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第1章)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试题

第一次月考试卷八年级科学温馨提示:本次考试时间90分钟,共四大题分试题卷和答题卷,答案写在答题卷上有效!认真审题,相信自己,合理利用时间,考出最佳成绩!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H:1 C:12 O:16 S:32 N:14Ca:40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化学中把众多原子划分为不同种元素的依据是()A 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B 核外电子数C 核内中子数 D核内质子数2、下列符号所表示的微粒中,不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HeB、 C C 、HD、H2O3、某元素的化合价只有一种,它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2O3,则R的下列化合物中化学式正确的是()A、R2Cl2B、R2(SO4)3C、RNO3D、R2(OH)34、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黑、白粒子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5、目前普遍认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u夸克和d夸克的两类夸克组成。
U夸克的带电量为2/3基元电荷,d夸克的带电量为-1/3基元电荷,下列论断中可能正确的是()A 质子由1个u夸克和1个d夸克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 夸克构成B 质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 夸克构成C 质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构成,中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 夸克构成D 质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1个d 夸克构成6、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钱逸泰教授等以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特定条件下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
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最权威的《科学》杂志上,立即被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属于非金属单质B.制造金刚石过程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C.CCl4是一种化合物D.制造金刚石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7、氢气是一种绿色能源,科学家们最新研制出利用太阳能产生激光,再用激光使海水分解得到氢气的新技术,其中海水分解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O 2H2↑+O2↑。
八年级(上)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八年级(上)科学阶段性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地球水资源总量的96.53%是在A、冰层B、大气C、海洋D、地下水2.下列地区水循环比较活跃的是A、长江、黄河发源的地区B、冰川广布的南极大陆C、地表裸露的沙漠地区D、森林覆盖良好的水库区3.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纯净的水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颜色B.天然水是一种溶液,因为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C.蒸馏水通常可看作是纯净水 D.不管何种情况,水的沸点都是100℃4.铁的密度是7.9×103千克/米3,它表示A、每立方米铁的密度是7.9×103千克/米3B、每立方米铁的质量是7900千克/米3C、每立方米铁的质量是7.9×103千克D、每立米铁的质量是7.9克5.小明家安装自来水管时,将一根水管截成长短不同的两段,则这两段水管A.质量相等 B.密度相等 C.重力相等 D.体积相等6.1米3的冰结成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的体积变小B、它的体积不变C、它的质量变小D、它的密度变小7.在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体积大的物体,其质量一定大B、体积大的物体,其材料密度一定小C、密度大的物体,其质量一定大D、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质量与体积成正比8.一个中学生站在水平地面上,他对地面的压强最接近于A、1帕左右B、100多帕C、1万多帕D、100多万帕9.下列水循环过程中,物态变化是由液态变成气态的是A.植物的蒸腾作用 B.陆地上下雪C.冰川融化成水流入江河 D.海洋上的降水10.下列做法为了减小压强的是A、缝衣针做得很细B、铁路钢轨铺在枕木上C、注射器的针尖很尖D、菜刀的刀口很薄11.一个重为50牛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这个物体对地面的压力是A.20牛B.30牛C.50牛D.80牛12.如右图所示的薄壁平底茶杯,将它空着正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是F 1、P 1 ;把它倒扣在同一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是F 2、P 2,则A 、F 1>F 2,P 1=P 2B 、F 1<F 2,P 1=P 2 (第12题图)C 、F 1=F 2,P 1>P 2D 、F 1=F 2,P 1<P 213.如图所示,两只容器分别盛有相同高度的酒精和水,在A 、B 、C 三点中,液体产生的压强分别为p A 、p B 、p c ,则下列有关p A 、p B 、p c 的大小的关系,正确的是A .p A <pB <p c B .p A >p B >p cC .p A =p B >p cD .p A =p B <p c (第13题图)14.下列关于浮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浮力都是由水产生的B.在不同液体中浮力的方向不同C.只有固体才会受到浮力的作用D.浮力的方向与重力的方向相反15.如图2所示,体积相同的甲、乙、丙三个物体浸没在水中。
2013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科学期中检测卷(1-2)

2013年八上科学第一次月考检测试题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或最佳
答案。
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D A C B C D B A
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D C B B C D B 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水汽输送海陆间
2.(1)氢气木条复燃
(2)略(3)氢和氧
3. 悬浊夜溶液乳浊液
4.(1) 25克(2) t2℃时,A与B的溶解度相同(3)冷却热饱和溶液
5. 1牛密度下沉
6. ①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7.(1)溶解(2)漏斗 D (3)滤纸破了或滤液高于滤纸(合理即可)(4) B
8. 100 0.01 。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
1.(1)温度在17℃-35℃之间时,温度越高,柿子越易熟。
(2)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
2. (1)先变大后不变
(2) F3-F1 F4-F2 相等
3. (1)玻璃棒
(2) 3 50ml
(3) ABC
四.分析计算题(第1题4分,第2题4分,第3题8分,共16分)
1、 CD 36
2、(1)300000牛(4分)
3、(1)硫酸溶液的密度随着硫酸溶液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增大(2)
(2)180克(4分)
(3)300克(2分)。
八年级科学第一次月考试.docx

2013年下学期第一次学力检测八年级科学试卷2013.10命题:陈彩花审核:黄小弟考生须知:1、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试卷共8页,有4大题,37小题。
2、 答案做在相应的答题卷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3、 全卷g 为10N/Kg温馨提示:请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厂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2013年3月22日是第21个世界水日,其主题是“水合作”。
水是生命之源,既普通又宝 贵。
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A 、将淘米的水用来浸洗葡萄B 、用罐纸过滤,除去海水中盐分C 、将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循环使用D 、农业浇灌推广使用喷灌滴灌技术2、 关于水循环与植物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绿色植物形成的枯枝落叶层像海绵•样吸纳雨水,使更多雨水渗入地下B. 没有植物的蒸腾作用,地球上的水就无法循环C. 绿色植物叶片承接雨水,能够大大减弱雨水对地面的冲刷D. 植物的蒸腾作用和吸收功能促进了生物圈内的水循环3、 20©时A 物质的溶解度为30克,40°C 时B 物质的溶解度为50克,则30°C 时A 、B 物质 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 )A 、A 大B 、A 、B 一样大C 、B 大4、下列应用了浮力知识的是()A.热气球B.飞机的机翼“上凸下平”C.拦河大坝上窄下宽5、将同一物体放在液体中的三种情况如图所示,比较它受到的浮力 大小,其中浮力最小的是( )A.图甲B.图乙C.图丙D.无法比较2013年9月22日特大台风“天兔”袭击了广东等地,给当地人 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据此完成6〜7题。
6、登陆的台风参与了水循环的哪一种类型()A.海上内循环B.陆地内循环C.海陆间循环D.不能确定 7、“天兔”登陆属于水循环哪一个环节D 、无法判断D.医用注射器()8、 分离下列混合物,按溶解、过滤、蒸发顺序进行的是() A 、铜、铁 B 、泥沙、食盐 C 、蔗糖、食盐 D 、酒精、水 9、 关于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B 、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无色的液体C 、 t°C 时,100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该溶质18克,则该物质在t°C 时溶解度是18克D 、 饱和溶液指『定温度下=定量溶剂中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10、 配制硝酸钾溶液时得到下表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不正确的是()序号 温度/°c水的质量/克所加硝酸钾的质量/克所得溶液的质量/克① 28 10 4 14 ② 28 10 6 14 ③6010818A. 28°C 时1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4克B. 60°C 时等质量水中能溶解的硝酸钾比28°C 时多C. ①②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D. ③所得溶液一定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11、把40克20%的食盐水倒出一半,剩下的食盐水中食盐的质量分数是( )A 、20% BIO% C 小于 20%D 大于 20%12、将一半径为R 的实心金属球,用细线拉着,匀速缓慢地放入水深为2R 的盛水容器中,直 至容器底部,水未溢出。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第一次月考 模拟测试卷(第1章)(含答案)

第一次月考模拟测试卷班级姓名学号得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列关于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通常说的水资源主要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B. 我国水资源丰富,按人口平均居世界第六位C. 世界上水资源除沙漠地区以外,其分布是比较均匀的D. 河流水、湖泊淡水及浅层地下水占陆地淡水资源储量的大部分2.常温下,下列溶液的溶质是液体的是( )A. 碘酒B. 糖水C. 白酒D. 雪碧3. 炉甘石洗剂是生活中一种非常常见的外用药,其主要成分是炉甘石、氧化锌和水。
久置不用的话,会出现固体粉末分层现象。
所以炉甘石洗剂是( )A. 乳浊液B. 悬浊液C. 溶液D. 纯净物4.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都是澄清、透明、无色的B. 溶液都是由一种溶质和一种溶剂混合而成的C. 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D. 向100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加入10克硝酸钾,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5. 据《说文解字》记载,我们的祖先在神农氏时代就开始利用海水晒盐。
下列关于海水晒盐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日晒风吹使海水中的氯化钠蒸发B.日晒风吹使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C.日晒风吹使水分蒸发、晶体析出D.日晒风吹使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小6. 将70℃的不饱和硝酸钾溶液逐渐冷却至室温,不考虑水的蒸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变小B. 溶液的密度可能变小C. 硝酸钾的溶解度一定变小D. 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一定保持不变7.以下情景中没有受到浮力的物体是( )A. 海上航行的“辽宁号”B. 空中上升的热气球C. 遨游太空的“天宫二号”D. 海中下潜的“蛟龙”号8.下列四个情景中,受到的浮力增大的物体是( )A. 从钱塘江驶入大海的船只B. 海面下正在下沉的潜水艇C. 从海水深水处走向海岸沙滩的游泳者D. 正在装载货物的轮船9. 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球分别悬浮、漂浮在水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球受到的浮力大B.乙球受到的浮力大C.甲球浸在水中的体积大D.两球浸在水中的体积一样大10. 在普通环境里的鸡蛋容易变质。
2013年至2014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2013年至2014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题A、音调B、响度C、音色D、振幅8、下列过程中,经历时间差不多1s的是()A、人的眼睛眨一下的时间B、人呼吸一次的时间C、人打一次哈欠的时间D、人的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9、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俗话说“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B、“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响度大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的D、广播、电视发出来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10、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对二人声音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B.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C.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D.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我们能听到优美的笛声是 振动发出的;锣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了,这是因为 。
14、一支新铅笔的长度是0.175 ,一本英文字典的厚度是3.5 ,一枚壹元硬币的直径是2.50 ,一名同学的高度是16.415、如图2所示,用甲、乙两刻度尺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其测量结果分别为:甲测量的结果是 ,甲尺的分度值是 ;乙测量的结果是 ,乙尺的分度值是 , 尺测量较准确.16、记录测量数据时,应由 , 和 三部分组成。
为了减少测量时产生的误差,对一个物体的长度测量应该是 ,然后 值才能接近真实值。
17、小明进行探究实验:把一正在发声的闹钟放于钟罩内,闹钟和罩的底座之间垫上柔软的泡沫塑料,用抽气机不断抽出罩内空气,听到的闹钟声音会逐渐变小,这个现象说明:声音可以在 传播,但不能在 传播。
18、我国古书《梦溪笔谈》中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其原因是 能够传声,且比空气传声的速度 。
19、如图3所示,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不同。
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则钢尺发出声音的 不同(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初二《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初二《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出卷人:曹张金班级: 姓名: 学号: 一、 选择题(3×25=75分)1、地球上水的状态呈状态是:[ ] A 、液态和气态 B 、气态和固态C 、固态、液态和气态D 、固态和液态2、目前人类可以对水循环施加影响的是:[ ] A 、 全球大气的水汽运输 B 、 全球大气降水 C 、 全球陆地地表径流 D 、 局部地区的地表径流3、驱动水循环的能量来自于:[ ]A 、 地球B 、太阳C 、海洋D 、雨 4、地球上最重要的一种水循环是:[ ] A 、 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的循环 B 、 海洋和陆地之间的循环 C 、 陆地与陆地之间的循环D 、 海洋上空和陆地上空之间的循环 5、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 ]A 、7.5克/厘米3=7.5克/厘米3×1000=7.5×103千克/米3B 、6.5×103千克/米3=6.5×103×310001000厘米克=6.5×103克/厘米3C 、1.4克/厘米3=1.4×3631010米千克--=1.4×103千克/米3D 、3.5克/厘米3=3.5×千克米3361010千克/米3=3.5×103千克/米36、有甲、乙两实心物体,分别放到天平两个盘上,刚好平衡。
已知ρ甲>ρ乙,则:[ ] A 甲物体的体积大于乙物体的体积。
B 乙物体的体积大于甲物体的体积。
C 甲物体的体积等于乙物体的体积。
D 无法确定。
7、甲、乙两金属物体。
已知,甲的质量是乙的2倍,甲的密度是乙的3倍,则甲的体积是乙的体积的:[ ]A6倍 B3/2倍 C1/6倍 D2/3倍 8、关于压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压力就是重力B 、压力的大小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C 、压力的方向一定垂直于物体间接触表面D、压力的方向有时垂直于物体间接触表面,有时不垂直于物体间接触表面8、一块砖分别平放、侧放、竖放在地面上,对地面压强最小的放置方法是:[ ] A.平放B.侧放C.竖放D.无法判断9、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若将它沿虚线截去一半,则将发生的变化是:[ ] A.压力变小,压强不变;B.压力变小,压强变小;C.压力变小,压强增大;D.压力不变,压强不变。
第一学期八年级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2013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g 取10N/kg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2分,共40分) 1. 生活在沙漠地带的植物的形态特征是( )A.根系发达B.叶柔软C.根系不发达D.叶面大而储存水分多 2. 能使陆地上的水得到大量补充的水循环主要是( )A.海上内循环B.海陆间循环C.陆上内循环D.地表径流 3. 正确量取15mL 液体,应选用的一组仪器是( )①5mL 量筒 ②10mL 量筒 ③20mL 量筒 ④胶头滴管 A.③ B.①②④ C.②④ D.③④4. 净化水的方法有:①过滤②加明矾吸附沉降③蒸馏④消毒杀菌.要将混有泥沙的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应选用的方法和顺序为( )A .①②③④B .②④①③C .①③④D .②①④5. 现有一组物质:海水、盐酸、酒精溶液,下列物质中和这组物质归为同一类的是( ) A.碘酒 B.泥水 C.冰水 D.原油6. 在闷热的夏天,池塘里的鱼大多浮在水面上,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是( ) A.夏天的鱼特别喜欢浮在水面上B.夏天的水温高,鱼到水面可以凉快一些C.夏天水温高,水中溶解的氧气少,鱼就浮在水面上D.夏天,水面上营养物质特别丰富,鱼就浮在水面上吃食物7. 将98%(密度 为1.84 g/cm 3)的浓硫酸10mL 缓慢倒入100mL 水中稀释后,求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正确的是 ( )A.%100)84.1101100(%9884.110⨯⨯+⨯⨯⨯B.%100%)98101100(%9810⨯⨯+⨯⨯ C.%100%)9884.1101100(%9884.110⨯⨯⨯+⨯⨯⨯ D.%1001010010⨯+ 8. 2012年6月,我国首台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在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进行7km 级海试.“蛟龙号”采用向空气舱中注入海水实现下沉,用抛弃压载铁的办法实现上浮.“蛟龙号”下沉、上浮的原理是( )A .下沉时靠减小浮力,上浮时靠增大浮力B .下沉时靠增加自重,上浮时靠减小自重C .下沉时靠减小浮力,上浮时靠减小自重D .下沉时靠增加自重,上浮时靠增大浮力 9. 某同学在一支铅笔的下端粘上一块橡皮泥,将它分别置于甲、乙两杯液体中观察到静止时的情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铅笔在甲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B.乙杯液体的密度较大C.铅笔在乙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D.甲杯液体的密度较大10.两个物体漂浮于水面时,若它们所受浮力相等,则这两个物体一定是( )第9题图A.密度相等B. 体积相等C.露出水面的体积相等D.质量相等11.一石块和一玩具气球(气球内充有空气)捆在一起,浸没在水中下沉,它们在水中下沉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将()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不变 D.先减小,后增大12.80g10%氯化钾溶液和120g20%氯化钾溶液相混合,混合后氯化钾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A.15%B.16%C.20%D.30%13.完全浸没在水中的乒乓球,放手后从运动到静止的过程中,其浮力大小变化情况( ) A.浮力不断变大,但小于重力B.浮力不变,但浮力大于重力C.浮力先不变,后变小;先浮力大于重力,最后浮力才等于重力D.浮力先大于重力,后小于重力14.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g.20℃时将20g食盐放入50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A.26.5% B.28.6% C.40% D.70%15. 吃火锅时,我们虽然没往锅内继续放盐,但汤越吃越咸,这是因为()A.汤的上部淡下部咸 B.汤内盐的质量分数随着水份的蒸发而增大C.汤内锅底的盐没溶解 D.其它原因16.2009年“中国水周”的主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节约保护水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g 取10N/kg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2分,共40分) 1. 生活在沙漠地带的植物的形态特征是( )A.根系发达B.叶柔软C.根系不发达D.叶面大而储存水分多 2. 能使陆地上的水得到大量补充的水循环主要是( )A.海上内循环B.海陆间循环C.陆上内循环D.地表径流 3. 正确量取15mL 液体,应选用的一组仪器是( )①5mL 量筒 ②10mL 量筒 ③20mL 量筒 ④胶头滴管 A.③ B.①②④ C.②④ D.③④4. 净化水的方法有:①过滤②加明矾吸附沉降③蒸馏④消毒杀菌.要将混有泥沙的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应选用的方法和顺序为( )A .①②③④B .②④①③C .①③④D .②①④5. 现有一组物质:海水、盐酸、酒精溶液,下列物质中和这组物质归为同一类的是( ) A.碘酒 B.泥水 C.冰水 D.原油6. 在闷热的夏天,池塘里的鱼大多浮在水面上,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是( ) A.夏天的鱼特别喜欢浮在水面上B.夏天的水温高,鱼到水面可以凉快一些C.夏天水温高,水中溶解的氧气少,鱼就浮在水面上D.夏天,水面上营养物质特别丰富,鱼就浮在水面上吃食物7. 将98%(密度 为1.84 g/cm 3)的浓硫酸10mL 缓慢倒入100mL 水中稀释后,求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正确的是 ( )A.%100)84.1101100(%9884.110⨯⨯+⨯⨯⨯B.%100%)98101100(%9810⨯⨯+⨯⨯ C.%100%)9884.1101100(%9884.110⨯⨯⨯+⨯⨯⨯ D.%1001010010⨯+ 8. 2012年6月,我国首台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在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进行7km 级海试.“蛟龙号”采用向空气舱中注入海水实现下沉,用抛弃压载铁的办法实现上浮.“蛟龙号”下沉、上浮的原理是( )A .下沉时靠减小浮力,上浮时靠增大浮力B .下沉时靠增加自重,上浮时靠减小自重C .下沉时靠减小浮力,上浮时靠减小自重D .下沉时靠增加自重,上浮时靠增大浮力9. 某同学在一支铅笔的下端粘上一块橡皮泥,将它分别置于甲、乙两杯液体中观察到静止时的情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铅笔在甲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B.乙杯液体的密度较大C.铅笔在乙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D.甲杯液体的密度较大10.两个物体漂浮于水面时,若它们所受浮力相等,则这两个物体一定是( )第9题图A.密度相等B. 体积相等C.露出水面的体积相等D.质量相等 11.一石块和一玩具气球(气球内充有空气)捆在一起,浸没在水中下沉,它们在水中下沉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将( )A .逐渐增大B .逐渐减小C .不变D .先减小,后增大12.80g10%氯化钾溶液和120g20%氯化钾溶液相混合,混合后氯化钾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A.15%B.16%C.20%D.30%13.完全浸没在水中的乒乓球,放手后从运动到静止的过程中,其浮力大小变化情况( ) A .浮力不断变大,但小于重力 B .浮力不变,但浮力大于重力C .浮力先不变,后变小;先浮力大于重力,最后浮力才等于重力D .浮力先大于重力,后小于重力14.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g .20℃时将20g 食盐放入50g 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A .26.5%B .28.6%C .40%D .70%15. 吃火锅时,我们虽然没往锅内继续放盐,但汤越吃越咸,这是因为( ) A .汤的上部淡下部咸 B .汤内盐的质量分数随着水份的蒸发而增大 C .汤内锅底的盐没溶解 D .其它原因16.2009年“中国水周”的主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节约保护水资源”。
下列认识和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洗菜、洗衣、淘米的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B.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C.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D.淡水资源丰富,所以淡水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17.下图中能正确反映题中所描述的变化事实的是( )A.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B.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升温C.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水D.加热蒸发酒精溶液18.有200g15%的硝酸钠溶液,欲使其变为30%的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A .蒸发掉溶剂85gB .蒸发掉溶剂100gC .加入300g 硝酸钠D .加入200g 硝酸钠 19. 轮船从江河驶人大海后,所受的浮力将( )A .不变B .变大C .变小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20.两个物体分别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将它们同时浸没到水中,发现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的减小值相同.由此可以判断( )A .两物体受的浮力一定相同B .两个物体一定是等重的C .浸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是相同的D .两个物体一定处在液体中相同深度第17题图2013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科学第一次月考答题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漏选不得分。
每题2分,共4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项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选项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21.纯水的密度为kg/m3,表示的意义是。
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了和,用文字表达式表示为。
所以水是由和组成的。
22.一只苹果的质量为140g、体积为1.8×10-4m3,用手将其浸没在水中时,苹果受到的浮力为 N(g取10N/kg),松手后苹果将(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
23.潜水艇的下潜和上浮是靠改变______________来实现的,飞艇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气囊,在里面装着__________比空气小的气体,当飞艇受到的重力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浮力时就能升空。
24.小王为了探究物体在水中不同深度所受浮力变化情况,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圆柱体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不同深度h和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F,实验数据如下表:次数 1 2 3 4 5 6 7h/cm 0 2 4 6 8 10 12F/N 6.75 6.25 5.75 5.25 4.75 4.25 4.25(1)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物体重 N,第6次实验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N,根据实验数据可求出物体的密度约为.(2)分析表中第1次实验到第5次实验的数据,可得结论是。
(3)分析表中第6次实验到第7次实验的数据,可得结论是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和深度(有/无)关.(4)图中能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 和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 关系的图象是( )25.将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物质:①面粉 ②食用油 ③食盐 ④冰块,分别投入四个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中搅拌,能形成溶液的是 ,形成悬浊液的是 ,形成乳浊液的是 。
26.小明倒了一杯开水,太烫不能喝,他就在开水中放入了一些冰糖,一会儿冰糖溶解了,他发现开水比以前凉多了,据此判断冰糖溶于水时要 ,这个事实说明了物质在溶解过程中伴随 着 的变化。
27.如图是中国海军潜艇在2009年4月参加海上大阅兵的情景。
在“长征6号”潜艇的带领下,“长征3号”等潜艇排成一字形,以相同的速度匀速通过观礼台接受检阅。
若以“长征6号”为参照物,“长征3号”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此时“长征6号”排开水的重力为6× 107N ,则它受到的浮力为 N 。
在潜艇下潜过程中,海水对它的压强将 。
28. 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图来回答: (1)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是__________。
(2)50℃时,在100g 水中加入氯化钾固体到饱和,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
(保留小数到0.1%)第26题图29.小明在生活中发现木块总浮在水面,而铁块都沉入水底,由此他提出两个问题:问题1:浸入水中的铁块是否受到浮力的作用?问题2: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为此他做了进一步猜想,设计并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b)(c)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均小于(a)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说明浸在液体中的铁块(选填“受到”或“不受到”)浮力的作用;(2)做(选填字母序号)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铁块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与深度是否有关;(3)做(d)、(e)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的关系;(4)在(2)(3)两组实验中,他采用了的探究方法.30.欲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1)实验步骤是、、溶解和装瓶存放.(2)需要的玻璃仪器有胶头滴管、烧杯、量筒和.(3)在托盘天平上称取克氯化钠,用规格为mL的量筒量取mL水.(4)在量取水的体积时,若俯视读数,则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填偏高、相等、或偏低)(5)配制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一些操作步骤见下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三.计算题(32、33题各6分,34题8分,共20分)31. 一个重20N的物体,体积为2.4dm3的物体.(1)若投入酒精中,当物体静止时受到的浮力多少?(ρ酒精=0.8×103kg/m 3) (2)若投入水中,当物体静止时受到的浮力多少?(g=10N/kg )32. 1987年8月,考古人员在南海海域意外地发现了一艘已经沉睡了800年,却至今仍未腐烂的古代沉船, 2007年12月21日,“南海一号”古沉船被整体打捞。
右图为整体打涝的情形.沉船打涝常用“浮筒打涝法”。
首先把浮筒灌满水,沉入水底,拴在沉船两侧,然后再将筒内的水用高压气体压出,沉船便可以浮起来,“南海一号”顶出水面后,将放置到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特别设置的“水晶宫”内。
(1)“水晶宫”将是一个海水环境密闭式的玻璃墙展厅,如同一个巨型玻璃缸。
将“集装箱”拖拉至“水晶宫”,最后在“水晶宫”内添入海水,海水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___________。
(2)如果“水晶宫”内海水的密度为1.022g /cm 3,“水晶宫”内海水的体积约为18000m 3,“水晶宫”海水中食盐的质量分数为0.35%,请计算海水的质量为多少千克?食盐的质量是多少?33.小莉家中有一金属块,不知是什么金属。
恰逢学校举办科技周,于是她进行了如下实验:先用细线吊着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然后把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
问: (1)这块金属块所受的重力是__________N 。
第32题图甲 乙 第33题图(2)小莉同学根据测得的数据,通过计算,初步判定这是金属铁。
她是根据 来判定。
(3)利用弹簧测力计上的示数,除了能求(1)中金属块重力外,你还能求出有关金属块的哪些量?(至少算出两个,并写出计算过程)。