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特性(上课)

合集下载

声音的三个特征 上课

声音的三个特征 上课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不是声音在延续,
而是声源在振动和回声的作用.
练习 1、“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 里的“高”是指声音的________大。震 耳欲聋是指声音的________大。 2、男低音放声歌唱,女高音轻声伴唱, 这里声音音调高的是_______;响度大的 是__________。 3、往保温瓶中灌开水过程中,听声音就 能判断瓶内水位的高低,这是因为随着 水位升高,音调逐渐 。
小结:声音的特性
一、音调 1、指声音的高低 2、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 二、响度 1、指声音的强弱 2、由发声体的振幅决定 三、音色 1、指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特色 2、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决定
声音 树叶微动 轻声交谈 正常说话 大声呼喊 汽车喇叭 载重汽车 飞机发动机 声音的强弱(dB) 听觉效果 10 极静 20—30 40—50 70—80 90 100—110 120—130 安静 正常 较吵 很响 震耳 疼痛难忍
闭上眼睛听,就知道是什么乐器?
三 、音色
音色又叫音品,它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征。不同 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是一般是不同的听声辩人、 辩动物、辩乐器等就是主要是根据音色不同来判 断的。
高音之王帕瓦罗蒂 中国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在奥
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表演独唱
频率不同的音叉发出声音的波形
为什么能听到蚊子声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 声?
蝴蝶翅膀每秒振动5~6次 蚊子的翅膀每秒振动500~600次
蝙蝠——超声波
一些动物的听觉大大优于人类的听觉。
二 、响度 1. 概念:响度就是指声音的强弱, 它是人耳接收声音大小的主观感觉。 2. 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声音粗犷低沉声音的品质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和发声方式不同发出的音色就不同分辨不同发声体出的声音的重要特征29二胡钢琴提琴笛子等乐器区别未见其人先闻其声音色口技演员模仿动物发声用悦耳动听来形容响度引吭高歌勿高声喧哗用震耳欲聋来形容嗓门高声音洪亮声如洪钟二实例列举以及区别1响度大声源的振动振幅不一定大还与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2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响度在变音调不变

声音的特性上课学习上课学习教案设计

声音的特性上课学习上课学习教案设计

声音的特性教案设计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第2节声音的特性【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

2、知道声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音体的振幅和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3、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影响音调与响度的因素,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感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从而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和理解音调、响度、音色的概念及其相关因素。

【教学难点】音调与响度的区分【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示波器或计算机、乐器(有条件的老师或学校)学生准备:钢尺、鼓、音叉(256Hz和512Hz)和小锤、系线的乒乓球、铁架台、手机【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振动会发出声音,可是,在生活中,你听到过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吗?听到过蚊子发出的声音吗?你猜想是什么原因呢?鼓励学生对精彩回答掌声鼓励,然后乘势提出问题:刚才为什么用力鼓掌比轻轻拍掌发出的声音大?【导入新课】可见不同的声音有强弱、高低之分,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究的内容。

板书课题:§2.2声音的特性(设计意图:从学生习以为常但又不能科学解释的生活现象入手,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点出本节课的学习主题。

)学生对问题很感兴趣,积极说出自己的想法。

积极讨论,踊跃发言听老师总结,步入本节课的学习之旅。

二、合作探究:探究问题一:音调1、音调2、音调与频率的关系3、超声波与次声波【创设情境】播放男低音演唱的《送别》和女高音发出的《海豚音》。

让学生感受两首歌曲中声音有什么差别?【提出问题】我们接触到的各种声音有的高有的低,在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声音为什么会有音调高低不同?什么因素决定音调的高低呢?【探究实验】如图,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再次拨动钢尺。

初中物理_【课堂实录】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物理_【课堂实录】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声音的特性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是人教版8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它是学生在了解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之后,对身边出奇的声音现象感到惊异的同时,及时地学习声音的特性,对帮助学生建立概念来准确描述所听到的声音至关重要。

本节是《声现象》的重点,也是难点。

这对于学生整体上把握和理解声音,认识噪音及听不见的声音,从而把握声现象,培养观察、比较、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有重要意义,并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产生学习物理的持久动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

(2)了解音调与频率有关;响度与振幅及距声源的远近有关;音色与发声体的情况有关。

2、过程与方法通过演示、观察、讨论、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亲力亲为和比较、归纳和总结问题的能力,并从中体验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等物理研究方法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各种活动和实验中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参与体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重难点比较声音的三个特性,响度和音色可能与学生原有的经验,知识基础有关,比较容易理解。

对于音调及其影响因素、响度的大小与音调的高低的区分有一定的困难。

这一问题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需要重点突破。

四、教法、学法演示实验法、实验探究法、交流与讨论法、归纳总结法等五、学情分析学生刚接触学习物理,对物理现象的认识都是从生活现象开始,依据经验进行分析判断。

所以注重感性缺乏归纳现象的能力,因此如何更为更为科学地描述现象,总结规律是学习物理的重要能力,本节课的设计也注重了这一点的训练。

六、教学器材鼓、纸屑、钢尺、橡皮筋、口琴、音叉、多媒体素材等。

七、教学过程及设计思路(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播放视频,欣赏音乐。

提出问题:如何准确描述听到声音的不同特点从而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欣赏音乐,能够提高学生注意力,并培养学生观察、归纳语言表达能力。

(二)实验引路学习新课音调1、用口琴吹出高低两个音阶,让学生感受并描述所听到的声音的特点。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2.2《声音的特性》课件(共15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2.2《声音的特性》课件(共15张PPT)

2.“曹冲称象”的故事大家应该听过。大象 太重没有秤来称量大象体重,聪明的小曹冲就 把大象牵到船上,在船的吃水处画个记号,然 后赶大象下船,往船上装石头,直到船的吃水 线再到记号为止,然后一一称量石头重量相加, 得出大象的重量。请问,小曹冲用石头来替代 大象,这是不是转换法?
谢谢
探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大家有没有想过,你什么时候才有能力搞研究? 我们一般人会以为,搞研究是专家的事,我们 似乎离研究还很遥远。其实,我们就可以做探 索研究了。下面大家随着我一起来学习一下,
怎么做探究。接下来我们要研究什么呢?
我们学习了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那么 声音的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探究的一般过程
探究的一般过程
所谓“转换法”,主要是指在保证效果 相同的前提下,将不可见、不易见的现象转 换成可见、易见的现象;将陌生、复杂的问 题转换成熟悉、简单的问题;将难以测量或 测准的物理量转换为能够测量或测准的物理 量的方法。初中物理在研究概念规律和实验 中多处应用了这种方法。
探究的一般过程
大家八仙过海,想个妙招来 观察出音叉振幅的变化
探究的一般过程
再则,还可以根据生活经验,比如生活中敲 锣打鼓,想让响度大应该怎么办呢?那样的操作 引起了振动的什么样的变化呢?同样我们能合理 地猜测出跟振幅有关。
3.设计实验。
设计实验的一般要求:原理科学,取材方便, 简单易操作,效果明显,安全性高(包括人 身安全及器材安全)。
探究的一般过程
实验目的是要看看振幅与响度之间有没有 关系,那应该要观察响度是否随着振幅的变化 而变化,如果变化了,说明二者有关系。理清 实验大致操作思路,我们可以具体设计实验了。
我们看一下课 本上的方法

2.2声音的特性(知识点+例题)(解析版)

2.2声音的特性(知识点+例题)(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声现象》第2节声音的特性讲义(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知识点框架序号知识点难易程度例题数变式题数合计一音调★ 4 4二响度★ 3 320三音色★ 3 3知识点总结 + 例题讲解一、音调: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2.频率:(符号:f)(1)物理意义:频率是描述物体的振动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

(3)单位:次/秒,又记作:赫兹,符号:Hz(读作赫兹)。

(4)应用:铁路工人检查铁路螺栓是否松动、判定碗等容器是否破裂、空气乐器等;3.探究影响发声体振动频率的因素:(1)提出问题:发声体振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2)猜想和假设: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和材料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

(3)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按紧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

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再次拨动。

(4)结论:钢尺伸出的越短,振动的越快,频率越高音调就越高。

5.超声和次声:它们是声,但人们都听不见;人能感受声音的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多数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20Hz~20000Hz;(1)超声波:人们把高于20000Hz的声叫做超声波;蝙蝠、海豚发出的声常为超声;(2)次声波:把低于20Hz的声叫做次声波。

地震、海啸、台风,还有大象发出的声是次声;(3)拓展:①动物的听觉范围比人的听觉范围广,大多数能听见次声波;②次声波对人体的内部器官危害比较大;③超声波可以用作声呐、雷达等;还可以用来焊接、作手术刀、清洗精密仪器等;【例题1】下列词语中的“高”字是指音调的是()A.高歌猛进 B.请勿高声喧哗C.女高音歌唱家 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答案】C【解析】解:A、高歌猛进,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A错误;B、请勿高声喧哗,是让人说话声音的响度小一些;故B错误;C、女高音歌唱家,是指女歌手的音调高;故C正确;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D错误;故选:C。

8 声音的特性

8 声音的特性

新初二物理学科暑假讲义学习课题:声音的特性上课时间:学习内容:1.音调及其影响因素2.响度及其影响因素3.音色知识点(一)音调为什么蝴蝶振动翅膀的声音我们听不见,而蚊子在耳边的声音却清晰而讨厌?为什么同学聚会去唱歌,有的人平时嗓门很大却“高不上去”?◎实验将钢尺的一端按在桌面上,另一端露出桌外,拨动钢尺,听声音;使钢尺露出桌外的长度缩短,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再听声音。

发声物体振动的快慢是一个很重要的物理量,它决定着音调的高低。

物理学中每秒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频率的单位叫赫兹。

如果一个物体在1s内振动100次,它的频率就是100Hz。

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声波分为:可闻声波,超声波,次声波可闻声波的频率范围为20Hz~20000Hz超声波的频率范围为20000Hz以上次声波的频率范围为20Hz以下了解人和某些动物接听声音的频率范围。

【随堂练习】1.夏天里西瓜是清凉解暑最好的水果,你知道怎么挑选好吃的西瓜吗?有人采用敲一敲的方法,这种方法具体怎么实施呢?用手指弹瓜听到“嘭嘭”声的,是熟瓜;听到“当当”声的,还没有熟,听到“噗噗”声的,是过熟的瓜。

这里应用了声音的一个特性_____。

2.在音乐节目《中国好声音》中有两名学员,张玮和王韵壹,分别以其高音和低音征服导师。

这里的高和低是指声音的哪个特性?知识点(二)响度◎实验将钢尺的一端按在桌面上,另一端露出桌外,轻轻拨动钢尺,听声音;保持露出的长度不变,用的力拨动钢尺。

物理学中用振幅(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来表示物体的振动幅度)。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此外响度还与距离有关。

【随堂练习】1.响度跟发声体的__________有关系,__________越大,响度越大;__________越小,响度越小.响度还跟__________有关系.2.开大收音机的音量旋钮是为了()A.增大声音的响度B.提高声音的音调C.改善声音的音色D.减小噪音3.比较牛和蚊子的叫声,__________的叫声音调高,__________的叫声响度大。

初中物理声音的特性逐字稿

初中物理声音的特性逐字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物理组X号考生,我试讲的题目是声音的特性,下面是我的试讲内容。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老师请一位男同学一位女同学来大声朗读本节课的课题声音的特性,读的很有感情,请坐。

他们声音有什么不同呢?这位同学,很好请坐。

他说男同学的声音低沉,女同学的声音尖细。

同桌再来说说你的感受,很好请坐。

他说男同学的声音大,女同学的声音小。

声音各种各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声音的特性。

(第2节声音的特性)刚刚的女同学声音尖细,男同学的声音低沉。

声音的这种差别我们就用音调高低来反映,(一、音调)老师这里有一把吉他,那位同学可以来弹奏不同音调的音,李华同学,他弹出的音是1,2,3,4,5,6,7。

弹得很好请坐。

谁的音调最高?最后这个音xi更高。

声音为什么有音调高低的不同?是什么因素决定的呢?有同学说可能是因为振动的快慢不同。

下面我们通过小组实验来探究,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钢尺,像这样,把钢尺紧紧按在桌面上,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拨动伸出桌外的部分,听它发出的声音的高低,同时观察它振动的快慢,记录实验结果,实验时注意应使钢尺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开始实验。

(巡视,俯身)看同学们已经完成实验了,声音的高低和振动的快慢有什么关系?给大家三分钟的小组讨论时间,开始讨论,好后面蓝衣服的男生你来说,总结的很好请坐。

通过实验我们得出物体振动得快,发出的音调就高,振动得慢,发出的音调就越?低。

所以谁决定着音调的高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我们就用频率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

(1、频率)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所以频率高音调高还是低?高,频率低则音调?低。

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

为了很好地了解物体振动发声的情况,我们将声音的波形在示波器上展现出来。

这里有音调不同的两个音叉,对他们发出声音的波形进行比较,同学们先大胆想象,在练习本上给声音画出一个样子,现在我敲击音叉让它发出不同音调的声,比较波形有什么差别?边上靠窗的这位同学,观察的很仔细,请坐。

《2.2声音的特性》教师集体备课教案

《2.2声音的特性》教师集体备课教案

《2.2声音的特性》教师集体备课教案课时编号NO:授课时间:第周星期 2013 年月日科目物理年级八年级主备人课题 2.2声音的特性上课人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声音的特性;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音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音体的振幅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响度与振幅有关”的试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从而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和总结出对音调、响度、音色概念的理解及其相关因素。

本节中出现的名词:乐音、音调、频率、超声波、次声波、响度、振幅、音色。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动手中动脑;学会自我构建知识体.教具与教法钢锯条(25根),示波器、吉他、笛子、小鼓、铁架台、音叉、乒乓球、细绳。

实验法、提问法、讨论法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引课:世界上的声音千差万别、各种各样:有悦耳动听,使人心情愉快的乐音(如:音乐厅的演奏,歌唱家的歌唱);也有嘈杂刺耳,令人厌烦的噪声(如刹车时的摩擦声、打磨工件的声音、电钻的声音)。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乐音的特性(播放多媒体) 情景引入,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各种不同的声音。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授课内容:2.2声音的特性乐音:是物体作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但同是乐音,有的调子高,有的调子低,有的声音大,有的声音小,这是怎么回事呢?既然声音是由振动着的物体发出的,我们会这样猜想:声音的差别必然跟物体的振动情况有关,是不是这样呢?[师演示]:请听:用吉他弹几个不同的音。

提问:你感觉有什么不同?我们先来研究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的关系:一、音调──声音的高低。

让我们一起来探究:[生分组试验] 物品:钢锯条,记录表格。

过程:把钢锯条紧压在桌边上,(1)将锯条1/5伸出桌外;(2)将锯条1/3伸出桌外;(3)将锯条1/2伸出桌外,使其振动发声。

实验总结:请填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D
课堂练习
在青年歌手大奖赛上,一男青年歌手正在放
声歌唱,另一女青年歌手轻声为他伴唱,谁的音
调高?谁的响度大?
答案:女歌手的音调高,男歌手的响度大。
比较不同音色声音的波形视频
小结
音调:声音的高低
频率
声 音 的 三 要 素
响度:声音的大小
振幅
音色:发声体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要模
仿得逼真,其关键是要求电子乐器所发出的声音与 所要模仿乐器发出的声音哪一项特征尽可能的一致? A.音调 C.响度 B.频率 D.音色
单位:赫兹 Hz
考点二
音调跟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
高,音调越高
传感器能反映波形
播放动画或音频文件
看看不同的声音的波形有什么区别?
音调高的声音, 有12个波
音调低的声音, 有8个波
考点二
低于20Hz的声叫次声波; 高于20000Hz的声叫超声波
2.响度
考点三
响度:声音的大小(或强弱)
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实验视频) 结论:响度与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 振幅:物体振动的幅度 结论:响度与发声体振幅有关,振幅越 大响度越大
再看看音叉的波形,声音越来越小的时候,波 形有什么变化?
播放视频《声音的特性》或动画
3.音色
发声体,音色不同
考点三
我们能分辨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是因为不同的
义务教育教科书 物理
八年级
上册
声音的特性
我们刚才听到的声音有哪些地方不同?
播放视频《各种声音》
考点一:
声音的三个特性: 音调 响度 音色
1.音调
考点二: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 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
看视频探究
结论: 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频率 物理意义:描述物体振动快慢 定义: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 字母: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