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诗歌鉴赏 过零丁洋
诗歌鉴赏之爱国忧民类【习题精练】-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 (解析版)

专题29:诗歌鉴赏之爱国忧民类-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一、(2022·海南·统考中考真题)阅读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过零丁洋[南宋] 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本诗颔联运用了_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诗人的人生遭遇。
2.紧扣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说说你对爱国主义精神的理解。
二、(2022·青海·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面小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3.曲中表现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的思想情感。
4.请从感官角度赏析“峰峦如聚,波涛如怒”的表达效果。
三、(2022·河北·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新制布裘白居易桂①布白似雪,吴②绵软于云。
布重绵且厚,为裘有馀③温。
朝拥坐至暮,夜覆眠达晨。
谁知严冬月,支体暖如春。
中夕④忽有念,抚裘起逡巡⑤,丈夫责兼济,岂独善一身。
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⑥,稳暖皆如找,天下无寒人。
①桂,地名。
②吴:地名。
③馀:同“余”④中夕:丰皮。
⑤逡巡;迟疑徘徊,欲行又止。
⑥垠:边际。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因________________一事,产生联想,表达内心的愿望;《新制布裘》中,白居易因新制布裘这件事,产生联想,表达自己的愿望。
6.杜甫和白居易都是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诗人。
这两首诗中作者的境况不同,但抒发的情感有相同之处,都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怀。
《过零丁洋》历届中考古诗词赏析题(2005-2019)(附答案)

《过零丁洋》历届中考古诗词赏析题(2005-2019)(35个阅读附答案)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一、2005年贵州省黔西南州 3、对《过零丁洋》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颔联先后从个人和国家两方面抒写遭遇,对仗工整,比喻贴切,形象鲜明,感情挚烈。
B、颈联巧用地名抒写自己忧虑不安的心情,显得生动、真切。
C、尾联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诗,表现出他的高尚节操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使全诗由悲而壮,由郁而扬,形成一曲千古不朽的壮歌。
D、全诗将叙事与抒情紧密结合起来,表达了视死如归的决心和死得其所的意愿,反映了他崇高的以死报国的生死观。
答案:3、(A )(2分)二、(2006泰州市试题B)阅读《过零丁洋》,完成下列两题。
(5分)(1)“辛苦遭逢起一经”中“一经”指的是。
(1分)(2)用你自己的话描述“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的打萍”所反映的国家和作者个人的境遇。
(2分)答:(3)反复诵读诗中具有丰富内涵的画线句(尾联),写出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分)答:答案:(1)儒家经典(1分)(2)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
(2分)(3)舍生取义的高尚情操。
(2分)三、2006年四川省成都市一、诗歌鉴赏。
( 共 4 分)阅读下面古诗, 按要求回答问题。
过零丁洋文天祥1.诗中第二联, 运用比喻的方法, 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诗人以“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 无可挽回, 以“雨打萍”比喻。
(1分)2.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
(3 分)答:答案:一、(4 分)1.(1 分) 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 时起时沉。
( 意思相近即可计 1 分,不够准确酌情扣分)2.(3 分) 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1 分), 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1 分), 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1 分) 。
过零丁洋诗词鉴赏

第38首过零丁洋文天祥 (南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首联中写了作者人生中经历的哪两件大事?“辛苦遭逢起一经”中“一经”指的是什么?两件大事:1、科举入仕 2、起兵抗元“一经”指儒家经典。
2、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画面: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
修辞:A、运用比喻的修辞,把危亡的国势比作风中柳絮,把坎坷的身世比作雨中浮萍,生动形象的抒发了作者国破家亡的悲哀。
B、运用对偶的修辞,“山河破碎”对“身世浮沉”,“风飘絮”对“雨打萍”,句式整齐,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
3、赏析“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运用双关和反复的修辞,“惶恐”“零丁”反复出现,同时“惶恐”和“零丁”一语双关,既指地名又指心情,渲染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表达了作者对国势危亡的担忧,对自己坎坷命运的悲叹。
4、赏析尾联(主旨句)句意理解: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修辞角度:运用反问修辞,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和以死明志的的民族气节。
5、全诗主旨:抒发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和以死明志的的民族气节。
6、这是一首述志诗。
诗的基调由悲郁而转昂扬,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
这首诗饱含沉痛悲凉,既叹国运又叹自身,把家国之恨,艰难困苦渲染到极致。
最后一句由悲而壮,由郁而扬,显示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和以死明志的的民族气节。
二、理解性默写:(1)概括写出诗人被捕前的人生经历的诗句是: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2) 《过零丁洋》中用比喻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相结合)的句子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3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借地名写出形势和情况的危急凄苦的诗句是: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中考古代诗歌鉴赏中考真题(2)

(2011· 河南省)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21—22题。(共4分)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1.“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感情?(2分) 21.对被重新任用有所期待,对未来仍抱有希望。(意思对即可。2 分) 22.分析最后两句诗中的“破”“挂”妙在何处。(2分) 22.“破”“挂”富有动感、充满气势,充分表达了作者的乐观、自 信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意思对即可。逗号前后各1分.共2分)
(2011· 黄冈市)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题目。(4分)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4.本诗首联作者写春望所见。一个“_________________”字,使人 怵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_________________。虽是写景,但 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2分 14. 破 满目凄然(意思相近即可) 15.请对本诗尾联刻画的诗人形象作简要赏析。(2分) 15. 描画出了诗人苍老的形象,展示出了诗人悲凉的心情。(意思 相近即可)
2011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赏析专题 (2011· 滨州市) (一)古诗词鉴赏。(3分)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 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7.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 现的画面。(2分) 春潮涨涌,平野开阔,大江直流;多么壮阔,好风相送,正宜扬帆前 行,多么心旷神怡。 8.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分) 8.思念故乡 评分:共1分。
古诗词赏析——《过零丁洋》

第二章
诗词内容
诗句解释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 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通过两个地名和情感表达,烘托出诗人被捕时的复 杂心情和孤独处境。
干戈寥落四周星:描述了当时战争频繁、国家动荡不安的局面。
山河破碎风飘絮:以飘摇不定的柳絮比喻破碎的山河,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国家动荡不安 的局势。
抓住关键词:通过对诗歌中关键词汇的分析和解读,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联系背景:了解诗人的生平、创作背景等相关信息,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意 义
深入理解,体会情感
了解诗人背景:了解文天祥的生平事迹,有助于理解诗歌中的情感。 解析意象:通过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如“惶恐滩”、“零丁洋”,来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 品味语言:仔细品味诗歌中的语言,感受诗人的表达技巧和情感。 结合时代背景:了解诗歌创作时的时代背景,有助于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代表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 深厚感情
成为经典名篇,被广泛传颂 和传承
展现了古诗词的韵味和艺术 魅力
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 远影响
第Hale Waihona Puke 章鉴赏方法抓住意象,感受意境
意象:通过分析诗歌中的自然景物、事物等元素,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意境:通过想象和联想,深入感受诗歌所营造的氛围和情境,理解诗人的创作意图和 情感表达
添加文档副标题
古诗词赏析—— 《过零丁洋》
汇报人:XX
目
录壹
贰
叁
肆
伍
陆
诗词背景 诗词内容 艺术手法 思想情感 文化价值 鉴赏方法
第一章
诗词背景
《过零丁洋》中考集锦(含答案)

《过零丁洋》中考集锦(含答案)一、2014年四川省广安市12.诗词赏析,完成(1)-2)题。
(4分)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本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请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
(2分)(2)本诗尾联采用了什么样的抒情方式?抒发了怎样的感情?(2分)二、2017年湖北省鄂州(一)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完成9—10题。
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9.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这两句诗。
(2分)10.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
(3分)三、2017年湖北省孝感(一)古诗词赏析(3分)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8.本诗表现了诗人的国家之痛和的决心。
(1分)9.说说“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这两句诗妙哪里?(2分)四、海南省2017古诗词阅读(5分)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答:这首诗叙述了诗人什么经历?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3分)8.答:五、2017年益阳(一)阅读文天祥《过零丁洋》一诗,完成10~11题。
(9分)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0.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以死明志,丹心光照千秋。
B.首联写自己步入仕途和四年抗敌的经历,“辛苦”和“寥落”两个词道尽坎坷的人生际遇,感情深沉,悲郁感人。
2021年中考语文真题汇编:诗歌鉴赏(含答案与解析)

2021年语文中考题精选—《诗歌鉴赏》1.(2021·北京市)阅读《黄鹤楼》,回答以下各题。
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诗歌颔联、颈联用精当的词语写出了景物的特点:用“悠悠”(形容白云的飘荡无定,用“①______ ”形容汉阳树的清晰可数,用“萋萋”形容②______ 。
(2)《藤野先生》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
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
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
”有人推测鲁迅“还记得这名目”与本诗尾联抒发的情感有关,你认为这种推测合理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2.(2021·河北省)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千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__ (人名)。
(2)说说你对这首诗题目的理解。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这首诗从“风”写起,一个“卷”字,一个“折”字,就写出了风之大、风之猛,表现出塞北之风的狂暴肆虐。
1/ 80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将梨花比作雪花,设喻新颖,造语奇警,不落窠白,充满了浪漫的想象,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C.“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写送行者目送行人远去,直到无法望见,却还在凝望留在雪地上的马蹄印迹,言尽而意无穷。
D.这首诗气势宏大,笔力矫健,流畅洒脱,意气飞扬,离愁别绪中富有豪迈气慨,是边塞诗中的佳作。
3.(2021·山西省)天远地阔纵横驰骋,诗情文墨思接千载。
文天祥《过零丁洋》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辽宁省朝阳市中考题)

8.(2分)下列对文天祥《过零丁洋》一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A.首联记述作者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在频繁的抗元战争中度过四年。
B.颔联运用了对偶和比喻的手法,将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悲哀。
C.颈联巧用地名,写出了旧日的惶恐与今日的伶仃之感,渲染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D.尾联由悲而壮,由扬而郁,慷慨激昂、掷地有声,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语调显示了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分析】《过零丁洋》是宋代大臣文天祥在1279年经过零丁洋时所作的诗作。
此诗前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末二句是作者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
全诗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表现。
翻译: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解答】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把握,注意通读全诗,把握诗意,揣摩选项正误。
ABC.正确;D.有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慷慨激昂、掷地有声,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语调显示了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由悲而壮,由扬而郁”错误。
故选:D。
【点评】这是一篇古诗词鉴赏阅读,本题考查了重点句子的赏析能力和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一般难度较大。
需要学生多做中考题,多反思,多总结,才能在自省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一、【写作背景】
本文是文天祥在抗元斗争兵败被俘后写的。
1279年正月,元军出珠江口,进攻南宋最后据点厓山(在今广东新会南海中),文天祥被押解同行。
船过零丁洋(零丁洋在今广东中山南的珠江口,中山市南,靠海有个零丁山,山下海面叫零丁洋),元军都元帅张弘范逼迫文天祥招降坚守厓山的宋军统帅张世杰,文天祥写下此诗以死言志,严正拒绝。
并写下了《过零丁洋》这首诗以明志节。
1283年1月9日文天祥慷慨就义,时年47岁。
二、【作者简介】
文天祥(1236—1283年),南宋大臣、文学家,著名的民族英雄。
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二十岁考取进士第一名,官至右丞相。
文天祥的后期作品密切反映现实,艺术地反映了作者的斗争生活和爱国思想,展现了南宋军民抗击元军的情景,写得沉郁悲壮,感人至深。
风格慷慨激昂,苍凉悲壮,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今存《文山先生全集》。
《过零丁洋》、《正气歌》等名篇为世所传颂。
三、【注释】
1、遭逢:遭遇,指受到朝廷选拔。
2、起一经:指读书应考做官。
3、干戈:两种兵器。
这里代指战争。
4、寥落:荒凉冷落。
5、四周星:四周年。
6、山河破碎:指宋朝国土被元军侵占。
7、浮沉:时起时浮。
8、惶恐滩:在江西万安赣江中,水流湍急,极为险恶。
9、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
10、丹心:红心,比喻忠心。
11、汗青:古代在竹简上写字,须先用火烤竹片,除去青竹上的水分,竹片似出汗,称为“杀青”或“汗青”,后代用汗青代指史书。
这里特指史册。
四、【译文】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年。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身世遭遇好似骤雨里的浮萍。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 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汗青。
五、【简评】
这是一首永垂千古的述志诗。
诗的开头,回顾身世。
意在暗示自己是久经磨炼,无论什么艰难困苦都无所畏惧。
接着追述战斗生涯:在荒凉冷落的战争环境里,我度过了四年。
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兴亡联系在一起了。
三四句承上从国家和个人两个方面,继续抒写事态的发展和深沉的忧愤。
这一联对仗工整,比喻贴切,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诗人的遭遇。
国家民族的灾难,个人坎坷的经历,万般痛苦煎熬着诗人的情怀,使其言辞倍增凄楚。
五六句喟叹更深,以遭遇中的典型事件,再度展示诗人因
国家覆灭和己遭危难而颤栗的痛苦心灵。
结尾两句以磅礴的气势收敛全篇,写出了宁死不屈的壮烈誓词,意思是,自古以来,人生那有不死的呢?只要能留得这颗爱国忠心照耀在史册上就行了。
这句千古传诵的名言,是诗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曲理想人生的赞歌。
全诗格调沉郁悲壮,浩然正气贯长虹,确是一首动天地、泣鬼神的伟大爱国主义诗篇。
六、【赏析】
诗的首联:“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作者回顾了自己一生的主要经历,一是勤奋读书,受到皇帝的选拔,经过科学考试进入仕途(壮元出身);二是在元军入侵,宋室危亡之际,响应朝廷号召,自资军费,起只抗元,在频繁的战斗中度过了四年。
诗的颔联:“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这两句作者应用两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国家命运惨淡,危在旦夕如风中的柳絮,无所依托;自己家破人亡,孤苦伶仃如雨打的浮萍,无所归宿。
其中蕴含的感情深挚沉痛,极有艺术感染力。
诗的颈联:“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是对前面两句的补充,具体概括自已的抗元经历,表现出忧愤之情。
前者“惶恐”、“零丁”表示地名,后者“惶恐”、“零丁”表示心情,构思精巧、对仗工整、浑然天成、感情炽烈。
诗的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此两句是千古名句,广为流传。
诗人的浓厚感情,喷然勃发,荡气回肠,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高贵品质。
这便是作者对张弘范之流的有力回答,是气贯长虹、垂训千古的伟大人格的写照。
总之,此诗大气磅礴,沉郁悲壮,回漩激荡,慷慨苍凉,表现出了强烈的爱国精神和坚贞的民族气节,有着不朽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其语言浅近,属对工巧,自然流传,一气呵成,成为爱国诗作的代表。
七、【中心思想】
《过零丁洋》是一首大义凛然的正气歌,表现了爱国志士文天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坚贞不屈的高尚品质,体现了作者以身殉国和舍生取义的决心。
八、【写法举要】
1、以形象的比喻描写国家和个人的命运。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
九、【相关试题】
阅读《过零丁洋》,完成下列各题。
(5分)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辛苦遭逢起一经”中“一经”指的是。
(1分)
(2)用你自己的话描述“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的打萍”所反映的国家和作者个人的境遇。
(2分)
(3)反复诵读诗中具有丰富内涵的画线句,写出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分)
答案:
⑴儒家经典(1分)
(2)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
(2分)
(3)舍生取义的高尚情操。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