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免疫学细胞因子测定及应用

合集下载

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

一、细胞因子测定的临床应用原则
(一)应用多种方法测定 (二)测定标本的选择适当 不同标本;多次采集 (三)同时测定几种细胞因子
二、细胞因子测定作为特定疾病诊断的辅 助指标 三、评估机体的免疫状态,判断治疗效 果及预后
HIV—TNF有助于了解免疫状态 慢性乙肝—IFN、IL-6、IL-8,且与严重 程度相关
细胞因子与细胞黏附因子 的检测及应用
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Cytokine, CK)由机体 免疫细胞和某些基质细胞合成和分 泌的具有生物活性多肽或蛋白质, 通过结合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发挥 生物学效应。具有介导和调节免疫 应答及炎症反应的作用。
一、细胞因子分类
按产生CK的细胞分类 按CK作用的靶细胞类型分类 按CK的主要功能分类 按CK的结构和主要功能分类
(1) 一种CK可作用于多种不同类型的靶细胞, 而多种细胞因子也可作用于同一种靶细胞 (2) 同一种CK对不同靶细胞显示不同效应,如 TNF-α对L929,T24等是细胞毒作用,而对某些 纤维母细胞系则可促进分裂及增生
(3)不同细胞因子具有某些共同的生物学效应 :如IL-2,4,9均可维持和促进T细胞的增生 (4) 作用的时相性:一种CK的某些效应可同时 出现,另一些效应则在不同时相出现 (5) 生物学作用的双相性:适量具有生理调节 作用, 过量则可能损伤机体,如TNF
(四)
CK的产生、生物学作用、受体表达、 相互调节具有网络特点
CK主要生物学作用



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应答 介导和调节特异性免疫应答 诱导细胞凋亡(apoptosis) 刺激造血功能
测定方法分为:
1. 生物学测定方法 2. 免疫学测定法 3. 分子生物学测定法 三种方法之间相互联系,互为 补充,但不能完全替代。

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初级(师)临床免疫学及检验(细胞因子测定及应用)-试卷1

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初级(师)临床免疫学及检验(细胞因子测定及应用)-试卷1

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初级(师)临床免疫学及检验(细胞因子测定及应用)-试卷1(总分:9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1型题(总题数:38,分数:76.00)1.细胞因子测定的临床应用是(分数:2.00)A.特定疾病的辅助诊断B.评估机体的免疫状态,判断治疗效果及预后C.临床疾病的治疗应用D.临床疾病的预防应用E.以上都是√解析:解析:细胞因子测定的临床应用包括A、B、C、D四项。

2.下列关于免疫学测定细胞因子,哪项是正确的(分数:2.00)A.特异性高B.操作简便C.不能确定其生物学活性D.不能确定其分泌情况E.以上都是√解析:解析:免疫学测定细胞因子的特点包括特异性高、操作简便、不能确定其生物学活性、不能确定其分泌情况。

3.下列关于分子生物学测定细胞因子的评价,哪项正确(分数:2.00)A.特异性高B.敏感性高C.测细胞因子基因√D.操作简便E.定量解析:解析:分子生物学测定细胞因子就是从基因水平检测细胞因子情况。

4.细胞因子生物学检测是(分数:2.00)A.特异性高B.定量C.定位D.测活性√E.半定量解析:解析:细胞因子生物学检测就是直接检测细胞因子特定的生物学活性来达到检测细胞因子水平的目的。

5.细胞因子是(分数:2.00)A.由免疫细胞合成B.由非免疫细胞合成C.小分子多肽D.调节多种细胞生理功能E.以上都是√解析:解析:参考细胞因子的概念。

6.由活化的T细胞产生的是(分数:2.00)A.multi-CSF √B.G-CSFC.M-CSFD.EpoE.SCP解析:解析:活化的T细胞能产生多种colony-stimula-ting factor(CSF),即multi-CSF。

7.由肾细胞产生的是(分数:2.00)A.G-CSFB.M-CSFC.CM-CSFD.Epo √E.LIF解析:解析:肾细胞能产生的细胞因子是Erythropoie-tin,即Epo。

8.细胞因子检测最可靠的方法是(分数:2.00)A.生物学检测法√B.免疫学检测法C.分子生物学法D.动物体内检测法E.以上都不是解析:解析:生物学检测法直接检测细胞因子活性,反映细胞因子的功能状态,所以它是细胞因子检测最可靠的方法。

细胞因子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

细胞因子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

细胞因子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细胞因子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学分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细胞因子是指一类具有细胞激活、增殖、特异性分化、调节免疫功能等生物学活性的分泌蛋白质,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是调节和维持人体生理功能稳态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从细胞因子的定义、分类、研究进展以及应用前景四个方面来进行讨论。

一、细胞因子的定义和分类细胞因子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分泌性蛋白质,广泛存在于人体的各种组织和细胞中,发挥着调节和维持人体生理功能稳态的重要作用。

它们可以通过自分泌或是影响附近的细胞使它们发生特定的生物学反应,包括激活、增殖、特异性分化、调节免疫功能等。

根据不同的功能和功能表现,我们可以将细胞因子分为多种类型,比较常见的有:1、细胞生长因子:促进细胞增殖、分化和细胞内生物大分子合成。

2、细胞凋亡因子:促进受损细胞凋亡,调节正常细胞生长和功能。

3、白细胞介素:干扰素、干扰素诱导子、肿瘤坏死因子、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等。

4、调节性细胞因子:细胞因子、调节性T细胞等。

5、其他类型:纤维连接素、细胞黏附分子、转录因子等。

二、细胞因子研究的进展近年来,细胞因子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尤其是在免疫学领域的基础研究中。

例如,在肿瘤学和肿瘤治疗领域,腺苷酸酰化酶(ADAR)的抑制剂可用于促进TNF-a和IFN-γ的生产,从而加强T细胞的杀伤作用,这一技术在抗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潜力。

此外,细胞因子在抗病毒治疗中的应用也在不断取得进展。

例如,改良的IL-2受体拮抗剂已成功用于治疗慢性病毒感染,比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和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

三、细胞因子的应用前景细胞因子在医学和生物科学领域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可以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等多个方向。

1、细胞因子作为抗癌治疗的目标在抗癌治疗中,细胞因子的重要作用已经被广泛认可。

抑制细胞因子的生成在某些肿瘤治疗中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同时,通过突变和基因靶向研究,人们更能够对这些细胞因子的诱导机制有更深入的理解,从而开发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细胞因子的检测方法

细胞因子的检测方法

细胞因子的检测方法细胞因子(cytokine)是由细胞分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蛋白物质的统称。

在免疫应答过程中,细胞因子在免疫调整、炎症应答、肿瘤转移等生理和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细胞因子的检测不仅是基础免疫讨论的有较手段,同时在临床疾病诊断、病程观看、疗效推断及细胞因子治疗监测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但是,由于细胞因子在体内的含量甚微,给细胞因子的检测带来困维,细胞因子的检测尚未在临床诊断上广泛开展,已知目前采纳的细胞因子检测方法均不完善,且不同的检测方法所得的结果差异较大,给临床诊断与治疗带来肯定的困难。

因此,有必要了解各种检测方法的特性及影响因素。

目前,细胞因子生物学活性检测和浓度测定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类一.生物学检测法生物学检测又称生物活性检测,是依据细胞因子特定的生物活性而设计的检测法。

由于各种细胞因子具有不同的活性,例如IL-2促进淋巴细胞增殖,TNF杀伤肿瘤细胞,CSFci 激造血细胞集落形成,IFN爱护细胞免受病毒攻击,因此选择某一细胞因子独特的生物活性,即可对其进行检测。

生物活性检测法又可分为以下几类:1.细胞增殖法很多细胞因子具有细胞生 zhang 因子活性,特殊是白细胞介素,如IL-2 ci激t细胞生 zhang 、IL-3 ci 激肥大细胞生 zhang 、IL-6 ci 激浆细胞生 zhang 等。

利用这一特性,现已筛选出一些对特定细胞因子起反应的细胞,并建立了只依靠于某种因子的细胞系,即依靠细胞株(简称依靠株)。

这些依靠株在通常状况下不能存活,只有在加入特定因子后才能增殖。

例如IL-2依靠株ctll-2在不含IL-2的培育基中很快死亡,而加入IL-2后则可右体外 zhang 期培育。

在肯定浓度范围内,细胞增殖与IL-2量呈正比,因此通过测定细胞增殖状况(如使用3h-tdr掺入法、MTT法等)鉴定IL-2的含量。

除依靠株外,还有一些短期培育的细胞,如胸腺细胞、骨髓细胞、促有丝分裂原ci 激后的淋巴母细胞等,均可作为靶细胞来测定某种细胞因子活性。

《免疫学》-细胞因子

《免疫学》-细胞因子

第二节 细胞因子的结构及其受体
一、细胞因子的结构 二、细胞因子的受体
编辑课件
第二节 细胞因子的结构及其受体
一、 细胞因子的结构
❖ 不同细胞因子之间在结构上有很大差异,多数细胞 因子为小分子多肽,分子量不超过60KD,多由100 个左右的氨基酸组成。不同细胞因子之间无明显的 氨基酸序列同源性。
❖ 多数细胞因子以单体形式存在,少数因子如IL-5、 IL-12、M-CSF、TGF-β等以双体形式存在。
❖ 细胞因子受体存在有单链、双链或三链不同形式的 结构。
❖ 研究发现,有些细胞因子受体共同使用一条多肽链, 如IL-3、IL-5和GM-CSF共同使用同一β链,IL-2、 IL-4和IL-7共同使用同一γ链。由于细胞因子在受体 水平存在相似性,因而会使用共同的信号传导途径, 发挥类似的生物学效应。
编辑课件
提高IL-2R的表达水平,从而促进T细胞的增殖;还 能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和产生抗体。 ❖ 参与炎症和发热发生:有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趋化 作用,并使之活化和脱编颗辑课粒件,释放炎症介质。
TNF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抗肿瘤活性最强的细胞因子 之一。 1984年TNF-α基因工程产品开始试用于临床。大量临 床试验表明,天然的TNF-α全身用药不良作用严重, 临床应用受到极大限制。为此,近二十年来,国内外 众多学者进行了优化TNF-α抗肿瘤作用的研究,包括 局部用药、联合用药、TNF-α变构体及基因疗法等, 使之抗肿瘤作用增强、毒副作用减轻,呈现出较好的 临床应用前景。
编辑课件
(二)集落刺激因子(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CSF)
❖ 指可刺激多能造血干细胞和不同发育分化阶段的造 血祖细胞增殖分化,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形成细胞集 落的细胞因子,被称为集落刺激因子(CSF)。

酶联免疫方法检测细胞因子步骤

酶联免疫方法检测细胞因子步骤

酶联免疫方法检测细胞因子步骤酶联免疫方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检测技术,它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细胞因子等生物大分子的含量。

细胞因子是一类在调节和介导细胞间相互作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细胞因子,它们在免疫反应、炎症反应和细胞信号传导等生理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本文将对酶联免疫方法检测细胞因子的步骤进行详细介绍,让读者对该技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第一步:样品处理在进行酶联免疫法检测细胞因子之前,首先需要对样品进行处理。

样品处理的目的是提取细胞因子,并将其置于适宜的条件下以便后续的检测。

对于细胞因子的提取可采用离心、超声波破碎等方法,以获取高纯度的样品。

同时,对于血清、血浆等液体样品,还需通过凝胶过滤、醋酸纤维素柱层析等步骤进行净化处理,以去除样品中可能存在的干扰物质。

第二步:酶标记抗体的制备酶联免疫法的关键之一是酶标记抗体的制备。

酶标记抗体一般是通过将抗体与酶(如辣根过氧化物酶、碱性磷酸酶等)进行共价结合而得到的。

在制备酶标记抗体时,需要考虑到抗体与酶的比例、结合条件等因素,并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来优化制备条件,以确保酶标记抗体的稳定性和活性。

第三步:微板上样品的包被完成样品的处理和酶标记抗体的制备之后,下一步是将样品包被到微板上。

微板是一种通常由聚苯乙烯、聚碳酸酯等材料制成的微量反应容器,其表面具有一定的亲和性,可以吸附蛋白质等生物分子。

在将样品包被到微板上时,需注意包被的时间、温度等因素,以使样品能够均匀地吸附到微板上,并且保持其天然的构象和生物活性。

第四步:酶标记抗体的添加将样品包被到微板上之后,接下来就是添加酶标记抗体。

酶标记抗体作为二抗,可以与包被在微板上的靶分子结合,形成特异性的抗原-抗体复合物。

为了确保酶标记抗体的特异性和灵敏度,通常需要对酶标记抗体进行适当的稀释,并加入到微板上进行孵育。

第五步:底物的加入与反应在酶标记抗体添加完毕后,需要加入底物并进行反应。

初级检验士考试(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练习题第十六章细胞因子与细胞黏附因子的测定

初级检验士考试(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练习题第十六章细胞因子与细胞黏附因子的测定

第十六章细胞因子与细胞粘附因子测定及应用一、A11、产生IFN-γ的细胞是A、成纤维细胞B、B细胞C、T细胞D、血管内皮细胞E、单核-巨噬细胞2、产生TNF-α的细胞是A、自然杀伤(NK)细胞B、单核-巨噬细胞C、T细胞D、B细胞E、血管内皮细胞3、主要由巨噬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是A、G-CSFB、IL-1C、IL-2D、IL-4E、IL-54、下列哪种白细胞介素可刺激T细胞生长,被称为T细胞生长因子A、IL-1B、IL-2C、IL-3D、IL-4E、IL-55、能产生IL-2的细胞是A、T细胞B、巨噬细胞C、B细胞D、肝细胞E、自然杀伤细胞6、诱导肝细胞合成α1-抗糜蛋白酶的最重要的细胞因子是A、IL-1B、IL-4C、IL-6D、IL-8E、IL-107、抗病毒活性测定法主要是用于检测A、干扰素(IFN)B、趋化因子C、白细胞介素(IL)D、集落刺激因子(CSF)E、肿瘤坏死因子(TNF)8、检测细胞表面黏附分子的方法不包括A、放射免疫测定法B、荧光免疫测定法C、ELISAD、免疫电泳技术E、流式细胞仪分析二、B1、,A.IL-2B.IL-3C.IL-6D.CSFE.IFN<1> 、刺激造血细胞集落形成的是A、B、C、D、E、<2> 、刺激浆细胞生长的是A、B、C、D、E、<3> 、促进T细胞增殖的是A、B、C、D、E、2、A.成纤维细胞增殖法B.T淋巴细胞增殖法C.肥大细胞增殖法D.靶细胞杀伤法E.浆细胞增殖法<1> 、检测IL-6多采用A、B、C、D、E、<2> 、检测IL-2多采用A、B、C、D、E、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IFN-γ又称Ⅱ型干扰素或免疫干扰素,主要由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产生。

【答疑编号100030782】2、【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TNF-α由细菌脂多糖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产生。

【答疑编号100030071】3、【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几乎所有的有核细胞均可产生IL-1,主要以巨噬细胞为主。

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

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

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免疫系统是人体的重要防御机制之一,能够识别病原体并消灭它们,维护身体的健康。

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是一种用于评估免疫系统功能的测试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身的免疫状况和疾病风险。

本文将介绍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的原理、应用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原理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通过测定机体内免疫细胞的功能状态,评估免疫系统的健康状况。

其中,常见的技术包括流式细胞术、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细胞因子检测等。

1. 流式细胞术流式细胞术是一种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记物的技术,常用于检测免疫细胞的表型和活性。

通过标记细胞表面的特定抗原和荧光染料,流式细胞术可以定量测定细胞表面标记物,并进行多参数分析。

2.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ELISA是一种常用的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可用于定量测定体液中特定抗原或抗体的浓度。

通过将待测样品与特定抗原或抗体反应,并加入酶标记的二抗,在底物作用下形成可见的颜色反应,从而定量测定抗原或抗体的浓度。

3. 细胞因子检测细胞因子是一类在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的分子信号物质,如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等。

细胞因子检测技术可以通过ELISA等方法测定体液或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的浓度,为炎症反应的评估和免疫状态的监测提供重要信息。

二、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应用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在免疫学研究和临床医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该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举例:1. 免疫系统疾病诊断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免疫系统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缺陷病等。

通过评估免疫细胞的数量、活性和功能状态,可以辅助医生制定治疗方案和判断治疗效果。

2. 肿瘤免疫治疗肿瘤免疫治疗是一种利用机体免疫系统增强对肿瘤细胞的攻击能力的治疗方法。

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可以评估患者体内免疫细胞的活力和功能状态,为肿瘤免疫治疗方案的制定和疗效监测提供依据。

3. 个体化医疗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还可以用于个体化医疗,根据不同个体的免疫细胞功能状况,制定相应的健康管理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五章细胞因子测定及应用本章考点1.细胞因子的概述2.测定方法及应用细胞因子在机体的免疫调节、炎症应答、肿瘤转移等生理和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检测这类因子不仅是基础免疫研究的有较手段,亦是临床上探索疾病发病机制、判断预后和考核疗效的指标。

第一节细胞因子的概述(一)概念细胞因子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一大类能在细胞问传递信息,具有免疫调节和效应功能的蛋白质或小分子多肽。

(二)共同特性(1)化学性质大都为糖蛋白。

(2)细胞因子可以旁分泌、自分泌或内分泌的方式发挥作用。

(3)一种细胞可产生多种细胞因子,不同类型的细胞可产生一种或几种相同的细胞因子。

(三)类型细胞因子分类按其作用大致可分为免疫调节因子和免疫调控因子两大类。

主要的细胞因子有: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生长因子、趋化因子家族、肿瘤坏死因子、集落刺激因子、转化因子家族以及其他细胞因子等。

1.白细胞介素:白细胞介素(IL)是指免疫应答过程中白细胞间相互作用的细胞因子,名称后加阿拉伯数字以示区别。

现在已取得克隆化的基因、明确产物性质和活性的白细胞介素成员有15个IL在免疫细胞的成熟、活化、增生和免疫调节等一系列过程中均发生重要作用,此外IL还参与机体的多种生理及病理反应。

(1)IL-1、IL-2的性质及生物活性1)IL-1的性质:IL-1的产生细胞:几乎所有的有核细胞均可产生IL-1,主要以巨噬细胞为主,IL-1分子有IL-1α和IL-1β两种不同分子形式。

所有的有核细胞表面,都有IL-1受体(IL-1R),也分为IL-1R 和IL-2R两类。

IL-1的生物活性:局部免疫调节作用:①与抗原协同作用;②促进B细胞生长和分化及抗体形成;③促进单核-巨噬细胞等APC的抗原递呈能力;④与IL-2或干扰素协同增强NK细胞活性;⑤吸引中性粒细胞,引起炎症介质释放;⑥刺激多种不同的间质细胞释放蛋白分解酶并产生一些效应。

全身性作用:①有较强的致热源作用;②对IL-1的生成具有反馈调节作用;③合成和分泌大量的急性蛋白;④使骨髓细胞库的中性粒细胞的释放和活化;⑤与CFS协同促进骨髓造血祖细胞的增殖能力。

2)IL-2的性质:IL-2的产生细胞:IL-2主要由T细胞(CD4+)受抗原或丝裂原刺激后合成。

IL-2分子量为l5KD,是含有113个氨基酸残基的糖蛋白,具有一定的种属特异性。

IL-2受体:T细胞,NK细胞,B细胞及单核巨噬细胞表面均可表达IL-2R。

IL-2的生物活性:①刺激T细胞生长;②诱导细胞毒作用;③促进B细胞生长分化;④增强巨噬细胞抗原递呈能力、杀菌力及细胞毒性。

2.干扰素(1)性质与类型:干扰素是由多种细胞产生的具有广泛的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的可溶性糖蛋白,根据其产生细胞的不同分为3类:α型、β型、γ型,根据干扰素的产生细胞、受体和活性等综合因素分为2种类型:Ⅰ型和Ⅱ型。

Ⅰ型干扰素又称抗病毒干扰素,其生物活性以抗病毒为主;Ⅱ型干扰素又称免疫干扰素或IFNγ,主要由T细胞产生,主要活性是参与免疫调节,是体内重要的免疫调节因子。

(2)诱发机制:正常情况下组织或血清中不含干扰素,只有在某些特定因素作用下才能诱使细胞产生干扰素。

Ⅰ型干扰素的主要诱生剂是病毒及人工合成双链RNA,某些细菌和原虫感染及某些细胞因子也能诱导产生。

Ⅱ型干扰素在免疫应答中受到抗原或丝裂原活化后由CD8+T细胞和CD4+T细胞产生,NK细胞亦可合成少量IFNγ。

(3)生物学活性:干扰素的生物活性有较严格的种属特异性,即某一种属细胞产生的干扰素,只能作用于相同种属的细胞。

主要有抗病毒作用、抗肿瘤作用、免疫调节作用。

3.肿瘤坏死因子(1)性质和类型:人肿瘤坏死因子(TNF)有两种分子形式,即TNFα和TNFβ。

TNFα由细菌脂多糖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产生,可引起肿瘤组织出血坏死,也称恶病质素;TNFβ由抗原或丝裂原刺激的淋巴细胞产生,具有肿瘤杀伤及免疫调节功能,又称淋巴毒素。

(2)生物效应:TNF对多种肿瘤细胞均有杀伤或抑制作用,敏感性因肿瘤细胞类型而异;TNF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病毒介导的细胞病变的发展,对RNA病毒和DNA病毒均有抑制作用;TNF能够增强T细胞产生以IL-2为主的淋巴因子,提高IL-2R的表达水平,促进T细胞增殖;还能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和产生抗体;TNF有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趋化作用,并使之活化和脱颗粒,释放炎症介质;TNF可刺激成骨细胞内的碱性磷酸酶活性,诱导成骨细胞吸收骨质、使软骨细胞进行软骨更新,抑制软骨形成。

(3)应用研究:由于TNF的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功能,TNF疗法的研究已被许多国家开展。

动物实验和临床经验表明,TNF对某些肿瘤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副作用大,建立合理的用药方案及治疗措施,可望降低用量,减轻副作用,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4.造血生长因子:红细胞生成素(EPO):红细胞生成素(EPO)是一种糖蛋白,分子量约30~39KD,主要由肾小管内皮细胞合成,也可由肝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

EP0是一种强效的造血生长因子,活性单一,只作用于骨髓巨核前体细胞,可刺激红祖细胞及早幼红细胞形成成熟的红细胞集落,EP0的产生受机体内血容量和氧分压的调节。

5.细胞因子受体:多数细胞因子受体属于几个大的多基因家族,每个家族的成员具有独特的结构特征,相互之间在进化上可能有一定关系。

细胞因子受体家族的划分不是绝对的,有的受体可归于多个家族。

细胞因子受体除镶嵌于细胞膜表面的形式外,还有分泌游离的形式,即可溶性细胞因子受体。

第二节细胞因子测定方法及应用一、测定方法检测细胞因子的方法主要有生物学检测法、免疫学检测法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法。

(一)生物学检测法生物学检测又称生物活性检测,是根据细胞因子特定的生物活性而设计的检测法。

由于各种细胞因子具有不同的活性,例如IL-2促进淋巴细胞增殖,TNF杀伤肿瘤细胞,CSF刺激造血细胞集落形成,IFN保护细胞免受病毒攻击,因此选择某一细胞因子独特的生物活性,即可对其进行检测。

生物活性检测法又可分为以下几类:1.细胞增殖法:许多细胞因子具有细胞生长因子活性,特别是白细胞介素,如IL-2刺激T细胞生长、IL-3刺激肥大细胞生长、IL-6刺激浆细胞生长等。

利用这一特性,现已筛选出一些对特定细胞因子起反应的细胞,并建立了只依赖于某种因子的细胞系,即依赖细胞株(简称依赖株)。

这些依赖株在通常情况下不能存活,只有在加入特定因子后才能增殖。

例如IL-2依赖株CTLL-2在不含IL-2的培养基中很快死亡,而加入IL-2后则可在体外长期培养。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细胞增殖与IL-2量呈正比,因此通过测定细胞增殖情况(如使用3 H-TdR掺入法、MTT法等)鉴定IL-2的含量。

除依赖株外,还有一些短期培养的细胞,如胸腺细胞、骨髓细胞、促有丝分裂原刺激后的淋巴母细胞等,均可作为靶细胞来测定某种细胞因子活性。

2.靶细胞杀伤法:是根据某些细胞因子(如TNF)能在体外杀伤靶细胞而设计的检测方法。

通常靶细胞多选择体外长期传代的肿瘤细胞株,利用同位素释放法或染料染色等方法判定细胞的杀伤率。

3.细胞因子诱导的产物分析法:某些细胞因子可刺激特定细胞产生生物活性物质,如IL-2、IL-3诱导骨髓细胞合成胺、IL-6诱导肝细胞合成α1-抗糜蛋白酶等。

通过测定所诱生的相应产物,可反映细胞因子的活性。

4.细胞病变抑制法:病毒可造成靶细胞的损伤,干扰素等则可抑制病毒所导致的细胞病变,因此可利用细胞病变抑制法检测这类因子。

(二)免疫学检测法细胞因子均为蛋白或多肽,具有较强的抗原性。

随着重组细胞因子的出现,可较方便地获得细胞因子的特异性抗血清或单克隆抗体,因此可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的特性,用免疫学技术定量检测细胞因子。

尽管细胞因子种类繁多,只要获得了针对某一因子的特异性抗体(包括多克隆抗体或单克隆抗体)均可采用相似的技术开展工作。

常用的方法包括ELISA、RIA及免疫印迹法。

目前,几乎所有常见细胞因子的检测试剂盒均有商品供应。

此外还可利用酶标或荧光标记的抗细胞因子单克隆抗体,原位检测因子在细胞内的合成及分布情况。

免疫学检测法可直接测定样品中特定细胞因子的含量(用ng/ml表示),为大规模检测临床病人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含量提供了方便。

本法仅测定细胞因子的抗原性,与该因子活性不一定相平行,因此要了解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效应,必须结合生物学检测法。

(三)分子生物学方法这是一类利用细胞因子的基因探针检测特定细胞因子基因表达的技术。

目前所有公认的细胞因子的基因均已克隆化,故能较容易地得到某一细胞因子的cDNA探针或根据已知的核苷酸序列人工合成寡聚核苷酸探针。

利用基因探针检测细胞因子mRNA表达的方法多种多样,常使用斑点杂交、Northernblot、逆转录PCR,细胞或组织原位杂交等。

实验的关键在于制备高质量的核酸探针和获得合格的待测物(提取的mRNA样品或细胞/组织标本)。

核酸探针是指一段用放射性同位素或其他标记物(如生物素、地高辛等)标记并与目的基因互补的DNA片段或单链DNA、RNA。

根据其来源可分为cDNA探针、寡核核苷酸探针、基因组基因探针及DNA探针等。

其中cDNA探针和人工合成寡核苷酸探针常用于斑点杂交及Northern blot,而RNA探针因穿透性好更适用于原位杂交。

核酸探针技术的应用已经程序化,以cDNA探针为例主要包括:①质粒DNA的提取;②靶DNA片段的分离;③靶DNA片段标记;④待测样品mRNA的提取;⑤标记cDNA探针对待检样品的杂交;⑥放射自显影或显色分析。

近年来出现的RT-PCR检测特异性mRNA的方法也广泛用于细胞因子研究领域。

该法具有灵敏、快速等优点,甚至从l~10个细胞中就可检出其中的特异mRNA。

上述三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可互相弥补,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各自的实验目的和实验室条件进行选择。

生物学检测法比较敏感,又可直接测定生物学功能,是最可靠的方法,适用于各种实验目的,是科研部门最常用的技术,但需要长期培养依赖性细胞株,检测耗时长,步骤繁杂,影响因素多,不容易熟练掌握。

免疫学检测法比较简单,迅速,重复性好,但所测定的只代表相应细胞因子的量而不代表活性,同时敏感度也低生物活性检测法(约低l0~100倍)。

分子生物学法只能检测基因表达情况,不能直接提供有关因子的浓度及活性等资料,主要用于机制探讨。

二、临床应用细胞因子测定可作为特定疾病诊断的辅助指标,用来评估机体的免疫状态、判断治疗及预后,用于临床治疗应用时的监测等。

习题79 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包括A.促进靶细胞的增殖和分化B.增强抗感染和细胞杀伤效应C.促进和抑制其他细胞因子和膜表面分子的表达D.促进炎症过程,影响细胞代谢E.中和及溶解病毒作用(或换成:直接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答疑编号500734150101]『正确答案』A、B、C、D习题80 既能产生IL-2,又具有IL-2R的细胞是A.B细胞B.T细胞C.NK细胞D.单核-巨噬细胞E.K细胞[答疑编号500734150102]『正确答案』B习题81 IL-1的主要生物学活性是A.促进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B.增强CTL和NK细胞的杀伤活性C.协同IL-4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和Ig产生D.协同CSF促进造血细胞,刺激干细胞产生E.促进B细胞生长分化[答疑编号500734150103]『正确答案』A、B、C、D、E习题82 3H-TdR掺入试验测定白介素-2活性,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测得cpm值越高,说明IL-2活性越低B.测得cpm值越高,说明IL-2活性越高C.测得cpm值越低,说明IL-2活性越高D.测得cpm值与IL-2活性无关E.cpm值与IL-2活性呈不规则性变化[答疑编号500734150104]『正确答案』B习题83 关于用MTT比色法检测IL-2活性的表述,错误的是A.需要依赖细胞株B.活的增殖细胞具有吸收MTT能力C.颜色深浅反应细胞代谢活性的强弱D.可反应B细胞功能E.反应T细胞功能[答疑编号500734150105]『正确答案』D第十六章细胞粘附分子测定及应用(略)第十七章免疫球蛋白检测及应用本章考点1.免疫球蛋白(Ig)的概述2.Ig测定及临床意义3.M蛋白的检测及意义4.冷球蛋白测定第一节免疫球蛋白的概述一、概念1.免疫球蛋白(Ig):是一组具有抗体活性和(或)抗体样结构的球蛋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