小学五年级学生三、教学时间2课时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汽车发展历史、汽车分类、汽车构造、汽车性能等。
汽车实践课示范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2)了解汽车维护保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熟悉汽车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
2. 技能目标:(1)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汽车专业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汽车事业的情感。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团结、互助的职业道德。
(3)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2)汽车维护保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汽车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
2. 教学难点:(1)汽车复杂系统的拆装与组装。
(2)汽车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和快速性。
(3)团队合作在实践中的应用。
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汽车的基本构造有哪些?汽车是如何工作的?引导学生思考。
2. 汽车基本构造与工作原理(1)展示汽车的基本构造图,讲解汽车各个部分的功能。
(2)结合实物,演示汽车工作原理,如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等。
(3)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汽车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3. 汽车维护保养(1)讲解汽车维护保养的重要性,强调定期保养的必要性。
(2)演示汽车保养操作步骤,如更换机油、空气滤清器等。
(3)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 汽车故障诊断(1)讲解汽车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如观察、听诊、试车等。
(2)展示常见故障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故障原因。
(3)学生分组进行故障诊断实践,教师点评。
5. 团队合作实践(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负责一辆汽车的维护保养和故障诊断。
(2)要求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3)教师对小组合作情况进行评价,总结经验教训。
6.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强调实践操作的重要性。
(2)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汽车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
汽车讲解员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汽车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以及不同类型汽车的特点。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讲解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汽车行业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创新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汽车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以及不同类型汽车的特点。
难点:汽车工作原理的讲解,以及如何准确、生动地表达。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资源:汽车图片、视频、实物模型等。
2. 教学工具:投影仪、音响设备等。
3. 时间安排:1课时。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汽车吗?你们对汽车有哪些了解?2. 展示:播放一段汽车广告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解1. 汽车的基本构造:- 车身:车身是汽车的外壳,起到保护内部设备和乘客的作用。
- 底盘:底盘是汽车的骨架,支撑着车身和发动机。
- 发动机: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源泉,将燃料转化为动力。
- 传动系统:传动系统将发动机产生的动力传递到车轮,使汽车行驶。
- 车轮:车轮是汽车行驶的载体,负责支撑车身和传递动力。
2. 汽车的工作原理:- 燃料燃烧:燃料在发动机内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
- 气体膨胀: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运动,带动曲轴旋转。
- 传动系统传递:曲轴旋转带动传动系统,将动力传递到车轮。
- 车轮驱动:车轮旋转,推动汽车前进。
3. 不同类型汽车的特点:- 轿车:舒适、方便、适用范围广。
- 货车:载重能力强、适用范围广。
- 拖拉机:适用于农田作业。
- 公交车:适用于城市公共交通。
(三)互动环节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汽车的发展历程。
- 汽车对环境的影响。
- 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
2. 讲解比赛: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对本组讨论的问题进行讲解,其他组同学进行评价。
(四)总结与拓展1.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汽车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以及不同类型汽车的特点。
2. 拓展:鼓励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汽车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
XXXX学院试讲教案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
重点讲解
发动机有一个或多个气缸,每个气缸内装有活塞,活塞通过
活塞销、连杆与曲轴连接。
活塞在气缸内作往复运动,通过连杆推动曲轴转动。
基本术语2. )上止点;活塞顶距离曲轴旋转中心最远的位置称为上止点;1(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式中D——气缸直径,mm ;s——活塞行程,mm ;活塞顶上部的全部气缸容气缸总容积:活塞位于下止点时,6()
表示。
积称为气缸总容积,用V a发动机排量多缸发动机所有气缸工称为发动机总工作容积:(7)作容积的总和也称为发动机排量,用V表示。
st
主要关系为:
=上止点到下止点的距离活塞行程气缸总容积(VV)气缸工作容积()V)=燃烧室容积(+sca)VX 气缸数)V发动机总工作容积及排量(=气缸工作容积(sst
四冲程汽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第四节汽油机先在发动机外部通过化油器、节气门、或者进气道将
空气与燃料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
重点讲解)进气行程(1
370~400K温度压力0.075~0.09MPa
当发动机处在进气行程中时,进气门处于开启状态,而排气
门关闭,气缸内的活塞由发动机上止点依靠曲柄连杆作用,运动精品文档.精品文档
当发动机在进气行程中,活塞由上止点到达下止点后,行程结束,进气门也随之关闭,此时,活塞又开始由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开始压缩行程。
在压缩过程中,气缸空间不断减小,从而
使得气缸内部的压强呈接近线性增大,并在上止点时停止,此时
可燃混合气被压缩在燃烧室内,而可燃混合气的压力可达600~700K℃)(即327~427。
,温度达0.6~1.2MPa压缩前气缸中气体最大体积与压缩后气缸中气体最小体积之
表示。
比称为压缩比,以ε
,在一定范围内,压缩8~11现代汽油发动机的压缩比一般为燃烧速度越快,比越大,压缩终了时的混合气压力和温度也越高,
输出功率越大,经济性越好。
但是,压缩比过大,将发生爆燃和表明点火等不正常燃烧现理解爆燃和象。
爆燃是由于气体压力和温度过高,在燃烧室内离点燃中心较表面点火的远处的末端可燃混合气自然而造成的一种不正常燃烧。
表面点火原因和后果是由于燃烧室内表面点燃混合气产生的另一种不正常燃烧现在。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相应温度达使得压力和温度急速上升,最大压力可达3~5MPa将推动活塞由上止点向下止点2200~2800K。
在高温高压作用下,
运动,从而推动连杆使得曲轴旋转并输出机械能。
这作功行程中
产生的能量,除了用于维护发动机自身继续运转外,其余的能量全部用于对外作功。
而随着活塞的运动,及气缸空间的增大,气缸内的压力也随之下降,并在到达下止点时终了。
)排气行程(4
在作功行程终了后,则进入排气行程,这时,气缸内充满燃
烧后的废气,同时排气门打开,由于气缸内的压力依旧比外部大气压大,因此将使得部分废气排出。
而活塞由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的同时,也将继续把气缸内的废气排出。
当活塞运动到上止点
个运动行程的时,排气行程终了,又开始进入进气行程,形成4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
解。
功用:根据发动机的工作顺序和工作过程,定时开启和关闭进气门和排气门,使可燃混合气或空气进入气缸,并使废气从气缸内
排出,实现换气过程。
组成:配气机构大多采用顶置气门式配气机构,一般由气门组和气门传动组组成。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气并燃烧,最后将燃烧后的废气排出。
组成:空气、燃油、混合、进排气装置。
5()汽油机点火系统
并按时在火花塞电极间产生电火花,功用:将低电压变为高电压,点燃可燃混合气,以便汽油机对外做功。
组成:点火系通常由蓄电池、发电机、分电器、点火线圈和火花塞等组成。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水箱、组成:水冷发动机的冷却系通常由冷却水套、水泵、风扇、节温器等组成。
7()润滑系统
功用:是向作相对运动的零件表面输送定量的清洁润滑油,以实现液体摩擦,减小摩擦阻力,减轻机件的磨损。
并对零件表面进行清洗和冷却。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功用:借助外力使发动机从静止到正常运转。
起动方式只须将起动手摇柄端头的横销嵌入人力起动:起动最为简单,①
发动机曲轴前端的起动爪内,以人力转动曲轴。
当将电动 ②电动机起动:电
动机起动是用电动机作为机械动力,机轴上的齿轮与发动机飞轮周缘的齿圈啮合时,动力就传到飞轮和曲轴,使之旋转。
电动机本身又用蓄电池作为电源。
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