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学习]高中地理 1.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应用》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1.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优秀教学案例

2.强调地理信息技术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为学生巩固学习打下基础。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选择一个实际案例,运用地理信息技术进行分析。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针对自身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发现自身不足,明确改进方向。
2.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多角度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提高其自我认知能力。
3.教师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南水北调、丝绸之路经济带等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关注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地理科学素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还能将其应用于实际生产、生活中,提高了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地理科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地理信息技术(GIS、RS、GPS)的基本原理和功能,掌握其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3.举例说明地理信息技术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如城市规划、资源管理、灾害预警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布置讨论任务,让学生针对实际案例展开小组讨论,分析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3.组织学生分享讨论成果,互相学习,促进思维碰撞。
(四)总结归纳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1.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导学案1.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课标细化】1、结合实例,了解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2、举例说出全球定位系统(G5月1日1999年3月24日2001年9月11日1999年3月27日117A—6B电子干扰机发现飞行员的准确位置时,一架MH—60G搜索与救援直升机降落在飞行员的面前,把飞行员接上了直升机并安全返回基地。
1对南联盟(现为塞尔维亚和黑山)大规模轰炸的信息资料主要应用了()①全球定位技术②遥感技术③地理信息技术A①②B①②③C②③D①③2在地面部队的配合下,美国对塔利班政权大至军事设施小至主要组织成员的打击异常精确,其信息资料的精确性主要是依靠()A遥感技术B地理信息技术C全球定位系统D美国联邦特工的侦察3根据材料三判断以下两题:(1)在对美国飞行员开展营救行动的过程中,飞行员发出的呼救信号你认为属于()信号信号信号D以上都不对(2)在对美国飞行员进行的营救行动中,要准确地对飞行员进行定位,依靠的技术系统主要包括哪些组成部分?并简要地阐述该技术系统的主要特点。
【课堂学习】活动二、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的功能主要组成部分遥感RS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获取信息卫星(飞机)、传感器、地面接收站1、A2、A【迁移训练】 D【当堂检测】1、A2、B3、A4、A5、C【课后巩固】一、选择题1、C2、B3、D4、A5、A6、B7、 B8、B9、A C 10、A C 11、A C二、综合题3(1)B(2)技术组成: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
特点:1能为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2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3全球性;4全天候;5连续性;6实时性。
2019人教版高二地理必修三导学案:1.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2

精品地理教辅资料2019.5《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导学案【梳理归纳】一、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1.概念:指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的现代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 (GIS)等.2.应用(1)在区域地理研究中的应用:、环境监测、防御监测、国土资源管理、国土开发规划等.(2)大众化应用:、空间信息网站、城市多媒体地理信息系统等.【答案】地理空间信息遥感地理信息系统资源调查自然灾害GPS汽车导航二、遥感(RS)1.概念:是人们在 (如飞机、高空气球)或 (如人造卫星)上利用一定的,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2.遥感的关键装置: .3.主要环节目标物:物体电磁波传感器:收集、接受电磁波传输:图像胶片或 .遥感地面系统:信息处理、信息分析成果: .4.特点:监测的范围,速度,节省,提高 .5.作用:遥感信息是重要的,为区域地理研究从定性到、从静态到、从过程到的转化和发展,提供了条件.例如,将多次或逐月、逐年的遥感影像图叠加,就可反映城市的扩张、海岸的侵蚀、湖泊的消长等.【答案】航空器航天器技术设备传感器辐射或反射数据磁带专业图件统计数学【答案】大快人力、财力效率信息源定量动态模式【注意提示】遥感探测的范围、获取资料的速度和周期、对地物的分辨率与运载工具飞行高度的关系:传感器运载工具的飞行高度对遥感探测的范围、速度、周期、分辨率等影响很大,一般来说,运载工具飞得越高,探测的范围越大,获得资料的速度越快、周期越短,对地物的分辨率越低,否则相反.三、全球定位系统(GPS)1.概念: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的系统.2.组成空间部分—— .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3.特点:提供精密的坐标(经度、纬度、高度)、速度、时间,且具有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和实时性的特点.4.应用:确定考察点的 (经度和纬度)、 (海拔).【答案】导航定位 GPS卫星星座三维连续性地理位置高程四、地理信息系统(GIS)1.概念:专门处理数据的计算机系统.2.简要程序信息源:地图、遥感图像、野外考察、室内实验、社会经济统计等获得的数据数据处理:建立模型和数据模型数据库:若干组成GIS数据库表达:形式有、数字、、统计图表等3.应用(1)可提供反映区域状况的各种 .(2)对区域内的各种条件,进行更为精确的、 .(3)对环境和自然灾害进行及 .(4)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已得到推广.【答案】空间空间图层地图图像空间信息分析评价动态监测评估预测【注意提示】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相比的优点地理信息系统能够建立数据模型,即通过一定的方式将所要表示的内容转变成数据,这是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最基本的差异.与地图相比主要有以下优点:(1)信息量大,使用方便.地理信息系统可提供反映区域状况的各种空间信息,并可建立揭示区域结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模型.(2)功能强大完备.地理信息系统可以提供查询检索、空间分析、修改补充、距离测算等多种功能.(3)能够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预测.例如,根据对我国大兴安岭地区的研究,通过普查分析森林火灾情况,统计分析十几万个气象数据,从中筛选出气温、风速、降水、湿度等气象要素,以及春、秋两季植被的生长情况和积雪覆盖程度等14个因子,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建立微机信息系统的多因子综合指标森林火险预报方法,预报火险等级的准确率可达73%以上.这些都是地图无法完成的.五、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1.为构建数字地球奠定了基础.2.数字地球是指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答案】地理信息技术数字化【注意提示】数字地球将不同空间、时间、自然、人文的大量信息,按地理坐标,从区域到全球进行整合,并进行立体的、动态的显示,能为复杂的生产、研究活动提供实验条件和试验基地.地理信息技术为构建数字地球奠定了基础,数字地球是以遥感技术、遥测技术、数据库与地理信息系统、高速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虚拟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系统.数字地球是地球科学与信息科学技术的综合,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1.在信息的获取和处理方面,遥感技术有哪些优点?2.地理信息系统的实质就是地图吗?3.数字地球是不是“3S”技术的综合?4.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有何区别与联系?【参考答案】1.(1)现代遥感视域广阔,监测范围大,可覆盖整个地球.(2)能够瞬时成像、实时传输、快速处理,迅速获取信息和实施动态监测.(3)受地面条件限制少,获取信息量大.2.不是,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地图一般是用比例尺、方向、图例、注记以及等值线等来解释地理事物的有关内容.而地理信息系统则是地图的延伸,它通过采集、处理数据,建立模型来表示地理事物的有关内容.3.数字地球不等同于“3S”技术的综合,而是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虚拟技术、网络技术等各种技术的综合利用.“3S”技术即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三个部分.它仅仅是数字地球的部分支撑技术.4.遥感是视力的延伸,它侧重于收集信息的感知手段,尤其对于大范围、大面积、人力不易观测的地物信息的获取,本质上是“看”的过程.,而地理信息系统是在一定数据源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对比、计算,相当于“想、算”的人的活动,常用于模拟、预测、调度等.,遥感获取的信息往往是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源基础.【尝试练习】北京时间2012年10月25日23时33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并送入预定转移轨道.这是一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它将与先期发射的15颗北斗导航卫星组网运行,形成区域服务能力.根据计划,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于明年初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提供正式服务.据此回答1~3题.1.有关北斗导航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斗导航系统的关键装置是传感器B.是一种专门处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C.具有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的特点D.广泛应用于资源普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和监测等2.下列不属于卫星定位技术应用范畴的是( ) A.野外考察时用以空间定位B.为行驶的汽车提供精密的速度、时间信息C.为飞行的民航客机提供三维坐标D.为无线移动电话用户提供实时的通信业务3.据报道,近日中国将在西太平洋进行军事演习,此次演习是按计划进行的一次年度例行演习.能为演习提供授时和定位、保密通讯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B.北斗导航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答案】1.C 2.D 3.B读“黄河入海口示意图”,完成4~5题.4.导致黄河入海口小岛形成的地质作用是( ) A.海浪侵蚀作用B.风力堆积作用C.河流沉积作用D.河流侵蚀作用5.能够及时获取河口岛屿面积消长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RS B.GISC.GPS D.数字地球【答案】4.C 5.A【解析】第4题,黄河入海口小岛为冲积岛,是黄河携带泥沙在河口大量淤积而成。
高中地理 1.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应用》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应用【学习目标】1、阅读书本,能说出地理信息技术类型,了解其应用。
2、阅读书本,了解遥感的工作原理,了解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3、阅读书本,了解全球定位系统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4、阅读书本,了解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的应用。
5、能区分“3S”的具体应用,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
【学习过程】【活动一】地理信息技术阅读书本P6,说出地理信息技术类型和应用的领域,做好关键词标注。
1、类型:2、应用领域:【活动二】遥感1、阅读书本P6—8,说出遥感的主要组成、传感器工作原理、遥感主要环节,举例说明遥感的应用。
①组成:②传感器工作原理:③主要环节(工作流程):④应用举例:2、思考:和人工实地调查相比,遥感有何优点?(从范围、速度、效率、投入、精度、受限程度等方面分析)【活动三】全球定位系统1、阅读书本P8-9,说出全球定位系统的的概念、组成、功能、特点。
(关键词标注)①概念:②组成:③功能:④特点;2、思考:在GPS汽车导航中,信息在汽车、卫星和服务中心之间是怎么传递信息的?汽车中的GPS用户设备接收了GPS卫星信息:位置、速度等,并通过无线电信号传送至服务中心。
服务中心再根据汽车所在的位置、及时通过语言提示为汽车导航。
3、举例说明全球定位系统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4、了解我国的卫星导航系统【活动四】地理信息系统1、阅读P10—11,说出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了解其简要程序。
2、思考:地理信息系统可应用于哪些方面?(关键词标注)3、讨论分析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案例【活动五】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1.图示“3S”的关系2.思考:如何区分“3S”的具体应用3.思考:什么是数字地球?它和地理信息技术有何关系?【典型例题】【例1】目前遥感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资源普查、灾害和环境监测等领域。
据此回答(1)~(3)题。
(1)不同地物在同一光谱波段上的反射率差异越大,越容易区分。
高二地理必修三《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导学案

第一章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第1课时)【课程标准】结合实例,了解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举例说出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学习目标】1.说出遥感的工作原理,并能够结合实例,分析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能够判断某项任务或目标是否属于遥感的工作范畴。
2.识记全球定位系统的组成,能够说出全球定位系统的主要应用;结合经纬网相关知识,能够对GPS的应用实例有简单的分析和判断。
[基础知识梳理]1.请写出地理信息技术的三个组成部分(含英文简称)。
2.遥感的定义是:人们在_________或__________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地表物体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遥感的关键装置是____________.相比之下,利用__________进行遥感的图象范围大;利用___________进行遥感的图象内容更详尽。
3.在下图中,根据你的理解,填出遥感的主要环节中下面的内容。
(备选内容:信息处理与信息分析;专业图件和统计数字;收集;传输;物体辐射或反射电磁波)4.遥感的主要优势,与传统工作相比,可以概括为:传统的方法是由________到________,遥感则是由_______ 到_________。
5.试在下图中填出GPS的三个组成部分。
6.请参照材料一的方法,结合材料概括全球定位系统的特点。
材料一:不管是陆地上,还是海洋上,都可以依靠GPS进行定位导航;不管是航空活动还是航天活动,都可以使用GPS进行定位导航。
(特点:全能性)材料二:GPS所服务和覆盖的空间范围,遍及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特点:__________)材料三:不管是在什么样的气象、气候条件下,都能提供服务。
(特点:__________)材料四:GPS能够连续不断地提供定位导航服务。
(特点:__________)材料五:GPS提供的信息是瞬时的、同步的,不是历史上的、过去的信息。
高二地理必修三《1.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教案

1.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三维目标:知识和技能1、认识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含义、主要内容以及每种技术的主要功能和应用领域,从而认识地理信息技术的意义。
2、培养学生应用地理信息技术获取地理信息的地理信息素养。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用地理科学思维去解决相关地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通过具体的实践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掌握与地理信息技术相关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对地理学科的信心。
2、在合作探究中培养合作精神、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1、了解RS的工作过程以及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2、举例说出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作用。
3、运用有关资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4、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
教学难点1、了解RS的工作过程以及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2、举例说出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作用。
3、运用有关资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4、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
教具、资料1、多媒体课件2、遥感图像3、电子地图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地理信息技术1、概念:指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
2、应用——广泛广泛应用于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国土资源管理、国土开发规划等许多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可以模拟特定区域的自然过程,预测、预报区域内可能发生的灾害或环境变化。
GPS汽车导航、空间信息网站、城市多媒体地理信息系统等。
二、遥感(RS)1、概念:是人们在航空器(如飞机、高空气球)或航天器(如人造卫星)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2、遥感的装置⑴传感器——遥感的关键装置作用:传感器在航空或航天器上接受地面物体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信息,并以图像胶片或数据磁带记录下来,传送到地面接收站(图1.4)⑵组成(了解)遥感平台、传感器、地面接收站、信息处理系统等1998年洞庭湖及荆江地区飞机、卫星遥感影像对洪水监测1998年夏秋,长江流域发生了罕见的大洪水,中科院遥感所等科研部门,利用飞机遥感监测和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对洞庭湖及荆江地区洪灾情况进行监测,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了较全面的资料,给抗洪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夺取抗洪斗争立了大功。
必修3:1.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导学案

必修1.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研究中的应用》【课前预习案】学校配套资料我的疑惑1. 。
2. 。
【课堂探究案】 探究活动一遥感技术(RS )2010年11月8日,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首次公布“嫦娥二号”卫星传回的“嫦娥三号”预选着陆区月球虹湾区域局部影像图。
这张月球虹湾局部影像图成像时间为10月28日18时25分,卫星距月面约18.7千米,分辨率约为1.3米。
影像图中心位置为西经31度3分,北纬43度4分,对应月面东西宽约8公里,南北长约15.9公里。
影像图显示,该区域表面较平坦,由玄武岩质的月壤覆盖,分布有不同大小的环形坑和石块,其中最大的环形坑直径约2千米。
影像图的传回,标志着“嫦娥二号”任务所确定的六个工程目标全部实现,四个科学目标也正在陆续实现,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二号”工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1.获取月球虹湾区域局部影像图的技术是什么?这种技术由哪几部分组成?2.遥感技术有哪些主要环节?用联系框图加以说明。
3.遥感技术在区域地理研究中有哪些作用?4.如何判读遥感图像?探究活动二全球定位系统(GPS)2010年12月18日4时2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第7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独立发展、自主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按照“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于2012年前具备亚太地区区域服务能力,2020年左右,建成由30余颗卫星、地面段和各类用户终端构成的、覆盖全球的大型航天系统。
至此,美国的GPS ,欧洲的“伽利略”,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和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四大定位系统齐聚太空。
1.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都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用简图表示其工作过程。
2.全球定位系统有什么用途?其工作特点体现在哪些方面?3.全球定位系统在区域地理研究中有哪些具体应用?在大众化的导航服务中,GPS有什么用途?探究活动三地理信息系统 (GIS)1、举例说明GIS的应用2、如果将GIS用来监测森林火灾,可以()A.用来分析、判断引起火灾的原因B.预测森林火灾的发生地点C.预测森林火灾所造成的后果D.及时知道火灾地点、范围,以便于及时分析火势蔓延方向,制订灭火方案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对GIS数据的操作与分析,是GIS应用的最终结果②利用GIS中的地理数据,实现地理分析、评价、预测和辅助决策,是GIS的重要应用领域③GIS的输出,是指将编辑好的GIS信息在计算机显示器的屏幕上显示,或通过绘图仪、打印机等输出④GIS软件是地理信息系统运行的基础,属于GIS的数据库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探究活动四: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1、你能说出“3S技术”功能的差别吗?2、完成P12活动题【课后练习案】学校配套资料【反思小结】“3S技术”的区别是常考点参考答案【探究活动一】1.获取月球虹湾区域局部影像的技术是遥感(RS)。
高中地理 1.2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2021年整理)

江苏省高淳县高中地理1.2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省高淳县高中地理1.2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省高淳县高中地理1.2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1课时)[课程标准]1、结合实例,了解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2、举例说出全球定位系统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3、运用有关资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4、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
[学情分析]生活中,学生对GPS、RS的功能有一定的生活体验。
[学习目标]1、阅读教材P9图1。
5和图1.6,,能用简单的语言说出遥感监测洞庭湖流域洪灾中的作用2、能列举GPS在生活中应用的案例3、阅读P13图1.10,能说出GPS在城市管理中的主要功能,并能熟练的利用GPS查询所需的地理空间信息4、阅读P14第1、2自然段,能用简单语言复述出数字地球的含义[评价设计]1、通过“活动二”及反馈练习第1题检测目标1的达成;2、通过“活动三”及反馈练习第3题,检测目标2的达成;3、通过“活动四”及反馈练习第4题检测目标3的达成;4、通过“活动五"检测目标4的达成;[学习过程]活动一:阅读P7第1—3自然段,完成下列知识填空。
一、地理信息技术1、概念地理信息技术是指的总称,主要包括、和等。
2、应用领域地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在、、、、等许多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应用
【学习目标】
1、阅读书本,能说出地理信息技术类型,了解其应用。
2、阅读书本,了解遥感的工作原理,了解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3、阅读书本,了解全球定位系统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4、阅读书本,了解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的应用。
5、能区分“3S”的具体应用,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
【学习过程】
【活动一】地理信息技术
阅读书本P6,说出地理信息技术类型和应用的领域,做好关键词标注。
1、类型:
2、应用领域:
【活动二】遥感
1、阅读书本P6—8,说出遥感的主要组成、传感器工作原理、遥感主要环节,举例说明遥感的应用。
①组成:
②传感器工作原理:
③主要环节(工作流程):
④应用举例:
2、思考:和人工实地调查相比,遥感有何优点?(从范围、速度、效率、投入、精度、受限程度等方面分析)
【活动三】全球定位系统
1、阅读书本P8-9,说出全球定位系统的的概念、组成、功能、特点。
(关键词标注)
①概念:
②组成:
③功能:
④特点;
2、思考:在GPS汽车导航中,信息在汽车、卫星和服务中心之间是怎么传递信息的?
汽车中的GPS用户设备接收了GPS卫星信息:位置、速度等,并通过无线电信号传送至服务中心。
服务中心再根据汽车所在的位置、及时通过语言提示为汽车导航。
3、举例说明全球定位系统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4、了解我国的卫星导航系统
【活动四】地理信息系统
1、阅读P10—11,说出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了解其简要程序。
2、思考:地理信息系统可应用于哪些方面?(关键词标注)
3、讨论分析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案例
【活动五】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
1.图示“3S”的关系
2.思考:如何区分“3S”的具体应用
3.思考:什么是数字地球?它和地理信息技术有何关系?
【典型例题】
【例1】目前遥感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资源普查、灾害和环境监测等领域。
据此回答(1)~(3)题。
(1)不同地物在同一光谱波段上的反射率差异越大,越容易区分。
下图反映了甲、乙两类植物在生长期内两个波段上的反射率。
在遥感影像上区分这两类植物,应该选择生长期内哪一天的影像最合适( )。
A.第30天 B.第75天
C.第100天 D.第130天
(2)如果用遥感技术来监测火灾,可以( )。
A.用来预测引起火灾的原因
B.预测森林火灾的发生地点
C.预测森林火灾所造成的后果
D.及时探知火灾地点和范围
(3)除了上述应用外,利用遥感技术还可以直接
( )。
A.分析旱灾损失 B.判断人口分布
C.监测滑坡灾害 D.确定环境污染类型
【例2】汶川大地震后,震区灾后重建工作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右图是北川新县城城区规划示意图,据图完成(1)~(2)题。
(1)该规划图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全球定位系统 B.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技术 D.实地勘测技术
(2)因北川县城位于山区,5·12地震的发生使县城周围的山体变得不
太稳定,易发生滑坡灾害,要密切关注,这需要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
主要是( )。
A.全球定位系统 B.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技术 D.实地勘测技术
【例3】读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制作的某城市中心城区月交通事故次数示意图,完成(1)~(2)题。
(1)该图的制作与应用借助于( )。
A.遥感技术获取道路网信息,测定监测点分布
B.全球定位系统确定事故的位置,预测交通流量
C.地理信息系统查询事故频次,分析出警最优路径
D.数字地球技术,实现道路与监测点的互换
(2)根据图中交通网络,可以推断该城区( )。
A.甲地是城市中心商务区所在地
B.乙地适宜建大型地面停车场
C.对外联系主要通道在西北方向
D.商业网点密度东部大于西部
【巩固训练】
1、水稻是亚洲主要的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是保障其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
实时监测和预报水稻病虫害灾情所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全球定位系统、数字地球 B.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地球 D.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
下图示意某地理专题研究小组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图层。
读图完成2~3题。
2、叠加丙与丁图层可以研究 ( )。
A.河流分布 B.地形特征 C.商店布局 D.客货流量
3、为了较合理地得出丙图,需要叠加的图层有( )。
A.甲与乙B.甲与丁C.乙与丁D.甲、乙、丁
2011年12月2日在西昌成功发射第10颗北斗导航卫星。
预计到2020年建成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作原理示意图,回答4~6题。
4、下列属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组成部分的是( )。
①北斗导航卫星②GPS信号接收机③地面控制站④车载移动电话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根据________颗卫星提供的资料,运用数学原理就可以计算出地面静止物体的位置;根据________颗卫星提供的资料,除了可以进一步提高定位的精准度外,还可以迅速计算出运动物体的空间位置。
( )。
A.3 3 B.3 4 C.4 3 D.4 4
6、下列事件中,不需要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是( )。
A.台风“鲇鱼”位置及移动路径 B.前往利比亚撤侨包机航向的确定
C.云南大理森林大火扑救方案的制定 D.舟曲特大山洪地质灾害救灾时救援物资的投放
7、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PM10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10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它是目前我国各城市大气环境的首要污染物,对城市大气质量起到决定性影响。
110
(1)S1、S2、S3、S4四个监测点中空气质量最好的是________点,
说明该点空气最好的原因。
(2)分析S1点PM10夏季浓度特点形成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