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上砼墩台施工技术交底

合集下载

墩台施工技术交底

墩台施工技术交底

墩台施工技术交底墩台作为铁路和公路桥梁中的一种基础结构,承担着连接桥面和地基的作用。

墩体和台基的施工技术极其重要,不仅关系到桥梁结构的牢固与稳定,还关系到行车安全和通行效率。

因此,在施工之前,必须进行墩台施工技术交底,确保施工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施工效果。

一、施工前准备墩台施工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材料配送、场地准备、施工机械准备等。

在施工前,应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场地测量、勘察,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并制定严格的施工计划,以确保工作进度和质量。

材料配送配送墩台施工所需的材料必须按时到达现场,并进行必要的质检工作。

墩台所需的钢筋、水泥、石料等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或地方标准,具有相应的检验合格证明。

场地准备施工现场必须经过清理和整理,以确保施工场地的平整和宽敞,并进行必要的安全措施。

施工现场周围必须设有必要的警示标志,并留出安全通道,方便施工人员和行人的通行。

为防止墩台和台基位移,场地必须按照设计方案施工,并经过专业工程监理人员的验收。

施工机械准备墩台施工需要大型起重机械和混凝土搅拌车等设备,施工前必须检查机械设备的安全性能,对必要的机械和设备进行润滑、清理和维修,确保施工过程中设备的正常运作。

二、墩体施工技术墩体为桥梁的重要支撑部分,施工技术非常重要。

在墩体施工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应力、变形和温度等因素,确保墩体的结构完整和强度稳定。

墩体模板搭设墩体施工前需要先搭建模板,即搭设木架体系,然后在木架表面铺上钢板。

在模板搭设过程中,必须保证模板的平整、垂直和紧固,以确保墩台结构的垂直度和水平度。

在模板上还需要留有倾斜量及开孔孔洞、槽口等构造。

钢筋加工与焊接墩体中的钢筋加工必须符合国家或地方的标准,钢筋焊接必须进行相应的控制,以确保钢筋表面没有裂缝、氧化或锈蚀等问题。

在墩体施工过程中,必须符合国家或地方的相关标准,确保墩体钢筋的质量。

砼浇注施工墩台的砼浇注施工需要选择好砼种类,在施工前就预留出各种管道和孔洞,确保砼浇注过程中不会出现气泡、缺陷等问题。

岸上砼墩台施工技术交底

岸上砼墩台施工技术交底

碇墩台施工技术交底一、模板模板及支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安全承受新灌筑碗的重力.侧压力及在施工中可能产生的各项荷载,保证碗建筑物各部分的设计形状、尺寸和相互间位置的正确性。

模板接缝严密、不漏浆。

K承台:承台高均为2. Om>采用组合钢模或木模。

2.台身.台身采用木模,碇接触面钉塑料光面板,钉上光而板的模板表而光滑平整,无凹凸变形,接缝处用海绵填塞。

3.墩身.采用桁架式钢模,要求钢模碇接触面光滑平整,无焊渣、锈蚀,如有应用砂布、砂轮擦干净。

上紧螺栓后,模板整体牢固可靠,不发生变形。

4s桁架式钢模接缝及脱模处理:钢模拼装成节后,接缝处用灰【【【L将原子灰和固化剂的调和剂(按固化剂1,原子灰3的比例)填塞、填满.抹平接缝。

待调和剂结硬后,用细砂或纱布打磨,直到用手触摸无粉砂的感觉, 即可用棉纱布擦干净钢模確接缝表面。

用干净的扫把或滚筒沾干净的机油,将所有钢模碗接触面涂抹一遍(机油起防锈作用,不宜抹多)擦干后即可用扫把或滚筒在钢模上均匀涂抹一层脱模剂,后吊装拼接钢模。

所有接缝处拼接均按上述方法处理,抹上脱模剂后应及时灌注碗。

5s桁架式钢模组装:(1)组装时先装方模后装圆模,从下到上(按编号从大到(2)组装时必须将墩基面找平,按桥墩尺寸先将底部一层方模固定在墩基上,使两方模对角线误差不小于5 mm,然后组装圆模,用M18X65普通螺栓联接。

模板底部用水泥砂浆固结,防止模板移动。

(3)调整几何尺寸和间隙时,必须先松开联接螺栓,后调整,调整完毕后,先拧紧模板联接螺栓,后拧紧桁架联接螺栓。

螺栓必须上齐拧紧。

如果联接平而有间隙必须上齐拧紧。

如果联接平而有间隙必须用垫圈或铁片垫实。

(4)墩身、托盘、墩帽模板一次组装完毕后,在墩身模板的上部和托盘模板的上部各张拉4根© 12mm防风钢丝绳,用链葫芦调整张拉力。

(5)墩身与托盘、墩帽分次组装灌注时,墩身最上一层方模必须加设拉杆支撐,防止模板变形。

墩台混凝土施工技术交底

墩台混凝土施工技术交底
新 建
瑞昌至九江铁路RJZQ—2标
黄家大桥3#墩墩身混凝土施工
技 术 交 底 书
编号:RJZQ-桥-Ⅲ
编 制:
复 核:
审 核:
中铁四局瑞九铁路RJZQ—2标项目经理部
2015年01月02日
3#墩身混凝土施工技术交底
单位:中铁四局瑞九铁路RJZQ-2标一分部
工程
名称
黄家大桥
设计
图号
瑞昌至九江铁路施(桥)-04
5、施工污水均经沉淀处理后排放。施工便道及时洒水,以防止尘土飞扬。施工中严格按设计施工,尽量减少植被破坏。
6、生活垃圾定点堆放,掩埋覆盖,严禁四处乱扔。生活污水就近排入铁路或市政排水系统。杜绝焚烧有毒废料(废机油、废塑料等)。从当地地表及地下水抽取水源时,盛水和抽水器具保持清洁,避免污染水源,并且注意节约用水。
1.4拉杆孔封堵
拆模后采用手持式取芯机在拉杆孔位处钻40mm深,直径φ40mm的孔后,采用调试好的同标号无收缩水泥砂浆将拉杆孔封堵,孔口周围残浆用干净抹布擦拭干净,
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好安全帽,施工操作人员应穿戴好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严禁疲劳作业及酒后作业。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必须架空挂设,不准乱拖乱拉,不准任何人私自乱接电线,如要接电必须由专业电工安接。
1.2高性能砼拌制运输
高性能砼生产严格执行配合比。对原材料质量进行定量检测和不定时抽检控制质量,计量设备及时校正保证计量准确,严格控制搅拌时间保证搅拌均匀。砼运输采用专用的砼运输车运至现场,运输过程受控。
1.3砼施工、养护
砼施工采用汽车输送泵施工。砼施工应环向由外向内分层推进,分层厚度当采用泵车时控制在0.6m以内,本墩身高度9m要用串筒,串筒底部距承台顶不得超过2m。混凝土浇筑前为保证串筒能够下到墩身下部与振捣人员能够下到墩身下部振捣,在墩顶开一个孔洞,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恢复成原状。砼振捣采用插入式捣固棒。振捣时严禁碰撞钢筋和模型。振动器的振动深度一般不超过棒长度2/3~3/4倍,振动时要快插慢拔,不断上下移动振动棒,以便捣实均匀,减少混凝土表面气泡。振动棒插入下层混凝土中5~10cm,移动间距不超过40cm,与侧模保持5~10cm距离,对每一个振动部位,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即混凝土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出现平坦泛浆。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因振捣效应,不可避免地出现局部泌水现象,要及时用瓢将水舀走。拆模顺序与立模相反,拆模后及时采用塑料薄膜包裹养护。墩顶覆盖棉被或土工布养护。墩身浇筑时现场要有技术员旁站,并且要时刻观察砼浇筑中的发生的异常情况。

墩台施工技术交底(0002)

墩台施工技术交底(0002)

墩台施工技术交底技术交底书工程名称铜陵长江大桥北引桥受控编号主送单位日期接收单位接收人墩台施工技术交底1、定位放样用全站仪准确测定墩身中心线与基础衔接部位的平面位置,用水准仪控制其顶面高程,为下步支模做好准备。

墩身平面位置放样点为轴线端点外延40cm点,然后根据放样点连线引出墩身平面轴线端点,根据墩身平面几何尺寸画出墩身外轮廓尺寸线,用以指导墩身模板安装就位,同时根据放样点进行检查墩身位置是否准确。

2、承台顶砼凿毛施工应尽量减少基础施工与墩身施工的时间间隔,以防止混凝土收缩不同期引起的墩身混凝土开裂。

钢筋安装前,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后可以采用人工凿除的方法凿除基础顶面与墩柱连接部位的浮浆,保证石子外露,并用高压水冲洗干净。

3、墩身、墩帽、垫石钢筋安装3.1、墩身钢筋安装在已完成的承台顶面放出线位,准确无误后,再做墩柱钢筋的绑扎工作。

先将歪斜墩身主筋校正,按其间距固定。

钢筋接头按<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办理,采用搭接电弧焊或帮条焊,焊缝长度需满足规范规定,钢筋接头应分散布置,且同一截面上钢筋接头的截面积不得大于截面总面积的25%,钢筋接头避免设在基顶以上3m范围内。

根据现场墩身轮廓结合图纸形式尺寸制作绑扎箍筋,绑扎时注意扎丝头向里扭。

钢筋采用吊车吊送到位,人工绑扎,先进行竖向主筋绑扎,再进行箍筋绑扎。

竖向钢筋先进行焊接连接,连接时人工辅助保证钢筋竖直,先进行点焊,再进行满焊,焊接完毕后再进行箍筋绑扎。

主筋连接采用电弧焊和电碴压力焊。

箍筋从下往上顺次绑扎,绑扎前先用定位架在基础砼面上3m位置固定好主筋位置,然后绑扎3m以下箍筋,随着箍筋的绑扎顺次向上移动固定架,固定架与已绑扎最底层箍筋距离不宜超过3m,同时要求在接头下50cm固定一次,以保证主筋间距及顺直度。

箍筋间距采用自制手卡控制,绑扎按照梅花状进行。

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下料,墩柱钢筋一次绑扎到柱顶。

桥梁施工(墩台)技术交底

桥梁施工(墩台)技术交底
接受单位:接受人:交底人:
安全技术交底记录
CX-13-(3)
工程名称
新建石家庄至济南铁路客运专线铁路站前工程3标
技术交底单位
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石济铁路客运专线项目经理部安全质量部
交底项目
桥梁施工(墩台)
交底日期
年月日
内容:
(2)搬运钢筋要注意附近有无障碍物、架空电线和其他临时电气设备,防止钢筋在回转时碰撞电线或发生触电事故。
年月日
内容:
(2)当脚手架搭设较高或风力较大时,应增设缆风绳并锚固牢靠,必要时与桥墩拉结。
(3)搭拆脚手架时,施工区域应设警戒标志。严禁将模板支架、缆风绳、混凝土输送泵管等固定在脚手架上或悬挂在塔吊设备上。
(4)在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松动或拆除任何受力杆件。作业平台上不得超载,四周设安全网,脚手板搁置必须牢固平整,不得有探头板。
(3)现场绑扎悬空钢筋时,不得站在模板上操作,必须在脚手板上操作;绑扎3m以上独立柱头钢筋时,必须搭设操作平台,操作平台应满铺脚手板且牢固。不准站在钢箍上绑扎,也不准将木料、管子、钢模板穿在钢箍内作为立人板。
(4)高空作业时,不得将钢筋集中堆在模板和脚手板上,也不要把工具、钢箍、短钢筋随意放在脚手板上,以免滑下伤人;高处钢筋绑扎人员应系安全带,并且正确使用保护用品;上下绑扎钢筋人员要相互照应,不准在同一断面上作业,防止上部掉下的物件伤人。
(3)严禁在连接件和支撑件上攀登上下,并严禁在上下同一垂直面安装、拆卸模板。结构复杂的模板,装、拆应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措施进行。
(4)施工中不得碰撞模板和脚手架。
(5)模板拆除时,应划定作业区,悬挂警示标志,并按规定的拆模程序进行。
1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钢筋绑扎与运输

墩台身混凝土施工技术交底

墩台身混凝土施工技术交底
工程名称
桥梁工程
施工单位
中铁三局西平铁路建安公司项目部
温度最大值的控制。
1.7、浇筑混凝土时,经常检查模板、钢筋、沉降观测点及预埋部件的位置和保护层的尺寸,确保其位置正确不发生变形。
1.8、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随时观察所设置的预埋螺栓、预留孔、预埋支座的位置是否移动,若发现移位时及时校正。注意模板、支架等支撑情况,设专人检查,如有变形,移位或沉陷立即校正并加固。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用塑料薄膜包裹并定时洒水养护。当昼夜平均气温低于5℃时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按冬期施工处理。
混凝土水平分层浇筑,分层厚度不超过30cm。
1.4、浇筑时检查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坍落度。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不超过30cm,并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密实。振动器与模板保持20~25cm的间距,插入下层5cm左右,防止碰撞模板钢筋及预埋件。
1.5、砼的捣固:砼的捣固是保证质量的关键工序,必须严密组织,规范操作。一是必须固定人员,责任到人,分片承包。二是捣固要适当,既要防止振捣不足,也要防止振捣过度,以砼不再下沉、表面开始泛浆、不出现气泡为度。
3.4、桥墩严禁偏压。
3.5、墩台施工完毕,对全桥进行中线、水平及跨度贯通测量,并标出各墩台的中心线、支座十字线、梁端线及锚栓孔位置。暂不架梁的锚栓孔或其它预留孔,排除积水将孔口封闭。
3.6、墩台顶帽施工前后均复测其跨度及支承垫石高程。施工中确保支承垫石钢筋网及锚栓孔位置正确,垫石顶面平整,高程符合设计要求。
1、混凝土浇注
1.1、混凝土采用自动计量集中拌和站拌和,混凝土输送车运输,汽车吊吊送入模。
1.2、砼坍落度要严格按照试验的数据控制,砼自由倾落高度超过2m时,必须用滑槽或串筒灌注,串筒出口距砼表面1.5m左右。防止砼离析。

钢筋混凝土墩台施工技术交底

钢筋混凝土墩台施工技术交底

钢筋混凝上墩台施工1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路及城市桥梁工程中基础(承台或扩大基础)以上的现浇钢筋混凝土轻型墩台、重力式墩台的施工。

2 施工准备2.1 技术准备1.认真审核设计图纸,编制分项工程施工方案,进行模板设计并经审批。

2.已进行钢筋的取样试验、钢筋翻样及配料单编制工作。

3.组织有关方面对模板进行进场验收。

4.进行混凝土各种原材料的取样试验工作,设计混凝土配合比。

5.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向有关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2.2 材料要求1.钢筋:钢筋出厂时,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和检验报告单。

品种、级别、规格和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进场时,应抽取试件做力学性能复试,其质量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 13013)等的规定。

当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分析或其他专项检验。

2.电焊条:电焊条应有产品合格证,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碳素钢焊条》(GB/T 5117)的规定。

选用的焊条型号应与母材强度相适应。

3.水泥:宜采用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

水泥进场应有产品合格证或出厂检验报告,进场后应对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取样复试,其质量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 175)等的规定。

当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3个月时,在使用前必须进行复试,并按复试结果使用。

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4.砂:应采用级配良好、质地坚硬、颗粒洁净、粒径小于5mm的河砂,也可用山砂或用硬质岩石加工的机制砂。

砂的品种、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程》(JTJ 041)的规定,进场后按国家现行标准《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J 058)进行复试合格。

5.石子:应采用坚硬的碎石或卵石。

石子的品种、规格、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程》(JTJ 041)的规定,进场后按现行《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J 058)进行复试合格。

市政-浇混凝土墩台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市政-浇混凝土墩台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2.6.2 現澆混凝土墩台施工安全技術交底1. 橋臺結構強度達到設計規定後,方可進行台背和錐坡回填土;台背與錐坡應同時回填土。

2. 支座安設中使用環氧樹脂砂漿或漿液時,應按設計和原材料使用說明書的要求配置,配置現場應通風良好,作業人員應按規定佩戴防護用品。

3. 作業平臺不得和範本、支架相連接。

4. 改建工程中,現況混凝土墩台改建時,應符合下列要求:(1) 主樑頂升後進行墩台加高施工時,頂升(卸落)用的千斤頂應完好、有效。

使用前應進行檢查、試用,確認合格;千斤頂頂升(卸落)作業時,必須備保險墊木,當主樑頂升(卸落)高度符合要求時,立即在墩臺上放入保險墊木,待確認墊木穩固後,方可落梁,嚴禁千斤頂長時間承重;同一端頂升(卸落)使用的千斤頂規格、型號應一致,頂升(卸落)時,起落速度應均勻、一致,每次升降行程不得大於10cm;兩端主樑頂升(卸落)應對稱、交錯進行,不得同步升(降);新澆築的墩台混凝土達到設計規定強度後,方可安裝主樑。

(2) 主樑拆移後進行施工時,吊梁應採用起重機進行,現場使用起重機時應按相關安全技術要求操作。

(3) 採用鑿岩機鑿除原墩台混凝土時,應符合機械相關安全技術要求;原墩台不全部拆除時,不宜採用爆破方法進行;需採取爆破方法拆除時,應符合爆破作業相關安全要求。

5. 起重機安設墩柱準確就位後應用硬木楔或鋼楔固定,並應採取支撐措施,經檢查柱體穩定並符合要求後,方可摘除吊鉤。

6. 在墩柱上安裝預製蓋梁,應對墩柱採取臨時穩固措施。

7. 輕型橋臺應待蓋板和支撐梁安裝完成並達到規定強度後,方可進行台背回填土,二端橋臺的台背回填土應對稱進行,高差不得大於30cm。

8. 較重的支座應採用起重機吊裝。

吊裝支座時,當支座吊至距支承面上50cm時,支座安裝人員方可靠近,利用工具配合支座就位。

現場作業中起重機吊裝應符合下列要求:(1)作業前施工技術人員應瞭解現場環境、電力和通訊等架空線路、附近建(構)築物等狀況,選擇適宜的起重機,並確定對吊裝影響範圍的架空線、建(構)築物採取的挪移或保護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砼墩台施工技术交底
一、模板
模板及支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安全承受新灌筑砼的重力、侧压力及在施工中可能产生的各项荷载,保证砼建筑物各部分的设计形状、尺寸和相互间位置的正确性。

模板接缝严密、不漏浆。

1、承台:承台高均为2.0m,采用组合钢模或木模。

2、台身:台身采用木模,砼接触面钉塑料光面板,钉上光面板的模板表面光滑平整,无凹凸变形,接缝处用海绵填塞。

3、墩身:采用桁架式钢模,要求钢模砼接触面光滑平整,无焊渣、锈蚀,如有应用砂布、砂轮擦干净。

上紧螺栓后,模板整体牢固可靠,不发生变形。

4、桁架式钢模接缝及脱模处理:
钢模拼装成节后,接缝处用灰皿将原子灰和固化剂的调和剂(按固化剂1,原子灰3的比例)填塞、填满、抹平接缝。

待调和剂结硬后,用细砂或纱布打磨,直到用手触摸无粉砂的感觉,即可用棉纱布擦干净钢模砼接缝表面。

用干净的扫把或滚筒沾干净的机油,将所有钢模砼接触面涂抹一遍(机油起防锈作用,不宜抹多)擦干后即可用扫把或滚筒在钢模上均匀涂抹一层脱模
剂,后吊装拼接钢模。

所有接缝处拼接均按上述方法处理,抹上脱模剂后应及时灌注砼。

5、桁架式钢模组装:
(1)组装时先装方模后装圆模,从下到上(按编号从大到小的顺序)。

(2)组装时必须将墩基面找平,按桥墩尺寸先将底部一层方模固定在墩基上,使两方模对角线误差不小于5 mm,然后组装圆模,用M18×65普通螺栓联接。

模板底部用水泥砂浆固结,防止模板移动。

(3)调整几何尺寸和间隙时,必须先松开联接螺栓,后调整,调整完毕后,先拧紧模板联接螺栓,后拧紧桁架联接螺栓。

螺栓必须上齐拧紧。

如果联接平面有间隙必须上齐拧紧。

如果联接平面有间隙必须用垫圈或铁片垫实。

(4)墩身、托盘、墩帽模板一次组装完毕后,在墩身模板的上部和托盘模板的上部各张拉4根φ12mm防风钢丝绳,用链葫芦调整张拉力。

(5)墩身与托盘、墩帽分次组装灌注时,墩身最上一层方模必须加设拉杆支撑,防止模板变形。

6、拆模:
(1)不承重的侧面模板,应在砼强度达到能保证其表面及
棱角不因拆除而受损时,方可进行拆模,一般情况宜使砼强度达到2.5Mpa以上方可拆模。

(2)拆模工作应自上而下进行,不应使砼受振损伤,并减少模板破损。

利用吊车拆卸模板时,必须使模板与砼完全脱落后方可吊运。

(3)拆除临时埋设于砼中的木塞和其它部件时,应采取措施防止砼受到损伤。

(4)拆模后,将钢模表面清刷干净,重新涂一层机油进行防锈保养。

二、钢筋
1、钢筋在加工弯制前应调直。

钢筋表面的油渍、漆污和用锤敲击能剥落的浮皮、铁锈等均应清除干净,钢筋应平直、无局部折曲,加工后的钢筋,在表面上不应有削弱钢筋截面的伤痕。

2、钢筋弯制和未端的弯钩应按设计要求办理。

钢筋加工时宜在常温状态下进行,不宜加热,弯制钢筋时宜从中部开始逐步弯向两端,弯钩必须一次弯成。

3、热轧钢筋的接头,可采用电焊焊接,并以闪光对焊为主,对直径25mm及以下的钢筋,可采用绑扎搭接。

4、热轧钢筋的接头采用搭接、帮条电弧焊接时,除应满足强度计算要求外,搭接接头的长度、帮条的长度和焊缝的总长度应符合规范要求,搭接接头的搭接钢筋的轴线,应位于同一直线上。

5、安装钢筋时,钢筋的位置、砼保护层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绑扎和焊接的钢筋网或钢筋骨架,在运输和安装过程中,不得有变形、开焊或松脱现象。

6、在砼灌注过程中安装钢筋骨架(网)时,不应妨碍灌注工作正常进行并避免因此造成施工接缝。

三、砼施工
1、材料:
为保证砼墩台身外观颜色一致,美观整洁,所用水泥及添加剂应为同一品牌、同一厂家、同一标号,粗骨料(河卵石)、细骨料(河砂)应为同一出产地,同一级配,严禁混用。

统一采用邕江水。

2、砼的配合比:
砼的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砼的坍落度保持在6—8cm,不宜过大或过小。

3、砼拌制及运输:
用强制搅拌机进行砼搅拌,砼应搅拌均匀,颜色一致,达到砼的最短搅拌时间。

砼运输采用输送泵或手推车水平运输、吊机垂直吊装。

砼在运输过程中不能发生离析、漏浆、严重泌水及坍落度损失过多现象。

4、砼的灌注:
(1)在灌注砼前,应对地基面作好清理和准备工作。

砼灌注时的自由倾落度不应超过2m,当受条件限制有可能造成离析现象时,应利用滑槽、串筒、漏斗灌筑。

(2)灌注墩台身砼应水平分层进行,灌注层厚度根据目前拌制能力、运输条件、灌注速度及振捣能力,分层厚度应保持在0.5m左右。

砼浆从串筒中落出时,不宜将口子对准靠近钢模处,宜用铲子合理布浆。

(3)灌注砼使用振动器捣实,插入式振动器移动的距离,不宜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插入下层砼的深度宜为5—10 cm。

振动器工作时,不得将其倚靠在钢筋上,也不得碰撞钢筋及埋设部件,按规定完成振捣后,用脚将模板边砼踩踏一圈,消除砼接层气泡。

(4)振动器在每一位置上的振动延续水间,应保证砼获得足够的密实度,以砼不再下沉,不出现气泡,表面开始泛浆为度。

(5)砼的灌注宜连续进行,如须间断,间歇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

5、施工缝处理
(1)灌注工作中断,应在前层接缝面上,按设计埋入接茬钢筋,并使其体积露出砼外一半左右。

(2)在旧砼的施工接缝面上,或在间歇时间超过规定的已
硬化的前层砼表面上继续灌注新砼,应进行凿毛处理。

先凿除施工接缝面上的水泥砂薄膜和表面上松动的石子或松弱砼层,并以压力水冲洗干净,使之充分湿润,不存积水。

(3)灌筑前,宜在施工缝表面上先铺一层厚约15mm并与砼灰砂比相同而水灰比略小的水泥砂浆,或铺一层厚约30cm的砼(按新灌注配合比减少10%粗骨料计)后,再接灌新层砼。

(4)施工接缝处的砼应加强振捣,使新旧层砼紧密结合。

四、养生
砼灌筑后应尽快洒水养生,墩台身砼用草帘(稻草)覆盖其外露面,喷水养护,使砼经常保持潮湿,直至规定时间。

当气温低于5℃时,不得对砼洒水养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