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之思想感情

合集下载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感情分类及鉴赏口诀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感情分类及鉴赏口诀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感情分类及鉴赏口诀【思想情感分类1】1、咏史怀古诗:(1)表达物是人非的惆怅,昔盛今衰、沧海桑田的感慨。

(2)借古人的遭遇来类比自己的遭遇,抒写年华消逝、怀才不遇之叹,表达壮志难酬、报国无门之悲。

(3)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

(4)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5)借古讽今,劝谏或批评当今统治者。

2、边塞征战诗:(1)表达建功立业的渴望,或报效国家的激情,或保家卫国的决心。

(2)表达戍边将士的乡愁,或家中妻子的离恨。

(3)表现塞外环境的恶劣、生活的艰辛,或连年征战的残酷。

(4)表现对帝王穷兵黩武的不满,或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恨,或对战争的厌恶。

(5)表现报国无门的怨愤,或归家无望的哀痛。

(6)表现塞外风光的奇丽壮阔。

3、山水田园诗:(1)表现静谧美丽的自然环境,表现对自然山水的喜爱。

(2)表现对官场仕途的厌恶,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追求自由闲适生活。

4、思乡怀远诗:(1)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2)表现游子异地生活的凄楚辛酸。

5、赠友送别诗:(1)抒写离愁别恨或别后的孤独寂寞。

(2)借以一吐胸中块垒或表明心志。

(3)表达劝勉、鼓励、安慰之意。

6、思妇闺情诗:(1)表达对丈夫的思念。

(2)表达对兵役和战争残酷的怨恨。

(3)表达对青春易逝的哀怨。

(4)表达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7、托物言志诗:(1)感慨兴衰。

(2)寄托哀思。

(3)托古讽今。

8、谈禅说理诗:表达某种禅趣或哲理。

9、羁旅行役诗:(1)表达漂泊在外的孤独、寂寞。

(2)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3)表达对安定幸福生活的期盼向往。

10、伤春惜别诗:(1)抒发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

(2)表达对某人的无限思念之情。

11、游仙悼亡诗:(1)表达对亲人离去的哀怨和思念。

(2)借助仙境表达自己的远大抱负或在现实生活中的苦闷。

12、即事感怀诗:就某件事发表议论,抒发感慨。

古代诗歌鉴赏情感归纳

古代诗歌鉴赏情感归纳

古代诗歌鉴赏情感归纳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情感归纳如下:
爱情:表达对爱人的思念、爱慕和眷恋之情。

思乡:抒发对故乡、家乡的思念和怀念之情。

忧伤:反映诗人内心的忧愁、苦闷和痛苦。

欢乐:描绘生活中的美好、欢乐和幸福。

自然:赞美大自然的美丽、神奇和伟大。

人生:对人生的思考、感悟和反思。

怀古:怀念古代的英雄、文化和历史。

离别:表达与亲人、朋友分别时的伤感和不舍。

壮志:抒发诗人的雄心壮志、理想和抱负。

闲适:描绘宁静、安逸的生活情趣和心境。

这只是一些常见的情感类型,实际上古代诗歌的情感表达非常丰富多样,每首诗歌都有其独特的情感内涵。

在欣赏古代诗歌时,需要结合具体作品,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生活经历以及诗歌的意境,来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情感。

古代诗歌鉴赏之_评价思想和感情(定稿_)

古代诗歌鉴赏之_评价思想和感情(定稿_)

七、哲理感悟
这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 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有的点明主题,有的 含而不露,引人思考。 观书有感 南宋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1、最后两句说明了什么道理?
诗的寓意很深,以源头活水比喻要不断学习, 吸取新知识,才能有进步。俗话说的好“活到老, 学到老”
下面这首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内容。 病 牛
(宋 李纲)
耕犁千亩实千箱, 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 不辞羸病卧残阳。
此是咏物言志诗,借牛写人,以牛自况。表现了 诗人 失落隐忍、委屈愤懑又任劳任怨、无私奉献 的思想感情。
六、感时咏怀
对社会现实和个人际遇,表达个人抱负和感情。这类 诗歌常用的写作手法是借景抒情、即景抒情、即事抒情。
五、咏物诗
常与言志连在一起,描写一个事物,通过对此物的赞 扬或寄寓,来表达自己的精神、品质、理想。即写物就是 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 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 品格。抒发自己的志向与理想。
①以物象为题;②咏(题、赠、赞)+物象
形似——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所处环境等 [曲尽其妙] 神似——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质。 [不滞于物] 内容特点:咏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志趣或品质; 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 常用手法:托物言志。象征、比喻、拟人、对比、烘托 分析角度:物与人的相同点(物我合一的结合点),重点把握①写 的什么物,有什么特征。②寄托什么志。
1、“五千貂锦丧胡尘”什么 手法? 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震撼人 心,你认为呢?为什么? 3、就这首诗的内容看,诗人 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感情 咏史怀古诗常见情感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感情 咏史怀古诗常见情感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感情咏史怀古诗常见情感怀古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怀古诗是由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导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的诗。

由于这类诗歌都以古人、古事、古迹为描写对象,思想大都比较沉重,感情基调一般都比较苍劲悲凉,通常会和咏史诗结合在一上进心,并”咏史怀古诗“。

怀古诗常见主题:1、悲叹怀才不遇。

如《赤壁》”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把周瑜在赤壁战役中取得的巨大胜利,完全归之于偶然的东风,感慨自己的怀才不遇。

2、抒发昔盛今衰愤慨。

如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表现了诗人对盛衰兴败的深沉感慨。

3、揭露统治者昏庸腐朽。

如《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表现了统治者的腐败。

4、同情下层人民。

如《潼关怀古》中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怀古诗中的典型意象: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相传是南朝后主所制的乐曲,为绮靡之音。

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乌衣巷:《乌衣巷》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诗凭吊昔日东晋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

附:《一剪梅.舟过吴江》赏析一剪梅.舟过吴江蒋捷一片春愁待酒浇。

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这首词主要写作者乘船漂泊在途中倦懒思归之心情。

起笔点题,指出时序,点出”春愁“的主旨。

”一片春愁待酒浇“,”一片“言愁闷连绵不断。

”待酒浇“,是急欲要排解愁绪,表现了他愁绪之浓。

随之以白描手法描绘了”舟过吴江“的情景:”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这”江“即吴江。

一个”摇“字,颇具动态感,带出了乘舟的主人公的动荡漂泊之感。

古代诗歌人物思想感情

古代诗歌人物思想感情

古代诗歌人物思想感情每一首古诗都表达了诗人当时独特的思想感情,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歌的人物思想,希望大家可以帮助到大家!常见古诗的思想感情(一)咏史诗思想情感示例1.借古讽今,抒发昔盛今衰、古今变化的感慨。

刘禹锡《石头城》《乌衣巷》、姜夔《扬州慢》2.借古人的遭遇来类比自己的遭遇,抒写怀才不遇之叹,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伤,或对现实不重用人才进行批评。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3.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

杜甫《蜀相》(二)边塞诗思想情感’:示例1.表达的情感多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或表现战士勇于杀敌;或抒发保家卫国的决心。

气魄沉雄、慷慨悲凉。

王昌龄《从军行》2.揭露战争的残酷性、非正义性。

表现对战争的厌恶,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杜甫《兵车行》(三)山水田园诗思想情感示例1.表现静谧美丽的自然环境,诗人往往从山水中体验人生的真谛或借山水来阐释其人生观、世界观。

杜牧《山行》2.表现了古代士人的隐逸情怀,主要抒发诗人的恬适的生活情趣。

《归园田居》、王维《山居秋暝》(四)离别诗思想情感示例1.诗人被迫背井离乡,思乡、思亲情结郁积不解,便发而为诗,以此寄托乡思或羁旅行役之情。

李煜《虞美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2.表达诗人的离情别绪、依依难舍之情。

李白《赠汪伦》,柳永《雨霖铃》3.坦陈心志的告白。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4.情深意长的勉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5.反映漂泊的羁旅行愁。

《宿建德江》[第二组(按诗歌情感分类)](一)忧国伤时分类示例1.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杜牧《过华清官绝句》2.反映离乱的痛苦。

杜甫《春望》3.同情人民的疾苦。

《卖炭翁》4.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

杜甫《登楼》(二)建功报国分类示例1.建功立业的漫望。

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2.保家卫国的决心。

王昌龄《从军行》3.报国无门的悲伤。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4.山河沦丧的痛苦。

评价诗歌的思想感情--(修订版)

评价诗歌的思想感情--(修订版)
[注] ①流莺:不知所往、飞落无依的黄莺。
②李商隐:唐代诗人,颇具才华,但受尽冷遇排斥,潦倒终身。 ③凤城:这里借指长安。
金圣叹称此诗“托流莺以见意也”。结合诗句内容谈谈你 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流莺的飘荡不自持 (步骤一) 对此诗情感的理解。 表现了诗人自身漂泊无依的境遇,抒发了诗人无法掌握自 己命运的感慨;(步骤二)/借流莺的徒自巧啭难遇佳期, 无人欣赏,(步骤一)抒写自己不为人赏识、怀才不遇的 精神苦闷。(步骤二)
【增分提示】 高考“情感把握”题,采点全,开掘深,特别 需要对诗句逐一仔细地研读,抓情语,因景悟情, 并联系诗人及其写作背景,方可得满分,阅读时千
万不可粗枝大叶。
满 江 红 抗金名将, 登黄鹤楼有感 收复失地 岳飞 痛心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 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注]到而今,铁骑满 郊畿,风尘恶。 愤恨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 决心 黄鹤。
拐杖一:审标题
夜 归 周密 qióng chéng 夜深归客依筇① 行,冷燐依萤聚土塍。 村店月昏泥径滑, 竹窗斜漏补衣灯。 [注] ①筇:此指代竹杖。 事件 本诗蕴含了哪些情感? 时间 思乡
这首诗通过“夜归”二字可以看出,作者在 深夜以客的身份匆忙往家归,深夜归家,不顾 行路的艰辛,可以看出作者对家乡的急切思念 之情。
“萦牵”,比较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当然, 诗题“暮春”和“南宋”对理解感情也有一定的暗
示作用。这样,乡愁、伤春、自怜、羁旅之愁、难答问题。(4分)
枕上作
陆 游 一室幽幽梦不成,高城传漏过三更。 孤灯无焰穴鼠出,枯叶有声邻犬行。 壮日自期如孟博,残年但欲慕初平[注]。

古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古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古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古代诗歌大多都表达了诗人自己的思想感情,下面是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古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希望大家可以帮助到大家!古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一)1、忧国忧民①战乱离散的痛苦:杜甫《春望》②同情人民的疾苦: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③反映社会黑暗,揭露统治者腐朽: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 ④表达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林升《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⑤表达对山河沦落国破家亡的痛楚:陆游《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⑥揭露统治者的横征暴敛穷兵黩武,反对残酷的战争:杜甫《兵车行》“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2、建功报国①保家卫国的决心,建功立业的豪情:王昌龄《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②贬官谪居的怨恨,仕途失意的苦闷: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③怀才不遇的寂寞,报国无门的激愤:辛弃疾《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④年华消逝的感慨,壮志难酬的悲叹: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3、思乡怀人①天涯羁旅的愁思:温庭筠《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震动出行的铃铛),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②思亲念友的孤独: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③边关征夫的思乡: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指边患未平、功业未成)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④闺中怨妇的怀人: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古代诗歌阅读:鉴赏思想感情的方法

古代诗歌阅读:鉴赏思想感情的方法

读懂一首诗词,必须从整体上抓住诗词内容的六个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景、何情(何理)。

当然,把握一首诗词的思想感情,不仅要准确分析字面信息、隐喻用典,还要把握字面背后隐含的信息,知人论世等。

一、抓住诗题古诗的诗题常常就是诗歌的中心事件。

许多古诗诗题的本身就透露出了感情基调。

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送”字说明了此诗表现的是惜别之情。

二、抓住关键词有些古诗,诗人在诗中用一两个词语来点明诗的感情,抓住了这些关键词,就能快速地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如由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故园情”可推知此诗表达的是思乡之情。

三、抓住题材类型人们常按题材把古典诗歌分成若干类,同类诗歌的感情基调大体相同。

如山水田园诗、咏物诗、咏史诗、边塞诗、送别诗、写景诗、闺怨诗、羁旅诗等。

不同类型的诗歌具有特定的内容和不同的表现方式,如山水田园诗的宁静闲适、恬淡快乐、丰收喜悦、隐逸情怀,咏物诗的借物抒怀、托物言志,咏史诗的吊古伤今、借古讽今,边塞诗的建功立业、奋勇报国、厌战思乡,送别诗的离情别恨、深情厚谊、劝勉激励,爱情诗的绵绵思念、款款深情,闺怨诗的思远怀人、控诉战争,羁旅诗的漂泊无依、浪迹天涯、归期遥遥、孤独彷徨、念亲思乡等。

因此,能够辨明诗的类别,了解同一类别诗词的“共性”,无疑对解读诗歌内涵、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大有帮助。

当然,即便是同一类诗歌,在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上是有差别的,这就需要结合诗意来确定。

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两首诗都是送别诗,前者是悲苦伤感的离别,后者是满怀激情的送行,诗作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态度明显不同。

四、抓住典型意象作品中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诗歌鉴赏之思想感情
————————————————————————————————作者: ————————————————————————————————日期:
诗中有真情乃需细品评
——古代诗歌鉴赏之思想感情
一、学习目标
1、学习掌握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解题思路和答题步骤,提高鉴赏诗词思想感情的答题能力。

2、学会多角度入手鉴赏诗歌的情感,学会分析并用恰当的语言进行概述。

二、考情分析
1.解读《考纲》
2018年《高考考试大纲》对诗词的鉴赏做了两点要求:一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二是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级。

2.考点分析
年份卷别题目·作者朝代·体裁题材考点
2013 全国Ⅰ卷《鹊桥仙(华灯纵博)》
陆游
宋·词写景抒情
诗鉴赏表达技
巧;评价情感全国Ⅱ卷《次韵雪后书事二首》
(其一)》朱熹宋·律诗
托物言志

年份卷别题目·作者朝代·体裁题材考点全国Ⅰ卷《阮郎归(春风吹雨)》爱情闺怨诗
2014
(无名氏) 宋·词 鉴赏表达技巧;评价情感
全国Ⅱ卷 《含山店梦觉作》韦庄/《宿
渔家》郭震
唐·绝句 宋·绝句
羁旅思乡诗
年份 卷别 题目·作者
朝代·体裁
题材 考点 2015
全国Ⅰ卷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
岑参
唐·律诗
边塞征战诗
鉴赏表达技
巧;评价情感 全国Ⅱ卷 《残春旅舍》
韩偓
唐·律诗
写景抒怀诗
年份 卷别 题目·作者 朝代·体裁
题材 考点
2016
全国Ⅰ卷
《金陵望汉江》
李白
唐·古诗
写景抒怀诗
鉴赏表达技
巧;评价情感;鉴赏语言、形象
全国Ⅱ卷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节选)
杜甫 唐·古诗
状物赠友诗 全国Ⅲ卷
《内宴奉诏作》
曹翰
宋·律诗
言志抒怀诗
年份 卷别 题目·作者
朝代·体裁
题材 考点
全国Ⅰ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即事抒怀评价情感;鉴
2017
卷欧阳修宋·律诗诗赏语言全国Ⅱ

《送子由使契丹》
苏轼宋·律诗
赠友送别

评价情感;鉴
赏形象全国Ⅲ

《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
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白
居易
唐·律诗
赠友抒怀
诗评价情感态

年份卷别题目·作者朝代·体裁题材考点
2018 全国Ⅰ卷《野歌》
李贺唐·七言古诗
即事抒怀

评价情感;鉴
赏语言全国Ⅱ卷《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
选)》陆游南宋·七言古诗
言志抒怀

鉴赏形象;评
价情感全国Ⅲ卷
《精卫词》王建唐·乐府诗
怀古咏史

评价情感态

三、知识链接
1.离愁别绪
离愁是表达远离家乡时对家乡的亲人、友人的思念、人在旅途中孤苦寂寞之情(羁旅离愁)。

别绪是指分别时依依不舍之情或者表达对友人的祝福与感激。

或者抒写劝勉、鼓励、安慰之情。

形式标志: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

基本主题: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感情色彩:依恋与不舍——低沉哀婉,伤感惆怅;安慰与祝愿——旷达刚健,乐观向上。

2.咏史怀古
形式标志:标题一般是古迹名、古地名,或直说“怀古”。

①通过昔盛今衰,古今变化,来借古讽今或者感慨世事沧桑、物是人非。

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

②通过赞扬古人的英雄事迹,表达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抒发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

③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④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常用鉴赏术语:对历史盛衰无常的慨叹、凭古吊今、怀古伤今、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借古讽今(讽当朝统制者昏庸:苛税/大兴土木/战乱/荒淫无度/无能)
3.山水田园
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

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有的诗歌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分析重点:景物特征
主题:①归隐田园,钟情山水;②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③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鉴赏中常用到的术语:
思想内容——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归隐、闲适淡泊、悠然自得
表现手法——借景抒情、白描、动静结合
语言特点——清新自然、质朴自然、清新洗练
一般山水田园诗歌的意境、气氛、风格常用词语有:淡泊、浅淡、闲逸、深远、冲和、清明、朗润、清朗、幽深、幽静、恬淡
4.边塞战争
大都是以描写边塞雄伟奇绝风光和战争为主题,或者表现战士们奋勇杀敌,保家卫国,或者表达一种建功立业的理想。

或者揭露战争的残酷性、非正义性,表达对和平的向往。

往往和战争或贬谪联系在一起,反映征人厌倦战争,渴望与妻儿团聚,渴望过安宁生活等内容;抒发对家乡的思念,对亲人的牵挂之情。

出现一下字眼常常是边塞战争诗歌:金河、玉(门)关、青冢、轮台、龟兹、黄河、黑山、楼兰、羌笛、阴山、孤城、疆场、沙场、燕山、匈奴、无定河、塞下、狼烟、、瀚海、凉州、长城、受降城、单于、吐谷浑,羌笛、胡笳、李广(飞将军)、龙城、烽火
一般边塞诗歌风格常用的词是:雄浑、恢弘、雄伟、浩瀚、雄伟、辽阔、壮美雄奇、苍劲、高远、悲壮、豪迈。

5.咏物诗
常与言志连在一起,描写一个事物,通过对此物的赞扬或寄寓,来表达自己的精神、品质、理想。

即写物就是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

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

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

抒发自己的志向与理想。

①以物象为题;②咏(题、赠、赞)+物象
形似——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所处环境等[曲尽其妙]
神似——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质。

[不滞于物]
内容特点:咏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志趣或品质;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
思考、对人事的评价
常用手法:托物言志。

象征、比喻、拟人、对比、烘托
分析角度:物与人的相同点(物我合一的结合点),重点把握:写的什么物,有什么特征;寄托什么志。

6.感时咏怀
对社会现实和个人际遇,表达个人抱负和感情。

这类诗歌常用的写作手法是借景抒情、即景抒情、即事抒情。

7.哲理感悟
这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

有的点明主题,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

8.爱情闺怨
这是以爱情、悼亡(抒发对过逝妻子或丈夫的怀念之情)、闺怨(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男女间离别相思之情)为主题的诗歌。

四、技法点拨
设问方式:
1.这首诗(词)的主旨是什么?请结合全诗(词)简要分析。

2.这首诗(词)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结合全诗(词)简要分析。

3.这首诗某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4.这首诗(词)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全诗(词)予以分析。

答题步骤:
第一步:抓住诗歌题目,确定题材,感知情感趋向。

第二步:根据诗句描述内容,分析所涉及的诗句具体写了什么。

第三步:用相关诗句具体分析如何表达这种情感和志向。

答题模版:
这首诗写了内容,抒发了情感。

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从题材上来抓住诗歌情感
2.“知人论世”有助于了解诗歌传达的感情
3.从时代特点来把握作者的情感
4.从内容意境来体味诗歌情感
5.抓“诗眼”、关键词,抓住诗歌情感
6.固定的意象包含着固定的情感
五、巩固练习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6分)
登楼感怀【注】
【明】于谦
晚来无事漫登楼,曲曲栏干总是愁。

渺渺乡关何日到,茫茫天地此生浮。

太行有路东西去,汾水无情日夜流。

华发苍颜成底事,可能辜负钓鱼舟。

【注】此诗约作于诗人任巡抚于山西、河南期间。

他长期徘徊于巡抚任上,在四处奔波中感受着岁月的流逝。

当时明王朝国势渐颓,诗人虽尽职尽责,却很难有大用之时。

思考: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答:①在晚来登楼的苍茫中,作者感受到思归不得的乡愁;②在天地宇宙的经行中,作者感
受到人生的短暂与渺小;③在华发苍颜的愁闷失意中,作者感受到归隐不得之愁;④在岁月老去的无奈中,作者也隐约流露出壮志难酬的忧愁和功成身退的期许之情,同时也含蓄的表达出盛世不再的忧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